2018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获奖成果公示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关于公布201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关于公布201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4.01.10•【字号】榕教德[2014]1号•【施行日期】2014.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关于公布201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榕教德〔2014〕1号)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员单位,省、市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福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我市中小学德育科研规范、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根据年初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我们组织了201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基层学校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基层择优选送的论文188篇,内容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学科德育渗透”等多个主题,部分论文还关注到“年段教育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较新颖的内容,并能合理运用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开展德育研究,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的紧密结合。
经评选,福州格致中学《基于微博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州市8所高中一类校为例》等100篇论文分获中学组和小学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希望获奖作者再接再厉,也希望我市广大学校德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课题,共同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性、提升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附件:201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获奖名单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2014年1月10日附件:201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获奖名单。
小学德育研究会

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
文件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
甬德研〔2018〕9号
甬心研〔2018〕8号
关于公布“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心育网”
2017学年度优秀通讯员、通讯员工作
积极分子、最佳图片新闻获奖名单的通知
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团体会员学校、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团体会员学校:
根据《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心育网2017学年度评优通知》的有关规定,经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秘书处、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秘书处统计、评审,共有5名教师被评为2017学年度优秀通讯员,10名教师被评为2017学年度通讯员工作积极分子,10条图片新闻被评为2017学年度最佳图片新闻,现予以公布。
(请获奖教师于9月1-15日期间拨打87286331电话,告知手机号码,以便于快递书卡,逾期视作自动放弃获奖资格和奖金,希互相告知)
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 2018年7月4日
— 1 —
2017学年度优秀通讯员名单(各奖励500元书卡)
2017学年度通讯员工作积极分子名单(各奖励300元书卡)
— 2 —
2017学年度最佳德育新闻名单(各奖励300元书卡)
2017学年度最佳心育新闻名单(各奖励300元)
— 3 —。
2015年度山东省学校德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2015年度山东省学校德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2015—xd—00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探析姜霞侯立芬、侯丽芳、陈晓宝、耿升荣刘国尧、孙佳峰、栾启文2015—xd—002校企共育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邹美华侯丽芳、李晓艳、王涓、张娟、刘会卿唐梁、张立峰2015—xd—003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应用研究邢向阳隋向东、孙萍、王文静、刘秀梅张志梅、郭晓丽2015—xd—004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研究刘秀梅孙萍、邢向阳、王文静、郭晓莉、张志梅2015—xd—005“微”时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实践研究孙萍王来立、林忠来、于国强、郝祥鑫、王文静刘秀梅、张志梅、郭晓莉、张瑞虹2015—xd—006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研究安文稳曲兆莲、胡芳芹、陈爱芬、张林林、李晓玲2015—xd—007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创新研究于建春朱芳、牟华杰、李宁2015—xd—008“小组自治”高职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王玉凤陈志兵、褚学超、伯丽港、乔石、郑婷2015—xd—009新媒体时代微信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查传斌姜力源、孟燕、张心怡、周金章、徐艺方2015—xd—010中医药传统文化对医药职业学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示孙晓王忠沛、刘平、王海涛、孙爱清刘艳菊、李宁2015—xd—011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德育实践探索张媛媛王海涛、李瑜、闫萍、孟燕、邓菁2015—xd—012高校德育“面对面”创新平台搭建研究吴伟伟王赛男、韩祥伟、肖卿、白少燕2015—xd—013“德”“礼”交融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崔海燕刘文娟、肖卿、刘青敏、彭克清韩祥伟、李君平2015—xd—014自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刘文娟崔海燕、韩肖肖、党巍、韩祥伟、任庆锋肖卿、宋文婷2015—xd—015国学经典在中职德育中的应用研究冯春艳李秀忠、曲延春、张景昌、樊悦宁、刘本贵尹建香、李玲、孙勇2015—xd—016基于特色社团活动的高职院校德育文化建设研究薛琼王万喜、林艳斌、孔彪、王常红2015—xd—017中学生价值观培养体系的构建吴克波夏光民、刘兴爱、尹兆梅、王光凤、鞠凯华2015—xd—018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实践任东梅樊荣莹、吴雁、闫鲁娜、魏炜、王浩2015—xd—019高职实训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樊荣莹王兆晶、张晓青、阎伟、冯秀芬、陈玉祥2015—xd—020儒家“五常”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契合研究韩子玉戴东宝、张波、朱庆豪、江峰、张蓓、陈帅2015—xd—021泰山石敢当精神与青少年担当精神的培养研究张波张秉福、王琪、韩子玉、朱庆豪孔艳侠、马蓉2015—xd—02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赵锋迟晶、朱丽丽2015—xd—0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志愿服务机制研究与实践——以泉城义工山东交通学院服务团为例宁兴旺孙照波、李筱倩、寇俊卿、周靖滕昆、成钦2015—xd—024就业导向型高校大学生自我成长意识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钦滕怀国、赵斐娜、高树文2015—xd—025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研究——以书院式管理模式为例季相林蔡忠霞、冯强、苗玉娜、吕静2015—xd—026以创业教育拓展高校教育新体系谭冠群朱芳、牟华杰、田伟、董丽媛2015—xd—027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性研究凌瑶郭玉德、李善花、孙青、姚兴华、白立洋李春月、谢殿钊2015—xd—028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三观”教育中的缺失与重建研究毕玉青刘树峰、孙贝、高风、林玮玮、郑玉珠刘明芝2015—xd—029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德育实践的融合李善花凌瑶、邹少冰、马艳洁、王立珍、亚坤彭睿、刘芳2015—xd—030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下的学困生转化研究孔涛朱海燕、颜锐、孔艳文、江丽雯、王敏王新宇、孔丽2015—xd—031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技能联动培养模式研究郑洪利邢广陆、张驷宇、滕川、鞠晓辉、逄巧巧尹海兰、张旭鹏2015—xd—032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研究滕川逄巧巧、赵红玉、张旭鹏2015—xd—033“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时间研究张婷宋辉、赵悦、王洪娇、吕秀侠江晖、李建成2015—xd—034依法治国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人文评价性研究公衍才闫炳才、任鹏、崔丽、王静2015—xd—035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协同运行机制研究步德胜李勇、郑德前、卢一宾2015—xd—036当代大学生的宪法知识普及问题研究闵凡群曹长远、胡伟、陈秀2015—xd—037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及其实践研究李艳袁玉晓、李善德、李运欣、张为方、姚兴伟谢春菊、张信超2015—xd—038高职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张丽芳郭磊、郝伟、刘玉美、苑秋兰、刘以红田桂莲2015—xd—039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引导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为例李春燕赵昌涛、李瑞芹、朱士菊、张翠翠王琰、李林2015—xd—040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策略优化研究陈彦垒姜晓芳、郭忠领、金敏、郭少阳、李子龙2015—xd—041在顶岗实习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研究张世亮王凯、郑磊、唐明明、曹玉、张春霞韩玉铭2015—xd—042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高馨靳萍、安坤、毕丽华、隋景勋、郑磊2015—xd—04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王强李勇、徐伦聚、李健、周迎红、武目桥李雪梅、崔树芹、张晓玲、巩增利、王志军2015—xd—044基于专本贯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李雪梅李勇、崔洪涛、武目桥、刘志刚、王强左长江、桑秀杰、韩其成2015—xd—045五年制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研究郭欣纪芳芳、韩金儒、朱金芳、孙旭春、许丽丽2015—xd—046德育教育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研究赵咏梅董秀红2015—xd—047青年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建设研究王立梅朱海涛、王殿军、夏磊、王赞春、柳洪轶2015—xd—048学生发展背景下的中职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研究许琴李永红、李淑明。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龙源期刊网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作者: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9年第04期
2018年河北省初中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初中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地理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初中物理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初中化学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化学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信息化技术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優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初中体育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体育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地方和校本课程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河北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优质课评比获奖结果。
201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项目名单

高国君 彭丽娟 高文蓉 丁南洲 田静 敬伟博 兰州市第七中学 刘国庆 徐生意 蔡辉生 王玉德 冯亚瑾 冯爱 武威市凉州区教 华 学研究室 甘肃省教育科学 靳建设 许文婕 陈勇 任志娟 王春梅 王文寰 研究院 李玉德 张炳意 李玉翠 魏建勤 石振业 赵建 民勤县教育局 民 张掖市特殊教育 李晓军 姚姗 王春燕 周磊 学校 平凉市第二幼儿 耿红 贾芹 杜赟 周婷 黄文静 徐茹 园 合作市第一幼儿 武云霞 刘雅静 许宇 冯春香 完玛吉 拉毛草 园 于丽红 杨晓红 马美珍 王雅玲 王良华 张建 兰州市七里河区 辉 民族幼儿园 天水市第二幼儿 王锐 杨梅 闫转转 师鸣 黄珊珊 崔陇 园 定西市岷县西城 孟娟娟 区幼儿园 嘉峪关市第四幼 闫彩萍 王雅楠 杨红晖 何娟 曹瑛 李雪燕 儿园 会宁县第四幼儿 王文慧 赵彦鹏 张琨 左永鹤 李海霞 范梅 园 临泽县第二幼儿 杨玲霞 芦建红 刘莉 杨晓菲 李慧荣 陈彩霞 园及分园等
陇东学院附属中 学 古浪县横梁初级 邸光琦 刘宝 王积文 许雪梅 许峻山 张国琴 中学 任常成 付喜忠 张镒 昔金梅 夏志芳 赵养丽 康国进 朱宏 宋爱玲 李天荣 沈超 向增东 临泽县第三中学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பைடு நூலகம்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201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成果名称 幼儿手部创意画研究 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 有效应用 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创新—“同 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学生素养的“七色花”评价体系 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庆阳乡土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化学家庭实验调查与指导研究 以强化文本解读能力的研修提升语文 课堂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六主”导向,多层反馈教学模式的 教学实践及教学系列研究 以EURT协同创新机制驱动普通高中学 科课程发展的实践研究 “四方联动”甘肃农村学校教学改进 研究 基于网络“博客”平台的幼儿成长档 案及家园互动评价模式研究 幼儿园主题式阳光户外体育游戏活动 的实践研究 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 策略研究 润智教育实践研究 成果完成者 陶颖 魏利华 郑燕 吴伟 张建群 李雨欣 贾小梅 徐青岚 吴守斌 孙冬梅 曾涛 王俊莉 赵金花 谷专员 龚艳 田燕 张生发 沈涛 孙继虎 刘仲鹏 解富贵 燕兴权 苏永平 赵廷峰 史文平 侯永峰 霍军 魏强 文多华 吴雅丽 张彦斌 马少军 田泽兴 何文元 黄永丰 邓天华 李好财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明仁 高小强 张维民 高建波 高敏 丁红涛 马进春 刘洁 孙茜 梁莎 工作单位 甘肃省保育院 甘肃省兰州实验 小学 兰州大学 兰州市七里河区 七里河小学 环县第四中学 庆阳六中 甘肃省酒泉中学 西北师范大学附 属中学 甘肃省教育科学 研究院 西北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 甘肃省保育院 获奖等级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

课
题
研
究
取
得
的
主
要
成
果
(不得少于2000字,不够可续页)
内容提示: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理论上的新观点、实践中的新举措);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
学术价值及社会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的研究》,于2018年2月开题,2018年2月至8月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打造了本校的德育品牌
学校先后荣获神木主办“第一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二等奖”、神木家长示范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称号;“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二等奖”及市示范学校、特色学校、文明校园。
(三)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课题组3位老师,其中2位被评为校级学模范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和各类教育教学大赛获国家、省、市、县奖,并发表于教育报刊杂志。
2、课题组各成员写出研究心得(论文)3篇。
2018年全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案例

灌云县同兴中心小学
三等奖
润物细无声
袁庆云
灌云县四队中学
三等奖
告别“孤独侠”迎来“艺术家”
庄佳佳
灌云县四队中心小学
三等奖
用心引导智慧教育
易明燕
连云港市海州湾小学
三等奖
春风化雨
赵芸
连云港市宿城中心小学
三等奖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孟祥梅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
三等奖
卫生打扫无小事
姜红
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三等奖
崔慧利
连云港市墩尚中学
一等奖
学生学习偏科问题的个案心理辅导
刘祥
连云港市塔山中学
一等奖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
王莉
连云港市赣榆华杰双语学校
一等奖
姐姐车祸之后——高中生重大事件后应
激创伤治疗
韩蕾蕾
吕洁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一等奖
将“赏识”进行到底
徐瑞
灌云县鲁河中心小学
一等奖
无辜的“老二”
徐海艳
灌云县下坊中心小学
朱良辰
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三等奖
心中充满阳光才更自信
朱珍
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
三等奖
阳光相伴健康成长——小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个案分析
吴心宇
连云港市赣榆经济开发区小
学
三等奖
让爱滋润枯萎的心里——七()班后进
生转化案例
潘瑞斌
连云港市沙河中学
三等奖
心理工作案例——耐心与沟通
张倩倩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
三等奖
张红
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三等奖
打开心灵之窗,走进心灵深处
德育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
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目标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
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
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
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3)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海县正学中学
18DA50
校园文化建设与规划渠道建设研究
唐福兵
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18项)
18DA07
以学校2002班“美丽班级”为例的班级建设研究
崔景刚
宁波市第七中学
18DA10
构建家校成长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郁红
鄞州区东湖小学
18DA14
运用宁波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养成的策略研究
18DA25
“姚江传统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孙建春
余姚市梨洲中学
18DA34
博平礼仪文化建设之降噪行动研究
沈晓洁
北仑区博平小学
18DA35
以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君子素养的策略研究
王巧君
北仑区柴桥实验小学
18DA36
雏鹰争章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式课程体系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王琛臣
北仑区泰河学校
18DA38
私人定制式的戏剧表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践研究
日正一行,积小善而成大德——“礼仪文化”进校园实践研究
冯敏
江北区育才小学
18DA31
依托绘本资源有效促进低段学生情绪管理的实践研究
王世彦
镇海蛟川双语小学
18DA32
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刘波
镇海区业成长的策略研究
周立波
镇海幼儿园
18DA46
家社校三联共育的农村普高价值教育的实践研究
18DA11
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课程化培养研究
刘光霞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
18DA13
基于小目标达成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陈雁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18DA18
“校园金钥匙”在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与研究
胡列年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18DA24
阳明心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俞军
余姚市阳明小学
18DA29
18DB127
基于卫文化的“雅正”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童益林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18DB209
《弟子规》促学生“他”意识觉醒的实践研究
张晶莹
北仑区九峰小学
18DB214
积极行为支持矫正智障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个案研究
田艳萍
北仑区阳光学校
18DB218
“孝贤教育”推进策略研究
张佳薇
北仑区岷山学校
18DB283
陈洁
宁波市荷花庄小学
18DA12
基于古村文化的乡情育人实践研究
王益忠
海曙区古林镇蜃蛟小学
18DA21
党建+中学生评价制度的创新改革的实践研究
陈建飞
余姚市梦麟中学
18DA27
“冷静区”促儿童情绪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曹子瑜
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
18DA30
依托“快乐家庭日”构建生态家园关系的实践研究
朱能丽
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西门幼儿园
18DA45
宁海中学“德+能”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符洪铭
宁海中学
18DA49
基于地方资源的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詹霄武
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12项)
18DA05
中职红十字生命教育的推进策略研究
许瑾
宁波市甬江职高
18DA06
“融文化”视角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楼梦红
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
18DA44
中学开展研学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
邱丹
宁波滨海学校
18DA47
儒家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建伟
宁海县越溪乡初级中学
B类:德育实践研究课题(312项)
一等奖(45项)
18DB05
社团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孔大海
宁波市慈湖中学
18DB09
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学校德育实践研究
李燕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李秀蕾
奉化区实验小学
18DA39
“雅润家校智慧共育”的实践研究
王优娜
奉化区新城实验小学
18DA40
“三敬”式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吴成培
奉化区居敬小学
18DA41
基于“家风文化”的小学生德育素养发展实践研究
邬美珍
奉化区松岙镇中心小学
18DA43
乡村班主任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
陈海敏
象山县涂茨镇中心小学
内地中职西藏生价值观“诱导式”矫正研究
杨剑
宁波市鄞州职高
18DB113
基于职业体验的“OEPA”四步体验的德育实践研究
任丽蓉
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
18DB114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德育微课程群开发与研究
潘爱丽
慈溪市浒山中学
18DB119
生态教育背景下小学生“三自”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究
高雪丹
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小学
董毅
宁波市实验学校
18DA16
挖掘地域资源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
胡国增
慈溪市崇寿镇中心小学
18DA17
“慈孝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
胡军
慈溪市横河镇彭桥小学
18DA22
民办高中家校合力教育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罗志康
余姚市高风中学
18DA23
“诚意争星”德育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魏巍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2018年12月5日
A类:德育理论研究/对策建议课题(共40项)
一等奖(10项)
18DA02
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钱洲军
宁波市第四中学
18DA03
“惠利”德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刘伟龙
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18DA08
小学生“三好习惯”序列化培策略的实践研究
茅晓辉
鄞州区堇山小学
18DA09
小学生“四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柴冠雄
鄞州蓝青学校
18DB328
小学入学准备期“酷”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边如辉
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
18DB331
塑“六真学子”,做“行知真人”
赵海燕
宁波市镇安小学
18DB334
低段学生劳动中“时间观念”养成实践研究
吴望舒
宁波市曙光小学
18DB87
基于“生态城市”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德育研究
2018年度“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获奖成果公示
本次收集A类德育理论研究/对策建议课题成果共40项,经评审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收集B类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共335项,经评审312项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96项,三等奖171项。特此公示。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
小学德育“分层序列”养成教育实践
汪丽
宁海县梅林中心小学
18DB288
“技能大师带徒”背景下模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施斌
宁海县技工学校
18DB290
“一研三助”模式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实践研究
胡梦翔
宁海县胡陈初级中学
18DB48
幼儿园生肖文化的时间与研究
朱寅
鄞州区实验幼儿园
18DB326
以“英语奥斯卡”为依托提升学生团队意识的实践研究
18DB11
家长支撑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模式探究
金琳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18DB15
班级微信公众平台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傅红
宁波市职教中心
18DB21
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团体跨界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徐永亮
宁波四明职高
18DB25
拓展游戏助力中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吴孝容
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
18DB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