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作为高考的重头戏之一,高中生物当中的实验题对每一个高考学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1、了解实验设计的内容来源。

实验设计一般有验证类和探究类两种类型。

验证类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论往往只有一个;而探究类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结论往往有多个。

但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包括(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3)分析实验原理;(4)熟悉实验器材;(5)确定实验思路;(6)设计实验步骤;(7)预测实验结果;(8)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原则:(1)对比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设置对比组,实验设计中可采纳的对比方法很多,除了条件对比、剂量对比、位置对比外,还有相互对比、自身对比和空白对比等;(2)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变量应为实验所讨论的对象。

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全都。

3、其他需要注意的内容:(1)实验顺序和步骤一定要合理,方法要简便易行,效果要明显。

自己完成实验步骤后可以多读几遍体会一下;(2)如果实验中用到几组器材或需要分几组实验,切记要进行编号,以保证不丢分;(3)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要简洁明了,讲得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大;(4)题目中给的器材一般都要用上,列出的器材还会给出一定提示,如有凡士林则肯定有密封的要求。

高中生物实验评价题解题技巧首先找出实验目的,判断实验原理及实验材料选择是否合适;其次分析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可行。

分析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注意对比分析:(1)看有无对比实验,如果有看对比实验设计是否合理;(2)(2)看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3)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完整;(4)(4)看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合理,药剂的配备、使用及用量是否合理。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

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

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

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

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

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

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

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高考复习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及规律技巧一、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原则名称及其作用或意义常作为填空题考点)1.科学性原则指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要以前人的实验、方法和自己的实验为原则,不能凭空想象。

即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研究的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实验原理及有关的生物学知识,或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

2.单一变量原则⑴变量类型A: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自变量:催化剂种类(Fe3+和过氧化氢酶)因变量:气泡产生速度,卫生香燃烧程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自变量:外界溶液的浓度(高渗及低渗溶液)因变量:质壁分离(液泡失水缩小、颜色变浓、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液泡恢复原状、颜色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自变量:①是否单侧光照(黑暗、单侧光照、均匀光照)②改变幼苗的空间位置以接受重力影响因变量:①幼苗的弯曲状况;②根的弯曲方向B: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

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

在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就必须控制pH值、底物量和酶量的相等,只改变单一变量 -------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差异。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高中生物答题策略和技巧1、简答类大题答题策略(1)认真审题。

审题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过程。

准确、充分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审题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准确挖掘已知条件,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全面准确地找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

在审题时要尽量做到稳、准、慢,尽量挖掘一切对解题有效的信息,尤其是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避免解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建立试题与教材知识间的联系。

生物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着重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想。

解题时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准确链接,并进行重组整合。

(3)准确作答。

作答时首先要写答题提纲,理清答案要点和步骤,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把答案要点用生物学术语完整、准确地书写出来。

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2、实验类大题答题策略实验题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实验分析题;一类是实验设计题。

对于实验分析题,主要是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辨别实验错误等。

对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所学实验内容(包括课文内的实验)仔细分析,一般不难解答。

对于设计题,一般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来验证或说明某一生命现象。

这类题相对难度大些。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联系经典实验。

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经典实验,如生长素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米勒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等。

这些经典实验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实验设计原理,过程,结果等,体现了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值得同学们学习和模仿。

如:孟德尔实验即体现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验证→结论”的科研过程。

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想来构思自己的思路。

(2)严密设计过程。

在设计实验时要防止粗枝大叶的做法,想当然的做法,而要科学严密地设计实验过程。

特别是对照系的创立一定要保证只有唯一变量,其它相同条件必须提出,而不能省略。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程序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程序

清晰 , 掌握 解 题 的技 巧 , 实践 中不 断提 高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在
关键 词 : 中生物 实验 题 高 审题 解 题
外 添 加 , 非 这 道 实 验题 是 让 你 “ 除 选择 或 增 加 ” 。 自行 确 定 实 验 材 料 和 用 具 . 据 实 验 步 骤 , 移 运 用 教 材 根 迁 相 关 实 验 中 的实 验 用 具 。 : 时装 片 制 作 与 观 察 就要 用 到 载 如 临 玻片 、 玻片 、 微镜等。 盖 显 2 书 写 实验 设 计 步骤 一般 分成 三 步 .
2明 确 实 验 原 理 是 实 验 的 依 据 .
原 理 的来 源 有 两 个 , 一 是 课 本 中 的 相 关 知 识 ( 干 较 其 题 短 )其 二 是 来 自题 干 ( 干 较 长 , 生 要 仔 细 研 读 、 析 ) 可 , 题 学 分 , 以可 通过 联 想 相 关 知 识或 解 读 题 干 来解 题 。


1明 确 实 验 目的 是 实 验 的 核 心 .
它 是 实 验 设 计 的核 心 , 清 是 验 证 性 实 验 还 是 探 究 性 实 弄 验 。在 题 目中 往往 以 “ 证 …… ” “ 明 … … ”“ 验 、证 、探究 … … ” 、 “ 察 … …” “ 查 … … ” “ 观 、调 、鉴定 … … ” 等形 式 呈 现 出来 。

高 中 生 物 实 验 设 计 题 的 解 题 程 序
张媛 媛 谭 礼 忠
3 10 ) 4 4 0
( 西省 南 康 中学 , 江 江西 南 康
摘 要 : 文通 过 从 生 物 实 验 设 计 试 题 的 审 题 和 解 题 两 本 方 面 来 帮助 读 者 熟 悉 实 验题 的 解 题 策略 . 正做 到 解 题 思 路 真

如何提高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得分率

如何提高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得分率

如何提高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得分率对于许多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生物实验题往往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得分率并非难事。

首先,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这是解答生物实验题的根本。

高中生物的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等基础知识。

比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细胞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等等。

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才能在面对实验题时迅速理解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并准确地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其次,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是高考生物实验题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对于每个实验,不仅要记住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结果,还要深入理解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措施。

比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要清楚为什么要选择根尖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每一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深入研究,可以培养自己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实验题。

再者,要注重实验题的题型分析。

高考生物实验题的题型多种多样,有实验设计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等等。

每种题型都有其特点和解题方法。

例如,实验设计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

而实验分析题则需要考生对已有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找出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

对于这类题目,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逻辑思维,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实验评价题则要求考生对给定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从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高中生物考试各题型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生物考试各题型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生物考试各题型解题技巧和方法一、解题关键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

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怎样才能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迅速切中题目要害呢?1、抓住关键词句,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将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二、解题注意事项1、灵活解题考题设置的情境真实地模拟现实,不像书本知识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

解题就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上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2、科学作答不可忽视①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②答案宜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

③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

④要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3、实行学科思维间的组合学科内综合有时也要借助数、理、化知识,跨学科综合更是如此。

要重视理、化、生三科在方法体系上的共同点,在知识体系上的契合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结合点。

4、关注社会热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沙尘暴、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等)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材料来源。

5、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使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防止思维僵化。

三、解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的做题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先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占分高,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实验设计程序: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01实验目的1.验证性实验:寻找题干信息,一般写有“验证……”,即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2.探究性实验:首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此类实验的实验目的一般书写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探究‘自变量’的作用”等等。

例1.在复习“细胞膜”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于是他在家中挑选相关的厨房用品作为实验用具,进行了以下的实验验证,请你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补充完整小明同学的后续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和用具:4株大小、状态相似的苋菜,2只瓷碗,1个茶杯,1个电热水壶。

(3)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碗中倒入一满杯清水,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02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就是依据你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目的作出推测假设通常有一种或几种答案或解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理论依据的去提出假说,因为此类题目一般伴随着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的答法:“如果……现象,则……结论”。

例1.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一、实验类型二、变量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

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

因此,要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实验误差,无关变量控制一般常说:“相同且适宜”【例】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90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随机均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

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同种蝌蚪和相同饲养条件属于?(2)甲组加入的甲状腺激素是?(3)甲组的变化和结果是?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4)实验中选同种、同时孵化的大小相同的蝌蚪来做实验,其目的是三、实验原则(1)对照原则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未知结果的组别,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般已知结果的组别。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①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②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③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例如。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虽然,乙组为条件对照。

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自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例:“验证pH 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置pH 值分别为5.0、6.2、6.8、7.4、8.0的5支试管,这5支试管间相互对照。

(2)单一变量原则即只设计一个自变量,其余的都定为无关变量,都应注意保持一致且适宜性。

故在具体的步骤中,应体现这一点。

用词时应注意生长状况相同,等量,适宜等字眼。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而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该改正的错误是( ) A.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处 C.两个花盆的温度不应该一样高 D.两个花盆都应该浇给充足的水(3)等量原则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

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

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 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4)平行重复原则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应设计多个组,予以综合得出结论或多做几次,综合得出结论。

如饲养的小鼠,不应各为一只,而应各为多只。

培养的植株每组不应为一株而是数量相等的多株,且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

(5)科学性原则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I 光照 20℃充足Ⅱ 暗室 20℃ 不充足四、实验设计时的一般步骤⑴审题、明确实验目的,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直接关系到实验预期和结论)⑵分析实验材料、仪器、试剂,明确不做要求的操作,思考所提供材料、仪器、试剂的用途、使用方法;⑶根据预期结果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是否需要条件对照;⑷施加自变量,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唯一的。

通常如果只需一个实验组的,考虑用“加法“或”减法”,(如激素相关实验中的注射法、饲喂法、手术切除法等方法),如果需要多个实验组的,考虑高中低的设置,或(浓度、温度、pH、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梯度设置、或不同种类设置。

⑸书写实验步骤的关键词(化繁为简、应对有序)第一步:取材、材料是否需要预处理、分组、编号等第二步: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变量,控制变量第三步: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和表达(实验结果的呈现一般是文字叙述、坐标曲线和设计表格三种类型,另柱形图),注意校正数据、取平均值等减小实验误差第四步:实验预期,得出结论:如果是验证性实验:预期是肯定,结论是对假设的肯定或否定;如果是探究性实验:预期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一般有肯定、否定和中间预期,结论也是不确定的,一般使用“如果…,则…”或“若…,则…”句式⑹书写(由简入细、关注细节)①取材、编号如果是动物材料:要说明“健康的、体重、年龄(月龄、日龄)、性别、生长发育状况(生理状况)相同”如果是植物材料:要说明“长势相同、生理状况相同”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②注意材料是否需要预处理。

如验证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中,植物的“饥饿处理”,叶片的“酒精煮沸处理”等,注意编号,减少文字量。

③消除控制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等量、适量、随机分组、分成数量相等、适宜的条件”等④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

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

⑤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

如:“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等。

“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另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⑥注意避免“词不达意”五、实验方案的评价和修正型试题解答(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2)是否设置了对照组、是否需要条件对照和空白对照(3)实验步骤是否正确,有无漏做或颠倒(4)操作方法是否正确(5)结果检测试剂的选择、使用方法是否正确(6)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特别关注干扰变量的消除或控制(7)是否遵循重复原则,是否存在偶然性,如“一只”、“一片”等第一步:取材、材料是否需要预处理、分组、编号等(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如果是动物材料:要说明“健康的、体重、年龄、性别、生长发育状况(生理状况)相同”如果是植物材料:要说明“长势相同、生理状况相同”)第二步: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变量,控制变量(消除控制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等量、适量、随机分组、分成数量相等、适宜的条件”等。

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

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如:“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等。

)第三步: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和表达(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另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练习1: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治癌药物X,但不知对此类肿瘤是否有疗效,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培养瓶、CO2培养箱、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生理盐水、光学显微镜、药物X等。

(1)请你完成相关实验步骤加以验证。

步骤一:取两只培养瓶,编号1号、2号,两瓶中装入_____。

步骤二:1号培养瓶中加入_____,2号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取出用____观察并记录细胞分裂生长情况。

(2)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① ____②_____答案:D A B 排除蝌蚪品种和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1)①等量的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②一定量的药物X 等量的生理盐水③充分振荡摇匀后将培养瓶放入CO2培养箱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④光学显微镜答案(2)①若1号培养瓶细胞分裂生长停滞,2号瓶细胞分裂生长情况正常,则说明药物x对此类肿瘤有疗效②若1号培养瓶细胞分裂生长情况与2号瓶相似,无明显变化,则说明药物X对此类肿瘤无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