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天气 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3分)1. 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_____。
2.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先写上日期和时间,然后通过__________、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雪、__________等。
4.测量气温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风向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风速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降水量要使用__________。
5.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层分为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__________;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是__________;纤细的羽状云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1分,共10分)1.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2. 测量室温应远离火炉、空调等仪器。
( )3.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 )4. 南风就是从北向南刮的风。
( )5. 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的为大雨。
( )6. 常见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力分为12个等级。
( )7. 大量的积云堆积成积雨云,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
( )8. “天有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
”这句谚语中“扫帚云”就是积云。
( ) 9. 在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 ) 10. 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20分)1. 下列各种天气符号有雾天气的是( )。
A.B.C . D.2. 下列( )图形表示这一天是多云。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A. B. C.3.室内与室外温度比较,()。
A.室内温度高B.室外温度高C.有时室内温度高,有时室外温度高4.以下形状的透明容器适合让小明用来做雨量器的是()。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达标综合测试附答案

A.音叉
B.空气
C.杯子
(4)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C )。
A.不动 B.被音叉吸引 C.在气球皮上跳动
(5)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 A ),它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
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2.下面是研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的变化记录表。(10分)
(√) 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高低不会变化。
( ✕✕ ) 4.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琴,铝片琴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 √√ )
5.在进行声音传播的实验时,我们要安静地做实验,保证实验效果。 ( √√ )
6.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 一个振动的物体。 ( √ ) 7.我们要避免制造噪声,注意保护听力。 ( √ ) 8.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不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 ( ✕ ) 9.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 ) 10.男高音唱到高音时,他的声带振动的速度快。 ( √ )
教科版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学习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声音的强弱用 音量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 音高 2.一般来说,男生的声音比女生的声音要 低 一些。
来描述。
3.声音能在 气体 、 固体 和 液体 中传播。
4.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 越强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 越越弱弱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 越高 ;物体振动得越慢,
发出的声音 越低 。
5.将音叉放入水中会产生波纹,波纹会向 四周 (填“四周”或 “某一方向”)扩散。声音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在 水中传播。 6.在玩土电话的过程中,声音是通过 固体 传播的。 7.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音量 。根据人的 音 色 可以判断出是谁的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19分)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它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起___________。
3.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4.如果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___________。
5.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___________振动,耳中的___________再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受了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6.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
8.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_____。
9.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___________乐器和___________音高。
二、选择。
(42分)1.声音在下面三种物体中传播最快的是()。
A.水B.木头C.钢铁2.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嘴唇B.喉咙C.声带3.声音在()传播速度最快。
A.固体B.液体C.气体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经常掏耳朵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C.不能对着同学大声说话5.锣发出声音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声音就消失,这是因为()。
A.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B.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C.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6.在“咪”“发”“索”三个音阶中,()的音最高。
A.“索”B.“发”C.“咪”7.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一根绳子,当()时,声音传播的效果最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天气》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方。
A. 室内B. 室外干燥C. 室外阴凉通风2.()是对天气现象的预测。
A. 天气预报B. 空气质量预报C. 舒适度指数3.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左右。
A. 上午10时B. 中午12时C. 下午2时4.代表()。
A. 小雨B. 雾C. 多云5.下列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载的内容是()。
A. 每天的降雨量B. 人体舒适度C. 每天的风向和风力6.中雨的降水量不能超过( )毫米。
A. 50B. 60C. 257.下面各种容器中可以用作雨量器的是()。
A. B. C. D.8.四(2)班的科学课代表用雨量器测得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12毫米,说明这天下了()。
A. 小雨B. 中雨C. 大雨D. 暴雨9.暴雪的天气符号是()。
A. B. C.10.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 风速B. 风量C. 风向D. 刮风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天气日历只需记录日期和温度,不需记录其他。
()12.当红旗飘向西南时,吹的是东北风。
()13.测量气温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14.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是相同的。
()15.制作气温折线图时,每天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1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7.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18.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三、填空题(共7题;共13分)19.我们一般用________来做雨量器。
20.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________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21.气象学家根据________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的等级。
22.写一写,画一画。
________ ________23.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是早晨和晚上气温________,中午气温________。
河北省保定市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教科版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
1.、、、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和。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
3.风向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风。
4.降水量一般以,为单位计量。
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
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现象的。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内。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和等。
9.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叫。
某市某日24小时的降水量是15毫米,按降水量等级来分,属于雨。
10.“℃”是气温的单位符号,读作。
二、判断题。
1.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 )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 )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 )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 )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 )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 )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 )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 )10.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
( )三、选择题。
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
A.有下雨的可能性 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2.下列有关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应相信科学,不能用物象的方法来预测天气的变化B.动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植物对天气的变化是没有反应的C.我们通过观察松果鳞片的开和闭,可以推测天气的变化3.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处风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北风4.小红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她选择用下面的容器( )来制作。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等级一、知识再现(每空2分,共30分)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2、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且在的传播能力最强。
3、物体产生声音;声音随之消失。
4、人的耳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5、人们说话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轻轻敲击鼓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6、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力啊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大或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二、精挑细选(每空2分,共20分)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A不盛水的试管B盛一半水的试管C盛满水的试管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按钮,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量B音高C音色3、下面关于尺子音高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低B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和音高没有关系4、下面关于声音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只向一个方向传播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C敲锣时,要使声音停止,可用手按住锣面不使其振动5、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B空气C墙壁6、声音音量相同时,声音离“鼓膜”越近,“鼓膜”振动幅度()A没有变化B越小C越大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是()A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它的位置B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引到网里C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D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8、下列关于耳朵各部门结构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耳郭收集声波B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C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D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到内耳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是为了收集声波B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分散C扩音器能提高音调D话筒可以扩大音量10、用手在琴弦上移动,可以使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原因是()A琴弦振动幅度改变B琴弦粗细改变了C琴弦长度改变了D琴弦的振动快慢改变了三.实验探究(40分)1、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一下问题(22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声音是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声音就停止了。
2、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 )决定的,物体振动得动的越快音高越( )。
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振动得越( )。
4、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5、人的耳朵可以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6、( )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这弄得器官。
7、声音强弱是受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8、古筝的琴弦越粗的,振动的就越慢,音高就越( )。
二、选择(每题2分,共14分)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 、不盛水的试管B 、盛21管水的试管 C 、盛41管水的试管 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 、音量B 、音调C 、音色D 、音高 3、怎样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 ( ) A 、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B 、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C 、用力搓橡皮筋 4、唱歌、说话发出声音主要是由于( ) A 、嘴唇在振动 B 、声带在振动 C 、空气在振动 D 、舌头在振动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真空中也能传声D、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
6、以下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汽车的喇叭声B、悦耳的儿童歌曲C、百灵鸟的叫声7.上课时,即使老师背着你讲课,你也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A. 一个方向的B. 前后的C.左右的D.四面八方的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2、声音过高或过强都不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多项选择题,填上正确的序号。
(8分,每题2分。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56分,每小题2分。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教科版
一、填空题。
1.、、、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和。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
3.风向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风。
4.降水量一般以,为单位计量。
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
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现象的。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内。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和等。
9.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叫。
某市某日24小时的降水量是15毫米,按降水量等级来分,属于雨。
10.“℃”是气温的单位符号,读作。
二、判断题。
1.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 )
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 )
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 )
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 )
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 )
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 )
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 )
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 )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 )
10.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
( )
三、选择题。
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
A.有下雨的可能性 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
2.下列有关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应相信科学,不能用物象的方法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B.动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植物对天气的变化是没有反应的
C.我们通过观察松果鳞片的开和闭,可以推测天气的变化
3.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处风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北风
4.小红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她选择用下面的容器( )来制作。
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有大雾 C.昆明四季如春
6.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4小时降雨的总深度
B.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
C.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
7.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8.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云,出现( )时,容易下雨。
A.雨层云 B.层云 C.积云
9.测量雨量的雨量器应放在( )。
A.大树底下 B.屋檐下 C.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10.下面是中央气象台预报的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 )。
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
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
C.24小时的降水量在I0~25毫米
四、读图题。
图( )刮0级风图( )刮3级风
图( )刮6级风图( )刮10级风
五、连线题。
1.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连一连,并完成填空。
温度计降雨量单位( )
雨量器风向共( )个方向
风速仪气温单位( )
风向标风速共( )级
2.先将三张云量照片与对应的天气符号连线,再在圆圈内画出三种不同的云量示意图。
六、简答题。
1.李明记录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如下:连续三天只降了一场雪,一点降水都没有。
他记录
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有问题吗?请指出来。
2.陈新正在通风的凉亭内测量当地的气温,他选择的测量地点对吗?为什么?
七、实验题。
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气温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
2015年9月20日
2.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测量气温的日期是( )。
(2)小明测量了这一天中( )时的气温。
(3)在这一段时间里,( )时的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 )。
(4)在这一段时间里,( )时的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 )。
(5)在这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气温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一、1.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 2.积云卷云雪3.风向标吹来西南
4.毫米 5.天气 6.天气 7.百叶箱 8.雨雪冰雹 9.雨量器中
10.摄氏度
二、1. × 2. × 3. × 4.√ 5. × 6.√ 7. √ 8.√ 9. ×
10.√
三、1. B 2. C 3. B 4. C 5. B 6. C 7. B 8. A 9. C 10. C
四、③①④②
五、1、温度计降雨量单位( 毫米)
雨量器风向共(八)个方向
风速仪气温单位( 摄氏度)
风向标风速共(13)级
六、1.有问题。
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一场雪也是降水。
2.对。
因为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所以通风的凉亭符合气温测量的要求。
七、1.
2.(1)2015年9月20日 (2)6~18
(3)6 15℃ (4)14 22℃ (5)上午的气温由低到高,下午的气温由高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