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胶囊胃镜及应用

五、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当天晨起饮清水一杯,进行初步的胃腔 冲洗 ; 2. 若增加小肠检查,参照《中国胶囊内镜临 床应用指南
(2014)》胶囊内镜的肠道准备方法; 3. 查前对患者予以相关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4. 检查前 40min服用适量祛泡剂 (5~10mL 西甲硅油或二甲
七、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
1.安全易接受。 2.研究显示,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发现胃憩室、胃 息肉、 胃窦渗出性胃炎、黏膜下突起、胃体糜烂以及 胆汁反流 等病变,无不良反应发生。 3.磁控胶囊胃镜是一种可用于儿童的安全、有效的胃病 筛查手段。
八、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优点、安全性和局限性
在第一代胶囊内镜的基础上,内植永久 性微型磁极,依靠体外磁场,精确控制 进入人体内的胶囊内镜的运动、姿态和 方向,实现主动控制、精准拍摄的功能, 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小 肠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该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定位胶囊内镜、巡 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ESNavi软件、便 携记录器和胶囊定位器
√安全性:胶囊滞留是指胶囊内镜检查 后胶囊内镜停 留于胃肠道2周以上 ,小 肠胶囊内镜的滞留率 为 1.4%~2.6%,尚 未见严重并发症和致死病例报道
√局限性:相对传统电子胃镜,目前的 磁控胶囊胃镜有时 不能完整观察食管和 十二指肠,暂不能取活检,无内 镜下治 疗功能
2) 体内安置有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其他电子医学仪器。
3) 孕妇及婴幼儿。
4) 严重吞咽困难。
本人已仔细阅读以上说明,已知悉上述情况,同意检查。
签名:
医师签名:
年 月日
五、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检查后注意事项: 检查后注意事项 ( 适用于单纯胃部检查且 不继 续检查小肠者 ) 1.胶囊胃镜检查结束后即可正常 饮食 ; 2. 确认胶囊排出前忌做磁共振检查 ; 3. 注意 排便情况并确认胶囊是否排出 ; 4. 可使用胶囊定位 器或X线腹部平片确 认胶囊排出。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全文)目前,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已经在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我国数百家医疗机构应用数十万例次。
经过近几年我国专家的临床应用实践,已率先积累了经验和数据,为规范和普及磁控胶囊胃镜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应用,更新和补充相关应用共识,经过专家广泛讨论和多次修改后,特制定我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一、我国胃病流行病学和胃癌筛查现状我国是胃病大国,高发病种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其中消化性溃疡的人群患病率高达17.2%,远高于西方国家(4.1%)。
同时,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癌症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新发胃癌67.9万例,死亡49.8万例,发病率为30/10万,已成为威胁国人生命的第2位癌症。
因此,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早期胃癌(Ⅰ期)可在内镜下达到根治,5年生存率超过90%,远高于进展期胃癌。
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最根本的方法。
因我国尚未大规模开展胃癌普查和筛查项目,主要依靠门诊有症状患者的机会性胃镜筛查,而大多数胃病患者缺乏或者无特异症状,因此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当前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血清学检测和电子胃镜。
①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发现部分早期胃癌,日本开展较多,但因不能取活组织检查和存在辐射,目前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手段;②血清学筛查,主要包括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PGⅠ、PGⅠ/PGⅡ比值)、促胃液素-17和H. pylori抗体等检测,具有无创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是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等问题;③胃镜和胃镜下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因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设备,以及人群接受度较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人群大规模筛查中的应用。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评价

T e Cl i oe fC p ueEn s o yi n e tn l s a e h i cR lso a s l do c p nI t sia e s s n Di
Z A G Z - i HE i d a c n o c p C n :C i s P AG n ml o p a ( e i 0 8 3 H N i q C N x a Gn t d s i e m 0 n E o c h ee L n ee sil B i g10 5) H t j n
o n c t n m ur e dn if mm ao yb wel ie s, n e p ̄ f  ̄ in i nidiai sa 0b o cGI n ig.n a bl l tr o s ls swi m p a i R teda notcyelso psl s o aI de da n si Isi b c r Gl ediga d t r ce yc t e h sso h ig si i d fc u ee h a c I i ig o t d c∞ c no s ue e n n bl
专题 ( 内窥 镜 )
内容提要 :胶囊内镜 已 泛应用于临床 ,进行小肠疾病 的诊断 . 广 对小 肠常见病症 :隐匿性小肠 出血、炎性肠病 、 小肠肿瘤等具 有 良 好的诊断能 力。本文重点 分析了胶囊 内镜的诊断性能 .对小肠 出 血 肿瘤等病症 的
诊 断价值,健康 人群 胶囊内镜 的筛查意义,以及肠道 准备对胶囊 内镜的影响。 关 键 词: 胶 囊内镜 消化道 出血 肿瘤 诊 断
not i s n adt r nn c o liet osnd a y b sadd pc f wdPe m o ep eli s T es e i ml fma t i I n c e l j ,n e m ato h r  ̄t e o I h c e g s s ln s ̄l ̄i i i h d o  ̄t i ii s e dn
OMOM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万方数据
塞丛匿蕴;!!!生!!旦墨i!鲞璺!!塑
解患者整个消化道的情况,对病情做出诊断。 1.3操作方法 1.3.1术前准备严格执行告知义务,阐明胶囊内 镜检查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 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患者准备检查前1天进食软食或半流质 饮食,检查前禁食12小时以上,并于检查前6小时 将和爽(内有3小包)用温开水配制成2 000 ml溶 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在90分钟内服完;体质较差者 静脉补液1 500~2 000m1。 1-3.3操作过程在断电条件下.为患者穿戴“背 心式”图像记录仪,并连接好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 站的数据线;开启图像记录仪,取出OMOM胶囊内 镜使其离开磁体、初始化并进人工作状态:请患者用 少量温开水吞服胶囊内镜,即可实时观察到胶囊内 镜拍摄的彩色图像(病例多时,1台主机可同时检查 多位患者)。通过实时监控,判断胶囊内镜所处部 位,待胶囊进入空肠,瞩患者迸食少许干粮;进入回 肠中下段后,可进普食;一旦明确已进入大肠或胶囊 电力不足,即可终止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可 离开医院外出活动或工作,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和剧烈运动。 1.3.4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小肠通过时间 (胶囊进入十二指肠至通过回盲瓣的时间)、完成全 小肠检查的成功率、有无不良反应。参考Costa. magna提出的分级标准Ⅲ,将每例检查结果分为阳 性、可疑阳性、阴性,计算阳性发现率(阳性+可疑阳 性/病例数)。阳性结果定义为检查可解释患者临床 症状,并可指导治疗;可疑阳性定义为胶囊内镜阳性 发现不能完全解释症状,尚需进一步检查加以证实; 阴性为胶囊内镜检查未发现异常病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倒(3倒为Cm}1Il病),血管粗大或畸形3倒,小肠憩宣2倒,空腼蛔虫1倒,小肠占位2例,回肠末段淋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山科 技公 司出 产 的胶囊 内镜 , 据 记 录条 件 和计 算 数
机 工作 站 。
本 组 4 患 者 于 检 查 前 当 日4 h口服 聚 乙 二 醇 例
40 00散 剂5 , 于 10m温 水 中服 下 ,0mn 0g溶 0 l 2 i后分 数次 口服 温水 20 ~ 00m ,排 空肠 道粪 便呈 清水 00 30 l 样 ,h 到检 查室 。 1 8后 3 例患 者于检 查前 一 天 1 口服 6h
进 入 胃 、 肠 , h 出体 外 , MO 小 于6 排 O M ̄ 出 时仍 有 电 光闪烁 。3例 (5 %) 0 8. 全消化道 图像清 晰 ,例 (. 7 1 2 9%) 因坐姿 口服0 M, M0 食管 粘膜 图像 模糊 ,例 (1 4 1. 4%) 因检 查 当 E单 服 聚 乙二醇 清 肠 不彻 底 , 肠 有 小量 t 结 粪水 存 留 , 结肠 显像 模糊 。
2 0%甘 露 醇2 0 l2 mi后 饮温 水 10 l, 出肠 5 m ,0 n 00m 排 道 粪便 3 4 。检 查 当 日再 按上 述要 求 时 间 口服 聚 ~次
息 肉3 86 , 空肠 糜烂 出血 ( )例(.%) 例(.%)小肠 图63 8 6 ,
未发现异 常4 ( 1 %) 例 1. 。 4 三 、 论 讨
2 病 变检 出情况 : 、 胃窦部糜烂4 ( 1( 1 %) 例 图 )1. , 4
肠 内镜 检 查 ,个 别 病 例 经 过 做 双 气 囊 小肠 内 镜 检
查 , 且 无吞 咽 困难 及 胃肠道 手术 史 。采 用重 庆 金 并
小肠 间质瘤1 29%) 例(. , 小肠血 管瘤 ( )例 (71 , 图26 1.%) 小 肠动静 脉血 管畸形 ( )例 (. , 罗恩 氏病3 图3 3 8 6%)克 例 (. 8 6%)淋 巴瘤 l (. , 例 2 9%)小肠 钩 虫病 ( )例 , 图45
76例胶囊内镜检查临床分析

・ l 97 ・
论 著
7 6例 胶 囊 内镜 检 查 临床 分 析
章 静 , 冯 琦 , 凯祥 , 冯 林凤 琼 , 邓 莉
e d soisrman di h tmahfra v rg f6 (a g 8—2 7) n. h a rni t n te s alb w l s3 5(a g n o pe e ie ntes c o n aeaeo 9 rn e c o 1 mi T eme nt st i i h m l o e 0 rn e a me wa 1 3—5 2) n T ement frc rigwa 9 rn e3 4~6 9 mi. eaeaen mb r f h mae a 9 9 ae . ea — 9 6 mi . a meo odn s 2(a g 5 h i e 4 3 ) n T vrg u e ei g sw s 2 0 p gs T v h ot 4 h eae t fteei nt n o ec puee d soe p erd i h t lw s3 1 rn e 1 rg meo l ai ft a sl n oc psa pae nteso a 4 (a g 8—10) . l p t nshd w l cmpi i h mi o h o 0 h Al a e t a el o l i —
T e t d nc puee d so ea a s n7 ai t . H N i F N i F N a・i g e a . h e t l o i l h u y o a sl n oc p n l  ̄i 6 p t ns Z A GJ g, E G Q - E G K i a , t 1 T eC n a H s t s y e n xn r pa o a y n M a y n S h a 2 0 0 C i fMi a g, ina g, i u n6 1 0 , h a n c n
老年人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第 1 卷第 3 3 期
20 0 7年 3月
中国 lo o C iaJ u 内镜f 志 c p hn o r a 杂 d so y n En
V l 3N . o 1 o3 _
Ma . o r 20 7
文章 编号 : 1 0 — 99 20 0 — 2 5 0 0 7 18 ( 07) 3 0 8 — 2
h s p t n Ca s l n o c p a sf li ig o i g GI d s a e , e d g s v r t s s r i g o e t e a e t . p u e e d s o y w s u eu n d a n sn ie s s Th ie t e t c i a swee d a n s d e i s i a de e s e o h g s p l p n 1 p t n ,g sr oy si a e t a t c t mo n 1 p t n , a t c u e 1 p t n , a s p a u o y s i a e t a t c p lp n 3 p t n ,g sr u ri a e t g sr c ri a e t i i i s i i i l n i h mo r a i a t t n 1 p t n , e a tg t t n 2 p t n , u d n t n 1p t n , mal n e t a l s i e r g cg s i si a e t r mn a r si a e t d o e i s i a e t s l i t s n lp y 3 h ri i n s i i i s i i i o p n
A s at 【 b c v】 T s sh cr d h a e o cpu dsoynea in e i sv bt c: O j t e o se e eui a evl s f asl e oc xmn g g te r ei a st s t n t y u en pi i t de h i tcd es l r ol 【 tos Te eus f 2ptn gd 08 a h cp d e i sv r t i a sne ey ep .Me d】 h sl aetae - 6 erw o cet g te a s e i d lp e h r t o2 i s 6 y s a et d e h i tc ea i tnb asleds p e nl e- R sl 】 o pctn ads eeetwr nton r t xmni y pu oc y r aa sd 【 eu s Cm laos n d-fc e of di a ao c en o w e y t ii i s e u n
胶囊内镜38例临床应用分析

we e cu d a d mi lo e ie s y a d mi a oo p lr,i d i o x lde b o na t rd s a e b b o n lc l rDo p e h n a dt n,t e e a e f e n c s si at i h r r f e a e n he h i t l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北华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O EHU N V R IY( aua S i c ) O R A FB I A U I E ST N trl ce e n
wi umb io d so m ali t si e,t r e c s s wi o o ea o a y, a d s v n c s swih u bn r aiy h t l rc i e fs l n e tn h e a e t c ln m l n p t h h n e e a e to ta o m lt .
M e ho s W e h v n e tke a s e e d s o e t hi y eg tpain s t a o b e n e tn ie s t d a e u d ra n c p ul n o c p o t r — ih te t td u l d i tsi e ds a e,t y t h he h v c o a e t i e e td g e so b o n lpan,e c ain,p stv to c ul bl d,d a r e n a e a c mp nid wi df r n e r e fa d mi a i h f ma it o o iie so lo c t o irh a a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王颖等: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国内研究
空肠海绵状血管瘤
胶囊内镜图像
有学者【3】对16例OGIB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检出 小肠病变13例(81.26%),其中明确出血原因或 部位者10例(62.5%),后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剖腹手术,结果与胶囊内镜诊断所提示的出血部 位或原因相吻合。
国内研究
国内有学者【1】对52例经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 血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共发现小肠异常37例,未 见异常1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1.2%(37/52)。 其中血管畸形18例(39.1%,18/52),经手术或DSA血管 造影证实为出血原因的有5例,其余13例由于检查时机的 原因,仅能作为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病因。 7例检查时发现小肠有活动出血,其中5例虽因出血影响视 野仅能定位诊断,仍有助于指导后续处理。
CE诊断OGIB
小肠出血
◆常规检查手段难以诊断OGIB
◆CE对OGIB的诊断价值
常规检查手段难以诊断OGIB
每年因消化道出血导致住院治疗者超过了300000例,大 约10%~20%的患者没有发现明确的出血灶。 全部病例的5%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从而导致 全面和反复的检查【1,2】 。 OGIB处理难度很大。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OGIB的出血 部位在小肠,常规内镜和影像学检查难于发现这些部位 的出血病灶。
Carey EJ.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5; 34: 719–34
CE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缺铁性贫血; 慢性腹痛或腹泻疑为小肠器质性疾病所 致; 疑似克罗恩病、小肠肿瘤; 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 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检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 其他检查提示或怀疑小肠影象学异常,临床上需要排除 小肠疾病者; 观察胃肠道手术吻合口情况。
1.FiremanZ,MahajnaE,BroideE,etal.Gut, 2003;42:390 392 2.EliachimR,FischerD,SuissaA,etal.EurJGa stroenterolHep,2003;15:353 357
CE对克罗恩病的检出率
国内学者【1】对20例临床疑似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行胶囊内镜 检查,发现阳性结果13例 (65%)。 钟捷、吴云林等对65例临床疑似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内镜的诊断率为63.6%。
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多发溃疡
胶囊内镜下降部多发性溃疡
小肠内正常图片
小肠内病变图片
蛔虫病
钩虫病
空肠粘膜缺失
空肠上段活动性出血
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灶
小肠憩室
小肠息肉
小 肠 多 发 黄 色 瘤 ( 以 空 肠 多 见 )
小肠寄生虫
小肠线虫
结肠内正常图片
结肠内病变图片
结肠片状充血
结肠炎
结肠多发息肉
临床实验启动仪式
胶囊内镜的构成
OMOM胶囊内镜系统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和手持无 线监视仪(选配)组成。主要有2种选配:
配置一:
智能胶囊 图像记录仪 影像工作站 06手持无线监视仪(选配)
配置二:
OMOM智能胶囊
影像工作站 (笔记本电脑)
图像记录仪
U-CAM手持无线监视仪(选配)
检查过程简单
1.Ge ZZ,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 10: 1349-1352.
CE对克罗恩病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 的诊断率50%-70%,诊断的准确率约为75%-82%。
CE与其他检查手段的比较
钟捷、吴云林等对65例临床疑似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肠钡灌和胶囊内镜的诊断率分别为 52.2%和63.6%,经双气囊小肠镜证实的诊断准确率为75%和 78.6%。 张子其等【1】对一组146例胶囊成功进入小肠的患者进行了研 究,其中克罗恩病的检出率为5/146,该项研究认为胶囊内 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小肠钡灌及肠系膜血管造 影。
4. Saurin JC,Delvaux M,Gaudin JL,et al. Endoscopy 2003;35:576.
5. Selby W. Gastrointest Endosc 2004;59:782.
CE诊断IBD
CE对克罗恩病的检出率 CE与其他检查手段的比较 CE对克罗恩病临床转归的影响
1.Spiller RC,Parkins RA. Br J Surg 1983;70:489. 2.Thompson JN,Salem RR,Hemingway AP,et al. Gut 1987;28:47.
CE对OGIB的诊断价值
自胶囊内镜开始在临床应用后,已有很多报道证实对小肠 出血性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1,2,3]
手术大体标本
3.汤敏等:胶囊内镜在提高OGIB诊断中的价值 病理图(HF×100)
OGIB胶囊内镜图像
1
结论
CE对OGIB全部的诊断率大约为55%-70%【 1,2,3,4 】。 对近期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而言,胶囊内镜可 能是最有用的【 5】。
1.Chong AK,Taylor AC,Miller AM,et al.Med J Aust 2003;178:537. 2. Hahne M,Adamek HE,Schilling D,et al.Endoscopy 2002;34:588. 3. Mylonaki M,Fritscher-Ravens A,Swain P. Gut 2003;52:1122.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
CE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
胶囊内镜对肠腔内的溃疡、糜烂、 粘膜下隆起、寄生虫、异物(毛发、塑 料)等均能清楚显示,而且未发现胶囊 内镜所致的组织损伤,因而可用于不明 原因腹痛、腹泻、放射性小肠炎等的诊 断。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
1.张子其,陈孝.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25(3):218-220
CE禁忌症、并发症及处理
CE禁忌症 CE并发症 胶囊滞留———手术切除的标志
CE检查的禁忌症
国外报道【1】,胶囊内镜的禁忌症主要有:
1.已知或临床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或瘘管等 2.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已植入其它电子医学仪器 者 3.吞咽障碍者(贲门失弛缓症和胃轻瘫患者) 4.孕妇.
整个相似图片排除处理过程只需10~15分钟时间,能排除一半以上 患者相似图片,使医生的读片时间缩短到最快只需15分钟,大大减少医 生阅片时间,减轻医生工作量。
食管炎
食管齿状线
胶囊内镜图片效果
胃内正常图片:
胃内病变图片
幽门孔周围斑片状糜烂
胃窦充血
胃体条形糜烂
胃手术后疤痕
胃内小溃疡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电子胃镜与胶囊内镜对比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关于胶囊内镜
什么是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发展史
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胶囊内镜是由吞入的内镜胶囊在胃肠道内的移动过程中摄 取图象,通过传感器无线传送到记录仪并记录的检查方法。 胶囊内镜的问世为胃肠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的诊治带来了 突破,使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以实现。
CE并发症
胶囊滞留是CE主要的并发症。
各家文献报道的胶囊滞留率差异甚大,从 0% 到 21%.
但多数认为胶囊滞留率不足1%.
1.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2218–2222.
胶囊滞留———手术切除的标志
鉴于目前所报道的能导致胶囊内镜停留在体内的因素基 本为器质行疾病,如肠道重复畸形,小肠憩室等,从一 定程度上来说,胶囊内镜停留在体内可以作为手术切除 病变的标记。因此有可能出现此并发症不能成为胶囊内 镜检查的禁忌症,只有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才是本 检查的绝对禁忌症。
胶囊内镜基本构造
胶囊内镜发展史(一)
在胶囊内镜正式问世之前,经历了长达20年的酝 酿、构思和研发过程
1981年
首次有人萌发研制无线内窥镜的设想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实验用胶囊内镜雏形 全球首家胶囊内镜问世 中国第一个胶囊内镜在重庆诞生
胶囊内镜的历史
1991 念 “Tiny Missile” concept 小型导弹概
镜头覆盖异物
结肠息肉样增生
结肠憩室
结肠胶囊与普通结肠镜
结肠镜
胶囊内镜
图像未增强前后图片质量对比
图像未增强 图像增强后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 胶囊内镜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
动物实验 表明,CE对小肠疾病敏感性 和特异性分别为64%和92%。
【1】
1.Appleyard M,Zireman Z,Glukhovsky A,et al. Gatroenterology 2000;119:1431.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
通过对全球有关小肠出血的临床试验报告和出版物的综合 研究,在小肠黏膜损伤方面胶囊内镜检出结果非常明显 小肠出血: 胶囊内镜检出率比其他诊断方法平均高21% 疑似CD:在疑似克罗恩氏病的检出率方面不低于其他任 何诊断手段 全球医师比较接受的观点是胶囊内镜在小肠黏膜损伤检查 方面可以与小肠镜同比或优先。而且明显优于其他诊断手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