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

合集下载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

优点
避免了传统胃镜检查的生理痛苦
也将检查结果更加精细精确,简便易操作 胶囊在体内检查时,可照常工作学习
胶囊胃镜可以检查到以前根本检查不到 的近7米长的小肠内壁情况
胶囊胃镜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卫生
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两日吃少渣半流质食物(如 粥,牛奶),忌蔬菜,水果,油腻食 物。如有长期便秘者需要提前清肠1 2 检查前24小时内及检查 期间,不允许抽烟 3 检查当日,早餐禁 食 4 检查前2个小时,禁服用任何药物
禁忌症
• 凡能妨碍胶囊正常 通过消化道的疾病 均属检查禁忌症, 如 胃肠道狭窄、梗阻、 穿孔、肠瘘和大憩 室等. 也不推荐在安 装有起搏器患者和 儿童中使用.
并发症
1 胶囊嵌顿
胶囊内镜检查的主要并发症是胶囊嵌顿, 他可嵌顿在狭窄处, 停留大憩室内或术后胃的输入襻无法排出,
2 胃内滞留
发现少数有幽门运动功能异常的的患者, 胶囊在胃内滞留时间 过长(达4 h), 后经胃镜送入十二指肠.
避免剧烈活动等 可能导致图像记 录仪发生移动的 活动 检查结束后注意 在检查8小时内 胶囊是不是从大 尽量不要喝水, 便内排出,一般 吃食物 当天或 4天内排 出,
适应症1Βιβλιοθήκη 小肠出血2 小肠其他器 质性疾病 3 食管、胃、 结肠器质性疾病 4 消化道功能 性疾病
胶囊内镜主要应, 从目前资料显示 胶囊内镜依靠消化 胶囊内镜在食管通 用于急性、复发 胶囊内镜对其他小 道动力作用向前推 过时间很快, 对食 性、隐性小肠出 肠疾病诊断优于小 进 , 因此在获得消 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血 , 线和肠道 胃镜及结肠镜 肠 X CT 化道图像的同时 ,检 有限. 胶囊内镜的 检查无异常的患 查,胶囊内镜可作 可在无创、生理的 摄像头的焦距仅几 者 为诊断小肠克罗恩 肠蠕动情况下记录 毫米, 因此对胃内 病的首选检查 到胃肠运转时间 . . 疾病诊断也有限

胶囊内镜 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 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是一种医学设备,也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或医用无线内镜。

它用于检查消化道,尤其是小肠。

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胶囊内镜会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这些图像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送到体外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

在胶囊内镜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人体通信原理:
1. 无线信号传输:胶囊内镜内置的摄像机将拍摄到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无线方式将这些数字信号传输到体外的图像记录仪。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信号的编码和解码等通信原理。

2. 电源供应:胶囊内镜的电源由一个外部的磁力充电器提供。

当磁力充电器在体外的特定位置时,它会通过磁力为胶囊内镜的电池充电。

3. 运动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的运动主要由消化道的蠕动驱动。

但医生可以通过外部的磁场来控制其在某些特定位置的停留,以便更详细地观察某些部位。

请注意,虽然胶囊内镜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便利,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对所有消化道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某些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使用这种设备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医学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胶囊内镜注意事项及禁忌

胶囊内镜注意事项及禁忌

胶囊内镜注意事项及禁忌
1. 检查前注意事项:
- 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通常需要在检查前一天开始禁食,并服用泻药清空肠道。

- 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胃肠道疾病史、手术史等。

- 检查前需停止服用影响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抗胆碱药、镇痛药等。

2. 检查中注意事项:
- 检查时需穿上宽松的衣服,避免穿着紧身衣物或佩戴饰品。

- 检查时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咳嗽等。

- 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如腹胀、腹痛等,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3. 检查后注意事项:
- 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便血、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 检查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以免影响胶囊的排出。

4. 禁忌:
- 严重的胃肠道狭窄、梗阻、憩室等疾病患者。

- 无法耐受肠道准备或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

-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总之,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方便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查前、中、后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一文了解胃镜、肠镜、胶囊内镜、无痛胃肠镜

一文了解胃镜、肠镜、胶囊内镜、无痛胃肠镜

一文了解胃镜、肠镜、胶囊内镜、无痛胃肠镜胃镜、肠镜、胶囊内镜和无痛胃肠镜统称为内镜,它们是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那么,这些检查的目的都是什么?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又是什么?下面为您一一介绍。

一、胃镜胃镜检查主要是明确食管、胃、十二指肠是否发生病变,明确诊断,获得病变组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胃镜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针对可疑病变部位,还能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实现疾病的准确判断,提高早期口咽癌、食管癌、胃癌以及十二指肠肿瘤的检出率。

1.适应症(1)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疑似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的患者。

(2)已经确诊有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病变,经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治疗效果的患者。

(3)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无法明确的患者。

(4)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对性质进行明确的患者。

(5)需要行内镜下治疗,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癌早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6)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需要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或是需要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然后指导治疗的患者。

2.禁忌症(1)绝对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无法合作者,内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炎症和内脏穿孔者。

(2)相对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伴血红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肠巨大憩室等。

二、肠镜肠镜可协助诊断患者肠道出现的疾病,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措施,比如:协助诊断肠炎、肠息肉、肠癌等。

结肠镜是检查肠道疾病的最常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包括结肠镜和小肠镜。

除了诊断疾病外,肠镜还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如肠镜下止血、肠镜下息肉切除等。

1.适应症(1)没有明确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如便血、持续性便潜血阳性。

(2)有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疑似结直肠疾病。

胶囊内镜的检查顺序

胶囊内镜的检查顺序

胶囊内镜的检查顺序1、左侧卧位吞服胶囊,检查食道(保持间断性少量喝水至胶囊通过食道),如果进不去,可以稍坐起来大口喝水。

2、胶囊在胃内的操作:●(1)、胶囊掉进胃底,此时受检者保持左侧卧位,磁球移至胃底正上方,稍稍降低,胶囊头朝上,倾斜30°,360°扫描,胶囊倾斜45°,360°扫描,倾斜60°,360°扫描,水平,360°扫描。

●(2)、受检者平躺,磁球位置不变,胶囊头朝上,倾斜30°,360°扫描,胶囊倾斜45°,360°扫描,倾斜60°,360°扫描,水平,360°扫描;●(3)、胃底检查完毕;降低磁球,贴近受检者腹部,胶囊头朝下,倾斜30°,360°扫描,胶囊倾斜45°,360°扫描,倾斜60°,360°扫描,水平,360°扫描,●(4)、完毕后,胶囊头水平,朝向胃窦方向,联动,此时观察胃壁与胶囊姿态,使胶囊在胃角附近停留,调整胶囊角度,对准胃角,停留一段时间,观察胃角,胶囊倾斜45°,360°扫描,胶囊水平,360°扫描。

●(5)、找准幽门方向,联动,胶囊水平或稍稍朝下,360°扫描,升起磁球,胶囊水平或稍稍朝上,360°扫描,胶囊朝上,倾斜45°,360°扫描,胶囊头朝下,倾斜45°,360°扫描,寻找幽门,观察幽门开合或附近的情况,检查完毕。

(以上扫描如发现病变须手动慢慢调整胶囊头朝向病变位置,观察清楚,使用操作界面上的胶囊相对倾斜45°前应使胶囊头朝上或胶囊头朝下)3、胃部检查结束后,关闭胶囊。

拔掉USB连接线,脱下检查服,交代检查后注意事项,送受检者离开,重新连接便携记录器连接电脑,工具→数据导出,点击开始导出。

胶囊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胶囊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胶囊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患者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患者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要提前咨询医生,了解检查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对检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其次,患者需要空腹进行胶囊内镜检查,一般禁食时间为8小时。

如果有特殊的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史,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禁食时间。

空腹可以减少胃液分泌,有利于胶囊顺利通过消化道。

再次,胶囊内镜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因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

医生会通过口服无线胶囊将其送入消化道,然后患者可以回家等待胶囊顺利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且在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另外,患者在检查前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在检查前,患者可以进行常规的清洁和洗漱,以确保口腔和胃肠道的清洁程度。

在检查后,患者要经常漱口,以帮助清除胃酸和残留的药物。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查看自己的大便,以确保胶囊是否正常排出。

最后,患者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应遵守医生的嘱咐,不随意
更改药物的使用,包括禁食和使用抗生素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接受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总之,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患者在进行检查前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只有正确理解和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依据。
结肠狭窄和梗阻
胶囊内镜可用于检查结肠狭窄和 梗阻情况,评估肠道通畅程度及 狭窄原因,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
的诊疗建议。
03
胶囊内镜在呼吸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肺部检查
肺部病变诊断
胶囊内镜可用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通过内镜观察肺部组织的变化和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做出 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道异物取出
当气道内出现异物时,胶囊内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取出异物,避免对患者 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
04
胶囊内镜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儿童患者应用
诊断胃肠道疾病
胶囊内镜可用于儿童胃肠 道疾病的诊断,如炎症性 肠病、息肉、溃疡等。
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胃肠道 疾病患者,胶囊内镜可用 于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 化情况。
多模态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超声、MRI等多模态成像技术,提供更全面的 消化道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延长在体工作时间
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胶囊内镜在 体内的工作时间,以便更全面地观察消化道情况。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各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不同,可能影响胶囊内镜的研发、注册 和上市流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末胶囊内镜问世以来, 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升级,逐 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 检查手段。
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内置摄像头在 消化道内拍摄高清图像,并通过无线 传输技术将图像发送至体外接收器, 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结构特点
胶囊内镜通常由摄像头、光源、电池 、无线发射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易于吞咽等特点。

胶囊内镜的报告

胶囊内镜的报告

胶囊内镜的报告1. 引言胶囊内镜是一种现代医疗技术,通过将微型摄像头和光源集成在一个胶囊状的设备中,用于检查消化系统和相关疾病。

本文将介绍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使用胶囊内镜的步骤。

2. 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胶囊内镜由一个微型摄像头和光源组成,通过电池供电。

当患者吞下胶囊内镜时,它会顺着消化道移动,并记录消化道内的图像。

这些图像会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发送到外部设备,供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3. 胶囊内镜的应用场景胶囊内镜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3.1 检查胃肠道疾病胶囊内镜可以用来检查胃、食道、小肠等消化系统部位的疾病,如胃溃疡、息肉、出血等。

它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

3.2 监测肠道疾病对于患有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胶囊内镜可以提供全面而非侵入性的肠道监测。

它能够记录肠道的炎症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

3.3 肠道肿瘤筛查胶囊内镜可以用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特别是小肠肿瘤。

它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并治疗肠道肿瘤。

4. 使用胶囊内镜的步骤使用胶囊内镜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预备阶段在进入内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排便清洁等。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

4.2 吞咽胶囊内镜患者需要将胶囊内镜含在口中,并用水顺利吞下。

吞下后,它会开始记录消化道的图像。

4.3 胶囊内镜的移动和记录胶囊内镜会随着消化道的蠕动而移动。

它会连续记录图像,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发送到外部设备。

4.4 图像分析和诊断医生会使用专门的软件来分析胶囊内镜所记录的图像。

他们会根据图像的特征和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结论胶囊内镜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可以提供非侵入性的消化道检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诊断相关疾病。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胶囊内镜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管性病变 • 小肠肿瘤 • 憩室病变 • 炎症/免疫性疾病
– 炎症性肠病(Crohn’s病) – 血管炎(Behcet病) • 其他 – NSAIDs肠病 – 肠系膜血管栓塞
小肠疾病检查手段
• 一般检查手段 – 生化、肿瘤、免疫
• 影像学检查 – 消化道造影、小肠钡灌、腹部CT、小肠CT、MRI、PETCT、DSA血管造影、99mTc扫描等
囊观察视角的精准度,可能存在拍摄盲区,出现假阴性结 果
Thank Yo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 2.体毛较多时需备皮,主要为腹部(季肋部至耻骨之间), 阵列传感器将黏贴在此处皮肤。
• 3.检查前一晚7:00,聚乙二醇2盒,配以2000ml的水,并以 每15-20分钟一杯的速度喝完,建议服用时间晚间7:30-8:30。
术前准备
• 4.检查当天早上,聚乙二醇1盒,配以1000ml的水,以每 15-20分钟一杯的速度喝完,建议服用时间6:00-6:30。
• 传统的各种检查手段因敏感的发明及应用,使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得到 了迅速提高
胶囊内镜
• 胶囊内镜是由吞入的内镜胶囊在胃肠道内 的移动过程中摄取图像,通过传感器传送 到记录仪并记录的检查方法
• 一种全新、可靠、操作简易的内镜设备 • 小肠不再是内镜检查的盲区
禁忌症
• 绝对禁忌证: – 无条件手术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 留,将无法通过手术取出)
• 相对禁忌症: – 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或瘘管 – 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 – 吞咽障碍者 – 孕妇
术前准备
• 1.检查前一天,进食易消化食物,如半流质,勿食乳制品 等有色饮品,10点以后,除喝少量水以送服必要的药物以 外不能再进食。
术后注意事项
1.密切注意大便情况,确 保胶囊内镜的排出,并记 录排出时间,向医生告知。 不能确定是否排出者,检 查结束后三天行腹部透视 以明确;必要时行肠镜下 取出术。此间,出现原因 不明的腹痛、呕吐或其他 梗阻症状,应立即与医生 一脸。 2.胶囊内镜尚未排出前及 无法确定是否排出体外时, 不得进行MRI检查。
胶囊内镜
前言
• 位置:幽门-----回盲瓣 • 长度:5-7m,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占胃肠
道75% • 走向:迂曲盘绕,相互重叠 • 常规内镜检查盲区?
小肠疾病的整体发病率
• 占整个消化道疾病的小部分1/100-300 • 小肠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3-5% • 小肠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1-2%
小肠的常见疾病
胶囊内镜
• 我科引进的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的胶囊 内镜。
• 智能胶囊 • 数据记录仪 • 影像工作站(专用应用软件)
智能胶囊 数据记录仪 影像工作站
组成
– 小型短焦镜头 – 彩色照(摄)相机 – 发白光二极管 – 两个微型电池 – 射频发送器 – 天线。
检查过程
• 吞服胶囊 • 拍摄记录 • 观察回放
• 滞留胶囊一般不引起任何症状,但部分仍需通过 外科手术或相关内镜取出
胶囊内镜检查的局限性
• 不能对病灶进行定位 • 不能活检 • 不能治疗 • 检查时间长、成本相对较高
胶囊内镜检查的局限性
• 目前没有任何有关胶囊内镜导致电子设备失效的报道,但 胶囊接近起搏器时存在部分影响缺失的现象。
• 胶囊内镜检查及排除体外前不能接受MRI检查 • 非操控式胶囊的运行依赖于胃肠道自身蠕动,可能影响胶
CE的并发症
• 胶囊滞留是CE主要并发症 • 胶囊内镜检查后胶囊停留于胃肠道两周以
上定义为胶囊滞留 • 各家文献报道胶囊滞留率差异很大,从1%
到20%,但多数认为胶囊滞留率不足1%。
胶囊滞留
• 胶囊滞留主要发生于克罗恩病及极易导致狭窄的 高危疾病,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缺血性肠炎、 小肠肿瘤、放射性肠炎、肠结核及手术吻合口狭 窄等患者
• 5.检查前15分钟,视患者情况服用莫沙必利或多潘立酮 (促胃动力药物)
• 6.检查前,8:30,二甲基硅油. • 7.检查当日应身着宽松适宜的衣服,安约定时间到达检查
室。
术中注意事项
• 1.吞服胶囊后至少2小时内禁食,2小时后可以喝水,4小时 后可以吃一些点心。完成检查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 2.患者在吞服胶囊内镜后出现腹痛、恶心或呕吐,应立即 与医生联系。
采集过程
– 一个如随身听大小的便携式数据记录仪。 – 照相机可对直径小至0.1毫米的目标进
行摄影,放大8倍。 – 每秒钟可拍摄80幅图像,8小时内能向
数据记录仪传送近6万幅图。 – 由工作站专用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
到完整的图象和数据。
适应症
•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缺铁性贫血 • 疑似克罗恩病 • 疑似小肠肿瘤 • 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 • 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 检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 • 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
• 3.吞服胶囊内镜或直到排出为止,患者不能接近任何强电 磁场源,如MRI设备、高压电站等。
术中注意事项
• 4.检查过程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移动或撞击数 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指示灯停止闪动前不能取下记录仪 腰带。
• 5.详细记录检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及时间,如吃饭、饮水 和不正常的感觉,在检查结束后一并交给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