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8-19二 年级下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9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完整word版2019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推力和拉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得出来的实验结论---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教学过程:一、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

师演示:推开门和拉开窗户。

学生感受:推开推和拉物体会怎样?我们有什么感受? 1. 门和拉开窗户。

推一名同学和拉一名同学。

你们问: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在推、和拉这位同学后,看到了这位同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如果学生. 学生结合学生移动或走动的现象分析出:是因为受到了力的缘故估计:没有想到,师则问: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2.二、通过学生的实验证明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1.小组讨论交流:推和拉物体时你会感受到什么? 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向里推门能把门推开。

估计 1 :向左边位窗户,能把窗户拉开。

估计 2 3:我推讲桌,推不动,因为我力气小。

估计:我拉窗帘,可以把窗帘拉开。

估计 4 我擦地时,要推拉拖布,要用力。

:估计 51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估计 6:我提着书包,觉得书包在拉我的手。

3.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5. 师总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

三、推拉纸蝙蝠1、按课本中的图制作一只纸蝙蝠。

2、用手推和拉蝙蝠的翅膀。

3、推拉蝙蝠的翅膀时你感受到什么?观察到什么现象?4、师总结:推拉蝙蝠的翅膀时要用力,同时的耳朵会动。

冀教版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最新整理)

冀教版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最新整理)

冀教版科学下册教学方案(最新整理)冀教版科学下册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目标:(1) 了解地球与太阳系的结构和特点。

(2) 了解水的分类及其特性。

(3) 把握火的分类、形态和燃烧现象。

(4) 了解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

(5) 了解细菌及其对人的影响。

(6) 把握常见动植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7) 了解地球的变化和地震的发生。

(8) 了解灾难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提高观看和归纳的力量。

(2) 培育同学的试验和探究精神,乐于探究科学问题。

(3) 培育同学的理解和分析力量,提高科学思维力量。

(4) 通过小组合作、争辩和呈现活动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支配第一单元太阳系和地球1. 地球和太阳系2. 地球的运动和变化3. 昼夜和四季的变化第1页/共5页其次单元水的分类及特性1. 水的分类2. 水的物理性质3. 水的化学性质第三单元火的分类和现象1. 火的分类和成因2. 火的形态和特点3. 火的燃烧现象第四单元动物的繁殖1. 动物的生殖系统2. 动物的繁殖方式3. 人类的生育健康和方案生育第五单元细菌和人的健康1. 细菌的特点和分类2. 细菌对人的影响3. 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第六单元动植物的分类1. 动植物的特点2. 哺乳动物的分类及特征3. 花的结构和分类第七单元地球的变化1. 地球的内部结构2. 地壳的变化和板块构造3. 地震的发生和预防第八单元灾难与应急1. 灾难的分类和特征2. 灾难的预防措施3. 灾难的应急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 老师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图表等方式,引导同学了解学问点。

2. 实践探究向同学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试验、观看、记录等实践活动,培育他们的实践探究力量。

3. 小组合作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争辩和呈现,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思维碰撞。

4.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培育同学的想象力与制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问题的爱好。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最新冀人教科学二年级下册目录最新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共有两个班级,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大部分已具备爱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有一定竞争意识;不少孩子思维敏捷,但缺乏想象能力;受年龄限制,个个虽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有很些学生,学习不够自觉,怕吃苦,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意志品质。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重点、难点)及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利用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推力、拉力、弹性和非弹性形变进行观察和简单实验,了解推力和拉力的基本性质以及由力引起的常见的弹性和非弹性形变现象,并将现象与其原因相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和交流结果的能力,同时学会尊重证据、与人合作交流、关心日常生活的现象。

2、帮助学生了解春季和秋季带来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逐步学习观察并描述周围土壤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了解植物的种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4、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准去的的词汇描述自己、他人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5、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让学生要联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开展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6、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重点:注重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融合,开展探究式教育,让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身体感官观察世界。

难点:培养学生的建构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促进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融合。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教材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整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及宇宙、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冀教版小学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微生物的世界。

2. 物理:光的传播、声的产生与传播、磁场的应用。

3. 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生活中的化学。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生物部分:4周(1)第一周:植物的生长(2)第二周:动物的生活习性(3)第三周:微生物的世界(4)第四周:生物与环境2. 物理部分:4周(1)第一周:光的传播(2)第二周:声的产生与传播(3)第三周:磁场的应用(4)第四周:物理与生活3. 化学部分:4周(1)第一周:物质的性质(2)第二周:化学反应(3)第三周:生活中的化学(4)第四周:化学与环保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举办实验操作比赛,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保障1. 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2.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保障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冀教版小学科学下册的教学工作将取得显著成效。

(完整word版)冀教版2018-19二年级下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完整word版)冀教版2018-19二年级下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13
13、制作校园模型(一)
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让学生要联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5.27-5.31
14
14、制作校园模型(二)
1
6.3-6.7
15
整理与复习
梳理知识与评价
1
6.10-6.14
16
整理与复习
梳理知识与评价
1
1
4.15-4.19
8
8、给小草安个家
1
4.22-4.26
9
9、种豆子
1
4.29-5.3
10
10、描述方向
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校园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学生空间认知的本领和空间的整体想象能力。
1
5.6-5.10
11
11、确定位置
1
5.11-5.17
12
12、做个小导游
1
5.20-5.24
6、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重点:注重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融合,开展探究式教育,让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身体感官观察世界。
难点:培养学生的建构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促进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融合。
三、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二年级教材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整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及宇宙、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设计了“力与形变”“春和夏”“土壤与动植物”“位置与方向”单元以及“科学擂台——我们的校园”共5个单元。“力与形变”是二年级下册册的起始单元,本单元将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感受和建构推力、拉力,从而认识到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初步建立力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春和夏”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帮助学生认识春夏的显著特征。“土壤与动物”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在亲历观察、终止的过程中发现生物生长发育的变化,体会到土壤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位置与方向”单元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校园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学生空间认知的本领和空间的整体想象能力。“我们的校园”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让学生要联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研究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变化- 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观察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单元三:生活中的能源利用- 研究常见的能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 分析生活中的能源使用情况,提倡合理使用能源的概念单元四:生活中的力的运用- 研究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力的应用场景- 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和掌握力的基本原理单元五:生活中的细菌- 研究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培养学生对卫生和个人保健的意识,提倡良好的卫生惯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中-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并进行解释-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评估方式-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观察、记录和展示学生的实验和观察结果,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对学生进行项目作业和小组合作评分,评估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教学资源准备- 利用教科书和多媒体资料进行知识讲解和演示-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提供实验和观察所需的资源-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提供相应的调查工具和指导总结本学期的科学工作计划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使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取得积极的进展。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分类等。

(3)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现象,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将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单元:我们身边的科学第1课:身边的植物第2课:动物的世界第3课:我们身边的物质第4课:生活中的工具第2单元:探索自然第5课:地球与天空第6课:水与天气第7课:土壤与生命第8课:自然界的规律第3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9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第10课: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第11课:生活中的健康常识第12课: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三、教学安排每周课时:2课时教学时间:16周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分工、沟通、协作等。

(3)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仔细程度等。

2. 终结性评价:(1)单元测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进行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期末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3.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冀人版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冀人版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冀人版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兴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冀人版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材由多个单元组成,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

每个单元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包含若干课。

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叙述、图片展示、实验探究等。

2.主题内容“植物的秘密”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索植物的奥秘。

“动物的生活”单元,深入探讨动物的分类、行为、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物体的变化”单元,介绍物体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变化,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变化。

“天气与季节”单元,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天气和季节的特点。

3.教材特点强调探究式学习:教材通过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各个单元之间相互联系,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自然世界的整体认识。

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动物的分类、行为、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认识物体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以及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提高观察能力。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要合理安排好教学工作,加强实验教学。
6、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五、附教学进度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课时
备注
2.25-3.1
1
1、推力和拉力
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感受和建构推力、拉力,从而认识到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初步建立力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春和夏”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帮助学生认识春夏的显著特征。
2、帮助学生了解春季和秋季带来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逐步学习观察并描述周围土壤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了解植物的种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4、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准去的的词汇描述自己、他人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5、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让学生要联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开展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6、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重点:注重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融合,开展探究式教育,让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身体感官观察世界。
难点:培养学生的建构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促进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融合。
三、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二年级教材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整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及宇宙、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设计了“力与形变”“春和夏”“土壤与动植物”“位置与方向”单元以及“科学擂台——我们的校园”共5个单元。“力与形变”是二年级下册册的起始单元,本单元将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感受和建构推力、拉力,从而认识到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初步建立力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春和夏”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帮助学生认识春夏的显著特征。“土壤与动物”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在亲历观察、终止的过程中发现生物生长发育的变化,体会到土壤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位置与方向”单元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校园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学生空间认知的本领和空间的整体想象能力。“我们的校园”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让学生要联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3.4-3.8
2
2、改变物体的形状
1
3.11-3.15
3
3、可伸缩的橡皮筋
1
3.18-3.22
4
4、春天来了
帮助学生了解春季和秋季带来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1
3.25-3.29
5
5、做个绿色的小使者
1
4.1-4.5
6
6、炎热的夏天
1
4.8-4.12
7
7、寻找蚂蚁的家
培养学生通过逐步学习观察并描述周围土壤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了解植物的种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1
4.15-4.19
8
8、给小草安个家
1
4.22-4.26
9
9、种豆子
1
4.29-5.3
10
10、描述方向
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校园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学生空间认知的本领和空间的整体想象能力。
1
5.6-5.10
11
11、确定位置
1
5.11-5.17
12
12、做个小导游
1
5.20-5.24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重点、难点)及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利用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推力、拉力、弹性和非弹性形变进行观察和简单实验,了解推力和拉力的基本性质以及由力引起的常见的弹性和非弹性形变现象,并将现象与其原因相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和交流结果的能力,同时学会尊重证据、与人合作交流、关心日常生活的现象。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科学班级:二年级姓名: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包括教学情况及期末考试情况)。
二年级共有两个班级,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大部分已具备爱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有一定竞争意识;不少孩子思维敏捷,但缺乏想象能力;受年龄限制,个个虽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有很些学生,学习不够自觉,怕吃苦,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意志品质。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科学素质的提高。
13
13、制作校园模型(一)
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让学生要联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7-5.31
14
14、制作校园模型(二)
1
6.3-6.7
15
整理与复习
梳理知识与评价
1
6.10-6.14
16
整理与复习
梳理知识与评价
1
四、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学好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兴趣。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