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

合集下载

第八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1号通知)

第八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1号通知)
结构设计中的反向思维
题目待定
题目待定
题目待定
题目待定
研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系统思维
中国消能减震技术研究与应用回顾 与前瞻 悬挂钢结构性能分析与超高层实践
题目待定
大跨木结构设计与思考 博园项目为例
天府农
题目待定
戴雅萍 张雁 王启文
罗赤宇
朱兆晴 杨学林 刘彦生
张小冬
张锡治 史庆轩 程煜 赵仕兴 包联进 孙宏伟 钟阳
上午 下午
分会场报告 大会报告
7 月 1 0 日 (周 六 )
上午
工程参观
注 :会议日程及报告详细安排请见后续通 知 或 随 时 关 注 《建筑结构》网站、微信 。
四 、 出 席 惠 宾 (将陆续更新)
姓名
单位和职务
欧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龚晓南 徐建
任庆英
王亚勇 汪大绥 郁银泉 范重 王立军 方小丹 丁洁民 李霆 冯远 肖从真 周建龙 葛家琪 郝际平
勘察设计大师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 国 航 空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首 席 专 家 、总结构 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会长
周 云 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杨琦 陈彬磊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北 京 市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结 构 总 监 、总工 程师
大型公共建筑隔减震技术创新与实 践 超 高 层 地 下 结 构 设 计 (以中国国际 丝路中心大厦项目为例) 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在高烈度地震 区的应用与研究 A I总部基地三塔复杂连接超限高层 设计 乐山奥体中心体育场车辐式单双层 组合索网罩棚设计

杯大学生科技节之第八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策划书

杯大学生科技节之第八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策划书

第十四届校园科技节之“节点人生,构筑梦想〞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竞标书主办单位: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10月目录一、活动背景 (1)二、活动意义 (2)三、活动简要 (2)四、活动可行性 (3)五、活动安排 (5)六、活动效果和影响力 (6)七、赛制介绍 (7)八、比赛宣传 (7)九、活动流程 (11)十、奖项设置 (14)十一、活动应急方案 (14)十二、商家协议 (15)十三、附录 (16)〔一〕经费预算表 (16)〔二〕活动时间表 (18)〔三〕报名表 (19)〔四〕专业组赛题 (20)〔五〕兴趣组赛题 (28)〔六〕?方案设计与理论分析?封面〔专业组〕 (29)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高校轮流承办。

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于2005 年在浙江大学举行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第二届第三届分别于2021年、202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举行,第四届与第五届分别于2021年、202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举行。

在前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我校学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作品‘人和大厦’、‘火炬大厦’获首届大赛二等奖,作品‘独木天下’获第二届大赛二等奖,作品‘灵跃’获得第五届大赛二等奖。

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是我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一项传统活动,全权由土木学院团学联承办,从2004年到如今已经成功承办了七届,可以说为同学们能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平台,在学校特别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往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都是安排在春季进行,为了与全国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相照应,土木学院特将大赛安排在秋季进行。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设计竞赛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 ==============参赛队员 ========================================= 专业名称指导教师 =====================================⼆〇⼀四年理论分析计算书⽬录⼀、设计说明 (3)1、⽅案构思 (3)2、结构选型 (3)3、结构特⾊ (4)⼆、结构承重计算 (4)1、设计基本假定 (4)2、模型结构图 (4)3、弯矩内⼒计算 (5)4、剪⼒计算 (6)5、轴⼒计算 (6)6、计算成果应⽤模型设计 (7)三、模型简图 (8)四、参考⽂献 (9)⼀、设计说明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制作的材料抗压特性,抗拉特性,加载形式和挠度控制要求等⽅⾯出发,结合赛会绿⾊环保的理念,采⽤⽐赛要求的230g⽩⾊卡纸、⽩乳胶、铅丝线精⼼制作出这款名为“语塞幻想”的塔吊模型。

1、⽅案构思塔吊模型⽀柱主要通过悬臂梁承受较⼤偏⼼荷载。

这就要求悬臂梁具有较强的抗弯性能,柱⼦需要较强的抗压和抗弯性能。

整个塔吊模型悬臂端处挠度值需⼩于50mm,因此在承载⼒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

结合纸质杆件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特点(如杆件抗拉、压强度等),我们采⽤定性分析和试载实验相结合的⽅法来完成模型的设计制作。

2、结构选型按设计要求,结合塔吊的受⼒特征,模型柱⼦采⽤矩形截⾯空间桁架结构。

梁由底端的两道箱型细长梁以及连接⾄柱顶的斜拉结构组成。

因柱⼦在满载的⼯况下为偏⼼受压状态,C点加载5kg时,偏⼼距为e=M/N=341mm。

因此在柱受拉和受压⼀侧杆件布置可不等。

在斜拉材料的选取上,主要有铅丝线,纸带和细杆三种。

从⾃重⾓度上出发,铅丝线和纸带能⼤幅减轻结构⾃重。

但在三次试载实验中,我分分别采⽤加密斜拉联系的情况下,挠度控制效果不明显,C 点最⼩挠度⾼达90mm。

并且试载期间还出现斜拉结构绷直程度不均匀导致的结构扭转破坏。

学生会学术科技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学术科技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学术科技部工作总结学生会学术科技部工作总结学术科技部作为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仅承载着以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学的服务性工作同时还要完成加强与校内其他学院、学生团体、各高校学术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建立成熟、完善的部门制度等方面的部门建设工作。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学术科技部组织、领导了土木工程学院的各项学术科技类活动。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部门建设现部门成员8人其中部长1人。

为真正让部门成员感受到在学术科技部有所进步我们注重对干事的指导与培训。

对于干事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和寓学习于活动中的手段培养学术科技部成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及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并指导干事写会议记录、新闻稿、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部门活动本学期学术科技部依据学院教学和学生工作需要举办了山东建筑大学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并组织学院同学积极参加山东建筑大学第七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山东建筑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以及山东建筑大学第八届数学竞赛;还配合其他部门成功举办“青春之约”校园歌手大赛、话剧小品大赛、毕业生晚会以及土木学院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

其中山东建筑大学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作为我们学院的品牌活动意在倡导和发扬建大学子厚德博学、锐意创新的精神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倡扬大赛所蕴含的3C精神(Creation . Cooperation . munication)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素质。

结构设计大赛以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团队的共同协作理论联系实践以健全面向未来的教学体系培养当代工程师的素质为宗旨。

经过八届比赛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一个向外界展示我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窗口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成为建大学生科技活动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本次大赛自5月5日启动至6月9日结束历时35天。

我们部门负责组织、策划、统筹整个结构设计大赛以及分数计算与信息统计。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1一、竞赛目的结构设计大赛旨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学术氛围,促进交流与学习。

二、竞赛题目专业组:输电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趣味组:稳立鸡蛋三、材料材料203g白卡纸、腊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

(均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发放)四、竞赛安排1、参赛对象和形式参赛对象:__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参赛形式:规定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应由2—5人组成。

2、时间安排(1)、即日至20__年4月16日,请各班以班为单位统一将报名表交于竹二418宿舍孙超彦同学处,联系电话:______ (2)、大赛组委会将在4月20日19:00到22:00,在竹园2#五楼东活动室面向全校发放材料,请各参赛队前往领取。

(3)、各参赛队构思、制作将在领到材料后的两周内完成,请各参赛队于5月4日19:00到22:00将作品及相关材料交于竹园2#五楼东活动室。

(4)、本次结构设计大赛的加载及决赛答辩将同时举行,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其他详情大赛组委会将以海报形式予以通知,请随时关注、3、参赛队竞赛组委会在报名截止后将举办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讲座,对本次竞赛题目答疑,对以往竞赛进行讲评,并邀请有关老师对本次结构设计竞赛进行指导,还将特邀以往竞赛成绩优秀者与参赛选手交流。

相关安排将以海报形式通知,敬请关注。

五、竞赛要求1、参赛要求(1)结构设计竞赛内容应包括理论设计方案和结构模型两部分。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命名。

(3)参赛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竞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直接参与参赛作品的.理论方案设计计算及模型制作。

比赛时,任何人不得为参赛队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4)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缺席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3DDS'2015第8届全国3D大赛规则

3DDS'2015第8届全国3D大赛规则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3DDS΄2015 全国 3D 大赛 规则
全 国 3D 大赛组委会
3DDS’2015 第 8 届全国 3D 大赛
目录
目录 ................................................................................................................................................... 1 1 总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 赛事及赛项设置 ........................................................................................................................... 7 3 参赛对象与报名 ........................................................................................................................... 9
大学生组 ..................................................................................................................................... 21 4.1.15 初赛选拔/复赛作品提交 .................................................................................... 21 4.1.16 赛区选拔/复赛 .................................................................................................... 21 4.1.17 全国现场总决赛 ................................................................................................. 22

第八届同济大学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赛题

第八届同济大学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赛题

附件1:第八届同济大学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土木工程专业赛题一、竞赛宗旨及目的通过比赛,加强各中学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中学生对土木工程的认识和兴趣。

二、竞赛内容结构模型制作;结构模型加载试验。

三、竞赛题目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承受自重等的永久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使用活荷载、风荷载等的作用,这些作用有时会使结构发生振动反应。

本赛题是制作一大跨结构模型,结构形式任选。

在模型上施加竖向荷载,模拟结构实际承受的永久荷载和使用活荷载,然后在模型跨中通过绳索施加一运动荷载,模拟横向风荷载或吊车横向制动力等的作用,考验模型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

(一)材料及制作工具1、主体材料:桐木,规格:1×55mm、2×2mm、2×4mm、2×6mm、2×8mm、5×8mm长1000mm;粘结剂:502胶水。

【注】主体材料由组委会统一提供,不允许使用任何其他材料。

2、制作工具:美工刀、铅笔、直尺、图板、电吹风、水等【注】允许参赛者自带工具和模具,但须事先上报组委会。

(二)尺度要求模型尺寸如附图所示,模型结构长度为1250±2mm,宽度为120±1mm,高度应不大于150mm,模型在加载台座上的搁置长度每侧为25mm,模型上表面跨中应有不小于120×120mm的加载平面,用于放置竖向静力加载试验的加载块。

(三)加载台座加载台座如附图所示。

(四)加载试验加载分竖向静力加载、冲击加载(模拟风荷载或吊车横向制动力)两部分。

加载开始前,参赛队代表通过PPT作3-5分钟模型陈述。

a) 竖向静力加载试验将模型居中放置在加载台座上,并用侧向固定装置侧向固定,在模型结构跨中顶部施加50N(加载块)竖向静力荷载,如附图所示。

竖向静力加载完成后由裁判检查模型,任何构件的撕裂、断裂、脱胶,结构垮塌都将被判定结构破坏,该部分加载试验不得分。

b) 冲击加载在竖向静力加载试验中模型未垮塌,则该模型可进行冲击加载试验。

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获奖队伍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获奖队伍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获奖队伍毕业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设计与施工流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还能够降低项目风险、优化资源利用和完成质量控制。

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建筑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学生对于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了解较少,缺乏实践经验。

二、设计目标本次毕业设计旨在通过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于BIM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完善毕业设计流程,并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三、设计内容本次毕业设计选取了高校图书馆项目作为设计对象,并以BIM技术为基础进行了全过程的模型建立和信息管理。

具体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建立:通过BIM软件,对建筑空间的各个构件进行建模,包括墙体、楼梯、结构体系等。

同时,还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建模,包括地形、植被等。

通过模型建立,可以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的空间布局和构件之间的关系。

2.信息管理:通过BIM软件的信息管理功能,对各个构件进行属性填写,包括材料、尺寸、重量等。

同时,将设计方案的相关信息与构件进行关联,实现快速找到相关信息的功能。

通过信息管理,可以方便各个设计阶段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3.设计优化:通过BIM软件的模拟分析功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包括能耗分析、风压分析等。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预测设计方案的性能和效果,为设计方案的修改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四、设计方法本次毕业设计采用了以下几种设计方法:1.综合运用BIM软件:通过综合运用多款BIM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建模和信息管理。

根据不同软件的优势和功能,综合使用各种软件,提高设计方案建模和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与其他专业合作:通过与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其他专业的合作,建立相应的模型和信息管理,实现各个专业设计方案的协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
作品说明书
作品名:高层建筑——“水韵帆影”
作者姓名: 赵薪顺、王勇权
赵建波、王蔺
摘要: 此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迪拜著名建筑——帆船酒店。

整个建筑造型类似于高悬于出海搏浪的远航船上一张迎风之帆。

整个造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视觉冲击力。

此作品多采用纯白色为主题基调,辅助地选用天蓝色和绿色,给人一种活力和神秘感。

作品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位于底部的船体基座,主要用于承受上部荷载和起着整体协调、平衡的作用。

二是上面主体部分——帆体。

利用两根弧形弯柱和一根竖直柱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帆体内利用白卡纸进行分层和户型设计。

制作动机:为了响应本学科的实践要求,提高自身动脑和动手能力,也为了体验团队合作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制作目的:验证高层建筑承重原理和效果,也为了验证高层建筑中荷载的传递规律。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制作素材:统一发放的230克白卡纸、90克透明纸、乳胶和蜡线,刀、剪、尺等。

过程和方法:整个作品的制作周期共耗时约72小时。

从大体上说可以将整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作品基座的设计与制作。

考虑到本作品属于高层建筑,故对于基座的要求较高,以便于进行整体承重和对于上部主体结构的支撑。

基座长约30cm,宽约14cm,高约5cm.整体造型为长方体。

利用规定的白卡纸和乳胶粘合而成。

为了加强基座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基座四周的围护结
构多采用3-4层白卡纸叠合。

基座上预留上部主体结构的柱洞。

用于下一步两部分的链接。

阶段二:主体部分——帆部的设计与制作。

作品的主要承重构件是三根大柱,其中两根为弧形。

柱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

制作过程中利用白卡纸做成圆筒状。

这主要是基于方形柱制作复杂且在作品中承重有限,故选用圆筒状。

在圈柱过程中辅以乳胶进行粘合,而且乳胶在固化后能够增加整体的承重效果。

而后进行柱的安装。

将弧形柱和直柱在竖直方向上构成三角形进行稳定。

设计、制作楼板和房屋布局和开间,这主要是先在外部制作完成后在安装上去。

房屋布局多选用小型户配观景阳台的形式,灵活多变。

为了增加稳定性和上层建筑荷载的传递,两楼板间设置构造柱。

是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大大增加。

阶段三:外部装饰。

选用不同颜色卡纸进行整体装饰,为贴合主题——水韵帆影,多采用白色和黄色,整体效果浑然一体。

轻盈稳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结果:此次参加该项目的比赛,旨在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感受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对于以后
大家走去工作岗位具有较好的借鉴能力。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结构在整个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经验和指明方向。

2011-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