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名片

合集下载

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导游词

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导游词

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这里被誉为“兰州的封面”。

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沿黄河蜿蜒而行的百里风情线,集黄河、山、水、林、城为一体,构成了兰州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百里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城市名片”。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黄河雄浑壮阔的景色,感受到母亲河的博大精深。

沿途的著名景点有中山桥、白塔山、水车园、雁滩黄河大桥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山桥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历史悠久,见证了兰州的发展变迁。

白塔山则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公园,登高远望,黄河美景尽收眼底。

水车园展示了兰州独特的黄河水车文化,让你领略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而雁滩黄河大桥则像一条巨龙横跨黄河,气势磅礴,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欣赏黄河美景。

除了自然风光,百里黄河风情线还汇聚了兰州的各种美食。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兰州地道的美食,如兰州拉面、羊肉串、糖油饼等,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黄河边的茶馆也是一绝,品一杯兰州三炮台茶,感受兰州人的悠闲生活。

在游览黄河风情线时,我还为大家推荐两种游览方式:一是乘坐旅游巴士,这种方式既省力又安全;二是步行或者骑行,这种方式可以更深入地感受黄河风情线的魅力。

总之,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是一个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美食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我相信,在这里,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记忆和感受。

兰州简介介绍

兰州简介介绍

地理坐标
东经102°36’至 104°35’,北纬35°34’ 至37°00’之间。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因“皋兰山”而得名,最早由皋兰山得名而来。
历史沿革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军事重地, 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建制变化
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建制变化,如设立过郡、州、 府等行政单位。
自然地理
教育事业
兰州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较为均衡,市 内有多所中小学和高等院校,能够提 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文化与教育
文化活动
兰州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丰富市民的文 化生活。
教育资源
兰州市有多所高等院校,如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为广大学子和市民提 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03
经济与产业
02
人口与社会
人口分布与构成
人口分布
兰州市的常住人口约有377万, 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 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
人口构成
兰州市的人口构成中,非农业人 口和农业人口约各占一半,少数 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 。
社会事业发展
医疗卫生
兰州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市内有多家大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能够满足市民的基本医疗需 求。
兰州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地理与历史 • 人口与社会 • 经济与产业 • 旅游与文化 • 环境与生态 • 发展展望与战略
01
地理与历史
地理位置
01
02
03
位于中国西北部
兰州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地 区,是甘肃省的省会的上游,穿 越市区的黄河段是著名的 黄河四十湾之一。

甘肃兰州城市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推广PPT内容型模板景点美食民俗文化

甘肃兰州城市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推广PPT内容型模板景点美食民俗文化

兰州,简称“兰”、“皋”,古称金城,甘肃省辖地级 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 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 区、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位于甘肃中部,是 甘肃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国家向西开放的战 略平台,西部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科学发展示范 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西部地区有国际影响力 的现代化中心城市,面向“一带一路”、辐射中亚西亚 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会。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 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 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坊间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 兰州刻葫芦,融诗书画于一体,主要是以刀和针为工具,运用雕刻技法加以表现,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 枝奇葩。 其刻绘之线条多源自中国传统白描绘画,图案丰富,许多好的作品要在国家级博物馆才能见到。 兰州刻葫芦,凝集了历代兰州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珍 品。
甜醅子
甜醅子是甘肃的一种有名的特色小吃,甜醅子 是由燕麦发酵而成的,类似于我们江南的缪糟, 吃的时候,兑入清水,舀上一勺,汁水酸甜清 爽,透着阵阵酒香。夏天来碗甜醅子,用兰州 话说那就是:满福的很哪!甜醅子还有凉热之 分,可不仅是夏季避暑专用,冬天也会制成的一种类似红豆沙的甜品,灰豆煮的很烂,豆皮都已经捞了出来。 除了喝豆汤,碗里浓浓的豆沙也是难得的美味,酸酸甜甜,非常好吃,在炎热的夏季,灰豆 子是解暑佳品,冰镇过的灰豆子味道犹佳。

兰州的概况ppt课件

兰州的概况ppt课件

兰 州
规划主题以“丝路遗韵”

为主线,再现历史文化街现
塔 山
象,体现兰州山水城市特色,
反映兰州昔日辉煌。整个文
化区融白塔山、铁桥、碑林、
白马浪为一体,建设设计与
白塔山公园协调统一,同时
注重绿化、生态环境,把整
个金城关旅游文化区营造成
一幅壮丽的立体山水画。
10规划01班20105658李治斌3
城市在规划中积极发展新区
10规划01班20105658李治斌3

城市打造“黄河风情线”
黄 河 风 情 线 ” 夜 景
兰州在近些年的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依水而建的优势, 在城市建设中打造“黄河风情线”,从而增加了城市的 魅力,提高了城市的形象,优化了城市的特点。
10规划01班20105658李治斌3
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更注重旅游方面
“世纪新城区”和“科技之光地区”共
同撑起兰州的明天。
新 区
“造就一个21世纪的都市副中心,并使
概 念 图
之成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个性的有 机山水城市的副中心。”这是规划的宏伟
目标。世纪新城启动区规划面积为2.7平方
公里,按照由“点”带动“片”,最终带
动整个“面”的构想,逐步使之成为有吸
引力的经济活动中心和辐射力强的集散地。
10规划01班20105658李治斌3
工业重镇
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等主体, 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 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胶、硅铁、铝、石墨、电 机、石油铅机和粗精纺毛呢等产品产量均处国内领先地位。 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 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 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水平迅 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 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门类比 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 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有工业行业40多个,产品品种2万余种, 工业精品5000多种。

甘肃兰州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兰州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兰州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兰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
1. 兰州中山桥:中山桥是兰州城市的地标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铁桥之一。

桥上建有一座中山铁桥博物馆,展示着这座百年历史桥梁的变迁。

2. 兰州水车博物馆:水车博物馆位于兰州市区西南部,是国内唯一的水车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示了各种历史悠久的水车,介绍了甘肃兰州地区的农业灌溉历史。

3. 兰州白塔:白塔位于兰州市区中心的北岸黄河堤上,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塔建于1715年,高约17米,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兰州城区和黄河。

4. 韦曲南湖:韦曲南湖是兰州市的一个人工湖泊,位于城北的韦曲山脚下。

湖泊幽美,湖畔的韦曲山风光秀丽,成为兰州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5. 兰州动物园:兰州动物园位于城市的北郊,是兰州市最大的动物园。

园内有各种珍稀的动物,如大熊猫、白虎、长颈鹿等,还有相声猴、海狮表演等精彩的动物表演。

6. 兰州博物馆:兰州博物馆是甘肃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中心。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甘肃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甘肃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以上景点,兰州还有独特的美食文化,如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兰州周边还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等旅游景点,值得一去。

兰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兰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兰州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11年,兰州市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民俗、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丰富了兰州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兰州独特的历史与风情。

1. 马拉松民俗文化马拉松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项目,自古以来就深受兰州人民的喜爱。

在兰州马拉松比赛中,不仅能感受到兰州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更能体验到兰州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马拉松活动中,参与者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奔跑在兰州的古街道上,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了兰州独特的文化符号。

2. 兰州拉面技艺兰州拉面作为兰州的地方特色美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传统纯手工拉面技艺被列入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兰州拉面自古以来便是兰州人民的日常主食,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我国风味小吃之王”,对于研究和传承兰州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由兰州市交响乐团和歌唱家共同演绎的一部音乐作品,该作品集合了兰州人民对黄河的热爱与崇敬,表达了对黄河的美好祝愿。

黄河大合唱将黄河的雄浑与壮丽融入其中,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了兰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4. 甘肃剪纸艺术甘肃剪纸艺术被列入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甘肃剪纸在兰州地区流传甚广,其图案多样,造型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兰州民歌演唱兰州民歌作为兰州独有的音乐形式,其独特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深受兰州人民的喜爱。

兰州民歌演唱作为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了兰州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通过传唱兰州民歌,不仅能感受到兰州人民的淳朴善良,更能体验到兰州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兰州市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民俗、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兰州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兰州牛肉面作文结尾

兰州牛肉面作文结尾

兰州牛肉面作文结尾兰州牛肉面作文结尾篇一我的家乡在兰州,兰州有四张名片:一本书、一条河、一座桥、一碗面。

其中一碗面是指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面。

牛肉面是兰州的民间小吃之一,它起源于一百多年前。

作为兰州人,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喜爱早晨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我一走进牛肉面馆,除了扑鼻的香气,就是拉面师傅的高超技术吸引了我。

他们把揉好的面团放在手里一直变换,一拉变成面条,一闪又变得和头发丝一样细了,拉面师傅在雾气里就像一位魔术师在变换魔术。

面条被煮进锅里之后,它就像银蛇似的在汤里舞动,已经散发出了迷人的面香味。

就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面摆在了我的面前。

人们常用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来形容牛肉面的颜色。

清亮而浓香的汤、白如玉石的萝卜、红如火焰的辣椒、绿如翡翠的蒜苗、淡黄筋道的面条。

看着这样一碗诱人的面,谁不想赶紧把它狼吞虎咽的吃掉,所以才会留下“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这样的诗句。

牛肉面的色、香、味都让我留恋,我爱故乡的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作文结尾篇二在西北地区,除了羊肉泡馍还不能漏了一道民间美食――兰州拉面。

兰州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一千多家清真拉面馆,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以上的牛肉面,即使在我的家乡南通,清晨的兰州拉面馆也总是门庭若市,生意红火。

走进拉面馆,以白色为主调的餐馆无不浸透着兰州人独特的魅力。

此时我点上一碗拉面,静静地坐下,欣赏面团在老师傅的手中变化万千。

只透过一层薄薄的玻璃,我依旧可以清晰的听见“哐哐”作响的声音。

拉着拉着,声音变得富有弹性,面团也从最初的浑圆变得细长、柔软。

洁白的面丝被抛起、甩落,如银白的丝线,粗细不一,在空中轻微地颤动着。

如丝般的黑影映在宽大的案板上,间隙分明。

每一次的扬起、拉长;抛下、重合,无不印证着光与影的艺术。

制作拉面不仅要臂力过人,对力道的控制还要刚中带柔。

力量与技术的融合,都体现出拉面师傅精湛的手艺。

待到粗细刚好,扯去面头,将面条甩入热水沸腾的大锅里,时间适当,面条在水中搅动、翻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兰州城市介绍PPT

兰州城市介绍PPT

第三章 当地美食
三 当地美食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的特色美食,虽然各地都 挂出“兰州牛肉面”的招牌,但和地地道道 的兰州牛肉面味道相差甚远。兰州牛肉面的 汤汁独门绝技制作,除了牛肉、牛骨和各种 中药,还必须加上肥土鸡和各种其他中草药。 兰州牛肉面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色香味美。
三 当地美食
兰州黄焖羊肉
二 特色景点
城隍庙
兰州城隍庙是现存的古建筑为明清建筑,是一 座四进式宫殿式木结构园林古建筑群。庙宇大 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 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 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 壁画,现已不存。
二 特色景点
雁滩公园
雁滩公园地处黄河故道,属于河滩地,在绿化方面公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在植物配植造 景等方面以自然式为主,以草坪为主色调,湖边坡及花坛内种植大面积草坪。树种以常青树 为主,雪松、刺柏、侧柏、云杉等为主景树。行道树以国槐为主,起遮荫作用。同时又搭配 种植各种花灌木,如丁香、榆叶梅、黄刺梅、红叶小檗、玫瑰、丰花月季、芍药等,并建成 牡丹园一处,体现出树木的色、香、形态美。又种植有少数名贵树木银杏、水杉等。
三 当地美食
灰豆子
灰豆子是兰州的一种特色小吃,使用当地的蓬灰 和豌豆,加上红枣和白糖熬成粥。豌豆吃起来绵 密香甜,还有阵阵枣香和甜甜的豆香。灰豆子不 仅口感独特,而且非常美味,适合消暑解暑。
第四章 民俗文化
四 民俗文化
苦水社火
苦水社火是丝绸之路沿线最壮观的民俗活动 之一,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当日表演, 集中了高高跷、太平鼓等经典节目。表演之 时,演出人员就有几千人,观众就更多了, 簇拥在乡村的道路上,场面宏大,人山人海, 蔚为壮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创 作的巨幅水墨长卷《苦水社火》,长达31米, 是他在丝路沿线采风时为苦水社火的盛况所 吸引,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而成。这幅画在 全国巡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今年四月在 兰州展出,更是“惊艳金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当提及甘肃,许多人除了知道她远在西北边陲、河西走廊横穿于此外,对其它风土人情则知之甚少;但说起甘肃的省会兰州,让我们触及这个如雷贯耳的城市,却常常是仅仅因为一碗面,一碗叫作清汤牛肉面的拉面。

搜索脑海中的记忆,没有任何一座城市与名吃这样紧密相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汤牛肉面是兰州的城市名片。

第一次出差去兰州,总想探究正宗的兰州拉面到底是怎样的?尽管理智告诉我们味道再鲜美的拉面也是一碗面,但神秘的它,始终发散着诱惑的气息。

那天刚到兰州,同事的同学“老牛”开车拐过庆阳路驶进一小巷子,得知要去兰州最有名的“马子禄牛肉面馆”,我们期待的心快沸腾了,面对毫无奢华的大众民巷,我们打趣地对老牛说,人家是好酒不怕巷子深,难不成这好面也不怕巷子深?老牛微笑着回答,等下你就知道了。

一进面馆,我被里面的情形惊得目瞪口呆:已经中午10点多,按说并不是顾客盈门的时间,但百余平米的大厅坐满了顾客,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

坐着的顾客无不手捧大碗,一种类似粗瓷的大海碗,嘻嘻溜溜地吃着面条,他们端碗喝汤的时候,站在对面的我们几乎看不到吃面人的脑袋。

正在排队的顾客看来也是老主顾,闲散的脸上很难看到焦急之色,仿佛他们不是在等一碗面条,而是参加什么仪式,出席什么场合,有三两个排队的人还在细柔地交谈着什么,从他们手里拿着的饭盆看,一定是附近的居民,难道吃拉面是他们生活的必需?
老牛把我们引向二楼的雅座,行走中我注意到操作间里有一块大案板,上面堆着和好的面、黄油以及零散的干面粉;两口大锅里一口是面汤,另一口应该是牛肉汤,柜台上放着几个大碗,装有红辣椒油、香菜叶、蒜苗叶以及碎块牛肉丁和牛肉片。

操作间的师傅各司其职,有专门拉面的、挑面的,还有专门配料的,近乎杂耍般的流水线操作流畅的惊人,简陋的环境里一碗面从拉到食客手上,仅仅不过2分钟。

在走廊及二楼的墙壁上,挂着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艺人的照片,不乏许多港台的明星,许多FLANS看到心中的偶像大幅的照片悬挂其上,开放的厨房中时时透出的微膻气钻入鼻中,真不知道他们来这里将为偶像还是拉面而疯狂。

但是,明星们是以FLANS的身份纷至沓来的,他们无不是被这碗面所诱惑和震撼。

老牛用当地话叫来拉面与一碟碟凉拌羊肉等凉菜,偌大的青花海碗里盛着精细的面条,辣椒和红油漂在汤上,不与汤相混合,用筷子挑起面条,辣椒油附在面条上,红光闪闪,十分馋人开胃。

老牛如数家珍般用“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概括兰州拉面的特色。

一清说的是一碗拉面里的清汤,二白指的是漂在面上的白萝卜片,三红则是面碗里撒的红辣椒油,四绿便是香菜叶和蒜苗叶。

更让人叫绝的是,在我们看来评判拉面的标准是越细越佳,而对于兰州拉面来说,除了要求细以外,更重要的标准是韧,就是用筷子一捞又放下,面条能在碗里保持直立的形状片刻,否则拉出来的面就不合格,我们按照老牛说的近乎苛刻的准则亲手验证,果然韧劲十足。

老牛还介绍说拉面正宗不正宗,关键是汤味,清汤虽然都是牛肉、牛骨加土鸡熬出,但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汤料的配方都是家族的秘密,是生计和财富的来源,绝对不会轻易透露的。

根据人们对不同面形的喜好,兰州拉面师傅可以用他们那灵巧的双手拉成多种形状的面条。

单说横截面是圆的拉面,从细到粗分别为毛细、细、三细、二细,手巧的拉面师傅,还可以拉成宽的面条,并取了非常形象的名称:韭叶子,还有宽、二宽、大宽、裤带等不一而足。

拉面的传承制作者们精湛的技艺和祖传神秘的配方,使兰州拉面保持长久青春活力的源泉,在兰州,吃拉面体现着人的性格,甚至把吃拉面提升到文化的层面。

兰州的青壮男子一
般都吃二细,宽,到大宽等较为粗壮的,女孩子和一些斯文男子吃些细,三细,韭叶等较为纤细的,只有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才会去吃那种细如粉丝的毛细,倘若一个壮小伙仔开口要毛细,店员肯定断定这是一个十足的外乡人,不懂的吃面。

话到此,我忽然想起刚到拉面馆点拉面时,我张口想要毛细的细节,老牛神秘地微笑着替我点了三细的用意。

据说每个兰州人都知道最好吃的面是头碗面,也就是开门的第一碗面,因为每天几百碗面都是在一大锅水里下出来的,只添水而不换水,下午关门前卖的面,是在浓稠的面汤里下出来的了,这样的面,会使牛肉清汤变的浑浊,口感极差,寡淡无比,让人吃惊的是,有很多居然能够品出头碗与二碗味道不同的行家,能够明察如此细微的差别,这种感觉让人唏嘘不已。

不在兰州,绝对想不到一个粗瓷大碗里盛着汤和拉面,有如此多的学问,清汤喝到口里,果然满嘴馥郁,闻着海碗之上氤氲着的诱人香气,这哪里还是在吃面,整个人沉浸在美妙的探究过程中。

深秋时节里,在陌生的西北,在寒冷的北风里吃下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不知会带给我怎样的一种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