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见实词词义讲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高频实词有很多,以下是其中20个较为常见的实词及其解释:1.引:拉,伸。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赵使者蔺相如。

”2.操:持,拿。

如《鸿门宴》:“大王来何操?”3.振:通“震”,震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列观上,乃得以璧归赵,于是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4.举:发动。

如《阿房宫赋》:“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5.屈:使屈服。

如《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6.走:逃跑。

如《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7.顾:回头看。

如《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8.止:使停止。

如《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9.归:返回。

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暮且来而而攻之,函谷关以为固,无诸侯之患矣。

’”10.亡:失去。

如《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12.字:女子许嫁。

少年求学工擅文。

13.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14.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15.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6.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7.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8.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9.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学好文言文,掌握实词和虚词是关键。

下面就为大家归纳整理一下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爱“爱”常见的意思有“喜爱、喜欢”,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爱护”,如“吴广素爱人”;“爱惜、吝惜”,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2、安“安”可表示“安稳、安定”,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全”,如“谢庄遂安”;“使……安”,即“安抚”之意,像“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哪里”,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被”有“覆盖”之义,如“被于来世者何如哉”;“遭受、遇到”,像“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表示被动”,比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倍“倍”意为“加倍”,如“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背’,违背、背叛”,像“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本“本”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基础”,如“人穷则反本”;“本来、原来”,像“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鄙”有“边疆、边远的地方”的意思,比如“蜀之鄙有二僧”;“庸俗、浅陋”,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兵”常见含义为“兵器、武器”,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军队”,像“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8、病“病”可表示“疾病”,例如“君之病在肠胃”;“困苦、困乏”,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缺点、毛病”,像“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9、察“察”意为“观察、仔细看”,比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清楚、明白”,像“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朝”有“早晨”之义,如“朝服衣冠”;“朝见、朝拜”,像“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廷”,例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朝代”,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虚词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意义,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中考语文冲刺之文言文常考实词意义用法梳理

中考语文冲刺之文言文常考实词意义用法梳理

文言文常考实词意义用法梳理【知识点】中考语文文言文一直是很多初中同学最怕的考题,究其原因还是对古汉语的实词和虚词的掌握不够。

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重点实词,对考试一定可以有所帮助。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古汉语中的实词用法大家会容易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方面有一些困难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每一类所包含的具体用法。

【用法梳理】(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

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

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打洞)其中妇抚儿乳(喂奶)名(取名)之者谁公将鼓(击鼓)之置人所罾(用网捕)鱼腹中狼不敢前(上前)愿为市(买)鞍马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②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知识)择其善(优点长处)者而从之亲旧(亲戚朋友知其如此)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百废(废弃的事情)具兴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擅长善于)口技者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大)⑤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古文翻译2025年高频实词语文知识点讲解

古文翻译2025年高频实词语文知识点讲解

古文翻译2025年高频实词语文知识点讲解《古文翻译 2025 年高频实词语文知识点讲解》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实词的理解和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古文实词的考查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2025 年可能出现的高频实词,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文翻译的技巧。

首先,我们来谈谈“爱”这个实词。

在古文中,“爱”可不只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喜爱”这么简单。

它有多种含义,比如“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这句话中的“爱”就是“舍不得”的意思。

再比如“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里的“爱”就是此义。

接着是“安”这个常见实词。

它有“安稳、安定”的意思,“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就表达了这种安稳的状态。

同时,“安”还能表示“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里的“安”就是“怎么”的意思。

“被”字也是高频实词之一。

它在古文中通常有“覆盖”“遭受”等含义。

“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就是“覆盖”的意思。

而“忠而被谤”中的“被”则表示“遭受”。

“倍”这个实词要特别注意。

它有“加倍”的意思,“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就是这个含义。

此外,“倍”还有“背叛、违背”的意思,“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便是“背叛”之意。

再来看“本”这个实词。

它可以表示“草木的根或茎干”,比如“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也能表示“根本、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里的“本”就是指根本。

“鄙”字在古文中常表示“边疆,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就是此意。

还可以表示“浅陋、无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里的“鄙”就是说那些当权者见识浅陋。

“兵”这个实词大家应该不陌生。

它有“兵器、武器”的意思,“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的“兵”指的就是兵器。

同时,“兵”还能表示“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里的“兵”就是军队。

“病”字也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重病”,“君之病在肠胃”中的“病”就是这个意思。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解析及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解析及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解析及整理学习修养为人1、工:擅长。

如: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6、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7、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8、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9、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10、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1、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2、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3、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

14、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5、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6、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7、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8、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9、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20、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1、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2、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人物心理1、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讲解

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讲解

第七讲文言文是实词虚词(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一、通假字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要注意两点,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桃花源记》陶渊明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扁鹊见蔡桓公》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故”的意思是:旧的,如:“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

最新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知识讲解

最新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知识讲解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汇总众所周知,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思想工具,其历经漫漫时间长河的涤荡,已衍生出诸如诗词歌赋、文言文、散文等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语言即由一个个词(词语)组成,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表示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在文言文中,可通过字形、通假字、词语结构、互文、随文引申、对文、上下文、填补省略成分等来进行释义。

为便于系统学习,特将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列表,以供借鉴和参考。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之反回扣医生【社会问题的背景】(1)山东滕州市中医院“反回扣医生”杨国梁,他拒收回扣,还因拒开回扣药与领导打架,并与兄长向市委书记举报医院里回扣成风。

杨家兄弟的连续举报,遭到同事的孤立,卫生局的官方文件中则显示,杨国梁“疑有人格障碍倾向”。

事情发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路25号,滕州中医院病房楼二楼康复医疗室。

这间20平方米左右的医疗室,是内三科大夫杨国梁在医院里唯一一处可以安心落脚的地方。

杨国梁,36岁。

1999年,他从部队转业至滕州市中医院,负责脑卒中(即脑中风)病人的功能恢复。

2008年12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改变了他平静的生活。

当天上午,杨国梁与科室主任徐某及其他同事查房。

当查到34床时,徐某要换掉病人正在使用的复方氨基酸。

杨国梁不同意:“患者找我做康复治疗,需要打复方氨基酸,别停了。

”但徐某强烈反对。

为此,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

“徐主任一把抓住我的领口,把我拉到办公室,将我按倒在地上,用拳头向我的头打了两拳”。

34床病人当时使用的复方氨基酸,每瓶4.85元。

而徐某要求换为每支37.3元的脑蛋白水解物,打点滴时每瓶需3支,共111.9元。

在杨国梁看来,药品的价格及提成是矛盾爆发的关键原因,因为脑蛋白水解物比复方氨基酸有更大的回扣空间。

“我开药时只看是否需要,从不看是否有回扣”。

文言实词常识

文言实词常识

一、通假字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 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知”和“智”;终老不复取(娶)。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 有时也可以借代。 一种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有某词,于是借音近或音同的他字 以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rǔ,却没有创造出表达的字 体,于是借用“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 所以“三岁贯女”中的“女”通“汝”。 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定 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 就同“慧”。
三、词的古今异义
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 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 “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 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 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 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 修饰限制。 “中国”,原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五、词类活用
(1)表动作处所或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由 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 译为“向(朝、往)••••••”“从(在当) ••••••”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 ③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④上食埃土 ⑤内立法度 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⑦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⑧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实词
【道:1.道路:任重道远2.方法、途径:策之不以其道 3.说、讲述、告诉:微不足道、说长道短】【恶:1.罪恶、坏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贯满盈 2.厌恶、憎恨、嫉妒:死亦我所恶】【非:1.违背:非礼勿视2.错误、不合理:为非作歹、文过饰非 3.不、不是:非同小可、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负:1.倚仗、凭借:负
势竞上;2.背、负载:负荆请罪 3.违背、背弃:忘恩负义;4.辜负:不负众望 5.失败,与胜相对: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亏欠:负债累累} 【复:1.返回:至今九年不复 2.恢复:万劫不复 3.回答、答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4.报复:复仇 5.重复:山重水复 6.再、又:无
以复加】
【固:1.坚固:固若金汤 2.本来、原来:人固有一死 3.顽固、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故:1.原因、缘故:2.旧、原来:温故知新、吐故纳新 3.老朋友、故交:一见如故 4.故意、特意:明知故犯】
【顾:1.回头看:入门不顾;2.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3.照顾、顾息:念父母、顾妻子;
4.顾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5.探望、拜访:三顾茅庐】
【过:1.经过、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2.超过、胜过:胆略过人;
3.过失、过错: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
【患:1.担心、忧虑:患得患失;2.祸患、忧患:防患于未然;3.害病:病患、患者】【或:1.有的,有的人:或凭或立;2.有时、偶或: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或许、也许:】
【及:1.追上、赶上;
2.至、到:推己及人;
3.比得上:小知不及大知
4.和、与、同】【即:1.就、便、立即2.就是 3.即使】【疾:1.疾病:积劳成疾、讳疾忌医 2.疾苦、苦痛:百姓疾苦 3.痛心、痛恨:疾恶如仇 4.快速、强烈:疾风知劲草】
【假:1.借:久假而不归 2.凭借】
【就:接近、靠近:还来就菊花 2.完成、成就:草创未就 3.凭借、依据:就事论事】【绝:1.弄断、断绝:2.横渡、横穿: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极、最、非常:绝佳、绝妙】
【类:1.种类;2.类似、相似】
【期:1.日期、期限;
2.约定:不期而遇
3.期望、要求:】
【穷:1.极、尽、完结:理屈词穷、黔驴技穷;
2.生活困难、缺少财物】
【去:离开(某地或某人):扬长而去 2.舍
弃、放弃;3.去掉、去除 4.距离、相距:相去四十里】【若:1.像……一样、如同:门庭若市、若有所失;2.及、比得上:未若柳絮因风起;3.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4.如此、这样】
【善:1.好、美好、善良:尽善尽美;2.善于、
擅长:能歌善舞;3.友好、友善:善待他人;
4.喜欢、爱好】
【适:1.前往、到……去:逝将去女,适彼乐土;2.女子出嫁 3.顺从、适合:削足适履;
4.恰好:适得其反
5.舒适】
【书:1.写:罄竹难书、大书特书;2.书信:与
妻书;3.书籍】
【孰:1.谁、哪一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仔细、反复:明日,徐公来,孰视之】【素:1.向来、一向:素不相识、素昧平生2.没有染色的
3.白色
4.朴素】
【遂:1.于是、就:2.终于 3.完成、成功:
自杀未遂】
【亡:1.逃跑、逃亡:追亡逐北;2.丢失:亡羊补牢 3.死亡、灭亡;
4.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闻:1.听说、听见:闻风丧胆;2.使……听到 3.见闻、学识、博闻强识 3.闻名、出名:】
【悉:1.周全、详尽;
2.都、全】
【宜:1.应该、应当;
2.适宜、合适:老少咸宜】
【贻:1.赠送、赠给2.遗留:贻笑大方】【阴:1.没有日光、阴暗;2.阴影;3.阴险;
4.暗中、暗地里】【走:1.跑:走马观花】
【卒:1.差役、士兵:士卒2.最终、终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