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与企业家的区别
资本家企业家商人

资本家企业家商人资本家企业家的区别围绕“钞票”运转的人是“老板”;围绕“企业”运转的人是“资本家”,他们“谈企业如数家珍,做企业行云流水”;“资本家”再高一个层次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围绕“整个社会”运转的人。
传统的企业家既是出资者又是指挥者,统称为资本家,而现代企业出资者是资本家,但不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要求有特质,更具有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
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资本家是资本经营者:而资本具有易于分割、转移方便、投资于资产但又不直接参与实际资产经营活动的特性。
因此,资本经营主要以多元化投资,构造满足投资者目标风险水平的分散投资、且期望收益最高的投资组合为特点。
总之,资本经营是通过对不同资产形态和不同资产经营方式的选择,通过将资本转化为能够被最有效率的运用的资产,进而通过这些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利润获取收益的过程。
企业家是资产经营者:资产经营是以法人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根本,对具体的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其他相关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和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高的产出的过程。
般来说,资产经营所追求的是专业化和特色化,即集中在经营者所擅长的资产经营领域从事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最大的生产利润。
企业家与商人的区别商人和企业家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要谋取利益。
这是商人这一职业的本来意义,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获取利润,那么唱什么道德的高调有什么意义呢?利润往往意味着,你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受到大众所认可的,因此也就在客观上能够给别人带来福利,并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一个不谈利益的企业家是不合格的,因为没有利益,做事情就无从谈起,企业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但是企业家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人区别在于:企业家以做成某一件事情为目标,利润不过是一个结果;而在一般意义上的商人看来,利润就是他的目标,其他都不过是手段。
用德鲁克的话来说:“鞋是真实的,利润不过是结果。
”有一个造船厂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做最好的船,顺便赚点钱。
小老板与企业家的差异四 管理他人与管理自己

小老板与企业家的差异四管理他人与管理自己热度 4已有 1138 次阅读2011-5-17 08:48|个人分类:小老板系列连载|系统分类::营销实战管理的两个方向做企业管理出效率,这个是地球人都知道。
谈到管理小老板总是很纠结,甚至是剪不断理还乱。
小老板做企业比的是聪明,拼的是悟性,看家本领是拍脑袋做决策。
小老板都知道企业要做大做强做长,光拍脑袋肯是不行的,必须从本能管理走向专业管理。
为了提升管理能力,小老板没少下功夫,大部头的管理书籍,成功者的布道,大师的指点,追海尔学联想师承万科………系统的理论,成功的经验好象对小老板并没什么帮助,结果小老板还是小老板。
为什么优秀企业的经验不能为小老板所用,企业家与小老板在管理上究竟有什么不同?企业家的做法,企业家给你答案!冯伦先生观察的结论是―――伟大的人总是管理自己!小老板的实践,小老板研究第一人田友龙先生告诉你结果。
十年近距离观察小老板,我发现小老板做事,总是宽以律己严于待人。
管理自己与管理他人,是管理的两极,方法手段各异,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成就不同的命运。
企业家与自己较劲冯伦说“伟大就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老牛说“成功者必要与自己较劲”。
冯先生与老牛都是行动的巨人,更是立碑坊的专家,其实还有很企业家(知名度与实力远在二人之上,)企家作为团队的领头,他们选择先实践再实现,,先指导再领导,不仅要冲到第一个,身先士率,做好表率,身传重于言传,对自己痛下杀手,拿自己开刀。
联想教父柳传志先生,传说中他是一位管理自己的高手,言必行行必果,据说为了加强企业的执行力,联想业了一个制度开会迟到罚站,首先就是拿柳老开刀。
玩物却未丧志,一不小心把把房地产业做到全球第一的王石,对自己非常负责任,时时管理自己,他说不做什么就是不做什么。
另一种管理哲学伟大企业创业之初与小老板一样一穷二白,“创业的时候,我没高报酬,我吸引谁?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永远是不二法则,企业家就凭着能力,干得多分的少来展现做企业家的梦想与胸怀,用它来吸引人心,激发斗志。
有关于商人、企业家、生意人、资本家的区别

有关于商人、企业家、生意人、资本家的区别【一】、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一、商人和企业家的共同点是谋取利润。
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获取利润,那么唱什么道德的高调有什么意义呢?利润往往意味着,你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受到大众所认可的,因此也就在客观上能够给别人带来福利,并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一个不谈利益的企业家是不合格的,因为没有利益,做事情就无从谈起,企业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二、商人与企业家的区别点企业家以做成某一件事情为目标,利润不过是一个结果;而在一般意义上的商人看来,利润就是他的目标,其他都不过是手段。
用德鲁克的话来说:“创造价值是真实的,利润不过是结果。
”有一个造船厂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做最好的船,顺便赚点钱。
这是企业家的思维方式。
而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做鞋还是做裤子并不重要,只要能赚钱就行,把鞋做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因为这种区别,导致企业家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人行事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家往往是一群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做事情是有原则的,他们不会为了利润去牺牲这些原则;而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人而言,只要为了利润,是无所谓原则的,所谓的原则也不过是为了更多的利润。
说白了,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就在于:企业家是一群“做事并赚点钱的人“,商人是一群“通过做事来赚钱的人”。
再说整合资源。
所有的人的成功,都可以归结于两点:要么是整合社会资源,要么自己本身就是资源,大多数时候兼而有之。
商人应该都是整合资源的高手,他们是一群很会把握机会的人,他们往往长袖善舞,甚至是到处“忽悠”,将各种资源汇聚到自己身边,为自己谋取利益。
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人不同的是,企业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是“专业主义者”,他们用这种资源去整合其他的资源,从而把事情做成了。
说白了,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并不大,很多都在于一种价值观。
很多人听到这个词都笑了:现在还谈什么价值观啊......但我相信,那些相信某种价值观的人,往往能够走得更远,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所以才能创造未来。
关于老板,投资人企业家的解释

关于老板,投资人企业家的解释
老板
老板是汉语词汇,意思是对商家的敬语。
这个称谓由来于南方,是先哲对工商中那些主导者的敬称。
上土下匕是为老,门中有品乃为板。
老板一词其实自古就有,南方人称“老板”,指的是商号的主人,也就是北方说的“掌柜,东家等等”的意思。
老字取意老道;板字取意为商者应有品。
所谓信则立,门中有品才可以称为板。
所以称“老板”。
投资人
广义的投资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
狭义的投资人指的就是股东。
在金融市场中,所谓投资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购入金融工具融出资金的所有个人和机构,包括存款人,出资人在验资时称为投资人。
投资人一般具有个人倾向呈保守型交易以基本分析为主风险负荷小、对信息的依赖较小等特征。
企业家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家大体分为二类,一
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作为所有者他们仍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
在更多的情况下,企业家只指
第一种类型,而把第二种类型称作职业经理人。
大小老板与企业家之间的经典区别!

大小老板与企业家之间的经典区别!什么是老板?大小老板之间的区别?与企业家之间的区别?老板一词的本意是,老是拍板的人和老是板着脸的人。
拍板需要能力与魅力,需要决策的魄力与勇气。
而板着脸则需要克制,板着脸是为了给下属看的,让下属明白,老板就是老板,有该有的尊重与尊严。
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有这样的气质,但大老板和小老板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老板不等于企业家,他们之间的区别?1、大老板务虚搞文化,小老板务实抓生产。
2、大老板重视事先计划,小老板习惯天天救火。
3、大老板喜欢管人,小老板擅长管事。
4、大老板擅长投资,小老板习惯投机。
5、大老板信赖规则,小老板依靠亲戚。
6、大老板喜欢做势,小老板习惯做事。
7、大老板长于运筹帷幄,小老板善于捕捉机会。
8、大老板习惯凭规则,小老板喜欢讲义气。
9、大老板喜欢挥手,小老板喜欢动手。
10、大老板经营人,小老板经营事。
11、小老板锱铢必较;大老板抓大放小。
12、小老板靠“人盯人”;大老板靠经理人。
13、小老板,老是皱着面孔;大老板,老是板着面孔。
14、小老板向朋友借钱;大老板向银行贷款。
15、小老板做生意大老板做市场。
16、小老板喜欢亲力亲为,大老板习惯指手划脚。
17、小老板喜欢骂人,大老板喜欢玩人。
18、小老板关注机器,大老板重视团队。
19、小老板替员工做事,大老板听下属汇报。
20、小老板卖力赚钱;大老板借钱赚钱。
老板如何变成企业家?企业做大了,就变成了企业家!逻辑是对的,为什么你的企业做不大,为什么有的企业做大了也不能获得尊重?没有天生的企业家,所谓伟大理想,有的是经营者一开始就怀抱着一个大理想,有的是随着生意的壮大,其抱负和“野心”随之增长。
当人生的生存、安全等低层次需求满足后,对爱、受人尊敬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求大多会浮现,生意的平台也就演变成了事业的平台。
无可质疑,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搞企业,赚钱都是硬道理,其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做企业必须同时建立利他的理念。
当企业度过了创业生存期,如果企业还是“唯利是图”,你也绝对不会成长为有事业感令人尊敬的企业家。
老板真的不等于企业家,差距还不小呢

老板真的不等于企业家,差距还不小呢1、企业究竟是谁的?从所有权的角度看,要实现从企业是“我的”到是“我们的”转变。
对老板,潜意识里认为企业就是属于我的,而企业家认为,虽然我是创始人,是大股东,但企业不是完全属于我的,是社会的,是大家的,是组织的。
老板往往将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产,员工是家奴,追求的是自我价值最大化,企业是个人化或家庭化的组织,而对企业家而言,他已经超越了自我的意识,他不完全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即使将企业当成家,也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
老板完全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对财富和权利追求绝对拥有而不是分享。
但企业家不一样,更追求相关利益者价值平衡,为了组织的整体利益可以暂时牺牲个人私利,对财富和权利善于分享。
任正非、柳传志、王石、马云等企业家在企业所占的股权都不大,但仍能实现对企业的有效控制,靠的不是所有权的禀赋,而是其对企业利益大于一切价值观的恪守,靠的是信念追求的感召,博大胸怀对各类人才的包容,利益和权利分享精神对人的价值创造的激活。
股权激励、股权设计,找企业股权架构师张飞老师2、企业文化=老板文化?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老板的企业,企业文化就是老板个性风格的化身,整个企业文化的氛围和个性是完全依据老板个人的领导风格和行为个性而塑造的。
比如老板喜欢负向激励就是负向激励文化;老板喜欢玩虚的整个企业就是“虚文化”;老板低调务实,企业也低调务实;老板信佛,整个企业都信佛;甚至老板喜欢抽烟那么可能大家都抽烟,老板是个讲信用的人整个企业就讲信用;……整个企业的风格完全和企业家融为一体。
但对于企业家的企业,企业文化既有创始企业家的个人烙印,但又不完全是,其文化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老板个人价值诉求和个性风格虽然对这个企业有深刻影响,但客观来讲,影响是有边界的。
老板的企业文化是相对封闭的,空降人才往往难以存活,多元文化难以融合。
而企业家中的企业,个人文化已上升为组织文化,封闭文化让位于开放包容文化,空降人才有存活的土壤,跨文化在组织中能够融合并得到相互尊重。
老板与企业家的区别

老板与企业家的区别--彭华宾2009-07-0611:11:01企业家一定拥有或是管理一个相当规模的企业,而老板可能只开一个小店;企业家的数量在中国很少,而老板在中国到处都是;企业家一定懂企业的管理,而老板可能只会数钱;企业家把相当的时间花在识人和用人上,而老板只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商品或产品上;企业家关注利润的同时更关注社会责任,而老板唯利是图的同时只想到个人的荣耀;企业家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而老板只像一个水塘一样一览无余;每个企业家都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而每个老板都只是一页没有多少内容的纸;每个企业家都把自己看成虔诚的布道者,而每个老板都把自己看成夜郎国的皇帝;企业家赏识的是人才,老板喜欢的是奴才;企业家对人才可以三顾茅庐,老板对人才往往叶公好龙;企业家最不愿放手的是人才,老板最舍不得丢下的是权力;企业家用企业的远景和真诚去吸引人才,而老板只会用欺骗的手段去招揽人才;企业家会想法留住人才成为自己的事业伙伴,而老板往往会过河拆桥、见异思迁;企业家为人才留下事业,老板只会给人才和自己留下后悔和遗憾;企业家对技术研发和产品广告投资,老板对情人和政府官员投资;企业家关注资本积累以发展事业,老板胡乱花钱以消遣解闷;企业家越有钱越放低姿态,老板一有钱便趾高气扬;企业家几乎都平易近人,老板几乎都飞扬跋扈;企业家在识人和用人上几乎都聪明睿智,老板在识人和用人上大都昏庸无能;企业家几乎都一言九鼎,老板几乎都言而无信;企业家几乎都生活节俭,老板几乎都挥金如土;企业家靠“德”统帅人,老板凭“智”驾驭人;企业家研究战略,老板注重战术;企业家的思想可能比自己经营的产品的品种还要丰富,而老板的思想可能还没有自己的情人的数量多;企业家登上山顶时看到的是更多的高山,而老板在半山腰时就已经觉得比山谷和平地要高出许多;企业家讲究长治久安,老板只追求急功近利;企业家挤出一切时间学习,而老板却忙中偷闲娱乐;企业家的办公室里都有一个书柜而没有保险柜,但老板的办公室可能只有保险柜而没有书柜;企业家的书柜里的书决不是一次性购买的且都有翻阅的痕迹,而老板书柜里的书都是一步到位且灰尘满面;企业家把书柜看成燕窝,而老板把书柜当成工艺品;企业家的伴侣公司员工可能都不认识,而老板的伴侣却像幽灵一样在公司里到处游荡;企业家的资产多而往来的电话少,而老板的资产少而往来的电话却很多;企业家的电话内容大都是关于时事和新闻,而老板的电话内容大都关于业务和人事;企业家用的最多的是头脑和电脑,而老板动的最多的是嘴和腿;企业家因为深沉而常感到如履薄冰,而老板因为浅薄而往往踌躇满志;企业家经常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和提问,而老板经常面对情人的哭诉和责问;企业家开会时讲的是抽象的思想和方向,老板开会时讲的是具体的人和事;企业家的话语充满着哲理和智慧,老板的话语折射出粗陋和狡黠;企业家的言行可以传为佳话,而老板的言行可能都是笑话;企业家的管理方法是法治,而老板的管理方法是人治;企业家用制度去约束人,而老板用亲信去监督人;企业家带头遵守制度,而老板带头打破制度;企业家把制度看得高于一切,而老板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企业家倡导团队精神,而老板希望员工互相攻讦;企业家以干事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而老板只是根据小报告的次数来衡量一个人的忠诚;企业家把企业看成造福社会的工具,老板把企业看成发家致富的手段;企业家把员工看成合作伙伴,而老板把员工看成要饭的乞丐;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的关系是明媒正娶可以公之于众,而老板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却像地下情妇只能暗箱操作;企业家与地方官员互相辉映,而老板与地方官员互相利用;企业家因经营成果而造就了许多地方官员的政绩,而老板却因行贿使得许多官员落马;一个企业家就像一座高楼大厦,而一个老板最多只能像一栋别墅。
老板和企业家的区别

小老板与企业家的12大区别中国有数千万的企业小老板,一直在上演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剧情,大量的中小企业却在2~3年内夭折.小老板与企业家的区别:1、小老板精于个人能力着力于做事,企业家专注打造组织力量,着力于做人。
2、小老板能做成某件事,但造不出某种势,做不出持续发展的张力.企业家不但能谋事,更注重营造企业持续发展的势。
3、小老板无论大小利益均抓。
企业家长于谋局往往先送出小利来获得大利。
4、小老板将利益装入个人腰包,个人消费,还有一掷千金的爽气。
企业家乐于投资,将企业变成一艘供大家依靠而远行的大船,自己很节俭。
5、小老板信奉福德,福德荫庇家族朋友,典型的是掂个红包拍着肩膀:兄弟,好好干,亏待不了你。
企业家崇尚功德,功德志在大家福利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受大益,负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使命感。
6、6、小老板多自负,常常得意生就一个透灵的脑瓜。
智慧的企业家多自信,因为学习与创新支撑着脑瓜的灵透。
7、小老板在商品买卖中取酬,眼睛只盯利益,只琢磨如何与对手摔跤。
企业家博弈市场,讲大胜以德,拥有整合资源、合作共赢的心胸和包容的雅量。
8、心态平和,每逢大事有静气是企业家的风范。
风风火火一惊一乍,别人的成就常常打破他心中的平衡,这是小老板的作派。
9、小老板见人谈义气拍脑门,但做起事来又谨小慎微处处设防。
企业家遇事看大局,大度快刀,致力营建双赢。
10、企业家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有些事情花钱让专业公司去做,看似花钱其实是省钱。
小老板对社会资源左右为难,总想招个员工自己做结果是花钱无效果。
11、企业家的想法称战略,因为想得大,想得深远,摊子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老板的想法称点子因注重实用,针对性强,赚一单算一单。
12、企业家为了打造企业永续经营的根基,努力构建企业文化。
小老板把生意做得意了,也要赶时髦,鼓捣企业文化,结果是七拼八凑、半途而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板与企业家的区别
选自《营销界·食品营销》2013年6期老板与企业家有什么区别?老板如何变成企业家?
有人会说:企业做大了,就变成了企业家!但为什么你的企业做不大,为什么有的企业做大了也不能获得尊重?
无可质疑,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搞企业,赚钱都是硬道理,其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做企业必须同时建立利他的理念。
除了机遇、关系等客观和外部条件不同外,当你的企业度过艰难的创业期,你做企业的思路和方法必须来一次根本性的转变,这是老板能否变成企业家的转折点。
大理想成就大事业
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定位理论开创者艾·里斯也说:如果一个小公司想要成为大企业,那么就要遵循“大”的法则。
大理想成就大事业绝对不是忽悠人的话。
你的理想、抱负、志向能不能随着生意的好转而逐步明朗、坚定和升级,并且理想越来越崇高、目标越来越远大,同时把生意升级为事业,这确实是由经营者的视野、素养、追求和境界决定的。
Tips:
王石:企业家精神是当下所稀缺的。
邓小平的“50年不变”,“不争论”,就是在妥协,在动员,在说服。
而这都是企业家们最擅长的领域:远见、规划、管理、组织、协调、说服、动员、妥协。
以国情而言,如果我们不把这些才能贡献给社会,仅仅是拿出一些钱来做“慈善”,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
柳传志:企业家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只有理想层次高的人才称得上企业家。
做事的方法不同
如果我们把小老板的工作定义为做生意,把企业家的工作定义为做企业的话,那么,他们做事的思维和方法有显著的不同。
简言之,做生意是做单,做企业则是做体系,要做企业的素质、秩序、能力和制度。
做生意取决于长板,一招鲜、抢机会,一白遮百丑。
做企业取决于短板,短板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时的企业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系统的能力。
在这个级别上的企业除技术外,基本无秘密可言。
靠一两项突出的能力或者先发优势都不会持续多少时间。
做企业,要求企业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构成大体均衡,虽然不能要求都出类拔萃,但是绝对不能允许有明显的漏洞。
否则,一个方面的短板将拖累整个企业。
越是大企业,系统的能力和效率就越是重要。
很多公司在初期,凭借人脉关系、老板的精明、员工的苦干,生意不错,但是后来很多年没有发展,就是因为他始终延续做生意的方法,而没有按照做企业的方法来做。
Tips:
李东生:做生意的精打细算,各种收支算得太细;做企业的则看得不能过细,战略、团队、管理、制度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投入的,对于未来要想的远一点;做生意是买低卖高,抓机会碰运气;做企业则是战略行为,主要看能力,宜正不宜邪,宜“粗”不宜细。
马云:做生意不等于做企业,做生意是单个的行为,而做企业是长期的系统工程。
企业家没有秘诀
做生意有技巧,做企业没有秘诀。
做企业做事业,做得越大越没有秘诀,做得越大就越没有捷径,容不得小聪明。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以近80岁的高龄,接收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结果仅用了2年零7个月的时间就让这家企业获得了新生,重新上市。
当媒体请他谈经营秘诀时,稻盛和夫讲出的5点,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他说没有任何秘密,第一,我零工资奉献,是员工很大的精神鼓励。
第二,保留更多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我想承担这种历史责任。
第三,明确公司经营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与每一位员工自己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彻底改革官僚体制,让一线的要求和问题直接而迅速地反映到管理层,并提拔更年轻的优秀人才到管理岗位。
第五,改革统计工作,3个月内各个部门的统计数据做到即有即报,同时实行航线单独核算制度,并确定各航线经营责任人。
稻盛和夫说,企业的经营,最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公司风气和员工意识。
也就是说,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以自己的公司而自豪,都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公司服务,那么这一家公司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这才是日本航空公司获得重生的最大秘密。
我经常发现有的企业已经做得很大,但做出的事情非常不值得让人尊敬,每个食品安全事件都有知名企业赫然在列,让人痛心。
做企业可以不拒利益,但必须担当责任,一旦你有了责任,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幸福。
这就是企业家的境界、企业家的精神!(来源于:营销界·食品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