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终稿修改)

合集下载

浅析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话剧《龙须沟》为例

浅析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话剧《龙须沟》为例

019[摘 要] 通过分析话剧《龙须沟》中的人物肢体语言,探讨肢体语言在塑造戏剧人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了话剧主要人物程疯子、赵大爷和卖报员的肢体语言特征;然后分析了演员在舞台表演中运用的肢体语言技巧,包括基础训练、外部控制和与语言表达的结合运用;最后总结了肢体语言通过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内心情感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机制,强调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不可或缺的元素。

[关 键 词] 话剧《龙须沟》;肢体语言;人物形象;塑造浅析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话剧《龙须沟》 为例徐慧禹 何 旭一、引言本文旨在分析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在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是指把本来通过嘴巴说出声音的有声演出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出来的无声语言。

因此,本文将从肢体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肢体语言对表演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肢体语言在戏剧舞台表演中的有效运用,表演者在戏剧舞台表演时不仅要利用好戏剧语言,还要利用好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使人物形象更加贴合戏剧主题。

二、话剧《龙须沟》中主要人物的肢体语言表达(一)程疯子的肢体语言在话剧《龙须沟》中,程疯子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他的身体动作能够非常准确地表达出他的情感和内心状态。

例如,当他高兴时,他会挺直身体,挥舞双手,表现出一种兴奋和喜悦的情绪。

而当他悲伤时,他会低头垂肩,步伐沉重,表现出沉郁和沮丧的情绪。

程疯子的肢体语言不仅在表达情感上非常准确,还能够传递出他的个性和人物关系的信息。

例如,他经常在舞台上快速地走动,这不仅表现了他的焦虑和不安,还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此外,他的肢体语言还经常与舞台上的其他人物产生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剧情的张力和人物关系的紧张程度。

总的来说,程疯子的肢体语言是他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观众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的重要途径。

(二)赵大爷的肢体语言在话剧《龙须沟》中,赵大爷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他的动作和表情都为塑造这个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

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

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表演艺术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舞蹈、语言等多种方式表现情感、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其中,肢体语言是表演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肢体语言是指演员通过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方式传达情感和心理。

在表演中,肢体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更是一种核心表现方式,它可以在无声中传达出强烈的情感与内心矛盾。

肢体语言在表演中的重要性,源于人类本身。

人们在与他人交流时,会首先从肢体语言入手,通过观察说话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身体语言的变化,来了解说话者的想法和情感状态,从而进行交流和理解。

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也正是这样一种方式,通过演员身体的变化来向观众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人物的心态以及表演中的情节等内容。

肢体语言需要有自然的流畅度,也需要有个人化的表现。

当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如果不能自然地表达肢体语言,会给观众带来沉闷感,影响观众对表演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而当演员在表演时,过于收敛及简化肢体语言的情况也是不可取。

正如在戏剧、歌舞剧等情景下,演员肢体语言的细节表现很重要,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传递出演员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赢得观众的理解和共鸣。

肢体语言在表演现场中,也需要有情境的配合。

在不同的情境下,演员可以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态,从而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在表演中,肢体语言通常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来表现。

特别是在演而优则导的影视人才中,肢体语言的表现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影片的节奏、氛围,让作品能够更加迷人和恰当。

总之,肢体语言是表演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演员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方式传递人物的情感和心态,让演员能够更好地表现角色,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演员的情感。

在未来的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表现有望更加丰富和多样,它将成为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表演艺术的核心之一,赢得更多观众的热爱和赞扬。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台天地 ┃ The stage of heaven and earth 120┃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樊 星摘 要:在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无比重要。

肢体语言承载着传递人类情感与内心活动的重要职能,灵活运用肢体语言是考量话剧演员表演水平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两方面对其重要性进行阐释,一是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定义与种类。

只有正确界定肢体语言的范畴,才能更为真实准确地进行话剧表演。

二是论述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肢体语言;话剧表演;重要性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演员塑造角色的核心元素就是动作。

肢体语言的运用是表达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准确的肢体语言不仅能够让观众直观面对演员所塑造的角色,同时还可以精准地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不可或缺,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优秀的话剧演员在进行表演时离不开对肢体语言的塑造。

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训练演员时,要求演员能够熟练控制其肢体,就像音乐家控制手中的乐器一样,演员要让全身的肌肉放松,同时还能约束它。

作为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人与人在生活中离不开语言。

同样,在塑造角色时,演员也需要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语言的表达,不只是台词的熟练输出,同时也有肢体语言的运用。

肢体语言的灵活助力演员在舞台上展现艺术情感。

因此,演员要在符合生活逻辑和戏剧情境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运用肢体语言展示人物情感、推进戏剧情节,即为肢体语言的运用。

肢体语言,即代表人类活动的一切表征。

根据人们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差异的不同,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也不同。

肢体语言承载着传递人类情感与内心活动的重要职能。

一、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1. 定义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诸如鼓掌表示赞同,顿足表示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表示沮丧等等。

表演专业-无声的语言——浅谈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

表演专业-无声的语言——浅谈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

摘要在当前话剧表演中,所有的舞台行动及表现,都需要借助演员外部的形体语言进行传达。

因此形体语言的运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表演手段,其有着塑造人物形象,增加舞台表现力等重要作用,使表演内容更加多元化,令表演形式的探索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本文将从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具体运用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话剧中的形体语言进行概述,明确定义和作用,以及类型与特点。

在第二部分中,结合本人实践例子,进而分析总结出形体语言在人物形象塑造,内心情感具象化,更具表现力的无声表演,融合现实生活元素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方式。

由具体运用进而在第三部分指出演员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包括肢体僵硬陌生,运用方式机械化等,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训练方式进而改善身体表现,使演员的表演更自然流畅。

研究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具实践意义,使演员的表演更具真实性,人物表演更加鲜活立体,让话剧表演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关键词:形体语言具体运用常见问题训练方式ABSTRACTIn the current drama performance, all stage actions and performances need to be communicated with the help of external body language of actors. Therefore,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as a vital performance method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shaping the character image and strengthening stage performance, making the performance content more diversified and the exploration of performance forms more likely and diverse. This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ith the elaboration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drama performance as an entry point.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body language in the dialogue drama, making clear of its definition and functions, as well a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cond part, combined with my practical experiences, I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of body language in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s, the visualization of inner emotions, more expressive silent performan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al life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ntioned above, the third part points out the common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actors dur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cluding stiff body performance, mechanization of application methods, etc. At the same tim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make the actors perform more naturally fluent. Studying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drama performances has not only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aking actors' performances more authentic, character performances more vivid, and making drama performances closer to real life.Key words: body language specific use common problems training methods目录一、引言 (1)二、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概述 (1)(一)话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及作用 (1)(二)形体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2)三、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具体运用 (3)(一)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3)(二)内心世界与外部表现的统一,推动情感变化 (4)(三)无声胜有声,丰富演员的表演内容 (6)(四)现实生活动作的合理运用 (7)四、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常见问题和训练方式 (8)(一)表演者形体语言的常见问题 (8)1.身体运用的僵硬及陌生感 (8)2.形体语言运用的机械化 (9)(二)形体语言的训练方式 (10)1.身体基本训练 (10)2.观察、模仿与创造 (11)五、结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无声的语言——浅谈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尹国辉一、引言在话剧表演中,除了台词上的口头语言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形体语言。

舞台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舞台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舞台表演是一种面向观众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肢体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姿势、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意图和故事的一种非语言方式。

在舞台表演中,肢体语言能够增强角色形象的塑造,提升表演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首先,肢体语言有助于角色形象的塑造。

舞台表演中,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身份背景和情感状态。

例如,一个傲慢自大的角色可能会挺胸凸肚、扬头昂首,表情冷漠;而一个胆小怯懦的角色则可能会低下头,耐人寻味地捧住自己的手。

通过这些肢体动作和表情,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与角色产生共鸣。

其次,肢体语言能够增强表演的表现力。

相比于文字和语言,肢体语言更加直观和生动。

演员可以通过独特的动作和姿态来传达角色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变化。

例如,在一场紧张的战斗场景中,演员的剧烈动作和紧绷肌肉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紧张氛围的强度。

而在一段悲伤的情感表达中,演员可能选择柔和的肢体动作和哀伤的面部表情,以表达角色内心的痛苦。

这样的肢体表演能够更加贴近观众的情感需求,使观众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

此外,肢体语言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剧情。

有时,剧情中可能存在跳跃或模糊难辨的情节,观众可能难以理解角色的动机或故事的走向。

这时,演员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精准的肢体语言表达,演员能够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转折点、人物关系的演变以及情节的发展。

通过角色的肢体语言,观众可以更好地参与和沉浸在剧情之中,进一步加强对舞台表演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总的来说,舞台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

它不仅能够增强角色形象的塑造,提升表演的表现力,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剧情。

在舞台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精准舞台化的肢体表达来呈现角色的情感、意图和故事,以实现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因此,肢体语言不仅是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能够传达情感和故事的独特艺术语言。

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分析

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分析

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分析摘要:在话剧表演中,语言是演员不可缺少的主要表现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分为台词语言和肢体语言。

但是,单纯的对白并不能充分展现角色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活动,演员应当要学会使用肢体语言加持自己的台词语言,这就需要肢体语言的应用客观性、主观性兼顾,在此基础上为剧情推进、人物塑造及与观众互动、与同台演员配合服务。

只有表演者能灵活驾驭肢体动作,才能在话剧舞台上利用肢体语言完成表演任务。

然而,当前有些话剧表演者却存在肢体语言驾驭能力较弱的问题,对话剧表演整体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基于此,探析表演者肢体语言有效运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话剧;情感;肢体语言在当今艺术形式繁多的潮流世界中,话剧可谓独树一帜,以其丰富而具有张力的表演深受观众们喜爱。

话剧因其表演因素的多样化,也让我们见识了很多表演艺术家在舞台创作过程中多重的肢体语言特征,并且因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形式的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演员肢体语言的展现形式。

当前,话剧演员在肢体语言的使用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等,这些都会影响话剧的最终呈现效果。

基于肢体语言在话剧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不断提升话剧演员对肢体语言的认知,不断加强锤炼,从而展现更为精湛的话剧演出。

一、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作用1、直观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话剧被称之为语言和肢体的表演艺术。

在话剧的表演过程中,演员通过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借助各种丰富的肢体动作去呈现“角色”原本的个性和情感,体现人物的心路历程。

话剧中各类角色的内心世界单靠语言表述过于直白,无法直达其灵魂,此时就需要通过各种神态、动作及对白之间的通力合作,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抓住观众的“心”。

观众在舞台下面观看话剧演出,目的是品鉴艺术的对白和动作的表演,看演员是否与剧本中描述的一样传神、一样真实,能否凸显人物的性格。

例如:在话剧《活着》中,演员在塑造“福贵”这一人物时,因其前期是纨绔少爷,所以动作轻佻浪荡,撸袖子、跳起来骂人、眼珠子四处瞄的动作很频繁,再配上人物对白,就将人物形象和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了舞台上,引得观众不禁感概:“这就是福贵”。

无声的塑造——浅析话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

无声的塑造——浅析话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

无声的塑造——浅析话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哪怕一句有说,”话剧演员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依然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有的时候话剧演员的表现力甚至能够更好地去诠释台词,这背后的力量究竟是什么?答案便是形体语言话剧演员借助肢体、面部表情与神态等,通过无声的方式来表达情绪与心理。

形体语言给了话剧演员极大的潜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演员们对语言的精准理解和掌握上。

掌握语言意蕴,是演员得以传达情绪与信息的基础,是演员传递角色灵魂的起点。

演员在表演中,需要在不同的节奏、张力与情绪中巧妙的揉合形体动作,来与角色的内心情感融合;在表演中,演员们还需要呈现出从肢体到面部细节的小技巧,来展现出角色的复杂内心世界;更甚者,在表演中,演员们还要配合表演节奏,来增加角色的表现力,令观众更加感受到角色的真实世界。

有效的形体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化的表现。

演员表演中的形体语言便是一种艺术语言,它能够把台词与演员的肢体语言融合在一起,令台词更有说服力。

台词体现在演员的肢体上,便拥有灵魂;肢体上的动作,便变成真实的语言,传递出角色的情绪与状态。

以这样的方式,演员们便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通过一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去表现出角色的内心情绪。

面对形体语言的学习,演员们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知识点和专业技巧,同时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中。

演员首先需要站立在角色的视角,并把角色的心理世界投射到自己身上,深刻理解角色;之后,演员们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把自己融入角色,建立一种认可的共鸣;最后,演员们要站在观众的视角,去思考成功表演的要素,从而把角色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在台词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无声的塑造,令角色的精神世界更加真实,令观众更加感受到表演的张力与浓度。

而作为一名话剧演员,想要更好的传达精神世界,把台词与表演融合,关键点便是精准掌握形体语言,不断练习,获得更多不同表达方式,以期让自己的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归根结底,话剧演员的表演责任便是把精神世界融入到表演中,把台词与肢体语言融合,把表演灵魂展示出来。

获奖感言之话剧表演的身体语言

获奖感言之话剧表演的身体语言

获奖感言之话剧表演的身体语言感谢大家的到来和支持,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个舞台上获得这个奖项。

在我表演的这个话剧中,身体语言是我表达角色内心世界、传递情感和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话剧表演中运用身体语言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动作的精准与协调是话剧表演中至关重要的要素。

演员需要通过动作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状态和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动作的精准与协调可以增强观众对话剧表演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在表演中,我会仔细观察角色的特点与情感,并通过细节的塑造来传递给观众。

例如,我在扮演自信的角色时会有气定神闲的姿态,而当饰演沮丧的角色时会有低头、沉重的动作,这些细致的动作塑造了角色的形象和情感。

其次,姿态与姿势的运用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

话剧表演中,身体语言不仅是角色对话的辅助,更是对话的延伸。

通过合理的姿态与姿势,观众能更好地捕捉到角色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转折。

例如,角色用背向观众、略微低下头颅和僵硬的姿势,可以创造出冷漠或不自信的形象。

而角色挺胸抬头、放松的姿势则能传达出自信和乐观。

姿态与姿势的运用需要与剧本细致地搭配,通过不同的形体表达,我才能更好地呈现角色的复杂内心。

此外,表情的变化也是我在话剧表演中尤为重视的方面。

表情是角色情感的出口,也是观众与角色建立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话剧表演中,角色的表情需要细腻而真实地呈现,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我会通过表情的微妙变化来传递角色的内心矛盾、秘密和喜悦。

一丝笑意、沉重的眼神、抽泣的嘴角,这些表情细节的刻画都能让观众更加贴近角色,感受到剧中世界的真实与感动。

最后,身体的动作、姿态和表情要与舞台的布景、服装和光影相协调,才能呈现出一幅完整的视觉画面。

舞台是表演的背景,布景、服装和光影的设计与表演者的身体语言相互照应,共同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在话剧表演中,我会与导演和设计师合作,共同打造适合角色和剧情的舞台效果,将我们的表演与整个舞台融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学生姓名:周远宜学号:201231100141系别:艺术系专业班级:表演专业(影视方向)1班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邓星明教授起止时间: 年月年月摘要话剧表演者通过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传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使得话剧剧情更加饱满与生动。

因此,肢体语言应用能力的高低,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该话剧表演者的演出水平,更能从深层次传达其所拥有的艺术造诣。

本文在对肢体语言详细阐释的基础上,对话剧表演中表演者运用肢体语言的到位与否做了认真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恰当的建议,以及话剧表演者能在表演中对肢体语言更为合理高效地运用而使得演出更加的生动与感人。

关键词:话剧表演;肢体语言;运用及建议AbstractDrama artists through proper body language, convey emotion, shaping the character image, make the drama plot more full and vivid. Body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high and low, therefore, not only can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level, the drama artist can from deep convey its have more artistic attainment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body language, artists use body language to play in place or not done carefully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advice, in order to play can artists in the performance of body language is more reasonable to efficiently use and make the performance more vivid and touching.Keywords: Drama performance; Body language; Problems and guide目录一、引言 (1)二、什么是肢体语言 (1)(一)肢体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关系 (2)1、情态语言 (2)2、肢体语言 (2)3、空间语言 (2)(二)肢体语言特点 (3)1、无意识性 (3)2、文化差异性 (3)3、真实性与直观性 (4)三、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运用问题 (5)(一)话剧演员的基础不扎实 (5)(二)话剧演员缺乏实践经验 (5)(三)话剧演员缺少正确指导 (5)(四)话剧演员对肢体语言认识不清 (8)四、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运用建议 (14)(一)加强基本功训练 (14)(二)以实践积累经验 (14)(四)加强对肢体语言的认识 (15)五、结语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一、引言在当今花样繁多的世界艺术潮流中,话剧这一艺术领域,因其表演因素的多样性,带来了话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采取多重肢体语言的这一特征。

除此之外,多样的艺术风格,别致的形式体裁,舞台背景的标新立异,以及导演与艺术家之间独具特色的交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员在话剧演出时肢体语言的客观展示。

另外,演员作为话剧演出的主体,同时具备着一种主观能动性,意思就是肢体语言在创作中属于自然流露的、由衷地一种自我发挥。

这一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话剧艺术家应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通过一种趣味性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形象完美演绎[1]。

因此,在当代话剧领域,很多话剧艺术家开始看重表演语言中的肢体语言这一环节,将肢体语言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深刻领悟,从而使其在话剧艺术领域上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什么是肢体语言依据享誉全球的英国人际关系大师亚伦•皮斯潜心30年权威力作《身体语言密码》一书,可以得知肢体语言的定义。

“肢体语言没有声音,也叫做身体语言,在对人体肢体作出相关调查后发现,人类的身体语言具有多样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面比较广,应用频率也比较高。

”在特定的情形下,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身体语言,往往在相类似的场景下,所要表达内容相同或者类似,都会使用同一种频率性较高的动作[2]。

最简单的例子,表示认同或者许可以及肯定都是选择点头,相对,不认同时就会摇头;在比较焦急的情形下,会徘徊,会来回踱步;在生气时会噘嘴会皱眉;在极度开心时会表现的手舞足蹈;在对某人表示赞赏时会竖起大拇指;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会捏耳垂,会挠头等。

在日常交往中,这些很简单的肢体语言能够简化复杂的语言交流,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语言往往无济于事,不如一个拥抱来的实在。

在紧张状态,当事人不需要用尴尬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紧张状态,对方通过当事人的动作完全能够体会出,这样也将语言交往赋予更丰富的艺术性。

在生活中,很多人能够通过自己比较夸张的行为动作来表达最常见的喜怒哀乐,从而用自身行为去感染身边的人。

把丰富多变的肢体语言融入话剧表演中,使话剧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种融入方式能够将单一的表演形式注入新鲜血液,让形式走向多样化,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情感情景的过程中,观众欣赏到的表演更加绚烂多彩,绚烂多变的肢体语言与演员的表情相结合,将话剧的艺术效果进一步提升,吸引性更强[3]。

(一)肢体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关系肢体语言是体态语言的一部分,表演某个话剧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现不同的状态,体态语言的应用内容也比较丰富,比较常见的就能够划分为情态语言、肢体语言、空间语言这三种语言,而这三种语言的集合也就是体态语言,构成了话剧表演中所涉及体态语言的全部。

1、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它是指指身体上的动作,并不包含面部表情。

肢体语离不开大脑的支配,无论是身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都需要大脑的控制,在传递自身的情感状态时无论使用哪种表达方式都需要大脑的指令。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因为在体现表演者性格与心境时,结合肢体语言能够更加具体生动突出。

2、情态语言简单来说情态语言就是喜怒哀乐这些表情,必须通过面部器官的分工合作才能实现。

表达内容最丰富的莫过于眼睛与嘴角。

人些许的小变化都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在形容某个人的时候会形容别人“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所有的情绪都能够在眼睛在体现出来[4]。

其次就是嘴角,开心时会嘴角上扬,不开心时会嘟嘴,惊讶害怕会张大嘴巴等。

话剧中人物或悲伤或兴奋的状态心情,都可以通过幅度较大,较夸张的面部表情去传递这种信息。

3、空间语言隶属空间范围的空间语言统称为空间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彼此间在生理与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

不管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小领域,这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一旦遭到他人的入侵,当事人将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排斥。

因此,这一小领域也会出现在话剧表演中,表现的方式就是场景和人物间的距离。

(二)肢体语言特点1、无意识性肢体语言能够将自身潜藏于心的语言表现出来。

像舞蹈演员,歌唱时的表情等;是自身未经过可以训练,未经过预先设想,身体自发表现出来的。

在日常交际中,完全能够将肢体语言应用其中,来表达自己的某些不可明喻的观点。

比如:在话剧表演两人在交谈时,如果对方谈论的话题并不受自身关注,自己并不感兴趣,可以不停的看手表或者将眼睛转向其他地方,暗示对方自己对话题不感冒。

又或者,话剧表演时感兴趣的眼神,身体前倾,洗耳恭听的状态,都能够暗示对方,在这方面能够更深层次说明,有详细说明的必要。

另外在话剧表演剧情发展到极度紧张的状态,话剧演员会很不自觉得挠头,捏耳垂,搓手等动作,在激动时会附带一些小动作,这些都是在不自觉状态下产生的,并没有事先安排。

2、文化差异性地域差异导致了文化差异,当然这种差异性在肢体语言上也同样存在。

在中国,对于肯定回答可以用点头来代替,可是在印度点头代表的确实否定含义。

在中国对小孩子很喜爱可以通过摸头来传达,但是在国外深受佛教影响的地区,摸小孩子头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5]。

还有,在中国与人交谈时目不转睛的盯着对方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可是在美国就恰恰相反,与人交谈必须正视对方,目光不能转移,否则会给你不礼貌不真实不可信耐的影响。

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性,所以在不同地域的话剧表演,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大不相同,话剧表演中,相同的肢体动作在不同地域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差别。

3、真实性与直观性人们对在同一事物上语言与肢体语言间的差异性倾向,以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为首的团队对此作出研究,而研究的结果显示人们普遍倾向肢体语言[6]。

我们常说某人虚伪,说话虚假,城府深。

这就是由于语言信息属于有意识行为,能够控制,很难表达最真实的含义,是通过深思熟虑才表达出来的;与此相比,肢体语言就更加真实,是无意识的,能够将内心最真实的东西表露出来。

而且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情绪状态心情更为直接,在话剧表演中表演者进行到剧情高潮的时候是肢体语言的表达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把观众带动到情景中。

三、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常见问题(一)话剧演员的基础不扎实例如话剧《茶馆》中的一个片段: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唐铁嘴踏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您贵庚是……王利发:(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

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

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

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

他们自带茶叶。

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临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常四爷,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话剧艺术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其肢体语言传达准确的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这是需要坚持长期的、扎实的训练表演才能够真正做到的一门技艺。

但是从上面的话剧《茶馆》案例中可以看出,松二爷、常四爷、王利发的表演者都无法很好的表演出各自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与演员的是否有扎实的功底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