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6课秋季里的传统节日教案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6课《秋天里的传统节日》课件

论: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到过什么敬老尊老的活动?
每个社区都有老年服务中心 公交车上大家主动为老人让座 旅游景点持老人卡可免费进入 志愿者定期前往敬老院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情景还原
看教材P28:请同学们分组模拟 再现三个情景。 互相评价对方的表演,谁做的不 对,错在了哪里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下面这首诗吧。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又是一年中秋团圆时,每年此时,与家人团聚、共享大餐无疑 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都说月有阴晴圆缺,中秋夜的月亮无疑是一年 到头最大最圆的,在中秋节这一天,大家都有家人伴于身侧。 如果有远在外地的家人,记得给他们打个电话,说一句:我想 你了。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九月九重阳节
你知道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含义吗?
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是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
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你都是怎么为家中的老人过重阳节的呢?
老 人 节 习 俗
陪老人一起登高、爬山
插茱萸
赏菊花
做重阳糕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 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
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 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
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 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上飞去。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上册
你知道什么关于中秋的古诗和典故呢?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秋天里的传统节日 2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秋天里的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3.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观察、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并在敬老的节日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知道平时该如何关心老人。
2.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观察、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尊敬老人、帮助老人。
三、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音乐磁带,彩纸小星星(40个),中药药物小球(40个),祝福纸条40张,一张中国地图,画月亮的变化(表格),描写月亮的诗歌(实物投影),一些月饼,扮演老人的服装,生日蛋糕,老花镜等。
四、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了解秋天的节日有那些?搜集描写中秋或月亮的诗歌。
课前通过听家长讲、看书或看电视等了解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统故事以及中秋节的习俗等。
(2)学生调查:A、通过问大人或查资料,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B、社会上尊老、敬老的活动有哪些?C、老人节这一天自己家周围(社会)开张、开展哪些敬老活动。
D、了解身边老人的需要。
2.教学器材:多媒体演示操作台,实物投影仪,表格(40张),彩纸小星星(40个),“月球”(40个)即中药药物小球(40个)。
3.教学课件:教学光盘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进入秋季,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获得了五谷丰登,也迎来了一个秋天的节日。
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节日,好吗?2.出示课件:玉兔吹喇叭,爷爷打月饼,辅以歌曲。
歌词: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呀!引出中秋节。
3.出示挂历找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即为中秋节。
4.教师讲中秋节的起源。
小学品德与生活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里的传统节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里的传统节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3.通过中秋节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来历、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
2学情分析《秋天里的传统节日》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中第二课,《中秋节》为这一课第一课时.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温馨的节日,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典,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本课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唤起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教学难点:通过中秋节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来历、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秋天里的传统节日一、歌曲导入,初识中秋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会唱的同学还可以跟着边唱边打节奏呢?课件播放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2.师:好听吗?谁来说说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呀?板书:中秋节2【讲授】秋天里的传统的节日师:上个星期,大家都在家休息了八天,知道为什么会比平时多休息一天吗?3.师:大家知道中秋节指的是哪一天吗?今年的中秋节就是上星期的星期天,也就是9月30日,明明是八月十五,怎么又是9月30日。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第6课《秋天的节日》教案冀教版

答案:传承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学习传统艺术和技艺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学生可以参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或者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
8. 例题8:请说明如何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答案: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帮助老人或残疾人,或者关注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秋天的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秋天的节日的基本概念、习俗和文化内涵等。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金色的秋天 第6课《秋天的节日》教案 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金色的秋天 第6课《秋天的节日》教案 冀教版,主要围绕秋天的节日展开,让学生了解秋天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重阳节,以及相关的习俗和文化。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节日的意义,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网络教学: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例如,在讲解重阳节时,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网络资料,了解重阳节的历史和文化。
3.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秋天的节日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记忆力。例如,设计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游戏,如猜灯谜,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节日的乐趣。
强调秋天的节日对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和联系的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秋天的节日。
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秋天的节日》说课稿

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秋天的节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秋天的节日》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主要围绕秋天的节日展开,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与家人共度中秋的美好时光。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对中秋节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庭亲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学会与家人共度中秋的美好时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感受家庭亲情。
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直观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引出课文主题。
2.课文讲解:a.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b.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家庭亲情。
c.讨论课文中的习俗,让学生学会与家人共度中秋。
3.实践活动:a.学生制作中秋卡片,表达对家人的祝福。
b.举办中秋诗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秋天的节日——中秋节来历:起源、传统习俗:赏月、吃月饼、猜灯谜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的掌握程度。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为收获歌唱秋天里的传统节日PPT课件2鄂教版

的写 亲一 人句 献话 上给 你台 的湾 祝的 福同 吧胞 !或 远 方
•
中秋赏月 吃月饼 赏灯、开庙会
• 各 地 过 中 秋 的 风 俗
• 韩国的风俗
小组展示
采用你喜欢的形式一下自 己所了解的中秋。
名言摘抄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以后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2.4秋季的节日教案

《秋季的节日》本课通过对中秋节及老年节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增加了解,同时学会酷爱祖国的传统节日,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关切老人、尊重老人。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酷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二、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取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切老人、尊重老人。
3、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观看、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讨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探讨的爱好。
【进程与方式目标】了解中秋节与老年节,增强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熟悉与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酷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尊重老人、帮忙老人。
【教学重点】一、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二、了解一些有关老年节的知识。
【教学难点】一、使学生在敬老的节日里以实际行动关切老人、尊重老人。
明白平常该如何关切老人。
二、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观看、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讨方式。
了解秋季的节日有那些搜集描述中秋或月亮的诗歌。
课前通过听家长讲、看书或看电视等了解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统故事和中秋节的风俗等。
调查了解社会上尊老、敬老的活动有哪些。
一、教学引入:一、进入秋季,咱们迎来了秋高气爽,取得了五谷丰登,也迎来了一个秋季的节日。
请同窗们观看课件,告知大伙儿这是什么节日,好吗2、出示课件:玉兔、爷爷打月饼等中秋节图片,辅以歌曲。
歌词: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呀!引出中秋节。
3、出示挂历找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即为中秋节。
4、教师讲中秋节的起源。
五、请学生讲自己明白的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奇故事。
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并同时说明,中秋节此日什么缘故要吃月饼的缘故。
6、教师送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形状象月亮的白色小球,请学生打开小球,即可看到小球内纸条上的中秋祝愿。
在请学生说说自己同意祝愿的感受。
并把祝愿写在小星星上送给同窗或贴在黑板上。
黑板上的板书即刻完成。
圆圆的月亮上写着“中秋节”三个字。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6课《秋天里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6课《秋天里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秋天里的传统节日》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秋天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重阳节,通过这两个节日的习俗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团聚和亲情的温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对于秋天的传统节日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节日的习俗活动,但对于节日的内涵和文化意义可能理解不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和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知道这两个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探究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老人、团结友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和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2.难点:让学生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家庭的团聚和亲情的温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中秋和重阳的节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秋和重阳节日案例,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节日资料,如故事、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传统节日,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呈现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气氛。
3.操练(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秋节和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节日信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里的传统节日》
◆教材分析
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是一个温馨的节日,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典,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本课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唤起儿童已有的生活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酷爱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
的幸福,关爱家人;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取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切老人、尊
重老人。
【进程与方式目标】
1、通过中秋节的活动,初步了解中秋节的风俗、来历,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
幸福,关爱家人;
2、通过以重阳节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初步养成尊老敬老的意识和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中秋节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风俗、来历、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
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取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学会关切老人、
尊重老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是全家团聚,合家欢聚的日子;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和风俗。
【教学难点】
在中秋节里,引导学生不要忘了向远方的亲人表示节日的祝愿;在重阳节时,了解身旁老人的需要。
◆课前准备
教师预备:月饼;中秋的故事和来历;送给老人的贺卡。
学生预备:一人预备一块月饼;了解中秋的来历;向家长询问各地中秋节有哪些风俗适应,能够上网查阅。
学生课前了解敬老节的含义和风俗;了解身旁老人的需要。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中秋月儿圆
1、教师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学生欣赏歌曲,边听边唱,了解歌曲的来由;
2、学生学唱歌曲,体验昔时小朋友们为爷爷唱歌时的心情;
3、结合歌曲内容,学生交流各自过中秋节的活动和心情;
4、教师提问:同窗们还明白哪些过中秋节的风俗。
学生四人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5、品赏月饼,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它象征着全家团聚,和和美美;
教师介绍“吃月饼的来历”,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月饼有关的知识和体会;
6、交流:你们明白各地中秋节有哪些风俗适应吗鼓舞学生采纳多样化的交流方式;
7、班级故事会:让学生讲讲从妈妈那里听到或其他地址了解到的关于中秋的传奇,如
《嫦娥奔月》、《吴刚和桂花树》、《月饼的来历》等,引导学生感受中秋节的美好。
活动二、九月九重阳节
1、提问:同窗们,你们的家中有老人吗你喜爱他们吗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
轻时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此刻怎么样请大伙儿相互介绍一下吧;
2、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大伙儿明白老人节吗老人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它是一年中的那一天呢请说说老人节的含义和风俗;
3、讨论:人们是如何为老人们过节的结合教科书26-27页的画面想一想,在老人节的
这一天,你预备为老人做些什么
4、结合课前调查,说说老人需要哪些帮忙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到的社会上的敬老尊老的
活动;
5、老师小结:尊重老人,要从平常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6、小组讨论:尊重老人咱们平常应该如何做
7、情境演出:看教材28页,观看这三个场景。
哪个做的错,错在了哪里哪个做的对,
对在了哪里
8、请各组别离设计和演出平常和老人相处、为老人效劳的情境;
9、小结要点:尊老敬老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试着做一张《祝愿卡》,把你想对爷爷、
奶奶说的话写上去,相信老人们必然会超级快乐的。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