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现场急救方法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人员烧伤急救措施

人员烧伤急救措施

人员烧伤急救措施
烧伤是一种紧急情况,下面是对烧伤的急救措施:
1. 伤员安全与环境检查:
- 安全第一:首先确保施救者和伤员的安全。

- 火源切断:如果是火灾引起的烧伤,立即切断火源。

2. 急救步骤:
- 冷却烧伤部位:立即用凉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

注意不要用冰水或者冰块直接敷在烧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害。

- 衣物处理:轻度烧伤时,小心地移除烧伤部位的衣物,注意避免粘连。

- 保护伤口:用干净的干布或纱布轻轻包扎烧伤部位,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 就医:严重烧伤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3. 不建议的急救措施:
- 不使用涂抹物质:不要在烧伤部位上涂抹任何药膏或物质,以免造成感染或加重烧伤。

- 不破溃疱:不要挤压或破坏烧伤部位的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4. 注意事项:
- 观察情况:注意观察伤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及时调整姿势,保持呼吸通畅。

- 饮水: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给予少量清水,不要强迫喂水。

烧伤急救需要快速而稳妥的处理,但同时要注意避免二次伤害,如感染或患者情绪紧张等,及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和处理。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急救原则: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

(2)对于不同的致伤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1)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和饰物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损伤烫伤表皮。

(3)电烧伤:立即切断电源。

(4)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在病人可以耐受的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常可用15"C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30min o(5)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

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

(6)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

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

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

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7)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

(8)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

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

(9)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将有关系统或设备隔离,及时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同时汇报灼烫伤亡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处理事故及抢救。

(10)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拨打120。

(11)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

遇到严重烧伤时应该如何救护

遇到严重烧伤时应该如何救护

遇到严重烧伤时应该如何救护烧伤是一种极其严重且痛苦的意外伤害,当遇到严重烧伤的情况时,正确且及时的救护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减轻伤者的痛苦,还能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提高康复的机会。

首先,要迅速让伤者脱离致伤源。

如果是火焰烧伤,应立即帮助伤者扑灭火焰,切忌奔跑呼喊,以免助燃和加重呼吸道烧伤。

可以使用湿布、棉被等覆盖灭火。

对于电烧伤,要立即切断电源,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伤者或电线,可用木棒、竹竿等不导电的物品挑开电线。

化学烧伤的话,应迅速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创面,起码要冲洗20 分钟以上。

生石灰烧伤,应先去除石灰粉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在脱离致伤源后,要立即对伤者的烧伤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观察伤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

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同时,要注意检查伤者有无合并其他损伤,如骨折、颅脑外伤等。

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创面处理环节。

对于严重烧伤,不要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物品,这些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可能会加重创面感染。

可以用清洁的纱布、毛巾等覆盖创面,避免创面受到污染。

如果烧伤部位有衣物粘连,不要强行撕扯,以免撕脱表皮,加重损伤。

可先用剪刀剪开衣物,保留粘连部分,等待后续处理。

对于小面积的烧伤,可用冷水持续冲洗或浸泡 15 至 30 分钟,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但对于大面积烧伤,尤其是伴有休克的伤者,不能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以免加重休克。

在处理创面的同时,要注意为伤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烧伤部位在头面部,特别是伴有口鼻周围的烧伤,要警惕吸入性损伤。

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分泌物和异物,必要时可将伤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然后,就是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

严重烧伤会导致大量体液丢失,容易引起休克。

可以先给伤者口服适量的淡盐水,但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呕吐。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现场处理烧烫伤的最佳急救措施

现场处理烧烫伤的最佳急救措施

现场处理烧烫伤的最佳急救措施
1. 先迅速将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远离热源或烧伤物。

2. 立即用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持续约20分钟。

冷水可以帮助降低伤口温度,减轻疼痛,并防止继续烧伤。

3. 注意不要使用冷冻物品(如冰块)来冷敷烧烫伤,以免造成细胞冻伤。

4. 不要使用涂抹药物、洗剂或其他物质治疗烧烫伤,以免加重伤情。

5. 若伤者穿着紧身衣物或饰品,立即解开,以免限制血液流动。

6. 不要撕掉粘在伤处的衣物或物体,以免造成伤口进一步感染。

7. 若烧烫伤面积较大或伤势较深,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8. 使用干净的干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处,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侵入。

9. 若烧伤部位皮肤出现水泡,切勿挤压或割破,以免引发感染。

10. 将伤者保持平躺,避免外力影响伤口,同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情况。

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措施

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措施

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措施
《烧伤急救措施》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工作环境中都可能发生。

对于烧伤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及时的急救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且有可能挽救烧伤人员的生命。

以下是一些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措施。

1. 火场逃生:如果烧伤是由于火灾引起的,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火灾的伤害。

迅速逃离火场,并呼救消防员和医护人员。

2. 灭火:如果有人身上着火,可以立即采取灭火措施,例如用大衣或毯子将着火的人包裹住,或者让其躺倒在地上,用水或其他灭火器灭火。

3. 清洁伤口:烧伤后,应立即清洁伤口,用清水冲洗烧伤部位,但不要使用冰水或冰块,以免引起更大的伤害。

4. 保护伤口:用清洁的干纱布或棉布轻轻覆盖烧伤部位,避免外界细菌感染。

5. 就医:烧伤严重的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就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和救治。

在进行急救措施时,需要注意避免自己受到烧伤人员的感染。

此外,不要给烧伤人员饮食或者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及时的急救可以帮助烧伤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降低疼痛感并加速愈合。

希望大家都能牢记以上的急救措施,及时帮助烧伤人员,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烧伤应急救援措施

烧伤应急救援措施

烧伤应急救援措施概述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由火灾、化学品溅溃、热液体接触等原因引起。

烧伤伤害严重程度可以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和伤及的身体部位来划分。

在面对烧伤应急情况时,正确和迅速的救援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烧伤应急救援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烧伤紧急情况。

救援步骤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烧伤事故后,第一步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拨打急救电话,可以及时获得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急救电话号码因地区而异,您可以在明显的位置找到这些号码,例如墙壁或手机应用程序中的联系人列表。

2.评估伤者的安全和自己的安全在进行救援行动之前,请确保伤者和自己的安全。

如果可能,将伤者从烧伤源处移开。

确保没有其他危险存在,例如火灾或者放射性物质泄漏。

3.冷却烧伤部位立即将烧伤部位冲洗冷水。

用冷水冲洗烧伤区域有助于减缓烧伤的进展,并且可以缓解疼痛。

避免使用冷水过长时间,以免引起低体温。

4.遮盖烧伤部位使用干净的干棉布或非粘性敷料轻轻盖住烧伤区域。

避免使用棉花或粘性敷料,因为它们可能会黏附在伤口上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5.判断烧伤程度根据烧伤的深度和范围,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

烧伤程度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

学会辨别烧伤程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评估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治疗。

6.避免自行处理严重烧伤严重烧伤(多指二度烧伤以上)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继续保持烧伤部位的清洁和遮盖。

7.舒缓伤者的疼痛和焦虑在等待救援到来的过程中,尽力舒缓伤者的疼痛和焦虑。

可以通过与伤者进行交谈、提供心理支持和简单的鼓励来缓解伤者的不适情绪。

注意事项1.切勿用冰镇物质处理烧伤虽然使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但切勿使用冰镇物质(如冰块)直接接触烧伤区域。

冰镇物质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皮肤损伤。

2.不要破坏烧伤的水泡如果出现烧伤水泡,请不要主动破坏它们。

水泡提供了对伤口的保护,破坏水泡可能导致感染或加重疼痛。

烧伤急救

烧伤急救

烧伤急救
烧伤分火灾烧伤和化学烧伤,处理办法有所不同。

(1)对火灾烧伤
①烧伤后不要惊慌,尽力保持镇静,立即脱掉着火的衣服或扑灭身上的火源。

②切忌带火奔跑、呼喊,以免呼吸道烧伤或火借风势越烧越旺。

③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同时身体应放低姿势撤离火场。

④脱离火场后,立即用凉水冲洗或将烧伤处放入凉水中10~20分钟,减轻烧伤程度。

⑤若烧伤口出现了水泡,可在低位刺破,然后再包扎伤口。

切忌把皮剪掉,造成感染。

(2)对化学烧伤
①若被生石灰烧伤,忌将受伤部位用水浸泡,应迅速清除石灰后,用大量流动的洁净冷水冲洗10分钟以上,尤其眼内烧伤,更应彻底冲洗。

②凡眼部烧伤,严禁用手或手帕等揉擦,首先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③伤员如口渴,应给予含盐饮料。

④对严重烧伤者应迅速向急救中心呼救,送往医院治疗。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
烧伤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快速脱离热源、冲水降温、脱去局部衣服、浸泡创面、送医救治。

烧伤后的具体处理措施,还需要结合烧伤的程度来分析。

1、快速脱离致热源:在发生烧伤以后,应首先脱离致伤环境。

如衣服着火导致的烧伤,应立即就地翻滚、跳入水池等进行灭火,避免皮肤持续受到灼伤;
2、冲水降温:在脱离致伤因素并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需要给烧伤部位局部降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12-18℃的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创面,有助于冲除热力源,洗去污染物,减轻烧伤的损伤,缓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硫酸、生石灰等化学物品引起的烧伤不宜立即冲水,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加重病情;
3、脱去局部衣服:如果局部有衣物覆盖,在流动水冲洗时,还要及时脱去局部的衣物,尽量避免衣物与创面粘连,导致后续处理衣物时引起二次损伤;
4、浸泡创面:暴露创面后可用毛巾包裹冰块或直接冷水浸泡创面30分钟,进一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损伤,缓解疼痛。

该过程中还需注意机体保暖,以免低体温的情况下诱发室颤;
5、送医救治:如果只是I度轻度烧伤,那么在进行上述步骤以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湿润烧伤膏等药物治疗。

但如果是II度以上烧伤,则需要及时送医治疗,以免自身处理不当发生感染或者耽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现场急救方法及应对策略
所谓烧伤现场急救,是指发生烧伤后,伤员、消防队员及现场其他
人员如何开展救他和自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有效防止伤情的继
续发展,使伤员得到保护,并接受简单的、应急的处理,或安全的转送,这些都属于现场急救。

一、火灾烧伤后现场急救的原则及意义
烧伤后急救的原则是迅速移除致伤源,终止烧伤,脱离现场,并及时
给予适当的处理。

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有效的减轻损伤程度,
减少病人痛苦,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烧伤病人的现场急救是烧伤治
疗的起始和基础,对以后的治疗和病人的生命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发生热力烧伤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热力烧伤一般包括热水、热液、蒸气、火焰和热固体,以及辐射所造
成的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最多,因而民间的“急救”措施也多种
多样,最常见的是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这些物品都不
利于热量散发,同时可能加重创面污染。

在火焰烧伤中,伤员奔跑呼喊,以手灭火;在油燃烧致伤中用水灭火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有效的措施为立即去除致伤因素,并给予降温。

如热液烫伤,应立即
脱去被浸渍的衣物,使热力不再继续作用,并尽快用凉水冲洗或浸泡,使伤部冷却,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

火焰烧伤时,切忌奔跑、呼喊,
以手扑火,以免助火燃烧而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手部烧伤,应就地
滚动,或用棉被、毯子等覆盖着火部位,适宜水冲的,以水灭火,不
适以水冲的,用灭火器等。

去除致伤因素后,创面应用冷水冲洗。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防止热力的
继续损伤,可减少渗出和水肿,减轻疼痛。

冷疗需在伤后半小时内进
行,否则无效。

具体方法是,烧伤后创面立即浸入自来水或冷水中,
水温要求不严格,15°C ~20°C左右即可,亦可用纱布垫或毛巾浸冷
水后敷于局部半至一小时,或更长,直到停止冷疗后创面不再感觉疼痛。

冷水冲洗的水流与时间应结合季节、室温、烧伤面积、伤员体质,气温低,烧伤面积大,年老体弱,则不能耐受较大体表范围的冷水冲洗,冲洗后的创面,不要随意涂沫,即使基层医疗单位和家庭常用的
一些外用药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影响清创和对烧伤深度的诊断。

创面可用无菌敷料,没有条件的可用清洁布单或被服覆盖,尽量避免
与外界直接接触,尽快送医院诊治。

三、发生吸入性损伤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吸入性损伤是指热空气、蒸气、烟雾、有害气体、挥发性化学物质等
致伤因素和其中某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被人体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和
肺实质的损伤以及毒性气体和物质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学中毒。

吸入性损伤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热损伤,吸入的干热或湿
热空气直接造成呼吸道粘膜、肺实质的损伤;二是窒息,因缺氧或吸入
窒息剂引起窒息是火灾中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在燃烧过程中,尤其
是密闭环境中,大量的氧气被急剧消耗,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可使伤员窒息。

另一方面,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
含氮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氰化氢,两者均为强力窒息剂,吸入人体
后可引起氧代谢障碍,导致窒息;三是化学损伤,火灾烟雾中含有大量
的粉尘颗粒和各种化学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通过局部刺激或吸收
引起呼吸道粘膜的直接损伤和广泛的全身中毒反应。

迅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
碳粒,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者给予导管吸氧,判断是否有窒息剂
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中毒的可能性,及时送医疗中心进一步处理,途
中要严密观察,防止因窒息而死亡。

四、发生电烧伤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电烧伤时,首先要用木棒等绝缘物或橡皮手套切断电源,立即进行急救,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

在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轻易放弃。

五、烧伤伴合并伤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火灾现场造成的损伤,往往还伴有其他损伤,如煤气、油料爆炸,可
伴有爆震伤;房屋倒塌,车祸时可伴有挤压伤;另外,还可造成颅脑损伤、骨折、内脏损伤、大出血等。

在急救中,对危急病人生命的合并伤,应迅速给予处理,如活动性出血,应给予压迫或包扎止血。

开放
性损伤争取灭菌包扎或保护,合并颅脑、脊柱损伤者,应在注意制动
下小心搬动。

合并骨折者,给予简单固定等。

六、经现场急救后,转送前的注意事项。

经过现场急救后,为使伤员能够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应尽快转送医院,送院的原则是尽早、尽快、就近。

但是由于一些基层医院没有烧
伤外科专业人员,因此,烧伤伤员经常遇到再次转院的问题,对轻中
度烧伤,一般可以及时转送,但对重度伤员,因伤后早期易发生休克,故对此类伤员,应首先及时建立静脉补液通道,给予有效的液体复苏,能有效预防休克的发生或及时纠正休克,减轻创面损伤程度,降低烧
伤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工作若由火场消防医护人员或就近医疗单位负责,则能避免耽误时机。

一般来讲,成人烧伤面积大于15%,儿童大于10%,其中Ⅱ度以上(含Ⅱ度)面积占1/2以上者,即有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性,多需要静
脉补液治疗。

火灾烧伤后现场急救是一项必要又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工作,需要多
方力量的密切配合,当发生大的火灾,有较重大人员伤亡时,现场急
救工作应摆在突出位置。

国外一些消防队,队员多有良好的现场救治
知识,出火场时常配备必要的医护专业人员和救治设备或与医疗急救
联动,值得借鉴推广。

发生火灾时,消防官兵常常是第一到达火灾现场者和出入火海的战斗员,如何搞好火灾现场急救工作,怎样普及火场救治常识,也值得消
防及有关部门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链接:
1、烧伤面积的简单计算。

烧伤的轻重程度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有密切关系。

因此正确认识和估
计烧伤面积,是判断伤情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烧伤的急救和随
后的治疗中,必须对烧伤面积做出迅速的基本正确的估计。

(1)中国九分法。

一般来说,成人在总体表面积中头颈部占9%,双上肢各占9%,躯干及
会阴部占3×9%,臀部及双下肢占5×9%+1(46%)。

儿童的特点是头大下肢小,在估计烧伤面积时应予以注意。

小儿头部
比例较成人大而下肢短小,故烧伤面积依年龄计算方法如下:
头面部面积%=9+(年龄-12)。

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

(2)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
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

由于烧伤的预后涉及许多因素,处置不当的话,轻症也可成为重症,
所以,有条件的话,烧伤病人均应去医院诊治。

当烧伤面积成人达20%、儿童达10%时,应急送医院。

2、烧伤深度的分度和判断。

(1)Ⅰ度烧伤的表现:局部红斑、灼痛感。

数日后痊愈。

常见原因:阳光直射时间过长、热水烫伤后等。

(2)浅Ⅱ度烧伤的表现:水泡大、疱皮薄、基底潮红、剧痛。

至少要
2周才能好转。

常见原因:阳光直射时间过长、热水烫伤后等。

(3)深Ⅱ度烧伤的表现:水泡小、疱皮厚、基点潮红有出血点、有疼痛。

3-5周愈合,如继发感染则可发展为Ⅲ度。

常见原因:热锅油、高温金属等引起。

(4)Ⅲ度烧伤的表现:局部皮肤皮革状、呈灰白甚至焦黑色、干燥、
痛觉消失。

3-5周焦痂脱落,出现肉芽创面,一般需植皮方能愈合。

常见原因:强酸、强碱等药物引起的灼伤等。

3、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1)轻度烧伤: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小儿烧伤面积减半。

(2)中度烧伤:烧伤面积为11%-30%的Ⅱ度烧伤或10%以下的Ⅲ度烧伤;小儿烧伤面积减半。

(3)重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1%至50%的Ⅱ度烧伤或11%-20%的Ⅲ度烧伤;小儿面积减半。

(4)特重烧伤:烧伤面积超过50%的Ⅱ度烧伤或烧伤面积超过20%的Ⅲ
度烧伤;小儿面积减半。

4、烧伤的预防措施。

(1)要时刻留心,防止孩子烧伤。

(2)在浴缸洗澡时,谨防跌入烫伤。

(3)有易燃品、煤气、取暖器的地方,不能让孩子接近。

(4)热水瓶要放在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

(5)油锅烧菜时,不要让孩子呆在旁边。

(6)从小教育孩子养成生活中自我防护的好习惯。

(7)家庭成员要学习并掌握烧伤初步处理的原则及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