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绪论(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分析化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 1/33页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什么是分析化学?
What
Why
为什么要学习分析化学
?
如何学习分析化学?
How
《 第一章 绪论 》
- 2/33页 -
目录
CATALOG
0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及其特点
0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实验性强 :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学、计 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第一章 绪论 》
特点
- 7/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991年IUPAC国际分析科学会议主席E.NIKI 教授所说,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 在能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环 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 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 第一章 绪论 》
- 30/35页 -
教学要求和成绩评价
掌握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分析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培养
《 第一章 绪论 》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 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31/35页 -
习题
1、分析化学的英文名称是( )
A
A、analytical chemistry
医药卫生
临床检验:血液、尿液等指标的检测。
《 第一章 绪论 》
- 14/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 1/33页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什么是分析化学?
What
Why
为什么要学习分析化学
?
如何学习分析化学?
How
《 第一章 绪论 》
- 2/33页 -
目录
CATALOG
0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及其特点
0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实验性强 :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学、计 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第一章 绪论 》
特点
- 7/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991年IUPAC国际分析科学会议主席E.NIKI 教授所说,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 在能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环 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 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 第一章 绪论 》
- 30/35页 -
教学要求和成绩评价
掌握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分析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培养
《 第一章 绪论 》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 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31/35页 -
习题
1、分析化学的英文名称是( )
A
A、analytical chemistry
医药卫生
临床检验:血液、尿液等指标的检测。
《 第一章 绪论 》
- 14/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01第一章 绪论 《流体力学(第4版)》罗惕乾(电子课件)

体积弹性模量定义为产生单位相对体积变化所需的压强增高:
E dp dv v
其中E为体积弹性模量,v为流体体积,负号是因为当受压时dp>0体 积减小dv<0,考虑到一定质量的流体 m=ρv = 常数, 其密度与体积成 反比:
dv vd 0, 即 dv d v
体积弹性模量可写为: E ddp(N /mddp2)
dt
d
dt
其中比例系数μ是反映粘性大小的物性参数,称为流体的粘性系数或粘度。
考虑如上图的流体元变形,因为Δ=(u+du)dt-udt=dudt,
又Δ= dytgdθ=dydθ,所以单位时间内的角变形 d等于速度梯度
dt
dd。uy
从而得到著名的牛顿粘性公式:
du
dy
其中τ的单位是帕:N/m2,流体粘性系数μ的单位是:N.s/m2
(3)表面张力σ(N/m) 液体表面由于分子引力大于斥力而在表层沿表面方向
产生的拉力, 单位长度上的这种拉力称为表面拉力。
2、毛细现象
(1)内聚力,附着力
液体分子间相互制约,形成一体的吸引力。
(2)毛细压强
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称为毛细压强
3.毛细管中液体的上升或下降高度
d cos( ) 1 d 2hg
慢的趋势,而快层对慢层有向前的牵扯使其有变快的趋势
Δ
u+du τ
dy
d
u
t
t+dt
流体相邻层间存在着抵抗层间相互错动的趋势,这一特性称为流
体的粘性,层间的这一抵抗力即摩擦力或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剪
切力称为剪切应力τ
牛顿提出,流体内部的剪切力τ与流体的角变形率 成d正比(注
意对于固体而言,τ 与θ 成正比)
E dp dv v
其中E为体积弹性模量,v为流体体积,负号是因为当受压时dp>0体 积减小dv<0,考虑到一定质量的流体 m=ρv = 常数, 其密度与体积成 反比:
dv vd 0, 即 dv d v
体积弹性模量可写为: E ddp(N /mddp2)
dt
d
dt
其中比例系数μ是反映粘性大小的物性参数,称为流体的粘性系数或粘度。
考虑如上图的流体元变形,因为Δ=(u+du)dt-udt=dudt,
又Δ= dytgdθ=dydθ,所以单位时间内的角变形 d等于速度梯度
dt
dd。uy
从而得到著名的牛顿粘性公式:
du
dy
其中τ的单位是帕:N/m2,流体粘性系数μ的单位是:N.s/m2
(3)表面张力σ(N/m) 液体表面由于分子引力大于斥力而在表层沿表面方向
产生的拉力, 单位长度上的这种拉力称为表面拉力。
2、毛细现象
(1)内聚力,附着力
液体分子间相互制约,形成一体的吸引力。
(2)毛细压强
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称为毛细压强
3.毛细管中液体的上升或下降高度
d cos( ) 1 d 2hg
慢的趋势,而快层对慢层有向前的牵扯使其有变快的趋势
Δ
u+du τ
dy
d
u
t
t+dt
流体相邻层间存在着抵抗层间相互错动的趋势,这一特性称为流
体的粘性,层间的这一抵抗力即摩擦力或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剪
切力称为剪切应力τ
牛顿提出,流体内部的剪切力τ与流体的角变形率 成d正比(注
意对于固体而言,τ 与θ 成正比)
01第一章 KUKA机器人绪论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智能硬件嵌入式与物联网电子信息工程工业机器人入门第一章绪论目录contents1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111发展简史112产品分类与应用113主要生产企业12工业机器人展望121机器人技术和市场的现状122世界机器人发展现状123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124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125各国的机器人发展计划111发展简史1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发展简史工业机器人定义
后来居上,并在工业生产的应用上及机器人制造业上很快超过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才感到形势紧迫,政府和企业界才开始真正重视机器人。制定和采取了相应 的政策和措施,一方面鼓励工业界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另一方面制订计划、提高投资,增加机器人的研究经费, 把机器人看成美国再次工业化的特征,使美国的机器人迅速发展。8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大厂家应用机器人的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1)直角坐标系
-- 产品分类与应用
直角坐标系机器人模型
直角坐标系机器人实体
直角坐标机器人 具有空间上相互垂直的多个直线移动轴,通过直角坐标方向的3个独立自由度确定其手部 的空间位置,其动作空间为一长方体。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2)柱面坐标系
-- 产品分类与应用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2 、按机器人的机构特征划分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 产品分类与应用
按机器人结构坐标系特点方式 1)直角坐标型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直角轴线的移动来实现机器人 手部空间位置的改变。 2)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通过两个移动和一个转动实现位置的改变。 3)极坐标型机器人 运动由一个直线运动和两个转动组成。 4)关节型机器人 运动由前后的俯仰及立柱的回转组成。
后来居上,并在工业生产的应用上及机器人制造业上很快超过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才感到形势紧迫,政府和企业界才开始真正重视机器人。制定和采取了相应 的政策和措施,一方面鼓励工业界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另一方面制订计划、提高投资,增加机器人的研究经费, 把机器人看成美国再次工业化的特征,使美国的机器人迅速发展。8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大厂家应用机器人的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1)直角坐标系
-- 产品分类与应用
直角坐标系机器人模型
直角坐标系机器人实体
直角坐标机器人 具有空间上相互垂直的多个直线移动轴,通过直角坐标方向的3个独立自由度确定其手部 的空间位置,其动作空间为一长方体。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2)柱面坐标系
-- 产品分类与应用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2 、按机器人的机构特征划分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 产品分类与应用
按机器人结构坐标系特点方式 1)直角坐标型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直角轴线的移动来实现机器人 手部空间位置的改变。 2)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通过两个移动和一个转动实现位置的改变。 3)极坐标型机器人 运动由一个直线运动和两个转动组成。 4)关节型机器人 运动由前后的俯仰及立柱的回转组成。
社会医学 01第一章 绪论(卢祖洵)

和健康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并且
深入到公共卫生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各国社会
医学的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三、 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注意到了环境及精 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现存最早的医书《黄 帝内经》中就有气候改变、饮食起居及精神 因素等与疾病有关的论点。西周初期我国就 建立了社会医事组织。汉朝设立了为贫民看 病的机构。南宋元嘉20年(公元443年)设 “医学”,臵太医博士及助教,是我国最早 设臵的医学学校。
• 81年同济在全国率先开课 • 84、85、86年连续三期全国社会医学高师班 • 85年《医学百科全书》设“社会医学与卫生 管理学”分 册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社会医学与卫生事 业管理”学科(学位) • 95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第一个博士点 • 近10年来,社会医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及中等 卫生学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及卫生管理干 部培训的选修课或必修课
第二节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形成 了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 法。然而,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是学科发展 的重要特点,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 必然与许多学科之间互相关联,诸如与基础 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社会学、 卫生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医 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均有密切关系。
近代西洋医学从19世纪传入中国。 1910年东北鼠疫流行,伍连德医师在山 海关设立检疫所实行卫生检疫,这是我国自 己举办的卫生防疫机构。1905年清政府在警 政部警保司下设卫生科,次年改属内政部, 第三年改称卫生司,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央 卫生行政机构。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 海公共租界工商部卫生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 地方卫生行政机构。
运作、实施 解决问题 卫生管理学 两者是姊妹学科或一个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 系(学位点) 国外:health policy an学(community medicine)
深入到公共卫生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各国社会
医学的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三、 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注意到了环境及精 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现存最早的医书《黄 帝内经》中就有气候改变、饮食起居及精神 因素等与疾病有关的论点。西周初期我国就 建立了社会医事组织。汉朝设立了为贫民看 病的机构。南宋元嘉20年(公元443年)设 “医学”,臵太医博士及助教,是我国最早 设臵的医学学校。
• 81年同济在全国率先开课 • 84、85、86年连续三期全国社会医学高师班 • 85年《医学百科全书》设“社会医学与卫生 管理学”分 册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社会医学与卫生事 业管理”学科(学位) • 95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第一个博士点 • 近10年来,社会医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及中等 卫生学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及卫生管理干 部培训的选修课或必修课
第二节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形成 了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 法。然而,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是学科发展 的重要特点,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 必然与许多学科之间互相关联,诸如与基础 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社会学、 卫生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医 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均有密切关系。
近代西洋医学从19世纪传入中国。 1910年东北鼠疫流行,伍连德医师在山 海关设立检疫所实行卫生检疫,这是我国自 己举办的卫生防疫机构。1905年清政府在警 政部警保司下设卫生科,次年改属内政部, 第三年改称卫生司,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央 卫生行政机构。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 海公共租界工商部卫生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 地方卫生行政机构。
运作、实施 解决问题 卫生管理学 两者是姊妹学科或一个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 系(学位点) 国外:health policy an学(community medicine)
专插本《市场营销学》第七版 01第一章 绪论

• 其基本任务和目的,是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思路和方法,提 高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及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竞争力,促 进企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市场营销学》第一章
7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选择、简答)
• 全程性
• 已突破传统的商品流通领域,上延至生产领域的产前活动,下伸到消费 领域的售后服务;既要研究、加强内部营销管理,又要分析、适应外部 市场环境。
• 20年代已有若干市场营销学教科书问世,初步建立了本学科理论体系。
•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西方国家市场明显呈现供过于求。企业界广泛关心的首要问题 已经不是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是把产品销售出去。
• 为了争夺市场,解决商品价值实现问题,企业开始重视市场调查,提出“创造需求”, 致力于扩大销路,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不仅在于前者与小规模的个别企业、生产者和经营 者有关,后者与一个国家、地区的总体有关,关键还在于营销活动的福利 焦点不同。
• 一般说来,微观营销活动面向的是企业福利,宏观营销活动面向的是 社会福利。(单选)
• 宏观市场营销学与以企业为营销者的或微观析市场营销。
• 即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在营销研究的基础上,为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现实和潜 在的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product)、分销(place)、定价(price)、促 销(promotion)等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
• 本课程学习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属于微观市场营销学。
• 综合性
• “营销学的父亲是经济学,其母亲是行为科学;数学乃营销学的祖父, 哲学乃营销学的祖母。”(菲利普·科特勒)
《市场营销学》第一章
7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选择、简答)
• 全程性
• 已突破传统的商品流通领域,上延至生产领域的产前活动,下伸到消费 领域的售后服务;既要研究、加强内部营销管理,又要分析、适应外部 市场环境。
• 20年代已有若干市场营销学教科书问世,初步建立了本学科理论体系。
•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西方国家市场明显呈现供过于求。企业界广泛关心的首要问题 已经不是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是把产品销售出去。
• 为了争夺市场,解决商品价值实现问题,企业开始重视市场调查,提出“创造需求”, 致力于扩大销路,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不仅在于前者与小规模的个别企业、生产者和经营 者有关,后者与一个国家、地区的总体有关,关键还在于营销活动的福利 焦点不同。
• 一般说来,微观营销活动面向的是企业福利,宏观营销活动面向的是 社会福利。(单选)
• 宏观市场营销学与以企业为营销者的或微观析市场营销。
• 即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在营销研究的基础上,为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现实和潜 在的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product)、分销(place)、定价(price)、促 销(promotion)等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
• 本课程学习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属于微观市场营销学。
• 综合性
• “营销学的父亲是经济学,其母亲是行为科学;数学乃营销学的祖父, 哲学乃营销学的祖母。”(菲利普·科特勒)
01生理学-绪论

Harvey 在不同动物解剖中发现了同样的结果 。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 泵”出,经由动脉血管流向身体各处,再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从而完成血液循环。他把这 一发现写成了《心与血的运动》一书,正式提 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为了使读者信服他 的理论,他在书中写道:推理和实验都表明血 液是由于心室的跳动而穿过肺脏和心脏的,由 心脏送出而分布于全身,在流到动脉和肌肉的 细孔后通过静脉由外围各方流向中心,由较小 的静脉流向较大的静脉,最后流入右心室。
三、生殖
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生产出与自己相似个体的过程。
意义:繁衍后代、延续种系
第二节 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内环境
概念:机体细胞所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一、体液的组成及分布
脑脊液、房水、关节液和消化液等,都属于无 功能性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40%
主要成分:类似海水
水、电解质
渗透压: 细胞内、外液相等
(二)正反馈
概念: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加强控制部分 活动的调节方式。 eg. 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病理情况下的 恶性循环
意义:使某种生理功能逐步加强并迅速完成。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 特点:控制部分活动不断加强,直到完成 包括:排尿反射、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意义: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包括:普遍存在
国人将“探路者”号送上了火星,它 发现上面只有石头和沙子。金星上有 生命吗?金星的表层是一层浓浓的硫 酸汽,生命当然不能存在。 幸运二:成为人 幸运概率:1/30000000地球的年龄:46
亿年,人在地球上出现:200万年,有文 字的人类历史:五千年。 幸运三:成为你 幸运概率:1/600亿 母亲从15岁到50岁总共产生约450个卵 子,去掉结婚前10年,约产生300个卵 子,每个卵子都有2亿个精子与它竞争 结合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1 第一章 绪论

闲暇(leisure)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
游憩(recreation)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
研究对象—闲暇、游憩与旅游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Leiper模型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游者行为规律
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4.旅游通道
5.旅游资源评价
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7.旅游环境容量
8.社区旅游
9.新兴旅游
10.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1.旅游规划
学科关系—旅游研究与相关学科之间关系
3T HIRD
学科关系—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
医学细胞生物学01 第一章 绪论

1983 年 , 美 国 人 K.B.Mullis发明PCR仪, 于 1993 年 获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 1988 年 美 国 Cetus公司获PCR技术 专 利 , 1990 年 其 诊 断 试剂盒和仪器的销售额 达2600万美元。
研究内容-----(三个水平) 细胞水平(显微水平)----光学显微镜技术 亚细胞水平(亚显微水平)----电子显微镜技术 分子水平----生物物理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研究方式
从细胞的表型特征入手,探索隐藏在其背后 的分子机制。
从基因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入手,了解其 对细胞功能或行为的影响,因此细胞生物学也 被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
四、亚显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形成阶段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时期
1933年:RusKa制造第一台透射电镜
1940年,美、德制造出分辨力为0.2nm的商品电镜。
TEM
( 扫描电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的形态学研究深入到亚显微 水平。
➢ 发现了过去在光镜下看不到的细胞器,如内质网、 溶酶体等。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分支
细胞社会学 膜生物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的新兴领域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细胞组学
二、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和基础学科。 ➢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以及最为
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概述
一、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概念: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来 研究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业设计的定义
成立于1957年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ICSID)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
计下的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
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 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
苹果公司的IPhone4
苹果公司的IPad2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工业设计发展的地域特征
从地域上看,工业设计 经历了在欧洲发源,而 后传播到美洲、亚洲, 最后又回到欧洲的过程。 近年我国工业设计学科 的蓬勃发展,使我们有 理由期待中国工业设计 的崛起将会在不远将来 的下一个循环中实现。
二、设计的定义
设计的英文单词是Design [di’zain],源于拉丁语Designara
[desi’njara],本意是指画上符号,即把思想以符号、图形、或模型等方 式表达出来。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构思、设想的形成;
视觉传达方式,即把构思、设想或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法 传达出来; 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7] 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1日。
[8] 李泽厚,美学三书,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
第一章 绪论
习惯上,近代工业设计史多
从1850年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介绍。 出于完整性考虑,本书将对 史前及古代中外设计作简单介绍。 特别是中国古代设计的智慧之光, 或能开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创造 性思维、带给我们艺术与设计的 启迪。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设计?试辨析设计与工业设计之异同。 2、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产品设计 之间的辩证关系。 3、中式古典家具设计是否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试给出支持你的结论的理由。
第一章 绪论
蒸汽机车(乔治·史蒂芬森,1825年)
第二节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2.中期——形成与发展阶段(1850~ 1955)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完 成了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生产过渡的阶 段。蒸汽机的发明,使机器生产逐步取代 手工劳动,从而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新旧设计思潮的撞击风起云涌、各种风格、 流派对设计的探索层出不穷,开创了工业 设计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时代。 产品设计中人的因素得到了重视,出现了 人机工程学科。 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达•芬奇,约1490年)
•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
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任务:设计致力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
经济上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业设计的定义
其他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门的服务性工作 ,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而 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外形、功能和使用价值进行优选。(美国IDSA) 工业设计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过程。(加拿大AQID)
4、有人说设计就是拷贝(Copy),你赞成这样的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5、创新型设计中是否允许已有设计元素的存在?如何达成设计创新?
第一章 绪论
延伸阅读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1日。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三版)。 [3] (美)唐纳德•诺曼(梅琼译),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10年3月1日。 [4] Galle P., “Philosophy of Design: 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 Design Studies, Vol.23, No.3, pp.211-218, 2002. [5] Vilé m F., The Shape of Things: A Philosophy of Design,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9. [6]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第三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工业设计的定义 第二节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工业设计发展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工业设计史上的风格与流派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设计?
一、“设计” 词义辨析
“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制定方案、
图样等”。——《汉代汉语词典》 从“设计”行为发生的角度来看,“设计”是人类针对性应答某种
司母戊大方鼎(商代)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2.中期——形成与发展阶段(1850~1955)
这个阶段以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为主要标志。以产业 革命的成功为标志的科技进步是推动工业设计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主
要动力之一。
瓦特蒸汽机(詹姆斯•瓦特,1763~1775)
1 3 2 6 5
4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工业设计史上的风格与流派
工业设计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时间段上的一个粗略划分如 下。
在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代表各种风格和流派的组织曾百花
齐放、各呈异彩。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风格与流派
工业设计史上的风格与流派
流派(Genre),是指以鲜明的格调、形式或内容为标志的艺术作品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
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 优化的创新活动。(中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综合运用科学与技术、以提高或改善人类生活品质 (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为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工业设计的对象包括从数媒到服务、从平面到建筑等与人类生活密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1.前期——蕴育与探索阶段(1850年前)
史前时代的科技与设计 从石器时代开始到火的使用,设计 的实践伴随着人们改善生存条件的努力 而发展。 工业革命前的科技与设计 大多着重产品艺术元素的展现,如 陶瓷、青铜器、玉器和家具等。经历了 漫长的科学技术积累期,受到不同时期 科技水平的制约。
的一个类型,如在建筑设计、音乐或文学中流行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风格(Style),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在思 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常指艺术作品在整体 上所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工业设计史上的风格与流派
工业设计史上的风格与流派 及其代表人物一览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设计?
“意思契而为匠”--陆机《文赋》
拉丁语:designare(动词),designum(名词)
英语:design [di'zain] 意大利语:disegno [di:'senjɔ:] 德语:design [di'zain] 法语:dessein [desɛ̃]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设计?
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其本质是创新与创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1. 2. 3. 前期——蕴育与探索阶段(1850年前) 中期——形成与发展阶段(1850~1955) 后期——繁荣阶段(1955年至今)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
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 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业设计的定义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给出的工业设计的定义,强化了设 计这个大的概念,并从目的和任务两方面对设计进行了说明,具体如下:
生存需要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在满足这个需要的过程中逐步产
生和发展起来的造物理念及其活动。“设计”本身是一个简单的造物行 为,因为有“需要”,才有为实现这个需要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劳作:在
这个劳作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不断地使造物理念(设计)得到升华和
优化,直至这个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摘自现 代设计大系设计造型基础篇P47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工业设3.后期——繁荣阶段(1955年至今) 这一阶段以微电子、信息产品的 工业设计为特征。
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苹果、
IBM、惠普、美国在线、亚马逊和 思科等IT业的巨头如日中天。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在这方面的工 作最具代表性,成为信息时代工业 设计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