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沾衣十八跌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族武术,源于少林睡罗汉拳法的一套沾衣功。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是沾衣十八跌的一种。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一、抓二、扣三、勾四、戳五、啄六、撅七、掰八、捏九、拧十、敲十一、抽十二、弹十三、错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一、抓

1、抓挠:五指向掌心屈拢成勾状,以指甲为着力点,用力抓挠敌方皮肉的方法。

2、抓握:满把叫抓,破把叫握。

(1)正抓(顺抓)

(1、正抓:以虎口向上,小指在下、掌指向前的卧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2、顺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3、拍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外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4、俯抓: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指向前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5、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倒抓)

(1、倒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外的抓握方法。

(3、抄抓:以虎口在前,小指在后,掌指朝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4、仰抓1:以虎口在外,小指在内、掌心向前、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前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5、仰抓2: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心向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后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6、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外或拧转向上的抓握方法。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二、扣

手指聚拢,掌心窝空,以指尖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1)五指扣:五指聚拢,掌心窝空,以五指指尖或指肚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2)四指扣:同上。松开食指或小指。

(3)三指扣:同上。松开食指和小指或松开无名指和小指。

(4)二指扣:同上。只以拇指与食指相扣或拇中指相扣。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三、勾

手腕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并捏指成梅花状的手型。

(1)仰勾(阳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上,勾顶向下。

(2)俯勾(阴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下,勾顶向上。

(3)横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内,勾顶向外。

(4)搭勾(特殊勾型):双手一上一下(上俯下仰),将四指屈勾,相互钩挂在一起的勾型。

(5)切勾(特殊勾型):四指并拢,大拇指屈扣于食指旁,屈腕成勾(不聚拢),以小指一侧为着力点,向下切按。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四、戳

挺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刺戳的方法。

(1)仰掌戳:仰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2)俯掌戳:俯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3)卧掌戳: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4)合掌戳:双手合掌,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5)一指戳:俯掌握拳,食指伸出,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6)二指戳:俯掌握拳,食、中二指伸出,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可并,可分)。

(7)凸指戳:五指握拳,将食指或中指骨节凸出,以骨节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8)一指点:同一指戳,唯劲力为点按。

(9)二指点:同一指点。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五、啄

五指撮勾,以勾尖为着力点,抖腕啄击敌方的技术方法。

(1)横啄:正反横向啄击。

(2)俯啄:向下啄击。

(3)仰啄:向上啄击。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六、撅

以己五指或二指抓握敌方一指或多指进行反关节扳撅的技术手法。

(1)拗撅:“拗”:不顺。是指以己五指或二指抓握敌方一指或多指进行反关节扳撅的技术手法。

(2)缠撅:“缠”:围绕、箍紧。是指以己二指抓握敌方一指或多指进行反关节扳撅的技术手法。

(3)扳撅:“扳”:扳撅,有撕扳的意思。即以己双手同时抓握敌方一手的四指,并将其二二分开,进行横向扳撅的技术手法。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七、掰

以手指将敌抓握之手指掰开的方法。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八、捏

掌心窝空,以拇食、拇中或拇食中三指指尖或指肚合力向内扣捏敌骨骼、肌腱、皮肉的方法。

(1)折指捏: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九、拧

掌心窝空,以拇食、拇中或拇食中三指指尖或指肚合力向内抓捏敌方肌肤并将其拎起进行拧转的的技术方法。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十、敲

以手指的下侧进行敲击的技术方法。

(1)一指敲:以食指偏向指头的下侧,向下敲击敌方的方法。

(2)二指敲:以食中二指并列偏向指头的下侧,向下敲击敌方的方法。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十一、抽

卧掌,以掌心或掌背的指尖二节搧击敌方的技击方法。形同于“搧”,但搧必须加进掌心和掌背。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十二、弹

弹:弹指。是指五指向内卷屈,虚握成拳,大拇指压在食中二指的稍节之上,然后五指争力,五指突然崩弹的技法。

(1)一指弹:拇指压着食指或拇指压着中指,其他手指伸直,然后压指不动,被压指突然崩弹而出的手法。或五指卷屈,用食指压住拇指,然后四指不动,拇指突然弹出。

此注:此弹法不但可以单独弹人,还可以将小件物品弹射出去。

(2)二指弹:同上,也可弹物。

(3)四指弹:同上,但不发射物品。它是发人,不是击人。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十三、错

五指根节关节错开,以小指领先,依次用力往小指一侧切按的技术方法。此法着重于着力点的快速转移,但又有不脱节的连绵打击。其最终目的是使敌方一时找不到平衡点,而在失衡中被制。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沾衣十八跌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族武术,源于少林睡罗汉拳法的一套沾衣功。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是沾衣十八跌的一种。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一、抓二、扣三、勾四、戳五、啄六、撅七、掰八、捏九、拧十、敲十一、抽十二、弹十三、错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一、抓 1、抓挠:五指向掌心屈拢成勾状,以指甲为着力点,用力抓挠敌方皮肉的方法。 2、抓握:满把叫抓,破把叫握。 (1)正抓(顺抓) (1、正抓:以虎口向上,小指在下、掌指向前的卧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2、顺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3、拍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外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4、俯抓: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指向前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5、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倒抓) (1、倒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外的抓握方法。 (3、抄抓:以虎口在前,小指在后,掌指朝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4、仰抓1:以虎口在外,小指在内、掌心向前、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前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5、仰抓2: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心向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后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6、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外或拧转向上的抓握方法。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二、扣 手指聚拢,掌心窝空,以指尖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1)五指扣:五指聚拢,掌心窝空,以五指指尖或指肚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2)四指扣:同上。松开食指或小指。 (3)三指扣:同上。松开食指和小指或松开无名指和小指。 (4)二指扣:同上。只以拇指与食指相扣或拇中指相扣。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三、勾 手腕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并捏指成梅花状的手型。 (1)仰勾(阳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上,勾顶向下。 (2)俯勾(阴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下,勾顶向上。 (3)横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内,勾顶向外。 (4)搭勾(特殊勾型):双手一上一下(上俯下仰),将四指屈勾,相互钩挂在一起的勾型。 (5)切勾(特殊勾型):四指并拢,大拇指屈扣于食指旁,屈腕成勾(不聚拢),以小指一侧为着力点,向下切按。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四、戳 挺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刺戳的方法。 (1)仰掌戳:仰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2)俯掌戳:俯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3)卧掌戳: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基本概况

第七节武术 一、基本概况 广东武术队于1972年建队。领队是刘松章。教练员有陈昌棉、马志斌、曾庆煌。陈昌棉任教练组组长,并担任南拳主教练:马志斌担任长拳主教练,曾庆煌负责培训工作。男女队员30-40人。训练队址1976年由广州航海俱乐部迁至二沙头训练基地。 1979—2000年省武术队基本情况; 历任领队、副领队; 刘松章、罗秀霞、罗俊生、刘辉南、莫少能、梁艳华. 历任教练; 陈昌棉、马志斌、曾庆煌、梁士洪、黄建刚、谢建萍、陆湛祥、杨世文、李志明、刘德、冯维斌、卢建成、何强、王二平、夏卫中、刘振岭。 改革开放后,在历年的全国武术比赛中,尤其是南拳项目,广东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男、女子共35次荣获南拳冠军。参加国际武术比赛夺南拳冠军9次。此外,广东一批德高望重的武术教练还在全国武术界享有盛誉。 二、训练改革 广东古代流传下来的拳术基本上是南拳,且门派多。各家各派的拳术在手型、手法、腿型、腿法上往往既各有其长处,又各有其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与国家体委1976年重新制定的南拳套路内容规定,存在许多差距。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下,遵照国家体委的要求,广东武术队在南拳训练上大胆改革,重新编订套路。博采各家之长;如蔡李佛拳的多变手法,侠家拳手的大开大合,客家拳的小巧发劲,莫家拳灵活的腿法,洪家拳稳健的步伐等等、在套路动作和结构上,注意每一段落有高潮;在整个套路的布局上,摒弃“拳打卧牛之地”陋习;吸收北派拳重视基本功训练的长处。这样既使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有机地联系,又能在比赛中全面合理的施展,并注意弥补下肢动作少的不足。同时该队还重视结合运动员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等现状,增大运动量,大胆创新难度动作。如:腾空侧踹腿、腾空转身侧踹腿、腾空双侧踹腿等等,又注意培养和发挥队员不同的技术风格,如邱建国腰粗力大,动作较稳健扎实;黄慧贞(女)拳势刚烈,节奏感强(刚、柔、快、慢恰当)等。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技术改革,不但南拳套路符合国家体委的新规定,而且又有广东特点、有难度,使人耳目一新,在比赛中占

西北八门武艺介绍

西北八门武艺介绍 尕老汉 2005年于兰州 武艺(一)——引言 世人都认为八门拳由燕山常巴巴爷传授,并由此形成西域“八门拳派”。最早共开发表的文字记述;是甘肃省武协主席郝心莲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时;《西域拳介》中的简短阐述,随后兰州马家门的二代子弟马明达先生也在其著述中专门阐述了《燕山常巴巴轶事辑述》,从此,这种说法成为了如蔡智忠、马德等诸家引用的典范。然而,以上论述有三点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首先,这些共开的论述与民间的传说还是存在出入,或者说这种论述是八门中一些门派的传授,而还有很多门派并非此种意见。其次,做为包罗很多武艺的八门;徒手加器械套路多达100多种的武艺;在西域具有200年以上悠久历史的武艺近百种,这些仅仅由清末的常巴巴爷一人创建,也不合乎常理。第三,对于《燕山常巴巴轶事辑述》所说的常巴巴在河州传天启棍问题,河州魏家鼻祖之一的王福海是乾隆年间所生,在咸、同间已年近古稀,而马孝个在民国十六、七年是年富力强之人。二者在年龄上差距如此之大,所以相对不存在常燕山先教马孝个,后教王福海的说法。 八门武艺(二)——门宦说和师传简述 八门武艺的起势与现今武林行的抱手礼相同,而且实际这种礼在全国很多武艺门派中都存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含义。一手为拳,一手为掌,拳心外翻,拳面与另一掌心相和,拳代表“日”,掌代表“月”,日月合一为“明”,其意思是暗指“反清复明”。此外,“明”字是八划,八门的含义也暗含明门。再有,李自成起誓与甘肃榆中,闯王姓李,李为十八子,之所以没有做牢皇帝,因为“十”为满数,系大凶数,所以被“满人”夺了天下,为此,“八门”诣残怀念闯王的含义。以上三点,不管是八门中不同门宦的不同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反清”。除上述说法外,八门武艺汇聚了天下众多门派的技艺,可谓“五花八门”,是一部“武艺大法,后人能读懂学精就已经非常不容易”。“诸葛亮的八门阵法是方位的总拿,拳要出窝,全依靠此说法”。“攻防除依赖方位外,重点就在与头、肩、肘、胯、手、背、膝、足八个门户”。“八门武艺是老前辈们总结的圣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一、抓二、扣三、勾四、戳五、啄六、撅七、掰八、捏九、拧十、敲十一、抽十二、弹十三、错 一、抓 1、抓挠:五指向掌心屈拢成勾状,以指甲为着力点,用力抓挠敌方皮肉的方法。 2、抓握:满把叫抓,破把叫握。 1正抓顺抓 1、正抓:以虎口向上,小指在下、掌指向前的卧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2、顺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3、拍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外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4、俯抓: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指向前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5、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 成掌心向下或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倒抓 1、倒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内的抓握 方法。 2、反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外 的抓握方法。 3、抄抓:以虎口在前,小指在后,掌指朝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上 的抓握方法。 4、仰抓1:以虎口在外,小指在内、掌心向前、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前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5、仰抓2: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心向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后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6、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 成掌心向外或拧转向上的抓握方法。

二、扣 手指聚拢,掌心窝空,以指尖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1五指扣:五指聚拢,掌心窝空,以五指指尖或指肚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2四指扣:同上。松开食指或小指。 3三指扣:同上。松开食指和小指或松开无名指和小指。 4二指扣:同上。只以拇指与食指相扣或拇中指相扣。 三、勾 手腕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并捏指成梅花状的手型。 1仰勾阳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上,勾顶向下。 2俯勾阴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下,勾顶向上。 3横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内,勾顶向外。 4搭勾特殊勾型:双手一上一下上俯下仰,将四指屈勾,相互钩挂在一起的勾型。 5切勾特殊勾型:四指并拢,大拇指屈扣于食指旁,屈腕成勾不聚拢,以小指一侧为着力点,向下切按。 四、戳 挺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刺戳的方法。 1仰掌戳:仰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2俯掌戳:俯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3卧掌戳: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4合掌戳:双手合掌,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5一指戳:俯掌握拳,食指伸出,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6二指戳:俯掌握拳,食、中二指伸出,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可并,可分。 7凸指戳:五指握拳,将食指或中指骨节凸出,以骨节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8一指点:同一指戳,唯劲力为点按。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3)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3)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五、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 一、抓二、扣三、勾四、戳五、啄六、撅七、掰八、捏九、拧十、敲十一、抽十二、弹十三、错 一、抓 1、抓挠:五指向掌心屈拢成勾状,以指甲为着力点,用力抓挠敌方皮肉的方法。 2、抓握:满把叫抓,破把叫握。 (1)正抓(顺抓) (1、正抓:以虎口向上,小指在下、掌指向前的卧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2、顺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3、拍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外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4、俯抓: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指向前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5、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倒抓) (1、倒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外的抓握方法。 (3、抄抓:以虎口在前,小指在后,掌指朝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4、仰抓1:以虎口在外,小指在内、掌心向前、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前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5、仰抓2: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心向后、掌指向下的垂掌

卷指由下往后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6、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外或拧转向上的抓握方法。 二、扣 手指聚拢,掌心窝空,以指尖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1)五指扣:五指聚拢,掌心窝空,以五指指尖或指肚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2)四指扣:同上。松开食指或小指。 (3)三指扣:同上。松开食指和小指或松开无名指和小指。 (4)二指扣:同上。只以拇指与食指相扣或拇中指相扣。 三、勾 手腕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并捏指成梅花状的手型。 (1)仰勾(阳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上,勾顶向下。 (2)俯勾(阴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下,勾顶向上。 (3)横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内,勾顶向外。 (4)搭勾(特殊勾型):双手一上一下(上俯下仰),将四指屈勾,相互钩挂在一起的勾型。 (5)切勾(特殊勾型):四指并拢,大拇指屈扣于食指旁,屈腕成勾(不聚拢),以小指一侧为着力点,向下切按。 四、戳 挺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刺戳的方法。 (1)仰掌戳:仰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2)俯掌戳:俯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3)卧掌戳: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4)合掌戳:双手合掌,卧掌向前,四指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戳击。 (5)一指戳:俯掌握拳,食指伸出,微屈,以指尖为着力点,向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