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沾衣十八跌!一看就能学会的动态武术教学!
太极沾衣十八跌图解

太极沾衣十八跌图解太极拳以掌运八方,足踏五行,通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结合三十七个基本拳势,化生出种种击人、拿人、发(放)人的方法,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技击形态。
此处介绍的太极十八跌,是太极拳三十七个拳架中具有沾衣擒跌的鲜明招法。
一、揽雀尾1.敌我对峙。
(“我”为穿道袍老者,“敌”为光头青年)。
(图1)2.当敌方前移步,用左弹腿直踢我裆腹而来时,我左脚后退一步,沉身屈膝下蹲成拗步势的同时,左掌内旋下按截阻敌方左脚颈部。
(图2)3.假如敌方借势落步,用右冲拳向我面部击打而来,我右掌上翻格于敌右腕外侧,并迅疾外裹化,左脚前进一步的同时,左掌背拍向敌右肘关节外侧。
(图3)4.不等敌退闪,我右手勾指抓扣住其腕关节,左掌下捋按住其大臂外侧,并向下牵引的同时,右脚向右后方撤退一步,右转体呈旋转的同时,两手抖劲,使敌向右侧牵仆而出。
(图4)。
5.在敌方仆地之际,我擒敌之手发力旋扭其右臂,致其臂伤而仆倒在地。
(图5)二、单鞭1.敌我对峙。
(图6)2.当敌方移步进身,猛然上左脚一步前拥身,用左冲拳向我面部而来时,我右脚外摆沉身,上翻双掌向右外拦截于敌方左腕臂内侧。
(图7)3.紧随着,右掌外旋指勾腕,抓扣住其腕关节向右后牵引,左脚前移步,左掌屈臂上提,把敌左臂控住的同时,左脚勾绊敌左脚踝部。
(图8)4.左手猛抖劲,按其肩后腋部,致使其反扭臂而被擒。
(图9)5.紧接着,我右手猛然松握,双掌向前狠推敌方肩、背,使其向前仆跌而出。
(图10)三、提手上势1.敌我对峙。
(图11)2.当敌方前上左脚一步于我裆前的同时,发出左冲拳向我面部击打而来,我略收左步沉身下坐稳住重心的同时,左掌内旋格推其左小臂内侧。
(图12)3.紧接着,我上身前拥,使敌拳从我右肩上方穿过,我右臂迅疾上抬,抱住敌左大臂外侧,左脚前移步拥身,两手合抱,把敌方左臂控在我的右肩上。
(图13)4.紧接上动,左手内收扣按敌方小臂至腕部,牢牢控制在我右肩的同时,右掌按其左肩腋后向前提掤,使其肩臂关节扭伤而就地臣服。
少林沾衣十八跌(上)

少林沾衣十八跌(上)作者:三武组来源:《少林与太极》2017年第05期少林沾衣十八跌,源于少林睡罗汉拳法的一套沾衣功。
四两拔千斤是其精髓所在。
沾衣跌的总诀是:抽身换影,乘势借力,脱化移形,引进落空,避锋藏锐,闪转走化,以斜击正,以横破正,以巧制拙。
在实战搏杀中,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空当、破绽,牵逼锁靠。
消打并举,发劲跌敌。
一、斜步单鞭【用法】1.敌我对峙。
(图1)2.敌方右脚前移步,左脚上步用左拳向我方胸部打来。
我速用右前臂向左下弧形沉挂敌左腕。
(图2)3.我方左手向下挂击敌方左肘弯,右脚上步于敌方左腿外侧后方,用大腿内侧顶住敌右大腿后侧,同时,右手一抖即转,回手用拳背、前臂向敌方面部、颈部鞭出。
(图3)4.上下合劲,将敌向后跌出。
(图4)【要点】沉挂敌肘要及时。
斜步单鞭要上下同时发劲。
二、玉女穿梭【用法】1.敌我对峙。
(图5)2.我方左脚前移步,右脚上步逼进敌方裆前,右拳击打敌方咽喉。
敌退右步,右手上拦,格住我方右前臂内侧。
(图6)3.敌方右手一格之际,弹手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左手从下向外将敌手臂挑开。
(图7)4.动作不停,我方上左步套住敌右脚跟,同时,双掌向敌胸部抖击,使敌向后跌出。
(图8)【要点】挑臂要及时,掌击要发抖寸劲。
三、晾翅弹肘【用法】1.敌我对峙。
(图9)2.敌方左进步之际,右脚上前一步,右拳向我方心口击打。
我方左收步,右脚向右侧闪跨步,偏身避过敌拳。
(图10)3.接着,我方左手反拍将敌右拳格开。
(图11)4.随即滑步进身,用左脚插入敌右脚内逼住,小腿外绷打动敌桩步,同时左肘弹击敌胸部,使敌向后倾跌。
(图12)【要点】格挡、上步、肘弹要连贯,要用整劲。
四、拧腰砸臂【用法】1.敌我对峙。
(图13)2.敌方左进步,前上右步,用右拳向我面部击来。
我方迅速甩腰右闪,左手反格敌左臂外侧。
(图14)3.随即,我方拧身上右步,至敌右侧身后。
(图15)4.借敌方前冲之劲,我方双臂向左下砸打敌后背,上下合劲,将敌跌翻。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是常见的养生武术,更是广大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下面请看店铺带来的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鹅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 搂膝第九式: 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碓第十八式:收势【陈氏太极拳的特点】(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
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
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
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
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
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
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
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一、沾衣十八跌之潜身过腋01、迎肩撞肋:设对方以右顺步平拳直拳或扫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时:我迅速向下潜身,并将头从对方右手臂下迅速潜避至对方的右手臂外侧下腋后,同时上步左右皆可,左在对方右脚外,右在对方两脚中;以右肩向前迎撞对方的右肋章门,一气将对方撞倒于地。
此式因是敌来我去的合力相撞,故此式力量要比单方的发力强大数倍,因此,沾着必受重创。
02、过腋串头:设对方以右顺步平拳直拳或扫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时:我迅速向下潜身,并将头从对方右手臂下迅速潜避至对方的右手臂外侧下腋后,同时上步左右皆可,左在对方右脚外,右在对方两脚中;并将头迅速向上串起,直腰起身,向右往后拧甩,下面以右脚向前踢拦对方左脚或以左手掏抱对方的右腿一气将对方向我右侧摔倒。
03、鹞子翻身:设对方以右顺步平拳直拳或扫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时:我迅速向下潜身,并将头从对方右手臂下迅速潜避至对方的右手臂外侧下腋后,同时上步左右皆可,左在对方右脚外,右在对方两脚中;右手抬手举臂,以右侧身体的背肋部向右后上拧转摩擦对方的右胁肋部,使对方的身体向上往左右起根斜倾,接着我右手从上向后下旋转按落对方的肩背,同时左手向上举起,顺身以助右手之势并平衡横身体,一气将对方旋倒于地。
04、小鬼拍门:设对方以右顺步平拳直拳或扫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时:我迅速向下潜身,并将头从对方右手臂下迅速潜避至对方的右手臂外侧下腋后,同时上步左右皆可,左在对方右脚外,右在对方两脚中;接着向右隔空拧转身体,用双手从上往下拍击对方的肩背部,下面同时用右脚拦住对方的右脚左脚亦可,上下合力交错,一气将对方拍倒在地。
05、拦腰伐树:设对方以右顺步平拳直拳或扫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时:我迅速向下潜身,并将头从对方右手臂下迅速潜避至对方的右手臂外侧下腋后,同时上右步先上左脚,后上右脚也可;用右脚扣住对方右脚内侧,并向右后拧身,用右肘猛拐对方腰部,上下合力,一气将对方拐倒在地。
06、狮子回头:设对方以右顺步平拳直拳或扫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时:我迅速向下潜身,并将头从对方右手臂下迅速潜避至对方的右手臂外侧下腋后,同时上右步先上左脚,后上右脚也可;用右脚扣住对方右脚内侧,并向右后拧身,用双手右上左下,犹如狮子之口横臂向后反搂对方的腰臀部,上下合力,一气将对方捩倒在地。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3)

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3)沾衣十八跌及相关功法简介五、邓家拳之接手十三爪一、抓二、扣三、勾四、戳五、啄六、撅七、掰八、捏九、拧十、敲十一、抽十二、弹十三、错一、抓1、抓挠:五指向掌心屈拢成勾状,以指甲为着力点,用力抓挠敌方皮肉的方法。
2、抓握:满把叫抓,破把叫握。
(1)正抓(顺抓)(1、正抓:以虎口向上,小指在下、掌指向前的卧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2、顺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内的抓握方法。
(3、拍抓:以虎口向前,小指在后、掌指向外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4、俯抓: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指向前的俯掌卷指由上往下的抓握方法。
(5、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倒抓)(1、倒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内的抓握方法。
(2、反抓:以虎口在后,小指在前,掌指向上的立掌卷指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下或向外的抓握方法。
(3、抄抓:以虎口在前,小指在后,掌指朝下的垂掌卷指由外往向内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4、仰抓1:以虎口在外,小指在内、掌心向前、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前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5、仰抓2:以虎口在内,小指在外、掌心向后、掌指向下的垂掌卷指由下往后向上抓握成掌心向上的抓握方法。
(6、掳抓:以虎口在下,小指在上、掌指指向另一侧的反掳手后卷指由上往向下抓握成掌心向外或拧转向上的抓握方法。
二、扣手指聚拢,掌心窝空,以指尖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1)五指扣:五指聚拢,掌心窝空,以五指指尖或指肚为着力点,用力向内扣抓的方法。
(2)四指扣:同上。
松开食指或小指。
(3)三指扣:同上。
松开食指和小指或松开无名指和小指。
(4)二指扣:同上。
只以拇指与食指相扣或拇中指相扣。
三、勾手腕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并捏指成梅花状的手型。
(1)仰勾(阳勾):腕部屈勾,五指向掌心卷曲聚拢,捏指成梅花状,勾尖朝上,勾顶向下。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沾衣十八跌”的叫法有很多,就我所知的就有:“跌法”、“快跌法”,“跌拳”、“快跌拳”,“擒跌法”、“擒跌拳”,“摔跌法”、“摔跌拳”,“九滚十八跌”、“就地十八滚”,等等,而影响最广、叫起来最为响亮的却莫过于“沾衣十八跌”了。
因此,沾上跌的也就都叫“沾衣十八跌”了。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沾衣十八跌的概述。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家传的“沾衣十八跌”是一种非常注重实用的、以单式练习为主,并赋以“文”、“武”(快慢、刚柔、内外)两种方法为修练形式的,以跌为主、以打助跌,跌打兼施,打就是跌,跌就是打,寓跌打为一体的防守反击拳。
故有“沾衣跌人”和“一招制敌”的美誉。
其表现形式常为“截(接)捩后跌打”和“截捩中跌打”,但也不否定带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先手打法,如:主动出击的“先手侵消”、“欺逼窝堵”以及“刺探引扰”,“以打带跌”等等。
其招法古朴、简单直接,立足于“以静制动、后发先制”以及“以巧破拙,顺势借力”的战略法则,手捩脚转,身到人跌。
动、静结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虚实互补,或躺或立、忽闪忽粘,娴熟时,可尽得其不言之妙。
“沾衣十八跌”的练习要求是“以意领劲,整体合一”,诀云:“手到脚不到,鬼也打不到;手到脚也到,神仙也跌倒”。
单练时讲究“无人似有人”,以意行拳;过招时要求“有人似无人”,胆大心细。
劲力隐现,整散灵变。
它的见跤速度为“一”(秒),慢不过“三”(秒)。
它的通诀是:“沾粘绵随,闪辗转侧”;“直进直出,巧取豪夺”。
“冷疾脆促,快准整狠”。
它的技术指导思想是:“沾为管”,“粘为丢”,“顶为引”,“合为开”,“连敌劲”,“随敌意”,“跄无思”,“趁火劫”。
“沾衣十八跌”在家学中被认为是由“未学跌人,先学跌己”的自跌技法(九滚十八跌)与“沾衣跌人”的跌人技法两部分组成。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沾衣十八跌的概述(1)九滚十八跌“九滚十八跌”是一种自跌方法,旨在被跌时的自我保护与败势反击,甚至是快速的解脱与逃逸。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1】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2.提膝按掌3.出步切掌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2.下捋左转上棚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2.提膝出步3.转体击肘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2.上步插掌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xxxx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xx起势二、xx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xx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xx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xx按掌第二式 xx捣碓1.右转松沉2.xx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 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1.缠腰搭腕 2.下捋xx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xx砍掌 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1.推掌下捋提膝 2.xx一步 3.xx二步 xx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1.xx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 xx跟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1.掤掌出脚 2.叉步xx-出步右云 3.叉步xx-出步右云 4.叉步xx 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 xx捣锥1.右转后捋2.xx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xx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xx”,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xx 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xx架子,xx体健者则可练低xx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xx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