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沾衣十八跌!一看就能学会的动态武术教学!

太极沾衣十八跌!一看就能学会的动态武术教学!
太极沾衣十八跌!一看就能学会的动态武术教学!

太极沾衣十八跌!一看就能学会的动态武术教学!

太极拳以掌运八方,足踏五行,太极十八跌,是太极拳三十七个拳架中具有沾衣擒跌的技击招法,是通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结合三十七个基本拳势,化生出种种击人、拿人、发(放)人的方法。下面就结合图解教学为大家讲解太极沾衣十八跌的几大招式。

一、揽雀尾

二、单鞭

三、提手上势

四、抱虎归山

五、十字手

六、斜飞势

七、扇通背

八、撇身捶

九、进步栽捶

十、打虎式

2020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中国武术的通用礼节是: A.鞠躬 B.合十 C.抱拳礼 D.握手 答案: 抱拳礼 2、 太极拳入门的基本条件是: A.真传 B.苦功 C.悟性 D.切磋 答案: 真传,苦功,悟性,切磋 3、中华太极的主要修习方法有: A.明其理 B.研其义 C.悟之道

D.行其法 答案: 明其理,研其义,悟之道,行其法 4、 本章介绍的太极拳基本步型主要有: A.弓步 B.马步 C.虚步 D.歇步 答案: 弓步,马步,虚步 5、本课程强调的“大学太极”不仅是特指大学生练习太极拳,更是指通过修炼太极拳,将身心放大。 A.对 B.错 答案: 对 6、通过太极拳的修炼,可以转化习练者的身心状态,将身体变得更加灵活,精神变得更加勇猛。 A.对 B.错 答案: 对 7、 在修炼太极的过程中,套路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拳经拳法的研修与理解并不重要。

B.错 答案: 错 8、 调息可以锻炼呼吸,是太极拳非常重要的练习内容。 A.对 B.错 答案: 对 9、 抱拳礼的基本动作是右手握拳,左手五指并拢变掌,并将左掌掩在右手的拳面上。 A.对 B.错 答案: 对 10、 师生礼的礼仪规范是:学生先抱拳起手行礼,老师再举手抱拳回礼。当老师手放下时,学生再将两手放下。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白鹤亮翅的定式的步形是:

B.弓步 C.虚步 D.仆步 答案: 虚步 2、 image.png 图中所示的是太极拳哪一个招法动作的定式? A.野马分鬃 B.白鹤亮翅 C.云手 D.手挥琵琶 答案: 手挥琵琶 3、 野马分鬃下手的劲力是: A.上靠 B.下采 C.横挒 D.下垂 答案: 下采 4、 云手动作练习过程中,由以身带手变成以手领身的时机是:

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主讲老师:李德印扇子构造:现在的扇子是用竹子和绸布做成的,扇子的两侧叫扇柄,也叫扇骨,上边叫扇顶,下边叫扇根,把扇子打开以后,平面叫扇面,扇面中间有10 条竹条叫扇颈,也叫小扇骨,是由小的竹片做成的,扇子的上边弧线叫扇沿,扇光滑的一面叫正面,那么由小扇骨突出的一面叫反面,以后会常常遇到这些术语。 分解教学 第一段预备时身体保持自然并步直立,好象练太极拳一样心静体松,精神集中,右手持握扇柄的要命部,扇顶向下,贴于右腿侧, 一,起势(开步抱扇):两手向前捧在体前,高与肩平,扇柄竖直,扇顶向上;步子呢,开步抱扇,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呢,把扇子举抱在胸前。这个动作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并步抱扇敬礼,行一个抱扇礼,然后再分脚开步,分做两步不做。 二,斜飞势(侧弓步举扇):一是两臂绕转,屈蹲提腿,身体面向前方(假设面向南);二是右脚向右侧伸出去,侧开步,向西开步;三是侧弓步举扇亮相,把扇子送到右前方,身体略向右倾斜,眼睛看左前方,这是吴式太极拳的斜飞势的动作,身体斜中遇正,两手即要展开亮相,又不要挺直,不要做成长拳,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东南亮相。 三,白鹤亮翅(虚步亮扇):一转腰摆扇;二穿手转腰;三虚步亮扇,面向正南,成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呢,抖挽侧立开扇,扇骨坚直向下,扇面正向前方。这个动作象杨式的白鹤亮翅的动作,当然杨式的白鹤亮翅动作是横抱向左列(扌列)开,扭转的攻防含意。这里呢,是采用了穿臂亮扇的动作。 四,黄蜂入洞(进步刺扇):一合扇、把扇子收于右肩前,二收脚摆扇,左脚提起;三转身上步;四向东弓步刺扇,力点在扇顶,高与肩平,左手举于头侧上方。这个动作取材于32 剑的黄蜂入洞。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标签:金刚玉女一枪太极陈式2010-12-13 11:16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养生功) 预备式:压腿 第一部分:关节放松 1、手指交叉手腕摇摆放松 2、手臂肘部摇摆放松 3、肩部摇摆放松 4、手臂伸展侧身摇摆放松 5、腰部转动手臂摇摆放松 6、手按腰部腰部转动放松 7、手按膝关节转动放松 8、手臂侧摇摆伸腿放松9、脚关节摇摆放松 第二部分:缠丝劲 1、逆缠 2、顺缠 3、上缠 4、下缠 5、左缠 6、右缠 7、前缠 8、后缠 第三部分:静养功 1、采气 2、 3、丹田内转运气功 4、盘坐养生功 5、平坐养生功 6、太极浑元桩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 太极初式 2. 金刚捣椎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椎 7. 白鹤亮翅 8. 斜行 9. 搂膝10. 上三步 11. 斜行12. 搂膝13. 上三步14. 掩手肱拳15. 金刚捣锥 16. 撇身捶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19. 肘底看拳20. 倒卷肱 21. 白鹤亮翅22. 斜行23. 闪通背24. 掩手肱拳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27. 运手28. 高探马29. 右擦脚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32. 上三步33. 击地捶34. 翻身二起脚35. 护心捶

36. 旋风脚37. 右蹬一跟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 后招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 六封四闭 51. 单鞭52. 运手53. 摆莲脚54. 跌岔55. 金鸡独立 56. 倒卷肱57. 白鹤亮翅58. 斜行59. 闪通背60. 掩手肱拳 61. 六封四闭62. 单鞭63. 运手64. 高探马65. 十字脚 66. 指裆捶67. 猿猴探果68. 单鞭69. 雀地龙70. 上步七星 71. 下步跨虎72. 转身摆莲脚73. 当头炮74. 金刚捣锥75.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 1. 太极初势 2. 金刚大捣锥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护心拳 7. 斜行 8. 回头金刚捣锥 9. 撇身拳10. 指裆斩手 11. 翻花舞袖12. 掩手肱拳13. 腰拦肘14. 大肱拳15. 小肱拳 16. 玉女穿梭17. 倒骑龙18. 掩手肱拳19. 裹身鞭20. 兽头势 21. 披架子22. 翻花舞袖23. 掩手肱拳24. 伏虎25. 抹眉肱 26. 黄龙三搅水27. 左冲右冲28. 掩手肱拳29. 扫蹚腿30. 掩手肱拳 31. 全炮捶32. 掩手肱拳33. 捣岔捣岔34. 左二肱右二肱35. 回头当门炮 36. 变式大捉炮37. 腰拦肘38. 顺拦肘39. 窝底炮40. 回头井拦直入 41. 金刚捣锥42.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1. 金刚捣锥 2. 懒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金刚捣锥 6. 白鹤亮翅 7. 搂膝拗步 8. 初收 9. 上三步10. 斜行拗步 11. 再收12. 上三步13. 掩手肱拳14. 金刚捣锥15. 撇身拳 16. 青龙出水(出手花) 17. 肘底看拳(叶底花) 18. 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19. 白鹤亮翅20. 搂膝拗步

我眼中的中国武术

我眼中的中国武术 刚进入大学的我,对大学的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在大一时的选修课上选择了中国武术这门课,学了太极拳、五步拳等中国武术,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些知识,还幸运地参与了在学校体育文化节上的武术表演。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它以踢、打、摔、拿四技为主要内容,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武术也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从它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学思想、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精神。 就拿我所学习的太极拳来说,太极拳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佛学禅意,有较高的哲学境界,练习太极拳既可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太极拳的特点为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识的配合。练习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放松,意松,体松,内外皆松。缓慢柔和是太极拳的重要标志,也是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太极拳的柔和是一种刚柔,柔中带刚,就是一种水的哲学!太极拳架势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学习武术,不仅有着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的价值,还能培养我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吃苦耐劳的优良道德品质,对我们大学生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有着很好的效果。 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大学生应该有义务去传承它,去发展它。然而,我们高校体育课堂是我们学习武术的唯一途径,但是课时少,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我们需要拓宽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加大武术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与学习中国武术,从而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虽然自己不是一个专业的习武之人,但武术精神永存我心!

最新第一套太极功夫扇扇谱及讲解教学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扇谱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共48个正式动作,加一个起势一个收势和两个过门动作,整套共52个动作,分成6个段落。 分解动作 ————第一段 1 起势:左脚开步抱扇 2 斜飞势: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2,右脚向右开步两手交叉3,重心右移成侧弓步,右手向上举扇,左手向下按掌 3 白鹤亮翅:1,向左转腰摆扇2,向右转腰分掌3,曲步亮扇 4 黄蜂入洞:1,抖腕合扇2,摆扇收扇提脚3,转身上步4,弓步向前平刺 5 哪吒探海:1,后坐收扇2,扣脚转身3,弓步下刺扇 6 金鸡独立:1,收脚绕善2,上步分手绕扇3,独立撩开扇 7 力劈华山:1,落脚合扇2,盖步转身按扇3,转身绕扇4,弓步前劈扇 8 灵猫扑蝶:1,转身摆掌2,上步翻身抡扇3,退步弓步压扇4,翻手反压扇 9 坐马观花:1,虚步合扇2,退步抡扇3,反身刺扇4,马步亮扇 ————第二段 10 野马分鬃:1,转腰合手合扇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 11 雏燕凌空:1,扣脚穿掌2,并步亮扇(扭头转胸转看左侧) 12 黄蜂入洞:1,收扇上步2,弓步直刺 13 猛虎扑食:1,收扇震脚2,弓步推扇 14 螳螂捕蝉:1,转腰绕扇2,分手绕扇3,磋脚撩扇 15 勒马回头:1,合扇转身2,盖步按扇 16 鹞子翻身:1,翻身绕扇2,腕花绕扇3,退步藏扇 17 坐马观花:1,抡臂举扇2,反身穿刺3,马步亮扇 ————第三段 18 举鼎推山:1,转腰收扇收脚2,马步推扇 19 神龙回首:1,转身收扇2,弓步平刺 20 挥鞭策马:1,撇脚收扇2,上步绕扇3,叉步反撩扇 21 立马扬鞭:1,转身挑扇2,点步推掌 22 怀中抱月:转身歇步抱扇 23 迎风撩衣:1,上步合扇分手2,并步贯扇 24 翻花舞袖:1,摆扇穿手2,云扇摆掌3,侧弓步劈扇 25 霸王扬鞭:1,分手摆扇2,歇步亮扇 26 抱扇过门:1,开扇托抱2,合扇举抱 ————第四段 27 野马分鬃:1,转腰合手合扇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 28 雏燕凌空:1,扣脚穿掌2,并步亮扇(扭头转腰转看左侧)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 - -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 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闭29单鞭 30雀地龙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运手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口令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 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立,右手持扇,扇顶向下第一动起势左脚开步抱扇,两手环抱胸前,扇骨竖直,扇顶向上第二动斜飞式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2、右脚向右开步,两手交叉第三动白亮翅翅 第四动黄蜂入洞 第五动哪吒探海 第六动金鸡独立 第七动力劈华山 第八动灵猫扑猎 第九动坐马观花 3 第十动野马分鬃 第十一动雏燕凌空 第十二动黄蜂入洞 第十三动猛虎扑食 第十四动螳螂扑蝉3、重心右移,成右侧弓步 、向左转腰摆扇2、向右转腰分掌3、虚步亮扇1、抖腕合扇2、摆扇收扇提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向前平刺 1、后坐收扇 2、扣脚转身 3、弓步下刺扇1、收脚绕扇2、上步分手绕扇3、独立摇扇1、落脚合扇2、盖步转身按扇 、转身绕扇4、弓步前劈扇

1、转身摆掌 2、上步翻腰抡扇 3、退步弓步压扇 4、翻手反压扇 1、虚步合扇 2、退步抡扇 、反身穿刺4、马步亮扇 1、转腰合手合扇 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1、扣脚穿掌2、并步亮扇,扭头挺胸转看左侧、收扇上步2、弓步直刺 1、收扇震脚 2、弓步推扇 1、转腰绕扇 2、分手绕扇 3、踔脚撩扇1 3 1 第十五动勒马回头1、合扇转身2、盖步按扇 第十六动鹞子翻身1、翻身绕扇2、摆花绕扇3、退步藏扇第十七动坐马观花1、抡臂举扇2、转身穿刺3、马步亮扇第十八动举鼎推山1、转腰收扇收脚2、马步推扇 第十九动神龙回首1、转身收扇2、弓步平刺 第二十动挥鞭策马 二十一动立马扬鞭 二十二动怀中抱月 二十三动迎风撩衣 二十四动翻花舞袖 二十五动霸王扬鞭 二十六动抱扇过门

收势1、撇脚绕扇2、上步绕扇3、擦步反撩扇1、转身挑扇2、点步推掌1、转身歇步抱扇 1、上步合扇分手 2、并步贯扇 、摆扇穿手2、云扇摆掌3、侧弓步劈扇1、分手摆扇2、歇步亮扇 1、开扇托抱 2、合扇举抱 、抖腕合扇2、收脚开步平举 3、并步抱扇 4、垂臂还原。 1 1

武术课太极拳理论作业

太极拳介绍以及其健身原理分析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技击效果和保健作用的运动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健身需求日益强,太极拳运动也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推广,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许多人日常健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民健身的需求不断刺激着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着全民健身的发展。太极拳之所以发展速度快, 练习人数多, 其主要原因是太极拳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 兼容了传统哲学、古代医学、拳学、兵学、美学等, 特别是与易经八卦学说有着较密切的渊源。结合导引、吐纳, 使气与力合, 着重内壮, 成为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的内功拳运动, 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协调配合, 因而在逐渐形成独特的拳术运动的同时, 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 具有别具一格的技击、哲理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本文阐述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太极拳的中医学研究以及太极拳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太极拳介绍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动作呈弧型,连贯而圆活,其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新派太极是中国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以杨式风格为主,并吸收了陈、吴、武、孙多家太极的特点,自1957年以来先后创编的多套新编太极套路。国家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另外,针对不同的门派,又创编了杨氏四十式、陈氏五十六式、吴式四十五式、孙氏七十三式和武式四十六式太极拳。. 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套路介绍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该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太极拳很重视练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2.太极拳健身原理分析 太极拳融武术、气功为一体, 是中华传统保健体育的精萃, 它能使练习者收到健身、修身、防身之功效。 2.1太极拳的养生价值 太极拳的练拳过程实质上是以动养形, 又兼养神以静养形, 又兼养神, 达到形神共养, 强身益寿的一完整的养生法。这既符合太极拳阴阳之道, 又与中国统养生法相吻合,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2.1.1太极拳对形的养生价值 形包括人体的大脑、组织、细胞、脏腑、关节、筋骨、韧带、皮肉、经脉及充满其间的精、气、血、津等等,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对脏腑的作用。太极拳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以丹田为内中轴, 将腹胸部开合的运动与深长呼吸、气沉丹田、五弓形变化、活腰壮肾等运动相合为一体, 使五脏六腑受到轻松、柔和、缓慢、方圆的揉搓、挤压和按摩。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太极拳特别强调以内中轴引动腰脊(外中轴) , 依次带动关节, 使人体内外进行轻、松、满、圆的整体性武术运动。这样必然会使人体各系统特别是腰和四肢都得到良好的刺激, 增强其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将人体筋骨肌肉练得又有弹性又有力量, 加强关节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稳性, 从而保证关节2.1.2 太极拳对神的养生价值

李德印-太极功夫扇第一套-详细动作分解带图片-胡芯编制

李德印《太极功夫扇第一套》 详 细 动 作 分 解 编制:胡芯 目录 第一段:包括起式在内一共是九个动作 (4) 预备式: (4) 第一动起式 (5) 标准文案大全

第二动斜飞式 (5) 第三动白鹤亮翅 (5) 第四动黄蜂入洞 (6) 第五动哪吒探海 (6) 第六动金鸡独立 (6) 第七动力劈华山 (7) 第八动灵猫捕蝶 (7) 第九动坐马观花 (7) 第二段共八个动作 (8) 第十动野马分鬃 (8) 十一动雏燕凌空 (8) 十二动黄蜂入洞 (8) 十三动猛虎扑食 (9) 十四动螳螂捕蝉 (9) 十五动勒马回头 (9) 十六动鹞子翻身 (10) 十七动坐马观花 (10) 第三段共九个动作 (11) 十八动举鼎推山 (11) 十九动神龙回首 (11) 二十动挥鞭策马 (11) 标准文案大全

二十一动立马扬鞭 (12) 二十二动怀中抱月 (12) 二十三动迎风撩衣 (12) 二十四动翻花舞袖 (13) 二十五动霸王扬鞭(举旗) (13) 二十六动抱扇过门 (13) 第四段共八个动作 (14) 二十七动野马分鬃 (14) 二十八动雏燕凌空 (14) 二十九动黄蜂入洞 (14) 三十动猛虎扑食 (15) 三十一动螳螂捕蝉 (15) 三十二动勒马回头 (15) 三十三动鹞子翻身 (16) 三十四坐马观花 (16) 第五段共九个动作 (17) 三十五动顺鸾肘 (17) 三十六动裹鞭炮 (17) 三十七动前招势 (17) 三十八动双震脚 (18) 三十九动龙虎相交 (18) 标准文案大全

标准文案大全 四十动 玉女穿梭 ................................... 18 四十一动 天女散花 ................................. 19 四十二动 霸王举旗 ................................. 19 四十三动 行步过门 ................................. 19 第六段 共九个动作 .................................. 20 四十四动 七星手 ................................... 20 四十五动 揽扎衣 ................................... 21 四十六动 捋挤势 ................................... 21 四十七动 苏秦背剑 ................................. 21 四十八动 搂膝拗步 ................................. 22 四十九动 单鞭下势 ................................. 22 五十动 挽弓射虎 ................................... 22 五十二动 收势 ..................................... 23 要领提示: . (24) 第一段:包括起式在内一共是九个动作 预备式: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说课讲解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为了方便【中国太极拳网】的读者朋友,方便各位武术爱好者,特地挤出一点时间,将陈式太极拳械名称进行汇总,希望给朋友们带来便利.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 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 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 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之一,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要领是 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 在中国,太极拳又被人们叫做“哲拳”。“太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论,认为太极是最原初的实体,它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和宇宙的万事万物。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韵味,以太极图的阴阳鱼为符号,以黑为阴,以白为阳,黑白相依,互抱不离,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体。于是,形成了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动作拳路。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体也是由阴 阳构成,身体好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太极拳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体,人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体。练太极拳首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太极拳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人体,一是形,即由筋、骨、皮、肉组成;二是神,即由精神和意识组成。练太极拳就是既要练筋、骨、皮,又要练精、气、神,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达到人体 的平衡发育,和谐成长。练太极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会收到多种功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传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就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来说,主要有陈氏太极 拳和杨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为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自陈王庭以后,练拳之风盛行,历代相传,名手辈出。由陈氏支派先后繁衍成武式、杨式、吴式、孙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在近代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中,陈式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及其侄陈照丕、儿子陈照奎起了积极的作用。1928年陈发科由陈照丕的推荐来北京教拳,对北京陈 式太极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陈发科在京教拳近30年,为人忠厚,平时少言寡语。他在原有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增加了螺旋缠绕动作,创造了新的拳式,如三换拳、背折靠、退步压肘、中盘、双震脚等动作,从而丰富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容。现在全国普遍流行的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就是陈发科晚年的套路。1953年,陈发科与胡跃贞共同创办了首都武术社,推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并培养一大批武术人才。1961年由沈家祯、顾留馨编著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一书。1963年,陈发科之子陈照奎应邀到上海、南京、郑州、焦作、石家庄、陈家沟等地教拳,使陈式太极拳得到广泛的发展。为了教学的需要,由冯志强主编了《精练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入门》;由田秀臣、阚桂香合编了《简化陈式太极拳》;由阚桂香主编 了《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这些书的出现,使陈式太极拳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从陈王庭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不断对原有的拳套进行加工提炼,逐步形成近代所

太极扇动作分解

太极功夫扇分解动作 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右手执扇,扇柄向下 1、起势(开步抱扇)左脚开步抱扇,两手环抱胸前,扇骨竖直,扇顶向上 卧似一张弓 2、斜飞式(侧弓步举扇)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2、右脚向右开步,两手交叉; 3、重心右移成右侧弓步,右手向上举扇与头同高,左手向下按掌与胯相平 站似一棵松 3、白鹤亮翅(虚步亮扇)1、向左转腰摆扇;2、向右转腰分掌;3、曲步亮扇(正南侧立开扇) 不动不摇坐如钟 4、黄蜂入洞(进步刺扇)1、抖腕合扇;2、摆扇收扇提脚;3、转身上步收扇,卷收到腰间;4、弓步向前平刺,右手心向上(方向正东) 走路一阵风 5、哪吒探海(转身下刺扇)1、后坐,收扇;2、扣脚,提腿,转身;3、弓步下刺扇,上体略向前倾(方向正南) 南拳和北腿 6、金鸡独立(独立撩扇)1、收脚转身绕扇,至头部侧上方;2、转身上步分手绕扇;3、提腿独立摇扇(正东) 少林武当功 7、力劈华山(翻身劈扇)1、落脚合扇;2、盖步转身按扇至左腹前;3、转身绕扇上举至头顶;4、弓步前劈扇,扇沿向下(方向正东) 太极八卦连环掌 8、灵猫捕蝶(转身抡压扇)1、转身摆掌至正西方向;2、上步直臂抡扇翻腰;3、退步,弓步压扇;4、翻手反压扇(方向正东) 中华有神功 9、坐马观花(马步亮扇)1、虚步合扇;2、退步抡扇反穿扇,弓步向西;3、反身穿刺;4、马步亮扇(西偏南30度) 卧似一张弓 10、野马分鬃(弓步削扇)1、转腰合手合扇;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扇顶与头平,手心向上,左手按在侧后方 站似一棵松 11、雏燕凌空(并步亮扇)1、扣脚转腰穿掌;2、摆臂并步亮扇,左手置于腰间扭头挺胸转看左侧 不动不摇坐如钟 12、黄蜂入洞(进步刺扇)1、摆掌收扇至腰间,转向上步;2、弓步直刺,扇高与胸平(正东) 走路一阵风 13、猛虎扑食(震脚推扇)1、收扇震脚,两手紧贴腰间,虎口斜向上;2、弓步推扇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分析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好东东哦) 标签:马步金刚陈式太极拳陈式转身2008-10-03 08:18 前几天休假无事,将以前学习的陈式太极56式拳谱翻出来整理了一下,自己添加了每招之间的演变动作,无私贴出供太极虫们共享,呵呵,不对之处请及时指出。 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套路 第一组: 1.起势 (分脚开立) 2.右金刚捣碓 (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3.擦步推掌4.躬腿前棚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 (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 (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4.虚步按掌) 5.左单鞭 (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6.搬拦捶 (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4.马步横击) 7.护心捶 (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 (1.擦步插掌 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 (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 10.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 (1.落脚擦步下捋2.转体搭手3.转腰翻掌 4.提腿擦步5.马步分掌) 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 (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4.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 (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14. 背折靠 (1.折叠缠绕 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 (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4.马步迸掌) 16.斩手 (1.提脚翻掌 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 (1.旋臂伸掌 2.挑掌抢劈) 18.海底翻花 (1.转腰提臂 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 1.震脚收掌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闭 (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 4.虚步按掌) 21. 右单鞭 (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第三组 22.右云手 (1.收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擦步右云4.开步左云 5.转腰摆掌 6.缠臂横击)23.左云手

叶泳湘:太极武术的又一位后起之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6861641.html, 叶泳湘:太极武术的又一位后起之秀 作者:刘燕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7年第04期 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酷暑,叶泳湘一直没中断过太极练习。十几岁时叶泳湘就已经练得一手好太极功夫。不仅如此,她还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多样传统太极功夫,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一位太极后起之秀了。 一个出生在武林世家的有颜值又有才华的年轻姑娘,为了宣传和推广传统太极文化,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和练习太极,更自费拍摄写真宣传太极,还无私地将家传太极招式传授给中外太极爱好者。她,就是被称为“太极掌萌”的杨氏太极传人叶泳湘。 从小修炼太极 得益于母亲是第四代杨氏太极宗师傅钟文传人,叶泳湘从3岁就开始学习太极。一招一式,母亲对叶泳湘要求非常严格。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酷暑,叶泳湘一直没中断过太极练习。上学后,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练习,很多时候叶泳湘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玩耍时间去练习。而靠着母亲的严格训练和自己的坚持,十几岁时叶泳湘就已经练得一手好太极功夫。不仅如此,她还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多样传统太极功夫,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一位太极后起之秀了。 成长中的坚持练习 长期以来,太极在世人的眼中多为养生之术,加上一些门外之人,不时打着太极的幌子,号称练太极能治百病,很多人对太极不仅了解不够,还有着非常严重的偏见。就拿叶泳湘来说,读书时因为太过醉心练武,就不止一次有人说过她只是个练拳的,甚至还有人戏称她学的太极不过是猴戏而已。年少时的叶泳湘听了气愤不已,母亲的教导又不允许她当众与人争辩。为了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传统太极文化,大学时,各方面成绩优异的叶泳湘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上海体育学院。 在上海体育学院求学时,叶泳湘一边学好老师教的知识,一边坚持太极练习。在她的努力下,传统杨氏85式,简化太极24式,太极剑、刀、棍都有了一定的功力。太极讲究“单掌收虚实,双手推是非”。这其中的奥妙和意蕴决非一朝一夕能够领悟。在这期间,因为有外国人开始向叶泳湘的母亲求教太极,这给了叶泳湘一大启发,既然世人对太极并不了解,那何不想办法让世人见识真正的太极奥秘呢?! 亲自见证传统武术魅力 叶泳湘想到了开班授徒的想法,她觉得不能让真正的太极功夫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而应该想办法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一起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没想到的是,叶泳

陈氏太极拳拳谱口令

老架一路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堂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四十六六封四闭47、单鞭 48、玉女穿梭19、懒扎衣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叉步)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太极拳交流QQ群:521776104

老架二路 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护心拳 7、斜行 8、回头金刚捣碓 9、撇身拳 10、第十式指裆 11、斩手 12、翻花舞袖 13、掩手肱拳 14、腰拦肘 15、大肱拳小肱拳 16、玉女穿梭 17、倒骑龙 18、掩手肱拳 19、里变里变 20、兽头式21、披架子 22、翻花舞袖 23、掩手肱拳 24、伏虎 25、抹眉肱 26、黄龙三搅水 27、左冲 28、右冲 29、掩手肱拳 30、扫堂腿 31、掩手肱拳 32、全炮捶 33、掩手肱拳 34、捣叉捣叉 35、左二肱右二肱 36、回头当门炮 37、窝底大捉炮 38、腰拦肘 39、顺拦肘 40、窝底炮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养生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养生 09级制药工程胡杰传统养生是指以我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强健体魄、调养生心为目的的保养生命的思想、手段和方法。。 太极拳属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叶纳术”的甚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 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突然、强烈的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从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滋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提高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再者,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三百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练太极拳,不是一般的学习拳式,必须懂得很多基本功,必须做到“放松”,“气道通畅”。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调则周身气行,故练功必须令其气顺,不可使气道结滞。所以练拳不可闭气、使力,总以放松、沉气为主。在练拳时要配合呼吸配合开合等。由于以上的要求,使得练太极拳的人们在练拳过程中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每次练拳下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身体微微出汗,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健身功效。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运动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才可能对增进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常年坚持练太极拳的人普遍反映大腿粗壮。体育专家认为,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运动,使人体如同增加了许多小水泵,帮助心脏工作,即减轻了心脏负担,又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由于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人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可防治血压高等病症,有抗衰老的功效。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美国医学界己把老年由于跌跤而死亡的现象逐年升级的问题,列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敌人,政府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治跌跤现象的科研项目。太极拳近两三年在美国发展特别快,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然而,由于气血虚亏,腿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易导致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中医认为,人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烧水灌肥应从根本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化

夕阳美太极功夫扇动作分解

夕阳美太极功夫扇动作分解 第一段:歌词: 一、起势 二、虚步撩扇(1、转身左捋 2、叉步平推 3、弓步左捧 4、虚步撩扇)卧似一张弓 三、震脚抖扇(1、举扇提腿 2、震脚砸扇 3、转腰摆扇 4、独立抖扇)站似一棵松 四、云手拨扇(1、开步右拨 2、叉步左拨 3、开步右拨4、叉步左拨)不动不摇坐如钟 五、弓步推扇(1、转腰摆扇 2、提脚翻扇 3、上步收扇 4、弓步推扇)走路一阵风 六、架扇蹬脚(1、转腰合扇 2、上步绕扇 3、提腿崩扇 4、蹬脚架扇)南拳和北腿 七、独立劈扇(1、上步撩扇 2、盖步举扇 3、独立劈扇)少林武当功 八、回身崩扇(1、扣步穿扇 2、撤步压扇 3、转身穿扇 4、提腿崩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九、举扇冲拳(1、落脚摆步 2、扣步翻扇 3、转身摆掌 4、举扇冲拳)中华有神功第二段: 十、歇步带扇(1、转腰摆臂 2、歇步带扇)卧似一张弓 十一、点歩亮扇(1、震脚砸扇 2、点歩亮扇)站似一棵松 十二、歇步云抱(1、开步抱扇 2、扬身云扇 3、歇步抱扇)不动不摇坐如钟 十三、弓步下截(1、转身翻扇 2、弓步截扇)走路一阵风 十四、抱扇弹踢(1、上左歩合扇 2、抱扇弹踢)南拳和北腿 十五、弓步推扇(1、转腰绕扇 2、弓步推扇)少林武当功 十六、劈扇探掌(1、弓步劈扇 2、提腿探掌)太极八卦连环掌 十七、舞花击扇(1、摆步穿掌 2、扣步舞花 3、点步击扇)中华有神功 第三段: 十八、转身云手(1、摆步合掌 2、转身云手)棍扫一大片 十九、弓步扎扇(1、上步合扇 2、叉步搅扇 3、弓步扎扇)枪挑一条线 二十、叉步后崩(1、退左步云扇 2、转身绕扇 3、叉步崩扇)身轻好似云中燕

“洪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第一势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