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沾衣十八跌图解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坚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成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成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坚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出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图解)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24式太极拳,因其是太极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精简而来,又仅24个招势,故常被叫做“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虽然动作不多,但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传统的太极拳法相比,内容更精炼,结构更合理,动作更规范,在满足太极拳爱好者锻炼身体需要的同时,又便于掌握,易学易懂,费时少,收效快,所以流传极广,尤其为太极拳初学者所喜爱。
24式太极拳共分八组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24式太极拳套路名称1. 起势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琶6. 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 云手11. 单鞭12. 高探马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玉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背21. 转身搬拦捶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一、起式1 2 3 4 5二、左右野马分鬃6 7 8 9 10 1 12 13 14 15 167 18 19 20 三、白鹤亮翅212 23 四、左右搂膝拗步24 25 267 28 29 30 31 32 3 34 35 36 37 38五、手挥琵琶39 40 41 六、左右倒卷肱423 44 45 46 47 489 50 51 52 53七、左拦雀尾55 56 57 58 59 0 61 62 63 64 656 67 八、右拦雀尾68 69 701 72 73 74 75 767 78 79 80 81 82九、单鞭83 84 85 86 878 十、云手89 90 91 923 94 95 96 97 989 100 101 102 103十一、单鞭04 105 106 107 108十二、高探马09 110 十三、右蹬脚111 112 11314 115 116十四、双峰贯耳117 11819 120十五、转身左蹬脚121 122 12324 125 126 127十六、左下势独立128 129 130 131 132133 十七、右下势独立134 135 136 137138 139 140 十八、右左穿梭141 142143 144 145 146 147 148十九、海底针149 150 151 152 153二十、闪通臂154 155 156 二十一、转身搬拦锤157158 159 160 161 162 163164 165 二十二、如封似闭166 167 168169 170 二十三、十字手171 172 173 二十四、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

当前位置:首页- 参考素材- 24式太极二十四式太极拳示图解(技术讲解版)1 起势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琶6 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 云手11 单鞭12 高探马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左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臂21 转身搬拦锤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返回顶部第二式: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8式太极拳图解和要领提示

8式太极拳图解和要领提示。
、动作四:练习方法:重心前移,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左脚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双掌向前上按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
掌指与肩平,眼向前平视(图5-4)。
动作要领:双掌前按时动作呈弧形,双臂不可伸直。
易犯错误动作:上体前俯、双掌前按幅度过大。
五、右弓步单鞭式 动作一:练习方法:向左转体,左脚尖外展45度,重心移于左腿,右脚跟提起,双掌同时向下划弧于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外,眼视双掌方向(图6-1,图6-1-1为正面图)。
动作要领:1、双臂下落不可挺直。
2、转体、双掌下落、右脚跟提起应与转腰动作同时完成。
易犯错误动作:上体前俯、双臂挺直。
(此图为右弓步单鞭式动作一正面图) 动作二:练习方法:向左微转体,重心于左腿,右脚提起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左掌变勾手,向左上提至左肩前侧,勾背略高于肩,勾尖向下;右掌屈臂上提于左肩前,掌心向内,掌指向左,眼视勾手方向(图6-2)。
动作要领:1、身体中正,双肩不可耸起。
2、左掌变勾手、右掌屈臂上提应与转腰动作同时完成。
易犯错误动作:耸肩、身体歪斜、左膝挺直。
动作三:练习方法:向右转体,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右脚全脚掌踏实成右弓步;右掌经面前向前立掌推出,腕与肩平,掌心侧向前,掌指向上,左勾手微向后展,眼视右手方向(图6-3)。
动作要领:立身中正,松腰松胯,沉肩坠肘,双臂呈弧形。
易犯错误动作:耸肩、抬肘、动作不协调。
六、左弓步拦掌捶式动作一:练习方法:向右转体,右脚尖外展45度,重心于右腿,左脚提起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右掌握拳向右划弧收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勾手变掌自左向右拦掌于体前,掌心向右,掌指向上,眼视左手方向(图7-1)。
动作要领:拦掌、收拳、迈步应与转体动作协调。
易犯错误动作:上体前俯、突臀。
动作二:练习方法;向左转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左脚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左掌握拳屈臂收于胸前,拳心向下,右拳自腰间翻转拳心向下向前打出,置于左腕上,拳面向前,拳与肩平,眼向前平视(图7-2)。
【一起学太极】杨氏太极拳图解-转身左蹬脚

【一起学太极】杨氏太极拳图解-转身左蹬脚
本着弘扬杨氏太极拳的初心,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学习太极拳,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此平台一起成长。
图文素材以传统杨氏太极拳103式为蓝本,以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人杨军老师的“明理、知体、达用”的教学体系作为讲解输出,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之用。
一起开启我们的太极之旅吧!
杨澄甫宗师早晚年拳照对比
壹
动作讲解
动作一:左腿向下屈,脚尖朝下。
动作二:左臂里屈,掌心侧向里,右臂外旋,掌心侧向内。
动作三:以右脚跟为轴,向左后转体135度,由东北角转向正西,左腿屈回,脚尖向下,脚面略绷,右腿仍直立,两臂在胸前相合,交叉两手成斜十字。
左臂在外,右臂在里,两手背均朝外。
动作四:两臂向左右两侧分开,左臂向正西分出,掌心侧向外。
右臂相应地向右后东北方向分出,掌心侧向外。
同时,左腿以脚跟,使全脚掌向正西方向蹬出,脚尖朝上。
面向正西,两眼平视。
贰
口诀
屈左腿,翻左掌(掌心侧向上),转身两臂合(转向左后),提腿正前蹬(用左脚跟蹬,全脚掌出),两臂同时开。
陈式二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技术讲解版)1起势 2 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 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 9 单鞭 10 云手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18 左右穿梭19 海底针 20 闪通臂 21 转身搬拦锤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42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图解(真人演示)

028
028(侧)
(6)搂膝拗步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7)转身捶
038
039
040
041
(8)捋挤式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9)进步搬拦捶
053
053(反)
054
055056Βιβλιοθήκη 057(10)如封似闭
059
060
061
(11)开合手
063
(12)右单鞭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42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图解(真人演示)
42式太极拳全套
演练者:高佳敏
(1)起势
002
003
004
005
(2)右揽雀尾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3)左单鞭
018
019
020
021
(4)提手
023
024
(5)白鹤亮翅
026
140
141
(24)偏下势
143
144
(25)进步栽捶
145
146
147
(26)斜下势
149
149(反)
150
151
151(反)
(27)偏下势
153
(28)金鸡独立
155
156
(29)退步穿掌
158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拖掌
太极一章~八章品势路线图解(清晰版)

太极一章~八章品势路线图解(清晰版)太极一章品势内涵:太极一章的一套动作是对八卦中“乾”(天)的运用,“乾”是八卦的第一卦,太极是万物之源,由乾开始。
有天就有光和雨——这两者是自然界的开始,生长和延续所必须的,天始地成,人的生命开始于地,但延续在于天。
八卦的卦象象征地表达了人、自然和宇宙的所有现象。
(健也!代表万物的根源和开始)太极一章的特点是以站势和简单的走步为主,动作由基本动作下格挡、中内格挡、上格挡、直拳、前踢组成,是跆拳道8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左右移动或转身时以前脚掌为轴,上格挡前踢与直拳要同步完成,弓步移动的路线是直线。
太极一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二章品势内涵:太极二章是应用八卦中表示“欢悦”(兑)的一套动作,代表着沼泽。
动作要做得温柔且有力,因此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悦也!代表外柔内刚)太极二章新的动作包括上位直拳和前踢。
修炼太极二章是以进一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目标,特别是对身体中心的起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是跆拳道7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前踢与直拳要同步完成,中内格挡左右各一次时,以前脚掌为轴转动。
太极二章的行进路线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三章品势内涵:太极三章代表着“离”(火),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因为人能使用火,点火能给人光明、温暖、热力和希望。
做动作时要多变、热烈。
(丽也!代表光明和希望)太极四章新动作有单手刀颈部攻击、单手刀中外格挡。
新的站势是三七步,技术特点是连续两次直拳然后迅速格挡对方的进攻。
是跆拳道6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三七步时前脚尖与后脚跟相距为三脚距离。
单手刀中外格挡时,格挡手刀从髋关节经过肩部后格挡。
在单手刀颈部攻击起始动作时,辅助手臂放松伸直,与胸口同高。
前踢后,两次直拳要同步进行。
太极三章的行进路线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20个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沾衣十八跌图解太极拳以掌运八方,足踏五行,通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结合三十七个基本拳势,化生出种种击人、拿人、发(放)人的方法,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技击形态。
此处介绍的太极十八跌,是太极拳三十七个拳架中具有沾衣擒跌的鲜明招法。
一、揽雀尾1.敌我对峙。
(“我”为穿道袍老者,“敌”为光头青年)。
(图1)2.当敌方前移步,用左弹腿直踢我裆腹而来时,我左脚后退一步,沉身屈膝下蹲成拗步势的同时,左掌内旋下按截阻敌方左脚颈部。
(图2)3.假如敌方借势落步,用右冲拳向我面部击打而来,我右掌上翻格于敌右腕外侧,并迅疾外裹化,左脚前进一步的同时,左掌背拍向敌右肘关节外侧。
(图3)4.不等敌退闪,我右手勾指抓扣住其腕关节,左掌下捋按住其大臂外侧,并向下牵引的同时,右脚向右后方撤退一步,右转体呈旋转的同时,两手抖劲,使敌向右侧牵仆而出。
(图4)。
5.在敌方仆地之际,我擒敌之手发力旋扭其右臂,致其臂伤而仆倒在地。
(图5)二、单鞭1.敌我对峙。
(图6)2.当敌方移步进身,猛然上左脚一步前拥身,用左冲拳向我面部而来时,我右脚外摆沉身,上翻双掌向右外拦截于敌方左腕臂内侧。
(图7)3.紧随着,右掌外旋指勾腕,抓扣住其腕关节向右后牵引,左脚前移步,左掌屈臂上提,把敌左臂控住的同时,左脚勾绊敌左脚踝部。
(图8)4.左手猛抖劲,按其肩后腋部,致使其反扭臂而被擒。
(图9)5.紧接着,我右手猛然松握,双掌向前狠推敌方肩、背,使其向前仆跌而出。
(图10)三、提手上势1.敌我对峙。
(图11)2.当敌方前上左脚一步于我裆前的同时,发出左冲拳向我面部击打而来,我略收左步沉身下坐稳住重心的同时,左掌内旋格推其左小臂内侧。
(图12)3.紧接着,我上身前拥,使敌拳从我右肩上方穿过,我右臂迅疾上抬,抱住敌左大臂外侧,左脚前移步拥身,两手合抱,把敌方左臂控在我的右肩上。
(图13)4.紧接上动,左手内收扣按敌方小臂至腕部,牢牢控制在我右肩的同时,右掌按其左肩腋后向前提掤,使其肩臂关节扭伤而就地臣服。
(图14)如果需要跌出敌方,我两掌只需往前一推,敌方即会朝前跌仆而出。
四、搂膝拗步1.敌我对峙。
(图15)2.当敌方左垫步进身,用右踹腿向我左腹肋踢击而来时,我立即下沉身右偏,左手臂下挽勾挂其右小腿,使其攻击失效。
(图16)3.紧接着,左脚前移步拥身,左臂滚卷,把敌右小腿捞抱住,右掌向前直击其腹。
(图17)4.如敌上仰身闪避,我左手臂用力捞住敌腿控在左肩上,右掌下穿敌右大腿,反掌按压其大腿后侧肌拥身前推,把他推翻仆地。
(图18)。
五、抱虎归山1.敌我对峙。
(图19)2.当敌方前移右步猛向我裆前进步,以左冲拳向我面部击打而来,我迅疾后移右步,立身呈左弓步,右掌上划拦截,向左捋其腕臂。
(图20)3.紧接着,左手上穿臂格化敌方左臂外侧,滚卷缠旋扣抓的同时,右脚向敌方左脚后侧上一步,右掌顺敌左臂前穿,搓过敌方面部,右臂反拦其咽喉,使其上身后仰。
(图20)4.而后,我右卷臂夹住敌颈,形成紧箍之势。
随即收紧右臂上提,增强箍颈之威力,将其控制。
(图22)六、十字手1.敌我对峙。
(图23)2.当敌方前滑步进身接近于我,用右冲拳向我面部击打而来,我立即收左步,两手交叉,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呈十字手向前上托架敌方右腕臂,化解其击面之险。
(图24)3.紧接着,右手翻腕旋扣敌方腕关节,左脚进步于敌方裆前呈锁步势,上体右旋身,左肘臂顺势以小臂肘压其肘关节,使其向前俯伏。
(图25)4.紧接着,我左肘顶住敌方右臂后侧向右前方旋抵,右手抓住其腕往右后侧旋拉,以爆发劲使敌方跌仆而出。
(图26)七、左顾右盼1.敌我对峙。
(图27)2.当敌方前移右步用左弹腿踢向我裆腹而来,我立即沉身下坐,左手向下化搂敌方左小腿,化解其攻势。
(图28)3.紧接着,右脚猛然进步于敌方右脚前呈绊锁势,右掌猛地朝前推压敌方左大腿及臀部,左手提挂。
(图29)4.将其推仆于地之际,跟步拥身,两手握住其左脚踝前推成折膝势,制敌于地下。
(图30)八、斜飞势1.敌我对峙。
(图31)2.当敌方左脚上前一步接近我的同时,以左直拳向我面部打来,我后滑步,用左掌上挑拦截于敌方左腕外侧,向左捋化。
(图32)3.我身体左转,右脚向前上步于敌方臀部下方,扣绊于敌方双脚间,屈肘前顶,身体前挺逼靠,右手平掌以手臂从敌方左手下向右前上方穿出掤击其胸、面部。
(图33)4.紧随着,右臂反拦敌上胸,向右后侧旋拦(也可用左手松敌腕下伸捞敌左小腿,猛上提抱住),右膝紧抵敌臀部,迫敌摔仰而跌。
(图34)。
九、扇通背1.敌我对峙。
(图35)2.当敌方前纵右步以右直冲拳击打我面部之时,我右脚立即后移一步,右掌向上拦截于敌方右腕外侧。
(图36)3.与此同时,右掌外划扣指抓住敌腕,左脚向其裆前进步,左掌直接掤劲击敌右胁部。
(图37)4.紧接着,我右手抓敌腕下拽,朝右下后拉旋,左掌上翻拍压其肩后腋大臂处,令其身体前仆,反扳其肩关节控住敌方(图38)。
十、撇身捶1.敌我对峙。
(图39)2.当敌方前纵右步用右直拳打向我面部时,我后撤左脚一步,右掌向上拦截其右腕外侧。
(图40)3.接着,右掌旋腕屈指抓扣敌方右腕部,左脚上步绊于敌右脚后侧,右旋身,左臂屈肘顶击敌方右肘臂外侧,使其上身前俯。
(图41)4.乘敌方失控未恢复身体平衡之际,我快速以右手顺变逆捋缠敌右臂腕的同时,伸展左手到敌右臂肘下,上穿捶击其颌,随之肘左上挑挒劲与右手向右下外之采挒劲相配合,形成双手绞错劲,把敌臂肘兜断,继而向前一推,跌翻敌方。
(图42)。
十一、进步栽捶1.敌我对峙。
(图43)2.当敌方前移右步用左弹腿踢向我右腹肋部时,我左脚外展脚尖,右臂抄抱住敌方左小腿,左肘前压其左膝关节。
(图44)3.接着左拳向敌方裆腹部栽击。
(图45)4.在敌受击痛楚难当之际,我猛然使身体右转,左腿挺膝后别其右腿,双手向右横拉敌左腿左倾上身下夺敌身,将敌摔倒。
(图46)5.随即,我右手抱住敌小腿不放,左手屈肘压住其膝部,左膝顶住敌左大腿猛然下压,将其左腿骨压折(图47)。
十二、打虎式1.敌我对峙。
(图48)2.敌方左垫步,进右脚于我裆前,以左直拳向我面部击来,我左脚迅速收步接右闪步,右脚向右侧前方摆跨一步,避闪其左拳;同时,左掌反划,格击其左肘臂外侧。
(图49)3.继而,右脚向前上步于敌方裆前,左旋体右贯拳猛击敌方后脑的同时,左手扣指抓住敌方左腕部用力下拽。
(图50)4.随之左脚向右脚后侧方退步转身呈旋转之势,右掌切压其左肘臂将其制仆于地。
(图51)。
十三、二起脚1.敌我对峙。
(图52)2.敌方前移右步,起左鞭腿向我右侧踢击而来,我迅速后退左脚一步,屈膝下蹲呈歇步,左右手屈臂蓄势向外阻截敌方左小腿。
(图53)3.然后,双臂捋压成捞抱势把敌方左小腿抱住,随即以左脚蹬击敌方大胯根。
(图54)4.在左脚蹬住其胯缝根时踩住不放,双手抱提右旋拉,上扯下踩,交错用力,把敌摔仆于地。
(图55)十四、玉女穿梭1.敌我对峙。
(图56)2.我右垫步进身,左脚踏于敌方右脚后侧,左掌前推诱敌右手来架之际,右掌插向敌方咽喉。
(图57)3.紧接着,左脚退一步,左掌扣抓住敌方右腕关节向左后旋拉,右掌锁住其咽喉向左侧旋推,继之左转身,右脚随转体向左侧方进一步,旋体摔敌于地。
(图58)十五、下势1.敌我对峙。
(图59)2.敌方左垫步,用右踹腿踹向我面部时,我左脚前移步,右腿屈膝下蹲呈左仆步,使上体降低避开敌方侧踹腿的进攻。
(图60)3.紧接着,我俯身前拥,伸出双手抓住敌方支撑左脚踝关节,右脚上前一步,左脚随之上步,双手握住敌左踝关节起身上提,将敌即被我提仆跌地。
(图61)4.紧随着,双手松握,向前跳身前扑,骑坐于敌腰部,双拳贯击其头部两侧太阳穴或耳门。
(图62)十六、指裆捶1.敌我对峙。
(图63)2.敌方左垫步,用右弹腿踢向我裆腹部,我不退反进,前移左步,左掌臂向下向左反格敌方攻来之右小腿内侧,向左外勾挂化开其攻击。
(图64)3.然后,我以右拳直击敌裆。
(图65)4.在敌受创尚未跌地之际,我右脚上前一步,左臂抱住敌右腿上抬控于左肩上,右拳抵住敌方裆部向前抖劲,上体前拥,把敌人推跌于地。
(图66)十七、退步跨虎1.敌我对峙。
(图67)2.敌方右脚进步,用右冲拳击打我面部,我上挑左手,以左小臂外侧拦截于敌方右腕内侧。
(图68)3.假如敌方趁机踢出左腿,直奔我左侧肋腹部而来,我左脚迅速向右脚前上步转身下蹲呈左丁步,同时,左手下搂,侧转身向后作勾手,挂住敌小腿。
(图69)4.紧随左转身,左脚上前一步,左手绕臂捞抱其左小腿,紧紧抱贴于左胸肋部,右掌作捋劲向左侧方猛推敌左膝关节,使其膝关节超生理极限而受挫仰身。
(图70)5.我右脚迅速向前勾踢敌方支撑腿的脚后跟,把他摔跌于地。
(图71)十八、转身摆莲1.敌我对峙。
(图72)2.敌方左垫步,右脚起高踹腿踢向我面部,我立即后滑步下蹲避过敌腿攻击。
(图73)3.紧接着,重心移于左腿,右转身180度的同时,右腿向后挂踢敌方后脑及后背。
(图74)4.在敌受击失去重心平衡而前仆之时,我右转身落步,左掌向前旋推敌方后背,敌必前仆倒地。
(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