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正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设备安装基本知识(学习)

设备安装基本知识(学习)

设备安装基本知识一、概述1、机械设备安装的基本概念:机械设备安装是按照一定的技术条件,将机械设备或其它单独部件正确地安放和牢固的固定在基础上,使其在空间获得需要的坐标位置。

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效能的正常发挥。

机械设备安装的工艺过程包括:基础的验收、清理和抄平,设备部件的拆洗和装配,设备的吊装,设备安装位置的检测和找正,二次灌浆以及试运转等。

机器设备正确的安装位置,由机器或其单独部件的中心线,标高和水平性所决定,安装机器设备时,要求其中心线、中心高或水平性绝对正确是不可能的,当中心线、标高和水平性的偏差不影响机器设备的安全连续运转和寿命时,则是允许的。

机器设备安装的实际偏差必须在允许的偏差内(称为安装精度)。

同时,还要保证机器及其单独部件牢固地固定在基础上,防止其在工作中由于动载荷等的作用脱离正确的工作位置。

2、安装的主要工艺过程概括起来,一台机械设备从运抵安装现场到它投入生产或具备使用条件,都必须经过基础的验收,设备开箱验收、起重和搬运,基础放线和设备划线,设备就位,找正找平,设备固定,拆卸、清洗、装配及设备的试运转直到工程验收等基本安装工艺。

3、设备安装三要素机械设备的安装位置的测检与调整工作是调整设备安装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它的目的是调整设备的中心线、标高和水平性,使三者的实际偏差达到允许偏差要求,即保证安装精度。

这一调整过程称为找正、找平、找标高。

这些工作进行的好坏,是机械设备整个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对安装质量及投产后性能的发挥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设备安装基本知识1、地脚螺栓的安装3)按设计图样的要求,检查所有预埋件(包括地脚螺栓)的正确性。

地脚螺栓的作用是固定设备,使设备与基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以免工作时发生位移和倾覆。

(1)地脚螺栓尺寸的确定地脚螺栓的型式、长度、直径由设计图纸提供,若无规定由由下列方法确定:地脚螺栓的长度L可由下式求得:L=L1+L2(mm)其中:L1——埋入基础深度,一般用直径的12-25倍;L2——外露部分长度对于大型设备和震动较大的设备,L1取值应偏大。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一 毛坯的种类
1.铸件 2.锻件 3.型材 4.焊接件
二 毛坯的选择原则
1.零件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 2.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大小 3.生产类型 4.现有生产条件 5.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
第四节 元件装夹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 工件装夹方法
工件的装夹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定位 (2)夹紧 1.工件的装夹方法 (1)找正装夹法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重点)
工件的夹紧
工艺路线的拟定
(重点)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难点)
机械加工生产率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机械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 程
一 生产过程
1.生产过程 指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机械工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验收、保 管、运输,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含 热处理),产品装配,检验以及涂装等。
1. 工艺规程的作用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 •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 生产类型不同,所有的工艺规程的模
式和内容也不相同。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工艺路线)。 (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二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1.工艺过程
把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 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 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可根据其具体工作内容分为铸造、 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 表面处理、装配等不同的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视频)
2.工艺过程由工序组成
(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 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 零件(或一组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 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电机找正基础知识

电机找正基础知识

电机找正基础知识一、找正的定义:任何一个独立的旋转体,都有它自己的旋转中心线(即轴心线),将两个以上的轴联接起来,让它们的轴心线同在一条线上的工作叫找正,也叫定心。

二、找正工作的优劣对电机正常运行的影响:找正不好会造成:1、轴承过热,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2、使电机的地脚螺栓松动或开裂,严重的造成断轴;3、振动力促使电机绝缘缝隙增大,外界粉尘和水份侵入,使绝缘电阻降低,泄漏电流增大,最终导致绝缘击穿;4、对于带碳刷电机,会造成滑环表面有凹坑、麻点,到表面烧损及跳弧现象发生。

三、理想的定心(找正)方法:设想固定在轴端周围有一个点P,当轴带动点P旋转的时候(假设轴没有发生轴向窜动),点P的轨迹将成一个圆,此圆心和轴的轴心线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圆的轨迹平面和轴心线是完全垂直的。

这是我们找正的理论依据。

在实际定心中,点P可由上联轴器外圆的某一点代替。

找正工作有两个要素:一是使两个轴的轴心线相交,另外是使两个轴的轴心线平行。

当两条轴心线是在一条直线上,找正工作也就完成了。

四、找正所用的测量工具介绍:1、千分表(如右图):千分表是用来测量联轴器之间的轴向(角向)间隙和径向间隙的精密量具,是和表架一起使用的。

大表盘是100格,每格用数字10、20……100等标记。

大指针转动一格表示0.01mm。

当大指针转动一周时,则小指针转动一格,即1mm。

2、塞尺:是检查轴向间隙的一种精密量具。

长度有50mm、100mm、200mm3、钢直尺:主要用来进行粗找正时靠平联轴器径向面。

4、游标卡尺:用来测量联轴节的轴向间隙。

五、在找正时,两联节的位置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甲:两轴的中心线完全重合,这种情况最理想;乙:两轴中心线有径向位移,但两轴中心线是平行的;丙:两轴中心线在联轴节处共点但不共线,有角位移;丁:既有角位移,又有径向位移。

六、两联轴节的找正步骤及计算方法:1、初步找正:(1)根据要求(或电机拆御前测量的轴向间隙)用游标卡尺(或塞尺)调整好电机(联轴节和负载联轴节的间隙)。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0.0001
0.0002
0.0002
0.0003
0.0019
0.0038
0.0057
0.0076
0.0077
0.0154
0.0231
0.0309
0.0176
0.0353
0.0529
0.0709
0.0321
0.0642
0.0963
0.1284
6.00
0.0005 0.0115 0.0463 0.1058 0.1925
Z
10
Y
5 10
5
X
0 | | | | 5 | | | |10
校正坐标系
校正坐标系是建立零件坐标系的过程。通过数学 计算将机器坐标系和零件坐标系联系起来。
1、零件找正
找正元素控制了工作平面的方向。
2、旋转轴
旋转元素需垂直于已找正的元素,这控制着轴线相对 于工作平面的旋转定位。
3、原点
定义坐标系X、Y、Z零点的元素。
2维/3维: 3维
输出 X = 5 Y = 5 Z = 5
Y
5
基本几何元素
直线 Z
最小点数: 2
位置:
重心
矢量: 第一点到最后一点 5 2
1
Y
形状误差: 直线度
2维/3维: 2维/3维
5
输出 X = 2.5 I = -1 Y=0 J=0 Z=5 K=0
X
5
基本几何元素

最小点数: 3
位置:
中心
矢量*: 相应的截平面矢量
Y = 2.50 J = 0.000
Z = 3.33 K = 0.707
3
X
5
基本几何元素

第六章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3、大量生产 每年的产品数量很大,产品品种单一, 每台设备上经常重复生产某工件的一道工 序,如汽车、拖拉机制造多为大量生产。 一些标准件生产,如轴承、螺栓等也属于 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的组织形式多为流水线或自动 线形式,广泛采用高效率专用设备和工艺 装备,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第二节 工件的安装和夹具
1、直接找正法
如图a所示,在车床上加工偏心轴上与小外圆A同轴的孔。 因工件安装以偏心轴的大外圆B定位,加工孔时,必须保证 加工出孔的中心线与小外圆A的中心线同轴。这样,在定位 时,如图b所示,要用划线盘或百分表直接找正,使偏心轴 小外圆A的中心线与主轴中心线重合,以保证加工孔与偏心 轴小外圆A的同轴度要求。
中型产品
≤10 > 10~50 > 150~500 >500 ~5000
重型产品
≤5 > 5~100 >100 ~300
大批
>5000 ~50000
>300 ~1000
大量生产
> ~50000
>5000
>1000
1、单件生产 不重复或很少重复生产单个或少量的不同结构 或尺寸的产品,称为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中,因产品种类经常变化,所以多用 通用机床,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车间机床 多为机群式排列,以提高适应性。灵活多变为其 工艺特点,如新产品试制等。 2、成批生产 每一计划期内(月或季)投入产品种类较少, 数量较大,每隔一段时间又重复生产称为成批生 产。成批生产又分为小批、中批和大批生产。如 中型内燃机和机床的生产,多为成批生产。
钻四个相同孔的工步
复合工步
为了提高生产率,同时对一个零件的几个表面进 行加工,称为复合工步
(5)走刀
在一个工步中,被加工的某一表面,由 于余量较大或其他原因,在切削用量不变的 条件下,用同一把刀具对它进行多次加工。 刀具对工件的每次加工称为一次走刀。

设备的安装就位、找正

设备的安装就位、找正
一、设备的找正
轴心点挂线找正法、轴承中心点找正法、轴承座挂线找正法
二、设备的找平
1.设备的初平
2.设备清洗
3.设备的精平
4.轴瓦的刮研
第三课时
一、联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安装与找正
联轴器又名靠背轮、对轮或接手等。它是把主动机轴和从动机轴牢固地沿长度连接为一体,用来传动扭矩的一种传动装置。在机械传动中,几乎每一台设备至少装有一组联轴器,它是矿山机械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通用传动部件之一。在矿山设备中,它可以联接电动机与减速器、电动机与水泵、提升机主轴与减速器等。联轴器的种类很多。
设备就位的方法有一下几种:
(1)先在机房安装好桥式吊车,再用桥式吊车安装其他设备。这种方法既快又安全,是最好的起吊方法。
(2)利用液压铲车将设备铲起来,再放到基础上。
(3)架设人字桅杆,挂上链式起重机,将设备吊起,再放到基础上。
第二课时
设备就位后,必须使设备的中心、标高和水平度通过调整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这项工作通常称为投平找正。
2、设备安装中的调整工作
课 题
设备的安装就位、找正
课 时
4课时
授课班级
煤矿机械安装高级工培训班
授课教师
陈春江
教学内容:
1.安装基准线的安设与设备就位
2.设备安装中的调整工作
3.联轴器的安装与找正
教学目的:
让学员通过学习设备的安装就位、找正,为下一步综采设备安装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安装基准线的安设与设备就位
难点:设备安装中的调整工作
教学过程:课件、视频演示,通过讲授与实操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 法
讲 授

三坐标测量员应该了解的三坐标测针常识总结

三坐标测量员应该了解的三坐标测针常识总结

三坐标测量员应该了解的三坐标测针常识总结三坐标测量员应该了解的三坐标测针常识总结三坐标测量员应该了解的三坐标测针常识总结一:什么是三坐标测针测针是三坐标策略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与被测工件接触,使测头机构产生位移。

所产生的信号经处理得出策略结果。

被测工件的外形特征将决定要采用的测针类型和大小。

在所有情况下,测针的最大刚性和测球的球度都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Renishaw的测针杆按照严格的标准在数控机床上生产。

我们格外注意保证测针刚性最高,同时测针质量经过最优化处理以适用于Renishaw的各种测头。

Renishaw原产测球是按最高标准制造,保证与测针杆的链接能达到最佳的完整性。

如果您使用的测球球度差、位置不正、螺纹公差大、或因设计不当使测量时产生过量的扰度变形,则很容易降低测量效果。

为了确保您采集的数据的正确性,请务必从Renishaw原产的全系列测针中指定和选用测针。

二、三坐标测针的专业术语:总长度:雷尼绍对测针总长度的标准定义,是从测针的后安装端面到测球中心的长度。

有效工作长度:有效工作长度是在零件发现方向测量时从测球中心道测针杆与被测目标干涉点之间的距离。

三、如何正确选择测针1、尽量选用短测针测针弯曲或变形量越大,精度月底,使用近可能短的测针2、尽量减少接头每增加一个饿着呢的测杆的链接,便增加了一个潜在的弯曲和变性点。

所以使用中应尽量减少三坐标测针的组件数。

3、选用的测球直径要尽量大一是这样能增大测球、测针杆的距离,从而减少由于碰撞测针杆所引起的误触发。

其次测球直径越大,被测工件表面光洁度的影响越小。

查看更多三坐标技术知识请到:扩展阅读:三坐标测量技术小结三坐标三坐标测量机,它是指在一个六面体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表现几何形状、长度及圆周分度等测量能力的仪器,又称为三坐标测量仪或三坐标量床。

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原理:任何形状都是由空间点组成的,所有的几何量测量都可以归结为空间点的测量,因此精确进行空间点坐标的采集,是评定任何几何形状的基础。

思瑞建立零件坐标系基础知识

思瑞建立零件坐标系基础知识


球的特征是:球心点的 X、Y、Z值,球的直径。 (球最少测4个点)
手动特征注意:
1、要尽量测量零件的最大范围,合理分布测点位置和测量适当的点数。 2、测点时的方向要尽量沿着测量点的法向,避免测头“打滑”。 3、测点的速度要控制好,测各点时的速度要一致。 4、测量时要选择好相应的工作(投影)平面或坐标平面。 要做到以上几点,需要操作人员有良好的手感,和一定的经验。
坐标系偏置:
原点需要从当前位置进行偏置(x:-2,y:-2,z:0)。 在偏置区域选择勾选相应的轴向,键入偏置的数据(注意正负), 点击“原点”按钮。 (如图示) 注意:选择偏置点轴向
坐标系的意义:
1 建立零件坐标系,是通过数学计算机将机器坐标系和零件坐标系 联系起来,即让机器知道工件所在位置,更换同样工:
建坐标:平面\直线\直线
平面 (平面1):测量顶平面 直线 (直线1):前平面由左向右 直线 (直线2):左平面由前至后 交点 (点1) 两直线间“相交” 构造交点 (菜单:插入——特征——构造)
建坐标:平面\直线\圆
平面 (平面1) 测量顶部平面 直线 (直线1) 从左至右在前

面的特征是:表示面所在位 置的特征点X、Y、Z值和与 面垂直的法向矢量。(面最 少测3个点)
圆柱
圆柱的特征是:轴线上 特征点的X、Y、Z值, 圆柱直径和圆柱轴线的 矢量。 (圆柱最少测6个点)
圆锥
圆锥的特征是:锥轴线 特征点(或锥顶点)的 X、 Y 、 Z 值 , 圆锥 的锥 角和锥轴线矢量。 (圆 锥最少测6个点)
2 建立零件坐标系,用以评价图纸要求元素的坐标值。 3 建立零件坐标系其他用途,如编程过程中的阵列,循环等。
精建坐标系:用自动测量的元素建立坐标系,其作用是过滤手 动测量元素建立坐标系所引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找正基础知识
一、对中的重要性
从动件与电机联接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的其它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从动件与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二、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
在安装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更换安装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会遇到以下四种情况。

(1)S1=S2,a1=a2两半考背轮端面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根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两半考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两半考背轮端面同心不相等,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两半考背轮端面虽然不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
e 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片的方法来调节。

三、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
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方法,根据测量工具的不同可分为: (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不同心,利用楔形间隙轨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应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业的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
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注意:
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当平整、光滑、无锈、无毛刺。

2)为了看清刀形尺的光线,最好使用电筒。

3)对于最终测量值,电机底脚螺栓应是全紧固、无一松动。

4)利用专业工具找正时,作好统一记号,为了避免测量数据的误差加大,并应把考背轮端面均分为4~8个点,以并取得精确数据。

5)作记录是找正的重要一环。

加调整垫片时有以下方法:
1)直观(经验加、减垫片)因为在检修中,一些联轴器找正并没有完全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工具,在调整时,有时经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每次加、减垫片都应考虑电机螺栓的松紧状况及其余量)。

2)计算法
(1)首先消除联轴器的高差
电机应向上用垫片抬高Δh,这时前支座A和后支座B应同时在座下加垫Δh。

(2)消除联轴器的张口
在A、B支座下分别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B支座加的垫片应比A支座的厚一些。

总的调整垫片的厚度为:前支座A = Δh + AC;后支座B =Δh + 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