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更新: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穿刺方法及技巧穿刺血管穿刺针

超声引导下穿刺方法及技巧穿刺血管穿刺针

超声引导下穿刺方法及技巧穿刺血管穿刺针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有平面内和平面外两种穿刺方法1. 平面内穿刺法:可以完整显示进针路线,动态观察穿刺过程,但由于穿刺路线长,要求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与靶血管始终保持在超声图像中,对操作者技术要求更高。

平面内穿刺2. 平面外穿刺法:显示二者在短轴切面的关系,穿刺过程中不能实时动态显示穿刺针确切位置,但穿刺路线更短,操作更简单便捷。

平面外穿刺平面内超声下穿刺小技巧于探头旁侧0.5-1cm处刺入皮肤后,压平针体进针(与皮肤成角小于15°),当穿刺针针尖及针体显影后,抬高针尾刺向血管壁(与皮肤成角30°),当针尖穿透血管壁,穿刺针可延血管继续前进1-2cm,确保顺利滑入血管腔。

此时可见针尾回血,然后置入鞘管。

平面外超声下穿刺小技巧滑动探头法1.距离探头一定距离小角度进针2.将探头移动至进针点附近,边进针边看,直至看到高回声针尖3.当看到针尖后停止进针4.向目标位置移动探头,看不见针尖后,再进针5.看到针尖后继续向目标方向移动探头6.如此重复,直至针尖到达目标位置倾斜探头法1.探头朝向针尖倾斜2.距离探头一定距离小角度进针3.边进针边仔细看超声图像,直至看到高回声的针尖4.当看到针尖后停止进针5.将探头远离针的方向倾斜,直至看不见针尖后,再进针,看到针尖6.重复上述动作,直至针尖到达目标位置调整进针角度法1.先用超声探头明确目标位置,并固定2.平面外以较小角度进针,直至看到针尖,记住针尖位置3.将针退到皮下,不要拔出针头4.根据前面看到的进针点,重新调整进针角度变大5.当看到针尖后停止进针6.如此周而复始,逐渐加大进针角度,直至针尖到达目标位置。

超声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少量胸腔积液的穿刺引流

超声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少量胸腔积液的穿刺引流
上 海医学 影像 2 0 0 9年 3 月第 l 8卷第 l S a g a Me ia gn ,0 9Vo.8No 1 期 h n h i dc lma ig2 0 , 1 , . I 1
刺 点处常规消毒 、铺 巾 、l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血 管钳夹闭接于穿刺针后的橡皮管, 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刺 入皮肤,0 l 5m 注射器接橡皮管, 松开血管钳, 将橡皮管内 抽成负压后再用血管钳夹闭橡皮管, 然后穿刺针沿麻醉 方向徐徐刺入 。当针锋阻力突然消失时, 表明已进入胸 膜腔, 这时可看到血管钳夹闭处前方的橡皮管 内充满液 体, 接注射器 , 松开血管钳, 进行抽液, 如此反复直至抽
病理细胞学 等检查 。另外 , 对于炎性特别如脓性胸腔
积液 、结核 性 胸 腔积 液 、外伤 后 引起 的血 性 胸 腔 积液 等, 即使 积液 量不 多 , 应 尽早 、尽量 地 抽尽 积 液, 也 这样 不 仅 有 助 于 积 液 的吸 收 、疾 病 的恢 复 , 可 减 轻 甚 至 还
A 患者 仅 l 穿 刺 过 程 中有胸 闷 、心悸 症 状 , 作结 组 例 操
束后 自 行缓解 ; 组有3 而B 例出现类似症状 。
表 1 两 组 患 者 穿 刺 抽 液 量及针 尖 引起气胸等并发症 , 而无法进一步彻底地抽液;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柔软, 即 使触及 肺组织 , 不会损伤肺 组织 , 也 因而抽液可更彻 底 、安 全 。③ 有 多 个 侧 孔 炎 性 特 别 如 脓 性 胸 腔 积
根据 需要 , 经 导管进 一 步 冲洗 或注 药 , 可 且可 留置导 管
2 刘景 荣, 金定, . 朱 孙桂生 . 胸腔导 管闭式 引流 术治 疗恶性胸腔
及几天, 每天进行抽液、冲洗或注药, 避免反复穿刺 。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情况
治疗方案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肺癌需要进行化疗。 由于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传统静脉穿刺困 难。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选择右 侧颈内静脉作为穿刺点。
操作过程
结果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对颈内静脉进行超声检 查,确认血管位置及走行。在超声引导下 进行穿刺,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失败,患者转而选择其他血管进行传统静脉穿刺。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 适的穿刺点,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和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熟练掌握超声设备和操作技巧,确保准确识别血管;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风险;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
02
通过实时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血管内异常情况,如血 栓形成、血管狭窄等,从而避免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
对于肥胖、水肿、血管条件差等特殊患者,超声引导下的中 心静脉置管能够克服传统盲穿方法的局限性,成功完成置管 操作。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化疗、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的患者,超 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血管通道,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
• 超声引导技术简介 • 中心静脉置管简介 •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
程 •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优势
与应用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超声引导技术简介
超声引导技术的原理
超声波传播原理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能在人体 组织中传播,遇到不同组织界面 时会产生反射、折射、散射和衰 减等现象。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危重病人、大手术中监测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技术,但穿刺不当可引起空气栓塞、血气胸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超声引导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本文旨在对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和它的技术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多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但由于其本身的解剖特点,对定位准确性的要求较高,而且易受患者体型和颈部活动度的影响,反复穿刺或穿刺不当可导致血气胸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早在1984年,Legler和Nugent[1]开始推荐采用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术,以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超声引导的中心静脉置管术与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一、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技术优势大量的文献报道超声引导的中心静脉置管术能提高总穿刺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Denys等通过对928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302例在体表标记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发现,超声引导法与体表标记法成功率(100%vs.88.1%)、穿刺时间(9.88vs.44.5S)、误穿动脉发生率(1.7%vs.8.3%)、臂丛神经刺激症发生率(0.4%vs.1.7%)、局部血肿发生率(0.2%vs.3.3%)。

Karakitsos等[2]通过900例ICU患者的研究也取得相类似的结果。

很多针对小儿超声引导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研究同样证明了超声引导有利于提高整体成功率和操作速度,降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3-4]。

Verghese等[5]通过对43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52例在体表标记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发现.超声引导法和体表标记法相比,成功率(100%vs.76.9%)、穿刺时间(4.2 minvs.14min)、误穿动脉发生率(Ovs.25%),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有利于小儿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28期75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楚贞,李美英,陈东然(陆丰市甲子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陆丰 516538)0 引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作为麻醉、重症医学等学科常用治疗、监测手段,应用广泛,对术中麻醉管理至关重要,麻醉效果影响手术进行顺利与否,麻醉效果好,可促手术顺利进行[1-3]。

中心静脉穿刺如在患者体表解剖进行标志定位,需盲穿操作置管,不确定性极高,穿刺成功率影响因素多,易给患者带来较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也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具备安全性高、对机体损伤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针对我院70例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探讨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70例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采用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 =35)与对照组(n =35)。

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8~84岁,平均(48.21±4.21)岁;体质量指数17~28 kg/m 2,平均(20.01±1.12)kg/m 2,ASA 分级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1例。

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7~86岁,平均(49.31±4.25)岁;体质量指数17~28 kg/m 2,平均(20.13±1.15)kg/m 2;ASA 分级分级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16例,Ⅳ级2例。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年龄17~86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 )Ⅰ~Ⅳ级。

排除标准:①穿刺部位感染者;②出血倾向;③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体表定位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1)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1)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1)这个寒冷的时节里而变得温暖原作:Saugel等翻译:侯云峰校对:小胖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对临床实践的结构化评估和建议摘要超声(US)技术已经用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中心静脉导管(CVC)放置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描述了CVC放置过程中使用超声的基本原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的证据和现有的使用指南。

此外,我们推荐一种可用于临床实践的、与超声引导的中心静脉通路有关的结构化方法。

在短轴和长轴视图中,静态和实时超声可以将目标静脉的解剖机构和通畅情况变得可见。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针进入可以在“平面外”和“平面内”的技术中进行。

有明确证据表明,在颈内静脉CVC置管时,超声可使其在安全性和穿刺质量方面有所提高。

对于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超声在安全和穿刺质量方面也有一定提高。

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来自医学界的一些指南强烈建议使用超声来进行颈内静脉的CVC置入。

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有的证据、指南与超声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还有差距。

对于临床实践,我们推荐可用于超声引导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的六步系统方法,包括评估目标静脉(解剖和血管定位,血管通畅性),使用可用于指导静脉穿刺的实时超声,确认穿刺针、导丝和导管在静脉中的正确位置。

为了达到CVC放置的最佳技术水平,需要将解剖标志技术的知识和超声引导的CVC放置的知识相结合起来。

关键词静脉通路、超声、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短轴、长轴、平面内、平面外;背景尽管中心静脉置管(CVC)是重症医学和麻醉学的常规操作,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急性严重并发症(如损伤动脉穿刺或直接置入动脉,血肿,血胸或气胸)[1 ,2]。

人们已经提出了使用超声(US)技术来减少CVC并发症的发生并增加CVC置入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描述了CVC置入过程中超声应用的基本原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目前该技术应用的证据和现有的指南。

此外,我们推荐一种可用于临床实践的、与超声引导的中心静脉通路有关的程序化方法。

超声实时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215罗磊

超声实时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215罗磊

屏幕Mark 点
探头中
探头 Mar k点
清晰显示颈内静脉、颈总动脉。
使用多普勒确认区分动、静脉血管
将静脉调至屏幕正中,穿刺针沿着超声探头的 中点刺入
显示针尖位置及针尖压迫血管前壁造成的切迹,缓 慢突破血管壁,可见针尖进入血管。
横切 面穿 刺针 进入 血管
纵切面可见穿刺针进入血管
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导丝进入无阻力
按压探头 可压缩,可完全塌陷
动脉 黑色(无回声) 厚(三层结构) 有 脉冲式血流信号, 有明显峰值 不可压缩
穿刺前血管评估
动静脉超声鉴别
颈内动脉 动脉壁壁厚,可 见内、中、外膜 三层结构。
穿刺前血管评估
动静脉超声鉴别
颈内静脉
当探头压迫时, 静脉可被压扁。
穿刺前血管评估
动静脉超声鉴别
股动脉 股静脉
谢谢
大多数血管位于浅表位置,一般选用高频线阵探 头。 表浅的组织<4cm选择 7~14MHz的探头,特点:高 分辨 低穿透。 4~6cm的组织, 适合选择5~7MHz的探头。 深部组织>6cm,选择3~5MHz的低频探头,穿透 力强。
B超设备调试: 1.选择合适B超条件。 2.调整超声深度、焦点、增益等参数,以取得优 质的超声图像。
患者安全 医生安心
超声引导血管穿刺置管技术 的应 用 现 状
常规技术
操作规范 指南推荐
超声实时引导穿刺主要步骤
一、穿刺前患者的评估。
• 1.患者一般情况:是否存在休克、心衰、重 度浮肿、严重凝血障碍等,穿刺部位是否 存在感染、外伤。存在烦躁、精神障碍患 者不能配合穿刺。
• 2.原发病:糖尿病、大血管炎等疾病可能导 致患者血管病变。
受压的变瘪的股静脉

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术

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术

了解深静脉的解剖结构对于进行深静 脉穿刺术至关重要,可以避免损伤其 他组织。
深静脉的解剖结构复杂,不同部位的 深静脉位置、大小、走向等都有所不 同。
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确定穿刺部位
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如颈静脉、股静脉等。
准备超声设备
将超声探头放置在穿 刺部位表面,确保探 头与皮肤紧密接触。
04
患者存在大量血栓形成 或血栓栓塞病史。
注意事项
操作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管 条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
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避免血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感 染的发生。
操作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穿刺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 的问题。
远程医疗支持
借助远程医疗技术,专家可以在千里之外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 支持和指导,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研究和发展方向
01
02
03
基础研究
深入开展超声物理、声学 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为技 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 支持。
临床研究
加强临床应用研究,积累 更多的病例和经验,为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实践 依据。
多学科交叉研究
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 作与交流,促进多学科交 叉融合,推动技术的创新 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术需要医生具 备一定的超声技术和经验,对操作 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操作时间较长
相对于传统的深静脉穿刺术,超声 引导深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时间较长,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投入。
比较其他技术
传统盲穿法
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术相对于传 统的盲穿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更新: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
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操作方式。

该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中心静
脉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很多好处。

本文将介
绍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带来的
益处。

一、技术简介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超声仪器的辅助
下进行中心静脉穿刺。

通过超声仪器的实时成像功能,医生可以清晰
地看到中心静脉的位置及相关结构,从而准确地进行穿刺。

相比传统
的盲目操作,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大大降低了穿刺的风险,
并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二、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特
别是麻醉科和重症监护室。

它适用于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
包括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支持、药物输注等情况。

此外,超声引
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还可用于心脏起搏器植入、多腔导管置入等操作。

三、技术优势
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相比传统的穿刺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准确地确定穿刺点位,避免了血管和周围结构的损伤,
降低了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其次,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操作可实时监测穿刺过程,确保针头准确进入血管腔。

此外,由于超声成像清晰,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血管是否受压、是否存在血栓等情况,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临床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能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穿刺操作的时间。

在穿刺成功率方面,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明显高于传统的盲目穿刺方式。

对于难以触及或存在结构异常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更是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由于操作过程更加准确,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还能够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五、发展前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引入自动超声引导装置,使得穿刺操作更加简便和准确。

此外,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也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红外线导航技术、三维重建等,进一步提高穿刺的效果和安全性。

六、结语
随着技术的更新,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无疑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

它的应用使得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更加安全、准确
和有效。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术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临床医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医疗专业指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