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数学题型专项(六)网格作图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数学《网格作图》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网格作图》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中考真题抢先练:数学网格作图1.(2023达州18题)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1)将△ABC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1;(2)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A 2B 2C 2,画出△A 2B 2C 2;(3)在(2)的运动过程中请计算出△ABC 扫过的面积.第1题图【推荐区域:安徽陕西】【参考答案】解:(1)如解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解图,△A 2B 2C 2即为所求;第1题解图(3)由图可得,△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51222=+==BC AB ,AC =101322=+,∴25552121=´´=×=D BC AB S ABC ,∴△A 1B 1C 1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为2ABCACA S S D +扇形290360p ´=+52=52π+52.反比例与一次函数性质综合题2.(2023自贡24题)如图,点A (2,4)在反比例函数xm y =1图象上,一次函数b kx y +=2的图象经过点A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C ,且△OAC 与△OBC 的面积比为2:1.(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第2题图【推荐区域:安徽江西甘肃】【参考答案】解:(1)将A (2,4)代入x m y =1中得24m =,解得m =8,∴xy 81=,∵C (0,b ),∴12OAC S OC D =·2=b ,∵△OAC 与△OBC 的面积比为2:1,∴b OB OC S OBC 2121=´=D ,解得OB =1,∴B (-1,0)或(1,0),①将A (2,4),B (-1,0)代入b kx y +=2中,得îíì+-=+=,,b k b k 024解得ïîïíì==,,3434b k ∴34342+=x y ;②将A (2,4),B (1,0)代入b kx y +=2中,得îíì+=+=,,b k b k 024解得îíì-==,,44b k ∴442-=x y ;综上可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4342+=x y 或442-=x y ;(2)当34342+=x y 时,x ≤-3或0<x ≤2;当442-=x y 时,x ≤-1或0<x ≤2.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3.(2023达州19题)莲花湖湿地公园是当地人民喜爱的休闲景区之一,里面的秋千深受孩子们喜爱,如图所示,秋千链子的长度为3m ,当摆角∠BOC 恰为26°时,座板离地面的高度BM 为0.9m ,当摆动至最高位置时,摆角∠AOC 为50°,求座板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多少m?(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 26°=0.44,cos 26°≈0.9,tan 26°≈0.49,sin 50°≈0.77,cos 50°≈0.64,tan 50°≈1.2)第3题图【推荐区域:安徽江西河南甘肃】【参考答案】解:如解图,过点B 作BD ⊥ON 于点D ,过点A 作AE ⊥ON 于点E ,作AF ⊥MN于点F,第3题解图∴四边形BDNM,AENF均为矩形,∴BM=DN=0.9,AF=EN,在Rt△OBD中,OD=OB·cos26°=3cos26°,∴ON=OD+DN=3cos26°+0.9,在Rt△OAE中,OE=OA·cos50°=3cos50°,∴EN=ON-OE=3cos26°+0.9-3cos50°,∴AF=3cos26°+0.9-3cos50°≈3×0.9+0.9-3×0.64=1.68≈1.7(m),答:座板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1.7m.4.(2023重庆A卷24题)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我市在一条小河AB两侧开辟了两条长跑锻炼线路,如图:①A—D—C—B;②A—E—B.经勘测,点B在点A的正东方,点C在点B的正北方10千米处,点D在点C的正西方14千米处,点D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点E在点A的正南方,点E在点B的南偏西60°方向.( 1.41≈1.73)(1)求A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千米)(2)由于时间原因,小明决定选择一条较短线路进行锻炼,请计算说明他应该选择线路①还是线路②?第4题图【推荐区域:安徽江西河南甘肃】【参考答案】解:(1)如解图,过点D作DF⊥AB于点F.第4题解图由题意可知,AB∥CD,BC⊥AB,∴四边形BCDF是矩形,且BC=10,CD=14.∴DF=BC=10,在Rt△ADF中,∠DAF=45°,∴AD≈14(千米),答:AD的长度约为14千米;(2)由题意可知,EA⊥AB,∠ABE=90°-60°=30°,∵AF=DF=10,BF=CD=14,∴AB=AF+BF=10+14=24,∴在Rt△ABE中,AE AB BE=2AE线路①:AD+CD+BC≈38.1(千米),线路②:AE+BE41.52(千米),∵38.1<41.52,∴小明应选择线路①.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5.(2023南充23题)某工厂计划从A ,B 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生产并销售,每日产销x 件,已知A 产品成本价m 元/件(m 为常数,且4≤m ≤6),售价8元/件,每日最多产销500件,同时每日共支付专利费30元;B 产品成本价12元/件,售价20元/件,每日最多产销300件,同时每日支付专利费y 元,y (元)与每日产销x (件)满足关系式201.080x y +=.(1)若产销A ,B 两种产品的日利润分别为1w 元,2w 元,请分别写出1w ,2w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分别求出产销A ,B 两种产品的最大日利润;(A 产品的最大日利润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为获得最大日利润,该工厂应该选择产销哪种产品?并说明理由.[利润=(售价一成本)×产销数量一专利费]【推荐区域:安徽河北云南江西】【参考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30)8(1--=x m w ,0≤x ≤500.)01.080()1220(22x x w +--=80801.02-+-=x x ,0≤x ≤300;(2)∵8-m >0,∴1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又0≤x ≤500,∴当x =500时,1w 的值最大,39705001+-=m w 最大.1520)400(01.080801.0222+--=-+-=x x x w .∵-0.01<0,对称轴为直线x =400,当0≤x ≤300时,2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300时,2w 最大=-0.01×(300-400)2+1 520=1 420(元).(3)①若最大1w =最大2w ,即-500m +3970=1420,解得m =5.1;②若最大1w >最大2w ,即-500m +3970>1 420,解得m <5.1;③若最大1w <最大2w ,即-500m +3 970<1420,解得m >5.1.又∵4≤m ≤6,∴综上可得,为获得最大日利润:当m =5.1时,选择A ,B 产品产销均可;当4≤m <5.1时,选择A 种产晶产销;当5.1<m ≤6时,选择B 种产品产销.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6.(2023遂宁25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 bx x y ++=241经过点O (0,0),对称轴过点B (2,0),直线l 过点C (2,-2)且垂直于y 轴.过点B 的直线1l 交抛物线于点M ,N ,交直线l 于点Q ,其中点M ,Q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当BM :MQ =3:5时,求点N 的坐标;(3)如图2,当点Q 恰好在y 轴上时,P 为直线1l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Q ,PO ,其中PO 交1l 于点E ,设△OQE 的面积为1S ,△PQE 的面积为2S ,求12S S 的最大值.第6题图【推荐区域:安徽陕西】【参考答案】解:(1)由题意得0b 2124c =ìïïí-=ï´ïî,,解得01c b =ìí=-î,,∴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214x -x ;(2)如解图,过点M ,Q 作MD ⊥x 轴,QH ⊥x 轴分别于点D ,H ,第6题解图∴DM ∥HQ ,∴△BDM ∽△BHQ ,∴BM BQ =DM HQ ,∴38=2DM ,∴DM =34,∴点M 的纵坐标为-34,代入y =34x 2-x 中,解得x M =1或x M =3,∵点M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x M =1,∴点M (1,-34),设直线BM 的解析式为y =kx +b 1,将点M (1,-34)和点B (2,0)代入,得113=402k b k b ì-+ïíï=+î,,解得13=432k b ìïïíï=-ïî,,∴直线BM 的解析式为y =2343-x ,联立2143342y x x y x ì=-ïïíï=-ïî,,解得134x y =ìïí=-ïî,或63x y =ìí=î,,∵点N 在对称轴的右侧,∴点N (6,3);(3)由题意可知,点Q 的坐标为(0,-2),设点P (m ,14m 2-m ),由题意得直线y OP =(14m -1)x ,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BQ =x -2,联立1(1)42y m x y x ì=-ïíï=-î,,∴点E 的横坐标为x E =88m -,∴S 1=21OQ ·x E =21×2×m -88=m-88,S 2=21OQ ·(P E x x -)=21×2(m -m-88)=m m m ---8882,∴22188888S m m m S m ---=-=1812-+-m m =1)4812+--m (,∵81-<0,∴当m =4时,12S 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12S S 的最大值为1.。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网格作图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网格作图题(含答案)

专题复习(三)网格作图题1.拟)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四边形ABCD(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按要求画出四边形AB1C1D1和四边形AB2C2D2.(1)以A为旋转中心,将四边形ABCD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四边形AB1C1D1;(2)以A为位似中心,将四边形ABCD作位似变换,且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得到四边形AB2C2D2.解:(1)如图,四边形AB1C1D1为所作.(2)如图,四边形AB2C2D2为所作.2.二模)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写出B1点的坐标;(2)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写出B2点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B1点的坐标是(1,0).(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的三角形,B2点的坐标是(0,1).3.模)如图,已知A(2,3),B(1,1),C(4,1)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点.(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画出△A1B1C1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2B2C2;(3)若△ABC中有一点P坐标为(x,y),请直接写出经过以上变换后△A2B2C2中点P的对应点P2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根据题意,可得P的对应点P2的坐标为(-x,y-3).4.拟)如图,在9×7的小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在网格的格点上.将△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再将△ABC按一定规律依次旋转:第1次,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C1;第2次,将△A1BC1绕点A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2;第3次,将△A1B1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第4次,将△A2B2C2绕点B2顺时针旋转90°得到△A3B2C3,依次旋转下去.(1)在网格中画出△A′B′C′和△A2B2C2;(2)请直接写出至少在第几次旋转后所得的三角形刚好为△A′B′C′.解:(1)△A′B′C′和△A2B2C2的图象如图所示.(2)通过画图可知,△ABC至少在第8次旋转后得到△A′B′C′.5.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和点O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请画出△A2B2C2,使△A2B2C2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3)在(1)、(2)中所得到的△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吗?若成轴对称,请画出对称轴;若不成轴对称,请说明理由.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直线a,b即为所求.6.级二模)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将△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A 1B 1C 1,然后将△A 1B 1C 1绕点C 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2B 2C 1.(1)在网格中画出△A 1B 1C 1和△A 2B 2C 1;(2)计算线段AC 在变换到A 2C 1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算)解:(1)如图,△A 1B 1C 1和△A 2B 2C 1为所作.(2)线段AC 在变换到A 2C 1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S =2×2+90·π·(22)2360=4+2π.7.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将△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 1B 1C 1;(2)请画出△AB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2B 2C 2;(3)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找出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1,-1),连接BA′,与x 轴交点即为P.如图所示,点P 坐标为(2,0).8.模拟)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3),B(-1,0),C(4,0).(1)经过平移,可使△ABC 的顶点A 与坐标原点O 重合,请直接写出此时点C 的对应点C 1坐标;(不必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2)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画出△A′BC′并写出A′点的坐标;(3)以点A 为位似中心放大△ABC ,得到△AB 2C 2,使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为1∶4,请你在网格内画出△AB 2C 2.解:(1)∵经过平移,可使△ABC的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A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故C1坐标为(1,-3).(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点的坐标为(-4,4).(3)如图所示,△AB2C2即为所示.。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网格作图题重点突破练习(三)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网格作图题重点突破练习(三)
参考答案:
1.(1) ;(2)图见解析;取格点 , , , ,连接 , ,它们分别与网格线相交于点 , ,取格点 ,连接 , ,它们相交于点 ,则点 即为所求;取格点 , ,连接 ,与网格线相交于点 ,连接 ,与网格线相交于点 ,则点 即为所求.
【解析】
【分析】
(1)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AB的长,再利用中位线定理可得出DP的长;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网格确定AB、BC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2)利用格点构造全等三角形CB'=FH=3,EF⊥AC,A'B'=4,从而点E、F、M、N,作直线EF,直线MN,MN与EF交于点A',EF与AC交于点B',连接CA'即可.
【详解】
解:(1)根据网格可知:
AB=4,BC=3,
(2)如图1,设P为AC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P′C′⊥CB交其延长线与点C′,易得△CDP≌△C′P′D,得出P′C′=CD= ,从而可得出点P′一定在直线l上,再找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K,连接DK与l的交点即可点P′,此时 的值最小,因此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先作出直线l(或在直线l上的线段),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出点K,进而可得出点 ;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AC上找一点P,使△CDP≌△QKP′,则有DP=KP′=DP′,即可得出点P.
∴AC= =5,
故答案为:5;
(2)取格点E,F,M,N,作直线EF,直线MN,
MN与EF交于点A′,
EF与AC交于点B′,
连接CA′.
△A'B'C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掌握旋转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题型全通关专练—作图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题型全通关专练—作图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题型全通关专练—作图题(含答案)几何直观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利用图表分析实际情境与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几何直观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明晰思维的路径.考点讲解: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时没有直接给出作图的方式,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得出作基本作图中的哪一种或几种.【例1】(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1.如图.已知锐角ABC ,48B ∠=︒,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 内部求作一点P .使PB PC =.且24PB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变1】(2021·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2.如图,已知P 是O 外一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要求:试卷第2页,共14页(1)用直尺和圆规作图;(2)保留作图的痕迹,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考点讲解:一般的网格是由全等的正方形构成的,可视网格的边长为单位“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结合作图目标展开作图.常见的是利用网格作三视图,利用网格作作特殊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利用网格设计图案等.【例1】(2023·陕西西安·校考三模)3.如图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1)请结合俯视图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那么最多可以再添加______个小正方体.【变1】(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4.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 、B 、C 三点是格点,仅用无刻度尺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画图结(1)如图1,点P 在线段AB 上,请在图1中完成以下作图:画出一点E ,使BE=BP :(2)在图2中完成以下作图:在线段BC 上画出一点考点讲解: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对称、位似,根据这些变换的性质作图.(1)将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请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222A B C △(3)将222A B C △着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考点讲解:描点作图是针对函数展开的.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试卷第4页,共14页试卷第6页,共14页结果:结合实验数据,利用所画的函数图象可以推断,当第一次用水量约为______个单位质量(精确到个位)时,总用水量最小.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和结果,解决下列问题:(1)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并使总用水量最小时,与采用一次清洗的方式相比、可节水约______个单位质量(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时,若第一次用水量为6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为7.5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C ______0.990(填“>”“=”或“<”).(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9.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 ,n .求作ABC ,使90,,A AB m BC n ∠=︒==.(2021·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10.已知:O ∠及其一边上的两点A ,B .求作:Rt ABC ,使90C ∠=︒,且点C 在O ∠内部,BAC O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11.(1)已知线段,m n ,求作Rt ABC △,使得90,,C CA m CB n ∠=︒==;(请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求证: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请借助上一小题所作图形,在(2023·江苏·统考中考真题)△12.如图,在Rt ABC,使得圆心(1)尺规作图:作O保留作图痕迹,标明相应的字母,不写作法)试卷第8页,共14页(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出(2)若(1)中所作的角平分线与边(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16.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卷第10页,共14页(1)在方格纸中画出ABE ,且AB =(2)在方格纸中将线段CD 向下平移MN (点C 的对应点是点M ,点D 长.(1)在图①中,ABC 的面积为92;(2)在图②中,ABC 的面积为5(3)在图③中,ABC 是面积为52的钝角三角形.(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1)在图1中作出以BE为对角线的一个菱形BMEN(2)在图2中作出以BE为边的一个菱形BEPQ (2023·湖北武汉·校联考模拟预测)(1)在图中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画出该三角形绕矩形ABCD试卷第12页,共14页(2)在图中画一个Rt PQR △,使45P ∠=︒,点Q 在BC 上,点R 在AD 上,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的图形.(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21.如图,在方格纸中按要求画图,并完成填空.(1)画出线段O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线段OB ,连接AB ;(2)画出与AOB 关于直线OB 对称的图形,点A 的对称点是C ;(3)填空:OCB ∠的度数为_________.(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22.(1)观察分析:在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图①,图②,图③三幅图形,请你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观察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写出三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手操作:请在图④中设计一个新的图案,使其满足你在(1)中发现的共同特征.(2020·宁夏·中考真题)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3),(4,1),(1,1)A B C .(1)画出ABC 关于x 轴成轴对称的111A B C △;(2)画出ABC 以点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的222A B C △.(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4.如图,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动点E ,F 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从点A 出发,点E 沿折线A B C →→方向运动,点F 沿折线A C B →→方向运动,当两者相遇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点E ,F 的距离为y .(1)请直接写出y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3)结合函数图象,写出点E ,F 相距3个单位长度时t 的值.(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25.【背景】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冉同学用一固定电压为12V 的蓄电池,通过调节滑试卷第14页,共14页(2)【探究】根据以上实验,构建出函数()1202y x x =≥+的图象与性质.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函数②随着自变量x 的不断增大,函数值y 的变化趋势是(3)【拓展】结合(2)中函数图象分析,当x参考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2.答案见解析.【分析】方法一:作出答案第2页,共30页【详解】解:作法:作射线PO ,交O 于点,M N ,以P 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P 于点A ,连接,PA OA ,OA 交O 于点12OB OA =,则PB OA ⊥,PB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涉及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作法,等腰三角形的作法,圆的作法等知识点.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操作.(2)2【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知,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3,2,1;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1;据此可画出图形.(2)结合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得出可在第二层第1列第一行加一个,第三层第1列第一行加一个,共2个.【详解】(1)解:画图如下:(2)解: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得出可在第二层第1列第一行加一个,第三层第1列第一行加一个,共2个.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的画法,以及根据三视图求立方体个数,理解三视图的意义,掌握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将点A向右平移5个格得到点D,连接CD即得菱形ABCD,连接BD、CP交于点Q,作射线AQ交BC于点E,点E即为所作;(2)连接AC交格点于点M,连接BD交格点于点N,作射线AN交BC于点F,则∠=∠,即点F即为所作.BAF FCN(2)如图,点F即为所作.【点睛】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涉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到关键信息作图..(1)见解析(2)见解析(3)134π答案第4页,共30页(2)如图所示,222A B C △即为所求;(3)将222A B C △着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设 23A A 所在圆交3OC 于点D ,交2OC 于点E 23OA OA =,23OC OC =,23C E C D ∴=,3290A OA ∠=︒ ,2390C OC ∠=︒,32A OD A OE ∴∠=∠,32A D A E ∴=,3322A C D A C E S S ∴= 曲边曲边,332OC =,OD =π4答案第6页,共30页答案第8页,共30页故答案为:4;②根据表格描点再连接起来,如图所示,;(3)解:①当1x ≥时,2(1)224y x x =--+=-+,故答案为:24x -+;②当1x <时,2(1)22y x x =-+=,当1x =时,2y =,当0x =时,0y =,当2x =时,2240y =-⨯+=,描点如图所示,;(4)解:由解析式得,当x b ≥时,y ax ab c =-+,当0a >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a<0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b ≤时,y ax ab c =-++,当0a >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a<0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当0a >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a<0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0a >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a<0时,x b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写其中任意一条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出解析式.8.(Ⅰ)见解析;(Ⅱ)见解析,4;(1)11.3;(2)<【分析】(Ⅰ)直接在表格中标记即可;(Ⅱ)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做出函数图象,再结合函数图象找到最低点,可得第一答案第10页,共30页由图象可得,当第一次用水量约为4个单位质量(精确到个位)时,总用水量最小;(1)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并使总用水量最小时,用水量为7.7个单位质量,19-7.7=11.3,即可节水约11.3个单位质量;(2)由图可得,当第一次用水量为6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超过8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能达到0.990,第一次用水量为6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为7.5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0.990C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根据数据描绘函数图象、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见解析【分析】作直线l 及l 上一点A ;过点A 作l 的垂线;在l 上截取AB m =;作BC n =;即可得到ABC .【详解】解:如图所示:ABC 为所求.注:(1)作直线l 及l 上一点A ;(2)过点A 作l 的垂线;(3)在l 上截取AB m =;(4)作BC n =.答案第12页,共30页【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0.见解析【分析】先在∠O 的内部作∠DAB =∠O ,再过B 点作AD 的垂线,垂足为C 点.【详解】解:如图,Rt △ABC 为所作.【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1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作射线AP ,在AP 上截取AC m =,过点C 作AC 的垂线MN ,在CN 上截取CB n =,连接AB ,则Rt ABC △,即为所求;(2)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证明.延长CD 至E 使CD DE =,连接AE 、BE ,因为D 是AB 的中点,所以AD BD =,因为CD DE =,所以四边形ACBE 是平行四边形,因为90ACB ∠=︒,所以四边形ACBE 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所示,Rt ABC △即为所求;∵CD 为AB 边中线,∴BD AD =,∴四边形ACBE 为平行四边形.∵90ACB ∠=︒,∴平行四边形ACBE 为矩形,答案第14页,共30页(2)解:∵60,ABC AB ∠=︒=∴30A ∠=︒,∴12DO OB AO ==,∵60,ABC OB OE ∠=︒=,∴OBE △是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 BO ⊥∴30OEF ∠=︒∠.(2)证明:∵OP平分AOB答案第16页,共30页(2)证明:∵AE 平分BAC ∠∴BAE DAE ∠=∠,∵AB AD =,AE AE =,∴()SAS BAE DAE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性质.(2)解:如图所示,MN,EN22EN=+=.1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勾股定理与网格,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1)见解析(2)见解析答案第18页,共30页(2)由网格可知,22AB=+=3110以10AB=为底,设AB(3)如图所示,作5==,过点BD AB由网格可知,22BD AB==+=,215△是直角三角形,且∴ABD∥∵CD AB答案第20页,共30页(2)解:如图,菱形BEPQ 即为所求.BEPQ 是菱形,且要求BE 为边,∴①当BE 为上底边的时候,作BE PQ ∥,且BE PQ BQ EP ===,BQ 向右下偏移,如图所示,②当BE 为上底边的时候,作BE PQ ∥,且BE PQ BQ EP ===,BQ 向左下偏移如图所示,答案第22页,共30页③当BE 为下底边的时候,作BE PQ ∥,且BE PQ BQ EP ===,BQ 向左上偏移如图所示,④当BE 为下底边的时候,作BE PQ ∥,且BE PQ BQ EP ===,BQ 向右上偏移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熟悉菱形的几何性质和正六边形的几何性质,将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19.(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变换的性质作出点A的对应点B即可;△的中位(2)取格点H,连接HB,延长HB交网格线与点T,连接AH,AT,作出AHT线,连接GF交AB于点O,点C即为所求;(3)过点B作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B',连接CB',PB'交AC与点O,连接BO,延长BO 交CB'于点M,点M即为所求.【详解】(1)解:在图1中,点B即为所求;(2)解:在图2中,点C即为所求;(3)解:在图3中,点M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图一轴对称变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等知识,解(2)画法不唯一,如图3或图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格点作图,解题关键是掌握网格的特点,相垂直或平行的线段.21.(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45︒答案第24页,共30页【分析】(1)根据题目叙述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题目叙述画出图形即可;(3)由(1)作图可得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45A ︒∠,由对称的性质可得45OCB ∠=︒.【详解】(1)在方格纸中画出线段O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线段OB ,连接AB ,如图;(2)画出与AOB 关于直线OB 对称的图形,点A 的对称点是C ;如上图所示:(3)由(1)作图可得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45A ︒∠,再根据对称的性质可得45OCB A ∠=∠=︒.故答案为:45︒.【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作图及作轴对称图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得出旋转三要素,进而得出旋转后的图形.22.(1)观察发现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面积相等;(2)见解析【分析】(1)应从对称方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方面入手思考;(2)应画出既是轴对称图形,且面积为4的图形.【详解】解:(1)观察发现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面积相等;故答案为:观察发现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面积相等;(2)如图:答案第26页,共30页【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23.(1)如图所示111A B C △为所求;见解析;(2)如图所示222A B C △为所求;见解析.【分析】(1)将ABC 的各个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描出,连接即可.(2)在ABC 同侧和对侧分别找到2OA=OA 2,2OB=OB 2,2OC=OC 2所对应的A 2,B 2,C 2的坐标,连接即可.【详解】(1)由题意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1,3),B (4,1),C (1,1),则ABC 关于x 轴成轴对称的111A B C △的坐标为A 1(1,-3),B 1(4,-1),C 1(1,-1),连接A 1C 1,A 1B 1,B 1C 1得到111A B C △.如图所示111A B C △为所求;(2)由题意知:位似中心是原点,则分两种情况:第一种,222A B C △和ABC 在同一侧则A 2(2,6),B 2(8,2),C 2(2,2),连接各点,得222A B C △.第二种,222A B C △在ABC 的对侧A 2(-2,-6),B 2(-8,-2),C 2(-2,-2),连接各点,得222A B C △.综上所述:如图所示222A B C △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位似中心、位似比和轴对称相关知识点,正确掌握位似中心、位似比的概念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4.(1)当04t <≤时,y t =;当46t <≤时,122y t =-;(2)图象见解析,当04t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t 的值为3或4.5【分析】(1)分两种情况:当04t <≤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当46t <≤时,利用周长减去2AE 即可;(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即可;(3)利用3y =分别求解即可.【详解】(1)解:当04t <≤时,连接EF ,答案第28页,共30页由题意得AE AF =,60A ∠=︒,∴AEF △是等边三角形,∴y t =;当46t <≤时,122y t =-;(2)函数图象如图:当04t <≤时,y 随t 的增大而增大;(3)当04t <≤时,3y =即3t =;当46t <≤时,3y =即1223t -=,解得 4.5t =,故t 的值为3或4.5.【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理解动点问题是解题的关键.②由图象可知,随着自变量x 的不断增大,函数值故答案为:函数值y 逐渐减小;(3)解:当2x =时,32632y =-⨯+=,当∴函数()1202y x x =≥+与函数362y x =-+的图象交点坐标为答案第30页,共30页由图知,当2x ≥或0x =时,123622x x ≥-++,即当0x ≥时,123622x x ≥-++的解集为2x ≥或故答案为:2x ≥或0x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根据表格画出函数的图象,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探究函数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网格作图(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网格作图(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网格作图(含答案解析)类型一平移1.如图,在9×7的小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在网格的格点上.将△ABC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再将△ABC按一定规律依次旋转:第1次,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C1;第2次,将△A1BC1绕点A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2;第3次,将△A1B1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第4次,将△A2B2C2绕点B2顺时针旋转90°得到△A3B2C3,依次旋转下去.(1)在网格中画出△A′B′C′和△A2B2C2;(2)请直接写出至少在第几次旋转后所得的三角形刚好为△A′B′C′.【答案】解:(1)△A′B′C′和△A2B2C2的图象如图所示.(2)通过画图可知,△ABC至少在第8次旋转后得到△A′B′C′.2.已知梯形ABCD,请使用无刻度直尺画图.(1)在图①中画一个与梯形ABCD面积相等,且以CD为边的三角形;(2)在图②中画一个与梯形ABCD面积相等,且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解析】(1)如解图①所示,△CDE即为所求.(2)如解图②所示,▱ABFG即为所求.3.如图,在边上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1)画出△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A1B1C1;(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网格中画出△A2B2C2;(3)求△CC1C2的面积.【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CC1C2的面积=12×3×6=9.【考点定位】:作图-位似变换;作图-平移变换.属基础题.【试题解析】解:(1)根据平移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位似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CC1C2的面积=12×3×6=9.【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位似变换与平移变换,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方法、技巧、规律】网格问题就是在网格中研究格点问题,这类问题现在在中考中比较常见,成为中考中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考查的类型问题有: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问题、平移问题、旋转问题、轴对称问题、勾股定理问题、分类思想的运用等. 4.△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将△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1)写出△ABC的顶点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A1B1C1.【答案】(1)A(1,0),B(0,-1),C(2,-2);(2)参见解析.【解析】(1)由观察得知:A(1,0),B(0,-1),C(2,-2);(2)将A,B,C三点坐标横坐标分别减3,纵坐标分别减2得A1(-2,-2),B1(-3,-3),C1(-1,-4).三点连线即可.如下图:5.作图题:(1)把△ABC向右平移5个方格;CBA(2)绕点B的对应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CBA【答案】见解析【解析】(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4,2),C(-2,1),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1)画出△A 1B 1C 1,并写出A 1的坐标;(2)P (a ,b )是△ABC 的AC 边上一点,△ABC 经平移后点P 的对称点P′(a+3,b+1),请画出平移后的△A 2B 2C 2.【答案】(1)作图见解析,A 1的坐标是(3,-4);(2)作图见解析.【解析】(1)如图所示:A 1的坐标是(3,-4);(2)△A 2B 2C 2是所求的三角形.类型二旋转7.(2021·湖北黄石·中考真题)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其中A 点的坐标是()1,0-,现将ABC 绕A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旋转后点C 的坐标是()A .()2,3-B .()2,3-C .()2,2-D .()3,2-【答案】B【分析】在网格中绘制出CA 旋转后的图形,得到点C 旋转后对应点.【解析】如图,绘制出CA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由图可得:点C 对应点C '的坐标为(-2,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需要注意题干中要求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8.如图,已知O 是坐标原点,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将△BO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B 1OC 1,画出△B 1OC 1,并写出B 、C 两点的对应点B 1、C 1的坐标,【解析】解:如图,△B1OC1为所作,点B1,C1的坐标分别为(1,3),(-1,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3),点B在x轴上,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F,点O、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F.(1)若点B的坐标是(﹣4,0),请在图中画出△AEF,并写出点E、F的坐标.(2)当点F落在x轴的上方时,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答案】(1)E(3,3),F(3,﹣1);(2)答案不唯一,如:(﹣2,0).【解析】(1)∵△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EF,∴AO⊥AE,AB⊥AF,BO⊥EF,AO=AE,AB=AF,BO=EF,∴△AEF在图中表示为:∵AO⊥AE,AO=AE,∴点E的坐标是(3,3),∵EF=OB=4,∴点F的坐标是(3,﹣1);(2)∵点F落在x轴的上方,∴EF<AO,又∵EF=OB,∴OB<AO,AO=3,∴OB<3,∴一个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是:答案不唯一,如:(﹣2,0).10.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3,-1).(1)试作出△ABC以C为旋转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1B1C;(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解析】解:根据旋转中心为点C,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角度为90°,所作图形如下:.(2)所作图形如下:结合图形可得点C2坐标为(3,1).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Rt△ABC,且点A(-1,3),B(-3,-1),C(-3,3),已知△A1AC1是由△ABC旋转得到的.(1)旋转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____.(2)以(1)中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分别画出△A1AC1顺时针旋转90°,180°的三角形.(3)设Rt△ABC的两直角边BC=a,AC=b,斜边AB=c,利用变换前后所形成的图案证明勾股定理.【解析】(1)O(0,0),90°.(2)如解图.(3)由旋转可知,四边形CC 1C 2C 3和四边形AA 1A 2B 都是正方形.∵S 正方形CC 1C 2C 3=S 正方形AA 1A 2B +4S △ABC ,∴(a +b)2=c 2+4×12ab ,即a 2+2ab +b 2=c 2+2ab ,∴a 2+b 2=c 2.1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B 1C 1.【解析】解:(1)由点A 、B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知:A (2,0),B (-1,-4);(2)如图所示:13.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3),B(-1,0),C(4,0).(1)经过平移,可使△ABC的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请直接写出此时点C的对应点C1坐标;(不必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2)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画出△A′BC′并写出A′点的坐标;(3)以点A为位似中心放大△ABC,得到△AB2C2,使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为1∶4,请你在网格内画出△AB2C2.【答案】解:(1)∵经过平移,可使△ABC的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A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故C1坐标为(1,-3).(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点的坐标为(-4,4).(3)如图所示,△AB2C2即为所示.14.如图,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3,5),B(3,1),O(0,0),把△ABO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DEF.(1)直接写出A,B,O三个对应点D、E、F的坐标;(2)画出将△AOB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OB';(3)求△DEF的面积.【解析】解:(1)点D、E、F的坐标分别为(5,2)、(5,-2)、(2,-3).(2)如图,△A'OB'即为所求作.(3)△DEF的面积=12×4×3=6.15.在4×4的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与△ABC成轴对称且与△ABC有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画出一个即可);(2)将图2中的△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经旋转后的三角形.【解析】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1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画图和解答下列问题:(1)以A点为旋转中心,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B1C1,画出△AB1C1.(2)作出△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3)判断△A2B2C2是否可由△AB1C1绕某点M旋转得到;若是,请画出旋转中心M,并直接写出旋转中心M的坐标.【解析】解:(1)如图所示,△A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2B2C2可由△AB1C1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得到,其中点M坐标为(0,-1).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3),(-4,1),(-2,1),△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A2B2C2是由△ABC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A的对称点A1的坐标;(2)画出△A2B2C2,并写出点A的对称点A2的坐标;(3)求出点B到达点B2的路径长度.【解析】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A1(1,-3);(2)如图,△A2B2C2为所作,A2(3,1);(3)∵OB=42+12=17,∴B到达点B2的路径长度.18.下面是小明关于“对称与旋转的关系”的探究过程,请你补充完整.(1)三角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简称G ,G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为1G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为2G .则将图形1G 绕____点顺时针旋转____度,可以得到图形2G .(2)在图2中分别画出....G 关于y 轴和直线1y x =+的对称图形1G ,2G .将图形1G 绕____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______度,可以得到图形2G .(3)综上,如图3,直线1:22l y x =-+和2:l y x =所夹锐角为α,如果图形G 关于直线1l 的对称图形为1G ,关于直线2l 的对称图形为2G ,那么将图形1G 绕____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_____度(用α表示),可以得到图形2G .【答案】(1)O ,180;(2)图见解析,()0,1,90;(3)22,33⎛⎫ ⎪⎝⎭,2α【分析】(1)根据图形可以直接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观察图形,利用图形旋转的性质得到结论;(3)从(1)(2)问的结论中得到解题的规律,求出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解析】解:(1)由图象可得,图形1G 与图形2G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将图形1G 绕O 点顺时针旋转180度,可以得到图形2G ;故答案为:O ,180;(2)1G ,2G 如图;由图形可得,将图形1G 绕()0,1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90度,可以得到图形2G ,故答案为:()0,1,90;(3)∵当G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为1G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为2G 时,1G 与2G 关于原点(0,0)对称,即图形1G 绕O 点顺时针旋转180度,可以得到图形2G ;当G 关于y 轴和直线1y x =+的对称图形1G ,2G 时,图形1G 绕()0,1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90度,可以得到图形2G ,点(0,1)为直线1y x =+与y 轴的交点,90度角为直线1y x =+与y 轴夹角的两倍;又∵直线1:22l y x =-+和2:l y x =的交点为22,33⎛⎫ ⎪⎝⎭,夹角为α,∴当直线1:22l y x =-+和2:l y x =所夹锐角为α,图形G 关于直线1l 的对称图形为1G ,关于直线2l 的对称图形为2G ,那么将图形1G 绕22,33⎛⎫ ⎪⎝⎭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2α度(用α表示),可以得到图形2G .故答案为:22,33⎛⎫ ⎪⎝⎭,2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对称性与旋转的性质,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正确的画出图形,得出规律.类型三对称19.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格中,给出了△ABC(顶点是格线的交点).(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将线段A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得到的线段A2C2,并以它为一边作一个格点△A2B2C2,使A2B2=C2B2.【答案】(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20.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和△A1B1C1成中心对称.(1)请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O;(2)在图中画出将△A1B1C1沿直线DE平移5格得到的△A2B2C2;(3)要使△A2B2C2与△CC1C2重合,需将△A2B2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则至少要旋转________度.【答案】(1)如图:点O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902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各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5,1)、(-1,4),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2)画出△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A 2B 2C 2;(3)点C 1的坐标是________;点C 2的坐标是________;过C ,C 1,C 2三点的圆的圆弧的长是________(保留π).【答案】(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3)(1,4)(1,-4)17π22.(2022年陕西中考)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3)A -,(3,0)B -,(1,1)C --.将ABC ∆平移后得到△A B C ''',且点A 的对应点是(2,3)A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B '、C '.(1)点A 、A '之间的距离是;(2)请在图中画出△A B C '''.【解答】解:(1)(2,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格点作图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格点作图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格点作图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生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解答题1.图①,图①,图①都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图①,图①中已画出线段AB,在图①中已画出点A.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正方形;(3)在图①中,以点A为一个顶点,另外三个顶点也在格点上,画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2.图①、图①、图①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的端点在格点上.(1)在图①、图2中,以AB为边各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且第三个顶点在格点上;(所画图形不全等)(2)在图①中,以AB为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且另外两个顶点在格点上.3.图①、图①均是8×8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OM、ON 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①给定的网格中以OM、ON为邻边各画一个四边形,使第四个顶点在格点上.要求:(1)所画的两个四边形均是轴对称图形.(2)所画的两个四边形不全等.4.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8×4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点A,B,C,D均在格点上,在网格中将点D按下列步骤移动:第一步:点D绕点A顺时针旋转180°得到点D1;第二步:点D1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D2;第三步:点D2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回到点D.(1)请用圆规画出点D→D1→D2→D经过的路径;(2)所画图形是什么对称图形;(3)求所画图形的周长(结果保留π).5.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 B C D E F、、、、、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不要求写出画法.(1)在图①中以线段AB为边画一个ABM∆,使其面积为6.(2)在图②中以线段CD为边画一个CDN∆,使其面积为6.(3)在图③中以线段EF为边画一个四边形EFGH,使其面积为9,且090EFG∠=.6.图①,图①均为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在图①中已画出线段AB ,在图①中已画出线段CD ,其中A B C D 、、、均为格点,按下列要求画图:①在图①中,以AB 为对角线画一个菱形AEBF ,且,E F 为格点;①在图①中,以CD 为对角线画一个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CGDH ,且,G H 为格点,090CGD CHD ∠=∠=.7.如图①、图①、图①都是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 ,B ,C 均为格点.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一条不与AB 重合的线段MN ,使MN 与AB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M ,N 为格点.(2)在图①中,画一条不与AC 重合的线段PQ ,使PQ 与A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P ,Q 为格点.(3)在图①中,画一个DEF ∆,使DEF ∆与AB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D ,E ,F 为格点.8.图①、图①、图①均是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以AB为边画ABC.要求:(1)在图①中画一个钝角三角形,在图①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图①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2)三个图中所画的三角形的面积均不相等;(3)点C在格点上.9.图①、图①、图①均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C均为格点,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给定的网格中找一格点M,按下列要求作图:(1)在图①中,连结MA、MB,使MA MB=.(2)在图①中,连结MA、MB、MC,使MA MB MC==.(3)在图①中,连结MA、MC,使2AMC ABC∠=∠.10.图①、图2均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点B均在格点上,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①中,以点A,B,C为顶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中,以点A,B,D,E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3的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1.(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3)作图见解析.【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结合网格结构,作出两边分别为5的等腰三角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结合网格结构,作出边长为5的正方形;(3)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结合网格结构,作出最长的线段作为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①,符合条件的C点有5个:;(2)如图①,正方形ABCD即为满足条件的图形:;(3)如图①,边长为10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最大..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作图可得;(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作图可得.【详解】(1)如图①、①所示,①ABC和①ABD即为所求;(2)如图①所示,①ABCD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正确分析网格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作图见解析.【解析】【详解】【分析】结合网格特点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作图,然后用全等四边形的定义判断即可得符合题意的图形.【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以及全等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4.(1)点D→D1→D2→D经过的路径如图所示见解析;(2)轴对称;(3)周长为8π.【解析】【分析】(1)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画出图象即可;(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3)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点D→D1→D2→D经过的路径如图所示:(2)观察图象可知图象是轴对称图形,(3)周长=4×904180π⨯⨯=8π.故答案为(1)点D→D1→D2→D经过的路径如图所示见解析;(2)轴对称;(3)8π.【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轴对称图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画出图形. 5.(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2)直接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3)根据矩形函数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①所示,ABM∆即为所求;(2)如图①所示,CDN∆即为所求;(3)如图①所示,四边形EFGH即为所求;【点睛】考核知识点:作三角形和四边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是关键.6.(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答案不唯一).(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菱形AEBF即为所求.(2)如图,四边形CGDH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图见解析.【解析】【分析】⨯的正方形网格的对称轴,根据对称性即可在图①中,描出点AB的对(1)先画出一条33称点MN,它们一定在格点上,再连接MN即可.(2)同(1)方法可解;(3)同(1)方法可解;【详解】⨯的正方形网格的对称轴l,描出点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N,连解:(1)如图①,33接MN即为所求;(2)如图①,同理(1)可得,PQ即为所求;(3)如图①,同理(1)可得,DEF∆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图形对称轴的位置.8.见详解(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因为点C在格点上,故可将直尺的一角与线段AB点A重合,直尺边长所在直线经过33⨯正方形网格左上角第一个格点,继而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直尺,当直尺边长所在直线与正方形格点相交时,确定点C的可能位置,顺次连接A、B、C三点,按照题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C点,作图完毕后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判断其面积是否相等.【详解】经计算可得下图中:图①面积为12;图①面积为1;图①面积为32,面积不等符合题目要求(2),且符合题目要求(1)以及要求(3).故本题答案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及其作图,难度较低,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即可.9.(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M=BM=5,即可得点M的位置;(2)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BC=10,AC=25,即可得22220AB BC AC+==,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①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即为斜边AC的中点,由此可得点M的位置;(3)作出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M,M即为①ABC外接圆的圆心,连接AM,CM,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2AMC ABC∠=∠,由此即可确定点M的位置.【详解】(1)如图①所示,点M即为所求.(2)如图①所示,点M即为所求.(3)如图①所示,点M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解决第(3)题时,确定①ABC外接圆的圆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如以B为顶点,AC为底边,即可做出等腰三角形;(2)作底为1,高为3的平行四边形即可.【详解】解:(1)如图①中,此时以B为顶点,AC为底边,该ABC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2)如图①中,此时底1AE=,高3h=,因此四边形ABDE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掌握等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2020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某仓库运进面粉7吨,记为+7吨,那么运出面粉8吨应记为吨.2.如图,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若a∥b,∠1=54°,则∠2=度.3.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4.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也经过点(﹣1,m),则m=.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c的值为.6.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是矩形ABCD的边上的点,且EA=EC.若AB=6,AC=2,则DE的长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2分)7.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消除,云南省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1500000人通过异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摘自2020年5月11日云南日报).15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5×106B.1.5×105C.1.5×106D.1.5×1078.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是长方形的是()A.B.C.D.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 B.()﹣1=﹣2 C.(﹣3a)3=﹣9a3D.a6÷a3=a3(a≠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解三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是必然事件C.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10次射击成绩(单位:环)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s甲2、s乙2,若=,s甲2=0.4,s乙2=2,则甲的成绩比乙的稳定D.一个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为,表示抽奖20次就有1次中奖1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CD的中点.则△DEO与△BCD的面积的比等于()A.B.C.D.1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2a,4a,﹣8a,16a,﹣32a,…,第n个单项式是()A.(﹣2)n﹣1a B.(﹣2)n a C.2n﹣1a D.2n a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以点A为圆心,AD为半径,画圆弧DE得到扇形DAE(阴影部分,点E在对角线AC上).若扇形DAE正好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A.B.1 C.D.14.若整数a使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45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的方程+=1的解为非正数,则a的值为()A.﹣61或﹣58 B.﹣61或﹣59 C.﹣60或﹣59 D.﹣61或﹣60或﹣59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0分)15.(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6.(6分)如图,已知AD=BC,BD=AC.求证:∠ADB=∠BCA.17.(8分)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杂工G 月工资/元7000 4400 2400 2000 1900 1800 1800 1800 1200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员工的收入情况.设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数据(见上述表格)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为k、m、n,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k=,m=,n=;(2)上月一个员工辞职了,从本月开始,停发该员工工资,若本月该公司剩下的8名员工的月工资不变,但这8名员工的月工资数据(单位:元)的平均数比原9名员工的月工资数据(见上述表格)的平均数减小了.你认为辞职的那名员工可能是.18.(6分)某地响应“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绿色杠杆撬动经济转型”发展理念,开展“美化绿色城市”活动,绿化升级改造了总面积为360万平方米的区域.实际施工中,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实际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原计划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的2倍,所以比原计划提前4年完成了上述绿化升级改造任务.实际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19.(7分)甲、乙两个家庭来到以“生态资源,绿色旅游”为产业的美丽云南,各自随机选择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个城市中的一个城市旅游.假设这两个家庭选择到哪个城市旅游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上述三个城市中的每一个被选到的可能性相同,甲、乙两个家庭选择到上述三个城市中的同一个城市旅游的概率为P.(1)直接写出甲家庭选择到大理旅游的概率;(2)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树状图也称树形图)中的一种方法,求P的值.20.(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E,垂足为D,AC平分∠DAB.(1)求证:CE是⊙O的切线;(2)若AD=4,cos∠CAB=,求AB的长.21.(8分)众志成城抗疫情,全国人民在行动.某公司决定安排大、小货车共20辆,运送260吨物资到A地和B地,支援当地抗击疫情.每辆大货车装15吨物资,每辆小货车装10吨物资,这20辆货车恰好装完这批物资.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运费如下表:目的地/车型A地(元/辆)B地(元/辆)大货车900 1000小货车500 700现安排上述装好物资的20辆货车(每辆大货车装15吨物资,每辆小货车装10吨物资)中的10辆前往A地,其余前往B地,设前往A地的大货车有x辆,这20辆货车的总运费为y元.(1)这20辆货车中,大货车、小货车各有多少辆?(2)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若运往A地的物资不少于140吨,求总运费y的最小值.22.(9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H为对角线AC的中点,点E在AB的延长线上,CE⊥AB,重足为E,点F在AD的延长线上,CF⊥AD,重足为F,(1)若∠BAD=60°,求证:四边形CEHF是菱形;(2)若CE=4,△ACE的面积为16,求菱形ABCD的面积.23.(12分)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3).点P为抛物线y=x2+bx+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交直线BC于点E.(1)求b、c的值;(2)设点F在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上,当△ACF的周长最小时,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3)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直线BC的距离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的5倍?若存在,求出点P所有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某仓库运进面粉7吨,记为+7吨,那么运出面粉8吨应记为吨.【知识考点】正数和负数.【思路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直接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过程】解:因为题目运进记为正,那么运出记为负.所以运出面粉8吨应记为﹣8吨.故答案为:﹣8.【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根据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确定运出的符号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若a∥b,∠1=54°,则∠2=度.【知识考点】平行线的性质.【思路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过程】解:∵a∥b,∠1=54°,∴∠2=∠1=54°.故答案为:54.【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3.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知识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思路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x﹣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过程】解:∵有意义,∴x﹣2≥0,∴x≥2.故答案为x≥2.【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为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当a≥0时有意义;若含分母,则分母不能为0.4.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也经过点(﹣1,m),则m =.【知识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思路分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依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和(﹣1,m),即可得到k=3×1=﹣m,进而得出m=﹣3.【解答过程】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和(﹣1,m),∴k=3×1=﹣m,解得m=﹣3,故答案为:﹣3.【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时注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c的值为.【知识考点】根的判别式.【思路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c 的不等式,求出c的值即可.【解答过程】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22﹣4c=0,解得c=1.故答案为1.【总结归纳】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6.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是矩形ABCD的边上的点,且EA=EC.若AB=6,AC=2,则DE的长是.【知识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思路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BC=2,分点E在CD上或在AB上两种情况讨论,由勾股定理可求解.【解答过程】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6,AD=BC,∠ABC=∠ADC=90°,∴BC===2,∴AD=2,当点E在CD上时,∵AE2=DE2+AD2=EC2,∴(6﹣DE)2=DE2+4,∴DE=;当点E在AB上时,∵CE2=BE2+BC2=EA2,∴AE2=(6﹣AE)2+4,∴AE=,∴DE===,综上所述:DE=或,故答案为:或.【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2分)7.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消除,云南省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1500000人通过异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摘自2020年5月11日云南日报).15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5×106B.1.5×105C.1.5×106D.1.5×107【知识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思路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过程】解:1500000=1.5×106,故选:C.【总结归纳】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8.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是长方形的是()A.B.C.D.【知识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思路分析】根据各个几何体的主视图的形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过程】解:圆柱体的主视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球的主视图是圆形,四面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就是从正面看该物体所得到的图形.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 B.()﹣1=﹣2 C.(﹣3a)3=﹣9a3D.a6÷a3=a3(a≠0)【知识考点】算术平方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负整数指数幂.【思路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幂的性质进行解答便可.【解答过程】解:A.,选项错误;B.原式=2,选项错误;C.原式=﹣27a3,选项错误;D.原式=a6﹣3=a3,选项正确.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运算法则,关键是熟记性质和法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解三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是必然事件C.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10次射击成绩(单位:环)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s甲2、s乙2,若=,s甲2=0.4,s乙2=2,则甲的成绩比乙的稳定D.一个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为,表示抽奖20次就有1次中奖【知识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算术平均数;方差;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概率公式.【思路分析】根据普查、抽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方差和概率的意义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过程】解:了解三名学生的视力情况,由于总体数量较少,且容易操作,因此宜采取普查,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是比可能事件,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可得选项C符合题意;一个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为,表示中奖的可能性为,不代表抽奖20次就有1次中奖,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考查普查、抽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方差和概率的意义,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CD的中点.则△DEO与△BCD的面积的比等于()A.B.C.D.【知识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思路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点O为线段BD的中点,结合点E是CD的中点可得出线段OE为△D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出OE∥BC,OE=BC,进而可得出△DOE∽△DB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出△DEO与△BCD 的面积的比.【解答过程】解:∵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O为线段BD的中点.又∵点E是CD的中点,∴线段OE为△DBC的中位线,∴OE∥BC,OE=BC,∴△DOE∽△DBC,∴=()2=.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找出OE∥BC且OE=BC是解题的关键.1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2a,4a,﹣8a,16a,﹣32a,…,第n个单项式是()A.(﹣2)n﹣1a B.(﹣2)n a C.2n﹣1a D.2n a【知识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单项式.【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找出规律:单项式的系数为(﹣2)的幂,其指数为比序号数少1,字母为a.【解答过程】解:∵a=(﹣2)1﹣1a,﹣2a=(﹣2)2﹣1a,4a=(﹣2)3﹣1a,﹣8a=(﹣2)4﹣1a,16a=(﹣2)5﹣1a,﹣32a=(﹣2)6﹣1a,…由上规律可知,第n个单项式为:(﹣2)n﹣1a.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的有关知识,在解题时要能通过观察得出规律是本题的关键.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以点A为圆心,AD为半径,画圆弧DE得到扇形DAE(阴影部分,点E在对角线AC上).若扇形DAE正好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A.B.1 C.D.【知识考点】圆锥的计算.【思路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与展开后所得扇形的弧长相等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过程】解:设圆椎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可知:AD=AE=4,∠DAE=45°,∴2πr=,解得r=.答: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锥的底面周长与展开后所得扇形的弧长相等.14.若整数a使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45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的方程+=1的解为非正数,则a的值为()A.﹣61或﹣58 B.﹣61或﹣59 C.﹣60或﹣59 D.﹣61或﹣60或﹣59【知识考点】分式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思路分析】解不等式组,得<x≤25,根据不等式组有且只有45个整数解,可得﹣61≤a <﹣58,根据关于y的方程+=1的解为非正数:解得a≥﹣61,又y+1不等于0,进而可得a的值.【解答过程】解:解不等式组,得<x≤25,∵不等式组有且只有45个整数解,∴﹣20≤<﹣19,解得﹣61≤a<﹣58,因为关于y的方程+=1的解为:y=﹣a﹣61,y≤0,∴﹣a﹣61≤0,解得a≥﹣61,∵y+1≠0,∴y≠﹣1,∴a≠﹣60则a的值为:﹣61或﹣59.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0分)15.(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知识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思路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过程】解:原式=÷=•=,当x=时,原式=2.【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6分)如图,已知AD=BC,BD=AC.求证:∠ADB=∠BCA.【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思路分析】根据SSS推出△ADB和△BCA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过程】证明:在△ADB和△BCA中,,∴△ADB≌△BCA(SSS),∴∠ADB=∠BC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运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7.(8分)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杂工G月工资/元7000 4400 2400 2000 1900 1800 1800 1800 1200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员工的收入情况.设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数据(见上述表格)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为k、m、n,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k=,m=,n=;(2)上月一个员工辞职了,从本月开始,停发该员工工资,若本月该公司剩下的8名员工的月工资不变,但这8名员工的月工资数据(单位:元)的平均数比原9名员工的月工资数据(见上述表格)的平均数减小了.你认为辞职的那名员工可能是.【知识考点】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思路分析】(1)求出9个数据之和再除以总个数即可;对于中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那个数即可;出现频数最多的数据即为众数;(2)根据剩下的8名员工的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比原9名员工的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减小,得出辞职的那名员工工资高于2700元,从而得出辞职的那名员工可能是经理或副经理.【解答过程】解:(1)平均数k=(7000+4400+2400+2000+1900+1800×3+1200)÷9=2700,9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后,第5个数据是1900,所以中位数m=1900,1800出现了三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n=1800.故答案为:2700,1900,1800;(2)由题意可知,辞职的那名员工工资高于2700元,所以辞职的那名员工可能是经理或副经理.故答案为:经理或副经理.【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18.(6分)某地响应“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绿色杠杆撬动经济转型”发展理念,开展“美化绿色城市”活动,绿化升级改造了总面积为360万平方米的区域.实际施工中,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实际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原计划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的2倍,所以比原计划提前4年完成了上述绿化升级改造任务.实际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知识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思路分析】设原计划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x万平方米,则实际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2x万平方米,根据“实际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原计划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的2倍,所以比原计划提前4年完成了上述绿化升级改造任务”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设原计划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x万平方米,则实际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2x万平方米,根据题意,得:﹣=4,解得:x=45,经检验,x=4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则2x=2×45=90.答:实际平均每年绿化升级改造的面积是90万平方米.【总结归纳】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意设出适当的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19.(7分)甲、乙两个家庭来到以“生态资源,绿色旅游”为产业的美丽云南,各自随机选择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个城市中的一个城市旅游.假设这两个家庭选择到哪个城市旅游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上述三个城市中的每一个被选到的可能性相同,甲、乙两个家庭选择到上述三个城市中的同一个城市旅游的概率为P.(1)直接写出甲家庭选择到大理旅游的概率;(2)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树状图也称树形图)中的一种方法,求P的值.【知识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思路分析】(1)直接用概率公式求解可得;(2)记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个城市旅游分别为A、B、C,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甲、乙两个家庭选择到上述三个城市中的同一个城市旅游的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可得.【解答过程】解:(1)甲家庭选择到大理旅游的概率为;(2)记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个城市旅游分别为A、B、C,列表得:A B CA (A,A)(A,B)(A,C)B (B,A)(B,B)(B,C)C (C,A)(C,B)(C,C)由表格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性结果,其中甲、乙两个家庭选择到上述三个城市中的同一个城市旅游的有3种结果,所以甲、乙两个家庭选择到上述三个城市中的同一个城市旅游的概率P==.【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事件A或B的概率.20.(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E,垂足为D,AC平分∠DAB.(1)求证:CE是⊙O的切线;(2)若AD=4,cos∠CAB=,求AB的长.【知识考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思路分析】(1)连接OC.只要证明OC⊥DE即可解决问题;(2)连接B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AC=∠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过程】(1)证明:连接OC.∵OA=OC,∴∠OAC=∠OCA,∵AC平分∠DAB,∴∠CAD=∠CAB,∴∠DAC=∠ACO,∴AD∥OC,∵AD⊥DE,∴OC⊥DE,∴直线CE是⊙O的切线;(2)连接BC,∵AB为⊙O的直径,∴∠ACB=90°,∴∠ADC=∠ACB,∵AC平分∠DAB,∴∠DAC=∠CAB,∴△DAC∽△CAB,∴=,∵cos∠CAB==,∴设AC=4x,AB=5x,∴=,∴x=,∴A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8分)众志成城抗疫情,全国人民在行动.某公司决定安排大、小货车共20辆,运送260吨物资到A地和B地,支援当地抗击疫情.每辆大货车装15吨物资,每辆小货车装10吨物资,这20辆货车恰好装完这批物资.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运费如下表:A地(元/辆)B地(元/辆)目的地车型大货车900 1000小货车500 700现安排上述装好物资的20辆货车(每辆大货车装15吨物资,每辆小货车装10吨物资)中的10辆前往A地,其余前往B地,设前往A地的大货车有x辆,这20辆货车的总运费为y元.(1)这20辆货车中,大货车、小货车各有多少辆?(2)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若运往A地的物资不少于140吨,求总运费y的最小值.【知识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思路分析】(1)设大货车、小货车各有x与y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题中给出的等量关系即可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3)先求出x的范围,然后根据y与x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y的最小值.【解答过程】解:(1)设大货车、小货车各有x与y辆,由题意可知:,解得:,答:大货车、小货车各有12与8辆(2)设到A地的大货车有x辆,则到A地的小货车有(10﹣x)辆,到B地的大货车有(12﹣x)辆,到B地的小货车有(x﹣2)辆,∴y=900x+500(10﹣x)+1000(12﹣x)+700(x﹣2)=100x+15600,其中2<x<10.(3)运往A地的物资共有[15x+10(10﹣x)]吨,15x+10(10﹣x)≥140,解得:x≥8,∴8≤x<10,当x=8时,y有最小值,此时y=100×8+15600=16400元,答:总运费最小值为16400元.【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大货车、小货车各有12与8辆,并正确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2.(9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H为对角线AC的中点,点E在AB的延长线上,CE⊥AB,重足为E,点F在AD的延长线上,CF⊥AD,重足为F,(1)若∠BAD=60°,求证:四边形CEHF是菱形;(2)若CE=4,△ACE的面积为16,求菱形ABCD的面积.【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思路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BC=∠ADC=12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E=C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H=FH=AC,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E=8,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4,连接BD,则BD⊥AC,AH=AC=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2BH=2,由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过程】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ABC=∠ADC=120°,∵CE⊥AB,CF⊥AD,∴CE=CF,∵H为对角线AC的中点,∴EH=FH=AC,∵∠CAE=30°,∵CE=AC,∴CE=EH=CF=FH,∴四边形CEHF是菱形;(2)∵CE⊥AB,CE=4,△ACE的面积为16,∴AE=8,∴AC==4,连接BD,则BD⊥AC,AH=AC=2,∵∠AHB=∠AEC=90°,∠BAH=∠EAC,∴△ABH∽△ACE,∴=,∴=,∴BH=,∴BD=2BH=2,∴菱形ABCD的面积=AC•BD==20.【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3.(12分)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3).点P为抛物线y=x2+bx+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交直线BC于点E.(1)求b、c的值;(2)设点F在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上,当△ACF的周长最小时,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3)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直线BC的距离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的5倍?若存在,求出点P所有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知识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思路分析】(1)把A、C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列出b、c的方程组,解得b、c便可;(2)连接BC与对称轴交于点F,此时△ACF的周长最小,求得BC的解析式,再求得BC与对称轴的交点坐标便可;(3)设P(m,m2﹣2m﹣3)(m>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式列出m的方程解答便可.【解答过程】解:(1)把A、C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解得,;(2)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F,连接AF,如图1,此时,AF+CF=BF+CF=BC的值最小,∵AC为定值,∴此时△AFC的周长最小,。

中考数学核心考点强化突破作图问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核心考点强化突破作图问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核心考点强化突破:作图问题类型1 尺规作图1.在数学课本上,同学们已经探究过“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直线l 和l 外一点P.求作:直线l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1)在直线l 上任取两点A 、B ;(2)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AP,BP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Q ;(3)作直线PQ.参考以上材料作图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以上材料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直线l 和l 外一点P.求作:⊙P ,使它与直线l 相切.(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解:(1)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如图⊙P 即为所求.2.如图,MN 是⊙O 的直径,MN =4,点A 在⊙O 上,∠AMN=30°,B 为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1)利用尺规作图,确定当PA +PB 最小时P 点的位置(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求PA +PB 的最小值.解:(1)如图1所示,点P 即为所求;(2)由(1)可知,PA +PB 的最小值即为A′B 的长,连接OA′、OB 、OA,∵A′点为点A 关直线MN 的对称点,∠AMN=30°,∴∠AON=∠A′ON=2∠AMN=2×30°=60°,又∵B 为AN ︵的中点,∴AB ︵=BN ︵,∴∠BON=∠AOB=12∠AON=30°,∴∠A′OB=60°+30°=90°,又∵MN=4,∴OA′=OB =12MN =12×4=2.∴在Rt △A′OB 中,A′B=22,∴PA+PB 的最小值为2 2.3.如图,已知△ABC ,∠B=40°.(1)在图中,用尺规作出△ABC 的内切圆O,并标出⊙O 与边AB,BC,AC 的切点D,E,F(保留痕迹,不必写作法);(2)连接EF,DF,求∠EFD 的度数.解:(1)如图1,⊙O 即为所求.(2)如图2,连接OD,OE,∴OD⊥AB ,OE⊥BC ,∴∠ODB=∠OEB=90°,∵∠B=40°,∴∠DOE=140°,∴∠EFD=70°.4.小明在“课外新世界”中遇到这样一道题:如图1,已知∠AOB=30°与线段a,你能作出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COD 吗?小明的做法是:如图2,以O 为圆心,线段a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 于点M,N,在弧MN 上任取一点P,以点M 为圆心,MP 为半径画弧,交弧CD 于点C,同理以点N 为圆心,NP 为半径画弧,交弧CD 于点D,连结CD,即△COD 就是所求的等边三角形.(1)请写出小明这种做法的理由;(2)在此基础上请你作如下操作和探究(如图3):连结MN,MN 是否平行于CD ?为什么?(3)点P 在什么位置时,MN∥CD?请用小明的作图方法在图1中作出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解:(1)如图2,连结OP,由题意可得MC ︵=MP ︵,∴∠COM=∠POM ,PN ︵=DN ︵,∴∠PON=∠DON ,∴∠POM+∠PON=∠COM+∠DON=30°,∴∠COD=2∠MON=60°,∴△OCD 是等边三角形;(2)不一定,只有当∠COM=15°,CD∥MN ,理由:∵∠COM=15°,∠MON=30°,∴∠CON=45°,∵∠C=60°,∴∠OEC=75°,∵ON=OM,∴∠ONM=∠OMN=75°,∴∠OEC=∠ONM ,∴CD∥MN;(3)当P 是MN ︵的中点时,MN∥CD;如图3所示.类型2 网格作图和其他5.如图,在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选取9个格点(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如果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选取的格点中除点A 外恰好有3个在圆内,则r 的取值范围为( B )A .22<r <17B .17<r <3 2C .17<r <5D .5<r <29解:给各点标上字母,如图所示.AB =22+22=22,AC =AD =42+12=17,AE =32+32=32,AF =52+22=29,AG =AM =AN =42+32=5,∴17<r <32时,除点A 外恰好有3个在圆内.6.我们约定,若一个三角形(记为△A 1)是由另一个三角形(记为△A)通过一次平移,或绕其任一边的中点旋转180°得到的,则称△A 1是由△A 复制的.以下的操作中每一个三角形只可以复制一次,复制过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如图1,由△A 复制出△A 1,又由△A 1复制出△A 2,再由△A 2复制出△A 3,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记作△B.以下各题中的复制均是由△A 开始的,通过复制形成的多边形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小三角形(指与△A 全等的三角形)之间既无缝隙也无重叠.(1)图1中标出的是一种可能的复制结果,小明发现△A∽△B ,其相似比为__1∶2__.在图1的基础上继续复制下去得到△C,若△C的一条边上恰有11个小三角形(指有一条边在该边上的小三角形),则△C中含有__121__个小三角形;(2)若△A是正三角形,你认为通过复制能形成的正多边形是__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__;(3)请你用两次旋转和一次平移复制形成一个四边形,在图2的方框内画出草图,并仿照图1作出标记.解析:(1)△A-△A1是经过旋转所得,△A1-△A2是经过旋转所得,△A2-△A3是经过平移所得.由于△B 是由4个△A组成,因此S△B=4S△A,因此相似比为2∶1.当△C的一条边上有11个小三角形时,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11∶1,面积比121∶1,即△C中有121个这样的小三角形;故答案为:1∶2,121.(2)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3)如图.7.阅读理解: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点E不与点A、点B重合),分别连接ED、EC,可以把四边形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点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点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1)如图①,∠A=∠B=∠DEC=55°,试判断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5,BC=2,且A,B,C,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②中画出矩形ABCD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E;拓展探究:(3)如图③,将矩形ABCD沿CM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试探究AB和BC的数量关系.解:(1)点E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理由:∵∠A=55°,∴∠ADE+∠DEA=125°,∵∠DEC =55°,∴∠BEC+∠DEA=125°,∴∠ADE=∠BEC.∵∠A=∠B,∴△ADE∽△BEC.∴点E是四边形ABCD的AB 边上的相似点.(2)如图如下:(3)∵点E 是四边形ABCD 的边AB 上的一个强相似点,∴△AEM∽△BCE∽△ECM ,∴∠BCE=∠ECM=∠AEM ,由折叠可知:△ECM≌△DCM ,∴∠ECM=∠D CM,CE =CD,∴∠BCE=13∠BCD=30°,∴BE=12CE =12AB.在Rt △BCE 中,tan ∠BCE=BEBC =tan 30°,∴BE BC =33,∴AB BC =2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专项(六) 网格作图题
网格作图题是对图形变换的综合考查,在网格中可以同时考察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几种图形变换.此类题目属于图形的操作问题,在网格中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时,图形的每一个顶点都是关键点,可以将图形的变换操作转化为点的变换操作.此类题目属中档题,复习时注意练习即可.
1.(·宁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3,-3),C(0,-4).
(1)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解:(1)△A1B1C1如图所示.
(2)△A2B2C2如图所示.
2.(·昆明二模)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和△A1B1C1成中心对称.
(1)请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O;
(2)在图中画出将△A1B1C1沿直线DE平移5格得到的△A2B2C2;
(3)要使△A2B2C2与△CC1C2重合,需将△A2B2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则至少要旋转90度.
解:(1)如图,点O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
3.(·昆明西山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3),B(-3,1),C(-1,3).
(1)请按下列要求画图:
①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画出△A1B1C1;
②△A2B2C2与△ABC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画出△A2B2C2;
(2)在(1)中所得的△A1B1C1和△A2B2C2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请直接写出对称中心M点的坐标(2,1).
解:(1)①如图:△A1B1C1即为所求.②如图:△A2B2C2即为所求.
4.(·昆明模拟)在下列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3,BC=4.
(1)试在图中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
(2)若点B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C两点的坐标;
(3)根据(2)的坐标系作出与△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 2B 2C 2,并标出B 2,C 2两点的坐标.
解:(1)△AB 1C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A(0,1),C(-3,1).
(3)△A 2B 2C 2如图所示,B 2(3,-5),C 2(3,-1).
5.(·龙东)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3)、(-4,1)、(-2,1),先将△ABC 沿一确定方向平移得到△A 1B 1C 1,点B 的对应点B 1的坐标是(1,2),再将△A 1B 1C 1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2B 2C 2,点A 1的对应点为点A 2.
(1)画出△A 1B 1C 1;
(2)画出△A 2B 2C 2;
(3)求出在这两次变换过程中,点A 经过点A 1到达点A 2的路径总长.
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
(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
(3)OA 1=42+42=42,
点A 经过点A 1到达A 2的路径总长为52+12+90·π·42180
=26+22π. 6.(·昆明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1),C(-1,
4).
(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
(2)将△AB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2BC 2,请在图中画出△A 2BC 2,并求出线段BC 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 2BC 2即为所示,
线段BC 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S =90×13π360=13π4
. 7.(·昆明盘龙区二模)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
(1)请画出将△ABC先向左,再向下都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
(2)请画出将△ABC绕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
(3)在x轴上求作一点P,使△PAB周长最小,请画出△PAB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
(3)如图,△PAB即为所求,P(2,0).
8.(·云南模拟)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和O点都在正方形的顶点上.
(1)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方格图中画出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A′B′C′;
(2)△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B′C″,并求边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图形面积.
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
(2)如图,△A″B′C″即为所求.
S=90
360π(22+42)=
1
4
π·20=5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