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宪刘寿年:四物汤治妇科病的16个加味方】

合集下载

四物汤配方

四物汤配方

四物汤配方
标准/传统四物汤配方一般由当归(15g)川芎(8g)白芍(10g)熟地(15g)或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g组成。

当归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肠燥便秘、跌扑损伤等等。

但其首要功效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此外还有泽颜润肤的功效,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熟地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

主治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头昏心悸、晕目眩、须发早白;肝阴不足之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等。

具有补血滋阴的作用,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川芎川芎:性味属辛、温、作用于肝、胆,具有行气活血、镇定安神、祛风湿止痛、舒肝解郁等作用。

既为妇科主药,又是治疗头痛良方,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

白芍白芍:性味酸苦、微寒,作用于肝、脾。

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作用。

《日华子本草》里记载它”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
四物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
四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调经、滋补益气的功效。

四物汤在临床上
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四
物汤的标准配方及其药物功效。

首先,四物汤的标准配方为当归12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

这四味药物搭配使用,具有补血调经、滋阴益血的
功效。

其中,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引
起的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症状;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心安神
的作用,适用于心血不足、失眠多梦等症状;白芍具有养血止血、
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月经过多、痛经等症状;川芎具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经闭痛经等症状。

其次,四物汤的煎煮方法为将以上药物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
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待汤液煎至200毫升
左右时即可出锅。

四物汤煎煮后,汤液呈棕红色,具有浓烈的药香味,服用时可根据医嘱适量加入蜂蜜或红糖调味。

最后,四物汤的服用方法为口服,一般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对于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连服1-2个月为一疗程。

在服用
四物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
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疗效。

总之,四物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其标准配方为当归、熟
地黄、白芍和川芎,具有补血调经、滋阴益血的功效。

在使用四物
汤时,应遵医嘱煎煮服用,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相关症状。

希望本文能对您了解四物汤的标准配方及其药物功
效有所帮助。

女人四物汤标准配方

女人四物汤标准配方

女人四物汤标准配方
女人四物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主要用于调理女性身体,对于一些妇科疾病有一
定的疗效。

四物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这些中药材具有活血调经、滋补益气的功效,适合于一些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妇科疾病的调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女人四物汤的标准配方和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女人四物汤的标准配方。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包括当归10克、熟地黄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这四味中药材的搭配比例经过千百年的
实践验证,具有较好的药效和调理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女人四物汤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这四味中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

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至浓缩。

最后,将药汁滤出,去渣留汁即可。

女人四物汤的服用方法为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每次服用半剂,早晚空腹温
开水送服。

一般来说,连服2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女人四物汤并非适用于所有女性。

在服用前,应当咨询医生的
建议,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是否适合服用四物汤。

此外,孕妇、经期、感冒发热、腹泻等情况下均不宜服用四物汤。

总的来说,女人四物汤是一种适用于调理女性身体的中药汤剂,其标准配方和
制作方法都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大家在了解四物汤的基本信息后,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一中药汤剂,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巧治妇科病,妇科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巧治妇科病,妇科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巧治妇科病,妇科补血第一方四物汤!导读位居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又名刘河间,学识渊博,一生著述较多。

著名的《病机十九条》,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刘河间对《内经》病机研究也很深入,在妇科病的治疗上,也很有建树,尤其是对于四物汤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有人将四物汤称为女人补血第一方,今天就来看看刘河间是怎么运用的吧!刘完素对妇科疾病的研究,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宣明论方》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两部著作中。

他在《宣明论方·妇人门》中,讨论了经带的病机和经带产后及妇科杂病的治疗,载方22首。

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他提出了妇科病诊治的基本原则、胎产病的治疗和四物汤的增损经验,并再次强调了带下病属于湿热为患的机理及治方,载方40余首。

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开始对四物汤进行多种化裁,他认为:熟地黄补血,如脐下痛,非熟地黄不能除,此通肾经之药也;川芎治风,泻肝木,如血虚头痛,非川芎不能除,此通肝经之药也;芍药和血理脾,治腹痛非芍药不能除,此通脾经药也;当归和血,如血痰刺痛,非当归不能除,此通心经之药也。

肾心肝脾四脏和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四味分属四脏,补血和血理脾治风,自然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主药主方。

虽然刘氏的解释稍粗略,但对后世认识这四味药的主治、功效不无启示。

一、刘氏四物汤的增损特色刘氏可能受《和剂局方》中四物汤加胶艾、增损四物汤、六合汤和四神汤等方的启示,结合临床发挥而成。

刘氏四物汤的增损,以下两点比较突出。

其一,注意随四时的变化和相关脉证来增损四味药及药量。

刘氏认为,春倍川芎,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

他认为妇人四季常见病均可用四物汤加减调治,并运用五行理论对四季进行说明,他认为:“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

”实际上,妇人常见病的病理变化与此亦有相同之处,故在四物汤的运用中,春季(亦可理解为见弦脉、头痛之证)可重用川芎,曰“春倍川芎”;夏季(亦可理解为见洪脉、泄泻之证)可加重白芍用量,曰“夏倍白芍”;秋季(亦可理解为见涩脉和血虚证)可加重熟地黄的用量,曰“秋倍地黄”;冬季(亦可理解为见沉脉、寒而不食之证)可加重当归的用量,曰“冬倍当归”。

四物汤标准配方比例

四物汤标准配方比例

四物汤标准配方比例
四物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汤剂,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它主要由四
种中药材料组成,分别是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白芍。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比例对于制作出功效最好的药物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四物汤的标准配方比例。

首先,当归是四物汤中的主要药材之一,它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在四物汤的
配方中,当归的比例通常是30克。

当归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还可以调节女性的月
经周期,缓解痛经等症状。

其次,川芎是四物汤的另一种重要药材,它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在四物汤的配方中,川芎的比例通常是15克。

川芎可以增强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接下来,熟地黄是四物汤中补血养血的药材,它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功效。

在四物汤的配方中,熟地黄的比例通常是15克。

熟地黄可以滋补肝肾,调节
内分泌,对于失眠、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最后,白芍是四物汤中的另一种重要药材,它具有养血安神、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四物汤的配方中,白芍的比例通常是15克。

白芍可以舒肝解郁,缓解情绪紧张,对于经期痛经、痛经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四物汤的标准配方比例为当归30克、川芎15克、熟地黄15克、
白芍15克。

这个配方比例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具有很好的疗效,是治疗妇科
疾病的常用方剂。

在使用四物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用药剂量,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物汤----附20个加减化裁方诀

▲四物汤----附20个加减化裁方诀

▲四物汤----附20个加减化裁方诀不废话,直接上干货!四物汤加减化裁歌诀:方名:四物汤方源:四物汤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组成,功能:补血剂。

补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解:方中熟地----味厚滋膩,为滋阴补血之要药,用为君药;当归----甘温,质润补血,养肝和血调经,既,中开郁结,旁通络脉,与当归相伍则畅达脉之力益彰,二者同为佐药。

四药相配,血虚者得之可助熟地补血,又能活血而行滞,乃妇科调经要药,为臣药;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与熟地、当归相协则滋阴养血之功更为显著,并可缓急止痛;川芎辛散温通,上行头目,下达血海,可收补血之功,血滞者,可奏行血之效。

加减:临床时,按病症情形化裁应用------若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以血滞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萸,以温通血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同煎如前法。

或血脏虚冷,崩中去血过多----亦加胶、艾煎。

歌诀: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人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①月经先期属血热,芩连清热加方中。

②骨蒸潮热夜间甚,虚热地骨牡丹供。

③月经提前瘀腹痛,赤芍芎归地桃红。

④肝肾亏虚月经迟,调肝四物去地芎,加入戟胶萸山草,滋养肝肾效验雄,胁腹胀疼延金铃,壮腰续断与杜仲。

⑤头痛眩晕兼耳鸣,性急易怒虚火冲,四物酸枣木瓜草,调血补肝滋阴用。

⑥参芪加入四物汤,方名圣愈气血充。

⑦四物艾叶及香附,养血行滞又暖宫。

⑧血虚有寒加姜桂,吴萸温里血脉通。

⑨生地芎归芩丹芍,清热凉血建奇功。

⑩胶艾四物治崩漏,除芎加炭敛血从,当归活血难守血,海蛸芪术断安冲。

妇科第一要方-四物汤

妇科第一要方-四物汤

妇科第一要方-四物汤在药房呆久了,渐渐就对医生的开方用药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实医生开方用药一般都在一个范围之内,比如妇科调理,最喜欢用的就是把四物汤作为基础方,然后再把四诊时所得到的病情作为开方的依据,或加;或减,从而达到一个整体调理的效果。

四物汤也是一道传统药膳。

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子。

这里补充说一点白芍,由于白芍分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而相应的作用是不同的。

生白芍,酸,寒,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而炒白芍则寒性稍减,所以一般在调理妇科时多用炒白芍,起到养血,敛阴的效果。

那么四物汤的功效都有哪些呢?补血,活血,调经。

对于那些面色萎黄没有血色的妇女(气血两虚引起的)特别适宜,另外这类的患者指甲往往也无血色,月经不调,病根其实都在气血虚,治病当求于本,所以用四物汤来补血,活血,调经。

四物汤的煎法:1、到药店购买这四味中药2、把四味药倒入水中3、加适量的清水以指压超过手背5公分为宜,浸泡中药40分钟,开火将它们煮成一碗水。

4、接着倒出药汁,留住药渣。

5、将两次药水混合在一起喝即可。

6、熬好后,如感觉不耐受药味,可以放些蜂蜜调和味道。

四物汤的常用剂量:有书写时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等分,有些书是各12克,可以考虑后者的用量,当然也要依据自身的状况来决定配伍的比例,用方用药中医一向来都比较灵活,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

四物汤的注意事项:此方性偏于滋腻(主要是熟地这味药),如果患者脾胃一向来都比较虚弱的,如吃硬点的饭,肉就难受半天的这类。

还有常常吃的少又腹泻的,都应该慎用此方或者调整处方的配伍,如加入开脾胃的砂仁等。

四物汤加减方有哪些?

四物汤加减方有哪些?

四物汤加减方有哪些?导读:四物汤具有补血调血之功能。

是主治气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的营血虚滞症的首选方剂。

那么四物汤加减方有哪些?四物汤四物地爷与归弯,血家百病此方宋;妇女经产凭加减,蕾血虚滞补通功。

(一)四物汤组成与功效四物汤由熟地黄15克,当归、白芍各10克.川芎6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补血调血之功能。

是主治气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的营血虚滞症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心悸头晕,面色萎黄,唇爪无华,(或妇女月经量少),舌质淡·脉细为其辨治之要点。

但对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则不宜使用。

凡属营血虚滞之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盆腔炎、胎位异常、黄体功能不全、慢性风疹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①若兼气虚,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

②淤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以自芍易赤芍.以加强活血祛淤之力。

③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

④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以熟地易生地黄.以清热凉血。

⑤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清·李用粹(清代医学家)(1)大便秘结:以四物汤加杏仁、枳壳主之。

热加黄芩、黄连;风加麻仁、防风;寒加木香、肉豆蔻;血少加桃仁、红花;气滞加槟榔、厚朴。

(2)燥症:以四物汤为主。

如皮肤皴揭,加秦艽、防风;咽鼻焦干,加知母、黄芩;烦渴加麦冬、花椒;便难加麻仁、牛膝;痰燥加贝母、瓜蒌;血燥加天冬、熟地黄。

(3)血症:常法以四物汤为主。

如血淤加桃仁、红花、苏木、丹皮;血滞加玄胡索、香附、蒲黄、牛膝;血溢加藕节、柏叶、小蓟汁、茅花;血崩加续断、荆芥穗、阿胶、艾叶;便血加地榆、槐角、阿胶;血痛在肢节,加乳香、没药;血痛在心腹,加蒲黄、五灵脂;血虚加枸杞子、肉苁蓉;血燥加乳酪、蜂蜜;血热加大冬、生地黄;血寒加干姜、肉桂;活血加韭汁、牛膝;养血加丹参、秦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述宪刘寿年:四物汤治妇科病的16个加味方】
四物汤在妇科上的运用
作者/彭述宪、刘寿年
四物汤原出于唐代《理伤续断方》,主治跌打损伤,肠肚中污血。

宋代《和剂局方》应用于妇人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下等症。

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用以治疗妇科经产诸疾。

四物汤的组成为:熟地黄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

其中熟地味甘,微温,滋阴益血,《本草备要》说它“平补肝肾,养血滋阴。


当归甘辛苦温,气香而润,补血调经,《实用中医学》说:“当归为补血调经要药,本品甘补温通,辛香而善走散,补血而有调气活血之功。


白芍酸苦微寒,平肝敛阴,和营止痛。

《本草备要》说它:“补血、泻肝、敛阴,又能入血海,而至厥阴。


川芎辛苦性温,芳香走窜,活血调经,解郁止痛,《中药学讲义》说:“四物汤之用川芎,并非用以补血,乃为通达气血,使补而能通。

所以一般多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经痛,产后血阻,腹中块痛等症。


以上四味合用,既能补养营血,又能行血中之滞,为妇科的主要方剂之一。

血热者,熟地易生地以凉血;血瘀者,白芍易赤芍以行血。

现将笔者临床运用四物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粗浅体会,整理如下:
一、桂艾四物汤:四物汤加肉桂、艾叶、炙甘草各6克,鹿角胶、乌药、小茴香各9克。

肉桂温肾益火,艾叶暖胞调经,乌药、小茴理气散寒,鹿胶补血温阳,炙草益气和中。

主治:素体阳虚,寒客冲任,月经后期,色淡量少,小腹冷痛,头晕体倦,怯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滑,脉细迟。

二、丹栀四物汤:四物汤加丹皮、山栀、生茜草、白头翁各9克。

丹皮清血热而散瘀,山栀泄郁火可凉血,茜草、白头翁清热凉血。

主治:血海热盛,迫血早至,经行先期,色红稠粘或紫红,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本方加炒蒲黄炭9克,用治血热崩漏。

三、玄柏四物汤:四物汤加玄参、龟板各15克,黄柏、白薇、女贞子各9克。

玄参、白薇养阴凉血,黄柏泻火坚阴,女贞子养阴清热,龟板滋阴潜阳。

主治:阴血不足,阳热偏盛,经水早至,色鲜红,或淋沥不尽,心烦失眠,掌心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柴郁四物汤:四物汤加柴胡、郁金、香附、山栀各9克,鲜橘叶5片。

柴胡达肝郁,郁金开血郁,香附、橘叶散气郁,山栀泄火郁。

主治:忧思恼怒伤肝,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经来胸、腹疼痛,乳房作胀,心烦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五、金铃四物汤:四物汤加川楝子、元胡索、五灵脂、香附各9克。

以金铃子散泻肝理气,行血止痛,香附行气开郁,五灵脂散瘀定痛。

主治:气血瘀滞,阻塞胞络,经行不利,小腹刺痛,经色紫成块,舌边紫黯,脉弦涩。

六、赭决四物汤:四物汤加生代赭石、生石决、牛膝各15克,焦山栀、郁金各9克。

赭石、石决平肝降逆,焦栀清火止血,郁金开郁止血,牛膝引血下行。

主治:肝火旺盛,血热上逆,经水倒行,经前或经期衄血或吐血,色红量多,月经涩少,甚至闭经,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

七、芪牡四物汤:四物汤加黄芪30克,煅牡蛎、仙鹤草各15克,茜草炭9克,炙甘草6克。

芪、草补气摄血,牡蛎收敛固脱,茜草炭凉血止血,仙鹤草收涩止血。

主治:心脾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归经,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头晕心悸,气短懒言,饮食乏味,面色㿠白,舌淡苔薄,脉细弱或虚大。

八、桃甲四物汤: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炒)、香附各9克,丹参、牛膝各15克。

桃仁、丹参、牛膝活血行瘀,甲珠善窜行散,逐瘀通经,香附解郁调经。

主治:瘀停胞宫,冲任不通,月经闭止,小腹块痛舌边紫暗,脉沉涩。

九、苍柏四物汤:四物汤加苍术、黄柏各9克,茵陈、苡仁、蚕砂、丹参、银花各12克。

苍术、黄柏(二妙散)、蚕砂、清热燥湿,茵陈清热利湿,苡仁补脾渗湿,丹参凉血活血,银花清火解毒。

主治:湿热内郁,带脉受伤,约束失职,带下不止,色黄腥臭,或如涕似脓,口苦,口渴,溲黄,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

十、银蒲四物汤:四物汤加银花、蒲公英、冬瓜仁、苡仁、丹参各15克,香附、元胡各6克。

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冬瓜仁、苡仁利湿排脓,香附理气解郁,丹参、元胡活血止痛。

主治:盆腔炎。

本病多由于湿热瘀毒停滞胞宫,气血凝滞,冲任失调所致。

少腹疼痛,甚至有块,腰膂酸疼,月经不调,带多黄稠,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十一、胶苧四物汤:四物汤加阿胶9克(烊化冲服),苧麻根、续断、山药各15克,艾叶5克。

阿胶养血安胎,苧麻根、续断、艾叶安胎止漏,山药补肾固胎。

主治:妊娠血虚,不能养胎,胎动不安,阴道出血,小腹坠疼,头晕体倦,面色㿠白,舌淡苔薄,脉细滑。

十二、续瓜四物汤:四物汤加续断、桑寄生各15克,党参、木瓜各9克,甘草6克。

续断,桑寄生安胎舒筋,木瓜舒筋活络,党参补脾生血,甘草和缓拘急。

主治:妊妇血亏,经络失养,腓肠肌转筋,头晕肢倦,面色淡白,舌质淡,脉细滑无力。

十三、益枳四物汤:四物汤加益母草、枳实、丹参各12克,元胡9克。

益母草活血行瘀,枳实破气散结,二味皆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丹参、元胡行血止痛。

主治:产后恶露不下,停滞子宫、小腹块痛,扪之有形,舌边黯、脉涩。

十四、钩麻四物汤:四物汤加钩藤、何首乌各15克,天麻、豨莶草、络石藤各9克,蝉衣6克,甘草5克。

钩藤、天麻、蝉衣,豨签草熄风镇痉,何首乌补益营血,络石藤通络舒筋,甘草和中缓急。

主治:产后血虚,筋脉失于温养,虚风内动,四肢抽搐,或手足麻木疼痛,面白唇淡、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

本方去络石藤,加生珍珠母20克,白菊花、白蒺藜各9克,平肝熄风,治产后血虚风阳上扰之眩晕。

十五、五仁四物汤:四物汤加火麻仁、柏子仁各12克,冬瓜仁,桃仁、郁李仁各6克,枳实、谷芽各9克。

柏子仁养血润燥,麻仁、桃仁、郁李仁滑肠通便,冬瓜仁清热滑肠,枳实行滞宽肠,谷芽和中健胃。

主治:产后血虚,肠失滋润,大便燥结,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无力。

十六、参漏四物汤:四物汤加党参、何首乌各20克,炒甲珠、漏芦、王不留行各6克,通草3克。

党参补中气以资乳汁之化源,首乌养血,漏芦、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通络下乳。

主治:产后气血不足,乳汁缺乏,精神萎靡,头晕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

结语
以上加味四物汤16方,病例均略,乃笔者据前人经验及临证体会所拟订,用于常见的妇科16症,疗效满意,整理介绍,聊供参考,舛谬之处,敬希指正。

网友:开心一笑
李某,女,35岁,偃师市高龙镇人,2017年9月初来诊,重度贫血,面黄,耳朵苍白,皮肤黄,手发黄,少气无力,腿无力、怕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有乙肝、肾病史。

嘱其去医院输血,病人不去,因对我十分信任,非叫开中药调调,只该开中药一试。

处方如下:附子6g,干姜6g,甘草15g,黄芪15g,红参6g,当归10g,白芍20g,熟地40g,川芎10g,大枣3枚。

7剂,日一剂二煎。

七日后复
诊,身已有力,诸证大减轻,继续守方巩固。

方解:四物汤为补血基本方,中医人都知道,故为君;因病人贫血严重,又少气无力,故加参芪,补气助生血为臣;腿困,怕冷,肾阳不足,故佐四逆,一可温肾助阳,又可阳助阴长、阳中求阴,还可防归地芍类滋腻碍胃,静中有动,并可通过肾之原动力把归地芍类阴药输布全身,加强补血作用。

因方证对应,故效如桴鼓!
网友:大圣归来
四物汤乃女科第一方,加减变通,神而明之,在乎其心
网友:陆清屾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活血舒肝法为妇科基本治法,但需遵仲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里,方显四物汤临床疗效之玄奇。

网友:浩浩荡荡
女科第一方,加减变化得当,有出神入化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