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ppt
正面管教 读书分享(课堂PPT)

正面管教让我明白尊重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活生 生、有灵动性的社会人,不是我们大人呼之即去, 叫之即来的物品,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我们更多 地想量讨论,赢得孩子的信任而非赢了孩 子。可以与孩子做头脑风暴、赢得孩子的四步骤、 积极地暂停、做心愿墙等多种方式,走入孩子的内 心,倾听并帮助。
6
如何有效管教?
1.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长期有负面效果)
4. 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 合作)------------------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帮助孩子感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7
实战演练:生气的时候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吗?
案例:当孩子没有按照约定的规则行事时,你是大 发雷霆呢?还是友善的暂停一下并等待时机解决问题?
怒吼者:手指拍桌子,大喊大嚷,威风凛 凛,逞一时之快。 平静者:运筹帷幄,气定丹田,睿智友善。
心情好才是真的好!
8
经典回放:
1.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2. 犯错是学习的好时机。 3. 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不要含蓄) 4. 改善而不是完美。
寻求健康、快乐和幸福
的教育方法……
1
2
3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简
尼尔森博士把它命名为和善而坚定。它以相互尊重和 合作为基础,把和善和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 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民主而有度
4
传统的管教方式是?
读《正面管教》有感ppt课件

二、“有效地坚持到底” “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坚持到底”一语中的。 有效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班级管理中更 是如此。
4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
1
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足, 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2
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书中这样说道:“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 它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 集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去追求学业和社 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 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尊重学生,平 等对待学生”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也可能只 是所说而已,做起来是多么的困难。而作者 始终坚信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 的管教方法,始终建立在一种相互尊重、平 等、关爱的基础上。
《正面管教一》课件

正面管教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传统管教
往往短期有效,但长期可能导致孩子自卑或叛逆 。
正面管教
长期效果显著,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特质和行为 习惯。
02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
尊重与平等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特性,不以 成年人的标准来评判和要求孩子
。
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视孩子为 有思想、有感情的独立个体,而
正面管教通过鼓励孩子自我评价和自 我激励,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 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 与坚定融为一体。
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亲 密关系,让孩子在爱和支持的环境中 健康成长。
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的需求,正面管教将会得到 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正面管教,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以积极、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 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正面管教的重要性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01
正面管教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帮助孩子建
立自尊和自信。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02
正面管教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技
能、情感智慧和创造力。
安全、被接纳和被尊重。
使用正面激励
老师应使用正面激励来鼓励学 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 动和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老师可以让学生承担一些班级 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 律性。
促进团队合作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 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沟通
和解决冲突。
在社区中的推广
宣传正面管教的理念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公众对正面管教的认 知度和接受度。
《正面管教》分享阅读ppt课件

• 这一章里,作者强调的是,不管是使用自然 后果还是逻辑后果,都不要忘记管教的目的,是
为了激励孩子做得更好,不能让使用逻辑后果演 变为惩罚。
17
• 第6章:关注于解决问题
•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 ,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正 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们是整 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也往往是 抗拒的)接受者。孩子们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 选择,因为这对他们有明确的意义,因为受到尊 重的对待并且尊重地对待其他人的感觉确实很好 。
读书分享
• 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开始
•
-----------《正面管教》分享阅读
2
3
• “正面管教”的理论在美国流行了很多年, 中国的很多父母在2009年才通过接触“正面管 教”的书籍或者相关的课程,对正面管教开始有 一些了解。短短6年时间,如今“正面管教”几 乎成了中国大陆家庭、亲子教育的代名词。
26
• 第12章: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 •
• 作者在这章主要发出了三个提醒:一是我们做 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二是把错误当成学 习的机会;三是有时候,我们必须反复学习同一 件事情。
• 需要反复做的事情包括:寻找积极的方面、先 假定孩子无辜,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学习并应 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 题的技能并做出榜样、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承 担起你自己的全部责任、对你自己要有同情心以 及加强自我学习。
付出努力,相反,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
多,而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
这是理所应当的。
28
29
• 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安排一些小的成功,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 ,放弃对孩子的完美主义的期待,关注孩子的优点等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PPT

错误目的表
如果家长或 孩子的目的:老师的感觉
是:
而且想采取的 行动是:
如果孩子的回应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
是:
念是: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包括:
寻求过度关 心烦;恼怒;提醒;哄劝; 暂停片刻,但很 惟有得到特别关注 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行
注(操纵别 着急;愧疚;替孩子做他自 快又回到老样子,或特别服务时,我 为。“我爱你,而且……”(例如:我在乎你,
人为自己奔
己已经会做的 或换成另一种打 才有归属感。惟有 等会儿会花时间陪你。)安排特别时光,建立
忙或得到特
事情
扰人的行为。 让你们为我团团转 日常惯例。花时间训练孩子。召开家庭会议或
殊服务)
时,我才是重要的。班会。默默地爱抚孩子,设定些无言的暗号。
寻求权力 被激怒;受 应战;投降; 变本加厉;屈从 惟有当我来主导或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既不
《正面管教》读书会ppt课件

三、第二阶段:幻灭
6.被善意之火误伤 争执的对方往往是真心相爱的,痛苦太强, 感受不到内心的渴望与对方分享的爱。 7.因果关系 每个选择都有后果。不幸的是,有时候你早已忘记自己的选择,后果才浮现。 负责任的态度,而非控制。 8.愤怒 原因:(1)怒气能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 (2)让对方有罪恶感,达到有效的控制。 (3)提供给我们一个美妙的机会去感觉自己是“对的”。 9.站在对的一方 逃避痛苦:只要证明自己在某件事情上是对的, 只要让被人看起来是错的一方。 健康美好的关系:对自己的愤怒负责,爱意。
三、第二阶段:幻灭
2.胡萝卜西瓜与痛苦 有权利斗争,是逃避或拖延自己心中浮现的不快,为了拯救自己而去远 离人或事 痛苦不处理永远不会消失 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 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的多。 负面影响就是自我局限的信念。 3.信念:想法的果实 想法、行动、习惯、人格、命运。
4.过去的魅影 过去的创伤会导致负面的想法,现在用健康的方式去处理。 5.回家 如果离开家的时候,你并不感到平静,那么你其实并没有离开。过去的 事情也可以挽回。
四、第三阶段:内省
5.对家庭死忠
因爱而结合的家庭是没有家族牵系的,因为所有的牵系都是一种束缚。 祖先犯罪,后代受罚。
6.牺牲
别人要你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说“不”就会有罪恶感,说“好”又不觉得 快活的话,那你大概就是因为罪恶感在做牺牲。
7.亲密关系的律动就像摆钟
牺牲者 中心 放纵者
虽然弥补伴侣的放纵不是你的职责, 但对方的放纵行为确实是你的责任。 牺牲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心态。
5.压力、失望和愤恨
“期望=愤恨的前身”
指 南
情绪需求,归属感,重要性,被关注 期望与要求,失望、愤恨 正视感觉,需要,直述你的问题 放手,接受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PPT课件

自暴 自弃
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力有助于他们 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 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
放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 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
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识别线索
线索一:成年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 线索二:当被要求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正面管教
不惩罚·不娇纵
管教的目的是什么?
OR 培养能力、品格等
提高学业成绩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 2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 4 内省能力强 5 人际沟通能力强 6 整体把握能力强 7 判断能力强
现实中的管教问题及其原因
1 老师:学生越来越难管、难教…… 2 家长:孩子越来越难养、难相处……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他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他的同情,但不能宽恕。 3、告诉他你的感受。 4、让他关注于问题解决。
1、孩子是社会人
1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2 孩子的信念形成随时随地受到环境的影响。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1 行为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 的目的为基础的。
孩子 们为 他人 而改 变; 总是 寻求 别人 的认 可
3.表示 认可
1.鼓励 行为: 努力以 尊重的、
对方的 “干 及改进: 欣赏的:
勇气 得好” “你尽 “谁可
2.激励, 促进
力了” 或“你 对你的
以让我 看看我 们现在
成果感 该怎么
觉怎么 坐?”
样?”
自我 成年 指向: 人: “我 “谢 感谢 谢你 你的 的帮 合作” 助”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ppt课件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3
正面管教简介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 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
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被翻译
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
005 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错 误当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在犯错后垂头丧气。在 犯错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便是 给孩子树立了正面的榜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 误,接受自己的错误,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13
006 定期开家庭会议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一
天开展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家
庭会议的内容:①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
并举出实例。②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
并达到全员一致意见。如未达到一致意见,
该问题推迟至下次家庭会议。③讨论家务事
分配,鼓励孩子承担家务活。④计划家庭活
动。⑤分享错误经历,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
总之,对待孩子,要拿出100%的耐心和责任
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
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 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这 本书的主要内容。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5
尼尔森太太认为,没有一个父母不为孩子竭尽全力的,
但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带来美好的结果。一些父母不
知从哪里得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得更
好,就要让他们感觉更糟。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
他们更多的采用惩罚而不是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在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管教读后感ppt篇一:《正面管教》读后感《正面管教》读后感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其实直到现在我仍旧不能一字不落的记得术中提到的内容及案例。
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只是这本书对我更像一本工具用书而不仅仅作为参考。
正面管教的方法早先也略知一二,但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关键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实践的持之以恒和对原则的永不妥协。
一边读书一边结合我的切身体会,融合理论知识的沉淀与实际工作当中的应用及操作变更能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得当。
不得不说的是,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这些话我读了很多次,开始不能理解,反复思量得到答案,但奇怪的是,两天不再读到便又会忘记。
现在想想这应该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不限于对文字本身的理解,而是教授一种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并沉淀的方法。
走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之道上,难免有费解,有急躁,有些许疲惫和无奈,我知道孩子不乖不是借口,教师自身缺乏经验和引导方法才是根本,每每这些时刻我都会拿出这本书略读一二,虽说不能照搬,但总会收获策略和思想。
在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我总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给我的记忆尤为深刻。
读到这段话时,加之想起有老师分享一则案例,孩子会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期望的方向发展,可见教师对孩子的重要性。
而我们正在扮演着这个重要的角色,不当的行为是禁忌,而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背后的实质,如果这样很多问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容易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
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
要始终清楚的是在学校里我们的一言一行,小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大到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身边的每个小生命。
想到这里都会让我诚惶诚恐,为了他们,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提醒自己如书中所讲积极乐观正视眼前的一切。
可以失败但永不言弃。
与此同时,读到这里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鼓励与赞扬,哪一个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答案是:鼓励而非赞扬。
是的,无可厚非,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什么是鼓励呢?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提出的这些疑问是我紧接下来边工作边思考的课题,如何好好地运用鼓励,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并将鼓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最后想和小伙伴们分享一段话,希望对大家有一丝丝的帮助: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
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就会有多么的美妙。
崔璨APRIL20xx-10-25篇二:《正面管教》读后感《正面管教》读后感高峰头镇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沈玉飞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
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
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
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
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
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
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
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
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
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
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
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
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
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
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篇三:正面管教读后感《正面管教》——值得中国母亲学习的教育经典(在君子部落读书会上的发言提纲)今天,《正面管教》一书已成为全球教育的经典。
之所以在这个讨论女性问题的场合提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一位母亲写给母亲的书,更是值得中国母亲们细读的一本实用教子课程。
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觉得有义务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让书友们从更深刻和实在的角度理解女性的精彩——女性可以改变人心,改变世界,改变历史。
作者提出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从这个主题上来看,本书很适合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们参考,因为我们传统的方法提倡惩罚和羞辱,而当今的家长们又大多不自觉地选择了娇纵的方式,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自我价值感,更剥夺了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
而这些正是中国孩子们所面临的大麻烦:大批的孩子缺少道义担当和创新能力(被教坏或教笨了)。
而教育工作者,则面临各种纷繁的理论,在一味严厉和一味放任之间摇摆不定。
《正面管教》这本书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本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母亲,并且当了一辈子的教师。
这本书首先是她的经验之谈,内容十分感性、具体和生动,读它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二、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又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
当作者简为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而抓狂时,她机缘巧合地学习了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社会心理学。
当她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促使她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老师和家长们。
后来这成了她的职业。
在心理学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简承担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并且使千千万万人受益。
纵观我国教子书籍市场,虽然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但多是一家之言或一己心得,像这样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成功实践验证的佳作不可多得。
(如:孩子行为背后的第一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三、本书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书中称为“正管教工具”)。
这些方法是由作者和她众多的合作者(包括应用她的方法的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创造的,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读者可以随时受用。
(如:从错误从学习的方法)四、当我刚刚读到这本书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分享这本书,让更多家长受益?而当我继续往下读的时候,发现作者已设计好了读书小组的互动交流方式,并把活动内容也设计得很具体了。
可以说,作者的良苦用心是使读者受益最大化,客观上也促进了本书的传播。
关于这本书的读书会现在正在酝酿之中,可能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
有兴趣参与的朋友不妨也表达一下你的看法。
最后,为了使我的发言更切近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也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以便选择选择合适的教育读物,我想比较一下几本出自女性之手的教育经典,包括这本《正面管教》,还有蒙台梭利的《发现童年》及其中国追随者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以及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孙振华,20x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