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课后习题解
纺纱学复习题及答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纺纱学第二章思考题

思考题一填空题1。
轧棉方法有:皮辊法、锯齿法两类。
2。
含糖棉预处理的方法有:喷水给湿法,汽蒸法,水洗法,酶化法,防黏助剂法。
3。
苎麻脱胶有:微生物脱胶、化学脱胶两种基本方法。
4。
绢纺原料精练可分为:化学精炼、生化精炼两种基本方法。
5。
原料的混合有方法:散纤维(包)混合、条子混合。
6. 羊毛去草有:机械法、化学法(炭化)两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1。
“三丝”;2。
炭化;3。
乳化洗毛; 4。
229A,L Y233A;答:1、“三丝”是指棉纤维中的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异性纤维杂质。
2、“三丝”给棉纺带来的不利:混入原棉中的“三丝”,容易被打碎成无数纤维小疵点,在纺织加工中难以清除,影响棉纱和布的质量,危害很大。
纺纱时,纤维小疵点容易使棉纱断头,降低生产效率。
织布时,影响布面质量。
染色时,纤维和布料染色不均,影响外观。
3、炭化:是指以较浓的酸液(和助剂)将毛纤维中的草杂炭化脱水而除去的过程。
4、乳化洗毛:5、洗净毛;6、炭化毛;7、精干麻;8、精干绵9、分类排队;10。
临界混纺比分类:就是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各种纱线的不同的要求,将适合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特数和用途的原棉挑选出来划分为一类,可分为若干类。
排队:将某种配棉类别中的原棉按原棉地区、性能、长度、线密度、强力等指标相近的排成一队,共排几队。
三问答题10On P2911ON P2914 ON P29四计算题15,16 on P29。
纺纱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纺纱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
答案在后面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
答案在后面考试科目:《纺纱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共12题,总分值26分 )1. 混合棉中纤维长度均匀度好,则成纱条干不匀率_________ (2 分)2. 梳理过程中,针面对纤维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作用。
(2 分)3. 豪猪式开棉机中,尘棒与尘棒间的隔距自进口到出口_________ (2 分)4. 工作面的作用为_________ (2 分)5. 刺辊附面层速度分布由内向外逐渐_________ (2 分)6. 梳棉机形成的生条中以_________弯钩形态的纤维较多(2 分)7. 落物含杂率_________ (2 分)8. 梳理工序的任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分)9. 混纺比一般指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_________定量计算的比例,而投料比则是指以混纺纤维_________定量计算的比例。
(2 分)10. 梳棉机除尘刀安装角度增大大,刀背对气流阻力_________,纤维回收作用_________ (2分)11. 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应逐渐_________;给棉板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小应稍_________给棉罗拉半径。
(2 分)12. 梳棉机自由纤维量是指_________ (2 分)二判断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3. 纯棉纱线一般采用多种唛头原棉纺制。
(1 分)()14. 锡林转速高,分梳负荷小,分梳质量好。
(1 分)()15. 梳棉机锡林与道夫间的作用属于剥取作用。
(1 分)()16. 开清棉流程中,为保证开松、除杂效果,一般先采用握持打击,后采用自由打击。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棉纺部分第八章细纱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
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后隔距工艺参数:(1)总牵伸倍数(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3)后区牵伸工艺(4)罗拉加压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
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
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
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
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6、细纱断头的原因?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纺纱学习题与答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纺纱学》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A.牵伸B.混合C.加捻D.开松2【单选题】(2分)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A.梳理B.牵伸C.开松D.精梳3【单选题】(2分)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A.梳理B.开松C.牵伸D.精梳4【单选题】(2分)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A.开松B.牵伸C.梳理D.精梳5【单选题】(2分)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A.麻纤维B.毛纤维C.棉纤维D.玻璃纤维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增加混合C.减少工序D.稳定生产2【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的是()。
A.纤维短绒率高,纱线强度低B.纤维细度细,纱线强度低C.纤维长度长,纱线强度高D.纤维强度高,纱线强度高3【单选题】(2分)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A.品级B.线密度C.长度D.强度4【单选题】(2分)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A.二级B.三级C.一级D.七级5【单选题】(2分)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A.9mmB.29mmC.32mmD.39mm6【单选题】(2分)锯齿棉的特点是()。
A.含杂少,短绒率多,棉结索丝少B.含杂少,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C.含杂多,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D.含杂多,短绒率多,棉结索丝少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不属于梳理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A.分梳B.混合C.开松D.除杂2【单选题】(2分)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中包括哪些()。
A.开松机件的角钉、刀片、梳针等配置B.开松机件的速度和隔距C.所有选项都有D.开松机件的形式3【单选题】(2分)清梳联工艺处理化纤时,因其杂质少,且纤维细、长,为避免损伤纤维。
因此,不用()。
A.抓包机B.多仓混棉机C.开清棉机D.预开松机4【单选题】(2分)豪猪式开棉机属于哪种开松方式()。
纺纱学十一五教材习题(上)

纺纱学(上)习题(1)名词解释:1.配棉2.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3.原棉分类4.原棉排队5.除杂效率6.落棉率7.落棉含杂率8.落杂率9.尘棒安装角 10.尘棒清除角 11.气流 12.针面负荷 13.道夫转移率 14.盖板自由纤维量 15.钳板的闭合定时 16.精梳落棉隔距 17.毛精梳拔取隔距18.精梳机的梳理隔距 19.精梳机的重复梳理次数 20.分梳度绪论:1.棉纺纺纱中纯纺普梳工艺流程是什么?答:配棉→开清棉→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棉纺纺纱中纯纺精梳工艺流程是什么?答: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棉纺混纺精梳产品的工艺流程是什么?答:原棉→清梳联→精梳准备→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涤纶→清梳联→预并条4.精梳毛纺系统工艺流程是什么?原毛→初步加工→毛条制造→精梳成品条→前纺工程→后纺工程→毛精纺纱5.毛条织造工艺流程是什么?洗净毛或毛纤维和毛加油精纺梳毛交叉式针梳(2-3道)直型精梳条筒针梳复洗末道针梳精梳毛条纤维原料初加工与选配:1.毛纤维为何要进行洗毛?原毛纤维表面的附着物:羊毛脂,毛汗,土杂,蛋白质污染物,等污染纺织的物质经过洗毛后会脱落,经过洗毛后不仅可保持毛固有的弹性、强力、色泽,还可以洁白、松散、手感好。
3.毛纤维的炭化目的、方法和原理各是什么?目的:除去附着在毛上的植物性杂志,原理:利用羊毛较耐酸,而植物性杂质不耐酸的特点,将含草羊毛在酸液中通过,然后经烘干、烘焙,草杂变为易碎的炭质,再经过机械搓压打击,利用风力与羊毛分离。
方法:洗净毛,浸润,烘焙,碎炭除尘,中和1槽,中和2槽,中和3槽,烘干,打包,炭化毛。
3.何谓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根据哪些原则?1)配棉: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原料纺纱,而是将几种原棉相互搭配使用,这种方法即为配棉。
2)目的要求: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纺纱习题答案

项目一原料的选配与混和一、名词解释1、配棉:将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2、主体成分:在配棉成分中有意识地安排某几个批号的某些性质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一般以地区为主体,也有的以长度或细度为主体。
主体原棉在配棉成分中应占70%左右。
3、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4、排队: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批使用。
5、回花:纺纱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细纱断头吸棉等6、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花(俗称统破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经处理后使用。
7、原棉有害疵点:是指原棉中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
如:带纤维耔屑、软耔表皮、索丝、棉结等。
二、填空题1、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色泽/含水含杂2、保持原料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棉/节约原棉,降低成本3、充分利用化纤特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加花色品种,满足社会需要/降低产品成本改善纤维的可纺性能4、原棉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原棉性质差异/机台的性能5、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6、确保混纺比例的准确/使混合成分在纱线中分布均匀/确保纱线的品质7、散纤维称重混合/棉包混合/棉条混合三、选择题1、C2、B3、B4、C5、A6、A四、判断题1、×2、×3、×4、×5、×6、√7、×8、√9、× 10、×五、简答题1、(1)纱线品种与用途:不同品种和用途的纱线对原料的品种和特性有不同的要求(2)纱线的品质要求:纱线的品质及对原料的要求(3)纤维原料本身的性质特点(4)生产设备、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2、配棉的方法是分类排队法。
配棉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纱学课后习题解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5)防粘助剂法特点:使用方便,价格适中,除糖效果明显,应用普遍。
实际中,常用防粘助剂法。
6、原毛中有哪些杂质?一般用什么方法去除?答:(1)羊毛脂:A溶剂法-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有机溶剂。
B乳化法-利用纯碱或表面活性剂将其皂化或乳化。
(2)羊汗:溶于水。
(3)砂土、粪尿:溶于水或乳化。
(4)植物性杂质:通过机械梳理去除或化学方法炭化。
(5)蛋白质污染层(PCL):乳化。
7、简述乳化洗毛的原理。
简述洗毛工艺过程。
答:原理:(图示为羊毛去污的动态过程)(1)润湿阶段——洗液渗入弱环,油与纤维之间引力减少。
(2)油滴卷缩成球阶段。
(3)油滴脱离羊毛,成乳化状态工艺过程:原料开松-洗毛-烘干。
8、羊毛炭化原理?答:炭化原理:利用浓酸对草及羊毛作用不同,使纤维素脱水后成碳——变脆易碎而去除。
9、麻(苎麻、亚麻)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答:麻(苎麻、亚麻)的主要预处理可统称为脱胶。
苎麻、亚麻是韧皮纤维,纤维细胞被胶质粘结在一起,要制取纤维必须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
苎麻单纤维的长细度可以满足纺纱的要求,所以脱胶时要求去除全部胶质,称为全脱胶。
亚麻单纤维长度比较短,难以用单纤维纺纱,所以采用半脱胶方式处理(通常称沤麻)。
亚麻在沤麻后还要进行打麻处理,才能制得亚麻纺纱原料(打成麻)。
10、绢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答:绢的预处理是通过精练工程去除绢纺原料上大部分丝胶和油脂,使纤维间胶着点分开,并去除粘附在原料上的尘土等杂质,制成较为洁净、蓬松的精干绵。
11、苎麻脱胶方法和绢纺原料精练方法有哪些?答:有化学脱胶和生物化学脱胶。
12、何谓洗净毛、炭化毛、精干麻、精干绵?答:洗净毛:原毛经过洗毛后得到的产品;炭化毛:洗净毛经过炭化后得到的产品;精干麻:原麻经过脱胶后得到的产品;精干绵:原料经过精练后得到的产品。
第三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答: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
其目的要求如下:(1)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由于原棉的主要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含杂等随原棉品种、产地、收摘期、批号及轧工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解决好不同纱线对原棉性能的不同要使得混合棉的性能基本上满足不同纱线质量要求;(2)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采用多种原棉搭配成混合棉,则混合棉的批量要比单一品种的原棉批量大得多,其性能也不存在单一品种间的较大差异。
采用混合棉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使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3)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原棉是按质论价的,选用高等级的原棉,成纱质量好但成本高,选用低等级的原棉,成本低但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配棉,可以利用某一种原棉的某些长处来抑制另一种原棉的某些短缺。
选配原棉时一般应注意的原则:挑选原棉时,要按纱线特数和用途挑选,依次为先细特后中、粗特,先高档后一般;要严格控制对与对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原棉质量差异。
2、混和指的是什么?对混和的要求是什么?答:混和是指纺纱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的混合和均匀。
尽可能使各种性能的纤维在制品的空间(包括轴向和径向)获得充分的混和,并且是随机分布的,这就是对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混和要求。
3、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答: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线纱的混合棉,这是配棉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目的: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4、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答:在纺纱过程中,各道工序都会产生一些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它们的产生部位不同,质量也不同,如果得当,使用合理能达到保证质量、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回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回卷、梳并粗工序的回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
回花质量与混合棉接近,一般可回用到本特数纱中,但比例宜在5%以内,其中,粗纱头须预先开松处理,皮辊花应先清除回丝。
再用棉:包括开清工序的统破籽、梳棉工序的抄斩花和精梳机的落棉。
精梳落棉的有效含纤率达80%左右,可直接在粗、中特纱中回用。
抄斩花含纤率在70%左右,经杂质分离机处理后在粗、中特或副牌纱中回用。
统破籽仅含30%左右的有效纤维,经破籽机处理后在粗特或副牌纱中回用。
下脚:包括统破籽经处理后的落杂、开清工序经尘笼排除的地弄花、梳棉工序的车肚花、条粗工序的绒板花、粗细工序的绒辊花以及细捻筒摇的回丝等,经专门的拣净、开松和除杂后,在副牌纱或废纺中使用。
5、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答:原料选配的目的是:(1)、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
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1)、应根据纱线和织物的特征和品质要求来选用原料;(2)、应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使生产稳定,易于制成优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3)、应考虑加工成本。
选配原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可用混用纤维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
6、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答:混纺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若、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1。
、W2K1、K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K1+K2=17的?答:确可织、可染性以及产品质量和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
任何化纤的混纺比大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程度不是单一有利和有弊两个方面。
涤棉混纺时,织物的坚牢度、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和保形免烫等特性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改善,但吸湿透气、染色沾污、生产成本和可纺、可织性则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恶化。
当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时,其综合效果最佳,既发挥了棉纤维的可纺、可织、可染性,又突出了涤纶的坚牢、免烫和挺括性。
21212111WWKKKK++×=′′8、涤(1+m1)/(1+m2)-涤的实际回潮率,m2----数据得:x/(1-x)=0.65/0.351.004/1.1362.3%,粘占37.7%。
四章开松、开松与除杂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个原则?碎。
在具体实工艺原则。
除杂应根据排杂工作的难易程度、开松作用的几种方法,分析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
下的和握持状态下的。
个带有角钉或针齿的机件对原料进行撕扯;其分为两部分。
/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答:根据混比计算公式:x/(1-x)=y/(1-y)式中:设x----涤的湿重混比,y----涤的干重混比,m1---粘的实际回潮率由此公式代入已知解得:x=62.3%,1-x=37.7%所以涤/粘混纺时湿重混比涤占第1答:开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少伤少施中宜采用先自由开松后握持开松的手段。
因为原料由大块开松成小块或棉束,不是在一台机器上完成的,而是由几台机器逐步进行的。
如果开松作用过于剧烈,则易损伤纤维或将一个大杂打碎成多个小杂;若过于缓和,则开松效果不好。
开松的要求是既做到开松充分,又保证少损伤纤维和少破碎杂质。
为了实现这个要求,须遵循这个原则。
除杂过程中应本着“早落少碎”的有先有后,较重较大且易破碎的以及和纤维粘附较松的杂疵,应尽早排除,以防破碎杂质;和纤维粘附较紧不易排除的杂疵,不应在开始阶段排除,以免增加落棉和损伤纤维2答:原料开松方法有两种:扯松,打松。
又可分自由状态扯松:(1)一(2)二个带有角钉或针齿的机件对原料进行撕扯,将打松:高速机件纤维与纤维间的联系,使原料得以开松与去杂。
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开松工作机件的型式置;①角钉维损伤小,除杂面大,杂质不易破碎。
②刀片式:握持开松,作用剧烈,刀片可松除杂效果显著;③翼式、梳针、综合例:棉纺清棉机(成卷机)翼式打手-作用↑梳针打手-作用↓棉块小↓落棉↓纤损↓综合打手-作用力适中,棉块,落棉、除杂适中(用于棉)⑤锯齿滚筒式(刺辊):自由状态下多个滚筒进行反复撕扯和分梳,与尘棒除去杂质。
开松棉束小,纤维损伤小。
2)开松机件的速度速度↑,则作用次数故开始时速度要低,逐渐增大。
3)隔距喂给罗拉所用隔距大小与原料状态有关,纤维长隔距大,纤维块大隔距大,纤短隔纤维块小隔距小,随着加工进行,打手与尘棒间隔距从入口到出口,纤维蓬松↑,隔距↑。
4)开松机件置针形式:平纹-分布均匀,利于开松;缎纹-均匀,用于梳针打手置针密度↑开松作用↑,过总之,开松机件采用的型式,速度配置,隔距等与原料性质,原料的紧含杂情况以及开松流程中开松机所处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