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刑法学分论》课程教学大纲

《刑法学分论》课程教学大纲

《刑法学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15221【英文译名】Specific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适用专业】法学【学分数】2.5学分【总学时】40【实践学时】0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法学核心课程,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刑法分则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刑法分则理论探讨实际法律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刑事法治的基本观念。

通过掌握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与刑事责任理论,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分则的具体规定,并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实际案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案件进行定罪与判刑。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理解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理解我国刑法分则的基本内容,掌握刑法基本理论;掌握运用刑法分则理论探讨实际法律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宪法、法理学、刑法学总论后继课程: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法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罪刑各论概说【课时安排】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刑法分则的体系、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理解:罪状的概念及其分类,罪名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定刑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法条竞合的概念和适用原则。

【主要内容】(一)刑法分则的体系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二)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罪状、罪名、法定刑(三)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法条竞合的概念、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重、难点内容】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法学院【学习建议】1、学生应该做好课前预习工作;2、根据教师的建议,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资料查询深入自学,增强理解;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思考题】1、如何理解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2、如何理解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其适用条件是什么?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课时安排】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

《刑法学分论》课程教学大纲

《刑法学分论》课程教学大纲

《刑法学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15221【英文译名】Specific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适用专业】法学【学分数】2.5学分【总学时】40【实践学时】0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法学核心课程,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刑法分则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刑法分则理论探讨实际法律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刑事法治的基本观念。

通过掌握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与刑事责任理论,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分则的具体规定,并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实际案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案件进行定罪与判刑。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理解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理解我国刑法分则的基本内容,掌握刑法基本理论;掌握运用刑法分则理论探讨实际法律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宪法、法理学、刑法学总论后继课程: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法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罪刑各论概说【课时安排】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刑法分则的体系、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理解:罪状的概念及其分类,罪名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定刑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法条竞合的概念和适用原则。

【主要内容】(一)刑法分则的体系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二)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罪状、罪名、法定刑(三)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法条竞合的概念、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重、难点内容】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法学院【学习建议】1、学生应该做好课前预习工作;2、根据教师的建议,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资料查询深入自学,增强理解;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思考题】1、如何理解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2、如何理解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其适用条件是什么?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课时安排】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

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

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

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1.1 刑法分论的概念与意义1.2 刑法分则与总则的关系1.3 刑法分论的主要内容与体系第二章:犯罪构成要件2.1 犯罪构成要件的概念与作用2.2 犯罪客体的认定2.3 犯罪客观方面的认定2.4 犯罪主体的认定2.5 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三章:犯罪种类3.1 犯罪种类的概念与意义3.2 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犯罪3.3 侵犯财产的犯罪3.4 侵犯公共安全的犯罪3.5 侵犯国家利益的犯罪第四章:刑责概述4.1 刑责的概念与意义4.2 刑种的设定与适用4.3 刑罚的适用原则4.4 刑事责任的消灭与减轻第五章:刑罚的具体适用5.1 管制与拘役的适用5.2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适用5.3 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5.4 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的适用5.5 刑罚执行与缓刑、减刑、假释的相关规定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第六章: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犯罪6.1 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犯罪的概念与特点6.2 侵犯生命权的犯罪6.3 侵犯身体权的犯罪6.4 侵犯自由权的犯罪6.5 侵犯隐私权的犯罪第七章:侵犯财产的犯罪7.1 侵犯财产犯罪的概念与特点7.2 盗窃罪7.3 诈骗罪7.4 抢夺罪7.5 抢劫罪7.6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第八章:侵犯公共安全的犯罪8.1 侵犯公共安全犯罪的概念与特点8.2 危害公共安全罪8.3 交通肇事罪8.4 危险驾驶罪8.5 破坏电力设备罪8.6 恐怖活动罪第九章:侵犯国家利益的犯罪9.1 侵犯国家利益犯罪的概念与特点9.2 危害国家安全罪9.3 泄露国家秘密罪9.4 叛国罪9.5 侵犯国家货币罪9.6 贪污罪第十章:刑责的具体适用10.1 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10.2 特殊主体的刑事责任10.3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10.4 刑责的竞合与适用原则10.5 刑责的变更与免除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第十一章:危害公共安全罪11.1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特点11.2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11.3 投放危险物质罪、危险驾驶罪11.4 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11.5 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第十二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2.1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与特点12.2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12.3 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罪12.4 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人口罪12.5 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第十三章:侵犯财产罪13.1 侵犯财产罪的概念与特点13.2 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13.3 抢劫罪、敲诈勒索罪13.4 贪污罪、职务侵占罪13.5 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第十四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4.1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与特点14.2 妨害公务罪、煽动分裂国家罪14.3 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14.4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14.5 制造、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第十五章:其他犯罪及刑责适用15.1 渎职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15.2 军人违反职责罪15.3 特定身份人员的犯罪15.4 刑责的适用与变更15.5 刑责的免除与减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2014第一周 刑法分论课稿

2014第一周 刑法分论课稿

刑法学(2)
5、罪名的分类(按照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 ①单一罪名: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单一。例如,故意杀人罪,不 可能分解。 ②选择罪名:犯罪构成内容复杂,反映多种行为类型。例如,拐 卖妇女、儿童罪(对象选择);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行为选择);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 弹药、爆炸物罪(行为、对象同时选择),可分解,但不并 罚。 ③概括罪名:虽反映多种行为类型,但只能概括使用,不可分 解。例如,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使用伪造的、使用虚假的身 份证明骗领的、使用作废的、冒用他人的、恶意透支的。都 定信用卡诈骗罪,不并罚。 ④并列罪名:指同一个刑法条文中同一款或不同款中规定了两 个以上犯罪且这两个以上犯罪共用一个法定刑的情况。例如, 第245条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第194条第一款票据诈骗罪,第二款金融凭证诈骗罪。 应区分使用,应并罚。
2)简单罪状:简要描述→因为立法者认为这些犯罪的特征是 人所共知的,易于被人理解和把握,无需法律上作具体描述 3)引证罪状:引用其他条款说明→为避免重复,简化条文。 “过失犯前款罪的…”
刑法学(2)
5、罪状的描述形式
4)空白罪状(没有具体规定,必须参照其他法律、法规的) →强调专项法律的权威性,避免重复。
封建罪刑专断的绝对不确定法定刑主义——形式法治时期 绝对确定法定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司法的不信任; 立法技术;罪量的对应)——相对法定刑主义(同时限制 司法权与立法权,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的统一)
刑法学(2)
• 法条竞合:(一行为,侵害一法益?),由于法律规定的错 综复杂,使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在内容上有从属或交叉 庴,同时符合两个法条以上的描述,但只能选择一个法条适 用的情况。 • 法条竞合的种类:包容竞合与交叉竞合。前者指一法条规定 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内容,是另一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 件的一部分。如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 与杀人罪。后者指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的构成要件相互之间 有一部分重合。如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 法条竞合形成的原因:1、主体特殊,如第433条战时造谣惑 众罪与第378条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2、行为对象特殊,如 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3、犯罪目的特殊,如传播淫秽物品 牟利罪与传播淫秽物品罪。4、犯罪手段特殊,如诈骗罪与 合同诈骗罪。犯罪类型高发或需要特别保护。

刑法分论教学大纲

刑法分论教学大纲

刑法分论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刑法分论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并概述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刑法分论概述1. 刑法分论的定义和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阐述刑法分论作为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2. 刑法分论的分类和内容以整洁美观的方式,我们可以对刑法分论的分类进行论述,例如犯罪学、刑事政策、刑罚学等,同时对各个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三、犯罪学1. 犯罪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对犯罪学进行定义,明确其研究对象是犯罪的成因、发展趋势和预防控制等方面。

2. 犯罪学的主要理论以通顺的语句,可以对犯罪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介绍,例如社会学解释、心理学解释、经济学解释等。

说明犯罪学在刑法中的应用价值,例如依据犯罪学理论进行犯罪事实认定和量刑依据等。

四、刑事政策学1. 刑事政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对刑事政策学进行定义,并明确其研究内容是关于刑法规定的制定、修订和适用等方面。

2. 刑事政策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介绍刑事政策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例如公正原则、预防原则、适用性原则等。

3. 刑事政策学对刑法的影响和启示阐述刑事政策学对于刑法的制定和适用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强调刑事政策学的重要性。

五、刑罚学1. 刑罚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对刑罚学进行定义,并明确其研究内容是关于刑罚的种类、目的和量刑原则等方面。

2. 刑罚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介绍刑罚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例如报复论、教育论、预防论等。

说明刑罚学对于刑法的制定和适用的指导作用,强调刑罚学在刑法领域的重要性。

六、总结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刑法分论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为读者提供对刑法分论教学的整体把握。

通过以上的格式来书写文章,可以清晰地表达刑法分论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点,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

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

刑法分论多媒体教案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1.1 刑法分论的概念与意义1.2 刑法分则与总则的关系1.3 刑法分论的主要内容与体系第二章:犯罪论2.1 犯罪的概念与特征2.2 犯罪构成要件2.3 犯罪形态2.4 犯罪种类第三章:刑罚论3.1 刑罚的概念与特征3.2 刑罚的种类3.3 刑罚的适用与执行3.4 刑罚的改革与完善第四章:刑法责任4.1 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4.2 刑事责任的种类与归责原则4.3 刑事责任的时效4.4 刑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第五章:刑法的适用范围5.1 刑法空间效力范围5.2 刑法时间效力范围5.3 我国刑法的空间与时间效力规定5.4 刑法的冲突解决原则本章节教案以多媒体形式呈现,通过图片、案例、动画等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刑法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定。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其法律素养和道德观念。

第六章:危害国家安全罪6.1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与特征6.2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6.3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6.4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刑事责任第七章:危害公共安全罪7.1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特征7.2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7.3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7.4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事责任第八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8.1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与特征8.2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8.3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8.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刑事责任第九章:财产犯罪9.1 财产犯罪的概念与特征9.2 财产犯罪的种类9.3 财产犯罪的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9.4 财产犯罪的刑事责任第十章:贪污贿赂犯罪10.1 贪污贿赂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0.2 贪污贿赂犯罪的种类10.3 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10.4 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责任本教案以多媒体形式呈现,通过图片、案例、动画等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类犯罪的概念、特征、种类和法律规定。

刑法学分论教案

刑法学分论教案

刑法学分论教案一、引言刑法学分论是学习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刑法原理和了解刑法规定以及加深对刑法规定的把握都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刑法学分论的目的是把握刑法的基本思想,了解法律规定的意义,加深对法律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理解刑法学分论的内涵,学会分析和审视刑法;使学生掌握刑法学分论的基本概念,抓住刑法的实质精髓,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认真研究刑法的习惯。

本次教学的目标也可概括为:1. 学习熟悉刑法学分论的基本概念;2. 掌握刑法学分论的分析方法;3. 通过分析、审视刑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刑法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1. 刑法学分论的基本概念(1) 刑法学分论的定义及其作用;(2) 法律规定与刑法学分论的关系;(3) 刑法学分论的基本概念。

2. 刑法学分论的分析方法(1) 分析刑法历史及发展;(2) 分析法律的精神和结构;(3) 分析法律规定的逻辑性;(4) 分析法律规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分析法律规定的互补性和层次性;(6) 分析法律规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7) 分析法律规定的适用性。

四、教学内容1. 刑法学分论的基本概念刑法学分论可以定义为一种将刑法的原理、历史、结构、逻辑、准确性、完整性、互补性、层次性、合理性、合法性和适用性综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和审视法律规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刑法学分论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和探求:一是把握法律的原则;二是认识法律的内涵;三是识别法律的实质;四是弄清法律的精神。

2. 刑法学分论的分析方法(1)分析刑法历史及发展。

有助于把握刑法制度的发展历程,认清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趋势;(2)分析法律的精神和结构。

有助于把握法律的精神,把握法律的结构,准确地认识法律的思想,源头,深化对法律的理解;(3)分析法律规定的逻辑性。

通过探讨法律规定的显著性、内聚性、复杂性、顺序性、表达视角等逻辑性质,从而分析和审视法律规定的合理性;(4)分析法律规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法学《刑法学分论》教学大纲

法学《刑法学分论》教学大纲
概述刑法的起源、发展和 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历史 时期的刑法特点和制度。
8
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阐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要求和意 义,以及该原则在刑法适用中的具体 体现。
解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要求 和意义,以及该原则在实现刑罚目的 和保障刑罚公正性方面的作用。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播放、案例分析等,以丰富教 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 读。
《刑法学分论》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 要课程,主要研究刑法各论的基本原 理和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 、刑罚适用等问题。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 握刑法各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 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规定,具备分析 和解决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2024/1/25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24/1/25
2024/1/25
15
刑罚制度概述
刑罚制度的概念
刑罚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 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法律制度。
2024/1/25
刑罚制度的特点
法定性、强制性、惩罚性、教育性 。
刑罚制度的意义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实现公 平正义。
16
主刑与附加刑
2024/1/25
主刑
01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Hale Waihona Puke 附加刑02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刑法分论课程代码:01135935课程负责人:罗世荣二、学时与学分:56学时3.5学分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四、适用专业:法学五、使用教材:谢望原:《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六、参考书目:【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大、高教联合出版2010版【2】赵秉志吴振兴《刑法通论》高教出版2007【3】谢望远《刑法学》北大2013出版【4】马克昌《犯罪通论》《刑罚通论》武大2009版【5】赵秉志《新刑法教程》人大2010版【6】陈兴良《刑法哲学》《刑法的价值构造》【7】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2010版【8】储槐植《美国刑法》北大96版七、开课单位:人文学院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刑法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刑法学是法律专业14门基础必修课之一,是法律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和掌握刑法学是法律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刑法学既是一门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学科,又是与司法实践紧密相联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刑法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业务学习、案例分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成既懂理论又会司法实践的高级法律人才。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刑法分论以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其应当受到的具体刑罚处罚为内容,对应于刑法分则的规定,是刑法学的重要内容。

刑法分论涉及的具体犯罪数百个,需要在刑法总论原理及刑法总则规定的指导下学习,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实践中较为常见,具有典型意义的犯罪,尤其是其中容易发生混淆的犯罪。

对于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仅要求一般性了解。

十、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刑法各论概述【学习目标】了解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以及罪名的确定;明确我国刑法分则的体系,法条竞合的概念、类型及适用法律的原则;掌握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学习重点】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即罪状、罪名和法定刑。

第一节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一、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二、研究刑法各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一、犯罪的分类排列二、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第三节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一、罪状二、罪名三、法定刑第四节法条竞合一、法条竞合的概念和类型二、法条竞合适用法律的原则【思考题】一、怎样理解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二、我国刑法典分则对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是什么?三、怎样认识罪状的几种形式?四、如何正确地确定罪名?五、法定刑有几种形式?六、怎样认识法条竞合吸适用法律的原则?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学习目标】明确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重点讲授的各种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和处罚原则;了解其他犯罪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处罚原则。

【学习重点】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罪的概念、特征、认定时应区分的界限及处罚原则。

第一节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第二节本章重点讲授的犯罪一、背叛国家罪二、分裂国家罪三、武装叛乱、暴乱罪四、叛逃罪五、间谍罪六、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思考题】一、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二、什么是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在处理此类案件中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三、什么是叛逃罪?它同投敌叛变罪有何区别?四、什么是武装叛乱、暴乱罪?在这类案件中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五、如何认定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学习目标】明确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重点讲授的各种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原则;了解其他犯罪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处罚原则。

【学习重点】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罪的概念、特征、认定时应区分的界限及处罚原则。

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第二节本章重点讲授的犯罪一、放火罪二、爆炸罪三、投毒罪四、破坏交通工具罪五、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六、劫持航空器罪七、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八、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九、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十、交通肇事罪十一、重大责任事故罪【思考题】一、什么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和本质特征是什么?二、在放火、爆炸、投毒的案件中,如何认定是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毁坏财物罪?三、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破坏交通工具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四、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本罪与犯罪集团?五、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劫持航空器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六、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怎样区分本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七、什么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八、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九、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在处理这类案件中,如何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何理解“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十、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划清哪些界限?第四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学习目标】明确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重点讲授的罪的概念、特征及认定;了解其他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伪造货币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洗钱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偷税罪,抗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虚假广告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等罪的概念、特征及认定时应划清的界限。

第一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特征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种类第二节本章重点讲授的犯罪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二、生产销售假药罪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四、走私淫秽物品罪五、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六、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七、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八、伪造货币罪九、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十、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十一、洗钱罪十二、集资诈骗罪十三、贷款诈骗罪十四、信用卡诈骗罪十五、保险诈骗罪十六、偷税罪十七、抗税罪十八、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十九、假冒注册商标罪二十、侵犯著作权罪二十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二十二、虚假广告罪二十三、合同诈骗罪二十四、非法经营罪【思考题】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有哪几种?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三、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四、伪造货币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五、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六、保险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七、偷税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如何划清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八、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九、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十、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划清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学习目标】明确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重点讲授的各种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及处罚;了解其他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破坏选举罪,重婚罪,破坏军婚罪,虐待罪等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时应区分的界限及处罚原则。

第一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和特征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第二节本章重点讲授的犯罪一、故意杀人罪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三、故意伤害罪四、强奸罪五、奸淫幼女罪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七、非法拘禁罪八、绑架罪九、拐卖妇女、儿童罪十、诬告陷害罪十一、侮辱罪十二、诽谤罪十四、报复陷害罪十五、破坏选举罪十六、重婚罪十七、破坏军婚罪十八、虐待罪【思考题】一、什么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其构成特征有哪些?同这类犯罪作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二、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故意杀人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三、什么是故意伤害罪?认定故意伤害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重伤的标准是什么?四、什么是强奸罪?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认定强奸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五、奸淫幼女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奸淫幼女罪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应当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七、什么是拐卖妇女、儿童罪?它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拐卖妇女、儿童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八、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非法拘禁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九、绑架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绑架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十、什么是侮辱罪、诽谤罪?如何认定和区分这两种犯罪?十一、什么是刑讯逼供罪?它有什么特征?认定刑讯逼供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十二、什么是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如何认定和区分这两种犯罪?十三、破坏选举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破坏选举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十四、如何划清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十五、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有什么区别?十六、虐待罪有哪些主要特征?如何区分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第六章侵犯财产罪【学习目标】明确侵犯财产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和种类,掌握重点讲授的各种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原则;了解其他犯罪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处罚原则。

【学习重点】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敲诈勒索罪等罪的概念、特征、认定时应区分的界限及处罚原则。

第一节侵犯财产罪概述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特征二、侵犯财产罪的种类第二节本章重点讲授的犯罪一、抢劫罪二、盗窃罪四、侵占罪五、职务侵占罪六、挪用资金罪七、敲诈勒索罪【思考题】一、什么是侵犯财产罪?侵犯财产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二、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抢劫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三、如何理解和认定转化型的抢劫罪?四、盗窃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盗窃罪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五、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诈骗罪注意划清哪些界限?六、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侵占罪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七、职务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职务侵占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八、挪用资金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挪用资金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九、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绑架罪的区别是什么?第七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学习目标】明确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重点讲授的各种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及处罚;了解其他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