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问题
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问题例题、训练题

的脚 4÷2=2(倍),于是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 2 倍.兔的只数是 (100+28÷2)÷(2+1)=38(只).
【巩固】 鸡兔共有 45 只,关在同一个笼子中.每只鸡有两条腿,每只兔子有四条腿,笼中共有100 条腿.试 计算,笼中有鸡多少只?兔子多少只?
【解析】⑴假设法:若假设所有的 45 只动物都是兔子,那么一共应该有 4 × 45 = 180 (条)腿,比实际多算 180 −100 = 80 (条)腿.而每将一只鸡算做一只兔子会多算两条腿,所以有 80 ÷ 2 = 40 (只)鸡被当 作了兔子,所以共有 40 只鸡,有 45 − 40 = 5 (只)兔子. 注意:假设为兔子时,按照“多算的腿数”计算出的是鸡的数目;假设为鸡时,按照“少算的 腿数”计算出的是兔子的数目.同学们可以自己来做一下当假设为鸡时的算法.
【巩固】 点点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同时养在一个笼子里,点点数了数,它们共有 35 个头,94 只脚.问: 点点家养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析】 方法一:我们假设,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是两条后腿,像人一 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的脚是总数的一半,也就是 94 ÷ 2 = 47 (只).在 47 这个数中,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 47 减去总头数 35 , 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 47 − 35 = 12 (只),所以有12 只兔子,有 35 −12 = 23 (只)鸡.
【巩固】 动物园里有一群鸵鸟和大象,它们共有 36 只眼睛和 52 只脚,问:鸵鸟和大象各有多少? 【解析】由于每只动物有两只眼睛,由题意知:动物园里鸵鸟和大象的总数为: 36 ÷ 2 = 18 ,假设鸵鸟和
小学奥数--鸡兔同笼(含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鸡兔同笼(含答案解析)1.将文章中的选择题和解答题分开,方便阅读。
2.删除了第一题和第五题中的选项,因为没有必要。
3.改写了第一题和第二题的问题,使其更加清晰。
4.修改了第三题和第七题的答案,因为原来的答案是错误的。
5.修改了第六题的选项,因为原来的选项是重复的。
6.删除了第十一题和第十四题,因为它们的问题不清晰,难以理解。
7.修改了部分题目的语言,使其更加易懂。
选择题:1.一只笼子里有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29个头,从下面数有92只脚,那么笼子中有多少只鸡?答案:17解析:设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则有x+y=29,2x+4y=92.解得x=17,y=12.因此,笼子中有17只鸡。
2.有鸡和兔子20只,共有46只脚,其中鸡有多少只?答案:15解析:设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则有x+y=20,2x+4y=46.解得x=15,y=5.因此,鸡有15只。
3.每只蛐蛐有6条腿,每只蜘蛛有8条腿,蛐蛐和蜘蛛共有10只,一共有68条腿。
蛐蛐和蜘蛛各有多少只?答案:4,6解析:设蛐蛐的数量为x,蜘蛛的数量为y,则有x+y=10,6x+8y=68.解得x=4,y=6.因此,蛐蛐有4只,蜘蛛有6只。
XXX四(1)班12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其中男生每人植树5棵,女生每人植株4棵,一共植树56棵,男生有多少人?答案:8解析:设男生的数量为x,女生的数量为y,则有x+y=12,5x+4y=56.解得x=8,y=4.因此,男生有8人。
5.两个大人带几个小孩去公园游玩,大人门票每人10元,小孩门票每人5元,买门票一共花了45元,则这两个大人带了几个小孩?答案:5解析:设小孩的数量为x,大人的数量为y,则有5x+10y=45.解得x=5,y=2.因此,这两个大人带了5个小孩。
6.一次数学竞赛XXX得了86分,这次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或不做扣2分,XXX答对多少题?答案:18解析:设小华答对的题数为x,则有5x-2(20-x)=86.解得x=18.因此,XXX答对了18题。
小学奥数 鸡兔同笼问题

第五课鸡兔同笼问题例:鸡兔同笼,上有40个头,下有100只足。
鸡兔各有多少只?1、极端假设解法一:假设40个头都是鸡,那么应有足2×40=80(只),比实际少100-80=20(只)。
这是把兔看作鸡的缘故。
而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足数就会少4-2=2(只)。
因此兔有20÷2=10(只),鸡有40-10=30(只)。
解法二:假设40个头都是兔,那么应有足4×40=160(只),比实际多160-100=60(只)。
这是把鸡看作兔的缘故。
而把一只鸡看成一只兔,足数就会多4-2=2(只)。
因此鸡有60÷2=30(只),兔有40-30=10(只)。
解法三:假设100只足都是鸡足,那么应有头100÷2=50(个),比实际多50-40=10(个)。
把兔足看作鸡足,兔的只数(头数)就会扩大4÷2倍,即兔的只数增加(4÷2-1)倍。
因此兔有10÷(4÷2-1)=10(只),鸡有40-10=30(只)。
解法四:假设100只足都是兔足,那么应有头100÷4=25(个),比实际少40-25=15(个)。
把鸡足看作兔足,鸡的只数(头数)就会缩小4÷2倍,即鸡的只数减少1-1÷(2÷4)=1/2。
因此鸡有15÷1/2=30(只),兔有40-30=10(只)。
2、任意假设解法五:假设40个头中,鸡有12个(0至40中的任意整数),则兔有40-12=28(个),那么它们一共有足2×12+4×28=136(只),比实际多136-100=36(只)。
这说明有一部分鸡看作兔了,而把一只鸡看成一只兔,足数就会多4-2=2(只),因此把鸡看成兔的只数是36÷2=18(只)。
那么鸡实际有12+18=30(只),兔实际有28-18=10(只)。
解法六:假设100只足中,有鸡足80只(0至100中的任意整数,最好是2的倍数),则兔足有100-80=20(只),那么它们一共有头80÷2+20÷4=45(个),比实际多45-40=5(个)。
小学奥数“鸡兔同笼”问题的五种常见解题思路

三、要解决的问题:鸡、兔各有的只数
…… =50 …… =120
三、方法一:画图法
1.先画出50个圆圈代表50只动物 2.然后,每个圆圈划2只脚,总共
100只脚
三、方法一:画图法
3.依次给每个动物添2只脚,直 到添够120只,就不再添加,数
一数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
4只脚的是兔
10只兔
2只脚的是鸡
40只鸡
兔有多少只?
50×4=200 因为所有的动物地上都只站着4只脚
200-120=80 80÷2=40 因为每只鸡补了两只脚 50-40=10
谢谢聆听!
小学奥数
目录 一、例题 二、题目解析 三、画图法 四、试算法
五、假设法 六、抬脚法 七、补脚法
一、例 题
鸡兔同笼,共50只,120只脚, 鸡、免各有多少只?
二、题目解析
一、已知的数量关系: 1. 鸡和免共有50只; 2. 脚一共有120只。
…… + …… +
二、隐含的数量关系: 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脚。
四、方法二:试算法
猜的次数 第一次
鸡的只数
10兔的只数Fra bibliotek40脚的总数
180
与120相比 多60
第二次 20 30 160 多40
第三次 25 25 150 多30
第四次 30 20 140 多20
第五次 45 5 110 少10
第六次 42 8 116 少4
第七次 40 10 120 正好
猜的过程中发现的规律:兔子的只数越少,脚的总数就越少, 然后逐渐缩小猜的范围,最后,试算 出,鸡40只,兔10只。
鸡有多少只?
50-10=40
六、方法四:抬脚法2
三年级奥数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三年级奥数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也叫简换问题,同学们听说过吗?这是一类著名的数学问题,是指鸡与兔同在一个笼中,已知鸡与兔的总头数以及鸡与兔的总足数,求鸡和兔各是多少只的应用题。
这种类型题是古代趣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有着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如:“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146只脚。
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兔?”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是: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要求根据总数量,求出各未知数的单量。
解答时,一般采用假设法,即假定全部的只数都是鸡或者是兔,算出假定情况下的足数和实际上的足数和、足数差,然后推算出鸡和兔的只数。
计算时的主要数量关系是:1.如果假定全部是兔,则鸡的只数=(每只兔的足数×总头数-总足数)÷(每一只鸡与兔足数的差)简单理解就是:鸡的只数=(4 ×总头数-总足数)÷2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2.如果假定全部是鸡,则兔的只数=(总足数-每只鸡的足数×总头数)÷(每一只鸡与兔足数的差)简单写就是兔的只数=(总足数-2 ×总头数)÷2鸡的只数=总头数-兔的只数《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第二期中的密室逃脱彻底考验了7位兄弟的智商。
陈赫受困于“鸡兔同笼”问题,无计可施,先一步越狱的包贝尔决定施以援手,但其另类解法招致陈天才的嗤之以鼻,不过事实证明该解法效果显著,陈赫最终获救,可见绝顶果然聪明,小贝着实不凡。
回顾原题,其表述是:鸡兔同笼共35头,94只脚,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包贝尔所谓的“所有动物抬起两只脚”,抬起了70只脚,地上剩下94-70=24,对应的是兔子剩下的脚,24÷2=12就是兔子的数量。
其实就是假设法,即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则应有35×2=70只脚,实际有94只脚,故兔子有(94-70)÷2=12只,鸡有35-12=23只。
典型例题1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146只脚。
三年级鸡兔同笼解题方法

三年级鸡兔同笼解题方法一、通过算术的方法解答方法一:假如笼子里全系列就是鸡,那么存有35×2=70只脚,严重不足94只脚,因此必须存有一些兔子。
假如有34只鸡1只兔子,那么有34×2+0×4=72只脚,不足94只脚。
不止有1只兔子。
假如存有33只鸡2只兔子,那么存有33x2+2x4=74只脚,严重不足94只。
远不止2只兔子假如有32只鸡3只兔子,那么又32x2+2x8=80只脚,不足94只。
不止3只兔子。
稳步增加鸡的只数,逐渐减少兔子的只数。
当存有23只鸡和12只兔子,刚好存有23×2+12×4=94只脚,刚好合乎题意。
通过排序再增加鸡的只数,也没最合适的了。
二、通过算数的方法解答方法一:假如笼子里全系列就是鸡,即有35只鸡,那么存有35×2=70只脚,还差94-70=24 只脚才跟笼子里的数量相同。
因为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两只脚,多出的脚就是兔子的,每只兔子还差两只脚,所以兔子的数量24÷2=12只,其实笼子里存有35-12=23只鸡。
方法二:使笼子里的鸡和兔子都松开2只脚(这样既鸡飞出来,兔子就用2只后脚东站着) ,那么笼子里太少了35× 2=70只脚,剩的94-70=24只脚全系列就是兔子的。
一只兔子剩2只脚,则笼子里兔子存有24÷2=12只, 鸡存有35-12=23只。
三、通过代数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因为“鸡的头数+兔子的头数=总头数(54只)”,设鸡存有x只,则兔子存有(35-x)只。
又因为“鸡的脚数+兔子的脚数=总脚数(94只)”,列举一元一次方程2x+4 (35-x) =94解方程获得x=23,即为鸡存有23只,兔子存有35-23=12只。
方法二:假设鸡有×只,兔子有y只。
因为“鸡的头数+兔子的头数=总头数(35只)列出二元一次方程x+y=35。
又因为“鸡的脚数+兔子的脚数=总脚数(94只)”,列出二元一次方程2x+4y=94。
三年级奥数金典讲义第十一讲鸡兔同笼问题通用版(含答案)

三年级奥数金典讲义(jiǎngyì)第十一讲鸡兔同笼问题通用版(含答案)例1(古典(gǔdiǎn)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分析(fēnxī) 如果 46只都是兔,一共(yīgòng)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xiānɡ bǐ)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解:①鸡有多少只?(4×6-128)÷(4-2)=(184-128)÷2=56÷2=28(只)②免有多少只?46-28=18(只)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鸡数=(每只兔脚数×兔总数- 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当然,也可以先假设全是鸡。
例2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分析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应用题【三篇】

【导语】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弃;第⼆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弃,学习也是⼀样需要多做练习。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应⽤题【三篇】》供您查阅。
【第⼀篇】⼩学六年级举⾏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题得5分,没有做⼀题或做错⼀题都要倒扣3分.刘钢得了60分,问他做对了⼏道题?解答:假设刘钢20道题全对,可得分5×20=100(分),但他实际上只得60分,少了100-60=40(分),因此他做错了⼀些题.由于做对⼀道题得5分,做错⼀道题倒扣3分,所以做错⼀道题⽐做对⼀道题要少5+3=8(分).40分中含有多少个8,就是刘钢做错多少道题.所以,刘钢做错题为 40÷8=5(道),做对题为 20-5=15(道).【第⼆篇】鸡、兔共60只,鸡脚⽐兔脚多60只。
问:鸡、兔各多少只?解答:假设60只都是鸡,没有兔,那么就有鸡脚120只,⽽兔的脚数为零。
这样鸡脚⽐兔脚多120只,⽽实际上只多60只,这说明假设的鸡脚⽐兔脚多的数⽐实际上多120-60=60(只)。
现在以兔换鸡,每换⼀只,鸡脚减少2只,兔脚增加4只,即鸡脚⽐兔脚多的脚数中就会减少4+2=6(只),⽽60÷6=10,因此有兔⼦10只,鸡60-10=50(只)。
【第三篇】有两次⾃然测验,第⼀次24道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包含不答)1题倒扣1分;第⼆次15道题,答对1题8分,答错或不答1题倒扣2分,⼩明两次测验共答对30道题,但第⼀次测验得分⽐第⼆次测验得分多10分,问⼩明两次测验各得多少分?解答:如果⼩明第⼀次测验24题全对,得5×24=120(分).那么第⼆次只做对30-24=6(题)得分是8×6-2×(15-6)=30(分).两次相差120-30=90(分).⽐题⽬中条件相差10分,多了80分.说明假设的第⼀次答对题数多了,要减少.第⼀次答对减少⼀题,少得5+1=6(分),⽽第⼆次答对增加⼀题不但不倒扣2分,还可得8分,因此增加8+2=10分.两者两差数就可减少6+10=16(分).(90-10)÷(6+10)=5(题).因此,第⼀次答对题数要⽐假设(全对)减少5题,也就是第⼀次答对19题,第⼆次答对30-19=11(题).第⼀次得分5×19-1×(24- 9)=90.第⼆次得分8×11-2×(15-1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奥数鸡兔同笼问题
1、小强爱好集邮,他用1元钱买了4分和8分的两种邮票,共20张。
那么他买
了4分邮票________张
2、刘老师带了5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7人,
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3、小红的储钱罐里有面值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65张,总钱数为205元,两种
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4、停车场上停放了80辆车,有三轮车和自行车。
两种车轮总数是174个,停车
场上三轮车和自行车各是多少辆?
5、150个桃子35个猴子吃,大猴子每只吃了6个,小猴子每只吃3个。
大猴子、小猴子各有多少只?大猴子共吃了多少个桃子?
6、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共值9角9分,2分硬币有???? 枚,5分有??? 枚。
?
7、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采9个,雨天每天只能采2个。
她一连23天采了130个松子,这23天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8、小强买回8分邮票和3分邮票共78张,共付出5.59无。
求小强买回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各付出多少钱?
9、曾老师带了43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
每条大船坐7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所有小船共坐了多少人?
10、二小有象棋、跳棋共28副,恰好可供12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
2人下一副象棋,6人下一副跳棋。
那么象棋和跳棋各有多少副?
11、三年级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共16道题,每做对一题得6分,每做错一题倒扣3分,小文得了78分,他做对多少道题?
12、曾老师带三年(二)班43名同学栽树,曾老师栽14棵,男生每人栽5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60棵,问三年(二)班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3、作文本每个0.52元,小字本每个0.43元,两种本子共买了7个,花了3.19元。
问作文本、小字本各买了多少个?
1.小华用二元五角钱买了面值二角和一角的邮票共17张,问两种邮票各
买多少张?
2.有鸡兔共20只,脚44只,鸡兔各几只
3.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可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当中有几天有雨?
4.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动物共21只,共140条腿和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几只?
5.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
6.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6只,足数共274只,问鸡、兔各几只?
"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几何?"意思是说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子,一共加起来35个头,94只脚。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因为题目中涉及了鸡和兔,所以我们称这类问题为"鸡兔同笼"问题,有的教材中也称其为"龟鹤同笼"。
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换成这类问题。
转化时题中必须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然后将一种事物理解成兔子,一种事物理解成鸡,然后利用数量上的差别理解题。
解答这类题的解法之一是"假设法"
(1)如果将这两种事物都理解成兔的算法是:鸡的数量=(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2)如果将这两种事物都理解成鸡的算法是:兔的数量=(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解答
4.解:蜘蛛数:(140- 6×21)÷(8-6) =14÷2=7(只)蝴蝶和蝉共有只数:21-7=14(只)蝉的只数:(2×14-23)÷(2-1)=5(只)蝴蝶只数:14-5=9(只)答:蜘蛛有7只,蝴蝶有9只,蝉有5只。
6.设鸡与兔只数一样多:274-2×26=222(只)每一对鸡、兔共有足:2+4=6(只)鸡兔共有对数(也就是兔子的只数):222÷6=37(对)则鸡有37+26=63(只)
答:兔的只数为37,鸡的只数为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