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习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BCD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A均值 B中位数 C众数 D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

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

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A 乡村较大 B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A上升 B下降 C 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A上涨10。

0% B上涨11。

1% C下跌11.1% D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年距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抽样调查B普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学期末考试单选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单选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1、统计调查按调查单位在时间上进行登记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 2 )。

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2、普查工作可以( 4 )。

①经常进行②只能组织一次③普遍进行④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3、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 3 )。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④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4、抽样调查所抽出的调查单位是( 1 )。

①按随机原则抽选的②按随意原则抽选的③有意识抽选的④典型单位5、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 1 )。

①调查单位②填报单位③调查对象④调查项目6、搜集下面哪种资料需要一次性调查( 3 )。

①商品销售量②商品销售额③商品库存量④工业产品产量7、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3 )。

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8、只对全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 3 )。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9、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 4 )。

①统计报表②全面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10、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3 )。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11、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业收入情况,此调查方式属于( 2 )。

①抽样调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普查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2 )。

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1 )。

①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②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④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3、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2 )。

统计学期末习题

统计学期末习题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0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统计学》期末测试练习题

《统计学》期末测试练习题

)。
A.α和β绝对不可能同时减少
B.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
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
D.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
E.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
4
3、关于原假设的建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若不希望否定某一命题,就将此命题作为原假设 B.尽量使后果严重的错误成为第二类错误 C.质量检验中若对产品质量一直很放心,原假设为“产品合格(达标)” D.若想利用样本作为对某一命题强有力的支持,应将此命题的对立命题作为原假 设 E.可以随时根据检验结果改换原假设,以期达到决策者希望的结论
接受原假设的 P 值为( )。
A.P(z>-1.96)
B.P(z<1.96) C.P(z>1.96)
D.P(z<-1.96)
12、对估计量,错误的描述是( ) A.参数的估计量是统计量 计量 C.样本方差可以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量 的估计量
B.中位数不能作为总体均值的估 D.样本比例可以作为总体比例
13、抽取 100 个样本,计算得到总体均值µ的 99%的置信区间为[13.6, 40.8],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间[13.6, 40.8]包含µ的概率是 99% B. 区间[13.6, 40.8]包含µ的概率是 0 或 1 C. 区间[13.6, 40.8]不包含µ的概率是 1% D. 区间[13.6, 40.8]包含µ的概率是 1%
A. 0.41 0.0422 B. 0.41 0.027 C. 0.41 0.0523
D. 0.41 0.021
19、若总体满足正态分布,根据样本计算得到的结果为:n=15, = h,s=2, 总体方差 的 90%的置信区间为( )

统计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C、把多种产品的价格乘以基期相应的数量,然后进行对比
D、把多种产品的价格乘以报告期相应的数量,然后进行对比
答案:A
16、当变量值有一项为0时,不能计算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调和平均数D、众数
答案:C
17、标志变异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答案:D
20、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是指用于检验的两个因素
A、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有交互作用的;B、对自变量的影响是有交互作用的;
C、对自变量的影响是独立的;D、对因变量的影响是独立的;
答案:A
21、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关系数为0.6314,这种相关肯定属于
A、显著相关;B、负相关;C、高度相关;D、正相关
答案:
3.研究表明,某地区机电行业的销售额与该地区汽本产量及建筑业的产值关系十分密切,搜集1996~2012年共17年的相关资料,利用Exe得到下面的国日结果(是著性》
a=0.05):
42074……
(1)将方差分析表中的所缺数值补齐。(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2)写出该地区机电行业的销售额(单位:万元)与该地区汽车产量及建筑业的产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意)
答案: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7、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案:大量观察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描述法
8、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答案:综合指数是设法将各个个体的数量先综合以后再通过两个时期的综合数值对比来计算的总指数。先综合、后对比
9、在应用平均指标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注意所研究对象的同质性(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4)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0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二、多项选择题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A、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B、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C、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D、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E、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2、下表是《财富》杂志提供的按销售额和利润排列的500强公司的一个样本A、总体是500强公司,总体单位是表中所列的公司B、总体是500强公司,总体单位是其中每一家公司C、总体是500强公司,样本是表中所列的公司D、总体是500强公司,样本是表中所列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额E、总体是表中所有的公司,总体单位是表中每一家公司3、一家具制造商购买大批木材,木材不干会影响家具的尺寸和形状。

家具制造商从每批货中随机抽取5块木材检验湿度,如果其中任何一块木材的湿度超过标准,就把整批货退回。

这个问题中()A、样本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B、样本是从每批木材中随机抽取的5块木材C、总体单位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D、总体单位是购买的每一块木材E、总体是购买的全部木材答案:一、D,D,C,B,B;C,A,C,C,D。

1二、BD,BC,BDE。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一、单项选择题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2、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4、在一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A、无区别,是一致的B、有区别,是不一致的C、无区别,是人为确定的D、有区别,但有时是一致的5、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原始数据的是()A、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B、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数据C、说明总体特征的数据D、还没有经过分组汇总的数据E、直接向调查单位登记得到的数据2、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有()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E、确定调查人员、经费等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指()A、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要的单位B、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单位C、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单位D、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显赫的单位E、能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单位答案:一、A,D,C,D,D。

二、BDE,ABCDE,BCE第三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21、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2、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数据的错误B、对数据进行排序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3、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4、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5、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茎叶图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大批量数据分布的图形()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9、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称为()A、环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10、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

下面哪种图形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A、茎叶图B、散点图C、条形图D、饼图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定性变量的有()A、职业B、居住区域C、体重D、身高E、汽车产量2、下面的数列属于()身高(厘米)人数比重(%)150~155 40 20155~160 100 50160~165 60 30AD、异距数列E、闭口数列应用题31、下面是一个班50个学生的经济学考试成绩:88 56 91 79 69 90 88 71 82 7998 85 34 74 48 100 75 95 60 9283 64 65 69 99 64 45 76 63 6968 74 94 81 67 81 84 53 91 2484 62 81 83 69 84 29 66 75 94(1)对这50名学生的经济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并将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用茎叶图将原始数据表现出来.2、下表中的数据为200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某专业的12名考生的5门课程的成绩。

考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英语66 44 39 58 52 34 74 71 51 41 64 51政治69 66 58 56 68 40 73 65 62 48 58 64专业课1 54 25 20 36 21 4 82 42 28 35 39 19专业课2 90 62 85 81 64 54 73 78 68 66 80 75专业课3 81 56 45 62 70 63 76 86 65 21 74 73对英语和政治两门课程做直方图.答案:一、B,C,D,B,B;A,B,C,D,B。

二、AB,ACE。

三、1、答:主要有单变量值分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在变量值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它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成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作为一组。

2、答:(1)条形图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多少,矩形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各组组距,宽度和高度均有意义。

(2)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3)条形图主要用于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用于数值型数据。

3、答:茎叶图是由“茎”“叶”两部分组成、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

通过茎叶图,可以看数据的分布形状及数据的离散状况,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而直方图不能给出原始数值。

四、1、解:(1)组距频数百分比(%)累积百分比(%)420~30 2 4。

00 4。

0030~40 1 2.00 6。

0040~50 2 4.00 10。

0050~60 2 4.00 14。

0060~70 13 26。

00 40.0070~80 8 16.00 56.0080~90 12 24。

00 80。

0090~100 9 18。

00 98。

00100 1 2。

00 100。

002、解: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一、单项选择题1、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2、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3、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均值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4、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5、离散系数()5A、只能消除一组数据的水平对标准差的影响B、只能消除一组数据的计量单位对标准差的影响C、可以同时消除数据的水平和计量单位对标准差的影响D、可以准确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6、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A、等于0B、大于0C、小于0D、等于17、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9、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