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恋爱的博弈论分析
爱情博弈论

爱情博弈论假设:我和你皆欲望无限、完全理性且程度相同(信息对称),则有:你和我的爱情,构成一个无限重复的扩展式博弈。
如下:(1)双方诚实模型:如果,我爱你,我告诉你我爱你;那么,你不爱我,你告诉我你不爱我。
因为你欲望无限。
但是,当我知道了(1)的结果,于是会采取(2):(2)单方欺骗模型:如果,我爱你,但我告诉你我不爱你;那么,你仍不爱我,你仍告诉我你不爱我。
因为你完全理性。
但是,当你知道了(1)的结果是我会继续采取(2),于是你采取(3):(3)双方欺骗模型:如果,我爱你,但我告诉你我不爱你;那么,你仍不爱我,但你告诉我你爱我。
因为你知道我也欲望无限。
但是,当我知道了(2)的结果仍然是(3),于是我采取(4):(4)单方诚实模型:如果,我爱你,我告诉你我爱你;那么,你仍不爱我,但你告诉我你爱我。
因为我知道你也完全理性。
但是,当你知道了(3)的结果是我会继续采取(4),于是你会采取(1)。
因为你知道我也完全理性。
如此,则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所以,虽然爱情最精彩的是男女互相追求的过程。
可是,如果男女双方都心高气傲且精明理性,那么这个过程就永远不会终结,相爱就永远无法实现。
所以相爱是一个互相被征服的状态,两个人都因此而安分、因此而糊涂,相互沉醉、不分彼此。
笔者告诫:“追求可以是理性的,爱却是感性的;追求可以是自私的,爱却是忘我的。
”试举一例,并展开上述四种循环模型进行注解分析。
纯属挑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若非与笔者一样无聊之读者,则下文可忽略。
[案例] 小刚 VS. 小红:小红与小刚是同班同学,且都心高气傲、敏感又功于心计。
小红很pp,小刚上课常坐在她附近,小红觉得他可能对自己有意思,很害怕被缠上。
(逻辑2B)但她又怕越躲小刚越来劲,于是索性主动约小刚看电影。
(逻辑3A)以为小刚会因为自己的过分主动而顿失兴趣。
(逻辑1B)但是,小刚却想:“这ppmm那么多人追,怎么就单单对我如此主动?定是有诈!许是欲使我失去兴趣,其实根本不是真的对我有意思。
爱情中的博弈论

爱情中的博弈论一对恋人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着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
在恋爱的这场不太好玩的“游戏”中,谁能熟练地驾御游戏或博弈规则,谁就是爱情的赢家。
我们总说做事情不能蛮干,爱情也同此理,不能蛮爱,要讲究技巧,讲究手段,讲究规则,从而学会与恋人合作,学会对付对方的不合作,至少不被对方所欺骗。
为爱情盲目牺牲自己精力、财力、时间、前途乃至生命的人,简直是糊涂透顶,被对方涮了,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且美其名曰“我忠实于爱情”。
我不是说你的真情可耻,真情从来都是可歌可泣的,我是说你的“爱令智昏”是可耻的。
恋人,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
所以,要想在恋爱中成为赢家,你要学会与伙伴一样的恋人合作,也要学会与敌人一样的恋人周旋。
面对对手围追堵截的爱情围剿,你要学会闪转腾挪的诸多反围剿手段。
实在不行了,再三十六计走为上:对不起,不陪你“玩”了!几乎所有的博弈论书籍,都从经典的囚徒困境说起。
虽然那是说一对纵火犯的,但其原理也照样适用于“纵爱犯”。
爱,本来也就是一场火嘛,所以爱情的囚徒也都可以看成是纵火犯。
还是让我们看看纵火的囚徒是怎样走出困境的吧!所谓“囚徒困境”,说的是这样一个事例,此例版本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
一场火灾之后,两个嫌疑人被囚禁,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
这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纯粹的试验,没有任何社会意义或政治意义。
实验的前提是,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放走,并且得到奖赏,不承认的被扣留10年,并且被罚款,如果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各被扣留1年。
我们看到,假定A选择承认的话,B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处罚;假定A选择否认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可以被放走,还可以得到奖金。
即是说,不管A承认与否,B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
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承认与否,A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
恋爱心理学情感博弈的十大法则让你成为情感高手

恋爱心理学情感博弈的十大法则让你成为情感高手恋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真实的恋爱世界中,情感博弈时常存在。
掌握恋爱心理学的基本法则,能够更好地适应情感博弈,实现情感的升华和幸福的达成。
本文将介绍恋爱心理学情感博弈的十大法则,帮助你成为情感高手。
法则一:自我价值感了解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
在恋爱中,自信是吸引对方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过度依赖对方的评价,相信自己的魅力与能力,才能在情感博弈中取得主动权。
法则二:互补特质寻找与自己互补的伴侣,可以在情感博弈中形成更好的协作,弥补双方之间的不足。
例如,一个人性格外向,而另一个人性格内向,互补的特质可以促进两个人之间的平衡发展。
法则三:积极沟通恋爱中保持积极的沟通是情感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倾听对方的心声,共同解决问题,避免猜测和误解的产生,增进情感的理解和信任。
法则四:重视个人空间在恋爱关系中,个人空间的重视是维系情感博弈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个人兴趣与独立性。
为对方提供充足的个人空间,既能增进两人的和谐,也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法则五:换位思考积极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通过换位思考,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提高沟通的效率,并在情感博弈中达成双赢的局面。
法则六: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恋爱关系中最为基础的法则。
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情感博弈才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通过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和保护对方的私密,增强恋爱关系的稳定性。
法则七:情感托管情感托管是恋爱关系中的重要法则之一。
即使在恋爱中,每个人仍需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朋友圈。
适当地将情感赋予其他人,减轻对方的包袱和压力,同时增加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法则八:合理期待恋爱中合理的期待有助于构建稳定健康的情感关系。
避免将对方当作自己的“改造对象”,接受对方的缺点和不完美,以真实的态度面对恋爱中的挑战。
法则九:坦诚沟通恋爱关系中,坦诚沟通是建立在信任和敞开心扉基础上的法则。
爱情博弈

爱情博弈
对于正在恋爱中的人们来说,获得幸福爱情的博弈原则应该是:
(1)善意而不是恶意地对待恋人。
(2)宽容而不是尖刻地对待恋人。
幸福的恋人可能并不是忠贞不贰的,当然也肯定不是见异思迁的,他们能够生活的愉快,关键是能够彼此宽容,既宽容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宽容对方偶尔的不忠贞。
而尖刻地对待彼此的恋人,往往都不会幸福。
(3)强硬而不是软弱地对待恋人。
就说要在我永远爱你的前提下,做到有爱必报,有恨也必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比如对恋人与其他异性的亲热行为,要有极其强烈的敏感与斩钉截铁的回报。
当然,每次发脾气都是限度的,而且还能宽容对方。
(4)简单明了而不是山环水绕地对待恋人。
爱克斯罗德的实验证明,在博弈过程中,过分复杂的策略使得对手难于理解,无所适从,因而难于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恋爱中的心理博弈与情感策略

恋爱中的心理博弈与情感策略在现代恋爱关系中,心理博弈和情感策略无处不在。
恋爱不仅是一种甜蜜的体验,也是两个个体之间复杂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情感满足和伴侣的认可。
那么,如何理解恋爱中的心理博弈?又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情感策略来增强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呢?一、心理博弈的基本概念心理博弈是指在社交互动中,个体根据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制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恋爱关系中,双方都会根据对对方反应的预测和自身情感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恋爱中的这一互动特征,可以理解为一个微妙而复杂的游戏:双方不仅仅是基于好恶选择,还带有较强的策略成分。
博弈的类型在爱情中,有几种常见的心理博弈类型:信任博弈:信任是恋爱的基石。
在刚开始交往时,双方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谨慎与防备,以避免被伤害。
此时,建立信任就成为了双方的一项重要任务。
适时地分享个人情感、秘密等是释放信任的重要手段。
投入博弈:在恋爱关系中,每一方都会考虑自身投入与回报的比例。
在付出与回报不平衡时,一方可能会选择减少投入,这样会导致关系的不稳定。
因此,如何在投入与回报中找到平衡,是维持关系的重要策略。
期望管理博弈:每对情侣都有自己的期望,比如对对方行为、性格、未来发展的期待等。
如果期待过高或不切实际,就会造成失落和矛盾。
因此,必须通过沟通明确彼此期待,达到共识。
情绪智能与博弈在爱情这种长期关系中,情绪智能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自我意识等个人内省的部分,还涉及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高情绪智能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洞察伴侣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来维护双方的和谐。
二、情感策略的制定一段成功的恋爱关系,不仅需要了解心理博弈,还要确立清晰有效的情感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情感策略:1. 互相尊重与包容尊重是维持健康关系的重要基础。
尊重伴侣的个人空间和决定,不仅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更会让另一方感受到被重视。
谈恋爱也要学会纳什的博弈论

谈恋爱也要学会纳什的博弈论有本书叫做《简奥丝汀:博弈论学家》的书,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一个博弈从简单到复杂是通过两个纬度进行的。
一个纬度是从静态到动态,简单说,就是一次性买卖,变成你来我往的多次交往。
另一个纬度,是从信息完全变为信息不完全。
两个纬度,四个象限,就是博弈论模型不断复杂、不断接近真实世界互动的过程。
大家看下图就一目了然。
浏览原图图11. 静态完全信息博弈首先,来看单次完全信息的博弈。
最简单的是完全信息下的一次博弈,什么意思?就是咱俩都同时行动,行动结束,游戏结束了。
上面所说的简单的囚徒困境就是一次博弈。
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
最简单的情形是只有一个均衡。
说白了,就是我知道你的最好策略是什么,你也知道我的最好策略是什么,你知道我知道你的最好策略。
反之亦然。
在囚徒困境的例子里,我知道对方肯定会背叛我,因为这样对他最好,那么我也只能背叛。
不存在合谋,没有提前商量的空间,各选各的。
也有可能有多个均衡。
举个例子,我俩都喜欢吃豆浆搭配油条,牛奶配面包,但是我更喜欢豆浆油条,你更喜欢牛奶面包。
你去买油条和面包,我去买牛奶和豆浆,每人各买各的,不沟通,只买一样儿。
这种情况下,无论最终买回来的是豆浆油条,还是牛奶面包,都是均衡。
因为,无论是你还是我,单方面都不可能做得比现在更好。
这就是均衡的意义。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绝对占优的策略。
最近世界杯,咱们就举个射点球的例子。
射门的人是射左面还是射右面呢?没有哪个更好,我只希望射门方向与门将扑球的方向相反。
而门将所追求的,则是相同。
博弈论学家说了,这叫做没有纯策略均衡,只有混合策略均衡。
也就是说,我们最终只会以一定的概率去踢左边,一定的概率踢中间,一定的概率踢右边,而门将也会有一定的概率扑左边,一定概率不动,一定的概率扑右边。
按照这种概率分布,存在均衡。
证明任何博弈存在这样一个混合策略均衡,就是纳什的贡献。
2. 动态完全信息博弈讲完了纳什均衡,咱们来让博弈更复杂一些。
恋爱关系破镜能否重圆——博弈思维解读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86恋爱关系破镜能否重圆——博弈思维解读朱晓雨郭艳丽何思宜(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多数人都渴望一种长久的、稳定的、美好的恋爱关系,但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小插曲”,导致恋爱关系破裂。
本研究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当恋爱关系遇到一些阻碍,恋爱双方如何以博弈的思维去探讨是否要选择和好。
研究结果表明,博弈思维下恋爱关系是否要破镜重圆取决于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是否能有所收益,以及在这段关系中,自己是否愿意为了对方的收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关键词:恋爱;爱情;博弈一、恋爱与爱情的区分有人觉得甜蜜是爱情,有人会认为爱情是折磨,正如每个人都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也对爱情有不同的定义。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从性欲的角度定义爱情:爱情是性欲的表达或升华[1];Sternberg 将爱情关系定义为三部分:亲密、激情和承诺;爱情哲学家陈果则把爱情三要素定义为:激情、理解和实践[2]。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与恋爱是一样的,有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区分,Greend 认为:恋爱关系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恋爱双方(也可以是同性)都认可的、有情感联结的人际关系[3]。
恋爱不同与爱情之处在于:爱情先于恋爱发生,恋爱关系是爱情的延续;其次爱情可以是美丽的邂逅,有短暂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结,但恋爱关系有更长时间的陪伴和扶持。
二、恋爱关系中的博弈博弈思维起源于上世纪的博弈论,欧洲人从上帝崇拜、感性思维方式向理性思维方式靠拢。
俗语“恋爱傻三年”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恋爱时双方的大脑皮层前额叶区活跃度降低,意味着他们对对方不再持怀疑态度,这也是为什么恋爱关系中总有一方做出很不理智的决定[4]。
恋爱关系出现“小插曲”后,很多人就会恢复理性,开始思考这段关系是否还有维持下去的必要。
三、博弈论下的分手与和好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双方都希望自己能获取最大的利益,阻止对方获得任何收益。
爱情中的博弈论

爱情中的博弈论一对恋人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着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
在恋爱的这场不太好玩的“游戏”中,谁能熟练地驾御游戏或博弈规则,谁就是爱情的赢家。
我们总说做事情不能蛮干,爱情也同此理,不能蛮爱,要讲究技巧,讲究手段,讲究规则,从而学会与恋人合作,学会对付对方的不合作,至少不被对方所欺骗。
为爱情盲目牺牲自己精力、财力、时间、前途乃至生命的人,简直是糊涂透顶,被对方涮了,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且美其名曰“我忠实于爱情”。
我不是说你的真情可耻,真情从来都是可歌可泣的,我是说你的“爱令智昏”是可耻的。
恋人,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
所以,要想在恋爱中成为赢家,你要学会与伙伴一样的恋人合作,也要学会与敌人一样的恋人周旋。
面对对手围追堵截的爱情围剿,你要学会闪转腾挪的诸多反围剿手段。
实在不行了,再三十六计走为上:对不起,不陪你“玩”了!几乎所有的博弈论书籍,都从经典的囚徒困境说起。
虽然那是说一对纵火犯的,但其原理也照样适用于“纵爱犯”。
爱,本来也就是一场火嘛,所以爱情的囚徒也都可以看成是纵火犯。
还是让我们看看纵火的囚徒是怎样走出困境的吧!所谓“囚徒困境”,说的是这样一个事例,此例版本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
一场火灾之后,两个嫌疑人被囚禁,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
这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纯粹的试验,没有任何社会意义或政治意义。
实验的前提是,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放走,并且得到奖赏,不承认的被扣留10年,并且被罚款,如果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各被扣留1年。
我们看到,假定A选择承认的话,B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处罚;假定A选择否认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可以被放走,还可以得到奖金。
即是说,不管A承认与否,B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
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承认与否,A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博弈论分析—大学里的恋爱故事
2.模型1:期待恋爱
3.模型2:没有缘分的爱情
4.模型3:有钱人终成眷属
5.模型比较
6.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静态VS动态,完全信息VS不完全信息
7.反思:模型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支付矩阵
1.博弈论分析—大学里的恋爱故事
今天我想就恋爱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成本—收益分析,供求分析是最为传统的分析方法,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是主要侧重于分析存在策略相互依存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的。
在我们的平时观察中,发现大学里面恋爱最后分手的居多,就这样一个现象,通过博弈模型的简化分析得出一些自己有关恋爱问题的思考。
2.模型1:期待恋爱
我们设计一个求爱模型,参与人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假定都是男生向女生求爱,男生的策略有求爱和不求爱,女生的策略有接受和拒绝,每个参与人的支付是决策后的感受。
在表1中,可以看到,当男生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得到3单位,女生得到3单位,因为大学时期的男女都渴望得到一份爱情,因此一旦男生主动向女生提出交往,那么女生也会很乐意的接受,所以男女都各得3单位的收益;当男生求爱而女生拒绝时,男生的到1单位,女生得到2单位,因为男生尽管求爱遭到拒绝,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如何追求女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得到1单位,而女生拒绝了男生,可能是一方面心有所属,另一方面知道自己还有吸引人的地方,多以得到2 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的到2单位,女生得到1单位,因为男生觉得女生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因自己的正确选择而感到心情愉快得到2单位,而女生“倒追”男生,尽管也许这个男生不喜欢自己,但是由于能够和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接触已经很满足了得到1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拒绝时,男生女生都得到了0单位,因为彼此依旧是走在大路匆匆而过的陌生人。
这个博弈的均衡是男生求爱女生接受,男生和女生各得3单位。
这反映了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刚刚度过了艰苦的高考,进入大学生活,在时间和心理都是放松的,只要有适合的男生向女生发出信号,女生都会很乐意的接受,而不管这段爱情是否长久。
而在俩人毕业的时候,在一起的恋人很少,我想究其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或者信息的不充分。
因为我觉得要是两个人能够很长久的在一起甚至白头到老,主要体现在适合,就是说一对适合的男生和女生在一起的话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研,而一对不适合的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可能就会出现曲终人散的惨淡局面。
3.模型2:没有缘分的爱情
表2的求爱博弈模型是假定男女不适合的博弈模型,当男生求爱女生接受时,尽管俩人相处不愉快但男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得到4单位,女生由于自己的错误选择而后悔得到-4单位;当男生求爱女生拒绝时,男生由于遭到拒绝深受打击得到-4单位,女生由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拒绝这个不该爱的人而得到4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接受,男生由于感到自己“被追”而得到1单位,女生由于认为自己的选择大错特错,深感懊恼得到-6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
孩拒绝时,男女并不认识,没有任何联系,各得0单位。
这个博弈的均衡是男生不求爱女生拒绝,男生和女生得到0单位。
可能是缘分的原因或者老天的安排,让这俩个不合适的男生女生永远都不会有相聚的那一刻。
4.模型3:有钱人终成眷属
表3的求爱博弈模型是假定合适的一对男生女生博弈模型。
当男生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女生都因为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各得5单位;当男生求爱女生拒绝时,男生因为自己遭到女生的拒绝而心情低落得到-3单位,女生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感到后悔的到了-2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接受时,男生因为自己“被追”感到很开心得到1单位,尽管女生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由于是自己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可以认为是成本)才得到的,没有“被追求”时得到的幸福感更强烈,得到了1单位;当男生不求爱女生拒绝时,由于男女并不认识,没有相互关系,各得0单位。
这个博弈的均衡是男生追求女生,女生接受男生的追求,男生和女生各得5单位。
这应证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
5.模型比较
我们再来好好的分析一下求爱博弈2和求爱博弈3,虽然两个博弈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条件下的,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实就是现实,这样的假定是很难满足的。
不过,如果制定一个好的制度的话,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解决的,比如一个专业的机构能够得到男女双方的信息,包括姓名,籍贯,性格,个人的生活经历,未来的规划等等有助于双方进行选择的信息。
这也是现在流行的相亲节目里所设计的环节。
6.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静态VS动态,完全信息VS不完全信息
这三个博弈模型都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首先解释一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就是所有的参与人都知道所有的参与人的策略和支付函数,或者说所有参与人的策略和支付函数是共同的知识。
静态,就是所有的参与人同时采取行动,哪怕不是同时采取行动,但是后采取行动的参与人也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参与人的行动。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限制条件,因而这个博弈的现实解释变得不是那么的强烈,从纯学术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很失败的模型。
在现实的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参与人也不是同时采取行动的,所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才是更加的贴近现实。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简单的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现实,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至于它的解释力度如何,学以致用的目的达到何种程度不是最为重要的。
7.反思:模型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支付矩阵
第一个就是经典囚徒博弈,第二、三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男女恋爱的情况分类,设计出的收益矩阵。
但是现实中,还需考虑更多情况。
例如是否完全信息不对称,是否考虑到女生反追的情况,还有为什么女生拒绝男生,男生的收益为1,而不是负值。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可能需要引入动态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
此外,如果感兴趣,就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问题做博弈分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恋爱有时候更是一种非理性的,对于用博弈来分析恋爱固然没有什么不可,但爱情的本质不是博弈,可以参考《国家地理:爱情是什么》。
人大经济论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详细来源:/thread-1386598-1-1.html
统计学专题:/tongj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