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酒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提及的黄酒与烧酒-酒事春秋

小说第38回,黛玉正酝酿作诗,想喝一点酒,斟了半盏,看看却是黄酒,于是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宝玉连忙回答:“有烧酒。
”便令人把“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螃蟹性寒,体弱多病的黛玉食后不适,需要喝口“劲大”的烧酒暖暖胃。
不过宝玉命人拿来的不是纯烧酒,而是浸泡了合欢花的烧酒。
合欢是一味中药,有舒郁理气、安神活络的功效。
用合欢花泡酒,不但可以解郁,还能明目。
庚辰本在此处有一条脂批道:“伤哉!作者犹记矮幽(右为“页”,音ao1)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可见曹家确曾以合欢花泡过药酒,脂砚斋和年幼的雪芹大概还参加过炮制活动。
不过烧酒拿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烧酒太辣,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又如何经受得起?何况这酒里带着药味,也未必好喝。
——不过这也说明,曹家酒席上一般不备烧酒。
否则,伸手可取,何必还让人取药酒来?
除了这一回,小说另一处也提到烧酒。
平儿挨打那一次,袭人把她拉到怡红院,宝玉替凤姐向她赔不是,又说:“可惜这新衣裳也沾了,这里有你花妹妹的衣裳,何不换了下来,拿些烧酒喷了熨一熨。
把头也另梳一梳,洗洗脸。
”
烧酒酒精浓度高,用来泡药材,易于萃取药材中的有效物质;又因易挥发,拿它来喷衣服,再用熨斗加热,可以轻易去除衣服上的污迹。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红楼梦》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
据统计,《红楼梦》中写到酒事的地方大约有五十多处。
一、酒的种类《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就有二三十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名目繁多。
惠泉酒《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
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一峰下,唐陆羽以为天下第二泉。
泉有上中下三池,水清味醇,用以酿酒,称“惠泉酒”,也叫“三白”。
一次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
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
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
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
”宝玉道:“这个容易。
”金谷酒第十八回,林黛玉诗中有“香融金谷酒”之句。
金谷,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有水流经此,谓之金谷水。
烧酒第三十八回吃螃蟹,贾宝玉要奴婢撤去黄酒,换上合欢花浸的烧酒来。
合欢花烧酒葡萄酒第六十回有西洋葡萄酒的描写。
“见芳官拿下一个五寸来高的小玻璃瓶来,迎光照着,里面有半凭胭脂一般的汁子,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
”芳官拿的不是葡萄酒,而是玫瑰露,但表明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葡萄酒绍兴酒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饮用的就是绍兴酒。
绍兴酒二、酒令酒令雅俗共赏,多种多样,《红楼梦》中对酒令的描写可谓绝妙之至,另人目不暇接。
《红楼梦》中下酒令共有六处:第二十八回在冯紫英家中,宝玉提议行酒令;第四十回在大观园中有刘姥姥在场行酒令;第六十二回行拈阄酒令;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群芳开夜宴”上行酒令;第一零八回薛宝钗生日行酒令;第一一七回贾蔷、贾环、王仁等在外书房喝酒行酒令。
《红楼梦》·酒·酒令

《红楼梦》·酒·酒令一部《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描写的故事发生在荣、宁二府。
书中有的整回(如第七十五回、第七十六回都是写贾府中秋酒宴)写一次饮宴场面,可谓精雕细刻,情景交融,通过对环境做出的细致、生动、准确的描写,并与人物描写密切相连。
其中对酒令的描写十分细致。
一、酒文化现象1、酒器:酒壶有乌银梅花自斟壶,乌银洋錾自斟壶,热酒用的“暖壶”等等;酒杯有海棠冻石蕉叶杯,十锦珐琅杯,木头杯,竹根套杯,黄杨根整抠的套杯等等。
2、酒:有惠泉酒、绍兴酒、黄酒、烧酒、合欢花浸的酒、椒柏酒、屠苏酒、西洋葡萄酒等等。
3、宴饮时尚:小说描写的是贾府内发生的事情,反映了当时上层豪门贵族的饮宴时尚。
正月里吃年酒,从年三十直吃到十七八,天天有席,天天摆酒;凡有名目的饮宴,要请戏班子唱戏,小聚闲饮要请歌妓劝酒;一家有事,亲友“送戏祝贺”、“送席祝贺”、“送酒接风”、“送席接风”等等。
饮酒的题目除了年节喜庆、待客宴宾、接风送行、祭祀寿典、答谢疏通等等缘由的必要饮宴,结社会诗、消寒送节也要饮酒,赏雪、赏月、赏灯、赏桂、赏海棠花开等等,皆需备酒助兴。
4、酒令:细致描写饮酒行令的章回有第二十八回、第四十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第七十五回、第一百八回、第一百十七回等。
虽然不能将酒令一一尽数,从大类上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一应俱全:写到的游戏令有抢红、占花名、传花令、猜枚行令、用骨牌副儿、击鼓传花、击鼓传梅等;赌赛令有“曲牌名儿赌输赢吃酒”,斗牌赌酒、猜拳、射覆、姆战等;文字令有女儿令、复合令、猜谜赏罚、流觞等等;还有象贾珍不肯下力习射,闲极无聊,却用此“赌个酒东而已”。
二、细致描述酒令的一般规则:“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中国独有的“国粹”。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他们饮酒,讲究“斯文高雅”,正如贾宝玉所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
”书中饮酒行令的场面,刻画精细,表现了浓郁的中国酒文化的文化氛围,留下珍贵的明清时期酒令资料。
红楼梦中的酒令笑话文化内涵

红楼梦中的酒令笑话文化内涵《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它的作者曹雪芹(续者高鹗)用如椽的巨笔,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中兴逐渐走向衰落的全过程,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盛衰史。
在这部巨著中,作者描写了这个封建贵族之家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关喝酒、宴饮、酒仪、酒德、酒的知识和醉态描写很多,都写得十分精彩。
据统计,在全书120回中共出现“酒”字580多次,直接描写喝酒场面共有60多处。
《红楼梦》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人地揭示了酒文化的丰富内容。
一、《红楼梦》中的饮酒器具《红楼梦》中所用酒具十分讲究,具体分为两大类,数量达到20多个。
(一)类别:1、第一大类——从材质上看,有用金、银、铜、锡、陶、瓷、竹、木、兽角、玻璃、冻石、珐琅等制作而成。
2、第二大类——从器物上看,有缸、坛、海、爵、彝、樽、壶、觥、斝、觚、碗、杯等器皿。
(二)酒具名称:1、金蜼彝,2、汝窑美人觚,3、玻璃盏,4、琥珀杯,5、金银爵,6、海棠冻石蕉叶杯,7、乌银梅花自斟壶,8、乌银洋錾自斟壶,9、瓠刨斝,10、十锦珐琅杯,11、杏犀盉,12、竹根套杯,13、黄杨杯套杯,14、台盏,15、旋子,16、镀金执壶,17、金碗,18、戗金碗,19、银大碗,20、银杯。
二、《红楼梦》中的酒的种类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就有二三十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名目繁多,酒的品种也丰富多彩(近十种),主要是黄酒,还有烧酒和葡萄酒、贾府上下日常饮用的多为黄酒。
《红楼梦》中提到的惠泉酒、绍兴酒,便都是黄酒,在当时是有名的好酒。
(一)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唐陆羽以为天下第二泉。
泉水清冽甘醇,用以酿酒,称“惠泉酒”,也叫“三白”。
《红楼梦》在16回和62回中两次提及惠泉酒,一次是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贾链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凤姐便命摆上酒馔来,夫妻对坐。
红楼梦茶酒赏析

红楼梦茶酒赏析赏析:《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对饮食等方面的养生之道也有其精辟见解。
以茶养生老君眉。
老君眉是贾母最爱喝的养生茶。
此茶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所产的一种银针茶。
每次贾母喝此茶时,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
此茶色泽鲜亮,香气高爽,其味甘醇,既养心又养生,所以成为贾母最喜爱的养生茶。
女儿茶。
女儿茶是川、黔西部的草药,别名岩果紫、黄茶根、女儿红,也叫普泪茶。
《红楼梦》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吃了面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劝他饮此茶时,可加入少许糖,泡一夜即可服之。
此茶还有通经的功效。
少女食之,效果更佳。
分享到:六安茶。
这种茶是贾宝玉最爱喝的养生茶。
《长物志》载:“六安,宜入药品,但不善炒,还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以酒养生合欢花浸的烧酒。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因螃蟹性寒,黛玉吃后觉得心口微微地痛,要喝口热热的烧酒。
所谓“烧酒”就是白酒。
宝玉忙道:“有烧酒。
”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烧酒”烫一壶来。
合欢花是合欢树上开的小白花,有安神、解郁等功效。
用它不仅能祛除寒气,而且对黛玉的多愁善感、夜间失眠也有独特的功效。
屠苏酒。
在大观园里有除夕献“屠苏酒”的习俗。
另外,此酒还是宝玉、黛玉、宝钗的养生酒。
它也是药酒,采用赤木桂、防风、蜀椒、桔梗、大黄、赤小豆等浸泡而成,具有祛风寒、清湿热及防病作用。
黄酒。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生日那天,袭人特地向平儿要了一坛“绍兴酒”给宝二爷助兴。
绍兴酒即黄酒,是宝玉特别爱喝的养生酒。
因黄酒性平和、不伤人、有营养,系优质糯米酿造,深受大观园里人们的欢迎。
蔬菜养生《红楼梦》中写蔬菜很多,除有茄子、豇豆、扁豆、葫芦、灰条菜以外,还有南京的特产芦蒿、枸杞芽(俗称枸杞头)。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提到探春和宝钗“要吃油炒枸杞芽”,因为油炒枸杞芽鲜香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她们还喜欢枸杞芽烧蛋汤,此汤更有爽口清凉之感,从而成为探春和宝钗两位小姐的养生食品。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一、酒令的概念
酒令,又叫"酗酒",是古代汉文化里的一种礼节,即宴会双方相礼,多以饮酒为仪式。
其主要内容是以饮酒令作序,以禁止饮酒者的禁口令
而结束。
二、酒令的历史
关于酒令的传说,是从春秋时期出现的。
在这之前,古代中国民间流
传着有围酒礼节,即用酒杯围成一圈,以此庆贺。
三、《红楼梦》中的酒令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礼仪中对对
酒令文化最形象最深刻的描述之一,其中描绘了很多不同酒令之间的
故事。
四、金陵十二钗中的酒令
《红楼梦》描写的金陵十二钗中的酒令,可以说是最为常人所熟悉的。
在一次酒会的环境下,黛玉和贾兰通过一系列的酒令,真正表现出了
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对饮酒令文化的仪式、表达。
五、古代贵族的酒令
在《红楼梦》中,贾家的大贵族贾玖和贾母,也是经常举行酒令仪式。
饮酒令不仅仅是一般大众所认可的,贵族们也十分重视,他们会把酒
令当作赞美和表扬的仪式,也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六、结语
《红楼梦》把古代的酒令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可以展现出古人
对酒文化的热爱,也是我们今天深刻理解古典饮酒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漫说《红楼梦》中林林总总的的酒

漫说《红楼梦》中林林总总的的酒漫说《红楼梦》中林林总总的的酒《红楼梦》写到秦可卿房中悬挂的那幅海棠春睡图时,曾特别提到了旁边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这幅以酒为内容的对联能登上秦可卿这个贵族夫人的闺房绣壁,正说明饮酒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高雅文化。
在品读红楼的过程中,我们不难闻到阵阵清冽的酒香。
菊花酒: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红楼梦》第38回提到了这种酒。
菊花酒是由菊花、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时称作“长寿酒”,其味道清凉甜美,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酒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延缓衰老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自古在重阳佳节就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古时的重阳节这天,人们除了登高、插茱萸外,还会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别有一番情趣。
合欢酒: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红楼梦》第38回写林黛玉吃螃蟹后觉得心口微微疼痛,便命丫环将合欢花浸泡的酒烫一壶端上来。
合欢酒是把合欢树上开的小白花浸泡于烧酒中而制成的一种药酒,具有祛除寒气、安神解郁之功效。
林妹妹多愁善感,身体虚弱,自幼有不足之症,吃了性寒的螃蟹,喝几口用合欢花浸泡的烧酒,显然是对症下药,恰到好处。
屠苏酒: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红楼梦》第53回写到了贾府在除夕夜大摆宴席,屠苏酒便在喜庆的大年夜登场了。
据说屠苏酒是由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发明的,其配方主要有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后来经过唐代“药王”孙思邈推广开来。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曾对此酒推崇备至,其《本草纲目》也详细记载了此酒的制法,指出这种酒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预防瘟疫之功效。
绍兴黄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绍兴黄酒无疑是《红楼梦》中出场频率最高的酒,在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绍兴黄酒是其主要宴饮。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酒文化也占据着极重要的一席之地。
描写了众多人物对酒的不同情感,包括品酒、赠酒、斟酒、饮酒、醉酒等,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酒之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品酒之道《红楼梦》中涵盖了丰富的品酒之道,从品酒的器具到品酒的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描写。
品酒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器具,包括壶、杯、盏等,并要注意器具的材质、样式等,以体现品位和文化底蕴。
其次,要注重品尝过程中的细节,如酒的温度、口感、气味等,及时感受酒的味道,产生品酒的美妙感受。
二、赠酒之礼《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体现出了赠酒的细致之道,这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表达人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赠酒时要注意礼仪、名分、心意等,选择合适的酒款、器具、礼品等。
赠酒既要有诚意,也要注意场合的适宜性,凸显自己的品位、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三、斟酒之技酒文化中的斟酒技巧讲究精准、细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细节上的差别是成功和失败的分野”之思想,也是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技巧之一。
在斟酒时,要注重规矩,尊重尊卑,注重斟酒的姿势、力度、顺序等,以表达自己的品味与礼仪。
同时也要有亲和心和爱心,将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融入进去,让斟酒成为一种温暖的行为。
四、饮酒之美在《红楼梦》中,饮酒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情感表达。
在饮酒中,既要有品位,又要有思想,把自己与人的关系融入其中,达到一种心灵的相互交融。
在饮酒时,要注意节制,不可过度,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形象,保持优雅和气度。
五、醉酒之悲《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品位的方式,它也揭示了过度饮酒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无论是贾母在酒后的古怪行为,还是王熙凤在酒后的争吵,都暴露出醉酒的危险和悲剧。
因此,在饮酒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节制,避免过度饮酒而导致不良后果。
总之,《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文化,让我们领略到酒文化的千姿百态,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礼节和自我约束,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心意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的酒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巨作,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缩影,它对一个时期的社会百态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描写。
酒作为社会生活的调味剂,在《红楼梦》里可谓频频出场。
《红楼梦》中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
下面将一一揭示酒在《红楼梦》中亮相的精彩瞬间。
《红楼梦》提到酒主要有惠泉酒、黄酒、烧酒、西洋葡萄酒、绍
兴酒等。
惠泉酒
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
一峰下,无锡惠山多泉水,相传有九龙十三泉。
经唐代陆羽、刘伯刍
品评,都以惠山寺石泉水为“天下第二泉”,从而声名大振。
从元代开始,用二泉水酿造的糯米酒,称为“惠泉酒”,其味清醇,经久不变。
在明代,惠泉酒已名闻天下。
曾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李东阳,在《秋夜与卢师邵侍御辈饮惠泉酒次联句韵二首》中写道:“惠泉春
酒送如泉,都下如今已盛传”,“旋开银瓮泻红泉,一种奇香四座传。
”
《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
第一次写到惠泉酒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
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
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么什?只不
要过多了就是了。
”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
在怡红院宴饮。
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
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
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
”宝玉道:“这个容易。
”
清代初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
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惠泉酒成为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是不奇怪的。
黄酒
《红楼梦》中的酒,写得最多的要数黄酒,第26回、38回、41回、63回、75回中,都明确地提到众人喝的是黄酒。
可以说,在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黄酒是其主要饮料酒。
如第26回中写道:“薛潘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碗。
”书中还在另外场合写到“酒缸已罄”,“一坛子酒就吃光了”。
“海”是古代特大的酒杯,而且所喝的酒是以缸和坛为容器,如此海量和豪饮,不是喝低度的米酒(黄酒)则不可思议。
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贾宝玉做生日,袭人等丫环专门准备了“一坛好绍兴酒”,为宝二爷助兴,这绍兴洒,便是黄洒中的佼佼者。
烧酒
第38回描写林黛玉吃了点螃蟹,觉得心口微微地痛,自斟了半盏洒,见是黄酒不肯饮,便说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
”便命丫环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黛篱玉因多愁善感,身体软弱,吃了性寒的螃蟹,喝几口用合欢花浸的烧酒,显然是最合适
不过的。
关于烧酒,在《红楼梦》中也被多次提到,有学者分析这里提到的烧酒很大的可能是用的黄酒生产中的副产品——糟烧,去浸制合欢花之类的药酒,同时这种酒也难得经常上贾俯这样贵族之家的桌面,只是偶而作为特殊需要而饮用之。
葡萄酒
第六十回有西洋葡萄酒的描写。
“见芳官拿下一个五寸来高的小玻璃瓶来,迎光照着,里面有半凭胭脂一般的汁子,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
虽然芳官拿的不是葡萄酒,而是玫瑰露,但这也表明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果子酒
第93回写到贾芹在水月庵里胡闹时所喝的洒遍叫作果子酒,果子酒可以用桔子、苹果、梨、枣、山揸、荔枝及野生水果来酿造,是一种低酒精度,比较平常和便宜的酒,贾芹家境寒素,仅捞了个管管庵子尼僧的差使,喝这种低档、便宜的酒,符合他的身份。
而在贾府正式饮宴场合,是不喝这种酒的,主要喝黄酒,果子酒则难登大雅之堂。
屠苏酒
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词,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一章节中,写到了除夕夜“摆合欢宴”,“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相传这屠苏酒为三国时名医华佗所创的配方,采用肉桂、山椒、菝葜、防风、桔梗、大黄、陈皮、白术、乌头、赤小豆等多味药材浸泡而成的建身药酒。
具有祛风寒、清湿热及预防疾病的作用,晋·宋懔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进屠
苏酒、胶牙饴”。
相传饮屠苏酒能辟邪气,去灾保健康。
南宋诗人陆游在《除夜雪》中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至于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更是脍炙人口:“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由此可见,饮屠苏酒的风俗,在我国早已有之,到l8世纪的清代,已相沿成习。
由于酒禁的影响,及当时的社会风尚,中上层人士都不屑于饮蒸馏酒,据此可以认为这屠苏酒或许是以黄酒为酒基所配的一种健身药酒。
因为华佗所在的后汉三国时代不存在蒸馏酒,根据有关史书记载,直到唐朝,蒸馏酒工艺才从西域传入我国,结合近代日本也有在元旦日饮屠苏酒的风俗,日本的屠苏酒是用清酒(相似于我国的黄酒)配制的,并成为清酒系列的一个品种。
而日本的酿酒技艺是由中国流传东渡而去的,由此又可以反证,这屠苏酒实际上就是黄酒型的保健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