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酒文化

合集下载

《红楼梦》与酒文化

《红楼梦》与酒文化

《红楼梦》与酒文化《红楼梦》之酒香《红楼梦》写到秦可卿房中悬挂的那幅海棠春睡图时,曾特别提到了旁边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这幅以酒为内容的对联能登上秦可卿这个贵族夫人的闺房绣壁,正说明饮酒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高雅文化。

在品读红楼的过程中,我们不难闻到阵阵清冽的酒香。

合欢酒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

丫鬟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

”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宝玉忙道:“有烧酒。

”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红楼梦》第38回写林黛玉吃螃蟹后觉得心口微微疼痛,便命丫环将合欢花浸泡的酒烫一壶端上来。

合欢酒是把合欢树上开的小白花浸泡于烧酒中而制成的一种药酒,具有祛除寒气、安神解郁之功效。

林妹妹多愁善感,身体虚弱,自幼有不足之症,吃了性寒的螃蟹,喝几口用合欢花浸泡的烧酒,显然是对症下药,恰到好处。

屠苏酒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

《红楼梦》第53回写到了贾府在除夕夜大摆宴席,屠苏酒便在喜庆的大年夜登场了。

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要合家饮用屠苏酒。

《四民月令》记载:“元日饮屠苏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起”。

这是因为“少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史书上记载:屠苏是羽帐名,丰贵之家,正月眷属会羽帐之中,饮此酒以辟瘟疫邪气。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曾对此酒推崇备至,其《本草纲目》也详细记载了此酒的制法,指出这种酒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预防瘟疫之功效。

绍兴黄酒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春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告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

《红楼梦》中的酒

《红楼梦》中的酒

红楼梦中的酒《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巨作,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缩影,它对一个时期的社会百态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描写。

酒作为社会生活的调味剂,在《红楼梦》里可谓频频出场。

《红楼梦》中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

下面将一一揭示酒在《红楼梦》中亮相的精彩瞬间。

《红楼梦》提到酒主要有惠泉酒、黄酒、烧酒、西洋葡萄酒、绍兴酒等。

惠泉酒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一峰下,无锡惠山多泉水,相传有九龙十三泉。

经唐代陆羽、刘伯刍品评,都以惠山寺石泉水为“天下第二泉”,从而声名大振。

从元代开始,用二泉水酿造的糯米酒,称为“惠泉酒”,其味清醇,经久不变。

在明代,惠泉酒已名闻天下。

曾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李东阳,在《秋夜与卢师邵侍御辈饮惠泉酒次联句韵二首》中写道:“惠泉春酒送如泉,都下如今已盛传”,“旋开银瓮泻红泉,一种奇香四座传。

”《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

第一次写到惠泉酒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么什?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

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

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

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

”宝玉道:“这个容易。

”清代初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

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惠泉酒成为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是不奇怪的。

黄酒《红楼梦》中的酒,写得最多的要数黄酒,第26回、38回、41回、63回、75回中,都明确地提到众人喝的是黄酒。

论酒文化与红红楼梦

论酒文化与红红楼梦

论酒文化与《红楼梦》结构关键词:酒文化《红楼梦》结构论文摘要:对于《红楼梦》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酒文化。

小说中的酒文化描写为全书的结构布局、塑造人物、连缀故事、展开情节等方面服务,作者也正是利用酒文化的描写来设计小说的关目,有机地结构小说。

中国文化的根柢属农耕文化,用粮食酿造醇酒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酒所具有的致醉功能使人进入一种独特的感官世界,并由此而在历史的思想精神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酒文化。

酒文化源远流长,李白“斗酒诗百篇”,陶渊明留下脍炙人口的饮酒诗,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可以说无酒不成诗。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本人嗜酒如命。

敦诚在《四松堂集》卷一《佩刀质酒歌》题记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秋天的早晨,敦诚在其兄敦敏的别墅槐园,恰巧碰到雪芹,当时风雨淋涔,朝寒袭衣,雪芹酒渴如狂,但他们身边都未带钱,于是敦诚便解下佩刀沽酒,雪芹非常高兴,大笑称快,立即作长诗一首,高声朗诵,以致谢意。

裕瑞《枣窗闲笔》记述说他“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

”又说:闻其尝作戏语:“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以南酒浇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

”在《红楼梦》中,酒是使故事情节逐渐展开并且不断走向高潮的重要因素。

酒贯穿在《红楼梦》中,并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第一回写贾雨村在中秋佳节到甄士隐家做客,二人归坐,先是宽斟慢饮,次渐谈至兴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雨村酒后吟诗与宋江醉后题反诗一样,均暴露出他的野心,为后文埋下伏笔。

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贾珍便去寻尤三姐饮酒取乐,贾琏去向贾珍请安,又拉尤三姐说:“你过来,陪小叔子喝一杯。

”尤三姐站在炕上指着贾琏、贾珍笑骂,并说要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尤三姑奶奶!喝酒怕什么,咱们就喝!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说:“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们来亲香亲香。

红楼梦的酒文化作文

红楼梦的酒文化作文

红楼梦的酒文化作文
在那大观园里,酒可是无处不在。

不管是喜庆的日子,还是烦闷的时候,
都能瞧见酒的影子。

就说宝玉过生日那次,一群公子小姐聚在一块儿,摆上酒席,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行酒令,欢声笑语,好不惬意。

这酒令啊,也是花样百出。

什么“飞花令”“射覆”,听着名字就让人觉
得新鲜有趣。

行酒令的时候,既要脑子转得快,又要有诗词歌赋的功底,要是
反应慢了或者答不上来,那可就要被罚酒啦。

就算被罚酒,大家也是嘻嘻哈哈,乐在其中。

再看看那些喝酒的场景,杯子、酒壶都是精致得不得了。

什么玛瑙杯、翡
翠壶,光是这些酒具,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

而且喝酒的时候,还有各种讲究。

比如敬酒,得恭恭敬敬地站起来,双手举杯;还有碰杯,声音要清脆悦耳,这才显得有气派。

还有那些与酒相关的人物,更是有趣得很。

像史湘云,喝醉了就直接躺在
花园里的石头上睡着了,嘴里还嘟囔着诗句,那模样真是憨态可掬。

而王熙凤呢,虽然精明能干,但在酒桌上也是豪爽得很,喝酒从不扭捏。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令文化:
一、酒令的概念
酒令,又叫"酗酒",是古代汉文化里的一种礼节,即宴会双方相礼,多以饮酒为仪式。

其主要内容是以饮酒令作序,以禁止饮酒者的禁口令
而结束。

二、酒令的历史
关于酒令的传说,是从春秋时期出现的。

在这之前,古代中国民间流
传着有围酒礼节,即用酒杯围成一圈,以此庆贺。

三、《红楼梦》中的酒令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礼仪中对对
酒令文化最形象最深刻的描述之一,其中描绘了很多不同酒令之间的
故事。

四、金陵十二钗中的酒令
《红楼梦》描写的金陵十二钗中的酒令,可以说是最为常人所熟悉的。

在一次酒会的环境下,黛玉和贾兰通过一系列的酒令,真正表现出了
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对饮酒令文化的仪式、表达。

五、古代贵族的酒令
在《红楼梦》中,贾家的大贵族贾玖和贾母,也是经常举行酒令仪式。

饮酒令不仅仅是一般大众所认可的,贵族们也十分重视,他们会把酒
令当作赞美和表扬的仪式,也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六、结语
《红楼梦》把古代的酒令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可以展现出古人
对酒文化的热爱,也是我们今天深刻理解古典饮酒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红楼梦》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

据统计,《红楼梦》中写到酒事的地方大约有五十多处。

一、酒的种类《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就有二三十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名目繁多。

惠泉酒《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

惠泉酒,是一种南酒。

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一峰下,唐陆羽以为天下第二泉。

泉有上中下三池,水清味醇,用以酿酒,称“惠泉酒”,也叫“三白”。

一次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

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

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

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

”宝玉道:“这个容易。

”金谷酒第十八回,林黛玉诗中有“香融金谷酒”之句。

金谷,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有水流经此,谓之金谷水。

烧酒第三十八回吃螃蟹,贾宝玉要奴婢撤去黄酒,换上合欢花浸的烧酒来。

合欢花烧酒葡萄酒第六十回有西洋葡萄酒的描写。

“见芳官拿下一个五寸来高的小玻璃瓶来,迎光照着,里面有半凭胭脂一般的汁子,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

”芳官拿的不是葡萄酒,而是玫瑰露,但表明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葡萄酒绍兴酒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饮用的就是绍兴酒。

绍兴酒二、酒令酒令雅俗共赏,多种多样,《红楼梦》中对酒令的描写可谓绝妙之至,另人目不暇接。

《红楼梦》中下酒令共有六处:第二十八回在冯紫英家中,宝玉提议行酒令;第四十回在大观园中有刘姥姥在场行酒令;第六十二回行拈阄酒令;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群芳开夜宴”上行酒令;第一零八回薛宝钗生日行酒令;第一一七回贾蔷、贾环、王仁等在外书房喝酒行酒令。

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

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

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一个富贵门第的生活场景。

其中,丰富多样的宴会文化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繁华盛世的图景。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包括宴席礼仪、饮食文化、文人雅集等方面。

首先,红楼梦中的宴席礼仪严谨而讲究。

无论是贾府大宴还是小规模的家宴,都有一整套的礼仪流程。

在贾府的大宴中,首先是排场盛大的迎宾仪式,与来宾互相祝酒致意;然后是宴席全程伴有音乐舞蹈,以增加宴会的喜庆氛围;而酒席过程中,各种仪式也是琳琅满目,如敬酒、敬茶、赏花等。

这些礼仪举止体现了尊重和威严,也展示了贾府的家族地位和社会声望。

其次,红楼梦中的宴会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红楼梦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宴席,如祝寿宴、嫁娶宴、闺房彩宴等。

每一种宴席都有丰盛的菜品和精心制作的点心。

例如,祝寿宴上常见的菜品有“寿桃”、“长寿面”,象征长寿和吉庆;而婚宴中常见的是色香味俱佳的“龙凤酥”,寓意美满和幸福。

此外,不同的宴席还有对应的酒水搭配,如贵重的老酒、花雕酒等,以及精选茶叶。

这些丰盛的美食充分展示了贾府的富足和品位。

再者,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也是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书中,贾府的宴会常常邀请一些才子佳人、文人雅士前来参加。

不仅可以进行文学交流、争鸣辩论,还可以一展才华、争夺宴会的状元之位。

这种宴会聚集了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等各类文人,他们可以共同欣赏诗词、乐曲等文化艺术,互相切磋,耳濡目染。

红楼梦中的许多文学作品便是在这样的宴会中完成的,这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最后,红楼梦中的宴会也展现了社交的重要性。

在宴会中,人们可以结交朋友、拓展人脉。

无论是贾府大宴还是小规模的家宴,都是人们互相交往和沟通的场所。

通过宴会,人们可以建立起各种社交关系,如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商业合作等。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不仅是一个社交平台,也是展示家族地位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酒文化也占据着极重要的一席之地。

描写了众多人物对酒的不同情感,包括品酒、赠酒、斟酒、饮酒、醉酒等,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酒之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品酒之道《红楼梦》中涵盖了丰富的品酒之道,从品酒的器具到品酒的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描写。

品酒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器具,包括壶、杯、盏等,并要注意器具的材质、样式等,以体现品位和文化底蕴。

其次,要注重品尝过程中的细节,如酒的温度、口感、气味等,及时感受酒的味道,产生品酒的美妙感受。

二、赠酒之礼《红楼梦》中的酒文化体现出了赠酒的细致之道,这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表达人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赠酒时要注意礼仪、名分、心意等,选择合适的酒款、器具、礼品等。

赠酒既要有诚意,也要注意场合的适宜性,凸显自己的品位、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三、斟酒之技酒文化中的斟酒技巧讲究精准、细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细节上的差别是成功和失败的分野”之思想,也是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技巧之一。

在斟酒时,要注重规矩,尊重尊卑,注重斟酒的姿势、力度、顺序等,以表达自己的品味与礼仪。

同时也要有亲和心和爱心,将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融入进去,让斟酒成为一种温暖的行为。

四、饮酒之美在《红楼梦》中,饮酒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情感表达。

在饮酒中,既要有品位,又要有思想,把自己与人的关系融入其中,达到一种心灵的相互交融。

在饮酒时,要注意节制,不可过度,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形象,保持优雅和气度。

五、醉酒之悲《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品位的方式,它也揭示了过度饮酒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无论是贾母在酒后的古怪行为,还是王熙凤在酒后的争吵,都暴露出醉酒的危险和悲剧。

因此,在饮酒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节制,避免过度饮酒而导致不良后果。

总之,《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文化,让我们领略到酒文化的千姿百态,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礼节和自我约束,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心意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艳同悲——红楼梦与酒文化酒文化早于儒、道、释诸家文化,以自觉或自在的方式,作用于社会,摇漾着人的性灵,作为人学的文学,无不受着酒文化的影响。

曹雪芹能忍耐“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贫困,却受不了酒渴如狂的折磨,或乞或赊或佩刀质酒,有了酒才能击石作歌,才能用山泉润笔为石兄作传,给闺阁著书。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当然是作者和脂砚斋对天下女儿们命运的总括,同时也是贯串全书的精华。

前八十回对酒的描述有61次,短的几句话,长的横跨五回,人物心灵的展示、人际关系、关目演变、礼仪、伦理、思维方式、习俗等,无不在杯盘左右洋溢尽致。

可以说没有酒便没有《红楼梦》。

后四十回提到酒有15次,但常常是刚一提到便嘎然而止,或者反映出与前八十回截然不同的伦理观念。

前后对照,后者显然见绌。

《红楼梦》中各种人物无不在酒力驱使下返真。

曹雪芹能绝妙地刻画出他们酒后性情的摇漾,行动的无形,言语的失控,反映出人的本性。

在情和欲、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矛盾中,展示了“末世”的必然悲剧。

宝玉与“酒” (2914字节 0票 22点击) 林俜 2001/01/02 08:39宝玉与“酒”如果说宝玉在平时对有些事物还有所顾及的话,那么在酒的面前,他的痴狂则信马由缰。

黛玉无疑是他心目中的绝对女性,情之所致,无以伦比,但为什么偏偏要“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呢?对林妹妹的誓言难道是谎言吗?这是因为酒使宝玉的性意识觉醒。

可卿、袭人、秦钟的事,来源于警幻的秘授,是宝玉鸿蒙未启时之所为,而对宝姐姐的倾心,则是性意识的自觉。

这种自觉的先导是就是酒。

这种自觉对宝玉来说是一种进步,至少是与婚姻联系起来考虑的,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初试”。

宝钗进府之后,增加了矛盾,黛玉的痛苦难以言传。

薛蟠生日,这似乎与钗黛无关,但这件事对宝玉来说非同小可。

宝玉第一次和冯紫英、蒋玉函这样的男人畅饮,第一次听到薛蟠、云儿那种“女儿喜”“女儿悲”的酒令,第一次体察到妓女佐酒的情态,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象云儿这样的妓女用什么方式疼人。

席上,宝玉的酒令比别人文雅些,但在全部《红楼梦》里,宝玉开口唱曲儿只有这一次,而曲文本身也与他的诗迥乎不同,表现的是一种欲望,而不是隐情。

这种本性的欲醒是趁着酒兴抒发出来的。

性情的摇漾,才使宝玉敢于和蒋玉函结为至交,才使宝玉酒醒之后陷于情与欲的矛盾之中。

他一面对黛玉发誓“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一面转过脸来就被宝钗的肉体美惊呆了: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下来。

宝钗原生得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膀子若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长在她身上,正是恨我没福。

”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钗形容,只见面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就)呆了。

男性的初步性感受是通过视觉,宝玉的欲望在“非礼勿视”的家庭中显然是大胆妄为的,同样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而这是在酒的催化下产生的。

康德说:“在目的王国里,一切或者有价值,或者有尊严。

有价值的东西,能够作为某些东西的等价物而代替它。

相反,超过一切价值的宝贵的东西,因之也不承认任何等价物的东西,就是有尊严的东西。

”黛玉的“情”对宝玉的“欲”是一种约束与压抑,最初宝玉认为鱼与熊掌都好,甚至感到宝钗比黛玉更美。

宝玉也领会到宝钗的体贴贤惠。

也有过各种试探与感情上的纠葛。

但紫鹃的一句玩笑,使他知道了林妹妹就是他的生命。

心灵的默契是一种尊严,性意识的觉醒,不过是一种价值。

宝玉做为一个男人,最终摆脱不了欲望。

尽管他似乎都想清楚了,但一见到“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签子时,那种无来由、无目的冲动又使他痴呆了。

但他毕竟用据有尊严的爱情制导了天然的欲望。

在情与欲的矛盾中,宝玉是美的。

尊严是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代替的。

酒引起情欲,情欲又受制于爱情,这便是宝玉与酒的一种特殊关系。

“酒是色之媒”如果有普遍意义的话,对宝玉来说却是极个别的事。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与其说是女儿们给宝玉过生日,倒不如说是宝玉情愿为丫环、戏子们所驱使.历史上男人饮酒要女人来“佐酒”,而在《红楼梦》中,宝玉倒情愿为女儿们佐酒。

在两千多年的男权社会里,人们以为“酒为色之媒”,而却宝玉却用他的心净化了女性与酒的关系。

这在酒文化发展中,也是新的突破。

宝玉痴情、雅欲,对姊妹、丫环、戏子的赤诚之心,给了她们欢愉,启发了她们的灵性,升华了他们的灵秀之气。

这就使客观环境更容不下她们,而她们也愈不能向客观环境妥协,或速死,或出家,她们的悲剧便铸就了。

黛玉与“合欢酒” (3752字节 1票 28点击) 林俜 2001/01/02 08:40黛玉与“合欢酒”人们只注意到黛玉为诗魔所缠,而忽视了她被酒鬼所绕。

只注意到她的孤高,而忽视她的性欲。

有“每日家,情思昏昏”的情态,才有“无赖诗魔昏晓侵”的灵感,才有“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酒令。

做为诗人她孤高,做为少女她情思昏昏。

与宝玉的爱恋中,言语不许有一句唐突,不但孤高,而且近于圣洁。

但她允许“耳鬓厮磨”,走路要宝玉拉起手,流泪要宝玉拭去,被子要宝玉给她掖,早上要宝玉拉她起来……。

她也经常主动的以类似的方式接触宝玉。

女性初步性感受是通过触觉。

黛玉和宝玉一起长大,她习惯了与宝玉的这类接触,时时不可缺少这种感受。

这种感受只能她独占,不能他给别人,特别防范着宝钗,而宝钗庄重,从不与宝兄弟“耳磨鬓厮”。

黛玉、宝钗、宝玉三个人的微妙心理,在饮酒时便都不能遏制了。

第八回三个人在薛姨妈处喝酒。

宝钗软语温存地说着冷酒与热酒的优劣,表达了对宝兄弟的入微体贴,宝玉唯命是听。

黛玉情海里哪容得下这一粒沙子,于是借雪雁奚落了宝玉,并与薛姨妈的对话中旁敲了宝钗的“轻狂”,宝玉对姐姐妹妹不同方式的爱都需要,所以三杯后,“心甜意洽”。

热酒穿肠,三个人的心都表白了,但唯一不能满足的还是黛玉,所以她“一面悄悄的推宝玉,”“一面咕哝说:‘……咱们只管乐咱们的!’”,吃了酒,黛玉才能主动地去推,不推这一下子是不能了结的。

吃了酒,黛玉对爱情的独占性与排他性才会表露无余。

从今以后,只要宝玉吃暖酒,黛玉必定要发疯。

第五十四回,荣国府元霄夜,“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一一按次斟上了。

”“到黛玉前,偏她不饮,拿起酒怀,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着说:‘多谢’。

”那么大的场面,有谁能注意到宝玉要的是冷酒还热酒,有哪个小姐敢在全族男女老少面前把自己的酒杯举到宝玉唇前?况且又时常饥笑别人轻狂!她发疯了。

她笑着说“多谢”,可心在悲伤。

若不是猴头凤姐点出冷酒,热酒的事,恐怕举家上下与千秋万代的读者,都不解这一对情人,在这一杯酒上作的是什么文章。

黛玉本来就是真诚坦率的人,有了酒就更无所掩饰。

人们只知湘云眠石,对黛玉的贪杯并没有注意到。

不过,黛玉的嗜酒是有选择的,给宝钗过生日,错别人的光看戏吃酒,便不自在。

宝玉“拍膝摇头”很快活,她便要“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

’”如果是她满意的酒宴,虽不是海量,却有一种酒家大户的气魄。

第三十八回写道:黛玉放下鱼杆,走至座间,拿起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焦叶怀,丫头们看见,知她要饮酒,忙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己斟才有趣。

”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

”宝玉忙接着道:“有烧酒。

”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放下。

斟自饮才有趣,这是酒魔才能体会到的,这时黛玉需要热热的烧酒,宝玉忙接道:“有烧酒。

”实际上没有现成的烧酒,如果有就不必差人去烫了。

宝玉说有,不但殷情而且大胆,是决定要把那合欢花浸的酒拿来给黛玉吃。

黛玉明知是合欢花酒,而且是烧酒,但她欣然接受了,但只吃了一口。

宝黛二人在这传怀接盏中了却了多少心思。

这一切宝钗听见了看见了,“走过来,拿了另一怀子,也饮了一口放下。

”看来,宝钗平时可以“浑然不觉。

”在合欢花酒面前却是耳聪眼明,当仁不让,有你的,就得有我的,你饮一口,我也不多。

在一壶合欢花酒面前,三个人的真情毕露,黛玉的矜持,宝钗的宽厚,都被坦诚的少女的心愿所人替。

这次合欢花酒是宝玉主动地表达心愿,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时,却是黛玉暗暗地为自己祈祝了。

大家饮酒抽签,该黛玉抽签了,她默默地想道,“不知什么好的被我掣到方好。

”黛玉心中的“好”自然是并蒂莲理之类。

及抽到手中看时,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花,题着“风露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首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于是饮了酒。

至此,人们都知道黛玉是芙蓉花,但并不知主何凶吉。

宝玉曾作《芙蓉女儿诔》,黛玉与他共同切磋,黛玉笑道:“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如此分晰,也太生疏了。

古人异姓陌路,尚可‘肥马轻裘,敝之无憾’。

何况我们!”于是宝玉把原文中的四句改做:“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变色。

作为芙蓉花的黛玉,已预感到不幸的结局即将来临。

黛玉借酒抒怀,时时为自己祈祝早结合欢莲理,而命运却给了她一纸和自己情人合写的《芙蓉女儿诔》,十二金钗中活着看到自己祭文的只有黛玉。

万艳同悲 (2890字节 0票 22点击) 林俜 2001/01/02 08:40万艳同悲《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15次宴会,其中有9次是以女性为核心的,除了宝玉之外,没有任何男人参加。

还有五次是有女性参加的,只有一次,是男性的酗酒。

在有女性参加的宴会里,曹雪芹以他游刃有余的笔触,告诉人们,女性的心灵是无限的“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在《红楼梦》里,酒对男性来说是色之媒,而对女性来说便是诗之媒,古代的诗仙斗酒才有诗百篇,而她们有半盏琼浆便神思飞逸了。

曹植七步才能成诗,而她们在顾盼间便开口落墨了。

如果曹子建也算才八斗的话,那潇湘妃子、枕霞旧友则一石有余。

如果“吟成一句诗,拈断几根须。

”也算美德的话,那这种苦吟的美德只钟情于香菱这样被同情的初学者。

这样说似乎过高地评价了曹雪芹的妇女观,其实曹夫子的发现不过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女儿们的创作与功利无关。

大观园这个女儿国里,这些不幸的灵魂才有了片刻的自由。

史湘云虽然说过“经济仕途”。

但她只觉得这是男人的事,是“爱哥哥”的事,而她自己则是满口温八叉、李逸仙,终日为艺术而艺术,“吃了酒才有诗。

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做诗”,这是她的艺术实践。

即便是宝钗,在写菊花诗时,也只饮了一口合欢酒,“便醮笔到墙上把头一个“忆菊”勾了,底下又赘一个‘蘅’字。

”。

这时的蘅芜君是个飘逸、倜傥的诗人,在酒与诗的领地时里,她也曾脱俗。

所有女子里,黛玉的创作是有目的的,然而的她的目的不是玉堂金马登高第,而是要高山流水遇知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