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同步练习
初中地理练习题-1-2 人口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基础篇】1.(2020·重庆市綦江区石角中学八年级月考)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基数大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答案】C【解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答案选C。
2.(2019·云南玉溪市·八年级期中)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B【解析】人口政策不仅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可解决其他相关人口问题,①不正确;人口政策的制定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②正确;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正确;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正确。
故B符合题意。
选B。
3.(2021·广西百色市·八年级期末)2020年11月1日开始,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A.6.02亿B.10.32亿C.12.95亿D.13.40亿【答案】D【解析】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13.4亿,D正确,故选D。
4.(2021·山东菏泽市·九年级期末)我国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意在()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B.有效增加人均耕地面积C.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缓解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答案】C【解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人口下降,为了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劳动力不足问题,目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C正确。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不能解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A错误。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课文原文、知识点、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题

第2 自然段是关于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
第 3 自然段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相爱护、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读下面这段话。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四句话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的。
4.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
他以崇高的品格,获得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976 年1 月8 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 月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
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
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
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五、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____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_去死,就比___________还轻。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生活在周口店,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原始人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1973年考古学家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中国某早期人类化石地层中出土了三件石器,这三件石器为石英岩打制而成,同时还在化石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炭屑。
由此推断,考古学家挖掘的这一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地层是A.元谋人化石地层B.北京人化石地层C.山顶洞人化石地层D.半坡人化石地层知识点二北京人【重难点】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A.定居生活B.学会用火C.饲养家畜D.种植粮食4.(贵州安顺中考真题)下图是考古学家根据某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复原的头像,经测定,其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据此判断,这一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丁村人D.半坡人5.下列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B.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D.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6.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
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等。
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A.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C.石器是生产生活的唯一工具D.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了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
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请回答:(1)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制造的?山顶洞人制造的工具比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何进步之处?(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答出4点)知识点三山顶洞人8.(四川内江)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册答案学习从来无捷径。
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
同步是给大伙整理的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下面练习册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同步练习尖萼外语教学七年级上册答案散步一、1.B 2. 拆歧蹲霎 3.折(zhé)折断拆(chāi)拆散歧(qí)分歧枝(zhī)枝条颗(kē)颗粒棵(kē)一棵树4.委屈粼粼分歧5.略二、6.(1)把母子二人的情态显现出来,儿子诚恳、孝敬,母亲年迈顺从。
(2)表现“我”强烈的责任感,而下文的最终决定又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恭敬。
7.引起读者的阅读天赋,同时提示了疑点文章的叙事线索。
8.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要多走走。
9.我的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10.“我”伴同儿子的时日居鼠。
11. A心情郁闷 B借酒浇愁C心有余悸D忐忑不安12.一个是其父作者因一场噩梦而对父亲惦念不已,非得通过电话“听到父亲的声音”才安心。
另一个事例是父亲因为没人接电话竟疑心儿子全家是否煤气中毒了,特地赶来察看。
13.两件事情虽然琐屑琐屑反而有典型意义,第一件之事表现了作者深深的孝敬之情,第二件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彻骨的关爱之情,感人至深。
这种父子间无微不至的“牵挂”,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爱。
正是这种亲情依附于着那种我们这个世界,凉爽着我们的心灵,并使人生放发出绚丽的神秘色彩。
以小见大。
14.“劈头就问”表现了哥哥焦急万分,担心儿子全家煤气中毒;“缓缓地说”没法是因为父亲得知没接线员的原因,儿子全家平安以后,内心感到轻松释然。
表情表情描写要抓准眼神和脸色,答案略。
15.示例:牵挂是风雨中的一把贴纸,漆黑里的一束亮光,保护、照亮着我们的记忆。
秋天的怀念一、1 tān huàn shì qiáo cuì xuâ xiǔ shàn 2 长--常忘—望坚—艰复—覆 3恳切地请求;形容说话啰嗦,唠叨;神经系统上或心理上对外界脑部事物反应很快;水泼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的茂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练习(含答案)同步练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坚韧(rèn)淳朴(chūn)狭小(xiá)覆灭(fù)B.谦逊(xùn)豆浆(jiāng)豁亮(huò)犁耙(pá)C.聚歼(jiān)迸裂(pēng)摁倒(èn)掐住(qiā)D.溜达(liú)掰开(bāi)憋闷(biē)过瘾(yǐn)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奔(___)流坚rèn(___)chún(___)朴迸(___)裂军yú(___)里huò亮(___)犁耙(___)过瘾(___)3.找出并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红高梁_____自毫_____豆桨_____愤不顾身_____4.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这场激战整整__________(延续持续)了8个小时。
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___________(蜂拥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__________(摔扔),向敌人__________(扑奔)去。
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2)我就__________(推踹)开门,__________(扑闯)了进去。
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儿哭,看不见人。
……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儿的腿,我就一把__________(抓拽)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5.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____)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____)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人教版2021-2022学年-有答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期中测试(二)语文试题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期中测试(二)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教悔(huì)抽屉(ti)文绉绉(zhōu)B.绯红(fēi)绰号(chuò)深恶痛疾(è)C.铿锵(kēng)犀利(xī)夏水襄陵(xiāng)D.广袤(mào)泄气(xiè)沿溯阻绝(sù)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微妙骤雨僵绳筋疲力尽B.躁热轮廓诘责鹤立鸡群C.荧光吹嘘匿名正襟危坐D.粗糙愚顿黝黑抑扬顿挫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王冰冰是央视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笑容甜美,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二、语言表达请仿照下面波浪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给我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结合《童年》一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我又撤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文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又搬到外祖父那里“了?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四、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同步练习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7 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卷4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隅.yú山冈.gǎng 覆.灭fùB.迸.裂bèng 朝鲜.xiǎn 聚歼.jiānC.袭.过来xí烧着.zháo 踹.开chuàiD.豁.亮huò憋.闷biē犁耙.bà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坚韧淳朴谦逊军隅B.掷下掐住摁倒迸裂C.隋金山丁振岱过瘾袭过来D.短褂什物豁亮瘪闷3.对选项中语句使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比喻、排比)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喻)C.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比喻)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C.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A.刚强高尚宽广谦逊B.高尚刚强谦逊宽广C.谦逊刚强高尚宽广D.宽广高尚刚强谦逊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写出下列画线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①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②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
……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有动,……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7.成语之最。
例: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最昂贵的稿费﹣﹣最长的腿﹣﹣最高的巨人﹣﹣最大的差距﹣﹣最大的手术﹣﹣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8.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人身权同步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身权同步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简答题 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专属自然人所享有的权利包括( )。
A.名誉权B.人格权C.知识产权D.生命健康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2.下列各项中,构成侵犯肖像权的是( )。
A.在寻人启事中使用失踪人的肖像B.新闻报道中使用该领导人的肖像C.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中使用被通缉者的肖像D.在照相馆橱窗中陈列未经本人同意使用的照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3.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
A.名称权B.署名权C.肖像权D.监护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4.下列人身权利中,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 )。
A.隐私权B.健康权C.荣誉权D.姓名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5.下列人身权利中不属于身份权的是( )。
A.监护权B.。
荣誉权C.配偶权D.名誉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6.配偶权是人身权利中的( )。
A.身份权B.隐私权C.物质性人格权D.精神性人格权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7.法人和个体工商户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包括( )。
A.姓名权和名誉权B.名誉权和经营权C.经营权和隐私权D.名称权和名誉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8.不属于身份权所具有的特征是( )。
A.身份权不是民事主体的必备权利B.身份权具有权利义务两位一体性C.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固有的一项权利D.身份权必须以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或资格为前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9.关于荣誉权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荣誉往往能够给权利人带来各种利益B.荣誉人有权享有荣誉权直接体现的财产利益C.作为荣誉权客体的荣誉只能是正面的、积极的评价D.荣誉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民事主体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身权简答题10.简述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正确答案:所谓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固有的,经法律认可、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人》习题精选一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妥协()(2)倾向()(3)摧残()
(4)恶劣()(5)腐朽()(6)摔垮()
2.按拼音写汉字。
(1)狂wàng()(2)保zhàng()(3)坚rèn()
(4)zēng()恨(5)kuì()败(6)yì()制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1)疲备不堪()迫不急待()
(2)藏克家()避峰芒()
(3)永往直前()开僻道路()
(4)不曲不挠()头昏脑涨()
4.结合句意,解释划线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牛马:像牛马那样。
B.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抬举:抬起往上托。
C.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别人:指人民大众。
D.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他: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活:肉体存在。
5.下面标点符号中引号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A.两个都是表示引用B.两个都是表示否定讽刺
C.依次为表示否定.讽刺D.依次为表示引用.否定讽刺
6.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中,作者直接引用了鲁迅的诗句“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2>《有的人》一诗用朴素.精练的语言塑造了典型鲜明的诗歌形象,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
<3>《有的人》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4>诗歌是同小说.散文.记叙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
7.文体常识
(1)《有的人》作者是(),它选自(),是一首()诗。
(2)《论鲁迅》是一篇纪念性的简短的演说式论文,属于()文范畴。
二.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8.诗中两个“活”,两个“死”各有什么不同含义?
9.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10.本诗2——4节,围绕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两种人作了具体形象的对比。
通过回忆请依次概括出各小节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1)第2节:
(2)第3节:
(3)第4节:
11.第2节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12.选择正确答案
(1)《有的人》一诗中“有的人”,第一种人指()
A.不劳动而专门享受的人
B.封建帝王
C.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
(2)第二种人指()
A.古今一切革命者
B.鲁迅
C.鲁迅和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3)第一种人的本质特征是()
A.骄横腐朽,骑在人民头上想不朽。
B.极端自私自利,一切从个人出发。
C.名利思想严重,虚荣心极强。
(4)第二种人的本质特征是()
A.克己奉公,任劳任怨
B.热爱人民,为人民甘愿奉献一切
C.埋头苦干,不计名利
(5)这首诗通过集中,凝炼的诗句,突出了鲁迅()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甘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
B.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顽强斗争的精神。
C.不惧怕敌人威胁,具有牺牲精神。
(6)贯穿全诗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对比.排比
B.反复.拟人.比喻
C.比喻.反复.对比
1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出“有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点明,读者也知道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