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蒸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蒸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蒸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防止发生伤亡事故,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经批准后执行,如有违反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处理。

二、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安全规章、作业指导书等相关公司制度,不得更改工艺指标。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2、操作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护具,认真做好交接班相关工作。

3、上岗后应对本岗位所属设备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各种设备与安全附件应保持完好状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护栏、钢梯达到安全要求,发现问题不可私自处理,应该尽快向班长回报,请检修工处理。

4、进料满至第一视镜中间,先开硫铵回流,方可关硫铵进料阀。

缓慢开蒸汽阀,严禁在蒸发器中无料液的情况下通入蒸汽。

5、严格控制蒸发器沸腾液面(实际液位控制在第二视镜),防止液面过高而造成跑料或液面过低(第一视镜以下)造成干烧或浓度过高造成堵塞。

6、生产过程中如遇停电或遇下道工序发生各种故障,蒸发岗位短期停车,应开回流阀,关硫铵进料阀,关加热蒸汽阀,立即向班长汇报,查清原因。

7、稳定真空度,防止真空度过高或波动产生气带液,并使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备管道严重腐蚀及循环水的水质污染。

8、生产过程中,不得擅离岗位,有事经班长同意和有人代岗,方可离开。

9、在停车清洗时,要确认蒸发器内物料全部放完后方可加水清洗,每次清洗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10、在完成本班作业后需做好辖区内卫生。

在清洗地面时应避免水溅到电机。

电动机及电气控制系统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止在手湿的情况下接触开关电源。

蒸发机房操作规程

蒸发机房操作规程

蒸发机房操作规程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蒸发机房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供操作人员在蒸发机房工作时的准则和指导。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蒸发机房的操作人员。

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安全鞋和手套。

2. 在操作蒸发机房前,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蒸发机房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3. 确保蒸发机房设备运行前,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过程必须符合安全程序。

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蒸发机房的设备,包括水循环系统、温度控制和防火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操作步骤1. 操作人员在进入蒸发机房之前,必须先检查房间温度和湿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2. 操作人员需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蒸发机房设备。

3. 在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应时刻监控各项指标,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并及时调整设备参数以保持稳定运行。

4. 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进行报警,并按照规定的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5. 操作人员离开蒸发机房时,需确保设备已经处于停止状态,并关闭相关设备的电源。

故障排除1. 操作人员在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首先检查是否有供电问题。

2. 若故障无法排除,操作人员应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并遵守维修人员的指导进行处理。

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及时报警。

2. 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紧急疏散,并采取必要的灭火措施。

保养维护1. 操作人员定期对蒸发机房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部件等。

2. 定期检查和清理设备的滤网和散热器,确保设备的通风和散热效果良好。

3. 进行设备保养时,操作人员应按照制定的保养计划进行操作,并记录保养细节。

安全警示1. 操作人员在蒸发机房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严禁擅自离开岗位或进行其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2. 禁止在蒸发机房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3.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蒸发机房的安全告警和警示标识,遵守安全管理规定。

蒸发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蒸发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蒸发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作为化工及相关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蒸发器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由于蒸发器工作时需要承受高温、高压、有毒、易燃等多种环境因素,因此,蒸发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发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蒸发器的安全操作规程1.1 初次启动前的准备在初次启动之前,需要进行如下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及管路在操作前,需要仔细检查相关设备和管路,确保能够正常运行。

对于长期停机的蒸发器,还需进行彻底的防腐处理及清洗。

(2)检查安全阀蒸发器内部的安全阀是保障安全的重要设备,在操作前需要检查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3)检查电气设备和仪表在使用前,需要检查电气设备和相关仪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2 启动前的操作在正式启动前需要进行如下操作:(1)排空空气打开进料、出料和蒸汽管道阀门,排空蒸发器内部的空气。

(2)填充材料在引入混合材料前,需要先加入一些液体来填充蒸发器。

1.3 正常运行的操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控制流量蒸发器内部的流量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免发生爆炸等严重事故。

(2)控制压力蒸发器内部的压力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及时排污在蒸发器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排污排放,保持蒸发器内部清洁。

(4)定期维护蒸发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最好采用封闭方式进行,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蒸发器的保养规程2.1 维护保养周期蒸发器的保养周期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保养。

2.2 保养内容蒸发器保养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洗需要彻底清洗蒸发器设备及管道,清除可能产生腐蚀、结垢、尘埃等物质,对蒸发器进行彻底的清洗,以提高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2)更换密封件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及实际使用情况,在每次保养时检查密封件的安全情况,并进行更换。

(3)润滑对蒸发器的相关部件进行润滑,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蒸发操作规程

蒸发操作规程

蒸发开车前必须检查:(张岩峰)1、各泵注油并试运转正常2、各设备、管道、阀门水试正常3、各放空阀关闭4、抽真空及冷凝系统正常5、安全淋浴器准备好并检查过6、佩带防护用品蒸发开车程序一、长期车开车程序1、进EV-1301前的阀门(37VD-PL)必须关闭。

2、D-2001的关闭装置必须关闭。

3、为保证液下管的密封,向T-7001中充水或二次蒸汽冷凝液,直到LIC-7001显示达到90%。

设置LC-7001为自动,关闭LCV-7001。

4、向T-1201中充纯水或蒸汽冷凝液,在T-1201与LCV-1103之间的所有设备和管道都要充满,LIC-1203显示大约70%,设置控制回路为自动,关闭LCV-1103。

5、开启冷却水,通过C-7001的流量大约为118m3/h,通过HE-1104的流量大约28m3/h6、打开HE-1104进水阀和出水阀。

7、向蒸发器中充入碱液,按下列步骤:·打开流向碱液泵P-1101/1201A/B的液封水(检查冷却水出口流量应为约20 l/h左右)。

·调整FIC-1105为手动操作,设置为设计能力的30%。

·调整LIC-1101/1201为手动操作,设置为正常的50%。

·启动P-1001A/B碱液流入EV-1101。

·一旦LAL-1101停止报警,开启P-1101A/B,打开流向EV-1101的回流阀门,经过HE-1102/1103,碱液流入EV-1201。

·LIC-1101设置为自动(设定值48%)。

·LAL-1201一停止报警,开启P-1201A/B并打开去EV-1101的回流阀门。

·填充直到LAH-1201报警,设置LIC-1201为自动模式(设定值50%)。

蒸汽加热和冷凝部分投入运行。

·设置TCV-1202为手动模式,设定为3~4%,少量蒸汽应该进入EV-1201。

·稍微打开EV-1201壳侧和T-1201的排放阀,一有蒸汽从其中一排放阀内放出,即关闭阀门。

三效蒸发操作规程

三效蒸发操作规程

三效蒸发操作规程
《三效蒸发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确认设备及管道的清洁度,如有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2. 检查设备及管道的密封性,确保无漏水情况。

3. 准备所需原料和辅助设备,确保可以连续进行蒸发操作。

二、操作流程
1. 开启设备电源,启动加热系统进行预热。

2. 将原料加入设备中,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进料流速,保持适当的进料量。

3. 调节蒸发器的温度和真空,以满足不同物料的蒸发需求。

4. 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操作过程中设备运行稳定。

5. 定期检查和清理设备内部结构,防止结垢和积灰影响蒸发效率。

三、安全操作
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设备外壳和管道,以免烫伤。

2. 确保设备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3.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受伤。

4. 若设备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切勿强行继续操作。

四、关机及清理
1. 停止原料供给,并等设备冷却至安全温度后,停止设备运行。

2. 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残留物,并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

3. 关闭设备电源,并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三效蒸发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为产品的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

蒸发器操作规程

蒸发器操作规程

蒸发器操作规程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液体转变为气体。

它在许多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包括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

为了确保蒸发器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工作,下面给出了蒸发器操作规程。

一、蒸发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蒸发器设备的运行状况,确认设备无损坏、漏水等问题。

2. 检查蒸发器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确保通风良好。

3. 确认蒸发器所需的原料是否充足,并检查原料的质量和储存条件。

4. 根据需要整理和清洁蒸发器设备和周围的工作区域。

二、蒸发器操作步骤1. 打开蒸发器设备的电源。

2. 检查蒸发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相关仪表,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启动蒸发器设备,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节,包括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

4. 加入适量的原料到蒸发器中,根据需要调整进料速度。

5. 定期检查蒸发器设备的工作情况,包括进料和出料速度、蒸发器温度等参数,并记录相关数据。

6. 注意观察蒸发器出料口是否正常,避免原料泄漏或喷溅。

7.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蒸发器设备的附件,包括传热介质、冷却系统等。

8. 如遇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压力异常等,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蒸发器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在操作蒸发器设备时,应保持机器清洁,避免杂物堆积。

3. 严禁在蒸发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随意调整或更改设备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5. 在操作蒸发器设备时,严禁酒后和疲劳情况下操作。

6.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蒸发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

7. 在操作蒸发器设备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8. 如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避免事故发生。

四、蒸发器操作后的清理工作1. 停机后,关闭蒸发器设备的电源。

2. 清理蒸发器设备和周围的工作区域,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清除杂物等。

短程蒸发器的操作规程

短程蒸发器的操作规程

短程蒸发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短程蒸发器一、安全操作规程1.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1.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及冷却系统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可安全操作状态。

1.3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1.4 在操作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严禁饮食、吸烟等非工作行为。

二、设备准备工作2.1 检查设备的供货和排放管道是否畅通,并确保设备与供料和收液设备连接正确。

2.2 检查蒸发器内的加热管是否有结垢或损坏,并及时清理或更换。

2.3 检查液位计和压力计是否正常,并校准相关指示工具。

2.4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可以运行稳定。

三、操作步骤3.1 打开设备的进料阀门,将待蒸发的液体缓慢加入到蒸发器中,避免发生喷溅。

3.2 打开设备的加热系统,将蒸发器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液体燃烧或沸腾溢出。

3.3 根据需要调节设备的进料速度和蒸发速率,保持一个稳定的液位和温度。

3.4 定期检查设备内部的结露水情况,如果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3.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蒸发器内部,以防危险发生。

四、设备停机与维护4.1 当停止操作时,首先关闭进料阀门,待蒸发器内的液体完全排空后再停止加热系统。

4.2 清理蒸发器内的残留液体,并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漏油、渗漏等问题,及时处理。

4.3 定期维护设备的加热管和进料管道,清除结垢和堵塞物,并保持设备的清洁。

4.4 需要更换零部件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原厂配件,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更换和检修。

4.5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紧急情况应急措施5.1 在发生设备故障、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2 当发生火灾时,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

蒸发操作规程

蒸发操作规程

蒸发操作规程
一、关闭放液阀,注入溶液(3/4),测波美度。

二、打开加热阀,沸腾后每2小时测一次波美度、温度。

三、液体下降后补液到五分之四。

四、波美度40时,开搅拌,每小时测一次波美度、温度。

波美度
50时补最后一次液,30分钟测一次波美度、温度。

五、波美度大于52度小于53度时,打开放液阀放液到沉降池,溶
液放完后,关闭阀门,注入溶液。

六、液体在沉降池沉淀不低于3分钟,不大于5分钟,打入冷却槽
并打开水循环搅拌、降温。

七、冷凝温度30℃左右槽内发现大量结晶体(约占2/3时)放入
冷凝池。

注意事项
一、防止打液冒槽、外溢。

打液、补液时不得离岗。

二、要熟悉开关、阀门的位置。

三、防止杂物尤其是铁类物品掉入槽、池内。

四、每测一次波美或温度要作记录,交接班必须交待清楚。

离心操作规程
一、启动、关停、刹车、试运行无故障后,放入装料袋。

二、往装料袋内投入适量的结晶体,并使其分布均匀。

三、启动离心机待其达到最高速运转1分钟,关停离心机并待机刹
车二、三次,待离心机完全静止后,拿出料袋,卸至产品堆放
处,反复操作。

注意事项
一、非离心机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启动。

二、离心机运转时不得触摸,高速时不准刹车。

三、电机、电路出现故障或离心机偏重运行,立即关停。

四、发现问题找电工、维修工,不得擅自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岗位操作规程编写人:审核人:生产部:安环部:设备部:总经理: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目录第一章岗位任务 (4)1.蒸发岗位任务 (4)2.岗位控制点 (4)3.岗位职责 (4)4.巡检 (4)第二章工作原理 (6)第三章工艺流程 (7)一、降膜蒸发原理 (7)二、工艺流程概述 (7)第四章物料特性 (8)第五章工艺指标 (9)第六章操作要点 (11)1.1停车操作要点 (11)1.2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 (11)1.3浓度控制操作要点 (11)1.4蒸汽的操作要点 (11)1.5蒸发不正常现象及处理 (11)第七章开停车方案 (14)一、开车前的准备 (14)二、开车必备条件 (14)三、第一次开车、短期停车后再开车及长期停车后再开车 (15)第八章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 (19)1.蒸发岗位泄漏应急处理方案 (19)2.安全生产 (19)第九章岗位典型案例分析 (21)1.工艺事故 (21)2.设备事故 (21)3.质量事故 (21)第十章附录 (23)1.交接班制度 (23)2.巡回检查制度 (23)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4)4.烧碱基础知识 (24)第一章岗位任务1.蒸发岗位任务将电解岗位所送来的32%烧碱通过蒸发器加热的办法提浓到50%后配合物流灌装外卖;大部分送至片碱工段生产成品片碱。

2.岗位控制点抓好一个环节,控制两个浓度、两个温度,一个真空度,实现一个目标。

3.岗位职责3.1 岗位定编定员本岗位定编定员4人3.2 各级人员职责组长职责:负责岗位上生产交接班;负责系统生产平衡和监控重点工艺指标;认真监督落实工段各项生产指令;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班长、值长及工段领导汇报;熟悉本岗位工艺过程及设备状况,熟练掌握岗位设备的操作以及保养方法,负责对组员进行培训,提高岗位人员操作技能。

组员职责: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物料性质、生产原理及安全消防基本知识,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准确及时填写好生产原始记录,服从小组长安排,协助组长做好本岗位日常操作;4.巡检4.1巡检路线及内容:巡检路线为操作室——一楼泵房——槽区——二楼换热器——三楼真空泵———四楼——回操作室。

巡检内容:各机泵密封水是否正常,油位、温度、声音有无异常;各压力表是否正常,各液位是否在指标内,管道是否有漏点,并按时翻各巡检牌。

一楼泵房:监控8台泵正常运行,1个冷凝液槽。

槽区:监控各泵的正常运行,中间槽液位及伴热正常。

二楼换热器:监控5台换热器,分离器液位。

三楼:监控真空泵的正常运行及真空度。

四楼:各物料的进料情况。

4.2巡检频率每小时一次4.3巡检记录记录各碱槽液位、蒸发器温度、成品碱温度及分析结果第二章工作原理1、生产方法和技术特点青海24 万吨/年蒸发装置,采用最先进的三效降膜逆流碱蒸发工艺技术,将离子膜烧碱电解工序送来的(32% NaOH)烧碱溶液,用蒸汽及二次蒸汽加热的方法进一步浓缩成50% NaOH,冷却至45℃后作50%液碱出售。

2、本装置有如下技术特点:2.1、降膜蒸发器,本身具有传热系数高,蒸发强度大、设备紧凑、容易操作控制等特点;加之特殊设计的蒸发室,并具有碱液和二次蒸汽分离好的特点。

2.2、三效降膜逆流碱蒸发工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碱蒸发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能耗低,这是由于逆流次级效蒸发器的碱液沸点较低(浓度低),可以利用前效加热室的蒸汽冷凝液预热进本效的碱液,如E0301。

并用Ⅱ效降膜蒸发器的冷凝液,排入Ⅲ效降膜蒸发器的加热室进行闪蒸产生二次蒸汽,用于Ⅲ效降膜蒸发器的加热,这样相应增加了各效的加热蒸汽量,另外末效排出的二次蒸汽(较顺流)温度低,因此增加了温差,从而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2.3、采用喷水减温汽化,将过热蒸汽变为饱和蒸汽,一方面增加了加热蒸汽量,另一方面减少了降膜蒸发器所需的传热面积。

第三章工艺流程一、降膜蒸发原理本工序采用降膜蒸发工艺生产高浓度液体烧碱,其蒸发原理是将碱液从蒸发器顶部进入,经过布液器均匀布液下到蒸发器加热室上管板,在经过造膜器进入加热室加热管内,碱液在加热管内壁往下呈均匀的膜状。

此膜状碱液被加热管外蒸汽加热后得到浓缩,浓缩的碱液及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蒸发器下部蒸发室进行汽液分离,因此形成低压,在压差的作用下,汽液分别形成高速强烈紊流,此强烈紊流的膜状蒸发具有很高的蒸发效率。

二、工艺流程概述电解工序来的32%NaoH 进电解中间槽F0301 然后由电解碱泵J0301A/B 送入Ⅲ效降膜蒸发器E0303 中,碱液经蒸发浓度由32%浓缩至36.5%左右,该蒸发器(蒸发室)蒸发产生约-0.091Mpa(G)的二次蒸汽进入表面冷凝器C0306中用循环水对二次蒸汽进行冷凝,少量不凝的惰性气体由真空泵J0306A/B抽走。

36.5%NaOH通过Ⅲ效碱泵J0302A/B送至Ⅱ效进料预热器C0304、C0303 中,预热后的碱液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E0302 中,通过E0302 蒸发器碱液被浓缩至42%左右,E0302 蒸发器(蒸发室)产生的二次蒸发作E0303 蒸发器(加热室)的热源,同时E0302 蒸发器(加热室)产生的蒸汽冷凝液也进入E0303 蒸发器(加热室)闪蒸作为附加热源,42%NaOH通过Ⅱ效碱泵J0303A/B送至Ⅰ效进料预热器C0301、C0302中,预热后的碱液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E0301 中,而E0301 蒸发器(加热室)采用管网供给的1.0MPa(G)蒸汽作为热源。

E0301 蒸发器(蒸发室) 蒸发产生大于或等于50%NaoH 的碱液通过Ⅰ效碱泵J0304A/B 送至Ⅰ效进料预热器C0301,Ⅱ效进料预热器C0304 回收热量后进碱冷却器C0305冷却器,用循环水冷却至45℃以下送出界区,进入工厂液碱罐区。

表面冷凝器C0306排出的冷凝液和Ⅲ效降膜蒸发器E0303(加热室)蒸汽冷凝液均进入冷凝液爱槽F0303,再用冷凝液泵J0305A/B 加压后,送出界区作为化盐或其它回用水。

Ⅰ效降膜蒸发器E0301(加热室)蒸汽冷凝液经冷凝液排放罐F0302 液位控制,进Ⅰ效进料预热器C0302、Ⅱ效进料预热器C0303、预热碱液自身被冷却后返回锅炉房回用。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PID)见:S1028-1-41-0320-01-07第四章物料特性1、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24万吨/年50%NaOH(折100%NaOH)(32%-50%NaOH)年操作时间8000 小时操作范围60~110%2、产品规格NaOH浓度50% (wt)Fe2O3 ≤6.4 ppmNaCl ≤62.5 ppmNaClO3 ≤35ppm温度≤45℃3、公用工程规格 63.1 蒸汽压力 1.0Mpa(G)温度185℃(饱和或最高194℃)3.2纯水电导率:max. 1×10-5ohm-1cm-1SiO2:max. 0.1 ppmFe:max. 0.1 ppm压力:0.25 MPa(G)温度:环境温度3.3低压蒸汽压力:0.3 MPa(G)温度:饱和温度3.4冷却水供水压力:0.4 MPa(G)回水压力:0.25 MPa(G)供水温度:32 ℃回水温度:40 ℃污垢系数:0.006 m2.deg-k/w3.5装置空气界区外压力:0.6 MPa(G)无尘、无油温度:环境温度3.6仪表空气界区外压力:0.6 MPa(G)露点:-40℃无尘、无油温度:环境温度第五章工艺指标1 42%NaOH 流量FT-303 m3/h 32~592 E030二次蒸汽压力PT-330 MPa(G) 0.1~0.153 E0301 碱液温度TE-306 ℃163~1704 E0301 液位LT-304 mm 990~14105 蒸汽压力PT-301 MPa(G) 0.95~1.16 蒸汽流量FT-305 kg/h 9292~170357 E0301 入口碱温度TE-305 ℃1548 E0301入口蒸汽温度TE-308 ℃178~1859 36.5%NaOH 流量FT-302 m3/h 37~6810 E0302 二次蒸汽压力PT-331 MPa(G) -0.058~-0.04811 E0302 碱液温度TE-304 ℃109.412 E0302 液位LT-303 mm 1040~146013 E0302 入口碱温度TE-303 ℃10614 32%NaOH 流量FT-301 m3/h 43~7815 E0303 二次蒸汽压力PT-332 MPa(G) -0.093~-0.08816 E0303 碱液温度TE-302 ℃6717 E0303 液位LT-302 mm 1290~171018 E0303 入口碱温度TE-301 ℃7019 成品碱流量FT-304 m3/h 39.120 成品碱温度TE-307 ℃40~4821 真空泵吸入压力PT-333 MPa(G) -0.096~-0.08922 进C0306循环水流量FT-311 m3/h 506~93023 出C0306循环水温度TI-313 ℃4024 F0303 液位LT-306 mm 810~190025 F0302 液位LT-305 mm 200~75026 F0301 液位LT-301 mm 2300~580027 仪表空气压力PT-340 MPa(G) 0.45~0.75第六章操作要点1.1停车操作要点1.1.1停车时,应先关蒸汽调节阀,后停I、II、Ⅲ效泵。

1.1.2冬季停车,应打开导淋、回流阀,排尽管内、泵内余碱,还要用冷凝液清洗。

1.1.3冬季停车,应先停成品碱换热器循环水,或是对换热器保温,以避免成品碱结晶堵管。

1.1.4若短时停车,则尽量保持I、II、Ⅲ效打闭循环。

1.2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1.2.1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若短时停车,碱液保温打闭循环;开车过程切忌过猛,切忌超温、超压、超浓度。

1.2.2保持温度、压力、流量三稳定,降膜蒸发器液位不超过指标。

1.2.3加减量控制均匀缓慢,工艺指标不超点。

1.2.4加强过程控制,跟踪蒸汽消耗值,随机取样分析,调整比重值。

1.2.5成品碱温度控制在低限。

1.2.6成品槽内碱液不宜存放时间过久。

1.2.7定期清洗成品槽,清洗泵进口滤网。

1.3浓度控制操作要点碱液的浓度主要是控制I效温度和出碱的比重,操作上要注意蒸汽加入量,Ⅲ效真空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4蒸汽的操作要点在长期停车后开车,引蒸汽时要注意防止液击引发安全事故,主要是蒸汽引入时会因刚开始管道是冷管,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引过快会使冷凝水快速推进,在弯头和阀门处撞击而引起管道震动甚至断裂,在法兰处击穿垫子喷出伤人,故引汽时要先打开导淋,缓慢启引汽阀门,待暖管后导淋内无冷凝液排出后再逐步开大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