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练习题2

合集下载

化学21《胶体》测试(旧人教版选修)

化学21《胶体》测试(旧人教版选修)

胶体一、选择题1.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萃取B.蒸馏C.过滤D.用激光笔照射2.浊液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A.外观浑浊不清B.浊液没有丁达尔现象C.不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3.“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有丁达尔效应B.能全部透过半透膜C.不能透过滤纸D.所得分散系不稳定4.以下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有尘埃的空气B.纯水C.食盐水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5.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且通电后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而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时无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时有明显的光带6.以下分散系均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酒、生理盐水、花生油B.雾、含灰尘颗粒的空气、有色玻璃C.水晶、金刚石、冰D.大理石、高岭石、电石7.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A.稳定的液体B.透明的液体C.混合物D.化合物8.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A.静置,有沉淀现象的是胶体B.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C.能透过滤纸的是溶液D.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是溶液9.以下关于Fe(OH)3胶体的制备,正确的操作是A.将FeCl3 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B.将FeCl3 溶液滴入热水中,得到黄色液体即可C.将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液体即可D.将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10.面粉的生产车间必须严禁吸烟,主要的目的是A.防止烟尘杂入面粉 B.保护工人健康C.防止污染环境 D.防止发生爆炸1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

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练习2-1-2

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练习2-1-2

课后作业2-1-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区别开来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且同种胶体微粒吸附同种电荷2.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双选)()A. 分散质的粒子都可以通过滤纸B. 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C. 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3. 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 mol·L-1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 mol·L-1的硫酸混合振荡;②把1 mol·L-1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1 mol·L-1 NaOH溶液滴到1 mol·L-1FeCl3溶液中,可行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D. ①②③4. 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 该胶体中胶体粒子大小约为10-9~10-7cmB.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C. 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D. 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5.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 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6.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 2 mol·L-1 NaOH溶液B. 2 mol·L-1 H2SO4溶液C. 2 mol·L-1 MgSO4溶液D. FeCl3溶液7.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 溶液中溶质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微粒能通过半透膜C.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明显的光带D. 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8.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渗析法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用丁达尔效应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B.Fe(OH)3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在通电的情况下胶粒向直流电源的正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C.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即得到Fe(OH)3胶体D.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动,然后继续煮沸,制备Fe(OH)3胶体9.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食品胶体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胶体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胶体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胶体化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多糖?A. 果胶B. 阿拉伯胶C. 明胶D. 琼脂答案:C2. 食品胶体中,哪种类型的胶体具有最大的稳定性?A. 乳状液B. 悬浮液C. 溶胶D. 凝胶答案:C3. 食品中常用的增稠剂有哪些?A. 淀粉B. 蛋白质C. 多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食品胶体的稳定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pH值B. 温度C. 离子强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功能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C. 稳定食品的乳化体系D.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答案:C6. 食品胶体化学中,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稳定剂?A. 糖B. 盐C. 脂肪D. 蛋白质答案:D7. 食品胶体中的凝胶形成主要依赖于什么?A. 温度B. pH值C. 离子浓度D.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答案:D8. 食品胶体的分散相颗粒大小通常在什么范围内?A. 1-100纳米B. 1-100微米C. 1-100毫米D. 1-100厘米答案:B9. 食品胶体中的溶胶和凝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颗粒大小B. 稳定性C. 流动性D. 颜色答案:C10. 食品胶体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增强?A. 增加电解质浓度B. 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C. 使用表面活性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食品胶体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食品胶体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改善食品的质构、稳定性、口感和外观。

例如,通过使用增稠剂和稳定剂来改善食品的粘稠度和稳定性,使用乳化剂来稳定乳化体系,以及使用凝胶剂来形成食品的凝胶结构。

2. 解释食品胶体中的“溶胶”和“凝胶”的概念。

答案:溶胶是一种胶体系统,其中分散相颗粒均匀分布在连续相中,具有流动性。

凝胶则是一种胶体系统,其分散相颗粒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能够固定连续相,从而具有半固体或固体的性质。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1.(2011杭州高一质检)英国《自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答案: D2.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凝结核(通常是灰尘颗粒)遇冷而产生的,属于气溶胶。

答案:D新课标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氢氧化铁胶体带电C.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D.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电荷解析: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由于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阳离子而使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而整个胶体不带电; 由于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方法分离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胶体能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荷,胶粒之间电性相互排斥,而使胶粒不会聚沉。

答案: B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效应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解析:纳米碳均匀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一般胶体的性质。

答案: C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后又溶解的是( )A.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B.2 molL-1的硫酸溶液C.2 molL-1的硫酸镁溶液D.2 molL-1的乙醇溶液解析:加入硫酸,先发生聚沉,又因硫酸和氢氧化铁能发生反应而溶解。

胶体与表面化学试卷

胶体与表面化学试卷

试卷(一)一、是非题(4×5=20分)1、一物体其比表面越大,表面能也越大。

2、对于液体,其液面为凸面时,表面张力的合力指向液体外部。

3、过饱和蒸气形成的原因是新生的微小液滴的蒸气压大于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4、作布朗运动的粒子的平均位移与其质量无关。

5、固—液相界面存在双电层是电动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二、填空题(4×5=20分)1、F为亥氏自由能,A是面积,表面张力σ_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两液滴的饱和蒸气压P1>P2,则相应的液滴半径r1___r2。

3、根据溶液吸附的吉布斯方程,可知当___0,当(为溶质活度)时,溶液表面发生正吸附。

4、θ为接触角,当COSθ=____时(填数字),液体完全润湿固体。

5、H+和Li+对负溶胶聚沉能力比较,H+____Li+。

三、单选题(4×5=20分)1、液体的内压力和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A)产生的原因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B)产生的原因相同而力的作用方向不同(C)力作用点相同而方向不同(D)产生的原因不同2、防毒面具吸附毒气而基本上不吸附氧气是因为(A)毒气密度比氧气大(B)毒气是物理吸附,氧气是化学吸附(C)毒气吸附速度快,氧气吸附慢(D)毒气液化温度高,氧气液化温度低3、BET 吸附理论最基本的假定是(A)固体表面各处不均匀的,吸附能力不相同(B)同层被吸附分子间有作用(C)固体表面是多分子层吸附(D)固体表面只有物理吸附4、表面活性剂在结构上的特征是(A)一定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B)一定具有脂肪酸基或氨基(C)一定具有磺酸基或高级脂肪烃基(D)一定具有羟基和高级脂肪酸基5、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及悬浮液最简单而灵敏的方法是:(A)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B)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C)观察丁达尔现象(D)自测试题(一)答案一、是非题(4×5=20 分)1.Yes 2.no 3.yes 4.yes 5 .yes二、填空题(4×5=20 分)1.= 2. < 3. < 4. 1 5. >三、单选题(4×5=20 分)1.B 2. D 3. C 4. A 5. C四、双选题(8×5=40 分)1.D,E 2. B,C 3. C,E 4. A,C 5. A,D试卷(二)一、是非题(4×5=20分)1、在等温等压下且组成不变时以可逆方式增加表面积做的功,量值等于表面能。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贾晓辉1.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现象的是A.电导B.电泳C. Brown运动D. 沉降平衡2.在Tyndall效应中,关于散射光强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B 随入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 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D 随粒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3.对As2S3水溶胶,当以H2S为稳定剂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KCl B. NaCl C. CaCl2 D. AlCl34.用等体积的0.05mol·m-3AgNO3溶液和0.1mol·dm-3KI溶液混合制备的AgI 溶胶,在电泳仪中胶粒向A.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能确定5.对一胶粒带正电的溶胶,使用下列电解质聚沉时,聚沉值最小的是A. KClB. KNO3C. K2C2O4D. K3[Fe(CN)6]6.电动电势ζ是指A. 固体表面与滑移面的电势差B. 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的电势差C. 滑移面与溶液本体的电势差D. 紧密层与扩散层分界处与溶液本体的电势差7.外加电解质可以使溶胶聚沉,直接原因是A. 降低了胶粒表面的热力学电势0B. 降低了胶粒的电动电势ζC. 同时降低了0和ζD. 降低了|0 |和|ζ|的差值蒋军辉胶体化学一.填空题1.溶胶系统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是; ;。

2.在超显微镜下看到的光点是 ,比实际胶体的体积大数倍之多,能真正观测胶体颗粒的大小与形状的是_。

3.溶胶的动力性质包括。

4.用和反应制备溶胶当过量时胶团结构式为。

当过量时,胶团结构式为,在电泳实验中该溶胶的颗粒向移动。

5.关于胶体稳定性的D LVO理论认为,胶团之间的吸引力势能产生于;而排斥力势能产生于。

6.当用等体积的溶液制备Ag Br溶胶,其胶体结构为,请标出胶核,胶粒,胶团,上述溶胶在中,聚沉值最大的是。

7.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在分散介质中的移动称为。

8.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表现为 ,电学性质表现为。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胶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的混合物,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胶体的练习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1.(2011•杭州高一质检)英国《自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答案: D2.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凝结核(通常是灰尘颗粒)遇冷而产生的,属于气溶胶。

答案:D新课标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氢氧化铁胶体带电C.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D.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电荷解析: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由于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阳离子而使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而整个胶体不带电; 由于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方法分离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胶体能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荷,胶粒之间电性相互排斥,而使胶粒不会聚沉。

答案: B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效应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解析:纳米碳均匀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一般胶体的性质。

答案: C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后又溶解的是( )A.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B.2 mol•L-1的硫酸溶液C.2 mol•L-1的硫酸镁溶液D.2 mol•L-1的乙醇溶液解析:加入硫酸,先发生聚沉,又因硫酸和氢氧化铁能发生反应而溶解。

表面胶体化学

表面胶体化学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胶体的电泳性质现象表明( C )。

A.分散介质带电B. 胶体粒子带正电C. 胶体粒子带电D.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

A.淀粉溶液B.食盐水C.泥水D.碘酒3.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C )A. HLB值大,易形成W/O型B. HLB值小,易形成O/W型C. HLB值大,易形成O/W型D.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4. 以KI为稳定剂,一定量的AgI溶胶中,分别加入下列浓度相同的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使溶胶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量最小者为( A )。

A. La(NO3)3B. NaNO3C. KNO3D. Mg(NO3)25.胶体系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 C )。

A.光的反射B. 光的透射C. 光的散射D. 光的衍射6.下列实验中,能得到胶体的有( B )溶液,边加边振荡A.在1mol/L的KI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0.01mol/L的KI溶液,边加边振荡B.在0.01mol/L的AgNO3C.将蔗糖加入水中并振荡D.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7.下面说法与DLVO理论不符的是:( C )。

A. 胶粒间的斥力本质上是所有分子范德华力的总合B. 胶粒间的斥力本质上是双电层的电性斥力C. 胶粒周围存在离子氛,离子氛重叠越大,胶粒越不稳定D. 溶胶是否稳定决定于胶粒间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的总效应8. 明矾静水的主要原理是( B )。

A. 电解质对溶胶的稳定作用B. 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C. 对电解质的敏化作用D. 电解质的对抗作用9.下列各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该胶粒的带电情况为( A )。

A. 带负电B. 带正电C. 不带电D. 不能确定10.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A )。

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B. 溶解已达到饱和C. 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D. 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二、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1. 溶胶粒子的表面电荷的来源有离子吸附、固体物质的电离和晶格的取代三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使用瑞利(Reyleigh) 散射光强度公式,在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A) 溶胶粒子的大小(B) 溶胶粒子的形状
(C) 测量散射光的波长(D) 测量散射光的振幅
2.
(1)超显微镜在胶体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研制是利用的原理是:( )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透射(D) 光的散射
(2)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E) 粒子的实像(F) 粒子的虚像(G) 乳光(H) 透过光
3.
有人在不同pH 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
泳速/( m2/s·V) 0.50 0.18 -0.25 -0.65 -0.90 -1.25
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
(A)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
(B)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4.20
(C)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
(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
4.
对电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相内的电位
(B) 电动电位的值易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D) 电动电位一般不等于扩散电位
5.
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
(A) 特有的分散程度(B) 不均匀(多相)性
(C) 动力稳定性(D) 聚结不稳定性
6.
用新鲜Fe(OH)3沉淀来制备Fe(OH)3溶胶时,加入的少量稳定剂是:()
(A) KCl (B) AgNO3 (C)FeCl3 (D)KOH
7.
明矾净水的主要原理是:( )
(A)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B) 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
(C) 电解质的敏化作用(D) 电解质的对抗作用
8.
下列诸分散体系中,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
(A) 纯净空气(B) 蔗糖溶液
(C) 大分子溶液(D) 金溶胶
9.
沉降系数(S) 的物理意义是,在重力场中
和离心场中的表达式分别是和。

10.
当用白光照射有适当分散度的溶胶时,从侧面看到的是__________光,呈__________色,
而透过光则呈__________色。

若要观察散射光,光源的波长以______者为宜。

11.
可以根据超显微镜视野中光点亮度的强弱来估计胶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一个小体积范围内粒子数的变化情况来了解溶胶的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闪光现象可以大致判断胶粒的_________。

12.
逐滴加入适量的盐酸稀溶液于Al(OH)3溶胶中,溶胶产生的现象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化学凝聚法制成Fe(OH)3胶体的反应如下:
FeCl3 +3H2O =Fe(OH)3(溶胶) +3HCl
溶液中一部分Fe(OH)3有如下反应:
Fe(OH)3 +HCl =FeOCl +2H2O
FeOCl =FeO+ +Cl-
则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混合等体积的0.08 mol·dm-3 KI 和0.1 mol·dm-3 AgNO3溶液所得的溶胶。

(1) 试写出胶团结构式
(2) 指明电泳方向
(3) 比较MgSO4,Na2SO4,CaCl2电解质对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