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绕组的连接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三角形、Y形接线方法及区别(详细解释)

三相异步电动机三角形、Y形接线方法及区别(详细解释)图电机接线柱上图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柱,很多同志看到六个接线柱就懵逼了,不知道如何接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电动机的接线问题。
一、两种接法三相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中,接线方法有两种:△和Y形,Y形习惯又称为星形接法。
U1 V1W1W2U2 V2U1 V1W1U2 V2W2图a电机三相绕组U1 V1W1 W2U2 V 2星形(Y)联结3 ~U1 V1W1 W2U2 V 2三角形(△)联结3 ~图b 电机Y形和△接法图c 电机连接片三相异步电动机三个绕组一般用U、V、W三个字母表示,位置如上图a所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绕组的接线组并不是上下对应的,而是错开的,三相异步电机基本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最好把这个位置记住;错开的原因是△接线时比较方便,大家注意图b,接线时只需要通过连接片(如图c所示)把接线柱上下联结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不错开接成△接法就比较麻烦了;图b中的另一种接法就是Y形接法,通过连接片把三个接线柱横着联结起来。
这两种接法接线方式,总结下就是△竖着接线,Y形横着接线;大部分情况是这样,但是大家不能死记硬背,大家还是要理解,才能举一反三。
图电机△接法图电机Y形接法二、两种接法的区别经常有人问我,这两种接法有什么区别?区别是这两种接法的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不一样,其他参数都一样;所以这两种对负载来说没有区别。
所以,在实际应用时不管选择哪一种接法,都能正常工作;一般根据电源的电压进行选择,那种电压容易接引,就选哪一种。
图某电机铭牌上图是一个电机的铭牌,可以看出△和Y形接法的电压分别是220V和380V,还有另一种常用电机△和Y形接法的电压分别是380V和660V;Y形接法的电压是△接法电压的根号三倍。
这两种接法的功率是一样的,P=UI,因为△接法电压小,所以△接法的电流就大,同理Y形接法的电流小;所以工程上多选用Y形接法,因为Y形接法的电流小,在选择导线时,导线可以细一些,可以省一部分钱,比较经济。
电动机绕线操作方法

电动机绕线操作方法电动机绕线操作方法是制作电动机的重要步骤之一,其目的是将绕组固定在定子铁心槽中,以实现电动机运转时的电磁感应。
一、绕线前准备在进行电动机绕线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工具:电动机定子,预先制作好的绕组线,绝缘胶带,绕线钩等。
二、绕线步骤1. 清洁定子首先,需要清洁定子的槽,确保槽中不会残留灰尘、油污等杂质。
可以使用清洁剂或者刷子进行清洁。
2. 固定起始端将绕组线的起始端固定在定子的槽边,使用绝缘胶带进行固定,确保起始端不会松动或者脱落。
3. 绕制线圈使用绕线钩将绕组线围绕定子的槽,保持线圈的紧凑和整齐。
每绕一圈,需要使用绝缘胶带进行固定,确保线圈不会松动。
4. 进行绕线层数根据实际要求和设计,绕制所需的线圈层数。
每绕完一层线圈后,需要使用绝缘胶带进行固定。
5. 固定终止端绕制到最后一层时,需要将绕组线的终止端固定在定子的槽边,同样使用绝缘胶带进行固定。
6. 绝缘处理完成线圈的绕制后,需要进行绝缘处理,以确保线圈在运行时不会受到外界影响。
可以使用绝缘漆进行涂覆,或者使用绝缘胶带进行包覆。
7. 进一步处理根据具体要求,还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如切断起始端和终止端的多余线头,进行整理和修剪。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动机绕线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第一,需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受伤。
2. 要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发生意外。
3. 绕线钩等工具要保持整洁,以免污染绕组线。
4. 在绕线过程中要保持稳定和均匀,避免出现不均匀和松动的情况。
5. 绕线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绕组的质量符合要求。
6. 严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拆卸绕线,以免破坏电动机的性能和安全。
总结:电动机绕线操作方法分为准备工作、绕线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部分。
正确的绕线操作可以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在进行绕线操作时,需要保持谨慎和细心,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绕组质量符合要求。
三相电动机电机线圈绕法图解

三相电动机电机线圈绕法图解
先看铭牌,它是电机绕线的依据
用冲子把废线清理干净
这是废线
查数据,0.90和0.96的圆铜漆包线两根并绕47匝
用线模100的和95的,大大小大大小,距离115公分
然后绕线
绕三个,每个有6个线圈
其中一个首头和尾头的线头留长些
裁纸
数据
放好
放好
开始下线
开始先下A相,两把
接着再下C相,要吊两相的把下C相是向后空一槽
然后下B相,空两槽,还要掏把
然后C相不掉把了,要复把这样一直组下去
开始吊把的最后要复把最后插入相间绝缘纸
整理形状
最后浸漆,用灯棍烘烤直至线圈端部硬了即可
4极36槽
注意以下几点:每相只有首头和尾头,中间无接头。
在组线时要
时刻记得掏把和反把。
到最后只有首头和尾头6个头中间无任何接头。
绕组为交叉式的,电机绕组有链式的,同心式的,交叉式。
超过15千瓦以上就是双层嵌法,接线是多路接法儿。
修电机要的是工艺,熟能生巧,修潜水泵工艺要求更高,手要轻,快,稳.。
电机绕组星形接法

电机绕组星形接法
电机绕组的星形接法是将电机内部的三个绕组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节点,而另一端则分别接入三相电源上。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电机内部的三个绕组的一个端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节点。
2. 再用短路线将接线盒中的U2、V2、W2接线柱短接起来。
3. 然后从U1、V1、W1接线柱分别引出导线,与三相交流电源的3根相线连接。
星形接法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电压和电流,适合于低载荷或者负载变化较小的工作条件。
但是,它的起动转矩较小,不太适合于重载启动。
在运行过程中,电机绕组的相电流与线电流之间呈现出根号3的关系,所以其绕组电流较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电工。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是电动机的两种常见接法,用于将电动机的绕组连接到电源上。
这两种接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绕组的连接方式。
星形接法(Y 接法)是将电动机的三个绕组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称为星点。
另外三个端点则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三相线上。
在星形接法中,每个绕组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相电压的 1/√3,即约为 220V(对于 380V 电源)。
这种接法适用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380V 及以下的情况。
三角形接法(△接法)是将电动机的三个绕组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
三个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三相线上。
在三角形接法中,每个绕组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即380V。
这种接法适用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380V 以上的情况。
选择星形接法还是三角形接法主要取决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电压。
一般来说,星形接法适用于低电压电动机,而三角形接法适用于高电压电动机。
在电动机的铭牌上通常会标明其额定电压和接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变电动机的接法之前,必须确保电动机已经停止运行,并断开电源。
同时,还应该根据电动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正确的接法,并按照相关的接线图进行连接。
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接法的更改,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电机制造商。
三角形接法与星形

三角形接法.
还有电压方面的区别:星形接法与三角形接法输出的相电压分别为220V与380V
星形连接的三个绕组,每一端接三相电压的一相,另一端接在一起,不接任何一相电,也可不接零线,这样每个绕组的电压是相电压,也就是每相对地的电压,也就是通常指的220V。
同一电机三角形接法功率是星形接法的三倍
星型接法的运转电流要比三角形接法的高
就是说马达启动时绕组为Y连接,待转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是再转换为三角连接。
这种启动方法可使每相定子绕组所受的电压再启动时降低到电路电压的1/根号3(不会打根号了),其电流为直接启动时的1/3。
由于启动电流的减小,启动转矩也同时减小到直接启动时的1/3。
三相星形接法电动机的每相绕组只能承受220V电压.他们接为星形后适合380V电压.三相角接电动机的每相绕组能直接承受380V电压,他们接为星形后适合660V电压.一般不能改变电动机的接线方式.只有电动机绕组为角接功率较大时(大于14KW)时需要用星形接法启动.减小启动电流和导线截面.
1、 同样一台电机,可以安装绕成Y型绕组,也可以安装绕成△型绕组;
三相电机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接法是设计时固定的接法形式,不能随便更改的。例如三相380V星形接法改为三角形接法,其适应电压是三相220V的。三角形接法改为星形接法,其适应电压是660V的。电动机是大功率的,为避免起动电流过大对线路产生冲击,一般是将三角形接法改为星形接法启动,起动后转换回三角形接法运行的。Y系列电机3KW以下均是星形接法,4KW以上均是三角形接法。
5、Y型绕组在三相对称性不好、电源对称性不高时,不会出现环流,但会出现零点飘移,三相工作严重不对称;
Y系列电动机绕组维修接线图

1。单层迭式:总线圈数=24/2=12;极相组数4*3=12; 每组线圈数=
12/12=1;极距=24/4=6。 单层每组线圈所跨占的槽间必须留4个空槽,以供另二相嵌线。所以节距必须比极距减小一 个槽距,节距=6-1=5(1~6)。
2
12
10
8
6
4
B。 二平面法
次序
槽别
外档 里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
9
12 5
8
3
6
11 2
7
10
八。四极18槽布线接线图
显极式至少有4*3=12个线圈,只能嵌双层,如庶极式刚磁场不均匀,故一般不用。
总线圈数=18;极相组数=4*3=12;每组线圈数=18/12=1.5;
采用单双圈;极距=18/4=4.5;节距=4。5-0。5=4(1~5) 嵌线顺序:每嵌好一槽向后退,依次逐槽嵌下去。单圈和双圈交替进行。
双圈取 8(1~9).嵌线有二种:
(A)嵌好双圈的二槽 后,向后退空一槽嵌单圈.再向后退空二槽 嵌双圈,以此类推.
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槽 外 1 18 16 13
12
10
7
6
4
别档
里
3
2
17
15
14
11 9 8 5
档
(B).嵌好一相后,再嵌另一相..
三相感应电动机绕组布线
接线图范例
一 。二极 12 槽布线接线图
三相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原理

三相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原理三相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原理是指将三相电源通过绕组连接到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上,以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
下面将从三相电源、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三相电源三相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原理是建立在三相电源的基础上的。
三相电源由三个线圈组成,每个线圈都与电源的三个相线连接。
三相电源的电流是互相平衡的,相位差120度,形成一个旋转磁场。
这个旋转磁场是电动机正常运行的基础。
二、定子绕组定子绕组是安装在电动机的定子上的。
它由三个相同的绕组组成,分别被称为A 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
每个绕组都绕在同一个铁芯上,在铁芯上形成一个等间隔分布的线圈。
每个绕组上的导线按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绕组。
定子绕组的结构使得电流能够在三个绕组之间顺序流动,形成一个旋转磁场。
三、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是安装在电动机的转子上的。
它一般由一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线圈上绕有导线。
不同类型的电动机转子绕组结构不同,但都是为了产生转动力矩。
最常见的转子绕组是感应电动机中的鼠笼式绕组。
鼠笼式绕组由多个平行的导线组成,导线两端连接成环。
当定子绕组中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相互作用时,会在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会在导线中形成一个磁场,与定子绕组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转动力矩,使转子绕组开始转动。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三相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原理是通过三相电源、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
三相电源提供了旋转磁场,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则通过感应电动势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动力矩。
这种结构原理使得三相电动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绕组的连接方法[工程技术]一般电动机定子的绕组首、末端均引到出线板上,并采用符号D1、D2、D3表示首端,D4、D5、D6表示末端。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六个线头可以按其铭牌上的规定接成“Y”形或“△”形。
但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电动机三组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标记遗失或首、末端不明的情况,此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判刑。
1用小灯泡和电池法①先判断同一相绕组的两线端。
用两节干电池和一小灯泡串联,一头接在定子绕组引出的任一根线头上,然后将另一头分别与其它五根线头相接触,如果接触某一引出线端时灯泡亮了,则说明与电池和灯泡相连的两根线端属于同一组,按此法再找出另外两相统组的两根同相线端,并—一做好标记。
②将任意两相绕组与小灯泡三者串联成一个回路,将第三相统组的一端串联一电池,另一线与电池的另一极碰触一下,如果灯泡发亮(根据变压器原理,串联两相统组的瞬间感应电势是相迭加的,所以灯泡发亮),则表明两相绕组是首末串联,即与灯泡相连的两根线端,一根是第一根的首端Dl,另一根线端是第二相的末端D5,若灯泡不亮,则说明两相串联绕组所产生的瞬间感应电势是相减的,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总感应电势为零,故灯泡不亮。
这表明与灯泡相连的两根线端都分别是两相绕组的首端D1和D2(或者认为是末瑞D4与D5也可以),并做好首末端的标记。
③将已判知首末端的一相绕组与第三相统组串联,再照上述方法判别出第三相绕组的首末端,最后都做上D1~D6的首末端标记,以便接线。
在上述方法中,应当注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电池电压要相配合,否则会因电流太小,使灯泡该亮而没有亮,造成误判,所以,应把两相串联绕组的线端对调一下,再测试一次,若两次灯泡均不发亮,则说明感应电流太小,适当增加电池节数(增高电压)或更换一只额定电压更小的灯泡即可。
同样道理,也可采用220V或36V的交流电源和白炽灯来代替电池和小灯泡。
但为了防止过高的感应电势烧坏灯泡和绕组,应将灯泡和电源对调串入绕组中,即原单相绕组处(串联电地处)接入白炽灯,原两相绕组串联灯泡处换接入交流电源,判别方法与前述相同,但要特别注意安全,同时应注意,换用交流电源后,接通绕组线圈的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免线圈过热,影响其绝缘。
2用万用表和电池法①用万用表电阻挡代替电池与小灯泡,测出各相绕组的两根线端,电阻值最小的两线端为一相绕组的线端。
②将万用表选择开关切换三测直流电流档(或直流电压档也可以),量程可小些,这样指针偏转自明显。
将任意一组绕组的两个线瑞先标上首端D1和末端D4的标记并接到万用表上,并且指定首端D1接万用表的“-”端上,末端D4接天用表的“+”端上。
再将另一相绕经的一个线端接电池的负极,另一经端去碰触电池正极,同时注意观察表针的瞬间偏转方向,若表针正奔移(向右转动),则与电池正极碰期的那根线端为首端,与电池负极往连接的一根线端为末端,做好首末端标记D2和D5。
若万用表指针瞬间反转移(向左转动测该相绕组的首末端与上述到别正好相反。
③万用表与绕组的接线不动,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判别第三相绕组的首末端。
该方法的原理也是利用变压器的电磁感应原理。
需注意的是观察电池接通时那一瞬间的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方向,而不应是电池断开绕组时的瞬间万用表的指针偏转变化。
3利用电动机转子的剩磁和万用表法①用万用表电阻挡判别出同一相绕组的两线端,方法同前。
②将三相绕组并联在一起,用万用表的毫安档或低电压档测量并联绕组两端的电流或电压,同时转动转子一下,如果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表明是定子绕组的三个首端(D1、D2、D3)并联在一起,三个未端(D4、D5、D6)并联在一起。
若万用表指针转动,则说明不是首端相并和末端相并,此时应一相一相地将每相绕组调一个头,观察表针情况,直到万用表指针不动为止,便可做好首末端标记。
此方法是利用转子中的剩磁在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的方向关系来判别的,所以电动机转子必须有剩磁,即必须是运转过的或通过电的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作电动机运行的三相异步电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感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
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
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
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当向三相定子绕组中通过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产生了一个以同步转速n1沿定子和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
由于旋转磁场以n1转速旋转,转子导体开始时是静止的,故转子导体将切割定子旋转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
由于导子导体两端被短路环短接,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
转子的载流导体在定子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电磁力对转子轴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电动机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电角度),通入三相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绕组是电动机的组成部分,老化,受潮、受热、受侵蚀、异物侵入、外力的冲击都会造成对绕组的伤害,电机过载、欠电压、过电压,缺相运行也能引起绕组故障。
绕组故障一般分为绕组接地、短路、开路、接线错误。
现在分别说明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一、绕组接地指绕组与贴心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
1、故障现象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2、产生原因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转子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检查方法(1)观察法。
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
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
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需依据经验判定,一般说来指针在“0”处摇摆不定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4)试灯法。
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若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冒烟,则该处为绕组接地故障点。
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
若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出现火花,说明绕组尚未击穿,只是严重受潮。
也可用硬木在外壳的止口边缘轻敲,敲到某一处等一灭一亮时,说明电流时通时断,则该处就是接地点。
(5)电流穿烧法。
用一台调压变压器,接上电源后,接地点很快发热,绝缘物冒烟处即为接地点。
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超过半分钟;大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电流,到接地点刚冒烟时立即断电。
(6)分组淘汰法。
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里面且烧灼比较厉害,烧损的铜线与铁芯熔在一起。
采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依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此处不一一介绍。
4.处理方法(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的应先进行烘干,当冷却到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烘干。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涂漆,再烘干。
(3)绕组接地点在槽内时,应重绕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最后应用不同的兆欧表进行测量,满足技术要求即可。
二、绕组短路由于电动机电流过大、电源电压变动过大、单相运行、机械碰伤、制造不良等造成绝缘损坏所至,分绕组匝间短路、绕组间短路、绕组极间短路和绕组相间短路。
1.故障现象离子的磁场分布不均,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电动机运行时振动和噪声加剧,严重时电动机不能启动,而在短路线圈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毁。
2.产生原因电动机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垫好或整形时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
3.检查方法(1)外部观察法。
观察接线盒、绕组端部有无烧焦,绕组过热后留下深褐色,并有臭味。
(2)探温检查法。
空载运行20分钟(发现异常时应马上停止),用手背摸绕组各部分是否超过正常温度。
(3)通电实验法。
用电流表测量,若某相电流过大,说明该相有短路处。
(4)电桥检查。
测量个绕组直流电阻,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以上,如超过,则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5)短路侦察器法。
被测绕组有短路,则钢片就会产生振动。
(6)万用表或兆欧表法。
测任意两相绕组相间的绝缘电阻,若读数极小或为零,说明该二相绕组相间有短路。
(7)电压降法。
把三绕组串联后通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得读数小的一组有短路故障。
(8)电流法。
电机空载运行,先测量三相电流,在调换两相测量并对比,若不随电源调换而改变,较大电流的一相绕组有短路。
4.短路处理方法(1)短路点在端部。
可用绝缘材料将短路点隔开,也可重包绝缘线,再上漆重烘干。
(2)短路在线槽内。
将其软化后,找出短路点修复,重新放入线槽后,再上漆烘干。
(3)对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时切断全部短路线,将导通部分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供应急使用。
(4)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要全部拆除重绕。
三、绕组短路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
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故障现象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产生原因(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