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食俗——我们最爱的主食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1 .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生食:稍加处理,直接食用 熟食:以烧和烤为代表
烹饪:多种烹调技艺
2 .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食物搭 配。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包括:
主食
菜肴
饮料
主食: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中,主食主要为粮食作物:米饭、面食。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粮食作物的品种不同,主食的原料和制作方
总之,在中国传统的的饮食中可以 看出中国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在饮 食习惯里,能够具体而微妙地体现出中 国文化的某些特性。
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鱼肉、蛋乳、油脂、蔬菜、 瓜果、调味六种类型,把这六种食料进行合理的搭 配和烹制,进而产生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烹调艺术, 形成了不同的菜系。
饮料:
常常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包括酒、茶、奶等。
中国各民族中普遍盛行饮酒的习俗。但由于采用的原料、配制方法和 饮酒习俗不同,酒在各民族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也不同。
中国是茶的故乡,各地饮茶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此外,有些瓜果类食品,也是很好的清凉饮料。
3 .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食品加工上 —— 以热食、熟食为主。 饮食方式上 —— 讲究聚食制。 食具方面 —— 使用筷子。
《吕氏春秋·本味》
“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 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 除膻”。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 烹制和食用过程中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 风俗习惯,又称食俗。
它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的 事象之一。
中国烹任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一、中国饮食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述
1 .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2 .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3 .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饮食偏好习俗:不同地域的独特饮食偏好

饮食偏好习俗:不同地域的独特饮食偏好

饮食偏好习俗:不同地域的独特饮食偏好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域的差异导致了各地人民的饮食偏好和习俗也大不相同。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气候、地理和历史背景。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中国不同地域的独特饮食偏好。

1. 北方与南方的差异中国的南北地域差异很大,这也反映在当地人的饮食偏好上。

北方气候寒冷,所以北方人更喜欢吃一些高热量、热的食物来保暖。

而南方则气候较暖和湿润,人们更喜欢吃一些清淡、凉的食物来消暑。

1.1 北方的饮食偏好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比如面条、馒头和饺子。

面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烹饪,比如炒面、拌面和炖面。

面食既有丰富的口感,也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北方人还喜欢吃一些油腻的东西,比如炸酱面、麻辣烫和锅贴。

1.2 南方的饮食偏好南方人则更喜欢米饭和米粉。

米饭是南方人每餐必不可少的主食,他们更倾向于用米饭搭配各种菜肴。

另外,南方人还喜欢吃一些清淡的汤,比如酸辣汤和鱼头汤。

2. 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中国的东部与西部地域差异同样很大,不同的地理环境导致了东西部人民的饮食偏好和习俗也有很大的不同。

东部地区的气候湿润,产业比较发达,所以东部人民饮食更加多样化。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食材和菜肴。

东部地区以海鲜和蔬菜为主,比如江浙菜和粤菜。

这些菜肴注重色香味俱全,口感丰富。

2.2 西部的饮食偏好西部地区地处高原和山区,气候干燥,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西部人民的饮食偏好更偏向于简单实用,以谷物和肉类为主。

他们喜欢吃面食和青稞等粗粮,同时也会烹饪一些牦牛肉和羊肉。

3. 岭南与西南的差异中国的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着不同的饮食偏好和习俗。

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大多数人都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所以他们喜欢海鲜和蔬菜。

而西南地区则山高水长,地处高原和山区,所以他们偏好于喜欢吃辣和油腻的食物。

3.1 岭南的饮食偏好岭南人民的饮食以广东菜为主,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菜系之一。

广东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的口感,所以他们喜欢用炖、煮、烤等简单的烹饪方式。

主食有哪些

主食有哪些

主食有米饭、小麦、玉米、土豆、甘薯等:
1、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国南方主食。

米饭可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

2、小麦: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

3、玉米: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4、土豆: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

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5、甘薯:又名甜薯,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

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大米、白面

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大米、白面

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大米、白面南米北面,南方人常常是以大米作为主食来食用的,而北方人则是更喜欢馒头、面条一类的面食。

除此之外其它地方也都有着他们独特的主食,你知道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吗?店铺小编在本期中国饮食文化中带你一起了解吧!【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大米、白面】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

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

谷类和薯类是中国人民主要的能量来源,我们每一餐都离不开米饭、馒头、大饼、面条或者其他谷类、薯类制品。

在农村,这些谷类食物占到居民一日三餐提供能量的80%以上,而城市居民也超过50%。

主食是指组成当地居民主要能量来源的食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即是谷类作物。

例如大米、白面、玉米及其制品,有的地方薯类也是主食的一部分。

米饭、面条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视为身材“大敌”,尤其在运动健身后对它们敬而远之,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运动与膳食营养补给中,除了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水之外,最重要就是碳水化合物的补充。

”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介绍:推荐的适宜膳食能量构成是: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为55%~65%;来自脂肪的能量为20%~30%;来自蛋白质的能量为11%~15%。

运动时机体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来参与供能、维持运动强度,并为肌肉和大脑提供能量。

与蛋白质和脂肪不同,身体中的碳水化合物贮备非常有限,如运动时人体得不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应,将导致肌肉出现疲乏而无动力。

不仅如此,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主食还会导致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虽然许多新食品仍主要以谷类、小麦、大米、玉米和燕麦为基础,但是原始谷类早已面目全非,它们大都被“抽筋扒皮”加工成精致面粉,用来制作高品质的馒头、面包、蛋糕、早餐麦片和小吃食品。

我国各省人的饮食文化与习惯

我国各省人的饮食文化与习惯

我国各省人的饮食文化与习惯我国由于地幅辽阔,地域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在不同的地区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再经过历时变迁之后,不断交流融合,最终会聚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同时还能保留各地方的传统饮食。

掌握各地人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技能,以后去不同地方人家做客,或请不同地方人吃饭,了解其饮食文化和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全国各省市人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点。

一. 东北三省饮食习惯东北人主要食杂粮,除大米、白面、小米、玉米、高粱等外,还喜食杂有豆类的二米饭。

五谷杂粮副食品种多,猪肉消耗量大,猪肉炖粉条是农村地区的大众食品。

东北地区民间烹制除多以炖、炒、熬、蒸和火锅外,还喜欢用拌、蘸食法。

概括地说,东北人一般喜欢吃肉食、鱼、虾、野味,重油偏咸。

猪肉炖粉条在哈尔滨一带,俄式等西式菜品也有相当影响,吃面包夹红肠、喝啤酒已为当地一景,不论男士女士均能豪饮。

面包红肠配啤酒有数据表明,东北人均啤酒消费量大大超出其他地区。

大酱、酱制品、酸菜、腌菜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佐餐食品,豆腐、冻豆腐也是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酸菜东北名吃:酸菜血肠,小鸡蘑菇炖粉皮酸菜血肠小鸡蘑菇炖粉皮二. 华北地区饮食习惯河北省河北省简称“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背山面海,环绕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

河北的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牧草丰盛,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繁殖生长。

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水稻及丰富的猪、牛、羊、鸡、鸭、鹅。

其水产品、海产品也相当丰富,鱼虾贝蟹俱全。

河北的果树栽培面积比较大,野生果树资源也很丰富,板栗、核桃、猕猴桃、口蘑、野蕨菜等均很有名;河北丰富的物产为人民饮食的多样性提供了物质保证。

河北主食以面粉、杂粮为主、副食以猪、牛、羊肉、蛋、禽、菜、鱼为佳品,口味偏咸,重油重色,与京津无太大差异。

但由于河北人口众多,是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省份,所以河北的饮食习惯也因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因素而各式各样,难以一一尽述。

中国的日常食俗(表格版)

中国的日常食俗(表格版)

早餐豆浆油条、稀饭馒头与包子、面条餐次午餐简单菜肴、米饭、面点晚餐品种较丰富,米饭、菜点(随意性很强)主食植物为主,谷物为主辅食蔬菜,动物茶消暑止渴、提神醒脑、净化心灵、清除烦恼等饮品白酒消愁解忧、催人幻想、美化生活、激发灵感进餐方式合餐筷子吃面条、拌味、搅打、串联、拨捞等进餐工具小酒杯所有的白酒(一物多用,品种单一)锅做饭做菜,炒、爆、炸、熘、蒸、煮、焖、煨菜刀切、片、排、剞、剁、坎、捶、砸餐次一日三餐酸汤子、水饭、饽饽主食高粱、小米、玉米常见品种小米饭、豆包等口味黏、凉、甜白片肉猪肉烹饪方法白煮品种白肉血肠副食熬、炖酸菜熬白盐渍菜烹饪方法炒、凉拌品种肉、粉条做火锅、包饺子朝鲜族日常食俗餐次一日四餐双层米饭、多层米饭主食稻米、麦面常见品种冷面、打糕等口味麻、辣、香狗肉品种狗肉火锅副食酱牛肉萝卜块、酱腌小辣椒泡菜品种酱腌紫苏叶、咸辣桔梗蒙古族日常食俗餐次一日三餐烹饪烤、煮、炸、炒方法绵羊烤全羊、烤羊腿品种手把羊肉、大炸羊肉(红食)烹饪清炖、红烧、煮汤牛方法山羊、骆驼、主食马、黄羊牛奶羊奶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制品(白食)马奶品种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鹿奶酪酥、奶粉骆驼奶炒米品种崩茶品种奶茶马奶酒饮品酒品种奶酒回族日常食俗餐次一日三餐猪、马、驴、骡、狗动物血饮食禁忌自死动物形象丑陋的飞禽走兽宁夏回族主食米、面(面片、面条)品种拉面、调和饭甘肃、青海回族主食玉米、青稞、马铃薯肉食牛肉、羊肉烹调方法烤、炸、爆、烩、炒、煎奶茶油茶品种涮羊肉、烤牛肉、烤羊肉串、羊筋菜牛羊肉泡馍饮品茶品种茯砖茶、绿茶八宝茶餐次一日三餐猪、马、驴、骡、狗动物血饮食禁忌自死动物形象丑陋的飞禽走兽主食面品种馕、羊肉抓饭、薄皮包子、面条、馓子、曲连肉食牛肉、羊肉烹调方法烤、炸、爆、烩、炒、煎品种涮羊肉、烤牛肉、烤羊肉串、羊筋菜牛羊肉泡馍副食牛肉羊肉果品品种烤全羊、烤羊肉串饮品茶奶茶、油茶、茯茶餐次一日三餐饮食禁忌猪肉、非宰杀死的牲畜动物血面食品牛羊马肉巴尔沙克、烤饼、油饼、面片、汤面、米饭、抓饭冬肉奶制品奶疙瘩、奶豆腐。

地域饮食分析: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与风味

地域饮食分析: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与风味

地域饮食分析: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与风味引言人们常说"生活离不开饭",而饮食文化则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和风味独特,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和风味,带您品味各地的美食。

中国北方的饮食特点与风味寒冷气候下的丰盛饭菜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这直接影响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北方的饮食特点是丰盛,主要原因是寒冷的气候需要更多的热量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因此,北方的菜肴通常比较油腻,且富含蛋白质和淀粉。

这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增加身体的能量储备,以抵御严寒。

例如,北京烤鸭、东北大锅菜等都是北方饮食的代表。

面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北方的饮食特点之一是面食的普遍存在。

在北方人的日常饮食中,面食是不可或缺的主食。

面食包括各种类型,如面条、饺子、馒头等等。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为面食可以给人带来饱腹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制作面食的材料较便宜,并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制作出多种口味。

清淡口味的养生食材除了丰盛的饭菜和面食文化,北方的饮食特点还包括养生食材的应用。

北方人非常注重营养和健康,他们常常食用一些清淡口味的养生食材,例如黄豆、黑芝麻、薏米、黑木耳等。

这些食材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并增强抵抗力,抵御寒冷季节中容易感染的病菌。

中国南方的饮食特点与风味湿热气候下的清淡饮食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湿热,夏季炎热潮湿,人们生活的环境与北方完全不同。

南方的饮食特点是清淡,这是因为湿热的气候使人们很容易感到口渴和油腻。

因此,南方的菜肴通常使用清淡的调料,并注重食物的鲜香口感,以满足当地人口腔的需求。

典型的南方菜肴有广东的白切鸡、江苏的清炖蟹粉汤等。

水果海鲜的天然优势南方的饮食特点之一是丰富的水果和海鲜资源。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种植了各种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菠萝、荔枝等等。

同时,南方地区靠近海洋,海鲜资源也非常丰富,如虾、螃蟹、鱼类等。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

(1)华北地区:以面食为主,喜吃馒头、面条、烙饼、饺子、馅饼等,北京人早点喜食油饼、油条、豆汁、焦圈、烧饼、豆浆、豆腐等,炸酱面和打卤面等都是著名的面食。

天津人爱吃煎饼果子、贴饽饽熬小鱼,喜食海味,鱼虾。

山西面食花样全国著名,“猫耳朵”被营养学家喜爱倍至,还有其他各色的莜面制品及双色面条、“靠姥姥”、刀削面等美食,山西人还善于制作各色花样的蒸馍。

天津人喜欢咸中微甜,山西人喜欢咸中微酸,并吃辣。

内蒙古人口味与山西人口味相近,喜酸辣味。

(2)东北地区:饮食习惯与华北地区相仿,喜欢吃面食。

副食品以白菜、土豆、豆腐等为主,爱吃“白肉血肠”“地三鲜(土豆、茄子、青椒)”。

喜欢吃炖菜,如“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

东北人早饭需有菜有汤。

东北人口味偏咸、酸、吃面食喜欢加醋,食用油多为豆油。

(3)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爱吃大米,面食只作为点心和调剂早餐食用。

口味清淡、略甜,炒菜一般多放糖。

山东人饮食习惯和华北地区相似。

(4)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江西盛产稻米,以大米为主食。

爱吃辣椒和生姜。

河南省饮食习惯和华北地区相似。

(5)两广地区:广东、广西两省及邻近地区居民,有许多生活习惯和华东地区相似。

但广东人饮食讲究清淡,喜欢煲汤。

口味喜欢微辣,喜欢食甜品,重视早茶和宵夜。

(6)西南地区:一般指四川、云南、贵州省及重庆。

以大米为主食,面食和小吃丰富多彩。

喜欢麻辣味,爱用花椒,喜欢食用新鲜蔬菜和泡菜。

贵州人也喜欢食辣,爱吃腌菜,云南人喜欢酸辣微带甜,爱吃米制品(如米线)和猪肉拌米饭。

(7)西北地区:主要指陕西、宁夏等省区。

这些地区的居民一日两餐,以面食为主,口味喜欢酸辣,每餐必有油泼辣子(红辣椒面用滚油烧成)。

陕甘一带居民喜欢食:锅魁(烙饼),陕西人喜欢食用羊肉泡馍、宽面条,西安、兰州人多爱吃哨子肉面、拉面,饺子为节日待客佳品。

少数民族饮食习俗:(1)回族:主要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京市、河北省等省市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
• 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是山西晋北、晋中、吕梁一带家庭主妇的拿手 戏。她们将一大块热水和好的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 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拐、手托一推、食 指一挑一卷,筋薄透亮的一个个栲栳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 笼中,急火蒸10来分钟出锅后,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 盐醋等,软筋适口、浓香不绝。
米食
• 端午节裹粽子 仍然是江南地区 人们的传统习俗: 浸糯米,洗粽叶, 裹粽子。
米食
• 年糕是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 中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年糕的种类也多种多样。 • 江南水乡主要是水磨年糕。
米食
• 宁波水磨年糕
米食
最普通的脚板年糕
米食
• 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பைடு நூலகம்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 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 • 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 以各种菜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南方人 的喜爱。 • 米粉是贵州很多地区最重要的米制品,一日三餐都可以作 为主食。
山西
• 一般家庭主妇都能用小麦粉、高梁面、豆面、荞面、莜面 做成几十种面食,像刀削面、拉面、揪疙瘩、推窝窝、灌 肠等等。如果是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花样翻新,有据可查 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可以这样讲,如果你想 品尝一下山西的面食,一天三换样,三个月都不会重样。 • 山西人的日常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煎、烤、 炸、焖等几大类。
山西
• 山西人爱食面是与山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种植习惯、 生活风俗分不开的。 • 从历史上来讲,尧、舜、禹都曾经在这里建都立业,这里 的商业活动也非常多,这就给山西面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 • 再加上山西多山少川,南北温差大,所以也就形成了多杂 粮的种植习惯。而且作为内陆省份,山西蔬菜品种少,家 庭主妇们没有条件在副食上进行调剂。为了提高全家人的 食欲,只好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手法上变换花样,一样面食 百样吃。
中国各地食俗浅谈 ——我们最爱的主食
引言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 的我们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不仅提供了人 身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更带给我们健康、 丰富而又充满情趣的生活„„.
面食
山西
•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 山西人觉得如果哪一天没有吃一餐面,似乎这一天就没有 吃饱过。 • 山西人为什么这么爱面食呢?
米食
米食
米食
• 年糕是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 中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年糕的种类也多种多样。 • 江南水乡主要是水磨年糕。
米食
• 年糕是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 中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年糕的种类也多种多样。 • 江南水乡主要是水磨年糕。
山西
• 馒头 馒头是我国面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它分为两种,一种 是无馅的白馒头,一种是有馅的花色馒头,又称作包子。 馒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发酵面粉为主料入笼蒸 制而成。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还可根据 所需制成各种风味。在山西,尤是晋南人,每顿饭都必有 馒头下菜方才觉得肚子饱。
日常人们常吃的馒头
陕西
• 到底陕西有多少种面食呢?有人粗略的统计了下居然有高 达50种之多,闻名的有岐山面、摆汤面、蒜蘸面、宫廷 罐罐面等,数不胜数。虽说都是面食,但是陕西人把每一 种面都做的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陕西的 历史一样,多姿多彩。 • 如正宗的岐山面,讲究起来有九字令:韧柔光,酸辣汪, 煎稀香。 • 而蘸水面以新鲜蔬菜、多样佐料相随,是上好的防暑降温 食品。 • 有寿面之称的罐罐面则以气味香醇、面筋汤浓、无腥不腻 取胜。
The End
Thank you!
陕西
• 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已经成为古都西安最负盛名的一张美 食名片。
主食和汤的完美融合 ——羊 肉泡馍
面米
米食
米食
• 中国东南方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 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
米食
• 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就是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肉粽子开 始的。 • 嘉兴粽子,是嘉兴著名特产,传统名点,以糯而不糊,肥 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 名,被誉为“粽子之王”。
山西
• 面塑 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 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 多的面塑。山西面塑以上等的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 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
陕西
绥德黄馍馍
西安肉夹馍
岐山臊子面
陕西
• 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 陕西菜虽然没有名列全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但作为千年古 都、历史名城,餐饮风格自成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当地的小吃很多,比较有名气的诸如羊肉泡馍,千层油酥 饼、黄桂柿子饼、葫芦头、凉皮、臊子面等。 • 陕西人爱吃面,众所周知,大街上开的面馆比饭馆还多。 尤其数关中及关中以北吃面食最多。林林总总,各式各样 的面食仿佛也透露着陕北人民浓郁的民族风情:爽直、豪 放、带劲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