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先养水

合集下载

养鱼先养水怎么养

养鱼先养水怎么养

养鱼先养水怎么养
1、洗缸消毒:养鱼之前先养水,首先要将新买回来的鱼缸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进行全面的消毒。

若是还有沉木、石块等装饰物,也需要同样清洗消毒一遍。

2、加水除氯:清洗完鱼缸之后,再往鱼缸中加入自来水,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所以我们要先将其静置几天,这样能够让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并将过滤系统、加热系统等设备装备好。

3、硝化养水:为了让水质更适合养鱼,可以在鱼缸中加入硝化细菌,刚开始鱼缸中的水可能会变混种,可以在其中放入适量雨师,并开启循环过滤,之后水会慢慢的变清澈,一般需要三五天的时间,之后水差不多就养好了。

4、放闯缸鱼:水养好之后先不要着急将鱼放进去养,最好是先放几条闯缸鱼试试,看看鱼缸的生态是不是适合鱼儿存活,若是闯缸成功了,再将鱼放进去饲养。

第 1 页共1 页。

养鱼先养水,新手养水必看

养鱼先养水,新手养水必看

一新缸得初级平衡养鱼其实就就是营造一个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健康得成分多,不健康得成分少,各种成分与谐共处,良性循环,那么这就就是一个好环境,也就就是我们所说得水养好了。

在这一缸水中究竟有什么,有H2O,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原生虫类、苔藻、草、矿物质、有机质,还有二氧化碳、氨、亚硝酸盐、硝酸、致病菌等等有潜在危害得物质,还有光线这一重要元素。

我们所说得养好水,就就是把有害得东西减少到最少程度,把有益得东西维持在良性水平。

在这一个小环境中,金鱼就是最重要得,但也就是弱势群体,它就是被呵护者,同时也就是麻烦制造者。

第一阶段:从三新缸开始新缸、新水、新鱼就是小环境得初始阶段,从三新缸到成熟缸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三个环节来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动态良性循环。

除氨在三新阶段,这个小环境很纯粹很,有得只就是:水、氧、鱼。

但只要有鱼,麻烦随之而来,鱼得代谢消耗了氧,产生了氨、二氧化碳与有机制,而小环境中得硝化环境并没有建立成,对氨得分解还在没什么效果,当氨与二氧化碳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鱼造成危害。

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养鱼过程中最为艰难困苦得时期,也就是最容易出现问题得时期。

在这个时候,排除氨与二氧化碳,就是当务之急,怎么排除呢,一就是增氧,二就是清污、兑水。

除此之外,就就是培养硝化细菌,建立硝化系统。

硝化细菌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采用人工投放得方法。

建立硝化系统养鱼养了十来天后,用手摸缸壁,会觉得缸壁有些滑,这就是一层菌膜,留着它不要清除。

在纯缸,没有过滤,缸中没有任何其它物体得情况下,硝化环境只限于内缸壁表面,如果要加大硝化作用,就要“增面”,即增加硝化细菌附着得表面积。

“面”越大,硝化作用也越大,我们常用得过滤器,其实就就是在缸外增加缸中得硝化面积,让水在做了一次缸外得净化循环。

我们常用瓷环、珊瑚砂等作滤材,就是因为它们上面布满小孔,这就使得它们得表面积,比同样大小得实心体得表面积要大得多。

善待硝化细菌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小心翼翼,投食要少量、恰当,水温不能剧烈变化,溶氧要充足,水中漂浮物与溶解物不能超标,否则硝化系统就会罢工。

如何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先养水

如何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先养水

如何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先养水那么怎样才能养好水呢?下面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两件事:什么是“好”水以及怎样养出“好”水?为了避免把养水的过程变成化学实验,我们尽量不使用专业名词或专业方法。

一、什么是“好”水?直观判断法: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有晶莹睇透的感觉,水中基本无悬浮微粒或有极少量的悬浮微粒,鱼儿健康、安详、自在、无病无痛。

二、怎样养出“好”水?1、养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养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个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分解成无害物质;2、主要的微生物系统是什么?l *喜欢氧气的好氧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它们负责把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分解成氨;l *喜欢氧气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繁殖速度很慢,它们负责把氨分解成硝酸盐;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资料连接;l *不大喜欢氧气的厌氧细菌:繁殖速度也很快,它们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气体挥发掉或者再还原成氨。

****由于硝化菌繁殖的慢,常常被有害菌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因此我们给它找了两个帮手来抢地盘,一个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好氧的酵母菌,负责抢地盘给硝化菌居住;另外一个是厌氧的乳酸菌,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负责消灭低氧区对硝化菌有害的菌种。

这三个菌并肩子上,几乎无坚不摧,成功率非常高。

大伙可以参考《酵母菌、乳酸菌和硝化菌三菌演义》完成上面的几个步骤后,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在24小时内被分解干净,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铵,来自鱼的排泄物)含量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换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4、怎样操作呢?***居住的地方: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

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升的话,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径3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环。

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

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呼吸的氧气:这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

养鱼先养水方法推荐

养鱼先养水方法推荐

养鱼先养水方法推荐养鱼前的水质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对于鱼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养鱼前的水质准备方法推荐。

1.建立生态系统在养鱼前一到两周,你可以建立一个微型的水生生态系统,以稳定水质并提供足够的氧气。

这个生态系统可以是一个小型鱼缸或者一个装满水草、水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容器。

这些植物会吸收废物和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水质测试在养鱼前,你需要进行水质测试,以确保水中没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氨、硝酸盐和硝酸盐。

你可以使用水质测试工具,如测试条或液体试剂盒,准确地测试水质。

如果发现水质不合适,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更换部分水,添加水质调节剂等,以确保水质达到适宜的水平。

3.水温调节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因不同种类而异,但大多数鱼类喜欢稳定的水温。

在养鱼前,你需要确保水温适宜,通常为24℃-26℃。

你可以使用水温计来测量水温,并在需要时使用加热器或冷却器来调节水温。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要逐渐调整水温,以免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

4.水质净化在养鱼前,你可以使用一些水质净化方法,如活性炭过滤、紫外线杀菌灯等,去除水中的杂质、氯气和有害微生物。

活性炭过滤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紫外线杀菌灯可以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确保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5.水质循环水质循环是保持水质稳定和适宜的重要步骤。

在养鱼前,你可以使用过滤器和水泵来实现水质循环。

过滤器可以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水泵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水流,促进鱼类的呼吸和新陈代谢。

请确保过滤器和水泵的正常运转,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清洗和更换滤芯。

总之,养鱼前的水质准备是养鱼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类需求进行适当的调节和管理。

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水质测试、水温调节、水质净化和水质循环等方法,你可以创造一个稳定、适宜的水质环境,为鱼类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如何自己建立一套鱼缸水循环系统

如何自己建立一套鱼缸水循环系统

如何自己建立一套鱼缸水循环系统
分析如下:
1、分鱼缸需要建立的循环系统有2种,一种是氧循环系统,一种是氮循环系统。

2、氧循环系统过程如下:
(1)氧,动植物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氧。

(2)这种循环作用的形成需要水生植物的参与。

如果不种植水生植物,可以通过气泵增氧等方式解决。

3、氮循环系统过程如下:
(1)有机物,腐烂,氨,亚硝化,亚硝酸盐,硝化,硝酸盐,反硝化,氮气。

(2)上术过程中也可以有植物介入,直接吸收掉。

另外反硝化一般只有海水缸才需要。

4、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循环在鱼缸小环境中只是局部进行,并未形成完整的闭环,还需要额外的添加,更换等方式干预。

扩展资料:
水循环系统
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参考资料:循环水系统_百度百科。

自制鱼缸循环水最简单方法

自制鱼缸循环水最简单方法

自制鱼缸循环水最简单方法嘿,朋友们!想自己动手做个鱼缸循环水系统吗?这可不难哦!
首先,来看看具体的步骤吧。

你需要准备一个水泵、一些水管、一个过滤盒和过滤材料。

第一步,把水泵放在鱼缸里合适的位置,确保它能吸到水。

第二步,用水管把水泵和过滤盒连接起来,要注意接口处要密封好,可别漏水呀!第三步,在过滤盒里放入过滤材料,比如过滤棉、陶瓷环等等。

第四步,接上电源,让水泵开始工作,水就会被抽到过滤盒里进行过滤,然后再流回鱼缸啦。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功率的水泵,不然水抽不动可就糟糕啦!还要定期清洗过滤材料,不然过滤效果可就不好咯。

说到安全性和稳定性,只要你按照步骤来操作,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水泵的质量很重要哦,可别贪便宜买个质量差的,万一漏电啥的可就危险啦。

而且整个系统安装好后,要检查一下有没有松动的地方,确保运行起来稳稳当当的。

那这个自制鱼缸循环水系统有啥优势呢?它成本低呀,比买现成的要便宜不少呢!而且自己动手做,多有成就感呀!它还很灵活,可以根据你的鱼缸大小和需求进行调整。

应用场景也很多呀,不管是小鱼缸还是大鱼缸,都可以用。

我就有个朋友,他自己做了个鱼缸循环水系统,那效果简直太棒啦!他的鱼缸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们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可开心啦!看着自己的成果,他别提多自豪了。

所以呀,朋友们,还等什么呢?赶紧动手试试吧,让你的鱼缸也拥有一个完美的循环水系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绝对没问题的啦!。

怎么让鱼缸形成生态系统?

怎么让鱼缸形成生态系统?

怎么让鱼缸形成生态系统?谢谢您邀请回答!首先确定概念,生态系统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对于注满水的鱼缸,直接的生产者就是人(往里面加有机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基本是各种菌群之类的,这基本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了。

开始说如何让鱼缸生成生态系统,明确鱼缸是一个小型的不太完备的生态系统首先需要一些能够生产有机物、能量的植物,其次要消耗这些能量的生物,最后需要分解废弃物的菌群。

植物,是最直接的生产者,可以栽种一些沉水植物或者挺水植物或半水生植物,作为整个鱼缸的部分生产者,因为加入生物之后,还需要人为的定期喂食饲料,所以植物不必过度种植。

点缀就好,具体看您的鱼缸的大小确定。

生物,鱼、龟等等的,看您需要养什么生物,这些都是一个消费者,可能会吃植物,也需要你定期的喂食,生物进食、排便、呼吸一系列的活动消耗能量产生废物。

菌群,这个概念太大,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最重要的是需要给细菌一个足够的落脚地方,能够让它帮你分解废物!最后来说一下设备问题,您需要一个水泵(保证鱼缸里面的水体能流过绝大部分角落,使水体里面成分均匀)、一个过滤设备(可以购买可以diy,这个能过滤掉漂在水里的固体物质,能是水质清澈),一个气泵(保证在夜里,植物不产生氧气的时候,给水体提供足够的溶氧量,为动物提供氧气),一具灯(保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维持自生的生长。

如果您觉得能照到阳光可以忽略,不过建议您不要用太阳照,因为绿藻可能会让你头疼不已)。

重要的事:这是一个不太完备的生态系统,需要定期换水,来解决一些它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上是我个人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养鱼先养水,养水有法宝

养鱼先养水,养水有法宝

养鱼先养水,养水有法宝在和一些鱼友的交流中,发现大多数人都把如何开缸养水,培菌看的很重要。

其实玩鱼的根本就是玩水,所换之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换入是对你所养之鱼及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说到养水,每个鱼友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更加省时省事又有效,接下来咱们来谈一谈养水法宝—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能在有氧气的水中或砂砾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属于绝对自营性微生物的一类,包括两个完全不同代谢群。

说一说硝化细菌对养鱼的作用11、硝化细菌能将水中的有毒的化学物质(氨和亚硝酸)加以分解去除,故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2、水族箱中若存在光合细菌,它将那些有机质或硫化氢等物质加以吸收利用,而使耗氧的异营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发生有毒分解产物的机会,同时,底质中的水质借以得到净化,而促使养殖的水族生物的健康成长。

3、光合细菌可以在某种污染环境下生存,并担负着重要的净化水质的角色。

但只有在生存生存环境和污染物质符合其生理、生态特性时,才会发挥其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

例如在无光或者有氧环境下,光合细菌就很难发挥效果。

细菌屋的必要性1硝化细菌需附着在滤材上,才能行使它神圣的任务,并且顺利分裂繁殖。

细菌屋的主要作用是净化水质,给鱼儿增加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锦鲤鱼的新陈代谢。

细菌屋的形状有方形,圆柱形,圆柱形比较多。

而圆柱形的细菌又有大小之分,一般大的长度在15厘米以上的都会用在鱼池过滤。

细菌屋还可以持久性的释放负离子、远红外线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使鱼类保持活跃,促进新陈代谢,又可以调节水质的pH值,使水质偏碱性一些,还可以抑制毒菌生长,降解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

所以,细菌屋可以说是硝化系统的主力军,所以,小编要来一条广告啦!那就是:鱼趣贝加尔远红外细菌屋!它有着蜂窝超微孔,具有超强吸附力,其特有的远红外功能,能活化水质,使水流产生共振,增加水中溶氧量,使水流达到充分过滤,重要的是安全绿色、使用寿命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先养水
那么怎样才能养好水呢?下面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两件事:什么是“好”水以及怎样养出“好”水?为了避免把养水的过程变成化学实验,我们尽量不使用专业名词或专业方法。

一、什么是“好”水?直观判断法: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有晶莹睇透的感觉,水中基本无悬浮微粒或有极少量的悬浮微粒,鱼儿健康、安详、自在、无病无痛。

二、怎样养出“好”水?
1、养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养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个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分解成无害物质;
2、主要的微生物系统是什么?
l *喜欢氧气的好氧细菌:
繁殖速度非常快,它们负责把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分解成氨;
l *喜欢氧气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
繁殖速度很慢,它们负责把氨分解成硝酸盐;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资料连接;l *不大喜欢氧气的厌氧细菌:
繁殖速度也很快,它们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气体挥发掉或者再还原成氨。

****由于硝化菌繁殖的慢,常常被有害菌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因此我们给它找了两个帮手来抢地盘,一个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好氧的酵母菌,负责抢地盘给硝化菌居住;另外一个是厌氧的乳酸菌,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负责消灭低氧区对硝化菌有害的菌种。

这三个菌并肩子上,几乎无坚不摧,成功率非常高。

大伙可以参考《酵母菌、乳酸菌和硝化菌三菌演义》完成上面的几个步骤后,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在24小时内被分解干净,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铵,来自鱼的排泄物)含量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换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
4、怎样操作呢?
***居住的地方:
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

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升的话,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径3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环。

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

房子要提早建好,
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呼吸的氧气:
这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

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气的时候了。

***足够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鱼,细菌们就会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够促进细菌们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细菌们吃不饱,太多了又会撑坏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关键,这个我们后面讲。

另外我们要用一块过滤棉来把大块的食物打碎以便细菌们开吃。

滤绵在过滤槽前面,占据滤槽10%的空间就够了。

***一定的水流:
水流给定居的细菌们带来氧气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细菌们的家冲走了,水流小了,带来的氧气和食物又不够。

对于100升水的缸,你应该有600升/小时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环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粪便和食物残渣带给细菌们。

***合适的温度:
鱼和细菌们在24-28度之间是可以很好的生长和繁殖的。

如果水比较冷,一个加热棒就可以解决了。

一般100升的缸有个100瓦到150瓦的加热棒就很合适了。

***稳定的水质:
由于细菌们基本上住在水里,他们喜欢比较稳定的水质,一旦水质剧烈变化,它们就要搬家了。

在水流经的滤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麦饭石,大概占据滤槽的10%的空间就足够了。

***培养的方法:
首先,应该给咱们的装了100升已经晒好的水的鱼缸来个大扫除,把过滤器、过滤棉、玻璃环、活性炭(或麦饭石)、水、泵、加热棒沙子、石头、草等等东西通通按照设计放到缸里或滤槽里合适的位置用高锰酸钾消毒,给20克高锰酸钾就可以了,这时的浓度是1/5000;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全部干干净净啦(也可以用这个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擦洗鱼缸并浸泡其他器材)。

然后,把鱼缸和所有器材冲洗干净。

接着在鱼缸里灌入晒好的水(推荐方法),或者用自来水灌满并等待一天。

这时,就可以请细菌们入住了。

把从鱼店里买来的干粉硝化菌(推荐)10克或液体硝化菌15毫升倒进缸里;
然后,再把从药店里买来的酵母菌素片和乳酸菌素片各3片用缸里的温水尽量完全化开,把比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残渣扔掉或倒入过滤槽这些不明显的地方都行;另外,酵母菌的来源还可以使用超市里买来的发面的酵母,不过要小心假货哦。

这样,咱们就完成了“播种”的过程;这个时候的鱼缸通常是一片雾蒙蒙的,这是菌种在飘荡,没关系,几天内就会清澈的;
下面,当然是给细菌们找食物啦。

既然咱们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养4条3-4厘米长的小鱼吧!它们是先锋,所以必须是身强力壮、不怕死的小家伙,进入鱼缸之前要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浸泡10分钟消毒,避免带着病菌进入鱼缸;之后,正常的饲养它们几个,每天喂两次,每次的食物必须在1到2分钟内吃完。

然后咱们就等待吧。

假如水质在第二天浑浊了,就适当换点水,然后适当减少喂食。

就这样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质变的清澈无比(有时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还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养好啦!这时要继续测试一下微生物过滤系统的应变能力。

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

一直等待3天;期间稍有浑浊要仔细观察,只要没有腥臭味散发出来就不必换水;
第7天,假如水质仍然清澈无比,这时我们可以把比较娇贵的鱼请进鱼缸了。

先换点水,然后少放几条,少量喂食(1分钟内吃完),观察3、4天,再继续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渐增加点;就这样我们以后每个星期给鱼缸换1/5到1/4的水,配合每天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好”水了!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硝化系统”的建设,依靠每周换水的维护,就可以长期稳定了。

但是,这样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潜在的“半有害物质”(就是硝酸盐)的存在,假如它们长期积聚过多就会危害鱼们,因此必须要通过定时换水,来稀释它们,维持“好”水的稳定。

那么,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让咱们继续往下看:
5、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
a、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质的工作进行到底!这时的对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质”了。

b、分解“半有害物质”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全世界都在研究这个课题,咱们也一样,当然咱们的原则是“少花钱、多办事”啦!
咱们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藻类或一些快速生长的水生植物把这些“半有害物质”吃掉!咱们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
c、“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的建设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类对光线的敏感反应,在过滤设备里设置独立的滤槽并配合合适的光照
(用色温在2500K左右的节能灯),大量培养褐藻、绿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滤槽里、缸里栽种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水草以外还有类似万年青、开运竹、浮萍、槐叶萍甚至是水葫芦这样的东西;——当然最合适的方法是通过种植大量的水草来解决,但是水草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灯光器材、肥料和维护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说啦。

这些大量的藻类或植物会把“半有害物质”基本消除,并成为养水的最后一道工序。

这样我们就基本完成了整个鱼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脱氮还原这个大循环体系。

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为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水系统。

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个长期不换水的鱼缸生态循环过滤系统的建设。

需要注明的一点是,我们认为定期的换水是维护鱼缸生态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长期不换水并不是最好的养鱼的方法,不仅仅因为比较难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养鱼要“竭力创造它们需要的条件,而不是强迫它们适应现有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