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二十一)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二十六)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二十六)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专项训练(二十六)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之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2)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4)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5)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2.阅读下表内容,完成题目。

(3分)某网站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如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具体的意象置换画横线的词语,使其对下面句中抽象概念“美丽”的表述生动起来。

(3分)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4.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 分)( )A.吕布出战,八路诸侯迎敌,公孙瓒亲自迎战吕布,败下阵来。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三十二)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三十二)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专项训练 ( 三十二 ) [ 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默写常有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桑之未落, ________________ 。

( 《诗经·氓》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 。

(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离骚》 )(4)暧暧远人村, 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其一 ) 》 ](5)是日也,天朗气清, _____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 )(6)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

( 李密《陈情表》)二、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2.提取以下资猜中的重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歹意软件”下定义。

(3 分)①歹意软件是一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

②歹意软件是在未明确提示用户的状况下强行安装的。

③歹意软件的安装未经用户允许,属于强行安装。

④歹意软件是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余终端上安装运转的。

恶意软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下边这则新闻拟一个适合的标题。

( 不超出15 个字 )(3 分 )近期,记者从淮南市旅行局获悉,为纪念豆腐鼻祖,光大豆腐美食,今年中国豆腐文化节时期,淮南将初次举行活动,祭拜豆腐鼻祖。

此次活动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主办,淮南市农委、淮南市旅行局、淮南市文广新局、八公山区政府协办。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二十三)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二十三)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专项训练(二十三)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言既遂矣,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__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3)_________________,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李密《陈情表》)(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中的“乐”读成lè并没有错,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

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不能让人接受。

A.强不知以为知B.无稽之谈C.无可非议D.乌龟垫床脚——硬撑3.下面一则材料中的四处画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4分)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约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①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六千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

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一项调研显示,多数煤矿井下粉尘浓度严重超标,自1983年至2008年,煤尘最高浓度范围为198~3 420毫克/立方米,③每年有大量职工患上尘肺病,超过国家标准49.5~855倍。

④截止2007年底,全国煤矿企业累计尘肺病患者31.2万例(不包括乡镇煤矿),尘肺病检出率高达7.2%。

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4.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钗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认为她在说“混账话”,并且当众颂扬黛玉不会这么说。

(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22 默写+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22 默写+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二十二[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5)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每到周末或放假,孩子们常常会相约去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播放的大多是适合成年人看的电影,适合孩子们看的却凤毛麟角....。

B.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要义就是让权力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

C.为缓解停车矛盾,我市相关部门挖空心思....,充分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引导市民有序停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D.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

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不超过20个字。

(3分)中国尽管是一个大国,但人均国土面积很小,人均可用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更小。

按道理应该非常节约土地才是。

可是,________。

为什么?因为土地太廉价,使用者太容易获得,拥有者也不太珍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凤姐小产,诸事不理,王夫人便觉失了臂膀,只得大事自己主张,而将家中琐事暂令探春协理,并命令李纨协助探春。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文学名著_含答案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文学名著_含答案

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一、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关羽拒绝和周瑜联姻,激怒了周瑜,周瑜下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骗过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三国演义》)B.宁国府为秦可卿出殡的排场,荣国府迎接元妃的盛举,把贾家的高贵权势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贾府也从此走向衰败。

(《红楼梦》)C.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狂人日记》)D.觉慧听说军人打学生,气愤难当,便加入请愿队伍,并且上街散发传单,参加学生联合会,回家后遭到高老太爷的斥责,且不准他出门。

(《家》)E.经常出入葛朗台家的客人有两家人,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他们上葛朗台家来,是看上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

(《欧也妮·葛朗台》)【答案】AE【解析】A.题干中的周瑜应改为孙权;E.应为看上葛朗台家的财产。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雷雨》中的周冲和鲁大海,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都是革命青年,但是,周冲在家里还没有勇气和反动的资本家父亲作斗争。

B.《边城》里的王团总要把女儿嫁给傩送,并愿以一座碾坊作陪嫁,说明边城淳朴的民风受到了外来物质文化的侵袭,可傩送不为所动,他心上早有了翠翠。

C.《风波》通过对江南水乡一场辫子风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无特操”的国民性弱点。

D.克劳狄斯以最卑鄙的手段杀死了兄长,夺取了王位,霸占了嫂嫂,还试图以奸诈的手段置王子于死地,不过他事后一直处于惶恐和自责之中。

E.《老人与海》中,大海象征着世界和人生,大马林鱼象征着人想要达到的目标,鲨鱼则代表着现实生活中与人敌对的势力。

【答案】AD【解析】A.说周冲和鲁大海是革命青年,评价过高;D.“自责”说法不恰当。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三十一) 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三十一) 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专项训练(三十一) [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4)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5)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6)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二、语言文字运用(13分)2.下面是一则通知,请本着“简明”的原则,对正文加以修改。

要求不改变原意。

(3 分)通知①明天下午两点在会议室召开高中语文教师的座谈会,②请高中语文教师座谈学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③希望准时来出席会议。

××中学教务处×年× 月× 日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青年创新大赛”的一个获奖项目。

请根据本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项目名称。

(不超过10个字)(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形象,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型已经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都说不同脸型的人适合不同的发型,但李阳、李洁琼发现,人们其实很难分辨清自己的脸型。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二十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二十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二十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阅读【作者简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Antonpavlovich chekhov,1860-1904),19世纪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

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1904年7月15日因肺炎逝世。

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坚持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忠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况。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内容简介】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

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

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

《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

《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

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 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20 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 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20 Word版含答案.doc

训练二十[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

(《诗经·氓》)(2)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4)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5)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6)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A.④①②⑤⑥③B.⑥③⑤②④①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3.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

(3分)青春像朝露,凝聚着晶莹,映照着朝阳,闪烁着莹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训练(二十一)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4)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对其进行修改。

(3分)①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②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④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情感的融洽程度。

⑤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⑥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⑦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进行。

⑧否则,⑨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⑩反而还会降低。

______处,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处,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处,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

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窃他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为一点点小事而说脏话、难听话,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条宣传语。

要求:简洁生动、语言得体。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4.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吕布得知张飞抢了自己在山东买的马,随即点兵往小沛,大骂刘备,张飞反击说:“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三国演义》)B.林佩瑶少女时代曾与雷鸣相恋,雷鸣送给她一本《浮士德》和一朵白玫瑰。

之后,雷鸣南下从军,林佩瑶则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吴荪甫。

(《子夜》)C.战乱到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我只有这条命”。

(《家》)D.副主教盯着广场,爱斯梅拉达正在跳舞,一个男子偶尔起来绕一圈,然后又坐下,把山羊抱在膝头,副主教认出,那个男子就是弗比斯。

(《巴黎圣母院》)E.涅赫柳多夫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内心深深自责。

回家后,他想起当初把那笔钱塞给她的情景,不禁大声说:“哎呀,哎呀!多么丑恶!”(《复活》)5.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

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

要踢要打凭爷去。

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

”说以上这段话的人是谁?她“跌了扇子”,宝玉是如何对待的?临死前,她送给宝玉什么东西留念?(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回答问题。

“永远属于你。

”两个人都将这句话说了两遍。

地球上没有比这种许诺更纯真的了……说“永远属于你”这个许诺的,除了欧也妮,还有一个人是谁?他离开欧也妮后去了哪里?后来他做了哪些违背这个许诺的事?选第()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仁”的各自看法。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周继坚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28.26%。

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

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少是整体趋势。

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左右,而今年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到15%。

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

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

相比于城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

然而,现实中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不仅很低,而且似乎呈逐年下降趋势。

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

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露”的人却越来越少。

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

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

就学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

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

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荐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

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课外辅导和培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

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形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输掉了一大截。

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

结果,农村孩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的上升空间日益狭窄。

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

(选自 2011年8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7.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符合文义的一项是(3分)( )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城市学生。

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

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已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天平的倾斜度。

D.农村孩子个人的未来上升空间日益狭窄,导致他们丧失了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成为社会的新隐忧。

8.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项训练(二十一)1.(1)芳菲菲其弥章 (2)俯察品类之盛 (3)官盛则近谀 (4)苔痕上阶绿 (5)樯橹灰飞烟灭 (6)沙鸥翔集(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2.[解析] ②删去“人际”;④将“决定”改为“取决于”;⑥将“信任并尊重”改为“尊重并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