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防治模拟试题(带答案)
地质灾害面试题库及答案

地质灾害面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地震、滑坡、泥石流B. 洪水、干旱、台风C. 地震、山火、海啸D. 滑坡、泥石流、山火答案:A2. 地质灾害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B. 等待救援C. 盲目跟随人群D.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答案:C3. 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监测、预警、应急响应B. 预警、救援、重建C. 监测、救援、重建D. 监测、预警、救援答案:A二、多选题1. 地质灾害发生前,以下哪些现象可能是预警信号?A. 地面出现裂缝B. 地下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C. 动物行为异常D. 气候突变答案:A、B、C2.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 加强地质勘查B. 建立预警系统C. 制定应急预案D. 加强宣传教育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质灾害是不可预测的。
()答案:错误2.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工作。
()答案:错误(应先确保安全,再进行救援)3. 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质灾害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泥石流是山区暴雨后,大量泥沙和石块随水流快速下泄的现象,具有流速快、冲击力强的特点;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空洞、采空区等引起的地面突然下沉,具有不可预测性。
2. 地质灾害发生时,个人应如何进行自救?答案:个人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灾害类型和安全方向,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果无法撤离,应寻找稳固的避难场所,如坚固的建筑物内或高处;同时,应尽量避免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路径上停留,避免被灾害直接冲击。
五、论述题1. 论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试题汇编

选择题
下列哪种现象通常是地震发生前的直接前兆?
A. 天空出现彩虹
B. 动物行为异常(正确答案)
C. 气温突然升高
D. 河流水位下降
在滑坡防治中,下列哪项措施属于生物防治措施?
A. 修建抗滑桩
B.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正确答案)
C. 挖掘排水沟
D. 加固边坡土壤
泥石流的发生往往与哪种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A. 晴朗无风
B. 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正确答案)
C. 干旱少雨
D. 雾霾天气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更容易引发地震?
A. 单斜构造
B. 断层与断裂带(正确答案)
C. 背斜构造
D. 向斜构造
在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时,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
A. 地质灾害的历史发生频率
B. 受灾区域的人口密度
C.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D. 灾害发生时的月相变化(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技术常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A. 卫星遥感技术(正确答案)
B. 传统地质勘探
C. 气象雷达探测
D. 水文水质分析
在崩塌防治工程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主动防治措施?
A. 设置拦挡物
B. 削坡减载,降低边坡高度(正确答案)
C. 修建避难所
D. 加强边坡监测
地面塌陷的主要成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地下水位变化
B. 岩溶作用
C. 采矿活动
D. 地表植被茂密(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计划的内容?
A. 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B. 定期进行地质灾害演练
C. 提前疏散高风险区域居民至安全地带(正确答案)
D. 确保通讯与信息传递畅通。
《地质灾害防治》复习答案

大同大学工学院《地质灾害防治》复习题填空1、地质灾害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2、我国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04年颁发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和《地质灾害预案实施规范》。
3、崩塌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4、诱发崩塌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外界因素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5、危岩体上的荷载主要包括岩体自重、地震力以及存在危岩体主控面内的裂隙水产生的裂隙水压力。
6、稳定系数可将危岩稳定性分为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三种状态。
7、对危岩单体工程防治以避免其失稳的技术类型为主动防治技术。
包括支撑、锚固、封填、灌浆、排水清除等技术类型。
8、危岩主动—被动联合防治技术主要包括锚固—拦挡和锚固—支撑联合技术。
9、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外营力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10、滑坡按滑动方面穿层分类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等类型。
11、滑坡野外识别地形地物标志有:等高线中断、坡脚挤占河床、树木出现弯刀树、醉汉林。
1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提出了防治工程安全系数标准。
13、地质灾害监定处置,要选择避灾场地,撤离路线,预警符号,落实公布责任人及物质储备。
14、滑坡裂隙简易监测方法有埋桩法、埋钉法、上漆法、贴片法等。
1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为物源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
16、泥石流防治工程要区域统一规划按轻重缓急安排实施,达到控制泥石流发生和发展。
17、地质灾害防治发布属于政府行为。
任何监测单位都无权发布。
必须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由政府发布。
18、群测群防体系分为区县级监测网、乡镇级监测网和村组级监测网。
19、典型岸坡有土质岸坡、岩质岸坡、崩塌堆积岸坡、岩土复合岸坡。
20、危岩监测对象选择包括群体—单体—块体—面—点系统化的有机选择。
二、回答问题1、列出地质灾害属性特征有哪些?(8种)答:随机性、可御性、周期性、突发性、渐变性、群体性、诱发性、多元性、区域性、破坏性、建设性、复杂性、严重性、显著性、迫切性。
地质灾害与防治模拟试题(带答案)

地质灾害与防治1.关于地震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地震只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质构造无关B.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C.板块内部不会发生地震D.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2.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以下不能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A.我国地质条件西部稳定 B.我国东部人口稠密C.我国东部城市密集 D.我国西部人烟稀少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4.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A.陡峭的沟谷山区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5.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高温少雨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6.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B.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平原区D.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趋频发生的重要原因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9—11题。
9.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10.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11.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M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
地质灾害预防试题

地质灾害预防试题100 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30 题)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A. 台风B. 滑坡C. 泥石流D. 崩塌答案:A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A. 重力B. 浮力C. 风力D. 摩擦力答案:A3.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B.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C. 平坦的地形D. 较大的沟床纵坡答案:C4.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多发生在()。
A. 高陡边坡B. 平原C. 低洼地D. 河流中答案:A5.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中,红色代表()。
A. 注意级B. 预警级C. 警报级D. 临灾警报级答案:D6.下列哪项人类活动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A. 合理规划建设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D. 建设排水系统答案:C7.一般情况下,在()季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8.地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包括()。
A. 海啸B. 地裂缝C. 酸雨D. 山体滑坡答案:C9.预防滑坡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 削坡减载B. 坡脚加载C. 排水D. 抗滑桩答案:B10.泥石流防治中,生物措施主要是()。
A. 修建拦挡坝B. 种植植被C. 疏通河道D. 搬迁居民答案:B11.以下哪种岩石类型的地区相对更容易发生崩塌?()A. 页岩B. 花岗岩C. 黏土岩D. 石灰岩答案:D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为工程选址提供依据B. 预测灾害发生时间C. 评估灾害危害程度D. 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答案:B13.暴雨后山区道路出现裂缝,可能预示着()地质灾害即将发生。
初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地质灾害?A. 台风B. 洪水C. 地震D. 干旱答案:C2. 下列哪项属于气象灾害?A. 泥石流B. 台风C. 地震D. 干旱答案:B3.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A. 植树造林B. 修建水库C. 采矿D. 城市扩张答案:A4.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洪灾的影响?A. 修建水库B. 植树造林C. 采矿D. 城市扩张答案:A5. 我国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A. 泥石流B. 台风C. 地震D. 洪水答案:D二、填空题1. 泥石流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地形、地质构造、降雨等2. 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暴雨、洪水、湖泊泄洪等3.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答案:地质勘探、土地规划、建筑安全、监测预警等4. 气象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答案: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应急响应、植树造林等5. 我国地震多发区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等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案: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构造和降雨等因素。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地质勘探、合理规划土地、提高建筑安全标准、建立监测预警体系等。
2. 请简要说明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答案: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洪水、湖泊泄洪等因素引起。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天气预报、设立灾害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进行植树造林等。
3. 请简要介绍地质灾害的分类及特点。
答案: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等。
其特点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大、难以预测等特点。
4. 请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特点。
答案: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洪水、干旱等。
其特点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具有周期性、区域性、突发性等特点。
5. 请简要说明地震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答案:地震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如板块构造变动、断层活动等。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卷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卷街道:社区: 姓名:电话:一、判断题(判断正确的在题目后面的横线上打√,错误的打×)1.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的地质作用和人为的作用引起的造成人民生命或财产损失的灾害。
2.群测群防是指在地质灾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县政府、乡政府和村委员会组织与当地居民开展调查、观测、简易监测、及时发现快速报警,迅速转移的一种减灾措施。
3.当泥石流发生时,处于泥石流区域的人员,不要沿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应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逃跑。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横线上)1. 是深圳地质灾害易发、高发期。
A、1月—3月B、4月—9月C、9月—10月D、10月—12月2.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的地质灾害等级为A、特大型B、大型C、中型D、小型3.房舍选址适合的地方是?A、校舍位于河、海岸边B、校舍位于矿区的采空区C、平缓台地D、坡体上和坡脚三、多项选择题(请将多个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横线上)1.下列哪些行为容易引发地质灾害?A、矿山开采B、大量抽取地下水C、乱垦乱伐D、为修建房屋、公路等开挖坡脚2.发生滑坡或崩塌时,正确的避让方法是A、不要顺着滑坡、滚石的方向跑,而是向滑坡、滚石方向的两侧跑B、不要在比较陡的山坡附近停留C、不要在大雨过后进入山区沟谷D、可以马上进入滑坡区搜救被埋人员和挖掘财物3.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方法有哪些?A、埋桩法B、埋钉法C、贴片法D、裂缝位移报警装置4.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主要通过哪些方式?A、电视、广播B、电话、手机短信C、铜锣、高音喇叭D、警报5.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要做到“四应知”A、应知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情况B、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C、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办法D、应知灾害点监测时间和次数。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题集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A.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B. 滑坡与崩塌C. 泥石流D. 海平面上升(正确答案:D。
海平面上升主要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属于地质灾害范畴。
)2.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下列哪项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 )A. 地质构造背景B. 历史灾害记录C. 当地人口密度D. 当年降雨量预测精度(正确答案:D。
虽然降雨量是影响某些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的重要因素,但其预测精度并非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直接必要因素,更多关注的是长期降雨趋势和历史数据。
)3.滑坡发生前,通常会有哪些前兆现象?( )A. 地面突然出现裂缝,建筑物倾斜B. 动物异常行为,如大量迁徙C. 地下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D. 所有选项均是(正确答案:D。
滑坡前兆包括地面裂缝、建筑物倾斜、动物异常行为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多种迹象。
)4.下列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B. 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有关C. 同一地震,不同地点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D. 地震烈度可以通过地震仪直接测量得到(正确答案:D。
地震烈度是通过观察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实际影响来确定的,而非直接通过地震仪测量。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陡峭的地形B.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C. 充足的水源D. 稳定的岩层结构(正确答案:D。
稳定的岩层结构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相反,不稳定的岩层或土壤更容易在雨水、融雪等作用下形成泥石流。
)6.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A.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B. 建设挡土墙、护坡等C.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D. 疏散演练与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虽然A、C、D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方面,但B项更直接属于工程措施的范畴。
)7.下列哪项不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A. 危险性评估B. 易损性评估C. 经济效益分析D. 预期损失评估(正确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与防治
1.关于地震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地震只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质构造无关
B.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板块内部不会发生地震
D.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
2.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以下不能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我国地质条件西部稳定 B.我国东部人口稠密
C.我国东部城市密集 D.我国西部人烟稀少
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4.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5.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6.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
B.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
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平原区
D.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趋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9—11题。
9.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10.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1.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M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
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15题。
12.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月26日范围的占()
A.三分之一B.小于一半 C.大于一半D.无法确定
13.此次地震位于()
①板块的消亡边界②板块的张裂地带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④环太
平洋地震带上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
A.震中距不同 B.测量中的误差造成的
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
15.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原因有()
①震级较高②震中距印尼等国较近③建筑物抗灾性差④灾情突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发生5.4级地震,印度尼西亚发生7.5级到7.7级地震,巴基斯坦先后发生5.5级地震,日本发生5.7级地震和美国阿拉斯加发生7 .9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
材料二:2002年11月1日继埃特纳火山10月27日喷发后,火山附近的卡塔尼亚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
材料三:2002年11月6日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为2003年6月三峡工程开始下闸蓄水创造了条件。
专家认为三峡水库350亿立方米的蓄水诱发地震不可避免,但不会诱发
灾害性地震。
因为三峡大坝建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且按抗7度烈度设防,远超过其实际发生的基本烈度。
材料四:我国国土资源部专家预测:长江中游尤其是长江三峡地区,汛期在强降雨和水位快速升降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较多的边坡可能失稳从而产生滑坡灾害。
(1)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和。
其中日本和美国位于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带,意大利和巴基斯坦位于带,而印度尼西亚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
(1)前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世界上地震的三种类型:构造地震、和。
(2)构造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一般是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壳活动地带,日本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和最大的大洋板块之间。
意大利处于板块和板块之间。
(3)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
A.5级以下地震
B.3级以上地震
C.5级以上地震
D.3级至5级地震
(4)地震烈度的大小同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地质构造和有关。
(5)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17.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________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A的汛期一般出现在__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月份,图中B地区盛行____风,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
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D 6.C 7.D 8.D 9.B 10.C 11.A 12.C 13.A 14.B
15.D
16.(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
山地震;(2)火山地震、诱发地震;(3)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亚欧;(4)C;(5)
震级、震源深浅、地面建筑;(6)B。
17.(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2)5~9 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4)地震、滑坡、泥石流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植被破坏,在重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