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59张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共56张PPT)优质教学PPT

活,充满了乐趣。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做__农__活__的__场__景_,
第二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_儿__童__玩__冰__的__场__景__,第
三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放__牛__归__来__的__场__景__。
课文解读
古诗展示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 古诗三首
RJ·5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 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 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著有《石湖 集》、《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 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 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 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指导:本文这三首古诗小写的都是田园 生活,要读出田园生活的悠闲,突出儿童的活泼, 读出快乐的基调。在此基础上背诵,也很简单。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句意: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做__农__活__的__场__景_,
第二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_儿__童__玩__冰__的__场__景__,第
三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放__牛__归__来__的__场__景__。
课文解读
古诗展示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 古诗三首
RJ·5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 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 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著有《石湖 集》、《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 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 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 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指导:本文这三首古诗小写的都是田园 生活,要读出田园生活的悠闲,突出儿童的活泼, 读出快乐的基调。在此基础上背诵,也很简单。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句意: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82张PPT)

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
的意思。
自学提示:
①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 意思。
②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 说古诗的大意。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
交 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 流 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 汇 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 报 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
1 古诗三首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 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 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第1课时 第3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猜
读
①猜猜诗题的意思。
诗
题
②读了诗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了解作者
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他幼年聪慧,十二岁
1 古诗三首·稚子弄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走近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南宋四大家”。主要作品:《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 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诗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稚子弄冰的情形?
色泽上,“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金 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 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 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拓 展: 稚子弄冰,忽然冰块落地,碎成一片。此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古
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诗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 (四
书 设 计
其时 三田 十园 一杂
)兴
昼耕田
农事繁忙
夜绩麻
大人勤劳
孩子可爱、 未解供耕织 孩童可爱、 天真
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
第2课时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猜
《稚子弄冰》
读
诗
“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
题 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钲:一种
金属打击乐器。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
幼小的孩子。金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 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想象 画面,体会诗境。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做银锣来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1 古诗三首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 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 的最深刻的记忆。
解:理解,懂得。 傍:靠近。
想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象 画
供:从事。 阴:树荫。
面 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
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
是快乐的。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雷震:
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 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zhòu
yú n gòng
昼夜 耕耘 供品
zhì
幼稚
yī
涟漪
多音字
gò ng
供 童孙未解供耕织。
gōng
提供
我会写
xiǎo
晓
注意与“戈”的区别
巧记:用火“烧”, 用水“浇”,东方 日出是指“晓”。
词语解释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耘田:在田间锄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解:理解,懂得。 4.供:从事。 5.傍:靠近。 6.阴:树荫。
《稚子弄冰》
1.稚子:幼小的孩子。 2.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 来。 3.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 长柄。 4.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村晚》
1.陂:池塘。 2.漪:水中的波纹。 3.腔:曲调。 4.信口:随口。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结构梳理
景美: 草 池塘 水
山 落日 寒漪 村 晚
横牛背 人乐: 信口吹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主题概括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乡村晚景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 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

2021/9/9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 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喜爱 拟人
衔:日薄西山、欲落未落
2021/9/9
浸:青山、落日倒 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 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 象。
2021/9/9
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 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 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读古 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1 古诗三首
2021/9/9
zhòu
yún gòng
昼夜 耕耘 供品
zhì
幼稚
yī
涟漪
2021/9/9
多音字
gòng
供 童孙未解供耕织。
gōng
提供
2021/9/9
zhòu yún sāng xiǎo
昼耘桑晓
2021/9/9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2021/9/9
范成大:
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 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读出儿童的天真无邪。
2021/9/9
村 晚
2021/9/9
景美: 草 池塘 水 山 落日 寒漪
横牛背 人乐: 信口吹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主题概括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乡村晚景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2021/9/9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 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
2021/9/9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 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喜爱 拟人
衔:日薄西山、欲落未落
2021/9/9
浸:青山、落日倒 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 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 象。
2021/9/9
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 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 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读古 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1 古诗三首
2021/9/9
zhòu
yún gòng
昼夜 耕耘 供品
zhì
幼稚
yī
涟漪
2021/9/9
多音字
gòng
供 童孙未解供耕织。
gōng
提供
2021/9/9
zhòu yún sāng xiǎo
昼耘桑晓
2021/9/9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2021/9/9
范成大:
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 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读出儿童的天真无邪。
2021/9/9
村 晚
2021/9/9
景美: 草 池塘 水 山 落日 寒漪
横牛背 人乐: 信口吹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主题概括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乡村晚景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2021/9/9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 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
2021/9/9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96张PPT)

1 古诗三首
第 一 课时
助读 资料
初读 感知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课堂 拓展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 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走近作者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风格平易 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 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 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 志》等。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 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
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 忙碌热烈的劳动场面,表现了 劳动人民的辛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 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 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 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 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不会耕种也不会织布,却也不肯闲着,都学 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玩呢。从中体 会到孩子的天真淳朴,极富生活情趣。
积 累:
古诗中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作品有很多,我还能写出几 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昼”即白天。“耘田”即除草。
“绩麻”即把麻搓成线。
这句的意思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 麻线。这一句不但点名了时间——初夏,水稻田 里秧苗需要除草了,也说明了女人的辛劳—— “绩麻”,即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 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其中诗人把“昼”与 “夜”放在一句之中,表明了劳动时间的延续性, 从而突出了农家夜以继日的繁忙,从而也暗示了 农民只有在如此繁忙中求得生活!
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
出了孩子( 取冰 )的样子。
古 诗 解
读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翻 译 :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 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 破碎的声音。
合
书写注意: 此处不顶左边,从中间落笔。 下面是“旦”,不要写成口。
生字生词
yún
耘
部 首 “耒”
书写注意: 左半部分上为三横,不要写 错。
生字生词
sāng
桑
部 首 “木”
书写注意: 上半部分为三个“又”, “又”的第二笔为点。
生字生词
gòng 多音字
供
gòng 供品 口供 gōng 提供 供应
范成大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一)》比较全面而深刻地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 物、风俗习惯,不但充满了田园诗的特色,而且也 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四时”指春、 夏、秋、冬(每一季二十首,共六十首)。“田园” 这里泛指农村。“兴”即兴致,兴趣,感兴,引申 为即兴创作。“杂兴”即随兴写来的作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93张PPT)

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破碎一样的声音。 感受
“玉磬”说明声音清脆悦耳,“穿”表明孩子边跑 边敲。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
诗句赏析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将敲冰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碎裂后落地的声音比作玉 石破碎的声音。这样写能让人直观地感知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仿佛 身临其境听到了冰发出的声音一般。 敲击冰块的声音不可能穿透整个树林,而作者写其声却用了 “穿林响”,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写的是孩童在冬天里的一场嬉戏:一大块冰 被穿上彩线,当成钲来敲打,冰发出的声音清越嘹亮。 忽然冰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诗中 的这一番描写表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部编版 五年级上
村晚
雷震
看到题目,我 想知道……
初读感知
我知道古诗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声情并茂;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3.三读古诗,领会情感; 4.四读古诗,鉴赏诗作。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描写颜色的词
句意 金属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早晨起来后把它从
盆里剜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感受
天寒结冰,小孩子不怕冷,早早起来玩冰,还开动 脑筋,在冰块上穿上丝线当锣敲。既顽皮又聪明。
理解诗意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句意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碎裂
作
探
究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
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
“忽作玻璃碎地声”的心理特征,
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比喻
穿了彩丝的冰块
敲打成形的玉磬 比喻 形状的冰块
冰块落地时的声 犹如 音
银钲
“玉磬”说明声音清脆悦耳,“穿”表明孩子边跑 边敲。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
诗句赏析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将敲冰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碎裂后落地的声音比作玉 石破碎的声音。这样写能让人直观地感知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仿佛 身临其境听到了冰发出的声音一般。 敲击冰块的声音不可能穿透整个树林,而作者写其声却用了 “穿林响”,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写的是孩童在冬天里的一场嬉戏:一大块冰 被穿上彩线,当成钲来敲打,冰发出的声音清越嘹亮。 忽然冰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诗中 的这一番描写表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部编版 五年级上
村晚
雷震
看到题目,我 想知道……
初读感知
我知道古诗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声情并茂;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3.三读古诗,领会情感; 4.四读古诗,鉴赏诗作。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描写颜色的词
句意 金属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早晨起来后把它从
盆里剜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感受
天寒结冰,小孩子不怕冷,早早起来玩冰,还开动 脑筋,在冰块上穿上丝线当锣敲。既顽皮又聪明。
理解诗意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句意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碎裂
作
探
究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
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
“忽作玻璃碎地声”的心理特征,
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比喻
穿了彩丝的冰块
敲打成形的玉磬 比喻 形状的冰块
冰块落地时的声 犹如 音
银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
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
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
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读一读,想一想: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 的感情去读? 朗读节奏是怎样的?
古 诗 解
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诗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稚子弄冰的情形?
色泽上,“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金 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 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 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拓 展: 稚子弄冰,忽然冰块落地,碎成一片。此时
注释
【解】理解,懂得。 【耕织】耕田织布。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 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 面学着种瓜。
讨
论
交
流
同学们,读了这两句诗,你喜
欢这些小孩子吗?为什么?
天真
不怕苦
好学 勤劳
主
题
探
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初夏时节,村里的男男
读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注释
【稚子】幼小的孩子。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翻译: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从结 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 当钲来敲。
稚子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呢? 太可惜了,好好的银钲被我摔碎了。只好今天
晚上用金盆再冻一个了。
结构梳理
稚
金盆晓脱冰
有色有形
子 穿丝当银钲
自得其乐
弄
冰
玉磬穿林响
声音清脆
玻璃碎地声
文章主旨
《稚子弄冰》描绘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景,对冰的形色 声描绘得栩栩如生,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课堂小结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 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 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 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
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我会认
zhì
qìng
子玉
zhì
稚 稚子 幼稚 稚气未脱
qìng
磬 玉磬 石磬 磬竹难书
我会写
xiǎo
笔顺
书写指导
部首 结构 组词
造句
日 左右 破晓 晓行夜宿
我们晓行夜宿,足足走了一个月,才到
达目的地。
左窄右宽, 右边是 “尧”,不 要多写一点。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男女女。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翻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 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 己的拿手本事。
讨
论
交
流
围绕“耘田”“绩麻”说一说,
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
还要干些什么活?
插秧、收割、犁地、施肥……
古 诗 解
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走
近
诗
杨万里,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 人之一,字廷秀,号诚斋。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 物,且以此见长。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小池》《舟 过安仁》。
写
作
背
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
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古诗中所包含的
思想感情。
我 会 认
zhòu yún gòng zhì yī
昼耘供稚漪
昼夜 耕耘 供认 幼稚 涟漪
我 会 写
昼耘桑晓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走
近
诗
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 人之一,字至能,号石湖居士。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 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所作的组诗 《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 园诗的代表作品。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读一读,想一想: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 的感情去读? 朗读节奏是怎样的?
古 诗 解
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注释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除草。
妙解课文
①幼小的孩子。
稚子①弄冰
②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宋】杨③万这里里没有实在意义。
⑤一种用稚玉子或石金制盆成的脱打晓击冰乐器②。,彩丝穿取③④当一种银金钲属打④。击乐器。
⑥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敲成玉磬⑤穿林响,忽作玻璃⑥碎地声。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诗成意玉:磬一穿个林小响孩,子忽,作早玻上璃起碎来地,声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 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1 古诗三首·稚子弄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走近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南宋四大家”。主要作品:《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 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 五年级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
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
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
想和追求。同学们谁能来说一说自己
童年时候的趣事呢?
教
学
目 标
会认“昼、耘”等5个生字,会写“昼、耘”
等4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默
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究
女女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后两句写了那些村里的
孩童们,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是在大人的耳濡
目染下,喜爱劳动,于是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
下学种瓜,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
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拓
展
延 伸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