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新课标)化学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三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高考(新课标)化学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三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2018高考(新课标)化学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三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1.(2016·郴州一模)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H2O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2O3和H2D.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OH解析:A.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错误;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错误;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错误;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

答案:D2.下列有关金属冶炼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制备镁B.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铝C.加热分解Fe2O3制备铁D.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铜解析:电解氯化镁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MgCl2+2H2O=====通电Mg(OH)2↓+Cl2↑+H2↑,不能制备镁,A项错误;铝热反应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制备钨、铬等高熔点金属的一种方法,B项错误;冶炼铁用热还原法,C项错误。

答案:D3.(2016·厦门模拟)一定条件下,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A.HCl B.FeCl2C.KOH D.NaHCO3解析: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甲→乙发生化合反应。

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A不选;若乙为FeCl2,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B 不选;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 ,C 不选;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故选D 。

答案:D4.(2014·海南卷)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 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 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 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 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解析:H 2也能与灼热的CuO 反应生成Cu 和H 2O ,B 错误;灼热的Mg 能与N 2反应生成Mg 3N 2,C 错误;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故无法用水除去CO 中的CO 2,应用NaOH 溶液除去,D 错误。

2018年新课标I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例题习题218P

2018年新课标I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例题习题218P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钠 的 原 子 结 构 、 性 质 以 及 钠 的 实 验 室 保 存 方 法 , 钠 与 O2、H2O反应的现象及其产物的判断。 2.Na2O和Na2O2的电子式及性质,Na2CO3和NaHCO3的性 质、转化及制法,焰色反应的概念及钾、钠化合物的检验。 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理解第ⅠA族元素的(单 质、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金属钠与盐或碱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
2.金属钠与溶液反应现象分析思维模板 (1)共性:因为钠与不同的溶液反应均属于剧烈的置换反 应,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a.浮:钠浮在液面上;b.熔:钠熔 化成光亮的小球;c.游: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d. 响:反应中不停地发出“嘶嘶”的响声。 (2)差异性:与酸、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H +浓度较大,反应比与水剧烈,最后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与 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如生成难溶碱)、气体(NH3) 等。
[解析] A 项错误,饱和 NaOH 溶液中放入钠,钠与水反 应消耗水且生成 NaOH,从而会有部分 NaOH 晶体析出,同时 生成氢气,由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溶液的 pH 不变;B 项 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 NaOH,NaOH 与 CuSO4 反应会 生成 Cu(OH)2 蓝色沉淀;C 项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的 NaOH 与 MgCl2 反应生成 Mg(OH)2 白色沉淀;D 项错误,钠与水反 应放热,生成的 NaOH 与 NH4+反应生成 NH3·H2O,NH3·H2O 部分分解产生的少量氨气会与氢气同时逸出,故放出的气体有 刺激性气味。
白色块状物质
Na2CO3·10H
2O
)―风―化→(生成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 钠及其化合物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  钠及其化合物

考点10 钠及其化合物1.<2018·上海化学·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答案】A【解读】两种方法都发生反应:索尔维制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2,含Cl 几乎没什么用,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结晶出的NH4Cl 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提高食盐利用率,因此,选Ab5E2RGbCAP2.<2018·安徽理综·12)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1EanqFDPwA.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 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答案】D【解读】A、除去硫酸根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根,错误;B、要得到钠和氯气需要电解熔融的,错误;C、增加氯离子的量,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溶解度减小,错误;D、纯碱水呈碱性,正确。

DXDiTa9E3d3、<2018·广东理综·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解读: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正确;Al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Al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错误;Na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气,C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错误。

答案:ACRTCrpUDGiT命题意图: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ks5u4.<2018·江苏化学·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参考答案】D【解读】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I —钠及其化合物1. [2018浙江卷-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B.蔗糖C.氯气D.铁【答案】A【解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有机酸(醋酸)等都属于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的定义与物质分类。

[2018浙江卷-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二氧化碳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C.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D.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答案】B【解析】A.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 •二氧化碳可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与碳,故二氧化碳不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 C.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 为纤维素,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酒精,所以植物秸秆可用于 制造酒精。

D.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可吸附水中悬浮的颗料,用作净水剂。

【考点】盐的水解;二氧化碳的性质;酒精的制造;氢氧化铁胶体。

2. [2018浙江卷-8]下到表示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 是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A 错; B.乙炔的结构简式应为 CH 三CH , B 错;D. NaCI 的电子式应为■, D 错。

【考点】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乙炔的结构简式;乙烯的球棍模型;NaCI 的电子式。

3. [2018江苏卷-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HCO 3(s) △・Na 2CO 3 (s) ” NaOH(aq)B. AI(s) NaAlO 2(aq)Al(OH) 3(s)C. AgNO 3(aq) H 卜 > [Ag(NH 3)『(aq)—. Ag(s)D. Fe 2O 3(s) 「Fe(s) MT ," ・ FeCl 3(aq)【答案】A【解析】A.NaHCO 3受热分解成Na 2CO 3、CO 2和H 2O,Na 2CO 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 CaCO 3 和NaOH ,两步反应均能实现;B 项,AI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AlO 2和 出,NaAlO 2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C.乙烯的球棍模型D. NaCI 的电子式Na :CI :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I、AICI 3和H2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C项,AgNO 3中加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D 项,Al与Fe2O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I2O3和Fe, Fe与HCI反应生成FeCS和出,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答案选A。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讲义: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讲义: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Na ――→Cl 2、O 2、H 2O 等Na +。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与O 2反应⎩⎨⎧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常温2Na 2O点燃时:化学方程式为2Na +O 2=====点燃Na 2O2(2)与水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 +2H 2O===2Na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钠的制备与保存(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存放,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4.焰色反应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2)操作步骤: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蘸取 待测物――→酒精灯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用盐酸洗涤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钠与CuSO 4溶液的反应:2Na +Cu 2+===Cu↓+2Na +。

( ) (2)(2018·广东高考)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Na 2O 2,失去2N A 个电子。

( )(3)(2018·北京高考)钠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 ) (4)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2Na ++2OH -+H 2↑。

( )(5)4Na +O 2===2Na 2O 和2Na +O 2=====点燃 Na 2O 2可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

( ) (6)焰色反应是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化学变化。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1(共49张)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1(共49张)
答案:C
第25页,共49页。
3.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
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
①CO2 ②盐酸 ③NaOH 溶液 ④水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Al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而 Mg 不能;Mg 能在 CO2 中 燃烧而 Al 不能。
第9页,共49页。
(4)铝热反应
①原理
铝将金属氧化物中化合态的金属还原为金属单质,如
高温
高温
Fe2O3 + 2Al ===== ______________ 、 Cr2O3 + 2Al =====
高温 ______________、3Co3O4+8Al=====______________等。
第10页,共49页。
第13页,共49页。
1.银白色 很好 良好
答案
2.第 3 周期ⅢA 族
硅 化合


3.(1)4Al+3O2=====2Al2O3 2Al+3Cl2=====2AlCl3 2Al+
△ 3S=====Al2S3
(2)①钝化
SO2
NO2
②Al+NO-3 +4H+===Al3+
+NO↑+2H2O ③2Al+6HCl===2AlCl3+3H2↑
点燃 Mg(OH)2+H2↑ 2Mg+CO2=====2MgO+C
第15页,共49页。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MgO 与 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2.能用铝槽车储运浓 H2SO4 与浓 HNO3,是因为铝的化学性 质稳定,不与浓 H2SO4、浓 HNO3 反应。( ) 3.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作氧化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 ) 4.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5.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 MgO 和 Mg3N2。( )

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

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

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怀铁一中——刘峪源教学目的:1、巩固常见金属钠、铝及铁的单质、化合物性质;2、培养归纳、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1金属的一般性质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一组是( )A CO2、SO2、SO3、P2O5;B MgO 、CaO 、Na2O 、CuO ;C Al2O3、Na2O2、Fe3O4;D H2SO4、HNO3、H2SO32下列物质中,既属于硫酸盐、又是钾盐及又是铝盐的是( ) A K2SO4 B Al2(SO4)3 C KAl(SO4)2 D KHSO43下列既能与H2SO4溶液又能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HCO3 B.Al2O3 C.Al(OH)3 D. Al E. NH4HCO32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Na2O⑦⑤①⑥⑩12NaCl ④Na ③NaOH Na2CO3NaHCO3⒒13②⑧⑨Na2O2(1) ;(2)(3) ;(4)(5) ;(6)(7) ;(8)(9) ;(10)(11) ;(12)(13) 。

1.把下列金属放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最剧烈的是( ) A Cu B Zn C Mg D Al2.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最多的是( ) A.Na B. Al C.Fe D. Mg3.金属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的产物是( ) A 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有两种气体放出的一组是( )A过氧化钠与氯化铵溶液混合 B 氧化钠与氯化铵溶液混合C金属钠与氯化铵溶液混合D铝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5.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 A 氯化镁溶液B氯化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铝溶液6。

将4.6g钠放入95.4g水中,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4.6% B等于8% C 4.6% ~8% D 大于8%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B可将金属钠存放在煤油或四氯化碳中C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单质铜D金属钠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8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烧杯的液面上;B 煤油会燃烧起来, 产生大量的浓烟;C钠沉在烧杯的底部;D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 直到反应结束3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AlCl3(1) ;(2) ;⑪⑰⑭⑯⑳(3) ;(4) ;Al ⑮Al2O3⑴Al(OH)3(5) ;(6) ;⑬⑫⑱⑲(7) ;(8) ;NaAlO2⑵(9) ;(10) ;(11) ;(12)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讲义: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讲义: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考点明方向满怀信心正能量设问方式①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性质与用途[例](2018·全国卷Ⅱ,1),(2018·江苏卷,3)(2018·江苏卷,9)②金属的冶炼及与金属有关的工艺流程[例](2018·江苏卷,16)③金属离子检验及性质探究[例](2018·江苏卷,6),(2018·北京卷,11)知识点网络线引领复习曙光现释疑难研热点建模思维站高端考点一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

2.考向:选择题主要是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Ⅱ卷主要结合具体工艺流程及实验探究,考查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

同时,兼顾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及化工工艺等知识。

方法点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1)(2)(4)(5)(7)__。

(1)(2018·全国卷Ⅱ)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2)(2018·全国卷Ⅱ)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3)(2018·江苏卷)Na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4)(2018·江苏卷)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5)(2018·江苏卷)CaO能与水反应,所以可用作食品干燥剂(6)(2018·江苏卷)Al2O3是两性氧化物,所以可用作耐高温材料(7)(2018·天津卷)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8)(2015·全国卷Ⅰ)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原因是金属铝的熔点较低(9)(2016·海南卷)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10)(2015·全国卷Ⅱ)将氯化铝溶液滴入到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11)(2016·天津卷)为了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将固体加热至恒重(12)(2016·四川卷)根据铁比铜活泼,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溶液腐蚀铜刻制印刷电路板突破点拨记住常见物质的用途,而且关键点是:该用途所对应的物质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6·郴州一模)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
3和H
2
O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
2
O
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
2O
3
和H
2
D.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OH
解析:A.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错误;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错误;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错误;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

答案:D
2.下列有关金属冶炼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制备镁
B.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铝
C.加热分解Fe
2O
3
制备铁
D.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铜
解析:电解氯化镁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MgCl
2+2H
2
O=====
通电
Mg(OH)
2
↓+Cl
2
↑+
H
2
↑,不能制备镁,A项错误;铝热反应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制备钨、铬等高熔点
金属的一种方法,B项错误;冶炼铁用热还原法,C项错误。

答案:D
3.(2016·厦门模拟)一定条件下,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
A.HCl B.FeCl
2
C.KOH D.NaHCO
3
解析: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甲→乙发生化合反应。

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A不选;若乙为
FeCl
2
,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
B 不选;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 ,
C 不选;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故选
D 。

答案:D
4.(2014·海南卷)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 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 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 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 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
解析:H 2也能与灼热的CuO 反应生成Cu 和H 2O ,B 错误;灼热的Mg 能与N 2反应生成Mg 3N 2,C 错误;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故无法用水除去CO 中的CO 2,应用NaOH 溶液除去,D 错误。

答案:A
5.(2015·天津卷)向盛有10 mL 1 mol/L NH 4Al(SO 4)2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 mol/L NaOH 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导学号 58870052)
(1)NH 4Al(SO 4)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写出m 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NH 4Al(SO 4)2溶液中改加20 mL 1.2 mol ·L -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

解析:(1) Al 3+比 NH +4水解程度更大,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O 2-4)>c(NH +4)>c(Al
3+
)>c(H +)>c(OH -)。

(2)m 点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物质的量不变,是NH +4 发生了反应,离子方
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3)10 mL 1 mol/L NH 4Al(SO 4)2,溶液中Al 3+ 物质的量为0.01 mol ,NH +4的物
质的量为0.01 mol ,SO 2-4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20 mL 1.2 mol/L Ba(OH)2溶液
Ba 2+物质的量为0.024 mol ,OH -为0.048 mol ,反应生成沉淀为0.022 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