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导师及方向
同济大学研究生导师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1963.03 1969.03 1951.02 1955.03 1961.11 1969.04 1963.10 1965.05 1948.04 1949.08 1953.07 1967.11 1968.04 1968.08 1968.10 1970.05 1971.02 1946.11 1950.04 1958.02 1962.03 1962.09 1969.04 1945.04 1950.05 1950.09 1954.11 1956.09 1960.01 1952.08 1954.05 1963.09 1963.11 1964.07 1964.08 1965.10 1967.04 1953.06 1965.08 1966.12 1968.11 1951.08 1953.07 1954.05 1967.08 1947.03 1965.07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2彼得特拉夫尼党永强刘日明柯小刚韩潮梁家荣陈家琪朱大可金乔楠张闳徐卫翔何小莲陈君华田晖汪洪涛项海容张东山程俐骢冯晓林善浪俞招根葛乃旭吴光伟周平海叶耀明陈伟忠闻岳春陆宝群王海艳阮青松吴建伟潘勤华张鑫楼永祝春山郝凤霞蔡茂森陈飞翔杨卫聂文星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020206国际贸易学020207劳动经济学020207劳动经济学020207劳动经济学030101法学理论030101法学理论030101法学理论030101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宪法与行政法学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刑法学030104刑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107经济法学030107经济法学030107经济法学030109国际法学030109国际法学030109国际法学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6国际政治030206国际政治030206国际政治030206国际政治030207国际关系030207国际关系030207国际关系030207国际关系030207国际关系030301社会学030301社会学030301社会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李永吴妙琢陈思明孙祖芳徐国忠蒋晓伟顾俊杰梁晓俭王维达刘云兵卢鹏韩小鹰张平武家国杨心明沈晖严桂珍刘春彦刘晓海朱国华江洋师华田曼莉高旭军詹兆雄章仁彪张劲田亮邵春霞李渡刘淑妍仇华飞王传兴王鹏郭学堂周敏凯蔡建国夏立平陆伟邱美荣朱伟珏王世军潘敏薛迪群高平平李占才胡春风男男男女男男男女男男男男男男男女女男男男女女女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男男男男男女女男女男男男女1975
同济导师姓名及研究方向

姓名:朱京涛
出生年月:1978年01月
性别:男
导师类别:博导
学历:博士
电子邮箱:jtzhu@
光学:198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同济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物理系、化学系、声学研究所)
李同保* 07020
7 光学计量科学与技术tbli@
王占山07020
7 光学极紫外软X射线光学、薄膜光学wangzs@
吴永刚07020
7 光学薄膜光学及其技术ygwu@
唐永建07020
7 光学先进光学薄膜材料
tangyongjian2000@sina.co
m
吴卫东07020
7 光学先进光学薄膜材料wuweidongding@
丁永坤07020
7 光学计算物理、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朱少平07020
7 光学
激光核聚变和激光核爆模拟的实验物
理与诊断
朱京涛
亚飞秒啁啾Mo/Si多层膜反射镜的设计、制作与性能检测
基于多层膜技术的硬X射线Laue透镜衍射效率的理论研究
软X光多层镜反射率的标定与修正
Mo/Si多层膜表面保护层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30.4 nm多层膜设计
50~110 nm波段高反射率多层膜的设计与制备
同济大学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物理系徐老师65983380 physics@。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电子方向:卓桂荣性别- 女(46岁出生年月- 1968年11月职称- 副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硕导研究方向-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电子邮箱***************办公电话- 021-********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卓桂荣,1968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同年分配至哈尔滨轧钢厂工作。
1997年-200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硕士课题为“三指灵巧手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博士课题“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制”。
2002年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博士后课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
2004年12月留校工作至今。
主要研发经历及成果:[1] 2006年完成了华普混合动力轿车管柱助力式EPS系统的研制,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 研制了线控转向系统(SBW及驾驶模拟试验装置,荣获2005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
[3] 2005年研制了具有转角限位功能和高精度传感器冗余技术的线控转向系统,已应用于春晖系列线控转向电动汽车和驾驶模拟器。
[4] 参加了上海市科委“EPS电动助力转向”项目,完成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设计,应用该转向器的转向系统台架参加了2005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得好评。
该结构已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5] 2002年-2004年博士后期间参与国家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项目子课题“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春晖二号”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和整车总布置、电动轮加载试验台架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线控4WD/4WS 台架的方案论证及结构设计;“春晖三号”4WD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调试;线控转向硬件在回路仿真台架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转速闭环控制、转矩闭环控制等。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刘遂庆教授团队-概况一、研究方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运行最优化,城市水系统优化管理技术。
内容包括:* 水资源与水环境数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技术与原水保护支持系统* 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最优化理论与软件开发* 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行与计算机模拟技术* 城市水信息学理论与方法二、团队成员刘遂庆,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平,副教授陶涛,副教授信昆仑,讲师三、在研科研项目* 2007.1-201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2006BAJ08 B03),子课题-小城镇供水管网水质预警技术集成";* 2008.4-2010.12 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分散型水源地突发污染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示范(2008AA06A413),分课题-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应急方案";* 2008.10-2010.9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中法合作城市污染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08230707000)";四、已完成科研项目* 2005.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与信息化集成研究"(50409016);* 2004.11-2007.10 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P2R):"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主要承担城市水资源雨水管理研究;* 2002.10-2006.4中欧科技合作第五框架项目:"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SUSDEV-CHINA) (ICA4-CT-2002-10004);* 2003.1-2005.12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项目("863"项目)分课题: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和供水安全输配技术研究;* 2003.9-2005.12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供水管网爆管预防和事故处理技术研究,";* 2005.1-2006.12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优化策略研究";* 2005.1-2006.12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排水监测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水环境数学模拟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开发";*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城市给水系统最优化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五、成果获奖情况1)"南京市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系统",获江苏省2005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政府,2005.12,刘遂庆排名第一2)"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策略",江苏省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建设厅,2007.12,刘遂庆排名第二3)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给水管网实时运行水力物理模型试验",获2006年胡家骏奖学金学生团体创新奖4)《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35)《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获同济大学精品课程,2006.9.六、学生培养情况在读博士生7人:喻良,李翠梅,吕科峰,董晓磊,王康乐,林哲,袁文麒在读硕士生22人:王永,陆怡,王凤仙,刘先品,吕存阵,王园园,王绍伟等。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戴复东学历:本科最后毕业学校:南京大学建筑系职称: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职务: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学科分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团队:AD-建筑与高新技术简介: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
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
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生课程房屋产业化构配件产业化建筑体系主要成果[出版著作]追求.探索--戴复东的建筑创作印迹[发表论文]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建筑学报2007-8)[发表论文]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诺宝中心)(时代建筑2007-2)1[发表论文]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建筑学报2006-10)[发表论文]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7)[发表论文]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建筑与环境创作(建筑学报2005-1)郑时龄学历:博士最后毕业学校:同济大学职称: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职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学科分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团队:AZ-建筑与城市空间简介: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
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曾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等职。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等。
E - mail:本科生课程建筑评论研究生课程建筑评论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文献主要成果[出版著作]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出版著作]建筑批评学[出版著作]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1991-20042[出版著作]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出版著作]世博与建筑[出版著作]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出版著作]黑川纪章[发表论文]“历史街区不利用就没有生命力”(建筑师2008-6)[发表论文]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时代建筑2008-6)[发表论文]当代建筑批评的转型——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时代建筑2006-5)[发表论文]建筑批评与艺术批评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建筑师2006-3)[发表论文]建筑批评的生产(建筑师2006-3)[发表论文]延续城市空间,汇入城市历史—中国当代建筑的传统趋向探索(建筑学报2005-8)[发表论文]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与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时代建筑2005-1)[发表论文]中国建筑的自主创新——中国建筑师应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主导(城市规划学刊2006-2)[发表论文]城市中的世博会规划和建筑(城市规划学刊2005-4)[科学研究][上海市科委课题]基于高科技时代的世博会主题演绎研究蔡永洁学历:博士最后毕业学校: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职称:教授 (博导)职务:建筑系副系主任学科分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团队:A12-城市更新与设计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简介:3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重点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欧洲传统城市空间本科以来的教育简历:1986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主持、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3项,获市级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专著1本,译著1本。
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1

周顺华,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市。
1985年获西南交通大学隧道和地下铁道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力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西南交通大学桥隧工程博士学位。
现为同济大学城市轨道和铁道工程方向学科带头人,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副站长。
获铁道部火车头奖、茅以升教育科研基金铁路科技奖和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分会理事;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和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隧道和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城市轨道交通、磁浮结构、高速铁路等领域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30余项,有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EI收录50余篇;出版《开挖理论》和《管棚工法的计算原理及其使用》学术专著2部,主编《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教材2部,参编著作5部,主审教材多部。
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导。
1982年2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本科专业, 同年考取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1984年8月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加拿大科学院地面运输技术研究中心进修一年。
参加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任《铁道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铁路轨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已培养博士生毕业7名,在读4名;硕士研究生毕业7名,在读5名;工程硕士毕业4名,在读7名。
研究方向为:铁路轨道结构,轮轨关系,结构动力分析等。
研究成果有:在内燃牵引下减缓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研究、减轻重载列车轮轨磨耗的研究、铁路线路纵断面竖曲线和平面缓和曲线重叠设置条件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措施研究等十几项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70余篇。
出版专著《铁路曲线钢轨磨耗及其减缓措施》和《轨道动力学》两部,出版《轨道工程》教材二部。
1991年8月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7年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第十二届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奖。
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硕导名单

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硕导学术型硕学术型硕胎学学学术型硕学术型硕导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博导学术型博导学术型博导学术型博导学术型博导导师姓名所在院系安毛毛医学院陈建军医学院陈锡群医学院陈义汉医学院成昱医学院崔磊医学院戴亚蕾医学院丁玉强医学院范国荣医学院高正良医学院戈宝学医学院何淑君医学院贾鑫明医学院姜远英医学院李华顺医学院李丽医学院李少光医学院李思光医学院李永勇医学院林欣医学院刘根桃医学院刘海亮医学院栾冰医学院罗坤甜附属东方医院潘卫庆医学院彭鲁英医学院亓立峰医学院时东陆医学院孙毅医学院孙云甫医学院文学军医学院徐国彤医学院徐俊医学院薛志刚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招生专业袁健附属东方医院张兵波医学院张鸿声医学院张军医学院张磊医学院张玲医学院张青锋医学院张文医学院章小清医学院郑加麟医学院周大鹏医学院左为医学院陈义汉医学院陈英杰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葛均波医学院李俊附属东方医院梁兴群附属东方医院刘学波附属东方医院罗明附属同济医院吕斐附属同济医院彭文辉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沈甫明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娟附属同济医院王乐民附属同济医院魏毅东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学许嘉鸿附属同济医院张少衡附属杨浦医院朱伟东附属东方医院丛英滋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郜恒骏附属同济医院江华附属东方医院刘占举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选福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许树长附属同济医院杨长青附属同济医院褚海青附属肺科医院郭忠良附属东方医院荆志成附属肺科医院李惠萍附属肺科医院刘锦铭附属肺科医院邱忠民附属同济医院任涛附属东方医院肖和平附属肺科医院徐金富附属肺科医院冯波附属东方医院曲伸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张克勤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内科学彭艾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余晨附属同济医院庄守纲附属东方医院梁爱斌附属同济医院施菊妹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李觉医学院消化病理生理学李永渝医学院中医内科学颜新医学院侯黎莉附属肺科医院施雁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谢晓恬附属同济医院靳令经附属同济医院李刚附属东方医院刘学源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聂志余附属同济医院赵延欣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赵旭东医学院申远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史玉玲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秀丽皮肤病医院周平玉皮肤病医院吕中伟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肾内科学血液病护理学儿科学史景云附属肺科医院汤光宇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培军附属同济医院吴蓉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辉雄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张波附属东方医院赵小虎附属同济医院范列英附属东方医院李冬附属同济医院刘维薇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潘秋辉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孙奋勇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吴文娟附属东方医院艾开兴附属同济医院范跃祖附属同济医院房林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葛海燕附属东方医院李济宇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林谋斌附属杨浦医院秦环龙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宋振顺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普外科余震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昶附属肺科医院范慧敏附属东方医院费苛附属肺科医院姜格宁附属肺科医院李钦传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附属东方医院梅运清附属同济医院蔡明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雁西附属东方医院程飚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程黎明附属同济医院李少华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谭军附属东方医院吴德升附属东方医院吴兴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张春林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张世民附属杨浦医院神经外科海舰附属同济医院吴登龙附属同济医院许云飞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姚旭东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泌尿外科外科学胸外科郑军华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李茂全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汪饶饶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姜成华医学院分子病理学易祥华附属同济医院程忠平附属杨浦医院段涛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郭晓青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李芳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千日成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孙静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万小平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汪希鹏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毕燕龙附属同济医院王方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国彤医学院于靖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董春燕附属东方医院高勇附属东方医院陆琰君医学院任胜祥附属肺科医院妇产科学眼科学唐定国附属东方医院王军臣附属东方医院蔚青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谢克平附属东方医院许青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周彩存附属肺科医院周崧雯附属肺科医院褚立希医学院李泉附属东方医院王清秀附属东方医院吕欣附属肺科医院高成金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胜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肿瘤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同济大学周颖

周颖详细资料姓名:周颖职务:博士、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年11月邮箱:yingzhou@详细:主要经历:1995.09-1999.0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士1999.09-2002.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2002.03-2005.12,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博士2006.01-2009.12,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讲师2008.12至今,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2009.12至今,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副教授2010.01-2011.0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访问学者本科生教学:建筑结构抗震(双语,国家精品课程,参加)研究生教学:专业英语(结构工程专业;防灾专业)研究方向:1. 复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3. 混合结构、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4. 结构动力试验方法与技术研究主要科研项目: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2008-2010)2. 主持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高层混合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2008-2009)3. 主持“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项目“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性能与分析方法研究”(2007-2008)4. 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及重要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2010)5. 参加973计划项目“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2007-2011)6.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强地震作用下超高层建筑损伤机理及破坏全过程研究”(2009-2014)7. 参加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2011)8. 负责虹桥机场综合培训大楼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研究(2007)9. 参加上海国际设计中心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007)10. 参加上海嘉里静安南塔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008)11. 参加北京财富中心二期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2009)12. 参加上海大中里地块T1、T2塔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009)主要科研成果:1. 上海市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05)2.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6)3. 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优秀青年论文奖(2008)4.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9)主要科研论文:1. Xilin Lu, Ying Zhou and Wensheng Lu. Shaking table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a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The Str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16(2): 131-164. 2007.2. Xilin Lu and Ying Zhou. An applied model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Mechanics –An Intern Journal, 27(6): 697-711. 2007.3. Xilin Lu, Ying Zhou, Feng Yan. Shaking Table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RC Frames with Viscous Wall Dampers. Journal of Str Engineering. 134(1): 64-76. 2008.4. 周颖, 吕西林. 立面开大洞复杂高层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评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8(1): 56-63, 2008.5. 胡侃, 周颖, 吕西林, 韩建平.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及试验验证. 结构工程师, 24(2): 81-84, 2008.6. 周颖, 吕西林, 卢文胜, 陈林之, 黄志华. 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8(5): 71-78, 2008.7. 周颖,吕西林. 中震弹性设计与中震不屈服设计的理解及实施. 结构工程师, 24(6): 1-5, 2008.8. 尹超, 周颖, 吕西林.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超限高层结构抗震分析. 结构工程师, 24(6): 80-84, 2008.9. 周颖,胡凯,鲁亮,吕西林,潘全胜. 高位转换大梁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结构工程师, 25(1): 90-94, 2009.10.卜一,吕西林,周颖,黄志华.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研究. 结构工程师, 25(1): 55-61, 74, 2009.11. 蒋建, 吕西林, 周颖, 蒋欢军. 考虑场地类别的阻尼比修正系数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9(1): 153-161, 2009.12.Ying Zhou, Xilin Lu, Wensheng Lu. Shaking table test on a multi-tower connected hybrid structure, Earthquake Engineeri Engineering Vibration, 8(1): 47-59, 2009.13.黄志华,吕西林,周颖,卜一. 不同模型对比研究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位移需求中的应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9(2): 42-50, 2009.14.周颖,卜一,吕西林,黄志华. 考虑我国场地土类型的弹塑性反应谱法在高层混合结构中的应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9(2): 57-65, 215.卜一,吕西林,周颖,黄志华.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高层混合结构的性能水准. 结构工程师, 25(2): 77-84, 2009.16. 黄志华,吕西林,周颖,卢文胜,陈林之,孙宗鹏,欧阳冬. 双塔连体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 30(5): 2009.17. 黄志华,吕西林,周颖.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9(5): 86-93, 2009.18. 黄志华,吕西林,周颖. 钢筋混凝土连梁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 结构工程师, 25(5): 13-18, 2009.19. Xilin Lu, Linzhi Chen, Ying Zhou and Zhihua Huang.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s on a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with two to different height connected by trusse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18, 765-788, 2009.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码120401
1.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
2.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
3.公共经济与管理
4.城市发展与管理
诸大建、周箴、陶小马、朱德米、周向红、孙勇、孙荣、于德华、徐红、杨蓓蕾、程名望
教育经济与管理
代码120403
1.教育政策分析和评价
2.教育信息管理
3.教育质量管理
钱建平
社会保障
代码120404
1.社会保障理论与方法
专业
方向
导师
管理科学与工程
代码1201
1.管理科学
2.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
3.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建设工程管理
方向1:王效俐
方向2、3:尤建新、霍佳震、王霞、张建同、邱灿华、王继平、蔡三发、程国萍、刘光富、杜学美、段永瑞、周文泳、赵海峰、马卫民、郑惠强、陈强、苏强、朱岩梅
方向4:杨德华、林杰、徐德华、王洪伟、吴冰
产业经济学
代码020205
1.城市化与产业经济
2.产业经济与区域开发
3.产业经济与制度经济学
吴建伟、潘勤华、楼永、祝春山、张鑫、郝凤霞、王晓博
国际贸易学
代码020206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国际融资与跨国投资
3.国际商务方式与组华
2.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
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迟文铁
土地资源管理
代码120405
1.土地市场与开发经营
2.土地经济与利用规划
3.房地产投资与策划
4.房地产政策分析与评价
施建刚、何芳、楼江、钱瑛瑛
情报学
代码120502
1.情报理论与方法
2.竞争情报
李晓菲、慎金花
区域经济学
代码020202
1.城市与区域经济规划
网页上的导师中95%是学院的老师,都可以选择,另有少数教师是外聘兼职教师,不参与带MBA学生,到选择导师时,推出的老师都是学院教师。
至于研究方向,可点击老师的姓名进行查看,(附件中的是归纳出来的研究方向,较宽泛)。
resource from:/index/index/prof_by_job.jsp
2.经济开发与规划
3.城市经济与管理
林善浪、冯晓
财政学
代码020203
1.财政理论与应用
2.税收政策与管理
3.财政政策与资本市场
4.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
葛乃旭、俞招根、石建勋
金融学
代码020204
1.资本市场理论及投资管理
2.商业银行管理
3.金融工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4.风险管理与保险学
陈伟忠、陆宝群、叶耀明、闻岳春、阮青松、王海艳、马卫锋
1.战略管理
2.市场营销
3.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4.财务管理
吴泗宗、彭正龙、罗瑾琏、叶明海、孙遇春、盛敏、任浩、雷星晖、陈守明、张茂林、阎淑敏、张建文、郝晓彤、梁晓蓓、米黎钟、张迺英
技术经济及管理
代码120204
1.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
2.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
3.投资与决策分析
4.技术创新与管理
陈德棉、俞秀宝、彭俊、张玉臣、陈松、邵颖红、谢胜强、吴宗法、刘强、吴为民
方向5:江景波、韩传峰、黄如宝、陈建国、乐云、王广斌、曹吉鸣、胡文发、高欣、孙继德、何清华、贾广社、曲丹、施骞、杨卫东、陈小龙、高显义、马国丰、李佳川
会计学
代码120201
1.会计理论与方法
2.国际会计
3.审计理论与方法
4.会计信息化
刘威、佟爱琴、张其秀、宋哓满、凌立勤、白云霞、赵雯
企业管理
代码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