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以武汉为例)
做大城市: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以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江汉学术 J i a n g h a nA c a d e m i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o l . 3 3 N o . 5 O c t , 2 0 1 4
城市) 圈与新型城镇化研究 ● 大都市(
做大城市: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
— — —以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杨卫东
收稿日期: 2 0 1 4- 0 5- 1 0
城 市 的 出 现 对 自 然 生 态 而 言 肯 定 是 一 种 异 物, 但是, 在它的初期对自然生态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一是城市规模较小, 大自然的强大修复功能可以恢
本刊网址·在线期刊: h t t p : / / q k s . j h u n . e d u . c n / j h x s
( 江汉大学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中心,武汉 4 3 0 0 5 6 )
摘 要: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完全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 城市是 促 进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上 佳 区 域。 对 区位优势明显、 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 应把做大、 做好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 首 位 战 略。 做 大 武 汉 必 须 调 整 既 定 的国土空间规划, 改变现有的限制性规定, 突出超特大城市特点, 围绕国家中心 城 市 的 要 求 布 局。 我 国 长 期 奉 行 的 限制大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大城市与“ 城市病” 没有正相关关系, 只要我们 能 真 正 转 变 经济发展模式, 加快产业升级, 以良好的产业结构来 统 摄 城 市 人 口 的 规 模 化 增 长, 同 时 真 正 解 决 户 籍 管 制 问 题, 实 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 我们就有可能根治中国的城市病, 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 城市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病 中图分类号: F 2 9 9 .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6 1 5 2 ( 2 0 1 4 ) 0 5 0 0 1 9 0 8
生态健康导向下的武汉市域绿色网络构建研究

园林与景观设计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生态健康导向下的武汉市域绿色网络构建研究郭晓华1,2,郭熠栋1,戴 菲1(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摘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着“国土空间规划”的转折期。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融合城乡绿地协同发展,建立高品质的城乡绿色空间已成为当下亟待探索的课题之一。
论文以武汉市市域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及相关上位规划作为基础数据,结合生态敏感性“功能性”评价与MSPA“结构性”识别方法筛选“绿源”和“绿斑”,通过生态耗费成本面的最小成本路径分析方法确定“绿径”,探索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源—径—斑”市域绿色网络建构,形成武汉市“绿源四方分布、绿径两环相扣、绿斑多地镶嵌”市域绿色网络体系。
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市域绿色网络空间优化提供参考,为我国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市域绿色空间构建给予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健康;市域;绿色网络;构建;武汉市[中图分类号]TU984.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1.38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Network in Wuhan under the Guidanceof Ecological HealthGuo Xiaohua1, 2, Guo Yidong1, Dai Fei1(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5, Chin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Guided b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tegra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green spaces, and establishing high-quality urban and rural green spac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urgent topics to be explored. The paper takes the urban green space of Wuh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related upper-level planning as basic data, combines ecological sensitivity “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and MSPA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o screen “green sources” and “green spots”. The minimum cost path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cost of ecological consumption determines the “green path”.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urce-path-spot” urban green network oriented by ecological health, and forms a urban green network system of “four-direction distribution of green sources, two interlocking green paths, and green spots embedded in many pla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Wuhan’s urban green network space, and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planning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ecological health; city area; urban green network; construction; Wuhan1引言随着城镇化推进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共识,并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作文

生态文明建设作文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环境保护。
工业污染、生活垃圾、大气污染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理。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惩。
同时,企业和个人也要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只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
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采已经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理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
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学校、媒体等社会机构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只有人人都能自觉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各国应该加强环境信息的共享,共同研究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共同制定环保政策和法律,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武汉生态空间准入项目论证优化路径探索[——以武汉凤翔岛旅游设施项目为例

武汉生态空间准入项目论证优化路径探索[——以武汉凤翔岛旅游设施项目为例发布时间:2022-11-01T07:09:52.37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2期第6月作者:梁霄[导读] 十余年来,武汉市为实现全域生态空间的系统化保护与利用,构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体系。
梁霄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4摘要:十余年来,武汉市为实现全域生态空间的系统化保护与利用,构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体系。
本文基于近些年在武汉基本生态控制线项目准入制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武汉凤翔岛旅游设施准入项目为例,从论证思路的系统完整性、论证过程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空间论证精细性等方面,探讨了生态线准入项目论证规范化的优化方向,以期为提升武汉市生态区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优化提供有益经验。
关键字:生态控制线准入论证、精细化、功能性准入、规划设计条件论证一、总体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空间快速蔓延,暴露出诸多低效扩张所导致的问题与挑战。
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国家提出要紧密围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夯实城市空间优质生态底盘。
不少城市围绕如何精细化管控生态空间,助推市域城区空间品质的系统化提升,形成了针对生态空间管理引导的实践路径与政策探索。
从广东、东莞开始,逐步探索出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体系构建路径,奠定了系统化管控市郊生态管控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武汉市于2010版城市总体规划后,立足多轮生态空间管控研究,于2016年颁布《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正式奠定了武汉生态空间管理的基石。
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首次写入“旅游+”概念,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等。
随着“后疫情”时代大众近郊旅游的快速兴起,大量社会资本希望通过建设郊野旅游配套设施进入生态区域,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如何在兼顾好生态保护与生态利用将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一)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一)作者:李振煜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05期摘要:武汉市的城市建设迅速膨胀,城市化的速度很快,城市的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也日渐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道路铺装硬化、湖泊面积缩减甚至消失,绿化面积变得越来越少,成为一种奢侈品,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居住区容积率提高,人均绿化率下降,水源污染,环境品质下降,城市的生态文明在于公平、美和生态,因此需要了解生态文明,了解生态文明的思想和法制的精神。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思想和意义;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作为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分析和了解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需要明白生态文明的概念,需要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文明的朴素的思想,这样有利于了解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方向,下面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与问题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摊大饼似的不断向外扩展。
虽然武汉市历经三次争取全国文明城市,通过沿街的各种横幅、电子屏幕、巡视考察是否能够背诵和说出文明用语,武汉市民是否行为文明,汽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酿造大型交通事故、街道是否干净整洁等来评价城市的文明形象,第三次终于荣膺桂冠,当然这是评价的一种方式。
城市文明展示,就会通过这个城市的典型的案例来体现,如表明文明祥和的场景图片;武汉市南岸嘴的绿意盎然的场景图片;武汉长江大桥的场景图片;东湖风景区的场景图片;武汉沌口开发区建设的场景图片;地铁建设的场景图片、武汉市的立交桥的建筑场景图片;解放公园、磨山公园等地反映风景、园林、建筑、景点的场景图片;反映龟山电视塔、黄鹤楼的地标景观和黄鹤楼公园等的风景景观图片进行展示,既反映了景观美,也表明了绿化生态的和谐,体现出一种因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再设计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体现生态的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作文申论

生态文明建设作文申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同时,要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平衡。
此外,要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要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转型升级,推行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农村发展中,要推动农业绿色化、农村生态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最后,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坚决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强对环境资源的法律保护,形成严格的法律监管体系。
同时,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类未来的重大课题。
我们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美丽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完整版)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摘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会继续,社会才会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贯彻的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可见,生态问题不仅是问题还是难题,本文就是从生态建设的意义、目标、措施等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随着社会否认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我们党创造性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112.23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岛岛屿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达165.7平方公里,是优良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和东方夏威夷之称。
然而记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钟到达南澳岛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桥墩从码头一直排向大陆;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离开码头沿海岸向北,只见一处填海工地上大车在不断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机正在把一棵棵树木连同泥土一块铲起,这座小山头已被挖掉一半填进了海里。
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
沿着环岛公路,记者看到了几处这样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并建设了油库、水泥厂等项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并没有开工使用。
在岛上的后宅镇,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反映,县里在1997年征用了6亩多耕地给海关大楼建了附属设施,又在今年征用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40余亩耕地),出让给一家公司建北门坑游乐园,使他们几户无地可耕了。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二)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二)作者:李振煜来源:《大观》2015年第08期本文属2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15G183。
摘要:武汉市的城市绿道的是否连续整体和贯通,是形成武汉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
作为景观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的其他部分,公园的面积和数量,以及城市各建筑社区的屋顶花园、街道的雨水花园以及通过充分利用绿化、土壤的自然规律和自然功能进行生态的设计形成好的景观生态文明的建设。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培育生态廊道系统和生态网络系统,形成生物的多样性,维系城市生态文明的根本。
关键词:绿道;公园;屋顶花园;雨水花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景观设计,下面从景观设计的方面来研究。
生态文明的重点是绿化和节能减排。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对于景观环境的设计系统的各个方面来进行。
本文从绿道、公园、屋顶花园、街道设计、雨水花园的景观设计来论述和探讨生态协调的和城市的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道绿道指城市道路沿路两边的植物形成的种植生态系统,湖泊沿岸的植物生态系统,以及湖泊沿岸的道路两边的植物种植系统,以及通过城市道路的绿色植物一直串联,连接到城市的公园系统,与公园的绿化等一起形成城市的绿化,形成城市生态的绿肺。
城市街区马路两边的绿化,武汉市城区由于道路建设过分强调机动车道的空间,人行道或者步道,紧邻建筑街道,绿化较少。
汉阳沌口开发区的景观大道,马路两边的建设绿带非常宽阔,当年是政府的形象工程,也是为了吸引法国投资的世界窗口。
能够形成如此宽阔场景的原因,是因为当年开发建设的时候,主要是农业区,而且房地产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人们没有现代人对于房地产价格那么高的觉悟和期待,因此容易建成这样宽阔的马路和宽阔的绿带,形成了常绿与落叶,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以及与匍匐的藤蔓植物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四季的季相变化,乔灌草的生态结合。
另外的景观大道,如东西湖台资开发区、柏泉路一带;东湖风景区、磨山、中科院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一带等等,这些地方由于过去一直以来,重视道路建设,绿化建设和旅游建设,生态环境较好,植被品种完善,覆盖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这在以前提出的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生态建设。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十八大的成功召开以及中国梦的顺利推行,说明当今的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不能再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要谨慎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发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反过来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
根据长江日报通讯报道, 2013年1月12日,雾霾锁武汉,城区许多地方全天都是灰蒙蒙的。
在环保部公布的报告中,武汉空气污染指数排位全国第10。
12日上午9时许,汉口江滩能见度不足10米。
浓浓的大雾加剧了霾的浓度。
环境监测报告,武汉已连续3天空气污染程度达到最高等级的严重污染。
从4日起,受持续多云少风无雨天气的影响,武汉空气污染指数持续走高,从52飙升至359。
其中,10日污染指数为359,11日为326,均属于严重污染等级,在空气质量新国标中位列污染最重级别。
12日20时,武汉9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中,吴家山污染指数为431(最近24小时污染指数)、汉口花桥423、青山钢花388、汉口江滩341、汉阳月湖359、武昌紫阳站326、东湖梨园278、东湖高新264、沌口新区251。
最低的污染指数都超过重度污染。
而首要污染物则全部是PM2.5。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
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我们可以看到。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还是空气受到污染导致自然环境的失衡。
这些被污染的气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
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人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十八大报告中增加了生态建设这一内容,就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健康,为了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建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从国家角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相关制度和宏观调配政策必不可少。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得五种建设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可以把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新型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制定并实行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督体系,用严格的制度从上至下地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上到下严格遵守相关法纪,明确目标和责任,同时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
第三,积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保护自然,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除了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除了国家的政策和号召,我们还应该从自身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增强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
现代化的社会,电视网络都报道了很多商家使用地沟油,过期肉等产品,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评价那些商家没有道德,没良心。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每个人都有高素质和公德心,那么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层出不穷了。
我们的社会也会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和谐。
第二,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和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有生态意识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
在我国面临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之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就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为生态平衡呐喊,响应党的号召,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