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合集下载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车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交通工具,备受关注。

然而,在新能源车发展的过程中,能耗与节能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车的能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二、新能源车的能耗分析1. 能耗定义能耗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单位里程所消耗的能量。

常用能耗单位为千瓦时/百公里(kWh/100km)。

2. 影响能耗的因素(1)电池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的能耗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关,能量密度越高,能耗就越低。

(2)车重:车重对能耗也有重要影响,较重的车辆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推动。

(3)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主要的能耗来源之一,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对于能耗的贡献较大。

(4)行驶速度:行驶速度越高,能耗越高,因为提高速度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克服空气阻力和惯性。

(5)驾驶习惯:急刹车、急加速以及频繁变道都会导致能耗的增加。

3. 常见新能源车的能耗水平以电动汽车为例,一般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1)纯电动汽车:根据不同型号和品牌,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水平存在差异,一般在12-25kWh/100km之间。

(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在驱动电机被用完之前使用发动机进行充电,其能耗相对较低,一般在6-10kWh/100km之间。

三、新能源车的节能措施1.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车的能耗水平。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即在单位体积或质量下储存更多的电能,可以减少频繁充电的次数,提高续航里程,并降低能耗。

2. 减轻车辆重量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可以降低车辆的自重,减少能量的消耗。

3. 优化车辆空气动力学设计改善车身外形和减小风阻系数,可以降低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减少能耗。

4. 提倡合理驾驶习惯通过培养驾驶员良好的习惯,如平稳驾驶、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可以降低能耗。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热门。

较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有助于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能效应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并且的汽车,相较于传统的汽油燃料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能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约能源成本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以电池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它们可以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电能,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们几乎可以不耗费一分钱就完成数百公里的行驶。

因此,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油耗车辆来说,其实际运营成本更低,对经济实惠也更有吸引力。

2. 能源损耗较小传统的内燃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将燃料转化为动能,其中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仅在30%至50%之间。

而新能源电动汽车不需要经过这一转化过程,它们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电动汽车可以达到70%至95%的高效率转化,因而其燃油利用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

3. 充电方便快捷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无需到加油站进行,可以在家或公司内进行,极大地缩短了用户的用车时间,解决了许多用户的燃油车因为忘记加油而产生的麻烦。

此外,现在智能充电桩能够自动控制充电,为用户节省了充电的时间和麻烦。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减排效应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减排效应,是环保行业最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减少了CO2等有害气体排放,还可减少二氧化氮、颗粒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 减少CO2排放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不会产生CO2排放和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排放,这是它们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优势。

因为减少CO2排放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全球环境的改善,从而减缓全球暖化程度。

2. 减少其他有害物质排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转化和运行很少产生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与传统汽油车比较,它们对空气、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情况更轻。

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3 2 V, 定 容 量 . 额 1 0Ah 6 额 定 内 阻 0 2 m Q


≥ 10 6
表 2 动 力 电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设 备
设 备 名 称
设 备 功能
60
一≤ 5 0
鹾 4 O
謇 善i
薹 主 蚕
。6 5 池 测 试 、 集 动 力 电 池 的 阻 抗 值 采

体效 率 的 主要 因素 。
关 键 词 :汽 车 ;纯 电动 汽 车 ; 源 效 率 链 ; 力 电 池 ;能 效 分 析 能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6 . 2 U4 9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6 8 2 1 ) 3 0 8 4 1 7 —2 6 ( 0 2 0 —0 0 —0
总 第 1 0期 5
Hih y g wa s& Auo tv tmoieApp ia in lc to s
表 1 纯 电动 汽 车 整 车 主 要 参 数

项目
参 数 值
项目
参数 值
车 型
轮 胎 规 格
F 72 Y6 0
7 0 R,. O 6 T .0 6 5R1 L
行 分析 , 对进 一 步提 高 纯 电动 汽 车能 源 利 用率 具 有 十分重 大 的意义 。而 目前 对纯 电动汽车 能源效 率 的 分析 主要集 中于实 验 台架 和巡航 工况 等理想 行驶 状 态 , 能准确 地 把握 纯 电 动汽 车 在 实 际行 驶 工 况下 不

汽 迢
公僦
路&

纯 电动汽 车 ( V) E 因运行 时 的零 污染 、 高 的能 较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辆性能分析与评估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辆性能分析与评估

技术进步
电池技术的突破、电机控制系统的优 化以及充电设施的普及,为新能源电 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车辆性能分析与评估的必要性
01
02
03
提高安全性
对车辆性能进行全面分析 ,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安全 隐患,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
优化设计
通过性能评估,可以对车 辆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 车辆的能效和舒适性。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辆 性能分析与评估
目 录
• 引言 • 车辆动力性能分析 • 车辆经济性能分析 • 车辆安全性能分析 • 车辆舒适性能分析 •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性能评估与比较
引言
01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
能源危机
政策推动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全球范围 内都在寻求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 。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 策,促进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市场推 广和应用。
车辆经济性能分析
03
百公里电耗
百公里电耗是衡量新能源电动汽车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车辆行驶百 公里所需的电量。
较低的百公里电耗意味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节能,能够降低用户的能源成本。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百公里电耗方面存在差异,消费者可以根据这 一指标来评估不同车型的经济性能。
续航里程
01
续航里程指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满电后能够行驶的距离。
02
续航里程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直接
关系到日常使用便利性和出行范围。
一般来说,续航里程越长,车辆的味着更高的电池成本和车辆重量。
能耗经济性评价
能耗经济性评价是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的综合评 估。
促进产业发展

变工况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

变工况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
黄万友 程勇 , 纪少波 李 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张笑文 张海 波。 , , ,
(. 1 山东大学 能 源与动力 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 06 ; . 5 0 1 2 济南市 电动汽车运营有 限公 司,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3 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 司 , . 山东 济南 2 1 1 ) 50 0
A s at A cnrl t t yo lc cV hc E b t c : ot r e f et e i e( V)pw r a n e y a i oeai o d i s a r o sa g E r i l o e r nu d r n m c p rt ncn io s t i d o tn w
HUANG Wa —o nyu , C HE n NG Yo g , J h ob IS a — o , L h a g , IC u n
ZHANG a — I ZHANG ib 。 Xi o WC1 , Ha — o
( . o eeo n r 1 C l g f eg l E y& P w r n ier g h n o g U i r t , ia 5 0 1 hn ; o e g e n ,S a d n nv s y J n2 0 6 ,C ia E n i ei n
ce c e c b n d l s d v lp d An o t l o t l t o o i r v V p w r a n f c e c i n y d s r i g mo e e eo e . i wa p i n r h d t ma c o me mp o e E o e t i e in y r g i
摘 要: 为有 效降低驱动 电机能量 消耗 , 延长 电动汽 车 续驶里 程 , 车辆 工况 变换 时的驱 动 系统控 制 对 方法进行探讨 。利 用交流 异步 电机 系统及磷 酸铁 锂 电池 组 实测数据 , 用最 小二 乘法构 建动 力总成 采 系统效率模 型 , 并给 出基 于效率模 型进行优 化 控制 、 高 电力驱动 系统 运行 效率 的控制 策略 ; 建 纯 提 搭 电动汽车动 力总成 系统仿 真模 型 , 并通过 试验 台实测数 据验证模 型 的有效 性 ; 用建立 的仿真模 型对 利 纯电动汽车 的起 步加速过 程进行优 化 , 利 用试验 台进行 了测试 , 并 结果表 明, 动 力总成 系统进 行 效 对 率优 化控 制后 , 效率在车辆起 步加速过 程 中较原 车平均提 高 了3 3 。基 于所建立 的动 力总成 系统 其 。% 效 率模 型 , 可在 车辆工 况变换 过程 中 , 通过 优化控 制策略 , 有效提 高动力驱动 系统效率。 关 键词 : 电动 汽 车 ; 化控 制 ; 况 变换 ;效 率模 型 ;动 力总成仿 真模 型 纯 优 工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系统是其中一个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车辆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分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在技术上通常分为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

1. 电动动力系统: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电动机通过电池供电,没有排放污染物,低噪音、低振动、高能效。

2. 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将发动机和电动机进行整合,发动机主要作用是在电池放电之后继续工作以支持电动机,同时回收制动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

3.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氢气和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电能和水。

这种系统的优势在于零排放和高效能。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1. 续航能力续航能力是新能源汽车内动力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主要受到电池容量及电池技术的影响。

要想提高电池的容量,需要增加电池的重量和体积,这会对整车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和电池技术的提升是续航能力提升的关键。

2. 加速性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主要受到电动机的转速和动力输出的影响。

电动机的转速越高,输出的动力也越大,加速性能就越好。

因此,对电动机的转速控制和输出功率控制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加速性能的关键。

3. 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是指动力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和车辆行驶里程之间的比例。

能源利用率越高,同样电池容量下车辆可以行驶的里程就越远。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提升能源的利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4. 变速器变速器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虽然电动机的转速可以通过电控系统进行调节,但是针对不同的行驶条件及行驶路况,调节输出转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因此,需要运用变速器这个中间部件来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进行转速调节,使得车辆在行驶的同时保持平稳性和高效能。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与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指标、性能测试方法、性能改进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指标1.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它衡量了车辆行驶的续航能力,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续航里程的计算需要考虑驾驶行为、气候、路况以及车辆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续航里程的实际表现与车辆厂家宣传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2.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是影响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

电池容量越大,车辆的纯电行驶里程就越远。

但是,电池容量增加会导致车辆的重量增加,从而影响车辆的性能表现。

3.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指车辆在加速、行驶、制动等方面的表现。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有更好的低速动力表现,但是在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4.电池充电时间:电池充电时间是影响车辆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充电时间越长,车辆的使用率就越低。

因此,车辆厂家需要在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

5.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需要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其达到安全标准。

安全性能包括碰撞测试、刹车距离、制动灵敏度等多方面因素。

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测试方法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测试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动力性能测试:动力性能测试包括加速测试、行驶测试、制动测试等。

加速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在0-100km/h的加速时间、行驶测试需要测试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制动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

2.充电性能测试:充电性能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充电效率和充电时间。

测试时需要考虑充电电压、电流、温度等多方面因素。

3.安全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需要进行碰撞测试、侧翻测试、刹车距离测试等。

这些测试需要模拟真实交通场景,检测车辆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表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NEV)作为应对传统燃油车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推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评估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效果,包括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接受度及其对城市交通运营效率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最大的优势在于明显减少了城市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

传统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大型城市中,车辆的密集度极高。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等,这些车型相较传统汽油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或大幅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通过对多座城市汽车排放进行监测,可以显著发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其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有着明显差距。

例如,在实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城市中,PM2.5和NOx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下降速度显著加快,部分城市甚至设定了较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推动了环保型汽车的快速更新换代。

再者,从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在生产、使用和报废阶段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然而,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其整体碳排放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在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时,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排放量大幅降低,这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二、经济效益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仅表现为环境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成熟,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这为消费者减轻了购买负担。

同时,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购车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使得新能源车的市场普及速度加快。

在运营成本方面,电动汽车相较传统燃油车在能耗上占有明显优势。

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成本通常低于燃油消耗成本,特别是在电费较低的地区。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维护保养上相对更加经济,传统燃油车需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等配件,而电动车在这一方面相比之下维护成本低且频率少,从长远看对消费者形成了更强的经济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t/s
图 4 车 辆 运 行 工 况 下 速 度 - 时 间 变 化 曲 线
功率 P/J
100 000 80 000 60 000 40 000 20 000 0 382 382 381 382 382 385 385 380 382 381 383 382 384
电压 U/V
图 5 车 辆 运 行 工 况 下 电 压 - 使 用 功 率 变 化 曲 线
关 键 词 :汽 车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效 率 链 ;动 力 电 池 ;能 效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U469.7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2668(2012)03-0008-04
纯 电 动 汽 车 (EV)因 运 行 时 的 零 污 染 、较 高 的 能 效特性和能源来源的多样性而备受清洁能源研究者 的关注。与传统车 辆 相 似,纯 电 动 汽 车 运 行 过 程 中 其动力输 出 功 率 与 行 驶 阻 力 功 率 始 终 处 于 平 衡 状 态。准确地对纯电动汽车变工况下整体能效特性进 行分析,对进一步提 高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利 用 率 具 有 十分重大的意义。而目前对纯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 分析主要集中于实验台架和巡航工况等理想行驶状 态,不能准确地把握 纯 电 动 汽 车 在 实 际 行 驶 工 况 下 的能源效率。对于 整 体 能 效 分 析 而 言,不 仅 要 考 虑 电动驱动效率的影 响,还 必 须 考 虑 电 能 由 电 网 到 动 力 电 池 的 储 能 过 程 ,再 由 电 池 、电 机 到 达 车 辆 传 动 系 统的全过程能量传输的效率。
4 能 效 分 析
4.1 动 力 电 池 储 能 效 率 分 析 动力电池储能特性可作为动力电池静态特性来
10
公 路 与 汽 运
Highways &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201第23年期5

90
速度 v/(km·h-1)
60
30
0
0
300 600 900 1 200 1 500 1 800 2 100 2 400
试 验 中 ,测 试 车 辆 在 干 燥 的 砼 路 面 上 运 行 ,运 行 距 离 约 20km。 该 道 路 坡 度 小 于 15°,路 面 不 平 度 系 数 Gq(n0)=256×10-6 m2/m-1 (参 考 空 间 频 率 n0 为0.1m-1),侧 向 弯 道 角 度 极 小,车 辆 处 于 稳 态 转 向行驶状态。
为精确地获得纯电动汽车在变工况下的能效效 率,该文就能量输 入、输 出 过 程,建 立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效 率 链 模 型 ,以 动 力 电 池 为 媒 介 ,分 析 能 量 输 入 和 输出过程中各阶段 的 能 耗 损 失,确 定 影 响 纯 电 动 汽 车整车能效的主要因素。
1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效 率 链 模 型
η1=PPeionut=PUiIntDOD0 式 中 :Pin为 电 网 输 入 的 电 量 功 率 。
根据 锂 离 子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要 求,取 放 电 深 度 为 80% ,由 实 验 测 试 和 实 车 运 行 数 据 可 得η1 =0.94。 4.2 动 力 电 池 输 出 能 量 效 率 分 析
图 7 表 明 :电 池 组 在 运 行 时 其 电 压 会 下 降 ;大 多 数电池组电压均在 一 定 区 间 内,个 别 电 池 组 电 压 会 急剧下降或电压值小。
由图7的2、图 8 的2′处可知:动力电池组瞬间 电压变化量最大,造 成 此 现 象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电 池 自 身内阻过大,引发 电 池 放 量 下 降,放 电 速 度 过 快,进 而影响车辆续驶里程。
图4、图5表 明:车 辆 行 驶 速 度 瞬 间 提 高 时,放 电 电 流 迅 速 增 大 ,造 成 动 力 电 池 组 快 速 放 电 ,电 池 放 电功率瞬间增大。
车 辆 速 度 越 高 ,所 需 能 量 越 大 ,对 工 况 运 行 数 据 进行整理分析,可得 被 测 试 纯 电 动 汽 车 变 工 况 下 电 压、容量、使 用 功 率 及 车 速 的 变 化 情 况 (如 图 6 所 示),测试车辆运行前 后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如 图 7 所 示 )和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量 (如 图 8 所 示 )。
运行时各组电压
停止时各组电压
3.25
1
2
3
3.20
3.15 3.10 3.05
1
10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100 109 118
组数/组
图 7 测 试 车 辆 运 行 前 后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1
2′ 17 33 49 65 81 97 113
95
电 池 总 电 压/V 电池型号
384 XYFY160 动 力 锂 电 池,额 定 电 压 3.2 V,额 定 容 量 160Ah,额 定 内 阻
最 小 离 地 间 隙/mm
0.2 mΩ ≥160
表 2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设 备
设备名称
设备功能
BK3000系列组合 用于电池装 载 前 数 据 采 集,采 集 数 据 电池检测柜 包括电压、电流、能量、容量和温度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量 来 源 于 电 网,电 能 经 由 电 源 转 换 装 置 储 存 于 动 力 电 池 内 ,车 辆 行 驶 时 ,动 力 电 池 输 出电能,经 由 电 动 机 驱 动 车 辆 运 行,实 现 能 量 由 电 能 、机 械 能 和 动 能 的 转 换 。
在 能 量 由 电 网 到 达 车 轮 的 过 程 中,能 量 损 失 主 要 包 括 :1)电 能 经 由 电 源 转 换 装 置 输 入 动 力 电 池 过 程 中 的 线 路 损 失 和 动 力 电 池 电 化 学 损 失 ;2)动 力 电 池 的 输 出 能 量 过 程 损 失 ,包 括 电 化 学 损 失 、浓 差 极 化 损 失 和 欧 姆 损 失 等 ;3)电 能 由 电 动 机 输 出 给 车 轮 的 过程损失,包括电 动 机 的 电 能 损 失 和 机 械 损 失 及 传
动机构的传动损失。据此可以建立纯电动汽车能量 效 率 链 模 型 (如 图 1 所 示 )。
电 网
η1
能 充电
量动 力η2电 Nhomakorabea电池
电 动 机
η′3 η3″
传 动
η4


驱 动 车 轮
η1 为电能由电网到动力电池的储能效率 ;η2 为 动 力 电 池 输 出 给 电 动 机的放电效率;η′3为 电 动 机 输 出 电 能 效 率 ;η″3为 电 动 机 输 出 机 械 效 率;η4 为传动系统机械传动效率。
电压
电流
60
放电过程
充电过程
50
40
30
20
10
0
1
1 000
1 999
2 998
3 997
时间 t/s
图 3 锂 离 子 动 力 电 池 电 压 、电 流 特 性
通过车载 BMS 系 统 采 集 EV 车 辆 实 际 运 行 数 据,图4、图5分别为测试车辆实际 运 行 工 况 下 的 速 度-时间和电压-使用功率变化曲线。
图 1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量 输 送 模 型
2 测 试 方 法 及 设 备
基于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链 模 型,选 用 某 公 司 生 产 的 纯 电 动 中 巴 车 进 行 测 试 ,利 用 车 载 管 理 系 统 、电 池 监测系统 监 测 车 辆 运 行 数 据 和 车 载 电 池 使 用 前 数 据 ,通 过 能 源 输 送 过 程 各 阶 段 效 率 分 析 ,确 定 纯 电 动 汽车的整体能效。测试车辆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恒流恒压充电
放 电 电 流 53.40 A,终 止 电 压 2.50 V 3 600
充 电 电 流 53.40 A,终 止 电 压 3.65 V; 恒 定 电 压 3.65 V,终 止 电 流 5.34 A
循 环 次 数/次

采 样 时 间 间 隔/s

3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数 据
电 池 容 量/Ah 电 池 能 量/Wh 电 池 功 率/kW
组数/组
图 8 测 试 车 辆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量
分析。根据 纯 电 动 汽 车 的 运 行 特 性 及 能 量 守 恒 原 则,可得出动力电池输出功率 Peout计算公式:
Peout=UtIDOD0 式中:U 为电池电压;I 为放电电流;t为放电 时 间; DOD0 为放电深度。
动力电池储能效率
公 路 与 汽 运
总第150期 Highways &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9
表 1 纯 电 动 汽 车 整 车 主 要 参 数
项目
参数值
项目
参数值
车型
FY6702
轮胎规格
7.00R,6.50R16LT
总 质 量/kg
为获 取 可 靠 数 据,采 用 表 2 所 示 的 动 力 电 池 特 性数据采集设备。
动力电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方 法。1)动 力 电 池 安 装使用前数据采集。通过 BK3000系列组合电池检 测柜测试动力电池 实 验 参 数,并 将 此 测 量 值 设 为 动 力电池额定参数。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测试参数设 置如表3所示。2)实 车 运 行 时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数 据 采集。通过 车 载 动 力 电 池 管 理 系 统 (BMS)进 行 监 测 、采 集 ,导 出 后 进 行 整 理 和 分 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