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

合集下载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第一章肉种鸡的介绍肉种鸡是一种专门为了供应肉食而培育的鸡种,其性格温顺,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质鲜美,深受养殖户的青睐。

本手册将为养殖户提供关于肉种鸡饲养管理的详细指南,以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和生产效益。

第二章饲养环境1. 场地选址肉种鸡的饲养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

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垃圾堆放点,保持空气清新、环境卫生。

2. 鸡舍建设鸡舍应坚固、耐用,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通风性能,避免极端温度对鸡群造成不利影响。

鸡舍内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的环境,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3. 光照管理提供适宜的光照对于肉种鸡的生长至关重要,应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照或者人工补光,以促进鸡群的正常生长和成活率。

第三章饲料管理1. 饲料配制肉种鸡的饲料配方应根据生长期的不同制定,一般分为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

配制饲料时应考虑营养均衡、口感适宜和消化吸收率高的原则。

2. 饲料投喂饲料的投喂要量、质兼顾,不能过量或者不足,要根据鸡群的实际情况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的投喂,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

3.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充足,定期清洗饮水器,避免水质污浊和细菌滋生,确保鸡群的健康。

第四章饲养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和疫病筛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2. 生长监控对肉种鸡进行生长情况的监控,如体重、体型、食量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3. 睡眠管理提供良好的鸡舍环境和饲养条件,让肉种鸡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证鸡群的生长健康和免疫力。

第五章鸡群质量评估1. 营养品质通过对肉种鸡出售前的定期体重、体型、肌肉质量和肉质分析等评估,确定鸡群的营养品质和成熟度,为出售和加工做好准备。

2. 消费者满意度对肉种鸡的肉质、口感、新鲜度等进行消费者调查和评估,了解市场需求,持续改进饲养管理和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肉用种公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肉用种公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选 择 的 标 准 与 第 一 次 选 择 基 本 相
同 . 但 应 注 意 选 } 性 别 鉴 别 错 误 的鸡 } J
只 。 育 成 期 应 进 行 4次 选 种 ,第 一 次 1 0周 龄 ,选 留 比例 为 l ~ 35 ;第 二 3 1 .%
周 龄 时 可 按 比例 』l 年 轻 的 公 鸡 , 以 J入 『 不 同批 次 的公 鸡 实行 替 换 。也 可 在 3 ~ 5 4 0周 进 行 公 鸡 调 换 . 具 体 方 法 是 : {
半 公 鸡 进 行 称 重 , 以 便 更 好 的 了 解 体 重 的 生 长 发 育 趋 势 .及 时 调 整 料 量 ,
确 保 得 到科 学 合 理 的周 增 重 。
35 防 治 脚 趾 损 伤 .
高 种 蛋 的 受 精 率 ,从 而 提 高 整 个 鸡 场
的 养鸡 生产 效 益 。
15 提 旱 限 饲 .
雏 鸡 运 达 育 锥 舍 后 .应 尽 早 给 予
饲 料 和 饮 水 ,这 样 消 化 系 统 、免 疫 系
肉 用 种 公 鸡 配 种 能 力 的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要 点
统 等 都 会 较 早 得 到 更 好 的 发 育 ,且 体
重 均 匀 度 也 较好 。 13 采 用 正 确 的饲 料 喂 养 方 法 .
32 科 学 配 制 日 粮 .
要 随 时 观 察 公 鸡 腿 脚 、胸 部 肌 肉 、 鸡 冠和 肛 门颜 色 情 况 ,综 合 评定 ,
淘 汰 跛 足 、存 生 婵 缺 陷 等 不 合 格 的 公
鸡 ,并 减 去其 采 食 位 置 和料 量 。
37 制定 公 鸡 替 换 方 案 . 由 于 公 鸡 往 3 ~ 0周 后 交 配 欲 望 54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第一章:肉种鸡的选育和品种选择肉种鸡的选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经过多年的育种,肉种鸡已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几大优良品系,其中哈斯科纳鸡、罗斯308鸡、桑提克斯鸡等品种备受认可。

品种选择是肉种鸡饲养成功的第一步,合理的品种选择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二章:肉种鸡的饲养环境肉种鸡的饲养环境是保障鸡群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饲养场所应具备充足的通风、排泄、净化等设施,以保持鸡群舒适的生长环境。

干净整洁的饲养环境对于减少疾病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肉种鸡的饲料管理肉种鸡的饲养中,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障鸡群健康成长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一环。

在饲料的选择上,要确保饲料营养均衡,符合鸡群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喂养时间,确保鸡群的饮食卫生。

第四章:肉种鸡的疫病防控肉种鸡的疫病防控是饲养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日常饲养中,要做到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问题。

要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合理使用疫苗,加强鸡群的免疫力。

第五章:肉种鸡的生长管理肉种鸡的生长管理是保障鸡群生长发育的关键一环。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肉种鸡的生长特点,合理制定生长管理方案,包括喂食、补充营养、控制生长速度等方面。

要定期对鸡群进行生长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对策。

第六章:肉种鸡的屠宰与销售肉种鸡的屠宰与销售是饲养全过程中的最终环节。

在屠宰过程中,要选择合格的屠宰场所和屠宰设备,确保屠宰过程的卫生安全,保证肉质的新鲜和卫生。

在销售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确保肉种鸡的销售渠道畅通,提高经济效益。

第七章: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在肉种鸡饲养管理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饲养管理技术。

掌握鸡群的行为特点,合理调配饲料组合,选取合适的饲养密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监测制度等。

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

结语肉种鸡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动物,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和生产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肉鸡饲养管理-AA+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AA+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AA+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健康要求影响AA+肉种鸡生产性能的最大因素之一是疾病因素,在AA+肉种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作为肉种鸡饲养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种鸡的健康状况,并努力为种鸡群建立一个生物安全体系,这将是成功饲养AA+肉种鸡的最根本保障。

经过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目前,最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是: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体系。

即在同一个鸡场只饲养同一个日龄的鸡群,从育雏、育成直至产蛋的整个生产周期都能够做到全进全出。

此外,另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易感鸡群进行预防性保护。

即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的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确实可靠的疫苗,实施精确的免疫操作;选择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预防性投药;不断改善饲养环境,精心管理,减少应激。

营养需求饲料营养是AA+肉种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表现的基础。

AA+肉种鸡营养成分的供给是通过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喂料量进行控制的。

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考虑。

同时,还应考虑到环境温度、操作应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饲料营养成分配比不合理(如氮基酸不平衡或钙、磷比例不平衡等),也会影响到鸡只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造成鸡只增重的不平衡。

另外,霉变的饲料不仅破坏饲料营养成分,而且还会影响鸡只的采食量,甚至损害肝脏、肾脏、肠道等内脏器官,从而使鸡只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等。

因此,应尽可能购买高质量的原料,使用科学的配方及先进的加工工艺,配制出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

同时,定期抽检成品料(如代谢能、粗蛋白、钙、磷等),在计算每周的投料量时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AA+种鸡饲养者,应综合考虑饲料成本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以最低的饲料成本获取最大的生产性能。

体重控制AA+父母代种鸡具有AA+商品代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性。

在AA+肉种鸡的整个生产期,如果体重控制稍有不慎,种鸡就会超重;如果体重控制过严,造成种鸡增重不足或失重,又会影响到种鸡的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一、肉种鸡饲养管理概述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掌握种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和管理措施。

在肉种鸡的饲养过程中,要注重鸡舍的卫生和防疫,保证种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二、肉种鸡的生物学特性肉种鸡与蛋鸡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等优点。

但是,肉种鸡对饲养环境和管理技术的要求也更高,需要特别注意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环境变化对种鸡产生不良影响。

三、肉种鸡的饲养环境1. 鸡舍建设:鸡舍应建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鸡舍内部的设计应符合种鸡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需要。

2.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可以提高种鸡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保持鸡舍的卫生和通风。

3. 饲料和水质: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水质是保证肉种鸡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关键。

4. 防疫管理: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防疫方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肉种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 饲料管理:根据肉种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种鸡获得足够的营养。

2. 饮水管理:保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的饮水量,注意饮水的卫生和安全。

3. 光照管理:根据肉种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制定合理的光照方案,促进种鸡的生长和发育。

4. 温度管理: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环境变化对种鸡产生不良影响。

5. 防疫管理: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防疫方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记录管理:建立完整的饲养记录和管理档案,包括饲料消耗、饮水量、死亡率、疫苗接种等信息,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五、总结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掌握种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和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可以提高肉种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废弃物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鸡的成长过程

鸡的成长过程
鸡,是最常见的家禽品种之一,常用来煲汤、炒菜,也是“炸鸡”的重要原料。长大后的小 鸡给我们的餐桌上带来了很多美味,那么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鸡的生Fra bibliotek周期土鸡
蛋鸡
肉鸡
鸡的生长周期和品种有关,品种不同鸡的生长周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鸡的生长周期为14 个月。土鸡的生长周期为4-6个月,蛋鸡的生长周期在16-17个月,而肉鸡的生长周期在1-2个 月。
等待——成长
鸡肉的功效与作用】
1、美容养颜
鸡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可以改善皮肤粗糙,补充气血,滋润肌肤。
2、温中益气
中医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 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3、保护心血管
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 和亚麻酸,能够降低人体对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4、强身健体
鸡肉也是磷、铁、铜和锌的良好来源,并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等。而且鸡肉的消化率高,很 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5、提高免疫力
鸡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尤其是鸡胸肉和鸡腿肉蛋白质含量高,对于婴幼儿以及生长发育期的人群,有促进发育,提高免疫的作用。常处 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
由一颗蛋说起
初遇——惊喜
蛋黄中的胚,将来发育成小鸡。发育4天的小鸡的胚胎,形似蜘蛛。发育5天的鸡的胚胎,有了眼 睛的雏形。发育6天的胚胎,能看到两只眼睛。第7天,沉入卵黄中。第8天,形成胚胎雏形,能动。 9-10天,能分出嘴和爪,血管加粗。第11天,腹部长出羽毛,尿囊合拢。12-13天,毛长齐,上下领分 明。14天,羽毛覆盖整个胚胎,蛋白极少。15天,身体长大,头朝大端伸。16-18天,毛长齐,鳞爪呈 现。21天,小鸡啄破蛋壳,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第七章 肉鸡生产

第七章  肉鸡生产

六、肉用仔鸡的管理要点
(一)温度 肉鸡所需的适宜温度为:第1周为35~ 32℃,第2周32~29℃,第3周为29~27℃, 第4周为27~24℃,从第5周起应为20~25℃, 以后一直保持恒定不变。5周后环境温度 为20~25℃时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最 高。温度的高低还应根据季节、昼夜、雏 鸡日龄、品种等有所变化。 施温原则为: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密度 小宜高,密度大宜低;冬季宜高,夏季宜 低;夜晚宜高,白天宜低;阴天宜高,晴 天宜低;弱雏宜高,健雏宜低。
③饲养密度要适宜,如发现外伤多,饲养 密度应比正常减少5%~8%。 ④尽量减少鸡的应激。操作时应轻、稳, 避免发出不必要的怪声,保持周围环境 的安静。 ⑤如采用笼养或网养,一定要光滑,在铁 丝接口处应套上胶皮管,以防受伤。 ⑥合理搭配饲料,保证日粮中钙、磷、维 生素D的供给。 ⑦在鸡舍严禁放有棱角的物体。 返回
八、饲养肉用仔鸡的几项关键技术
(一)全进全出制度 (二)公母分群饲养 (三)保证鸡的采食量 (四)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 (五)确定出场时间的依据
返回
(一)全进全出制度
是肉用仔鸡最实用的饲养方案。即 在一栋鸡舍内饲养同一日龄的鸡,又在 同一天全部出售。为了保证全出,在饲 养过程中应将一些生长较慢的鸡分开单 独饲养,使其尽快赶上大群鸡,使其同 时出栏。出售后,鸡舍及养鸡设备进行 彻底的清洗消毒,然后空置1~2周,即 可进下一批鸡。这种饲养制度简单易行, 便于饲养期内的操作管理,有利于切断 疫病感染的途径。这种方式饲养增重快、 耗料少、死亡率低。
(三)饲料转化规律
周龄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每周转 0.8 1.21 1.49 1.74 2.03 2.32 2.63 2.99 3.39 3.84 化率

肉种鸡育成期重要的管理细节

肉种鸡育成期重要的管理细节

从 计 算 到 称 料 到 加 入 给 料 设
称量 种 鸡体 重 , 从而 分析 数据 指导 生 产操作 。 它 能 反 映 鸡 群 的 生 长 发 育 情 况 , 推 算 出 大 群 的 均 匀 度 以 及 变 异 系 数 ,也 能 很 大 程 度 上 体 现 现 场 工 作 的 真 实水 平 , 为管 理人 员 的工作 提供 可 靠依 据 。 1 . 1 . 1 方 法 为 保 证 读 数 快 捷 准 确 , 最 好 选 择 精 度 较 高 的电子 秤 , 量程 1 0 ~ 1 5 k g , 最 小分 度 值 5 g以 下, 并 日常使用 中经常用 标 准砝码 校 准 。 称 鸡 的 比 例 不得 低 于大群 总数 的 5 %, 条 件 允 许 可 以 适 当 加 大 比例 , 称 的时候 要 随机 选 择 , 不 得 人 为 挑 选 。 要 注 意 的 是 每次 称 鸡 必 须 都 在 每 周 固定 的 时 间 、 固 定 的位置 ( 一 般 来 说 一 个 分 栏 里 至 少 选 取 两 个 点) 、 固定 的人 员来 操作 。
1 . 2 . 1 料位
务必 确保 料位 充 足 ,不论 是使 用 何
种 喂料 设备 . 管理 人 员要 多到 现 场 .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确 定料 位 , 要 使大 群集 中采食 的 时候 , 既 不 显 得 过 分 拥挤 , 也 不剩 余太 多 的空 闲料位 。
1 . 2 . 2 料 量精 准
正 的问题 所 在 . 然后 有 的放 矢进 行 整改 , 莫 不 可 一 味 的盲从 数 据脱离 现 场 , 那 会 造成更 严 重 的偏失 。 1 . 2 给料 鸡 只 摄 入 的 饲 料 量 决 定 了 其 体 重 增
在 肉 种 鸡 整 个 育 成 期 中 ,最 重 要 的 工 作 就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
2009-05-11 20:43
●肉种鸡生理发育的特点
▲ 小雏鸡的组织刚出生时不成熟,必须进一步分化成成长的组织,本过程只有在食欲形成后才能逐步完成。

雏鸡采食到营养物质被吸收到大脑的生长区,刺激机体分泌生长素,鸡才能大量采食和生长。

在自然界,老母鸡只有不断地诱导和调教鸡采食才能完成对食物的辨认,而在集约化饲养中发现雏鸡有天生嘬食东西的嗜好,在前3天可以完成对食物的辨别,否则将影响到雏鸡今后的生长。

▲禽类的组织器官发育的顺序:
消化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N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雏鸡出生24小时后,羽毛、骨骼、肌肉、神经快速发育,至7天基本完成,10天后绝大部分组织由分化的组织变成生长组织。

▲母鸡一生中有成千上万的不成熟卵细胞,在13周后部分开始发育至23周成成熟的卵细胞,但绝大部分不发育;公鸡在17周后精细胞开始形成。

▲雏鸡在5日龄前无体温调节能力,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依赖很大,管理不善将对肉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雏鸡5天前环境温度高时表现为张嘴呼吸,喉头颤动,5天后才有喘气的条件反射。

▲肉种鸡各生理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
※1-10天雏鸡的开食、饮水、温度、湿度等管理对今后生长发育以及均匀度影响非常大,此阶段为肉鸡生长发育的基础。

※10-12天雏鸡24小时的生物钟开始形成。

※10-15天为雏鸡的肌腱形成期,如果本阶段管理不善,肌腱发育不良,腱鞘紧,腿病发生率高。

※10-15天鸡的肠道生长速度较快。

以上器官的发育成熟为今后18-22日龄快速生长做准备。

※18-22天后鸡开始大量的采食,为22天后肉鸡的运动器官骨骼、肌肉地快速生长做好了准备。

※22天后肌肉的生长比较快速。

※22-56天骨骼生长非常快,完成形态、大小的85%,如果本阶段管理不善,易出现骨骼畸形、腿过长或过短的现象。

※56-84天完成骨骼的95%。

※1-70日龄鸡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对环境的要求严格,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本阶段为肉鸡的生长反应期。

※70-105天,本阶段对肉种鸡而言,因为限饲所以对料量的变化反应不明显,而在蛋鸡,此阶段几乎采料量是不变化的。

种鸡从9周第3天开始更换第一根主羽,以后每两周更换1-1.5根,至22周加光时间剩
1.5-2根。

公鸡70-84天性细胞突然增加几千万个就停止下来,从98天后公鸡的性激素快速增加。

母鸡体内的卵细胞开始形成雌激素和黄体素,此可使母鸡耻骨间距开张到1-1.5指。

本阶段从生长期转变为生殖阶段,鸡群比较兴奋,对周边的环境变化比较敏感。

本阶段对饲料量的反应不敏感,料的多少对体重影响不大。

※105-161天鸡有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阶段,本阶段增重主要以增加脂肪的储量为主,增重模式对今后的生产成绩有着较大影响。

如果在119-126天体重每平一周,开产的时间
将会向后推迟5天,体重每下降一周,开产向后推迟12天。

如果本阶段周体重持续低于标准,开产的时间将向后推迟,并出现前期蛋小、产蛋高峰低,持续时间短,死淘高的现象;相反如果体重过大,开产将提前,高峰低,持续时间短,40周后下降快的特点。

※161-175天,即加光前3周肉种鸡的营养非常重要,在此期间输卵管的发育非常快,有原来的0.5cm*5cm增加到1cm*20cm左右,如果本阶段6天内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最大的卵泡将停止发育,即使随后加料也不能成熟,本卵泡必须花18-28天的时间吸收后才能发育,本阶段给料再过高,只能导致鸡的体重增加。

※161-210天为体成熟期,肌肉不再增长,肌间脂肪变大(脂肪细胞内容物增大)。

▲鸡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生长的,生理发育的各阶段如出现发育不良,将在以后是无法弥补的。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
2009-05-11 20:32
●肉种鸡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管理要点:
▲育雏育成期公母分饲:虽然育雏、育成期公母鸡的饲养管理的原则基本相同,但体重生长曲线和饲喂程序却不相同,特别在6周前,公母鸡的发育特点和育种要求是不一样的,公鸡在前1周体格偏小,采食上竞争不过母鸡,在前6周要求公鸡的体重尽可能大,骨骼发育尽可能高,为以后便于交配打基础,而母鸡育种的目的是体重达到要求,均匀度整齐一致。

分开育雏好处在于一在育雏期为了满足公鸡体重增长的需要而适当延长光照,以获取较大的骨骼发育;二公母分饲可以通过分别控制种公鸡和母鸡生长发育和均匀度,最大潜能地发挥种鸡的生产能力;三在生物安全体系上可以增加其中一方的安全性。

▲1-7日龄:
※温、湿度:雏鸡出壳后,在孵化机内停留时间每延长1小时,相当于在室温下停留4小时,所以雏鸡在孵化机内待大部分颈部羽毛微湿、蛋壳手抓发脆前最好,一旦雏鸡在孵化器内脱水,在鸡舍难于发育,影响终生生长和生产。

在鸡舍雏鸡的垫料温度要控制在29-31度、湿度65-70%左右,过高温度、低湿等环境将对鸡群带来不良影响。

温度和湿度在鸡群有着副相关的关系,不能片面理解其中一种绝对数值。

实践证明保温散育雏比温室育雏成绩好。

※颗粒破碎饲料,饲料营养均衡、水平高(Cp在21-22%,DE在2950-3000大卡/Kg),料型均匀,无粉料;少喂勤添,第1天12次,第2天8次,第3-7天6次,料盘中的饲料不宜过多,喂料次数过多对雏鸡食欲形成不利。

※第一周的体重必须达到或超出标准30-40g。

※鸡舍内料位、水位充足,分布均匀,热源、光照分布均匀。

※要经常测量和评估雏鸡的采料情况:
12小时
开食后有80%的充满饲料良好
24小时
90%
48小时
100%
72小时
72小时以后也要进行评估,因为在72小时后饲养环境变化的因素较多,每种变化都可能导致不良影响。

抽查的方法:每1000只抽查30-40只,在雏鸡采料后40-60分钟开始。

▲18-22日龄,由于采食量的突然增加,个体之间的争食加剧,就可能导致均匀度的下降。

注意喂料速度和采食位置满足要求。

▲7日龄、15日龄在断喙、免疫时间适当进行分群,分大小不同群体,在28日龄前后进行逐只称重分群,分大、中、小群体,比例大致为20%、60%、20%。

▲56日龄前是鸡群分群、通过调整喂料量提高体重和骨骼均匀度的最佳时期,56日龄后再进行调群很不理想。

56日龄已完成骨骼80%发育。

▲56-105天为肉种鸡对饲料的非敏感期。

70日龄后的体重过高与低对今后都将不利,如果体重超重而减少饲料喂量,105天后体重将降低;如果体重不达标,只有到105天后才能调整。

本阶段喂料过多将导致鸡群消化不良而浪费。

▲84天后公鸡有大量雄性细胞的增殖,本阶段应避免过强的不良应激,如转群、免疫等。

▲105天开始进入性器官发育期,在15周后要有一个明显的料量增加,建议按10-15%猛增一次,宁多勿少,体重超重的可按9-10天增料一次。

▲肉种鸡体重曲线避免出现沿着标准曲线呈锯齿样波动,在70日龄对体重的曲线要进行一次整体的修饰,尽可能保证曲线与标准平行。

▲有效地对肉种鸡的体重、骨骼、性发育进行综合评估:
105-161天为肉种鸡第二次体重快速增长期,期间必须肉种鸡的周增重必须赶上标准,不能低于150g/周。

综合观察鸡群主羽更换的速度和整齐度,差异过大表示鸡群生长期有着不良的强应激反应,体质间差异比较大,加光时间要适当推迟。

每周用手感测鸡群肌肉发育状况,保证80%的鸡只在标准之内。

每周测定耻骨联合的开启情况:如果某周的发育停止,即便体重在增加也要加大喂料量,只有当耻骨联合开启到2指时才能加光,否则要推迟加光时间,但到22周后即便耻骨联合不到2指也要加光。

▲140-147天进行公母混群。

▲55-60%的产蛋率加到高峰料,当产蛋总重下降时开始减料。

▲公鸡在产蛋期间根据体重的增重情况可进行增料或减料,在45周前后加料5g,以缓解换羽对蛋白质的要求,以后每周增加1g,重点检测好体增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