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种族划分国家和民族

合集下载

多民族的国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多民族的国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民族分布:汉族主 要分布在东部和南 部,少数民族主要 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民族政策:中国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 利和自治权利
中国的民族分布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包括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文化保护:保护和传承各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
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民族经济发展:加大对少数民 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
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二章
中国的民族文化
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
汉语:中国使用最 广泛的语言,也是 联合国工作语言之 一
少数民族语言:包 括藏语、维吾尔语、 蒙古语等,各具特 色
汉字:中国最古老 的文字之一,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文字:如藏 文、维吾尔文、蒙古 文等,各具特色,丰 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 性
中国的民族服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汉族:汉服,旗袍,唐装等 藏族:藏袍,哈达,藏靴等 蒙古族:蒙古袍,蒙古帽,蒙古靴等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花帽,艾德莱斯绸,维吾尔族长袍等 苗族:苗族服饰,苗族银饰,苗族刺绣等 朝鲜族:朝鲜族服饰,朝鲜族舞蹈服等
中国的民族贸易与投资
民族贸易:各民族之间的商品交 换,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投资:各民族之间的资金投 入,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贸易与投资的特点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旅游资源
中国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中国的民族音乐舞蹈
民族音乐:包括汉族、 藏族、蒙古族、维吾 尔族等各民族的音乐

人种、国家和民族刘芳

人种、国家和民族刘芳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汉族的习惯
1、饮食习惯: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
2、居住习惯(插入图片)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人数最多的是白种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
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课件展示)
白种——肤色白,发色及眼色都较浅,发常呈波形,鼻梁高而窄,胡子及体毛发达。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地。
2、知道不同人种产生的原因,树立人种无贵贱的思想。
3、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了解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习俗。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不同人种产生的自然因素,明白历史上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运动是不公平的,树立和平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一、什么是人种?
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种也称种族,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不同的种族都起源于一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种族民族与国家

种族民族与国家

(三)国际种族问题
种族划分的依据是人的纯自然特征差异。
种族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 的结果。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差异 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 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这是十分 荒谬的论调。
二、民族 (一)民族的特征和形成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 语言、共同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以及共同文化认知的稳定人群。
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为基础,融入罗
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 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
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
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
一个世界性法律体系。
2.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法制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体
系完整,特征鲜明,总称为“中华法系”。
(三)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
途径。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能够
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为推动社会成员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
在力量。
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 到契约”的转化过程。它促使了人的解 放,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 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 2、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分工原则
地称为“家”,天子的统治区则称为“天下”
。秦统一后,“国家”遂与“天下”通用。
古希腊国家大多为城邦,因而“国家”
即是指城邦(polis)。
1513年,意大利人马基雅弗利在《君主
论 》 一 书 中 用 拉 丁 文 “ status ” 指 称 “ 国
家”;1538年英国人斯塔基在《英格兰》一
书 中 以 英 文 “ state ” 指 称 国 家 , 从 此 ,

七年级地理世界人种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世界人种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世界人种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地理上,人种指人类的种族分类,这是世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地理学中,人类的行动和决策都取决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概述在地理学中人种的基本知识,为您提供有关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信息。

人类种族分类的基础虽然基于生物和遗传的人类分类一直存在,但是如今常见的分类区别基于人类相关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相同特征。

行为、语言、习惯、宗教、风俗、艺术和音乐只是一些方面。

如今,人类通常被划分为四种种族:白人、黑人、褐色人种和黄种人。

然而,它们是基于身高、头发、皮肤颜色、眼睛颜色和面部特征等生理特征的区别。

人种对每个人的行为和习惯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也被包括在种族身份中。

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白人:白人是指欧洲、中东、北非和南亚的人种。

他们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

白人具有强烈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涵盖了许多教派、信仰系统和言语。

他们生活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一些地区。

黑人:黑人被认为是全球最古老和最多样化的种族之一。

他们分布在非洲,比如南非,在美洲、加勒比海和澳大利亚都有黑人。

他们的肤色由黑色到浅褐色不等。

要注意的是,各地的黑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

褐色人种:褐色人种是指东南亚、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南美洲的人种。

他们大约占世界人口的40%。

他们从肤色、面部特征和身材大小来说都十分类似,但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有所不同。

黄种人:亚洲的黄种人约占世界人口的36%。

大多数人认为黄种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等。

尽管这些民族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结论了解人类的种族分类对地理学来说很重要。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种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这些差异是值得研究的,因为这对了解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

方法技巧区分种族和民族

方法技巧区分种族和民族

方法技巧区分种族和民族
种族和民族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人
很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概念,本文将重点
探讨如何区分种族和民族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种族和民族的定义。

种族一词通常指的是通过生
物学特征来划分人类群体的概念,例如肤色、面部特征、人种遗传等。


民族则是一种社会文化单位,指的是具有共同历史、语言、宗教、文化传
统和地域特征的人们的集合体。

一种区分种族和民族的方法是从定义上来理解它们的区别。

种族是一
个生物学概念,强调的是人们遗传和生理上的差异;而民族是一个社会文
化概念,强调的是人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以中国为例,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是中国的民族,而这些民族内部又存在不同的种族特征。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身份认同来区分种族和民族。

种族身份是由先天
遗传决定的,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种族属性。

而民族身份是在社会文化背
景下形成的,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

同样以中国为例,一个人可以同时具备汉族和回族的血统,但在身份认同上只能选择一
个作为自己的民族身份。

最后,人们还可以通过地理和历史来区分种族和民族。

种族的分布通
常是由地理和环境因素决定的,例如高山地区的人们往往有更浅的肤色以
适应寒冷的气候。

而民族的形成则与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是一
个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产物。

人文地理习题集

人文地理习题集

人文地理习题集习题一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地理学有那两种分类体系?你意下如何?原因何在?2、人文地理学的狭义与广义内涵?3、如何理解人文地理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间的关系?4、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内核如何,如何理解?5、人文地理的三大特性,如何理解?6、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第二章文化地理与人文地理学1、文化的探源(中外)。

2、如何理解泰勒的文化概念?3、如何理解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文化概念?4、你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理解?试举例说明。

5、物质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如何?6、制度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如何?7、精神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如何?具体可划分为哪些层面?8、文化的结构如何?如何理解文化上的“三位一体”?第三章人口的分布与迁移1、什么是人口分布。

2、人口分布的类型?3、人口密度的含义?4、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什么?5、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在农业革命以前的人口有什么特征?2、人口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怎样?3、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如何?4、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怎样。

5.简要回答莱宾斯坦-成本—效益理论。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分为哪二类?你倾向与哪种?2.索尔的推论从思维角度而言,给予怎样的启示?3.关于农业发展有哪几种趋势?4.索尔的推论从思维角度而言,给予怎样的启示?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1、工业出现的科学前提与基础是什么?2、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是什么?3、简述工来扩散的过程?4、工业是如何继续发展的?5、论述工业革命产生和初期发展的过程?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1、民族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

3、简述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

4、简述世界主要民族迁移的基本路径。

5、讨论: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6、民俗的概念与特点。

7、民俗的基本分类。

8、讨论:流行文化与民俗变迁。

第八章语言地理1、简述语言的本质特征。

2、英语的形成。

3、国外美国英语概况。

人口学 9-民族与种族

人口学 9-民族与种族
• 民族学
Ethnology: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different races of human beings
• 人类学
Anthropology: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of the human races
• 人口学
Demography: The study of human popul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terplay of births, deaths and migration
大林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世界民族族类与规模
• 1978年估计,全世界约有2000~3000个民族。人数最多 的有几亿人,最少的只有百十人。 • 1953年国家从400多个民族成分申报中正式认定了41个少 数民族,1964年上升到53个,1982年再增加2个(珞巴族 和基诺族),至此中国少数民族族种共计55个。人数最多 的壮族有1600多万,最少的珞巴族不到3000人。 •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省。族种多、规模大、比重 高。
Anthony Daniel Perez; Charles Hirschman, The Changing Racial and Ethnic Composition of the US Population: Emerging American Identi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35, num.1 March 2009
民族人口的
综 合
民族人口的
人口学
研 究
民族人口的 民族人口的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世界的人种知识点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世界的人种知识点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世界的人种知识点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生物学家以本质主义方式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下面是整理的世界的人种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黄种人:泛指所有聚居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当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

其中,分布在东北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的人类称为典型蒙古人种,而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人群称为南亚蒙古人种。

也有学者将蒙古人种具体分为北亚、东北亚、北极、东亚、南亚等类型。

白种人:白种人又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

其主要集中分布地方是欧洲,西亚、非洲北部以及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各国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

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是欧罗巴的混血民族,占有一定的欧罗巴血统,比如亚洲的图兰人种(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等)。

黑种人:黑色人种,即黑种人,又称尼格罗人种,黑人的种族分类主要有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两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绝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罗人、库希特尼格罗人(属于黑白混血种族)、澳大利亚原住民等。

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

世界人种呈现出的主要特点:1.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2.除了3大人种之外,因为各人种之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3.人口最多的是白色人种;4.黄种人不仅分布在亚洲东部,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课后练习1. 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2. 头发呈波状,嘴唇薄,体毛较多的人种为()A.棕色人种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D.白色人种【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习惯上,根据人类的肤色、眼色、毛发、脸形等体质方面的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三类人种。

白种人肤色多浅淡色;头发呈波状或直状,呈金黄色;嘴唇薄;体毛和胡须较发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2月24日
第7章种族划分、国家和民族
阅读材料:
埃里克森(Eriksen),民族主义
西格尔(Segal)和汉德勒(Handler):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是怎样的?
I.今天要阅读的两部材料
A.材料一,埃里克森,此教材如同物理学课本一样——介绍了一些基本常识和概念
你不需要去区分霍布斯鲍姆(Hobsbawm)、盖尔纳(Gellner)、安德森(Anderson)和埃里克森(Eriksen)在学术观点上的区别
B.材料二,西格尔和汉德勒合著的文献,该文献提供了一些与学术有关的实际案例:
这些案例可用于指导其他学者的学术论证
1.关于单一民族国家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西格尔和汉德勒对相关文献做了彻底的批判,埃里克森对这些同样的文献也做过讨论
II.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1]
A.现代化前
1.单一民族国家与早期的国家体制之间的区别和相似性
2.民族主义/民族是如何发展的
B.简要地讨论现代性和国家的概念
C.然后回到民族主义的议题上
III.现代化前时期
A.部落
1.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名词?
a.“其他的”
[1] This lecture draws on the Eriksen reading
7 Ethnicity, State, Nation Eriksen 97-120, Segal and Handler 9/1/05
b.异国的
1)电影中的例子?
2.传统上部落社会被看成是:
a.小规模的(人口不多)
b.部落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
1)血族关系网络和面对面交流方式的基础上
3.“部落的”是人类学中的一个分类概念,尽管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a.现代化前时期,小规模族群有以下三种生活方式
1)狩猎式
2)种植式
a)耕种和捕猎都是收获贫乏的生活方式
b)事实上农耕社会其规模可能是非常大的——如非洲的王国
3)游牧式
B.由这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部落”社会的特征与现代化前时期的王国相对照1.农耕社会,第四种生活方式:耕种和畜牧
a.“肥沃的新月形地带”:巴比伦王国等属于农耕社会
2.一些现代化前时期的国家是园艺型的生活方式
a.新世界(阿兹特克族人,马雅人,印加人)
3.一般来说这些国家建立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马雅除外)
a.一种假说(极其简单)认为文明往往起源于贫瘠的地域,因为在这些地域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才能发展科技水平,以便水资源得到优化分配b.同时还需要发展一个社会政治机构来保证适当的资源分配
c.欧洲的封建农耕国家
4.这些国家并不是全民性的国家
a.他们只具备局部的完整性
b.社会化程度及社会管理大多数也是在局部进行的
c.国家的军队往往是职业化的,没有形成我们所认识的国家军队所具有的“为保卫国家而战的道德”意识
5.与现代的单一民族国家相比,这些早期的王国
a.对大多数公民没有过多的要求
1)注意:镇压和剥削可能是残酷的
a)古埃及和玛雅所建造的金字塔
2)但少部分要求只针对公民——而不是针对国家的官僚机构
b.没有必要建立国家机构,因为国土的疆域总是在变化之中,没有一种意识要求生活在一定区域内人们共有同一种文化和语言——只要求他们忠实于统治者,
纳税,应征劳务(如修筑道路的)等
c.现代化前时期欧洲的王国并非现在我们所知晓的“法国”或“英国”
1)居民受君主的统治而非国家的公民
IV.现代性
A.种族特性的形成与国土维护费用的增长
1.种族特性在以下情况下往往可以获得最大的价值
a.社会变迁而引起的混乱
b.社会变革
c.资源生态环境
1)许多人类学文献都是研究现代化前时期被不同部落占有的生态小区
2)这些部落的成员会严格区分与其他部落的界限
a)但事实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包括不同部落间的通婚d.边境冲突的威胁
B.种族特性和对国土维护的关注是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1.工业化
2.国土规模的增加:大批民众可以加入到同一个经济运转体系中
3.血族关系、封建主义和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已不能再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民众C.讨论:现代化前时期的大农耕国家与现代化国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V.民族主义
A.“主义”是指信念、理论和思想等含义
1.讨论:“意识形态”是什么意思?
2.意识形态的两个主要含义——通常是相互关连的
a.第一是贬义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组错误的理念
b.第二:一定的社会阶级或组织所持有的系列主张和理想
B.民族主义思想的概念及其相关的问题?
1.盖尔纳:一种维持政治或民族团体协调一致的政治原则
a.但埃里克森对什么是“民族团体”提出了疑问?
2.对民族主义思想的另一种解释:认为民族划分不能简单地根据政治划分来进行
3.民族主义持有这样的观念即认为政治团体应当具有民族特性,这样才能代表特殊族群的利益
4.另一种解释:一种种族信念,寻求族群对国家的统治
C.因此,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文化和权利的思想意识
1.民族自觉的文化
a.现在我们认识到民族的形成需要“讨论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