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游泳训练发展史原则及方法 精品
游泳发展历程

游泳发展历程游泳是一项古老而又广泛流行的运动项目。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水的向往,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
游泳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其发展历程也相对来说较长。
游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据考古学研究,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都有游泳的记载。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动物的游泳姿势和模仿它们的动作来学习游泳技巧。
古代的游泳主要是为了渡河、捕鱼和躲避风暴等目的。
到了19世纪中叶,游泳作为一项正式的运动项目开始出现。
游泳的竞技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英国是游泳运动的发源地,1837年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游泳协会。
同年,世界上首次室内游泳池在伦敦建成,这为游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游泳比赛逐渐发展起来,世界各地的游泳比赛陆续举办。
20世纪初,随着游泳技术的不断提高,游泳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12年,游泳项目首次被列入奥运会的正式项目。
此后,游泳项目成为了奥运会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的扩大,游泳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发展。
游泳运动在20世纪中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68年,国际泳联(FINA)成立,这标志着游泳运动的国际化进程开始。
FINA的成立促进了游泳比赛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游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游泳运动也开始引入了更多的新项目,如蛙泳、仰泳和自由泳等。
如今,游泳运动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广受欢迎。
无论是在游泳池还是在开阔的海洋,人们都可以尽情享受游泳的乐趣。
同时,游泳也成为了一项专业的竞技项目。
世界各地都有众多的游泳比赛举行,无数优秀的游泳选手涌现出来。
他们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游泳运动增添了新的荣誉。
可以说,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过程。
古代人们的简单游泳逐渐演变成竞技游泳,从室内游泳池到国际比赛,游泳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如今,游泳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运动,它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并且对健身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游泳运动战略发展规律的研究

我国游泳运动战略发展规律的研究[摘要]本文从游泳运动的竞技规律出发,来探讨游泳运动的发展规律,从需求动力、国家推动、非同步发展、核心层次主导规律等几个方面深刻论述了游泳运动战略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游泳运动发展规律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我国游泳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规律,首先要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层次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竞技水平发展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游泳运动竞技水平发展的规律。
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进行分析1需求动力规律需求动力规律是指在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以及个人需求始终构成了推动我国游泳运动竞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内外动力。
需求包括国家的需求、民族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政府的需求、集体的需求以及个人的需求。
竞技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我国游泳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实践表明,国家和个人的需求共同构成了竞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动力。
个人需求是游泳竞技水平发展的根木动力。
人的行为总是一定的动机驱使的,没有动机。
就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行为。
而动机产生依赖人们的需求,也就是说,无需求就无人的行为,更谈不上人体运动极限水平的竞技活动。
一定的需求就产生一定的行为。
需求的一般含义是指人们在某一社会中为了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可能而予以满足的要求或欲望。
美国的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需要。
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木和不可避免的最低层次的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
即自由生活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第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渴望有社会地位和团体归属感:第四是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严。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
来自他人的尊严包括获得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的欲望。
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人的需要层次结构里最高层次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需要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土作,使自己的潜力、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
游泳 初级

11
第一节 熟悉水性与练习方法
对于初学游泳的人来说,下水游泳或戏水前,一定要先了解水的基本特 征,这样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学会游泳。游泳与其他陆上项目不同,它是在 水中进行的运动,人到水里,首先要碰到的是水的浮力、阻力和压力。浮力 常常使我们站不稳;阻力使我们在水中运动的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如在水 中行走时你想快都快不了);压力让我们在水里感到憋气,呼吸困难。游泳 时,身体姿势是在水中平卧,呼吸受到约束,不随意。由于这些特点,不会 游泳的人初到水里就会产生怕水心理。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刚下水,我们 不要急于学习各种姿势,而要从熟悉水性开始。 熟悉水性,就是让初学习者了解水的特性,通过一些最基本的练习,如各种形 式的水中行走、水中憋气、水上呼吸、水中漂浮与站立、水中滑行等,来适应 水环境,消除怕水心理,为学习各种游泳姿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 蛙泳技术与练习方法
蛙泳是所有游泳姿势中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它的特 点是动作较缓慢、省力、呼吸方便,易于观察方向并能 充分利用水的浮力使人体长时间漂游,因此很受游泳爱 好者的喜爱 。大学生体育课的游泳教学,通常也从蛙泳 开始。
20
一、蛙泳基本技术
(一)身体姿势 蛙泳在游进时,身体应俯卧在水中,在完成臂和腿的动 作后身体几乎成水平姿势,两臂向前伸直,两腿并拢向后伸 直; 头略低,使脸部浸入水中,水齐前额,眼睛注视水下,使身 体保持流线型状态向前滑行.在游进过程中,躯干跟随臂腿 动作做有节奏的起伏;抬头吸气时,头不要抬得过高,以免下 肢下沉。
游泳的发展史

游泳的发展史
游泳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体育运动。
在炎炎夏日,游泳是最好的避暑方法,在大海里畅游更是一种享受。
古代人有“游水”和“戏水”之说。
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了游泳。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郑庄公的国君,他曾在夏天带领士兵到北郊牧野进行野营训练。
为了锻炼士兵的勇敢精神和身体素质,他命令士兵脱光衣服,光着身子下水游泳,然后再上岸。
当时人们就把这种活动叫做“水战”或“水戏”。
古代欧洲的游泳活动主要是在水中进行的。
据传说罗马人曾在水中举行过一次竞技会,他们把游泳作为一种游戏而进行比赛。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学者认为,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古希腊人已经开始游泳了。
据《希腊神话》记载:公元前七世纪中叶的一个夏日,希腊英雄忒修斯在水中和他的同伴比赛游泳。
忒修斯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人。
他为了给自己心爱的人复仇而不怕困难地进行艰苦的斗争。
我国最早关于游泳活动记载是在《诗经》中,那时已有了“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两句诗。
—— 1 —1 —。
游泳训练方法

游泳训练方法游泳是一项优秀的全身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柔韧性,还可以有效地减肥塑形。
然而,要想在游泳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合理的训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游泳训练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游泳训练的第一步是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游泳姿势能够减少水的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水平,头部要与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臂要有力地划水,同时保持呼吸的顺畅。
这些都是保持正确姿势的重要因素。
其次,游泳训练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
根据个人的水平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项目。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学习基本的蛙泳、自由泳开始,逐渐提高游泳的难度和强度。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训练,比如蛙泳换气训练、蝶泳腿部力量训练等,以提高自己在游泳中的表现。
另外,游泳训练中需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
游泳是一项需要持久力的运动,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力。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周安排2-3次的游泳训练,每次持续30-60分钟。
在训练中要注重游泳的速度和力量,可以通过增加游泳距离、减少休息时间等方式来提高训练的强度。
最后,游泳训练需要有科学的饮食和休息。
科学的饮食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持训练。
平时要多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营养。
此外,充足的休息也是游泳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减少训练的疲劳,提高训练的效果。
综上所述,游泳训练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正确的姿势、针对性的练习、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科学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大家在游泳训练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游泳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游泳文化的历史和发展引言游泳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一直与水相伴,并通过游泳来寻找乐趣、探索新的领域以及保持健康。
本文将介绍游泳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探讨游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文化意义,并分析现代游泳文化的特点和趋势。
古代游泳文化的起源游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游泳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技能和娱乐活动。
古埃及人以尼罗河为舞台,在水中游泳和划船,表达他们对水的尊重和与之相处的技能。
在古希腊,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部分,与其他项目一起成为竞赛项目。
古希腊人相信游泳对培养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非常重要,因此他们在游泳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古希腊最早的游泳教练桑斯克里特斯提出了一套专门的游泳技巧,打下了现代游泳的基础。
古罗马帝国时期,游泳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项目,被广泛应用于军队中。
古罗马人建造了许多游泳池和浴室,使游泳成为大众娱乐活动,并特别注重女性的游泳技能。
游泳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国古代中国也有丰富的游泳文化。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关于游泳的描写,如《红楼梦》中黛玉游泳的场景。
古代中国人认为游泳有助于保持健康和增强体力,因此游泳一直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中国没有长期的海岸线和广泛的水域,游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成为大众运动。
直到20世纪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休闲活动的需求增加,游泳才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今,中国拥有许多现代化的游泳场馆和游泳培训机构,游泳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
美国在美国,游泳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9世纪,游泳就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户外活动和娱乐方式。
在那个时代,许多城市都建有公共游泳池,并且游泳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共教育的一部分。
在20世纪初,游泳在美国迅速发展,新的游泳技术被创造出来,游泳比赛也开始受到重视。
1936年,美国游泳名将杰西·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上夺得四枚金牌,极大地推动了游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并使游泳在美国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运动。
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王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自20世纪游泳竞赛走入人们视野,随之产生的游泳训练到目前也经历百年发展。
保持科学的探索方式使游泳训练发展的基础也是前提。
对于有关游泳工作者来说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游泳训练技术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游泳技术;训练;未来发展一、游泳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一名专业的游泳运动员来讲如何增进比赛中的游行速度十分重要,而所掌握的技术对于其在水中的游行速度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游泳馆的广泛建立,游泳这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与喜爱。
一般人认为运动员的力量水平和其耐力对于其所取得的成绩来说至关重要,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游泳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但其实对于这项运动来说掌握恰当的游泳技术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把游泳技术认为是运动员对于自己肌肉力量合理、平衡地掌握与运用。
所以运动员只一味地发展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在增加自身力量的同时对其有良好的控制水平。
毕竟力量水平对于游泳这项运动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需要跳出这一常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拥有对自身力量掌控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把自己的力量水平发挥到最大。
提高这项能力需要运动员对于技术的重复练习到完全掌控的过程。
掌握良好的游泳技术目的是克服在水中游行的阻力。
被动阻力顾名思义为不受主观控制的力量,跟运动员自身形态与游行前进的泳姿有所关联。
而主动阻力与被动阻力不同,主动阻力的大小跟运动员技术水平有很大的联系。
运动员在水中前进的加速度越小主动阻力越小,也就是在水中游进的速度越平稳主动阻力越小。
高水平运动员靠的是长期的训练才可以在比赛中进行连续多次的发力,从而将自身的主动阻力降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速度。
二、当代游泳训练的发展状况(一)合理分配运动强度与运动量上世纪中叶我国在游泳训练上的主要理论是在进行游泳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在运动员有良好的耐力基础上进行强运动量的训练。
因为在生理学的角度上有氧是无氧运动的前提。
现代游泳技巧与训练发展走势

现代游泳技巧与训练发展走势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1.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
如果理解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例如一名举重运动员虽然有很好的力量水平,但是他有可能游不过一名7岁的业体校的小运动员。
这说明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
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
对于技术的合理性,不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是要符合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刨学的特点。
同时,合理的技术是要能够尽量的减少阻力,增加推动力。
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阻力主要有主动阻力和被动阻力。
被动阻力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在水中的姿势有很大的关系。
而主动阻力同运动员在水中的游进方式有很大关系。
如果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身体重心的移动比较平稳,游进的速度的变化是较为均匀的、平稳的,在游进中运动员的主动阻力会比较大,而相反,在游进中游速的变化是均匀的,或者说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的差小的话,那么,主动阻力就会小。
举个例子,波波夫在游进中的功率为87瓦特,而另外两名运动员的功率分别为117、170瓦特,但是另外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并不如波波夫更快。
这就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技术造成的。
波波夫的主要技术特点就是连续、连贯的用力。
这种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长期的技术训练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
这从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启事,就是正确、合理的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的。
就像我们的体操、跳水、乒乓球的训练一样,通过训练我们可以达到较好的技术水平。
1.2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当今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都较为重视技术的效果,即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使技术更加合理化,经济化。
在保证技术效果的同时,根据比赛项目和战术采用合理的动作频率来完成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论 二元论 多元论
问题讨论:
所有运动员需要的体能素质是相同的,还 是各有侧重?
短距离运动员
中长距离运动员
爆发力
+++
速度力量
+++
力量耐力
+
反应速度
+++
动作速度
++
速度耐力
++
有氧耐力
+
无氧耐力
++
+(转身蹬壁需要下肢爆 发力) + +++ + ++ +++ +++ ++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200名自由泳部分 决赛选手
序号 身高 臂展 手面积 足面积 肺活量
1
187.0 201.4 162.8 247.8
6640
2
187.8 192.2 145.1 252.7
5225
3
183.0 193.4 159.6 258.5
5520
4
181.3 186.2 157.7 255.0
5056
5
188.5 201.0 165.6 258.4
任务
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能 力,促进竞技状态的 形成
时期 准备期
保持 消失
动员性机制 (动员心理、生理能力
的潜能,各系统高 度协调)
保护性机制 (机体拒绝继续高强度
工作)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发 展稳定的竞技状态, 创造新成绩
积极恢复,消除身心疲 劳
爬绳 (米)
1998 70.5
52
9
18
1.5
1999
75
61
11
32
3
2000
86
70
15
44
4.9
2000年奥运会3枚金牌
技能训练
问题讨论: 1 技术重要还是体能重要? 2 规范技术与技术风格是什么关系? 3 途中游技术、出发转身到边技术是什么关
系? 4.什么是战术?战术对成绩起什么作用?
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对完成所建立的训练及比赛目标有很强的 责任感和坚定性;
有克服在艰苦的训练过程和比赛中所遇到 的种种困难的非凡勇气;
情绪稳定,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有强 烈的竞争意识,在大赛中不畏强手,敢于 拼搏等
训练原则
原则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基础与提高 全程训练的不同阶段? 周期训练的不同阶段? 陆上训练与水上训练?
技能训练
游泳项目的动作结构特点 环境:水/陆 周期:途中游 其他:出发、转身、到边、长划臂等
心智训练
心理能力指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 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智能是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 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 和运动比赛的能力,同样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
游泳的训练
游泳 训练
能量 训练
发展史 内容 原则 方法 负荷 安排
发展史
世界 1 自然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96年现代奥运会 2 技术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 技术创新 3 大运动量阶段(20世纪中到后期) 游泳馆的兴起,年量130万-300万 4 科学化训练(20世纪70年代至今)
原则2:系统训练原则
持续性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 的训练原则。
WHY? 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How? (一)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制定各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系列的训练大纲 建立与多年训练各阶段基本任务相适应的竞赛制度 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中小学、业校、运动学
中国
1 萌芽(19世纪末-1948年) 2 形成发展阶段(1949年-20世纪60年代末) 单一,重视技术创新,向匈牙利、澳大
利亚等学习,蛙泳三雄等 3 大运动量训练阶段(20世纪60年代-8年代
初) 卡莱尔旋风 4 科学化训练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内容
内容
体能
技能
心能
形态
技术
战术
2. 负荷强度,评价指标——速度、远度、 高度、负重量、难度、密度
渐进式增加负荷的量度
1. 直线式 2. 阶梯式 3. 波浪失 4. 跳跃式 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承受极限,追求
超量恢复,但不劣变,崩溃边缘)
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怎么诊断?
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恢复不在训练后, 而在训练中
运动员的心理和智能能力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有时没有明 显的界限和区别。例如游泳运动员的专门化知觉“水感”, 既与感知觉有关,又与认知能力有关,还与运动员的经验、 学习和训练背景有关。
奥运会冠军费尔普斯(Michael Phelps) 2004年获得6枚金牌后,保曼说,我现在 对游泳的认识更全面了。如果在几年前, 我可能会说,要想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 是适宜的训练安排。现在我知道,仅有 训练是不够的,越是高水平的比赛,心 理能力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就越重要。
原则4:周期性训练原则
Why? 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负荷 能量物质消耗
提高 能量物质超量
恢复 能量物质再生
竞技状态的发展与大周期相应的 阶段划分
竞 技 状 生物学基础 态发 展过 程
形成
适应性机制
(对训练负荷的应答性 提高)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理
机能
出发
智能
素质
转身
力量
途中游
耐力
到边
速度
柔韧
其他
体能训练
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 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能发展水平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 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这三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 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 多以发展运动素质为体能训练的基本和主要内容。
5660
6
184.5 189.2 157.1 260.7
5585
平均值 185.3 193.90 157.98 255.52 5614.33 5
标准差 2.87 6.18
7.08
4.73 552.66
德布鲁因力量进展情况
年度
卧推最大 重量
(公斤)
最大拉力 重量
(公斤)
引体向 双杠臂屈 上 伸 (次) (次)
校教练员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和初级专项训练任务
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 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
(二)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基础、专 项提高、最佳竞技和竞技保持)
原则3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的原则
适宜负荷——? 不足负荷——? 过度负荷——?
负荷的构成
1. 负荷量,评价指标——次数、时间、距 离、重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