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分析(河南统考方向)1
2009年河南编导制作统考影视作品分析《农民张来芳和他的农情笔记》

2009年河南编导制作统考影视作品分析《农民张来芳和他的农情笔记》一、片中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答:片中的背景音乐用民乐贯穿全片,斗志昂扬的音乐也象征着张来芳不服输不断努力的精神,片中每当出现张来芳的笔记时,音乐就会响起来,每当张来芳又一个新的致富方法时,音乐也会想起来,渲染了环境气氛。
全片的音乐都是高昂的。
当画面中出现张来芳背着背篓上山时,音乐也想起了"挑起那个扁担哟"的歌词,声调也不断上扬,象征着张来芳不怕苦,努力向上爬的精神。
片中诸如此类镜头还有很多。
激昂的民乐衬托了张来芳的精神,也深化了主题精神。
二、本片从结构上讲有三个线索,分别是什么?答:第一个线索:本片以张来芳的笔记贯穿全片,多次提到张来芳的笔记。
十几本笔记记录了他几十年的经验与努力,因为他的努力,他才不怕辛苦的打井,把荒地变为水浇地,种上菜;第二个线索:张来芳不满足现状,事事想着要走在别人前头,当其他乡亲也种上菜后,他便另辟一条致富道路,种药。
并不辞辛苦的在山顶垦荒种了五六种药。
第三个线索:张来芳渐渐老了,不能再干下很大力气的活,就又想到了一个致富门路,在石头缝里种树,不在乎别人的嘲笑。
本片结构清晰,条例清楚。
三、片中三次提到了张来芳的"苦",说出这三苦指什么?并说出分别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答:1.张来芳因为家里生计问题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教师职业,回家当农民。
这让他很苦闷,从中看出了张来芳爱自己的家庭是个负责任的人,敢于牺牲。
表达了他爱家庭的感情。
2、张来芳当了农民后,因为没地种犯愁,针对这个问题,他扛着撅头开荒打井,把荒地开垦成了水浇地,种上菜,还上山开垦种药,在即将年老的时候种树。
表达了他敢于创新,辛勤劳动,不怕苦,敢想敢做敢于追求的精神。
3.张来芳在即将年老的时候犯起了愁,不愿意把一身的技术带到坟墓里,于是在自家大门上写了"随喊即到",帮助其他农户种植,并传授给他们技术。
河南省考编导真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考编导真题答案解析河南省考编导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之一。
每年的考试都备受关注,参与考试的学子们都渴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河南省考编导真题进行解析,并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备考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部分:选择题解析对于河南省考编导的选择题部分,考生应重点关注影视产业的相关知识、艺术理论和制作技术。
其中,对于考生的英语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选择题类型和解析:1. 影视剧常用的拍摄技术是:a)多机位拍摄 b)跟拍 c)主机位拍摄 d)镜头链接技术正确答案:a)多机位拍摄解析:多机位拍摄是影视剧中常用的拍摄技术,通过多个摄像机的不同角度拍摄,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多样,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
2. 以下哪个文学作品不属于豫剧改编题材?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杜拉拉升职记》正确答案:d)《杜拉拉升职记》解析:豫剧改编题材一般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基础,将其改编成适合豫剧表演形式的剧目。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当代小说,不属于古典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主观题解析河南省考编导主观题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案例分析和综合分析题。
这两个部分的题目往往涉及到实际的影视制作问题和研究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观题类型和解析:1. 案例分析:以某部影视作品为案例,考察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剧本、导演风格、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解析: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有对于影视剧制作和观赏的相关知识。
首先,分析剧本的编写是否符合其题材和风格的要求,包括情节的设置、对话的表达等。
其次,对导演的风格进行分析,如镜头运用、节奏把握等,进一步理解导演通过这些手法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对角色塑造进行评价,包括演员的表演、角色的性格与形象等方面。
2. 综合分析题:考察学生对于影视制作流程、市场分析、观众需求等综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影视制作经验和市场分析能力。
河南省2022年编导统考真题(附答案)

河南省2022年编导统考真题(附答案)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省统考题|卷【一】单项选择题(题1分、共20分)01、以下不属于楚辞的篇目是(A)A.《江汉》B《天问》C《离骚》D.《九章》02、不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D)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野草》03、(B)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A比B赋C铭D兴04、曹操(D)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揭示了人民苦难。
堪称"汉末实录"的"史诗。
A.《苦寒行》B《短歌行》C.《对酒》D《蒿里行》0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出自(A)A.《孟子》B.《道德经》C《庄子》D.《论语》0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作者是(C)A李白B苏轼C王安石D杜牧07、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电影"的是(D)A《渡江侦察记》B《铁道游击队》C《青春之歌》D.《红灯记》08、《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A)A凌濛初B宋献宗C冯梦龙D张笛君09、(C)代表中国古代讽刺小说高峰,以小说评价现实生活A《官场现形记》B《狂人日记》C《儒林外史》D.《老残游记》10、不是理学创始人的是(B)A周敦颐B朱熹C邵雍D.张载11、“孤岛文学”是指从1937年到1941年存在于(A)租界文学A上海B汉口C广州D天津12、《人间词话》作者(A)A王国维B陈寅恪C姜夔D吴构13、“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关丽的雪花”下相信术来”的作者是(B)A海子B食指C顾城D舒婷14、下列2021年诺奖文学家获得者是(D)A鲍勃迪伦B村上春树C莫言D阿卜杜勒拉扎克15、与明成祖朱棣无关的是(C)A靖难之战B郑和下西洋C实行一条鞭法D编修《永乐大典》16、属于中国古代社会上地制度的是(C)A井田制B屯田制C摊丁入亩D均田制17、瘦体是(A)创立的A赵佶B赵恒C赵桓D赵光义18、不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C)A孟德斯鸠B卢梭C薄伽丘D.伏尔泰19、不是女性作家的作品是(A)A.《茶花女》B《汤姆叔叔的小屋》C《尼罗河上的惨案》D《艾格尼斯格雷》20、有口戏之祖之称的是(B)B.A京剧B昆曲C徽剧D豫剧【二】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何题2分,共10分)21、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中国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包括(ABCDE)A宫B商C角D徵E羽22、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有(ACE)A.《家》B《雾》C《春》D《电》E《雷雨》23、《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的女将有(ABE)A顾大嫂B扈三娘C仇琼英D庞秋霞E孙二娘24、下列作品,不属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有(ACD)A《南京!南京!》B《黄土地》C《青红》D《牧马人》E《活着》25、简·奥斯汀的小说作品(BCD)A《简爱》B《理智与情感》C《傲慢与偏见》D《爱玛》E《呼啸山庄》【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河南编导统考分析

命题编故事的题型: 1.根据提供的故事要素,编一个故事。如:红 领巾、老奶奶;地摊、战士等。 2.给一个故事开头,故事以所给开头为第一句 开始,编讲故事。如:做着饭突然停电了。 3.给一个故事结尾,故事以所给结尾为最后一 句结束,编讲故事。如:他们说:“活终于干 完了!”紧紧拥抱在一起。
命题编讲故事的注意事项: 1.最好用第一人称讲故事,这样才能娓娓道 来,把听众带入所讲的情境中,让人感到亲 切可信。 2.注意细节的把握,与故事的合理性,要符 合生活逻辑。 3.选材要选择自己熟知的内容,避免犯错, 对不了解的历史题材,科技知识等要避开选 择。 4.注意把握篇幅,占用时间太长太短都不会 得高分。
面试
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主题立意把握、思维反应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共分四个档次: A.观点十分鲜明,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准确 完整 ,知识面广。 B.观点鲜明,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基本准 确完整,有一定的知识面。 C.有观点,思维反应一般,基本能够完整表达 所思所感,知识面较窄。 D.观点模糊或明显错误,思维反应迟钝,不能 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知识面窄。
河南编导统考分析
电视艺术系
编导考什么
面试即兴评述: 笔试三个内容: 1、作品分析(影评) 2、编写故事 3、文学常识
分数设置(一共200分): 1、即兴评述50分; 2、影评80分; 3、故事40分; 4、文学常识30分。 作品分析:80分,主要考考生的分析能力 编写故事:40分,是考考生的想象力 文学常识:30分,检测考生的文学基础水平
影视作品分析(看片分析)
艺术分析能力:艺术分析认识全面、分析深刻 主题分析能力 :主题把握精确、分析能力强 结构把握能力:对作品结构认识明晰、表达准确 写作能力:思想深刻、语言驾驭能力高
2009年河南编导省统考优秀作品分析选登:《农家乐》

2、郝的影视事业也如这丰收的麦田,等待他去收割,去继续开垦;
3、反映出我国农村在物质生活得到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关注,并有了长足发展;
4、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四、片中采用大量影视资料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5、片中解说语言风趣。
二、列举三件对郝俊臣拍电影有影响的事,并注明时间。
1942,当地手枪队打鬼子的优良革命传统。
2005,村里的企业家赞助,解决了片子资金不够的问题。
2007,受到国内媒体乃至海外媒体的关注,影响力扩大。
三、片尾郝俊臣在丰收的麦田中品尝麦子的画面有何寓意?
2009年河南编导省统考优秀作品分析选登:《农家乐》
一、本片风格轻快幽默,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1、片头动画
2、强烈反差通过具体情节和镜头表现,如拖拉机制造出枪炮烟雾,塑料瓶制造出机枪;
3、较多的实景拍摄乡土气息浓郁;
4、片子介绍人物时,采用其在片中造型与现实职业(个体户、养牛户等)相对比,另加定格和特殊音效,亦庄亦谐,于庄重处见幽默,调子轻快;
对比
引用电视
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

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考试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一)考试环节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术科考试人从2008年开始由面试和笔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200分,其中面试50分,笔试150分,面试、笔试共分两次进行,但次序不定。
(二)考试科目1、面试(满分50分)(1)面试内容即兴评述,满分50分(限时2分钟以内)。
(2)面试程序①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凭《专业准考证》、身份证、《面试次序表》进入备考室,在备考室抽签决定本组考试的考场号;②由引导员带到相应的候考室,在候考室抽签决定自己的考试顺序,然后将序号填写在《面试次序表》的“编号”栏内,依次阅题备考;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加考试;④考试结束后到成绩领取处签领本人的成绩通知单,由工作人员统一带离考场。
(3)评卷标准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主题立意把握、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共分A、B、C、D四个档次。
2、笔试(满分150分)(1)笔试内容①影视作品分析(看片分析)(80分)。
试题类型:播放一部影视作品,考生观摩后,根据试卷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
或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
②文学常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范围)(30分)。
试题类型:填空、选择或连线。
③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40分)。
试题类型:给定素材编写或给定开头续写。
(2)评卷标准评卷主要从考生对作品的主题分析能力、结构把握能力、写作能力、艺术分析能力、编创能力及文学常识等方面进行评分。
(三)考核要求及评分细则1、即兴评述A.档(50~40分):观点十分鲜明,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准确完整,知识面广。
B档(40~30分):观点鲜明,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基本准确完整,有一定的知识面。
C档(30~20分):有观点,思维反应一般,基本能够完整表达所思所感,知识面较窄。
D档(20分以下):观点模糊或明显错误,思维反应迟钝,不能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知识面窄。
河南省2021年编导专业统考真题(附答案)

河南省2021年编导专业统考真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01.《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风”指的是什么?(B)A.祭祀歌谣B.民间歌谣C.神话传说D.宗教乐调02.以下哪个不是屈原写的是(D)A.《九歌》B.《离骚》C.《天问》D.《弹歌》03.“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出自谁的作品?(C)A.欧阳修B.李煜C.陶渊明D.陆机0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哪一篇?(B)A.《为政》B.《述而》C.《颜渊》D.《子罕》05.中国第一部电影短故事片是什么?(D)A.《歌女红牡丹》B.《火烧红莲寺》C.《渔光曲》D.《难夫难妻》06.哪个选项不是狄更斯的作品?(D)A.双城记B.雾都孤儿C.远大前程D.驯焊记0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观念出自哪家?(D)A.孟子B.荀子C.墨子D.老子08.为人类带来火种的神是谁?(D)A.雅典娜B.哈迪斯C.阿波罗D.普罗米修斯09.以下哪个与唐太宗李世民无关的历史事件?(C)A.贞观之治B.玄武门事变C.安史之乱D.文成公主入藏10.下列哪个不是新月派诗人?(A)A.周作人B.梁实秋C.闻一多D.徐志摩11.《百年孤独》什么主义?(A)A.魔幻现实主义B.超现实主义C.存在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12.“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是哪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A)A.宋B.唐C.明D.清13.青衣又称什么?(B)A.花旦B.正旦C.刀马旦D.老旦14.以下哪个不是鲁迅的作品?(D)A.《二心集》B.《祝福》C.《彷程》D.《沉论》15.哪一个作品是“五四运动”的新文学发难之作?(C)A.《官场现形记》B.《狂人日记》C.《文学改良刍议》D.《风风涅繁》1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奠先祖,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B)A.法B.儒C.道D.墨17.“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是海子的哪部作品?(A)A.《九月》B.《秋》C.《月光》D.《山楂树》18.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是?(B)A.莫言B.川端康成C.泰戈尔D.村上春树19.三言是清代谁的作品(C)A.凌蒙初B.许仲琳C.冯梦龙D.兰陵笑笑生20.以下哪个人物出现在《孔雀东南飞》中?(A)A.焦仲卿B.柳梦梅C.霍小玉二、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编导艺考#2020年统考真题分析(河南)

# 编导艺考#2020年统考真题分析(河南)临近统考了,还是讲讲真题一、考试内容1.文学、文艺常识,单选25题25分,多选5题10分,判断15题15分(50分);2.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和评述)(70分);3.影视作品分析(看片分析)(80分)。
三部分内容为两份试卷,采用笔试的形式,满分20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
考试时间为2020年12月13日8:30-11:30第一部分文艺常识(40分)【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01、如果你要了解西周的农民生活,可以参考哪本书籍?《诗经》02、“杞人忧天”出自哪里?《列子》0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出自哪里?《岳阳楼记》04、《天净沙·秋思》的体裁?散曲05、青莲居士谪仙人指的是?李白0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是谁写的?顾城07、塞万提斯的哪本书里面提到了“大战风车”?《唐吉坷德》08、于连出自哪本作品?《红与黑》09、倒拔垂杨柳的是谁?鲁智深10、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
戏台11、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作品?《祝福》12、谁的《家》中写了觉慧?巴金13、“更著风和雨”的上一句?已是黄昏独自愁14、“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15、“三秋桂子十里桃花”出自?杨永《望海潮》16、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
指的是?贾宝玉17、孙仲谋指的是谁?孙权18、“艰难苦恨繁霜鬓”出自哪?杜甫《登高》19、张若虚的哪部作品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20、不是顾恺之的作品的是?《雪竹图》选项:《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雪竹图》、《列女仁智图》【二】多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01、《牡丹亭》的主要人物?杜丽娘、柳梦梅02、关于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无意苦争春;为有暗香来。
03、海明威的作品是?《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04、对应正确的是?曹禺—《雷雨》—四凤;沈从文-《边城》-翠翠;张爱玲-《半生缘》-顾曼桢;钱钟书-《围城》-方鸿渐;老舍-《骆驼祥子》-虎妞05、哪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品?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01、初唐四杰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准备工作--观影技巧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统考中,又是作品分析部分的考查,采用的是通过现场 看片北京笔试回答问题的方式,一般来说,现场观看电视专题片的时长大约为 30分钟以内,考生可观看两遍后再进行答题 1.准备好纸和笔进行记录,
俗话说,好脑瓜不如烂笔头,考生一定在看片时,准备好纸和笔记录相关信 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样的后面答题时就会事半功倍 2.取舍好记录的要点
CONTENTS
河南统考影评的考察内容
1.视听语言的读解, 考生对视听语言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和声音两大方面,画面一般包括景别,镜头,色彩, 光影,构图等,声音主要包括同期声,音乐音响以及台词和对白,旁白等,另外视听语言 的读解还包括蒙太奇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场面调度等..\..\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故 事 陈哲\合并\0001.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故事 陈哲.mp4 eg:请认真观看《中国故事--陈哲》回答下列问题, 1.本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陈哲一行人在山路上镜头,请分析作者的用意。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影视作品分析考察片种 电视专题片, 电视纪录片 我们可以姑且的认为,电视纪录片是电视专题片的一种 两者常用的艺术手法:声 光 色 画面剪辑 音响
追述镜头 摆拍镜头 补拍镜头 “扮演”镜头
河南省编导类统考形势
1.取消面试的考察, 2.重视文艺常识, 3.增加了论述类题目的考查
好 ,你
考情分析
1.问答形式命题
优点:对于影片的理解,考生只需要回答问题,不用写成文章的形式
难点:真正的高分却不容易,因为这种考察的方式限制了考生回答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不能随意发挥,考生如果遇到不熟悉的问题很容易丢分。
2.本片的配乐分别在描述陈哲、组织的传习小组学中习华普文米明族的的根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时,陈哲在录音室录制音乐时,2002 年云南兰坪县邀请陈哲写歌时、片尾录制口弦时,运用到了口弦的音乐旋律。
该旋律的使用,一是交代了本片的故事背景,表达了创作人称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的个人努力,二是表达的陈哲 对土风文化组织的执着,虽然很多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没落与消逝,然而在本片中,口弦音乐贯穿全片,就代表着陈哲一 生对拯救文化的信心执着,三是突出主题,深化思想,口弦音乐的出现,不仅展示了普米族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更是 深层次地表达了对即将消逝的思考,
影视作品分析(河南统考方向)1
---电视纪录片分析
..\..\影视作品\纪录片\60年后我送你回家\0001.中 国网络电视台-《六十年后,我送你回家》(1).mp4
河南省编导类统考形势
2016年编导类分数段统计 成绩 累计人数 175 1 165 19 155 173 145 754 135 2122 125 4045 115 5920 105 7320
,
CONTENTS
提问 答 疑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考生在看片的过程中,重点要记录哪些观影信息, 首先得到4-5个问题当中,对于一些关于主题把握和思维延伸类的题目,我们 只需把握影片的整体基调就可以了,我们真正需要记录的是一些对于细节问题 的考察,例如某个场景是怎样表现的?特色镜头应该是什么?音乐出现过几次
3.我们有两遍看电影的机会,我们应该合理划分两次的任务,确保每次都 有每次的作用,
2.在本片的配乐中,有一段反复出现的音乐旋律,请分别说明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容是使 用的,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如此使用该旋律,
1.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中用了,陈哲一行人走在山路上的镜头,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漫长崎岖的山路表达了陈哲在创作歌曲时的曲折艰辛和不易 二是镜头中表现的是陈哲和一行人走在山路上,这其中寓意了沉着,和他们小组的土风计划会一直的传承和开展下去 三是通过一行人走在山路上的镜头烘托出宁静安详、却身处文化价值环境下的人们追求本真理想,这和物欲横流,生活 节奏日益加快,造成人们思想躁动不安的城市生活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四是首尾呼应,突出主题,这两处镜头的运用,使得影片整体结构更加完整, 总体而言,开头和片尾的镜头运用,不仅突出了诚招创作之路的艰难,同时也画龙点睛的表现了,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 追求。
,
前期准备 1.培养艺术感觉 2.视听语言
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 拍摄角度:俯视拍摄,平视拍摄 仰视拍摄,正面拍摄,侧面拍摄 背面拍摄等 景别:远全中近特 测量:景深 焦距 构图: 光线:顺光 逆光,侧光 顶光 脚光 装饰光 高调画面,低调画面等 剪辑:蒙太奇 淡入淡出、等
听觉语言 解说词 同期声 音乐 等 字幕
CONTENTS
2.主题意蕴的展示 考生在进行影视作品分析考试时必须客观准确的分析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对作品主题 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视听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对作品 主题名方面的考查通常如下形式展现: 请认真观看纪录片《千年江桥梦》回答以下问题, 1.影片中怎样表现钱塘江大桥通建设到炸毁的?对主题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2.本片的主题是什么? 3.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统考影视作品分析考试中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考查主要集中 在这样几方面分析,并总结主要人物性格多面性和复杂性,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 矛盾冲突以及解决方式,分析创作者想要赋予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等, 请认真观看电视栏目《人物》之《新闻摄影师--陈庆港》回答这个问题, 陈庆港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生命诗篇,中从哪几个方面表现?
CONTENTS
4.叙事结构的把握 考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不仅要关注作品中视听语言方面的有意义的细节 展示,同时要对全篇叙事结构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如果说关注视听语言是同一部影视作品 的小处入手去读解,那么关注叙事结构,则是同全局出发对一部影视作品进行全面把握, 请认真观看影片,《豆腐女的诗意人生》(选自《讲述》栏目)回答下列问题, 本片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说出它的作用, 一般来说,关于影视作品叙事结构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影片的叙事方式(顺序倒叙,插叙,) 2.影片的叙事线索 3.为影片划分段落
2.侧重考察电视纪录片
,
3.侧重细节的考察
1.多考察影片中的某个细节(例如某个镜头的象征意义,同样的音乐旋律出现过几次两
次场景的不同表达方式等)
2.还会考察影视作品的主题,意蕴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特色分析等方面。
3.延伸考察(结合本片谈谈...)
4.比重大(80分)
1.影视作品分析的基本概念 要在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自己对影视作品多表现出的 艺术风格,手法,影视的美学追求,主题、人物塑造,以及演员的表演,导 演手法,摄影灯光,美术等,构成影视的重要元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 挖掘,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明白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 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彰显的艺术风格等。 2.河南统考影评的考试形式, 问答式命题, 考试现场放映一部影视作品,同时试卷上给出几道基于影视作品内容提出的 考察问题,考生观影结束后对给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问题的数量大概4个,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给出的这些问题就要进行独立作答即可,,不需要 写成一篇文章的形式,不过即使如此,考生在答题时也同样要注意语言的流 畅性,论点的准确性以及条理的清晰性等方面的问题。
5.延伸问题的考察, 基于影片之外对,延伸问题的考查内容可谓多种多样,有的是微友,是作品加上岛屿或者 结束,具有的都是对影片内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有的是考查学生对某个话题的认知和 理解,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这个问题的归根结底还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评 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请认真观看《飞越塔利班》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本片及中国历史,谈谈杜国强大于个人命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