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总规说明书
规划任务及要求

附件:规划任务及要求1、《瑞金旅游目的地建设总体规划暨“赣江源百里多彩之旅”旅游产品策划》工作范围为瑞金市市域范围(其中“赣江源百里多彩之旅的工作范围从赣江源头至谢坊镇绵江河全段”),本次规划要达到:定位清晰,市场目标明确,旅游项目新颖独特,游程线路联动互通,投资分期合理,收入模式具体,营销渠道与战略清楚,具备可操作性的基础。
主要任务为:(1)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总体策划,对甲方已编制《瑞金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策划和提升,达到《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20XX)对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深度。
(2)对“赣江源百里多彩之旅”旅游产品进行全面策划。
《“赣江源百里多彩之旅”旅游产品策划》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1)资源与市场分析:对本项目的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及深度分析挖掘,收集相关市场资料,依据相关调查,分析市场需求,提出项目精确的市场定位与市场目标;(2)定位分析:结合资源与市场因素,对旅游开发区域进行整合,形成瑞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总体定位与总体发展略;(3)功能布局:按照旅游六要素,进行产业要素配置与布局,进行游憩功能结构设计与功能布局设计;(4)旅游产品策划:以瑞金市三日之旅产品体系策划为核心,创意性的策划旅游项目和具体经营产品,设计区域内部和跨区域的游线结构与游线产品;(5)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策划:对瑞金市交通与环境整治提出方案,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初步策划景观与建筑风格,标识于导引系统等;(6)旅游目的地运营策划:系统整合区域内各个要素与环节,设计开发运作的过程、投资分期、招商融资方式、营销思路、管理方案等各个环节,形成整体运作思路方案。
(7)规划成果:包括《瑞金市旅游目的地建设总体规划》、《“赣江源百里多彩之旅”旅游产品策划》、《瑞金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及附件。
2、《罗汉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范围按《瑞金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确定的罗汉岩景区范围(约51.87k㎡);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范围为罗汉岩近期重点建设区域(206国道至规划接待服务区,核心景区),土地面积加总控制在50公顷以内;本次规划主要任务:(1)对《罗汉岩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规划深度为《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
瑞金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设计 精品

江西省瑞金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2017年)目录第1章总论 (1)1.1规划背景与意义 (1)1.2规划原则 (3)1.3规划依据 (4)1.4规划期限 (5)1.5规划范围 (5)第2章示范区现状与建设环境分析 (6)2.1区域概况 (6)2.1.1区位条件 (6)2.1.2资源禀赋条件 (7)2.1.3社会经济条件 (9)2.2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0)2.2.1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现状 (10)2.2.2农业发展空间分布 (12)2.2.3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14)2.2.4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5)2.3示范区建设的SWOT分析 (16)2.3.1优势(strength) (17)2.3.2制约(weakness) (18)2.3.3机遇(opportunity) (18)2.3.4挑战(threat) (19)第3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21)3.1指导思想 (21)3.2发展思路 (21)3.3发展定位 (22)3.4规划目标与阶段 (24)3.4.1总体目标 (24)3.4.2实施阶段 (26)第4章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28)4.1土地利用分析 (28)4.1.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8)4.1.2土地利用需求分析 (28)4.2功能分区原则 (29)4.3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29)4.3.1核心区 (29)4.3.2外围带动、辐射区 (31)第5章核心区建设规划 (34)5.1发展思路与目标 (34)5.2建设任务 (35)第6章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37)6.1水稻产业 (37)6.1.1发展思路与目标 (37)6.1.2规划布局 (38)6.1.3建设任务 (38)6.1.4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 (40)6.2蔬菜产业 (43)6.2.1发展思路与目标 (43)6.2.2规划布局 (43)6.2.3建设任务 (44)6.2.4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 (45)6.3脐橙产业 (46)6.3.1发展思路与目标 (46)6.3.2规划布局 (47)6.3.3建设任务 (47)6.3.4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 (49)第7章重点关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50)7.1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50)7.1.1发展思路与目标 (50)7.1.2规划布局 (51)7.1.3建设任务 (51)7.1.4投资估算 (52)7.2现代农产品物流业 (54)7.2.1发展思路与目标 (54)7.2.2规划布局 (55)7.2.3建设任务 (55)7.2.4投资估算 (56)7.3现代农业示范园 (57)7.4两条观光带 (61)7.4.1发展思路与目标 (61)7.4.2规划布局 (62)7.4.3建设任务 (62)7.4.4投资估算 (63)7.5其他重点关联、特色产业 (63)7.5.1西瓜产业 (63)7.5.2葡萄产业 (64)7.5.3油茶产业 (64)7.5.4花卉苗木产业 (65)7.5.5烟叶产业 (65)7.5.6鳗鱼产业 (66)7.5.7生态畜禽产业(生猪、蛋鸡) (66)第8章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规划 (69)8.1科技支撑体系规划 (69)8.1.1发展思路与目标 (69)8.1.2建设任务 (70)8.1.3投资估算 (71)8.2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规划 (71)8.2.1发展思路与目标 (71)8.2.2建设任务 (72)8.2.3投资估算 (73)8.3动物防疫体系规划 (74)8.3.1发展思路与目标 (74)8.3.2建设任务 (74)8.3.3投资估算 (75)8.4农机化服务体系规划 (75)8.4.1发展思路与目标 (75)8.4.2建设任务 (76)8.4.3投资估算 (77)第9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79)9.1投资估算 (79)9.2资金筹措 (80)9.3效益分析 (80)9.3.1经济效益 (80)9.3.2社会效益 (81)9.3.3生态效益 (82)第10章保障措施 (83)10.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83)10.2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83)10.3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84)10.4创新经营机制,提升产业水平 (86)10.5加强人才培训,强化技术支撑 (86)第1章总论1.1规划背景与意义1、规划背景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相邻。
江西省瑞金市旅游发展概念规划

江西省瑞金市旅游发展概念规划1. 引言江西省瑞金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日益关注,瑞金市拥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本文档旨在制定瑞金市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为瑞金市的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2. 旅游发展目标瑞金市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 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年游客数量至500万人次; - 建设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提升旅游资源品质; -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增加游客消费; - 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满意度; - 建立瑞金市旅游品牌形象。
3. 旅游资源分析瑞金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红色革命圣地和自然风光两个方面。
3.1 红色革命圣地资源•雷锋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中央南方局旧址•三湾改编旧址•孔繁森烈士陵园3.2 自然风光资源•瑞金窑洞•脚手岭•柴山风景区•瑞金水库4. 发展策略为实现旅游发展目标,制定以下发展策略:4.1 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扩大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增加酒店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便利度;•培养更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
4.2 提升旅游资源品质•保护和修复红色革命圣地资源,提升其文化价值;•开发和挖掘自然风光资源,提升景区品质。
4.3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提供与红色革命相关的旅游产品;•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亲身参与瑞金市的农耕文化。
4.4 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旅游信息发布和导览系统,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5 建立瑞金市旅游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推广活动,提高瑞金市旅游知名度;•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瑞金市旅游资源。
5. 实施计划5.1 短期计划(2022年-2024年)•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新增酒店5000间;•提升雷锋纪念馆和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的文化价值;•开发乡村旅游线路,推出农耕体验项目。
瑞金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专项资金投资效益,确保我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目标的实现,根据《省发改委六部门<关于印发江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发改农经字[2009]40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计划编制实施方案,按实施方案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政策。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旨在强化项目责任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各行业主管部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单项工程,须遵循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目标与要求第五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是指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在一定时期内(2008年—2015年)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而实施的建设项目。
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补植补造五项工程建设。
第六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必须紧紧围绕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产生活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退耕农户收入水平,从而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建设任务和主要内容第七条全市17个乡镇,178个退耕还林村规划建设。
项目总投资5083.6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946.8万元,其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为:(一)基本口粮田建设。
计划在44个退耕还林项目村,实施农田水利项目44个,改造渠道109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208座,改造水源9座。
总投资1013.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6.8万元。
(二)农村能源建设。
计划在18个退耕还林项目村,营造马尾松、湿地松薪炭林5000亩。
瑞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瑞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瑞金市人民政府二Ο一Ο年三月目录前言 (4)第一章规划总则 (5)第一条规划目的 (6)第二条规划任务 (6)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6)第四条规划原则 (7)第五条规划范围和对象 (7)第六条规划期限 (8)第七条规划依据 (8)第二章规划修编背景 (9)第八条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9)第九条规划区概况 (9)第十条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 (11)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方针 (13)第十一条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13)第十二条土地利用总体目标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 (16)第十三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的原则 (16)第十四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16)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7)第十六条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18)第十七条土地利用布局 (18)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2)第十八条耕地保护与利用 (22)第十九条基本农田保护与利用 (23)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 (26)第二十条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26)第二十一条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 (30)第二十二条采矿用地 (30)第二十三条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31)第二十四条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31)第二十五条其他建设用地 (32)第二十六条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用地规划 (32)第二十七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4)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6)第二十八条生态建设用地的划分 (36)第二十九条生态屏障用地的安排 (36)第三十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管护措施 (37)第八章土地整治 (38)第三十一条耕地整理 (38)第三十二条农村居民点整理 (38)第三十三条土地复垦 (38)第三十四条土地开发 (39)第三十五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9)第九章土地利用分区及管制规则 (41)第三十六条土地利用分区原则 (41)第三十七条基本农田区 (41)第三十八条一般农地区 (41)第三十九条林业用地区 (42)第四十条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3)第四十一条独立建设用地区 (43)第四十二条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4)第四十三条风景旅游用地区 (45)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 (46)第四十四条乡镇指标分解原则 (46)第四十五条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制定依据 (46)第四十六条各乡镇土地利用整体战略定位 (46)第四十七条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 (47)第四十八条各类规划指标落实与分解 (47)第十一章近期规划 (50)第四十九条近期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50)第五十条近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50)第五十一条近期重点项目规划 (55)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6)第五十二条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及修正机制 (56)第五十三条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6)第五十四条加强规划教育宣传工作 (57)第五十五条加强规划实施经济调控与利益调节机制 (57)第五十六条提高规划实施社会能力 (58)第十三章附则 (58)第五十七条规划文件 (58)第五十八条规划实施 (58)第五十九条规划解释 (58)附表 (59)前言《瑞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9•【字号】赣府字[2010]47号•【施行日期】2010.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赣府字[2010]47号)赣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要求审批我市<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赣市府文[2009]2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城市特色、可持续发展和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发挥瑞金市区位交通和文化优势,把瑞金市建设成为红色故都,我省南部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赣南东部及赣闽边境的中心城市,打造山水城、生态城、文化名城。
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83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要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一心两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要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加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9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8.99平方公里以内。
要严格按规划用地布局要求进行建设,遵循集约节约用地、可持续发展原则,切实保护好耕地。
同时要着眼长远,加强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研究,在用地布局和发展空间上留有余地。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工作,逐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严格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加强对绵江等水体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红色旅游区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一、位置范围 (1)二、自然地理条件 (1)三、现存问题 (1)第二章规划依据、文献、基本原则和目标 (1)一、规划依据 (1)二、主要参考文献 (1)三、规划基本原则 (1)四、规划目标 (1)第三章总体构思、理念和布局 (1)一、总体构思 (1)二、理念 (2)三、空间布局结构 (2)第四章文物保护规划 (2)一、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 (2)二、文物保护规划的内容 (2)三、文物保护规划的措施 (2)第五章绿地系统规划 (3)一、现状分析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内容 (3)第六章旅游开发规划 (3)一、旅游市场分析 (3)(一)可进入性分析 (3)(二)竞争态势分析 (3)(三)瑞金红色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3)(四)瑞金红色旅游产品与市场对接分析 (4)二、旅游项目开发规划 (4)(一)国内红色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4)(二)国内红色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4)三、旅游规划 (4)(一)用战略策划统领全局 (4)(二)以项目为核心,实现产业整合 (4)(三)以外延扩展形成规模 (4)(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红色遗产 (4)四、功能分区 (4)五、用地布局 (5)(一)主要用地规划 (5)(二)规划用地指标 (6)六、环境容量与游人规模 (6)七、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6)八、游览线路规划 (6)九、红色风情街立面街景改造 (7)十、集散坪设计 (7)十一、红军村规划设计 (7)(一)开发范围及现状 (7)(二)设计理念及目标 (7)(三)拆迁情况分析 (7)(四)规划设计要点 (7)十二、景观系统规划 (8)十三、环境小品 (8)十四、照明设计 (8)十五、投资规模与效益估算 (8)(一)投资规模 (8)(二)项目效益分析 (9)(三)投资回收期估算 (10)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10)一、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10)二、垃圾收集、处理 (11)三、防灾规划 (11)(一)防洪 (11)(二)消防 (11)第八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1)一、交通方式 (11)二、交通设施 (11)三、道路分级 (11)第九章市政工程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瑞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瑞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42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瑞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赣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赣州市15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赣市府文〔2023〕5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瑞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瑞金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建设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域副中心、赣州对接海西经济区门户城市、赣东南生态屏障。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瑞金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055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9.411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57.2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5.05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91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地区东部,武夷山脉西麓,地处东经115°42′-116°22′,北纬25°30ˊ-26°20ˊ。
是赣闽粤三省交汇处,它东与福建省长汀县交界(距离47KM),南连会昌(距离48KM),西邻于都(距离85KM),北接宁都(距离85KM)、石城(距离76km),南北长约85KM,东西宽约64KM。
总面积2448KM2。
2、行政区划2002年底全市共辖7个镇,10个乡,281个村委会,全市共有136323户,总人口为59.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1万人,人口密度为243人/平方公里。
二、自然地理条件瑞金市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高峻,群山重叠,逐渐向中心和西南方向降低,以象湖镇为中心大小不一的十个盆地,组成了一个窄长的绵江河畔山间盆地带。
境内以低山为主,山地海拔高程一般在400—800米之间。
境内按地形特征可分为侵蚀构造低山丘陵地形、侵蚀构造地形,河谷侵蚀堆积地形和侵蚀地貌类型。
其中,以丘陵地形为主,面积1967.8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0.35%,山地面积243.89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96%,岗地平原面积237.26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69%。
岗地平原地区是瑞金村镇集中地区,城区地处绵江河与古城河交汇处,属河谷侵蚀堆积地形,三面环山(向东北方向敞开)的盆地。
城区是瑞金境内十个盆地中最大的一个,绵江河呈‚S‛形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通过,另有古城河、罗溪河、七堡河与其相通。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标高在206.4米—191.2米之间;古城河南鹅岭脑一带为岗地,标高在206.4米—215.2米之间,与古城河以北一带相对高差在15—18米;南部山区丘陵地带标高337—442米(新茶亭一带);西部为丘陵山区,标高在400—473.3米;东北部为丘陵地带,绵江河以北(洋溪村附近)标高在237.4—197.5米之间。
2、地质瑞金市处于武夷山隆起一级构造单元中部,寻乌至贵溪新华夏系构造带中南段。
地层出露齐全,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发育。
岩浆活动不甚强烈构成了以非金属、燃料、贵金属矿产为优势的矿种格局。
瑞金市除三叠系列,各种地质岩均有分布。
城区主要建设在绵江河漫滩或一、二级阶地上,周围有一些低丘岗地。
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冲洪积物和白垩纪半风化红砂岩。
第四系地表具有典型的‚二元相‛结构,上部为粘土、亚粘土,局部地段有淤泥出现,厚约3—4米,地基承载力约为1.0—2.0kg/cm2,下部为砂、砾卵石层,层理不清,厚约5—6米,地基承载力为2.0—3.0kg/ cm2,以下为半风化红砂岩,地基承载力达5.0kg/ cm2以上。
3、气象气候瑞金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8.9℃,年正积温7000℃左右,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8℃,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7.5℃,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5.8℃。
降雨蒸发:多年平均降雨量1710mm,平均降雨天数163.7天,大多集中于4—6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60%左右。
瑞金暴雨较多,最大一日暴雨量达216.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400mm左右,相对湿度79%。
光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日照率43%,太阳总幅射量111.87千卡/cm2,光能利用率为2%,平均无霜期269天。
风向:城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夏季主导向为西南偏南。
由于城区属闭塞的盆地地形,风速小,静风频率大,大气层相对稳定,冬季前后出现逆温天气的机率为全年最高,在逆温天气下,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
4、水系水文境内水域属贡江水第。
瑞金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境内河流都属山区性河流,丰枯年径流量比悬殊大,开发利用困难较大。
境内主干河流有绵江河、九堡河、万田河、梅江河、古城河等,流域总面积2449km2,另有36条支流。
境内有水库17座,储水量1.98亿m3,境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1.156亿m3,每平方公里产水量86.39万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37.49亿m3,最小年径流量9.52m3。
流经城区的河流是绵江河,年均流量43.43m3/S,最枯流量0.317m3/S,最大流量2300m3/S,常水位188.07米。
解放后最高洪水位193.37米(1962年洪水),对应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
瑞金城区位于第四系冲积层上,主要为第四系砂砾石层孔隙水和白垩纪红砂岩岩溶裂隙水,属潜水,水位不深,是城区部分企业和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水源之一。
5、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瑞金市土地面积为24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为23778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7%,人均耕地为0.6亩,林地为85550公顷,森林覆盖率34.9%。
(2)、水力资源地下水—瑞金以低山、丘陵为主,出露地层主要有变质岩,碎屑岩、花岗岩、碳酸盐岩、第四系等。
地下水蕴藏丰富。
地下水开采利用自古有之。
在山区常见居民用竹筒引泉入室,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掘井取水饮用者较为普遍。
地表水据水电局《水资源调查报告》表明,全市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933360千瓦,可开发能量23965千瓦,目前只开发利用40%左右。
(3)、矿产资源瑞金境内初步探明有13类26种矿藏,主要矿种有石灰石、白云岩、萤石和金。
次要矿种有钽铌、矿泉水、钨、锡、银、铁锰、粘土、无烟煤、磷及腐肥。
稀有矿种为铀、稀土。
矿藏分布:以沙洲坝、云石山、九堡、黄柏为一片,以谢坊、拔英为另一片。
(4)、动植物资源瑞金市植物资源主要有树木、竹类、水生植物、药材、花卉等,树木有油杉、银杏、古榕、古苏铁、樟树、马尾松、柳树、风杨、水杉、柳杉等,竹类有实心竹、四方竹、毛竹、水竹、桃竹、苦竹等,水生植物有菱、莲、野荸荠、苔草、芦苇等,药材有麦冬、地黄、生地、菊花、半夏等,花卉有牡丹、芍药、惠兰、茶花、一串红、吊兰等。
动物资源有禽、兽、鱼、贝、甲壳、爬行类等,主要有野鸭、赤颈鸭、白头翁、白鹭、布谷、八哥、鲥鱼、长颌鲚、青鱼、草鱼、罗非鱼、马口鱼、沼虾、溪蟹、甲鱼、乌龟、金环蛇、蝮蛇、锦蛇、晰蝎、壁虎等。
(5)、旅游资源瑞金地形复杂多姿,地表地下文物极其丰富,尤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遗存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文物为世人瞩目,以文物古迹为依托,居山傍水,选经历代开发形成的名胜,有‚绵江八景‛、双狮岩、罗汉岩等多处。
境内实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处。
(6)、自然灾害1、地震:瑞金地处新华夏活动带与福建长汀环状构造带的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地应力集中,是地震易发地带。
瑞金历史上曾发生破坏性强度多次(详见下表),解放后发生有感地震5次,现城市建设按基本烈度6度设防。
瑞金市历次地震情况2大。
解放后最高洪水位193.37m(1962年洪水),对应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在这种情况下,现城区绝大部分将被淹没。
3、旱灾:境内旱灾危害比水灾严重,旱灾有春旱、伏旱,优秋连旱、秋旱等。
尤以秋旱和优秋连旱较常见,损失也较大。
据瑞金市1956—1985年降雨资源分析,7至10月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25.2%,而蒸发量却占全年蒸发量的48.6%,因而绝大多数年份降雨量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水利设施少的区域,稍遇久晴不雨,即受旱成灾。
第二章规划背景、规划原则、规划依据、规划期限一、规划背景瑞金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南部,距赣南区域中心城市赣州约160公里,目前其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处于赣南东部所有城镇的前列,对周边城镇具有一定的辐射影响。
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为江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江西要从中部地区崛起,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瑞金首当其冲,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成为江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阵地。
从全省城镇体系规划来看,赣南地区划分为赣州、龙南、瑞金三大片区,瑞金成为赣南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从交通条件来看,瑞金市现有323、206、319三条国道,大部分已改线完成,赣龙铁路正在建设,但国道改线和赣龙铁路改线与原来城市有出入,尤其是火车站位臵及站线走向对未来城市发展格局有重大影响,如城市公共中心重新定位,功能区划分等,使原来城市总体规划难以实施,同时未来向抚瑞铁路、赣(州)—龙(岩)—厦(门)高速公路以及南(城)—瑞(金)高速公路建设,使瑞金的对外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成为江西未来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在此背景条件下,为更好地指导‚红色故都‛瑞金的城市建设,重新定位城市性质,确定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合理的功能区划,有必要重新调整城市总体规划。
二、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上一轮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是中国城市规划院设计编制的,规划到2010年城市人口为20万人,用地规模为17.27km2,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向东面及北面发展,城区分为五个功能区,北区为综合区,西区为工业区,东区为科研教育区,南区主要安排居住及工业,中心区以行政办公、旅游服务及文体娱乐为主,是城市的综合性中心,原规划城市主干道为环状布局。
上轮规划对瑞金市近年的城市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外环绕城公路、内环路、八一路等均按此控制,工业区及基础设施也基本上按规划进行建设。
由于原规划没有审批,致使城市建设缺乏法律依据。
加上赣龙铁路城区走向有重大变更,城市发展格局需做出相应调整,必须重新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三、现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至2002年底,瑞金市城市人口为11万人,城市建设呈现组团式的发展格局,主要沿红都大道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老城区,也是城市各项建设的集中地,行政办公、商贸、居住、文化教育用地的绝大部分在此分布,主要集中在八一南路、解放路、沿河南路。
北片近年来发展较快,尤其随着八一北路商业街、向阳北路文化娱乐一条街及内环路的建设,城市重心转向北部,现已在内环路两侧布臵的单位有市政府、工商局、公安局、广电中心、私立英才学校等。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瑞金是刚由县城‚脱胎‛而成的小城市,综合实力弱,难以承担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功能。
2、城市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混杂,城市中心尚不十分突出。
3、居住用地比例偏大,配套公建设施缺乏。
4、城市道路狭窄,老城区尤为突出。
南北向主干道缺乏,仅有一条绵水路(33米),交通联系不畅。
5、汽车站用地偏小,停车场过少。
6、公共绿地缺乏,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水厂规模仅为4.5万吨,无污水处理厂。
四、规划原则1、坚持现代化原则,总体规划既有前瞻性,又有科学性,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布局,配臵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竟争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优先原则,建议发展低废,高效、生态可接受的产业,维护瑞金的生态环境资源。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为目标,满足市民出行、购物、娱乐、审美、交往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