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合集下载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5 规划内容要求
5.1 城乡总体规划纲要
1、提出市(县)域总体发展战略,提出城镇化发展路径和推进策略; 2、分析城市定位和职能,研究城市特色,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3、预测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确定中心城区、各镇(乡)城镇人口规模和建设标准; 综合目4、标确和定要市求(,县提)出域空生间态管环制境原、则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
全省城乡规划工作座谈会资料之四
内部资料 不得翻印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湖北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 2015 年 12 月
—-0-—
ICS 93.080 P 66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078—2015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municipality (county) urban-rural
体 的统筹
发展目标和战略;
增长边 发 方向 功能 ; 8、研究中心城区空间
界和城市 展 ,提出规划结构、 分区和建设用地范围
9、提出中心城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共服务 发 ; 10、提出中心城区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
设施的 展目标
11、提出中心城区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布局模式 12、提出镇(乡)村
和规划引导原则。
5.2 市(县)域统筹规划
5.2.1 发展目标与战略
展目标1、,分并析制市定(调县控)指域标的体发系展;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明确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等发 23、、制因定地区制域宜协,作提、出城市乡(统县筹)、域生城态镇环化境发保展护路等径发,展制战定略推;进策略。

2024年生态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生态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生态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产业定位和阶段性目标总体发展定位: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打造川西南地区著名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阶段性目标:到____年,全县以大瓦屋山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配套,接待规模有较大增容,年生态文化旅游社会收入达到旅游收入的一半,使生态文化产业成为洪雅生态经济的主导产业,全面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目标。

(二)生态文化产业布局发展定位:以旅游为载体,包装和嫁接生态文化内涵。

以县城为中心,以____个乡镇为框架,柳江、花溪、瓦屋山、槽渔滩等青衣江流域为重点。

完善以民俗文化、民间文艺为主,民俗村为辅的文化旅游为格局。

(三)培育生态文化产品展示洪雅生态文化特点产品:深入挖掘森林文化、道家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祈福文化、养生文化、健身文化、雅女人文化等,完善印制一批荟萃洪雅县文化的宣传品、制作一批展示洪雅县文化的宣传牌、培养一批熟知县洪雅生态文化的导游员,用洪雅县生态多元的特色文化吸引不同的游客群体。

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在整合好洪雅生态食品、雅茶、雅笋、奶液、雅石制品以及特色养殖、小杂粮、干鲜果品、酒类商品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重点设计开发一批最具浓郁地方特色、生态文化特色、实用特点、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旅游商品。

(四)体制定位和行政工作目标体制定位:一是政府主导。

加强县委、县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巩固完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职能。

规划编制全县生态文化规划,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审批、市场营销、市场整顿、行业管理要进一步进行规范;二是集团管理。

加大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力度,组建洪雅县生态文化旅游集团,实行政企分开,强化企业管理。

实行强强联合,解决单一景区景点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三是企业开发。

深化改革,逐步实现国有、集体景区(点)向股份制企业的过渡,实现全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投入和市场运作机制;四是全民参与。

总体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总体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说明书目录第一篇总则篇 (2)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现状概况及历史沿革 (3)第三章相关规划简述 (4)第二篇乡域规划篇 (5)第一章发展战略与目标 (5)第二章人口规模与集镇化水平预测 (7)第三章乡村体系规划 (8)第四章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8)第五章乡域村庄规划 (9)第六章乡域产业布局规划 (10)第七章乡域综合交通规划 (10)第八章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第九章乡域基础设施规划 (13)第十章乡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4)第十一章乡域综合防灾规划 (15)第十二章景观风貌规划 (16)第十三章乡域近期建设规划 (16)第三篇集镇建设规划篇 (17)第一章集镇现状 (17)第二章集镇规模和总体布局规划 (17)第三章集镇用地布局规划 ......................................................................................................................... 18第四章集镇道路交通规划 (19)第五章集镇基础设施规划 (20)第六章集镇地块划分与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22)第七章集镇四线规划 (23)第八章景观风貌规划 (23)第九章集镇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25)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25)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6)第十三章规划管理与实施 (27)第一篇总则篇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2007年6月国务院确定重庆市成为“国家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通过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将“一圈两翼”作为全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201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成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又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科学发展理念。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
6. 旧城改造未进一步治理沟渠,使其解决雨污水排放,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97”县城总体规划评价
洪雅县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7年,规划编制全面系统,对城市发展建设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对洪雅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第二章 规划背景
一、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 国家加快西部开发步伐,城市化提上议事日程
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以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相应四川省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建成西部经济强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要超过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力争赶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
1. 省道305线穿越城区,影响了城市生活安全、卫生;
2. 省道305线洪川段沿线拓宽为城市东西向主干道,结合地形不够,斜穿城东用地,对城东路网组织不利;
3. 没有充分认识到青衣江对洪雅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重要性,对水的利用不够,没能真正形成水与城相融的格局。沿江没有预留足够滨河绿地,对沿江滨河城市特色塑造,景观效果及人们休闲、娱乐场所的提供都起到了制约作用。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5.23亿,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3亿、6.11亿、3.69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5.7:40.1:24.2。
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8.72亿元,工农业产值比重为54.9:45.1。
2003年农业总产值8.4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76亿。农产品主要有优质稻、玉米、红苕、蚕茧、药材、水果、生猪、奶牛、竹等。
洪雅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河流330条。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已有大小电站101座,装机容量43.7万千瓦,1983年列为全国—百个电气试点县。

四川省洪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四川省洪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四川省洪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名称:洪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委托客户:洪雅县旅游局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即洪雅县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共1948.43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使本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相对接,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本次修编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共15年,跨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五年计划。

根据洪雅旅游业发展情况,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将规划分为三期,分期年限如下:近期(2006—2010年),五年,重点开发建设期;中期(2011—2015年),五年,全面建设发展期;远期(2016—2020年),五年,完善提升期。

规划的性质与基本任务本规划属于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总体规划。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洪雅具有旅游地脉和文脉优势,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背景,拥有比较深厚的人文遗迹和一定特色的川西民俗风情。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今后五年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今后五年发展方向和目标

着 力构 建和 谐 洪雅

吨, 的 电 子 级 磷 酸 工 程 2 0 0 7 年 8 月 年
产 元
, ,
八 大 支 柱产 业
5万

到2 0
1 1年
全 县 奶 牛存栏



入 5000
多万 元

建设 安置 房
实现销售 收入
1
亿元

利税



优 质 茶 叶基 地 1 5 万 亩


茶 叶总产量


平 方米

特殊 磷酸 盐
i



冷水 鱼 养殖 面 积 8 万 平 方米

年产 咸 鱼

众搬得走


全面推
C L3
等 特 殊磷 产 品 生 产

大 力 实施
5000

中药 材在 地 面 积 1 0 万 亩
品 专 业 村8 0 个

全县 建
进农村新 型合作 医疗 行动

大 力 实施 十 大 惠 民

哇矿 开 采 项 目

长 毛 兔 存栏9 0 万

面推进
笋竹


劳务三 旅 游 四 辅助 的后 续
逐 步能致 富



围 绕 胜科 电子 上 下 游 产 业 招 商



藤椒 在 地 面 积 5 万 亩
D ~
创 建洪 雅 藤 椒 品

经 济产业
确 保 瓦 电库 区 1 1 5 5 9 名 移 民群 稳得住

洪雅县江南西环线规划

洪雅县江南西环线规划

洪雅县江南西环线规划
大峨眉国际旅游眉山洪雅西环线项目自开工以来,该县及施工方克服山区地理条件复杂、雨水较多等困难,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

目前,起点至柳江段已实现双向通车,柳江至峨眉山零公里段已初具全线双幅通车条件,有望在明年“五一”前实现西环线主线及七里坪连接线同步完工。

据工程组负责人介绍,西环线柳江至终点段项目由于地处山区,施工条件复杂,特别是进入冬季气温低、雨水较多,给项目施工增添了难度。

为保证冬季施工不拖后腿,工程组和施工方、监理方协调配合,添举措保质量,在保安全抓质量的前提下,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小石湾大桥在T梁架设的同时,正抓紧桥梁湿接缝、防护墙的施工。

同时,沿线的沥青路面铺设、安保工程也在顺利推进。

“将抓紧沥青路面和安保工程的施工。

目前沥青路面己完成铺设13公里,安保工程已完成架设20公里,完成产值13.35亿元,占总量的93.7%。

”在施工现场,洪雅县交通运输局工程质监站站长胡思尧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七里坪连接线的施工力度,力争在明年“五一”前,西环线主线与七里坪连接线同步完工。

大峨眉国际旅游眉山洪雅西环线柳江至终点段全长21.15公里,设计双向4车道,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峨眉山便捷之路,进一步促进洪雅县旅游发展。

同时,项目将连接峨眉山、周公山、瓦屋山,形成川西南的又一黄金旅游复线,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

洪雅2023年交通规划

洪雅2023年交通规划

洪雅2023年交通规划
(一)规划背景
2020年5月,我县启动了《洪雅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牵头单位为洪雅县交通运输局,历经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现场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阶段,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洪雅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二)主要内容
《洪雅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由发展基础、发展形势和要求、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十四五”期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六个部分组成。

全面总结了洪雅县交通运输“十三五”期发展成就,重点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轨三高七快”的综合交通主骨架和“一枢纽、一机场、多节点”的枢纽体系,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实现“两山通高速、轨道达机场、飞机飞成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说明书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二OO四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 (1)第二章规划背景 (5)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第一章基本概况一、县域概况(一)历史沿革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

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

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

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

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

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1. 位置和面积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

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

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

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圈和川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眉山、乐山和雅安三角中心,北距成都市110公里,东到眉山市50公里,东南至乐山57公里,西距雅安60公里,处于上述4个大中城市或地级市的中心地带,交通时距均在2小时之内,便于接受其吸引辐射和区域带动:西北侧有成雅高速公路,东侧有成乐高速公路、成昆铁路擦过,川西环线省道106线从县城起始,省道305公路从县域中部穿越,交通比便较方。

从旅游区位看,洪雅县城处于成都优先旅游发展区和川南优先旅游发展区之间,川西南旅游环线上,位于雅安、乐山、峨嵋、成都的中心地带,可构成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碧峰峡、槽渔滩、瓦屋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的国际旅游黄金干线,发展旅游的区位条件良好。

3. 自然环境洪雅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不酷热,冬无严寒,少霜雪,春季气候回春早,但多寒潮和低温多绵雨,降温快,四季宜耕。

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304天,年日照1080小时以上,年均降雨量1493.8毫米。

适宜多种林竹和农作物生长及养殖业发展。

洪雅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河流330条。

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已有大小电站101座,装机容量43.7万千瓦,1983年列为全国—百个电气试点县。

森林、水能、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建设基础较好,有发展资源转化型工业的有利条件;洪雅县旅游资源丰富,县内有珍贵植物桫椤、珙桐、银杏、红豆木、珍贵动物有大熊猫、羚牛、小熊猫、红腹角雉等。

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瓦屋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还有玉屏山、汉王湖等风景区和众多的省市级文物。

洪雅县地形地貌多样,河流水系发达,土壤植被较好,气候条件较为适应,生态环境破坏较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林业和水资源丰富,交通比较发达,大农业发展已有较好基础,是全国效益型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

种植业较发达,粮食产量高,林业植树造林面积大,成材林比重高,畜牧业饲料来源广,副业资源充足,渔业水质好,水域广阔,资源丰富。

(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洪雅已形成了工业以水电为主,农业以奶业为主,服务业以旅游为主的产业布局,并配套发展了高耗能加工、矿产开发、精密仪器部件毛胚加工、化工建材等为重点的关联工业,以奶业、中药材、茶叶、大米、笋竹等为重点的关联农业,以交通、通讯、餐饮娱乐等为重点的关联服务业。

生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使全县逐渐跳出单纯种养的“二元结构”,形成以种植为基础,不断拓展壮大养殖业、加工业、销售业、服务业等领域,产业链条由基础农业延伸到加工业、服务业,由原材料延伸到了市场,由单元结构发展到了多元结构。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5.23亿,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3亿、6.11亿、3.69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5.7:40.1:24.2。

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8.72亿元,工农业产值比重为54.9:45.1。

2003年农业总产值8.4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76亿。

农产品主要有优质稻、玉米、红苕、蚕茧、药材、水果、生猪、奶牛、竹等。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7%。

2003年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轻重工业产值比重为18:82。

已形成包括乳业、精密仪器部件毛胚加工、化工特别是精细化工、建材、食品、家具、包装印刷等的工业体系。

2003年全县完成固定投资总额10.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亿。

年末银行存款余额达16.31亿元。

实现财政预算收入1.55亿元,地方财政支出2.03亿元。

洪雅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80元/人。

二、城市概况洪雅县城位于县域北部,地处青衣江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3′21″,北纬29°32′24″。

距眉山市中心城区53公里,距成都市110公里,距雅安市中心城区62公里。

对外交通有106线眉山到洪雅快速路,305隆(昌)——雅(安)路穿过县城。

洪雅县城处于青衣江河床一级堆积阶地,地势平坦。

城区地质0~6米内为第四系洪水冲积层,6米以下为白垩系,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砂岩。

地基承载力为1~1.2kg/cm2。

全县地处中强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率高,但强度不大,震源较深。

地震烈度为6度。

县城多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气温36.2℃,最低气温-3.3℃,年平均降水量为1493.9mm,历年最高降雨量为2165.4mm,全年60%降雨集中在6~8月,累年平均日照率为24%,累年平均无霜期为303.2天,县城主导风向为东、西风,频率8%,最大风速12米/秒,出现方向NW、NNE、NE;全年静风频率36%,相对湿度82%,绝对湿度16.7%。

青衣江从县城南侧流过,建成区与青衣江平均高差6~11米。

历年最枯水量96m3/秒,20年一遇洪水位458.18米,50年一遇洪水位458.97米。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

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

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

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

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

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洪雅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但自古交通闭塞,解放前无一条公路通车,长期处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状况。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洪雅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县城住镇总人口4.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8万人,暂住一年以上人口0.63万人,住镇农业人口0.8万人,建成区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77.9米2/人。

其中居住用地占36.0%,人均28.0米2/人;工业用地占20.0%,人均15.6米2/人;道路广场用地占14.6%,人均3.3米2/人;绿地占0.5%,人均0.4米2/人。

省道106线眉山——洪雅快速路,青衣江二桥(洪州大桥)已建成通车,县城内大部分城区已改造修建,环境质量,县城内部交通已得到了很大改观。

第二章规划背景一、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新形势1. 国家加快西部开发步伐,城市化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以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相应四川省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建成西部经济强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要超过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力争赶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把城市发展列入国家五年计划之中,四川省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应各种政策的出台,对提升洪雅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一步深化完善,并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

加入WTO,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投资体制、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土地使用政策发生重大变革,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些都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3. 城市经营作为政府管理新模式的提出,要求城市规划发挥主动适应、调控、放大市场正面效应的功能,使城市各种资源聚合、重组并实现外部效应与整体效应的衍生,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4. 建设部近期发的《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要求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明确强制性内容。

5. 重要基础设施实施眉山—洪雅快速路(106线)的建成使用,对洪雅对外交通、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交通布局都产生了明显影响;城东水电站的建设,要求城市一定时期用地发展方向有所变化,要求调整规划。

6. 洪雅国际奶业观光园区建设的提出,使洪雅主导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求进一步进行经济分析论证,提出合适的经济发展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