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建设厅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乡建设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总结xxxx年全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年的工作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全市经济建设重点,全面推进规划编制工作1、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

今年3月初,xxxx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的审查。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以及我市修编工作计划,进行了规划纲要修改完善、补充现状调查、深化用地规划方案工作,全面开展了市域城镇体系、主城区用地空间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网点布局等16个专项规划编制。

目前该项规划正按程序上报建设部审批。

2、围绕xxxx市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组织编制完成了一批专项规划。

一是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xxxx]37号)要求,编制完成了xxxx市“十一五”期间住宅空间布局规划及xxxx年度经济适用房选址规划。

二是完成了xxxx80万吨/年乙烯项目选址规划、xxxx王家墩商务区法定图则及建设规划、xxxx国际博览中心规划深化研究、南车集团货车公司xxxx基地选址规划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

三是开展了一系列总体规划的深化工作。

先后开展了黄陂南部、蔡甸东部、阳逻地区、大东湖地区以及汉江沿线地区等次区域规划的深化编制;继续推进了控规和法定图则编制工作;开展了xxxx年xxxx市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用地控制规划、城市地区公共交通走廊布局专项规划、中心城区道路支路系统优化规划。

这些规划的编制完成为顺利推进我市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3、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规划深化研究工作。

加强交通组织规划研究,完成了天河机场第二进场通道规划,过江隧道两岸疏解方案以及二期轨道l号线二期、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4号线一期沿线用地控制规划等一批交通设施规划。

怀来县城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年)

怀来县城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年)

怀来县城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抓住发展机遇,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城乡各项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怀来县健康、有序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2年,其中近期为2006~2022年,远期为2022~2022年,远景为2022年以后。

第四条本规划范围分为县域和县城两个层次。

县域即怀来县行政辖区,面积1793平方公里;县城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以县城远景发展需要控制的用地为主,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

第五条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沙城镇辖区;东八里乡辖区;土木镇辖区;存瑞镇的永安村、黄山咀、义和堡、东梁、秦家沟等5个村;桑园镇的后郝窑;大黄庄镇的朱官屯水源地;鸡鸣驿镇的京张高速以南区域,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左右。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六条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是:1、确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论证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怀来在周边地区中的功能和作用;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与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与措施。

3、建立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和符合城乡一体化的交通格局和交通网络;4、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布局形态,构筑中等城市框架;5、挖掘城市个性,构筑城市整体景观架构,塑造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6、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效率,指导新一轮的城市建设;7、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的配置建设,提高城市服务能力;8、协调旧城改造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市发展;9、突出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建设;第七条本规划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张家口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旨在体现怀来特色,促进县城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营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市面貌。

总规总结评估报告

总规总结评估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结评估报告(含专题报告)===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二0一一年六月前言一、 ===概况二、原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三、存在问题四、评估建议附件一:《===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强制性内容修改专题报告附件二:《===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体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规划示意图《===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于2009年编制完成,并于2009年获得邯郸市人民政府批复([2009]71号)。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河北省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这些法规及政策就推进我省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也对===的城镇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特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并就规划修改的主要强制性内容进行专题汇报。

一、===概况1.1 区域位置===位于河北省南部,县境呈东北—西南方向狭长带状,总面积313.9平方公里。

广平距邯郸市约45公里,东北、东与馆陶县、===交界,北与曲周县接壤,西北、西与肥乡县、成安县毗连,南与魏县相临。

1.2 社会经济===为邯郸市所辖15县市之一,下辖2个镇,5个乡,共计169个行政村。

2010年全县总人口约28.23万人,是全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份之一。

有汉、回、等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9.8%。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49.4亿元,年均递增15.3%;全县财政收入1500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928万元,年均递增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62万元,年均递增18 %,人均GDP17320元。

1.3 历史沿革今===春秋时期先属卫后没于晋,战国时先属魏后属赵。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余干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0.03项目名称余干县“两规”融合评估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委托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证书编号城乡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141144)土地规划资质乙级赣土规乙字[2019]013 号工程编号院长江新洪高级工程师总工张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单位规划二所所长沈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任工程师蒋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朱宽樊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陈晨工程师郑立俊工程师协编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目录1.调整指标分析 (1)2.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说明 (2)2.1 总规用地调整情况 (2)2.2 小结 (7)2.3 局部调整方案与原总规方案比对分析 (8)3.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9)3.1 三线管控符合性分析 (9)4.2 强制性内容符合性分析 (9)3.3 “两规”一致性分析 (10)4.乡镇项目调整建议 (11)1.调整指标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要求如下: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20 年的城市,可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部分拓展(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20%以内),以满足城市近期发展的需要。

2.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至 2030 年或 2035 年且已获批准的城市,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开发建设。

因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经专题评估论证,确需调整的,按照“规模总量不变、强制性内容不改、用地增减平衡”的原则,可对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5%以内)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3.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且成果已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可以作为过渡期规划建设的参考依据,编制和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项目规划审批。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力度,促进城乡规划工作落实,推进了城乡规划工作的长足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编制工作情况1.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的出台,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各级政府“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以上宏观条件和区域条件的变化,加之我县于20XX年1月21日发生级地震,均需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实际,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实现“四个全面”的建设目标,重新研究门源的发展定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多规融合,建设新型城镇,适时开展的修编工作,对规划实施进行了评估,11月我县请示省州人民政府对进行修编, 12月15日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县对进行修编。

20XX年5月新一轮修编完成,5月15日提交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5月23日报县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6月4日提交州人民政府审查通过,7月5日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XX年3月27日省政府批准实施。

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过程中,我县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逐级审核、审查、论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公示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外进行了公示,在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进行组织讨论,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更加符合门源的发展实际。

本次规划明确东到花都路以东50米,西至老虎沟河以西200米,南靠照壁山,北到花海北路、工业园区以北200米四址范围,面积为平方公里。

是以旅游、商贸、农牧业为主的青海省北部门户城市,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小城市。

规划形成“四横五纵”的干道公路交通运输网格局。

四横为青克公路、G0611、G338、S303,五纵为S205、宁武高速、西门高速、G569、G227。

2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06-5-20

2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06-5-20

目录人口专题报告............................................................................................................................. - 1 -1.概况 (1)2.市域人口 (1)3.城区人口 (7)公安县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报告 ................................................................................... - 10 -1.荆江分洪现状及分洪设施现状 (10)2.荆江分洪区发展状况 (10)3.城市发展与分洪的辨证关系 (13)4.城市防灾规划国际比较研究 (15)5.城市防洪的辨证选择 (18)人口专题报告1. 概况公安县总面积2257.91平方公里,全县辖14个镇,2个乡,共437个村。

根据《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末公安县域人口为100.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381人。

2. 市域人口2.1 人口现状(1)人口分布根据公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0年度),2000年末公安县域总人口为102.93万人。

根据《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末公安县域人口为100.97万人。

根据公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2年度),2002年末公安县域总人口为103.29万人。

公安县域乡镇人口(2000年)*该表资料来源于《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公安县域乡镇人口(2002年)*该表资料来源于公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2年度)公安县域人口密度表(2000年)*该表资料来源于《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人口增长根据《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登记人口为100.97万人(包括外来常住人口,不包括常年外出人口)。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关于城乡建设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品鉴。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专题一:经济发展研究 (1)专题二:城镇人口用地规模研究 (5)专题三:水乡特色与宏观层面城市设计研究 (8)专题四:城镇定位研究 (14)专题五: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23)专题一:经济发展研究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一)发展背景1、长三角各级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给周边地区带来发展机遇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产业经济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其主要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打下雄厚的经济基础,随着各种成本的提高和环境压力的加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已是必然趋势,原有产业将逐步外迁到外围资源、土地成本的“洼地”,从而为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钱库镇所属的苍南县位于“泛长三角”南部,主要依托长三角经济核心上海,核心城镇是灵溪与龙港,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等高等级区域干道的贯通,苍南县与温州、上海等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其核心城市已呈现出产业外溢现象,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表现为吸引与辐射并存。

可以预计随着灵溪与龙港等中心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从而为钱库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给苍南地区带来发展机遇2004年福建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包括了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是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轴之一。

温福铁路和同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强化苍南地区与福建地区经济联系,增加商贸活动,为钱库乃至整个温州地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3、苍南县域北部均质化的发展条件使钱库镇的发展面临挑战钱库镇所在的苍南县域北部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相似,各城镇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也较为相似,均质化的发展环境使各镇之间竞争激烈,因此如何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抢占发展先机,降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是钱库镇未来快速崛起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经济发展现状特征1、发展阶段:二产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钱库镇的经济发展经历改革开放后的几次波动,目前正以加速增长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

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

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

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纯山区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

在1983年恢复县建制时仅有安文一个镇。

在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32‰之间,从1949年~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

在1983年~2001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18年中,人口增长2.9万人,年递增率4‰。

表2:1996-2001年___县人口状况分析年份“九五”计划指标实际完成指标出生数(人)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出生数(人)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1996310014.977.8520.77257612.706.4220.301997300014.618.2020.61239111. 775.3920.341998310014.708.4021.18211410.374.0420.421999310014.9421301 0.415.1920.482000290013.986.9820.90246412.005.3120.542001280013.237.0 321.4319959.703.5020.612002231611.220.62注:数据来源于《_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02年《___统计年鉴》2.2___县在册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方式为主 ___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来人口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