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背景
历史趣谈:柳宗元的不幸婚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柳宗元的不幸婚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导语: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
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
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河东柳氏的来源我们先来说一下柳氏的祖籍。
柳宗元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生于京城长安。
长安是柳宗元的出生地,但不是祖居地。
柳宗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是一个是官宦的世家。
河东,从地理范畴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河东历史上也为郡名,古称蒲州,唐玄宗时曾改蒲州为河东郡,其治所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古时的河东县也设在这个地方。
古人以封地为姓氏。
据史料记载:柳氏先祖是鲁孝公的儿子伯展,因封在柳下这个地方,死后得谥(shì)号“惠”,后人称柳下惠。
后来鲁为楚灭,柳氏归于楚国。
秦统一天下,楚又被秦灭,柳氏这才迁到山西河东这个地方。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对此也有记载:说“秦并天下,柳氏迁于河东。
”柳宗元父亲天宝年间避难的天屋山就在河东境内。
柳宗元母亲顺宗时也是按河东县人受封为“太君夫人”的。
关于柳下惠,史书多有记载,说他是清高廉洁之士,为官时,曾三次被贬黜(chù罢免)。
《论语·微子篇》孔子赞柳下惠为人做官,说他虽三次遭贬黜,也不诲生活常识分享。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柳宗元观后感800字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柳宗元观后感800字1. 引言1.1 概述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批杰出的文学家,他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被后世广泛传颂。
本文将聚焦于其中一位宗师柳宗元,通过对其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与地位的介绍,探讨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简要概述文章内容,并给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是对柳宗元的简介,包括他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以及在文坛中所占据的地位。
然后是针对柳宗元代表作品进行评析,从多个方面剖析其风格特点和蕴含的内涵价值。
之后是与其他七位大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背景介绍、作品风格对比和艺术传统影响考证等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在结论与观后感部分总结了柳宗元的评价和启示意义,并展望他对唐宋八大家及中国文学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分享了个人阅读启发和感想。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柳宗元的贡献和地位,并与其他唐宋八大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学史上这一伟大时期所涌现出的杰出文学人物。
通过对柳宗元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他所代表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中国文学传统发展的重要意义。
同时,结合个人的阅读体验和观后感,也将分享一些柳宗元作品给予自己的启示以及对中国文学的思考。
以上便是本文引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为接下来文章各部分提供一个明确的导向,并准确介绍本文主要讨论内容与意义。
2. 柳宗元简介:2.1 生平经历: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文水(今山西永济)人。
他出身于士族家庭,世代为官。
从小聪明好学,天资聪颖。
后来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一举中第,成为一名官员。
在政治生涯中,柳宗元历任多个重要职位。
他曾担任过枢密副使等高级职务,并先后在多个地方担任过知府和刺史。
他以清廉正直、执法公正而著称,深得民众信赖。
然而,由于柳宗元的忠诚和坚持原则,常常与权贵势力发生冲突。
因此,在政治斗争中不时遭到排挤和贬谪,在多个阶段被迫离开政界。
《小石潭记》复习重点解析

《小石潭记》复习重点解析 《小石潭记 》复习重点 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 壹。
一、词语 : 水尤清冽:格外。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路;出现。
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 约。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停留。
隶而从者:跟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下见小潭:在下面。
日光下澈:往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像蛇那 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
记之而去:离开。
二、句子 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 / 23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 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 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 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一)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画外音:柳宗元少年成名才华出众,可是就在他平步青云的时候,一场政治打击却向他猛烈袭来,面对这场异常猛烈的打击,柳宗元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一集《一步登天还是一部登空》,敬请关注。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生于唐代中期的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完全可以用大起大落来概括,少年时代的他才华出众、平步青云,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他却遭到一场异常猛烈的政治打击。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一集《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
康震: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好诗,大家都知道是谁写的吧?唐代著名的诗人柳宗元写的《江雪》。
我问你,读这个诗,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一派清凉世界。
感觉到非常地清静,非常地清凉,非常地超然独立,万籁俱寂,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一个踪影。
在那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小舟。
在那孤独的小舟上,有一个披着蓑衣的老渔翁,正在那儿垂钓,他想钓什么,钓鱼吗?不知道。
所以这首诗给我们传递出来的首先是一种意境,意境特别好,就二十个字,意境全出,非常地优美,所以这首诗连小学生都会知道,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成年人了。
但是我要再问一句,就是柳宗元为什么会写这首诗,你能回答我吗?可能你就未必能回答上来了。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知道,柳宗元喜欢清静,他喜欢一个人待着,不让人打扰。
你说我还知道,柳宗元内心里边,觉得自己的人格冰清玉洁,不想跟这个污浊的凡世有什么瓜葛,所以写这首诗以表心迹。
你还可能说,柳宗元心里有事,特别烦,就想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所以写了这首《江雪》。
柳宗元的背景资料

柳宗元的背景资料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但是人们认为他的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实不管是柳宗元的文还是诗,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
那么,在探究诗歌之前,我们先去了解他的背景资料吧!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家世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
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职一直很低。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
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
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家族柳中庸,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唐代诗人。
与中唐时期著名文人柳宗元为同族,与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为诗友,著名学者萧颖士爱其才,把女儿嫁给他。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介绍及作品赏析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介绍及作品赏析(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生于长安。
十二岁前在长安度过。
他的先辈曾经显赫,但祖父、父亲官职并不高。
母亲是范阳大族之女,从宗元四岁就教他识字读书。
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
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
此后仕途比较顺利。
贞元二十一年德宗去世,顺宗即位,重用王叔文等执政,推行革新。
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名士参与其中。
但不到半年,宦官和豪族地主集团便拥立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
改革集团成员纷纷遭到贬谪或杀害。
柳宗元(此时34岁)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这次事件对他打击很大,是他一生的转捩点。
《新唐书》本传说:“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
既废,遂不振。
”不过他在永州的十年,却专心进行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
十年后,他又改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
官职有所升迁,地点却更偏远了。
他在柳州四年,有许多善政。
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公元819年11月28日),病逝于柳州。
刘禹锡遵其遗嘱编其集为三十通。
但到宋初,柳集已散失严重。
穆修多年搜求,编成《唐柳先生集》,是为宋人编校的第一种柳集。
今刘本、穆本早已失传。
近人所编柳集有若干种,或称《河东先生集》,《柳河东集》等。
柳宗元是思想家,在以回答屈原《天问》的形式而写的《天对》中。
否认天地是神所创造,明确提出“元气”是自然的本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反对把远古所谓“尧舜之世”当作最高的理想社会,认为历史是进化的。
他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这些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
柳宗元又是卓越的散文家。
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位主要倡导者。
他的山水游记、寓言小品以及其它古体文章都很有名。
柳宗元在诗歌方面,也卓然成家。
明胡应麟说:“元和而后,诗道浸晚,而人才故自横绝一时。
若昌黎之鸿伟,柳州之精工,梦得之雄奇,乐天之浩博,皆大家才具也”(《诗薮外编》卷四)。
严羽《沧浪诗话》单列“柳子厚体”。
他的诗今存138题,164首,大都抒写贬谪生活感受和对山水景物的欣赏,时时流露出愤懑不平的情绪。
唐代诗人柳宗元简介

唐代诗人柳宗元简介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的诗简古而含有至味,但是成就不及散文,却能独具特色,为一代古文大家。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郡(今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五年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宇,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也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先是贬为绍州刺史,未及任又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
819年病死于柳州任上。
轶事典故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
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柳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千百年来一直祭祀他。
有关他的传说广为流传。
福民驱鬼柳州的柳侯祠,《龙城石刻》(“剑铭碑”)的复制品,是一块长一尺多、高六寸的残缺石碣,上面刻有“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
元和十二年。
柳宗元。
”相传这块《龙城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把短剑,所以又称“剑铭碑”。
这是柳宗元逝世前两年,在一次向其部下魏忠、谢宁、欧阳翼等人交代后事时,写下的一篇铭文。
唐宋八大家简介之柳宗元

柳宗元
人物介绍 柳宗元,唐(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 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 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 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 东(今山西永济)。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柳宗元出身于官 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士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 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 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 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 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 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
代表作品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 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 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 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 《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 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钻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 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 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 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此之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 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 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 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 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背景
本文是关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背景,感谢您的阅读!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背景
家世
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
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
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
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3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职一直很低。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
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
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家族
柳中庸,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唐代诗人。
与中唐时期著名文人柳宗元为同族,与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为诗友,著名学者萧颖士爱其才,把女儿嫁给他。
曾被任命为洪州户曹掾,但他未接受。
柳宗玄,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堂弟。
他曾在《小石潭记》中被提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他本人其他详细资料不详。
柳宗元妻儿
柳宗元,先娶弘家杨氏妻,唐贞元15年(799)宗元27岁时亡故。
他在永州时,写有《下殇墓博记》,说明他这时有女和娘,夭死。
宗元在柳州死后,其友刘禹锡《祭柳员外文》中说:“誓使周六,同于己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
”是柳宗元有子二人。
惟周六、周七以后归于何处?所作何事?无记。
柳宗元留有二子二女,长子周六,次子周七,二女无名。
“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